关于日本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三篇】
年轻是一个中性的词语,拼音:niánqīng ,它指年纪不大(多指十七八岁至三十五岁出头),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年轻是我们冲锋陷阵的资本,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日本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3篇
【篇一】日本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
加藤嘉一:中国年轻人最缺什么?【MBA智库】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专电(记者舒静)19岁,踏上中国的土地时,日本人加藤嘉一一无所有。在北京大学攻读7年后,现在的他拥有十种身份和面孔:制作人、策划人、主持人、媒体评论员、专栏作家、图书作者、同声传译者、日语教师、退役优秀运动员、中国通……在国际青年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戴着光环却不认为自己“成功”的年轻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同龄人?
中国年轻人最缺什么?
1947年6月,北京大学一名大一学生给胡适写信诉说自己的苦闷,信中提出三个问题:国家是否有救,救的方法为何?国家前途是否绝望,若有,希望在哪里?青年人的苦闷如何发泄?
时过境迁。现在的年轻人闲聊时很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他们在为不同的事情苦闷。就业、买房、买车成为多数人永恒的话题,就像英国人谈天气那样自然。已成为“房奴”“车奴”“孩奴”的年轻人,似乎总处在焦虑和浮躁中。
“年轻人浮躁点,是很正常的现象。”加藤嘉一说,“环境改变人、时代造就人。现在的孩子有选择的自由,但自由会带来困惑和混乱。所有年轻人都不浮躁,对任何问题都很清楚,这种社会反而有点可怕,何况中国正处在转型期,年轻人完全不迷茫是不可能的。”
然而,中国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什么?“斗志、坚定的价值观和安全感,以及应有的忧患意识”。这是加藤嘉一的答案。这些缺失与社会、家庭的价值观培养有关,造成孩子只能从房子和车子中寻找安全感。然而,“房子可以投资,但年轻时更应投资未来的自己。”
“年轻人能做的无非就两件事”
加藤嘉一认为,年轻人可以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因为社会是不确定、充满变数的;二是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尽可能从容。
“我的安全感来自于奋斗和拼搏的过程中。路是自己走过来的,而房子是别人操控的,我对自己不可控的东西不感兴趣。”加藤嘉一说,现在的年轻人一方面忽视提高自控力,一方面又幻想复制成功、一夜成名;很多人的价值观本末倒置,阻止了年轻时应有的成长。
每天清晨跑步10公里至15公里,十多年如一日,加藤嘉一懂得坚持的意义。“坚持是一种力量。社会环境很浮躁,但首先要相信自己、要坚持、多出汗。走弯路受挫折是应该的,中国年轻人太想走捷径了,其实该走的弯路还是要走。”
更重要的,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睁开眼睛观察世界、了解自己,自然就能培养选择和判别力。”加藤嘉一认为,“有魄力、言辞锋利的”韩寒之所以受到追捧,其实反衬出大多数年轻人的状态,折射出他们的无力与冷漠。
父母的姿态决定中国的未来
年轻人的迷茫,与时代社会背景有关,更与家庭教育有关,加藤嘉一直言不讳,“最应反思的是父母。”
加藤嘉一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十分扎实,家庭教育却存在缺憾。父母每日为孩子的知识和能力奔波,却忽视了对其做人的培养。目前年轻人出现的问题大都在做人而非做事方面,社会氛围对此固然有责任,但孩子是“看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在加藤嘉一的回忆中,自己的父母只是强调要尊重老师、善待朋友,吃饭时不能浪费这样朴素的道理。“我从没从父母嘴里听到学习两个字,因为他们相信我。”反观中国的父母,很多人却在不厌其烦地强调“要好好学习”。“中国孩子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远比家长想象得高,父母要学会观望、退一步等待。”
首先,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不是孩子不独立,是家长寂寞;不是孩子素质不高,是家长舍不得放手。”中国孩子的能力和素质本身是一流的,问题是在文化和价值观上。
其次,父母和孩子间的沟通决定孩子的成长。孩子如果在父母面前都不能说不,就无法独立思考。加藤嘉一认为,孩子的浮躁和不自信,其实来源于父母。打破这一藩篱,必须从怀疑的精神开始。
“在自身如此有竞争力、如此受关注,国家发展态势这么好的前提下,中国年轻人肯定会有所成就,但前提是父母要学会放手,孩子要学会拒绝。”加藤嘉一说。
转载链接:>
【篇二】日本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
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压力与焦虑
林梅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19(000)033
【摘要】当前,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无形之中加大了自身的压力.就业难、购房难、子女上学难、养老难以及来自工作单位、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引发了人们较为普遍的地位恐慌感和焦灼情绪.对此,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以社会合作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总页数】3页(78-80)
【关键词】社会压力; 焦虑情绪; 年轻人
【作者】林梅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从《在路上》看美国垮掉一代对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启示 [J], 李洪铎; 孙建玮
2.80年代到当代中国年轻人价值观研究 [J], 胡宇
3.80年代到当代中国年轻人价值观研究 [J], 胡宇
4.当代年轻人的焦虑日常 [J], 喵小萌[1]
5.中国年轻人用"佛系"思维缓解当代压力 [J], 舒建平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篇三】日本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
“吃什么”正在成为中国年轻人的世纪难题
作者:大曾&四毛
来源:《现代青年·精英版》2017年第07期
从大学开始,我就一直被“吃什么”困扰,直到现在成为上班族,每天问的最多和被问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夜宵吃什么”?……
“吃什么”俨然成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世纪难题。
《孤独的美食家》里说,上帝让人必须吃饭才能生存。因此他用食欲促使人们开饭,并用吃饭带来的快乐作为给人类的奖赏。
食物的目的不仅是好吃,它融入了生活的血脉,成为记忆的一部分,将你的味蕾和情感连接起来。
每一种食物,都包含一种情感。
多少人是一个人吃饭的?
——独自吃饭背后的心理状态
现在年轻人所遇到的环境适应问题在一日三餐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刚来北京时,我这样的北漂一族和土生土长的北京土著平时没有差异,遇到晚上加班,差异马上就显露出来了。
家就在北京的同事会用电话跟家人打个招呼,“你们先吃,给我留点剩饭!”
你不知道那时我多羡慕他能吃到“剩饭”。
我这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没电话可打,一般会点个外卖,或是等下班之后在家门口的小店开瓶啤酒,点一把烤串,算是一种放松和安慰……
有时,这种通过一个人吃饭来实现的放松和安慰,只能称作“自我安抚”。心理学有个概念叫时间结构,把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定义为“退缩”的状态。人在这种状态或关系模式之下,只能给予自己少量的安抚。
而且一旦当一个人习惯处在“退缩”这种时间结构上时,他在扮演各个角色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滑落进这种状态中——
比如作为学生,喜欢在宿舍里一个人打游戏;作为职业人,习惯在团队当中一个人思考和工作;作为家庭的一员,习惯在家里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读书、听音乐、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