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材料:努力增强历史思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材料:努力增强历史思维,供大家参考。
XX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材料:努力增强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增强历史主动和坚定历史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坚定正确方向和提高工作能力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群体强调历史思维的重要性,明确表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同时也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出新要求,即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要具有历史思维、历史视野。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而历史思维又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素养。对此,本文从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的现实价值、原则遵循以及有效路径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力求给予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提供一些参考借鉴和有益启示。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的现实价值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体力量,历史思维是衡量其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也是当前落实“四史”教育的客观要求,更能够彰显思政课思想和理论魅力的历史底蕴。
1.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是强化教师核心素养的必然所趋。高校思政课教学涉及多重学科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广泛,教学视角多维,“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DS、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这就对教师核心素养提出较高要求。A总书记从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和人格六个方面概括出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其中政治和情怀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思维和视野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业务素养,自律和人格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师德素养。既明确了作为教师的一般素养,也明确了作为思政课教师的特殊素养。而历史思维是思政课教师业务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与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知识视野、历史视野紧密联系。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历史思维,才能更好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更好地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
才能开拓知识视野和历史视野,将中华文明史、斗争史、奋斗史、发展史、实践史作为讲述的历史维度。总体而言,历史思维能够为思政课教师创新思维和拓宽视野厚植历史底蕴,是强化教师核心素养的必然所趋。
2.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是落实“四史”教育的实然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学习和历史教育。在高校开展“四史”教育,不仅是落实A总书记关于DS国史学习系列重要论述的重大举措,更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而“四史”教育的贯彻落实需要思政课这一载体,更需要思政课教师这一主体,思政课教师要在思政课上讲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四史”史实、信念信仰、民族精神等内容,还要在课程中渗透正确的历史观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历史思维,尤其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宏观视野讲清楚热点问题的“前世今生”,运用历史思维方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历史思维,就是在“我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要到哪去”这样一个时间维度上看问题、做事情,就是在看问题和做事情的过程中尊重史实,把握规律,总结经验,汲取智慧,不断形成历史思维的立场、视野和能力。因而,具有历史思维的思政课教师是“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前提和基础,是落实“四史”教育的实然所求。
3.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是提升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应然所需。A总书记指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也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维度。所谓思想性,就是思政课的深邃感和厚重感,不仅是课本有什么就讲什么的“照本宣科”,还能延伸讲述课本内容的本质,以及拓展讲述课本内容的相关知识。所谓理论性,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仅能完成教学目标中的“规定动作”,还能系统阐述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科学归纳庞杂的线索内容。而彰显思政课的思想魅力和理论魅力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脉络。通过科学系统的阐释和延伸拓展的讲述,不仅提升了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还给学生开启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密匙,在提升学生上课“抬头率”的同时,能入耳入脑入心,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总体而言,具有历史思维的思政课教师能够让思政课言之有物,是提升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应然所需。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的原则遵循
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在尊重历史史实与把握历史规律、正确看待历史与科学评价历史、总结历史经验与汲取历史智慧过程中才能不断培养历史思维的视野、立场和能力。
1.尊重史实把握规律与拓展历史视野相统一。尊重历史史实,把握历史规律,是拓展历史视野的前提。而拓展历史视野则是站稳正确立场和增强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面对歪曲历史事实的别有用心之徒,A总书记强调,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思政课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师,既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尊重历史,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掌握历史的主流、主线和本质,更要积极主动的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思政课教师在准确把脉历史潮流,顺应历史趋势的基础上,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本质和规律,才能揭示出隐藏在真相背后指导现实的真理。而只有尊重史实和把握规律,宏观的历史视野才有作用。所谓历史视野就是指想问题、做事情的历史视域,并把看待的问题和要做的事情置于历史范畴之中。A总书记指出:“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这样的历史视野。思政课教师在尊重史实,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将这种宏观的历史视野应用于备课和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历史素材让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纵向历史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并用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尊重史实把握规律与拓展历史视野相统一。
2.看待历史评价历史与站在正确立场相统一。站在正确立场是正确看待历史,科学评价历史的关键。而正确立场又是拓展历史视野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立场不同,看待历史和评价历史就会南辕北辙。思政课教师的正确立场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以端正历史态度和科学运用评价历史的方法。A总书记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思政课教师既要看到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也要清楚看到5000多年中,尤其是2000多年封建专制统治所产生的历史积弊和陈规陋习;
既要看到180多年中国近代苦难史,国人遭受过的屈辱,也要看到先进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上下求索,为追寻科学指导思想、中国发展道路而不懈奋斗;
既要看到改革开放前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制度基础和由于经验不足而走了弯路,又要看到恰是由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才使得中国飞速发展,跻身于世界舞台中心。正确看待历史是科学评价历史的前提,思政课教师要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依据,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思政课教师只有站在正确立场上,才能正确看待历史和科学评价历史。而正确立场不仅体现在教学实践中,还体现在言谈举止中、举手投足间,甚至是由内而外的浩然正气以身教胜于言传的方式影响学生。因此,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看待历史评价历史与站在正确立场相统一。
3.总结经验汲取智慧与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相统一。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是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又是确保正确立场和拓展历史视野的基础。A总书记指出:“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镜子”“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思政课教师以这十条经验为基础,在立足中华文明史、社会发展史、DS、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这样长时段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其他宝贵经验,要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思想理论中汲取前人智慧,要在历史中涌现英雄人物的崇高风范与模范事迹中汲取精神给养,尤其要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寻找初心和使命,增强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历史智慧的汲取能够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历史洞察力和历史的思辨力,而包括这两种能力在内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必然会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与幽默性。因此,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总结经验汲取智慧与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相统一。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的有效路径
高校思政课教师增强历史思维是一项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徐徐推进的系统工程,教师要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为指引,将历史思维的增强贯穿于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之中、寓于理论培训和实践研修之中、置于主观榜样和客观要求之中。力求在课前与课后的连通、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历史思维。
1.立足自身,在备课和反思中增强历史思维。思政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师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亦教亦学,教学相长的过程。而备课和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课前准备充分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堂课的精彩程度,课后反思深刻与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以后课程的精彩程度。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在备课和反思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前与课后的连通中增强历史思维。其一,在独立自主的备课中增强历史思维。教师在立足本门课程的基础之上,根据教材中具体章节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寻找相关历史资料作为素材以增加具体问题阐释的历史维度。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备课中搜集与专业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等作为具体事例以达到阐释理论的目的。其二,在集体备课中增强历史思维。集体备课是互相学习优长的过程,教师通过新任职教师试讲、骨干教师讲示范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说课、教师间互相听课等集体备课形式,以积累历史素材,学习历史方法。在备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注意丰富历史认识,提升历史素养。其三,在反思教学过程中增强历史思维。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课件编写、课堂讲授、教学方法、课后作业等,教学反思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逐一反思,总结历史素材运用的实践经验,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其四,在反思育人主题上增强历史思维。教师的教学反思应重点关注自身在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历史思维现状,有意识地反思和检测自己历史思维的视野、立场和能力。在教学反思阶段,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全局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2.依托平台:通过培训与研修增强历史思维。理论培训和实践研修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促进成长,还能够积累素材、丰富资源,进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思政课教师参与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修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理论培训形式多样,可以通过线上形式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等平台的周末理论大讲堂、青椒论坛、名师大家讲堂等,也可以通过线下形式依托教育部设立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和教学研修基地,有组织成规模地进行集体培训。理论培训重在提高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体现为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论解读、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等。思政课教师以理论培训为前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利用以DS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系列培训活动的开展这一契机,不断增强历史思维。实践研修往往结合线下形式的理论培训联合开展,依托教育部设立的实践研修基地,让思政课教师置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源地,通过实践考察、亲自走访,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融入自己的血脉中。实践研修重在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尤其深入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解,不断增强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理解,以增强历史思维。
3.学有方向:对标榜样和要求提升增强思维。榜样是在某一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人,能够起到示范作用。要求是对某一群体提出的特定条件,能够起到规范作用。榜样的树立可以从个人视角出发,选择你佩服并能影响你的人,要求的提出根据职业的需要,需要通过努力达到的标准。思政课教师既需要树立主观榜样,时时激发看齐意识,同时又要对标客观要求,时时倒逼自己,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中增强历史思维。一方面,教师要给自己树立学习榜样,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领袖为榜样来学习他们运用历史思维的精髓要义和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具有卓越成就的专家学者为榜样,他们既是理论研究的榜样,又是运用历史思维的典范。他们往往理论功底深厚、视角独特、论证严谨,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语言充满魅力。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而共同特质就是具有宏观的历史视野、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需要思政课教师系统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给自己树立身边榜样。身边的榜样能为思政课教师提供“现身说法”,他们可以是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也可以是思维新颖、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他们在授课方式、授课技巧、授课内容、研究方式、研究能力等方面有可学习借鉴的地方,教师只要认为他们身上的某些优势是自己不具备的就可以视其为学习榜样。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听课、集体备课、交流讨教等方式学习其优势,而把这些优势归因后发现,身边榜样总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学养、深邃的历史眼光。总体而言,思政课教师要想达到客观要求,要想成为被学习的榜样,就要具有看齐意识,倒逼自己不断成长,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推荐访问:XX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材料:努力增强历史思维 教师培训 思维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