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交流材料【优秀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交流材料【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交流材料
高校是铸魂育人的重要基地,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思想铸魂育人的使命任务。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建好思政课的坚实保障。提升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建设一支*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对于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的价值意蕴
思政课教师的师德风范和行为修养对大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1.提升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是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核心。党的XX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社会**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他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在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上发挥关键作用。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融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为一体的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治意识和*治自觉,不仅要给学生传输理论与方法,重要的是给学生传递鲜明的价值导向,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思政课教师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上下足真功夫,这是铸魂育人的根本。
2.提升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多个领域,这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通常是通过职业生涯中的终身专业训练,获得从事科研和教学的专业技能,进而实现专业自觉,体现了以专业道德情操为表征的具体要求。良好的师德师风体现了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程度,道德情操越高,教师所彰显的榜样力量就越强。高质量教育需要具有良好专业道德情操的教师队伍作为根本支撑,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严格根据“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基本要求,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办好思政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提升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是增强教学影响力的基础。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引领的任务,其自身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修养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与教师教学是否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紧密相关。一堂优质的思政课教学的呈现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师,还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行为修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教师的行为修养会影响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必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而提高教学亲和力与感染力,增强自身的教学影响力。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的实践进路
高校思政课教师从事的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以铸魂育人为目的。要从提高自身品格修养、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完善师德师风制度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持续着力,多重并举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素养。
1.提高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操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彰显了教师的职业化特性。思政课教师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和其他专业课教师一样,共同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在市场化、全球化、多元化裹挟的社会中,作为承担着育人职责的思政课教师,更要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思政课教师要有育人精神,明晰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要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崇高的*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理论功底是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自身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品德素养,才能担当起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从根本上讲,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水平,就必须把提升教师自身品德修养作为出发点,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思政课教师的品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教师职业的遵从感和敬畏感。理论素养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关系思政课教师育人水平的高低。教师的理论素养越高,其育人能力也就越强。提高理论素养,要求思政课教师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读马、学马、信马”,忠于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发自内心地学好讲好用好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同时,要深入学习***新思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总*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将其作为提升自身师德素养的根本遵循和思想武器。思政课是一门具有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金课”,意识形态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治素养。只有自身*治信仰坚定,思政课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明辨是非,使学习心得内化为*治信仰,外化为实际行动,把学生培育成*治上可靠、道德上高尚、学识上扎实的人,切实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
2.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塑造。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主要体现在*治信仰、理论功底、铸魂育人、为人示范等诸多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承的职责,更肩负着价值塑造的重要任务。因此,对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思想素质、*治素养、道德水平等方面的要求,通常会比对其他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更高。一是思政课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特别是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断锤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看家本领”。二是坚持不懈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政课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用马”,首先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疑释惑当代中国的客观现实问题,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三是坚决做到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思政课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示范性,这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统一,还要内外兼修,塑造高尚的内在品质,为学生树立人格标杆,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品格成长。
3.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加强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是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自己主动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品德修养,而且要通过教育培训这一主渠道提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深刻认知和强烈归属。当前,教育部已建立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对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岗前专项培训、岗位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这能够帮助和引导教师深入认识自身肩负的崇高使命和职责要求,并有效进行职业规划。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要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加以重视,特别是要完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把师德师风纳入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思政课教师师德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织开展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调研轮训活动,拓展其视野,丰富其阅历。在师德师风教育培训过程中,必须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更多的思政课教师在教育培训中有所思考、有所提升。新时代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就是要把***总*记对思政课教师的殷切希望和师德要求贯彻落实好,不断增强教师师德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培训内容要与教师的工作实际高度契合,突出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治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比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挥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建立师德师风教育多元化平台和专题网站,通过举办“思政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堂”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师德修养。
4.完善师德师风制度机制。任何制度机制的设计都建立在一定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制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理念和价值导向的体现,一旦制度确立起来,就会在价值判断、价值领悟、价值选择上对行为主体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师德师风价值理念就是师德制度机制的内在精神,完善师德制度能够为培育高尚的师德师风提供坚实有力的制度支撑。在现实中,师德师风考评更多侧重于对教师业务知识和教学水平的考核,而对教师本身的思想*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关注不够,体制的内在监督和外在监督不够协调,存在重体制内监督轻体制外监督的现象,导致师德师风考评制度的执行能力不够。因此,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师德方面的制度机制,坚持制度制定和执行并重,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一是严格把握思政课教师的选聘标准。不仅要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全面考察,也要强化对他们思想*治素质的全面考察,更要对他们的师德师风进行综合考察,从而真正使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脱颖而出,从而保证思政课教师队伍*治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二是建立健全适合思政课教师岗位特点和职业发展的评价机制。要把师德师风作为对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坚持把铸魂育人成效、教育育人能力、学生满意程度作为思政课教师师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幸福感。完善师德评价机制是规范和激励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的重要举措,在考评指标体系中,既要处理好“科研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学术评价”与“道德评价”的关系。将师德师风作为职务评审、岗位聘用、绩效奖励等的重要内容,建立形成科学、全面、高效的师德评价机制,使“师德一票否决”在高校教师评价中成为一种共识。三是健全完善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惩戒制度。对于思政课教师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要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强化惩戒制度的震慑力。为此,教育部相续制度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系列制度规定,着力解决师德失范问题,真正让有德者在教师行业备受尊重,使失德者无处可走。同时,要加大师德师风监督惩戒力度,对师德师风不正的教师“零容忍”,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
上一篇:经验材料:全力打造“四好农村路”努力创建全国示范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