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思考(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思考(完整),供大家参考。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思考
“郡县治,天下安;
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记多次对县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部基础,意义重大。X作为X典型丘区农业大县,其发展与困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大多数县域发展的缩影,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如何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底部崛起是时代赋予其的重大课题。只有打破原有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用新思维、新思路破解难题,才能跳出“被制约—发展乏力—继续被制约”的死循环。
一、发展现状
为了更深入更直观了解X发展现状,本文选取X县20X-20X年期间发展情况为样本,从整体实力、增长后劲、发展质效、全省排位等五个方面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一是整体实力持续壮大。20X-20X年,X县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8%及以上,20X年X县地区生产总值379.72亿元,较20X年增加156.36亿元、增长70%。20X年、20X年连续两年县域经济考核总分和目标绩效综合考核位居全市第一;
20X年经济总量成功跃居全省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首位。
二是经济增长后劲增强。20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20X年增加102.39亿元,年均增速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7.76亿元,较20X年增加56.24亿元、增长39.7%,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10%以上的增速,其中20X—20X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两位。
三是发展质效稳步提升。20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10元,较20X年增加7603元、增长27.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52元,较20X年增加4045元、增长30.9%,常住人口人均GDP达35882元。城镇化率稳步提升,由20X年的36.1%提升到20X年39.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9亿元,较20X年增加2.62亿元、增长30.9%。
四是全省排位稳中有进。20X年经济指标在全省X3个县中排位与20X年相比,GDP总量上升20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90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上升3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5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上升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上升8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上升X位,整体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二、存在的问题短板
一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20X年,三次产业结构比21.5:32.5:46,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在全市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周边的县(市、区)。其中,农业方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不够,农产品品牌多是鲜活农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缺乏精深加工,品牌效应不强;
工业方面产业集群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总量不大、占比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
服务业方面依然是以传统商贸流通为主,智慧物流、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还处于孕育阶段,特色文化旅游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缺乏可以带动起整个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抓手”。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随着以立体交通网络为代表的县域基础设施全面再造,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X在X乃至X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作用将更加凸显,但就目前来看境内航空、铁路运输依然处于空白状态,导致X对外交通的大格*尚未真正打开,一定程度制约了X的发展。已有的水利设施不同程度存在设施老化、管理不善、灌溉效益不佳等问题,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逐年减少,还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不高。
三是民营经济不强。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振兴的重要力量。20X-20X年来我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为148.39亿元、X3.3亿元、235.99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0.4%、60.5%、62.1%。县域民营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落实等问题仍然突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小散弱,缺乏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核心企业和品牌企业支撑,规上工业企业仅1X家,亿元企业仅36家,税收贡献千万元以上的企业仅6家,而且目前X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有实力能走出去的企业少之又少。同时,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普遍存在发展基础薄弱、总量偏小、研发投入少、研发占比低等问题。
四是创新开放活力不够。开放意识不强,资源要素积聚能力弱,20X—20X年,引进翰彬霖、鸿星尔克等县级平台签约项目仅87个,签约金额763.6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仅55个,5亿元以上项目仅25个。另外,干部队伍中普遍缺乏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抓发展的思路不宽、措施不足、方法陈旧;
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还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等待观望和畏难情绪交织;
“盆地意识”根深蒂固,自加压力不够,创先争优激情不足。特别是伴随着各地对人才的激烈争夺,X还面临着人口负荷沉重、人才外流严重、人才承载平台不足等突出问题,整个社会的活力创造力极度匮乏。
五是民生保障水平不高。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够,公共服务、教育资源、社会保障等整体配套水平不高,致使对人才、资本、项目等生产要素吸引力不强。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普遍较低,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大班额、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突出。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公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较大,社会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不强,基金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住房租赁市场建设滞后,保障性住房监管难度大。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高,治理体制机制建设亟需加强。
三、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在于,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县是最小的战略单元,也是最大的战术单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在发挥县的主体作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借势借力多向发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突进,以换道超车实现全域振兴。
一是以发展工业园区为突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工业园区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大致分为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农业带动型县域经济、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和活力型县域经济,但是就我县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还不具备这一主导型优势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也无法具体言说归于哪类。我认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首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优势,以主导型带动实现整个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据现有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以抓工业的思维抓农业,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突破口,有针对性地招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优质项目,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链纵深拓展、价值链高端攀升、利益链广泛覆盖。尤其要持续提升工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启动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高端纺织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X工业园区,着力打造“一园三区多组团”的发展空间格*。
二是以建设县域副中心为抓手补齐基础短板。推动县域副中心建设,有利于优化城镇空间布*,增强区域竞争力,对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以建设县域副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城镇功能、夯实基础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深度挖掘新型城镇化所释放的开发性潜能。要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着力完善功能、突出地域特色,加快建设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现代田园山水历史文化名城,着力打造X、X两个县域副中心,大力培育一批特色小镇。要完善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加快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统筹推进环保、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蓄积发展后劲。要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原来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效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是以壮大民营经济为重点激活社会活力。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激发民营经济创业创新活力,不断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使民营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要不断改善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落实资金、技术、人才、税收等优惠政策,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能等问题。企业家对市场变化和投资机会最敏锐,对合作伙伴和关联企业最了解,对X招商环境最有发言权,是未来X极其重要的招商力量,要充分利用企业家的资源,积极借助同类企业间产业融合度高、关联性强的优势,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要转变服务理念,营造“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的亲商、爱商、护商浓厚氛围,多些人文关怀、多些解惑鼓励、多些*织温暖,切实解决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困难,帮助企业家卸下“包袱”让其轻装前行。
四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中心持续改善民生。县域经济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群众不仅关心“有没有”,更关心“好不好”,尤其是对优质、均衡的教育医疗资源的追求和需求。要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重要抓手,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科学布*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点,推动基层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不断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切实满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大基层人才工作队伍建设,统筹用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县招乡用”等政策资源,切实提升基层教师、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城乡基层高效能治理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服务。
上一篇:关于高职院校院系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现状调查报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访问: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思考 高质量 县域经济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