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课教案(精选范文4篇)
年级是一个汉语词语。含义是:学校中依据学生修业年限分学生为若干级谓之年级。如我国现行学制一般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学校中就编为六个年级。学生入学第一学年为一年级,第二学年升入二年级,馀类推。同一年级学生人数多者,再分成若干班,中小学一般分五,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课教案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课教案4篇
【篇一】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课教案
四
年
级
上
册
劳
动
教
案
1、洗内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2.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3.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你平时在家要洗衣服吗?事怎么洗涤的?看到家长又是怎样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几个步骤?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
二、学习新知。
1、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
2、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出示)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把刚才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
3、学文明理:
阅读课文,想一想:
1)洗内衣有那些步骤?
2)洗内衣要注意什么?
4、看书学习正确的洗涤方法。
5、说一说:交流一些便捷的,有创意的好方法。
三、拓展活动
1、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2、查阅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3、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
1)了解为什么不能用洗衣粉洗衣物的道理。
2)阅读小知识:洗涤剂的选择与使用
四、 评价。
2、鞋的清洁
教学目标:
1.学会刷洗自己的鞋子和保养各种鞋。
2.替父母洗鞋,表达一份孝心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天都要穿鞋,鞋不但能保护我们的双脚,还便于我们行走跑步和锻炼,清洁鞋
也有很大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鞋的清洁。
二、学习新课
1.读课文,说说鞋的清洁
2.找一找,怎么保持鞋的清洁卫生?
A.学生互相说一说
B.学生说老师板书
勤刷洗 勤晾晒
三、巩固练习;
1.学会刷洗自己的鞋子吗?
2.替爸爸、妈妈洗鞋,表达一份孝心。
3.学会清洁和保养各种鞋。
3、折叠衣裤
教学目标:学会折叠衣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折叠衣裤的的好处,
2.折叠衣裤的方法
3.试一试,叠一叠
二、议议评评
各小组展示叠好的衣裤
讨论:叠衣裤时的操作要领。
三、小结:
叠衣裤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4、认识和使用电冰箱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电冰箱的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材料准备:电冰箱的结构示意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出示挂图:简单讲述电冰箱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
二、 学习课文:
1、 摆访位置要恰当。
2、 食品要包装储存。
3、 留有空隙。
4、 储存的食品有期限。
5、 冷冻室不能存放装有水的玻璃瓶。
6、 调好温度控制旋钮。
7、 冰箱的清理、除箱。
三、 让家中有冰箱的同学,谈谈自己家中使用电冰箱的情况和体会。
四、小结:
提问:打开电冰箱,有时会闻到一股臭味,为什么会有臭味?
5、认识和使用炉具
教学目标:
1、认识液化气炉具,了解它的结构。
2、学会炉具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3、了解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4、能正确使用炉具,做父母的小帮手。
教学重点: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液化气炉的注意事项。
难点:开启、关闭液化气炉的操作程序。
教学器材:液化气炉具挂图及实物一套。
教学流程:认识炉具结构——学会操作方法——强调注意事项——课后拓展
教学过程:
一、认识液化气炉。
1、看挂图,先让家里有液化气炉的同学指图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结合挂图、实物,讲解液化气炉具各主要部件的名称、用途。
二、学习炉具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1、教师先介绍炉具的工作原理。
2、教师边演示边操作,要求学生边看边记住方法和步骤。
3、让学生小组合作,说说炉具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4、汇报后,各小组推选出代表现场演示炉具的操作。教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正。评出优胜小组。
三、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让学生根据炉具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思考并讨论: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补充并强调在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思考: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1、学会了正确使用液化气炉具。
2、懂得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也要严格遵守各种规则,如交通规则等。
五、课后作业
在家人的指导下进行液化气炉具的操作练习,并写一篇题为《我学会了使用液化气炉具》的习作。
6、加热饭菜
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加热饭菜的方法。教育学生乐于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并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课前准备:炉具一座、铁锅一个、盛着饭的盆子一个、菜两碟、蒸架一个、短小方筷一双、锅铲一把
教学过程:
一、根据课文内容,请一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我”,教师自己扮演母亲。让“我”在课堂上做加热饭菜请“母亲”吃的表演。学生观看表演后就一下问题展开讨论:“我”这样做为什么值得大家学习?“我”给饭菜加热的方法对不对?通过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热饭菜的方法,教师可作示范,并加以详细说明。
三、要提醒学生注意几点:用火要安全;在锅里摆放饭菜的时候,要小心,摆稳,防止翻倒;当饭菜被蒸热后,要先熄火,让开水停止沸腾后才小心取出来,以免手部被烫伤。
四、可让学生分组模拟蒸热饭菜时摆放饭菜的方法,然后大家互相评议,如条件许可,还可分组让学生进行炒饭等实际操作。
五、有些学生家里有电饭煲或微锅炉,教师可适当补充讲讲用电饭煲或微锅炉把饭菜加热的方法。
7、做风铃
目标要求:
1.教给学生制作风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2.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准备工作:
1.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具。搜集精美的图案。
2.课前查阅有关教师节来历和意义的资料,摘抄记录一些有关“歌颂老师”的语句。
活动过程:
1.激情导入。
当你听到美丽的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有什么感觉?要是自己动手做个风铃挂在窗前,一定很有趣。
2.学做风铃。
(1)介绍风铃的制作方法。
①讨论:仔细观察,风铃包括哪些内容?
②指导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试制风铃(可播放音乐)。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个风铃。
(学生试制,老师巡视指导)
3.你还能用哪些材料做风铃?请画出设计图样。
8、做纸娃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尝试、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制作;
2、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创新热情,享受创作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在初步掌握纸娃娃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作。
材料准备:厚纸板、色纸、图画纸、剪刀、手工小刀、双面胶、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展示几种简易纸杯作品,导入。
2、说说发现。
二、掌握方法:
自读29-30页课文,学习制作方法。
三、尝试制作:
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纸杯娃娃。
四、方法引导:
1、展示交流,技术指导:
(1)你认为哪件作品好?好在哪里?
(2)小组谈经验。
(3)你觉得哪一部分比较难做?
(4)你还有哪些需要提醒同学的?
2、小结。
3、欣赏作品,拓展思路。
五、创新制作:
1、讲清要求;
(1)不同款式的服装。
(2)设计有创意的提包、鞋子和帽子。
(3)制作一个男娃娃或动物娃娃。
(4)制作布贴娃娃
2、开始制作;
六、展示评价:
1、组织评价
2、小组投票。
3、宣布结果。
七、拓展延伸:
1、还有哪些废弃材料也可以做娃娃?
2、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娃娃的图片。
3、说感受。
9、做笔筒
教学目标:
1、掌握水晶笔筒、动物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学会使用辅助材料透明胶片,表现透明效果。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新颖的笔筒,培养创新精神。
3、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几种不同材料做成的笔筒,示范用的制作材料,已完成的作品。
2、学生准备:纸工制作工具和相关制作材料(卡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教师谈话导入:笔筒有什么用途?笔筒可以用哪些材料做成?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笔筒。
2、 教师最后出示已完成的笔筒,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这个造型美观、名字又好听的笔筒,引起学生学习制作的兴趣。
二、指导制作
1、学生分组学习制作笔筒共分4个步骤。
2、先合作完成笔筒的制作,教师做适当指导。
1)让学生拿出课前剪好的制作材料部件,按次序排列出来。
2)让学生仔细阅读制作笔筒步骤的说明。
3)用红笔给每条说明标上序号。
4)数一数制作笔筒共分几个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参照制作笔筒步骤完成笔筒的制作。
三、发挥想象,创新实践
1、让学生依照上述方法分组完成动物笔筒的制作。
2、启发学生找出这种笔筒的主要特点:笔筒前后两面各有不同的动物图形。
3、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积极思考,能否设计出新颖的笔筒,并把图案画下来。
4、展示一些笔筒设计图。
四、课外拓展
在班内举行一次“最佳笔筒”设计大赛,设立最佳设计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图案奖等奖项,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10、制作不倒翁(一)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思考,知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及道理;学会用剪、画、粘合的方法,制成简单的鸡蛋不倒翁。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鸡蛋不倒翁内外部结构,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并将材料准备好。
2、教师准备若干个形状各异的鸡蛋不倒翁。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内容:
1、观察:将教师准备若干个形状各异的鸡蛋不倒翁放到桌上,不管怎样扳,总是摇摇晃晃,都扳不倒。
2、讨论:
(1)探讨为什么不倒翁扳不倒。(可以让学生打开不倒翁,仔细观察他们内部结构)
(2)讨论得出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上轻下重,底部半球形)
(3)讨论制作不倒翁扳的过程:
第一步,拿一个鸡蛋,用钉子扎一个小孔,把蛋清和蛋白倒出来。
第二步,在蛋壳里填满橡皮泥或掺了胶水的沙子,用手把它铺平。也可以滴半根蜡烛的蜡进去
第三步,把彩纸叠成帽子,用胶水把帽子粘在不倒翁的头上。
第四步,用水彩笔在不倒翁的脸部画上眼睛、鼻子、嘴巴。(鼓励学生大胆构思,能根据人物不同特征,画出不同的脸谱)
这样,一个不倒翁就做好了。
3、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一个不倒翁。
4、交流、评价,并互相交流经验。
让学生将各自制作的不倒翁放在桌上,互相扳一扳,是否扳倒。
10、制作不倒翁(二)
教学目的:学会制作不倒翁,了解其制作原理。
工具、材料:剪刀、胶水、乒乓球、绘图纸、铁块、胶纸。
教学过程:
一、 学学做做
(一)猜谜导入 (二)做底部
1、剪破损的乒乓球。
2、配重。
(三)做上部
先用绘图纸剪一张扇形纸样,再把扇形纸样粘贴成一个圆锥。
(四)组装
二、 想想练练
不倒翁的底部为什么要用圆形的东西来制作?可以用方形的东西来制作吗?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
三、 改进与创新
怎样将不倒翁做得更精致、美观。
11、清洁房间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整理房间。
重点、难点:学会整理房间。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交流)
1、你打扫、清洁过自己的房间吗?
2、你的父母是怎么清洁房间的?
二、探究活动
1、学文明理:
阅读课文1-3节,想一想:
1)清洁房间一般有怎样的顺序?
2)怎样清洁房间?说说要领。
3)清洁房间要注意什么?
阅读课文4-6节,想一想:
1)观察图片,了解拖地板的一般过程。
2)平时看到父母拖地板时是怎样做的?然后进行交流。
2、说一说:
交流一些先进的,便捷的,有创新意识的好方法。
三、拓展活动
1)说一说清洁房间要领。
2)学会拖地板了吗?说说要领。
3)填表:将本学期清洁房间的次数与爸妈的评价填入表中。
12、卫生间的清洁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清洁卫生间的方法与目的,养成卫生的好习惯。
材料准备:卫生间结构示意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简单讲述卫生间利的各种用具的名称和用途。
二、学习课文:
1、清洁卫生间的用具
2、厕盆的清洁
3、面盆、浴缸的清洁
4、每天都需要清洁的用具
5、3-5天,要对卫生间进行一次大扫除。
6、清洁剂的品种。
三、让家中有卫生间的同学,谈谈自己家中使用卫生间的情况和体会。
四、小结:
13 种葱和蒜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种葱和蒜的有关知识,学会种葱和蒜的基本步骤和管理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化环境的兴趣以及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认识葱和蒜吗?它们在烹调时一般做什么用?
二、种蒜
指导看书,说说怎样种蒜。
三、种葱
葱和蒜的种植条件及管理方法大致相同。
四、实践创新
1.动手试试,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或家中的花盆中种上几株蒜,再认真栽培,看谁种得好。
2.记录下你的种植步骤及管理方法。
14、培育豆芽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作者紧紧围绕“豆芽菜”这一中心事物,运用朴实平易的语言进行叙述描写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中所体现的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深厚感情。
3、 引导学生体味并学习文中山乡学生的刻苦、顽强、乐观的精神,以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文中两处对豆芽菜描写的内容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片比较浅显易懂的记叙文,没有什么文字障碍,文章思想内容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进行自主阅读。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加强师生、生生、学生语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表达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自主意识、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新课标精神,
教学进程:
一、导入:
你觉得现在学校的伙食怎样?说好的是因为饭菜花样较多,味道可口;说不好的当然是对这些花样和口味还不够满意。那么,如果让你每天都以豆芽菜为菜,你觉得怎样?……
下面咱们就看看文中的这些学生在学校的伙食如何,并看看围绕着豆芽菜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
(以设问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范读课文(紧承导入进行朗读,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对文章有个整体感知,并调动自身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心灵震动)
三、请学生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感受。小组内部交流,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交流,不同小组间感受相同者不再重复。(刚刚读完课文,学生对文章内容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并会产生表达交流的欲望,此时积极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体验表达交流的快感。)
四、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共同讨论、解决,然后班内交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探究精神。)
五、针对学生疑问进行适当引导、补充。(使学生在解决自身疑问的同时,对文本有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刻的挖掘,不断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品位。)
补充问题:
1、结合全文,你来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抓质量的经验是什么?
2、豆芽菜是再普通不过的菜了,为什么要耽误考试去抢呢?从文中找出你的答题根据。
3、老师的关爱,学生们是怎样回报老师的呢?重考消息宣布时,几个女孩为什么哭了?
4、文章开头对小溪的描写及有关小溪的故事有何作用?
5、文中对豆芽菜的描写有何深意?
六、学生选取自己最欣赏的语段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体味文章思想内容,获得审美愉悦,逐渐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七、总结拓展:学完这篇文章,我们一定还有许多感想没有表达出来,那么就请你结合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随笔,可以写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可以写你对师生关系的看法、建议;也可以写你从文中山乡学生身上所获得的思想启迪……
15、种菊花
教学目标:
1、分小组查资料,了解菊花种植的相关知识,写一份菊花扦插的方案
2、自己在家或分小组栽培几盆菊花.
3、通过栽培菊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准备:
1、菊花造型图片,各种菊花的图片.
2、扦插,养护菊花的录像片.
3、实物投影仪.
4、菊花扦插所需的材料及工具,如瓦盆,剪刀,水壶,基质等.
教学进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菊花造型图片;
让学生欣赏这些菊花及造型;
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菊花有什么特性.
2、说说写写,明确扦插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菊花扦插的步骤及方法,结合录像片,清楚菊花扦插的步骤及每个步骤需特别注意的关键点,
(2)教师可以在学生说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
(3)请学生写一份扦插菊花的操作方案
(4)全班交流一下.评一评谁写的方案最科学,可行,评出最佳方案.
3、讲讲看看,了解养护知识.
讨论:菊花养护应注意些什么
交流,归纳出菊花养护的五个注意点:(1)遮阳;(2)填土;(3)浇水;(4)施肥;(5)"打头"和"留蕾".播放菊花养护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
4、画画做做,掌握栽培方法.
学生尝试画出菊花栽培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然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示意图,
评一评示意图所表示的操作流程是否正确,画得是否简洁,清楚,评出最佳示意图.
5、客观评价,总结交流.
6、课外延伸,动手尝试.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试一试"中的简要说明,并鼓励学生按照提示在家动手扦插教材所提到的几种植物,也可以去尝试其他植物的扦插,培养他们动手种植的兴趣,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篇二】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课教案
遵守交通法规,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学习和青少年相关的交通安全法规,自觉遵守《交通法》。
2、认识三种交通标志,认识交通标线。
3、学习过马路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习报警电话。
教学重点:1、学习交通法规:未满12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
2、了解交通标志的作用,认识三种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
教学难点:提高安全意识,认识交通标志,学习报警电话,做文明行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具准备:课件、交通标志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交流后,出示课件图片,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交通现状。(课件展示交通拥挤,堵塞,事故多)
三、课件展示目前学生参与交通的情况:
1、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隔离栏。
3、在车流种穿行(有的同学甚至在路上抓拖拉机)。
4、不满十二周岁,骑车上路。(学习相关法规,不满十二周岁不准骑车上路。)提供案例,学生思考,交流案例中的学生违反了什么交通法规?后果怎么样?
四、了解交通标志。
1、观察三组交通标志,看看这些图形的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想想他们有什么作用?(集体讨论,交流)
2、学习标志:
(1)、警告标志:三个图形都是三角形的黄图案。它的作用是警告车辆、行人要注意危险。
(2)、禁令标志:三个图形都是圆形的红图案,它的作用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
(3)、指示标志。三个图形都是圆形的蓝图案,它的作用是 指示车辆、行人的交通行为。
在生活中,除了能见到这些矗立或悬挂的交通标志的牌子外,我们还经常可以见到画在地上的交通标线。(出示交通标线,学生了解)。
五、行人应该注意哪些?
1、学生交流,总结:外出要走人行道,没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边走。(过红绿灯的儿歌: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停下站一站,走路要走斑马线。)
六、树立安全意识,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1、坚持整队离开校园。
2、出校门,靠边走
3、在路上玩时,要做到“六不要,一注意” 。
“六不要”
(1)、不要在街头巷口玩耍。
(2)、不要从静止汽车之间穿出猛跑。
(3)、不要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4) 、不要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5)、不要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6)、不要斜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并伸手示意。
“一注意”:道路的转弯处存在着危险,果我们发生了交通事故,不要慌张,一定要记住:及时拨打122报警,120、999救护。。
七、加强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参加“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开展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积极参加交通安全教育板报设计活动,积极参加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活动。
同学们,全社会正在开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交通文明、交通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希望同学们争做文明行人,既当遵守《交通法》的模范,又要成为《交通法》的宣传员,向家庭、向父母、向亲属、向社会进行宣传。
【篇三】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课教案
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班 级: 四 年 级
班主任: 胥 海 清
2014年秋季
平昌县元沱小学 四 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1 周 时间: 201 4 年 9 月 3 日 教师:胥海清
1、本周主题: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即将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教学辅助用具: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今天我们就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分发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家庭保护;第三章 学校保护;第四章 社会保护;第五章 司法保护;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5、未成年人定义: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规定。联合国在拟订《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时,曾对未成年人的概念进行过讨论,但最终未达成一致,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系指按照各国法律制度,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未成年人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
6、未成年人的权利:
a、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b、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①、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③、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④、未成年人平等的享有权利。
三、小结:
新修订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实施。当然,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同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过度保护,不能忽视教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可能代替保护,但教育教育可能促进保护。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给予其保护。
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更是从“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出发,修定出了如此一部贴近民心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未成年人,只有以更高、更强、更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努力的加倍学习,珍惜每一分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才能以知识完备和武装自己,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让我们的祖国引领时代,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走向欣欣向荣,我们的伟大祖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平昌县元沱小学 四 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4 周 时间: 201 4 年 9 月 26 日 教师:胥海清
一、本周主题:法制教育教案----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
1、用幻灯片打出标题。
2、将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过程
一、案例引出:
主持人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用幻灯片打出问题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
学生: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学生:我觉得虽说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所以他是违法行为。
学生: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师: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主持人: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用幻灯片打出问题2:甲违反了什么法?)
学生:他犯了伤害罪。
学生:他的行为造成了乙的严重受伤,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平昌县元沱小学 四 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7 周 时间: 201 4 年 10 月 15 日 教师:胥海清
一、本周主题: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于杰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
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 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 ,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平昌县元沱小学 四 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9 周 时间: 201 4 年 10 月 23 日 教师:胥海清
一、本周主题:遵守公共秩序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行为: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
1、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3、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4、出示图:
(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板书: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
三、深化认识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四、行为指导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五、深入导行
生分组讨论: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1、同学们在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
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附:板书设计
遵守公 ①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
生活、工作的保障
共秩序 ②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平昌县元沱小学 四 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12 周 时间: 201 4 年 11 月 6 日 教师:胥海清
一、本周主题:玲玲能住在生母家吗?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收养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玲玲从小就被杨老汉收养。前不久,玲玲去看望亲生父母,生母见玲玲又懂事又会干活儿,十分喜欢,就让玲玲留在身边,不让她回杨老汉家。杨老汉几次催促都遭到拒绝。 请问:杨老汉能将玲玲领回去吗? 为了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我国于1991年12月公布了《收养法》。《收养法》第22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杨老汉收养了玲玲,并对她尽了抚养和教育义务,已经形成了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能随随便便就被解除。因此,玲玲的生母阻挠杨老汉领回养女是违法的。如果她继续坚持自己的错误,杨老汉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请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这一收养关系。 法律规定,收养关系建立后,任何一方都不得自行解除。如果收养关系的一方或双方希望解除收养关系,应该协商解决或诉请人民法院解决。二、总结全文,分组讨论
平昌县元沱小学 四 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15 周 时间: 201 4 年 11 月 28 日 教师:胥海清
一、本周主题:最常用的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常用的报警、报案和急救电话和方法 2、懂得自己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因此做为监护人不但应当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最常用的报案、急救电话的使用方法,还应当教会孩子这些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匪(刑)警报案电话:1101.报案范围: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2.报案的正确方法:①拨通110号码。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等。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二)火警报案电话:1191.报警范围:各种火灾2.报警的正确方法:①拨通119号码。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火灾发生的地点(详细地址)、时间、火势情况及发生火灾地方的周围环境等简要的说明。③如果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及主要燃烧物和火灾现场及周围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也最好说明。④说明火灾现场能否进大车(通往火灾现场的道路情况)。⑤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⑥待对方挂断电话,你再挂机。(三)交通事故报案电话:122说明:有些地方尚未统一使用122报案电话,应以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交通事故报案电话为准。1.报案范围:各类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2.报案的正确方法:①拨通122(就当地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号码。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交通事故情况简明扼要地叙述一遍。③说明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车型、车牌号码、事故起因、有无发生火灾或爆炸、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已造成交通堵塞等。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四)急救中心求救电话:1201.急救范围:各种突发的严重急病和受伤。2.求救的正确方法:①拨打120号码。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病人或受伤害的病因、病情简单说明。如果知道病人或受伤者的病史及过敏药物和血型,也最好说明。③说明病人或受伤害者的详细地址和发病时间。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⑥可到路口去迎接救护车,以免救护车因找不到病人的地址而延误时间。提醒监护人特到注意: 监护人应当让孩子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奇就认为好玩而随意拨打这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警,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平昌县元沱小学 四 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17 周 时间: 201 4 年 12 月 12日 教师:胥海清
一、本周主题: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父母是无权“买卖”孩子的。 2、当自己遇见这样的事,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懂得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数日来,本报与福州《东南快报》展开新闻联动,为刚出生80天就被拐卖、如今已经三岁的亮亮寻找亲人。近日,神秘人物再次打进热线,一解小亮亮被拐“内幕”。记者根据神秘人物提供的线索,终于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可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 几天前,一曾扬言“再报道下去大家都有麻烦”的神秘人物终于再次打进热线,揭开了小亮亮被“拐”内幕。神秘人物自称姓廖,是小亮亮亲生父亲的好朋友,在看了亮亮被拐事件的跟踪报道后,他被报社浓浓的爱心感动,终于“站”出来道出详情。他说,亮亮的父母都是四川来蓉打工人员,于1998年5月生下亮亮。当时,夫妻俩已经有两个儿子,一家5口全靠夫妻俩每月500元工资度日,生活十分艰辛。因此,亮亮的父亲便萌发了将孩子送人的念头。正好他以前的同事,即抱小孩接头的四川妇女表示愿意牵线搭桥。不料,那四川妇女竟将亮亮“转”给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再将亮亮卖给闽侯大湖乡珍珠村郭厚金。此后,小亮亮的生父得到6500元“寄养费”。四川妇女和王某也都从中谋取到部分“劳务费”。 根据廖先生提供的线索,我们终于在闽侯南充鞋厂找到了亮亮的亲生父母。他们承认廖所说都是实情,而且他们从一开始就看到关于亮亮的报道,一直不敢露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将孩子卖掉已属违法行为,何况还有6500元“寄养费”无力偿还等情况,而要回孩子必须做亲子鉴定,这一系列麻烦让他们望而却步…… 在我们游说下,亮亮母亲终于答应去看看孩子。但车到半路她又不顾一切跳下车不去了。她说家里太穷,实在无力养育孩子,然后调头就走了。二、分组讨论,总结全文
平昌县元沱小学 四 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19 周 时间: 201 4 年 12 月 23 日 教师:胥海清
一、本周主题:五 星 红 旗 我 为 你 骄 傲
――认识国旗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1.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
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歌曲《国歌》《红旗飘飘》,视频:《国旗、国歌、国徽》、法博士的法规等。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
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
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国旗、国歌
1. 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
板书:国旗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的周围。(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
学生汇报收集资料。(内容大致包括: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多方面的了解国旗,做到自觉尊重国旗。
4.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
5.屏幕出示《义勇军进行曲》图片,教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它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板书:国歌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6.提出问题: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
7.分组讨论:升国旗、唱国歌时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幻灯出示)
8.学生汇报结果,适当予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小结:
(1)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肃立、声音哄亮。国歌也代表我们国家,
表现出我们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和无比热爱。
(2)军人行军礼,庄严而神圣。
(3)奥运会领奖台上升国旗时,运动员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在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并知道从我做起自觉尊敬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0.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
11.同学们,升国旗唱国歌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忠诚,让我们重温这庄严的时刻吧!
12、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认识国徽
1.课件出示国徽。教师介绍国徽的构成,学生说出象征的意义。
板书:国徽
2.让我们看一看法博士是怎样说的?(课件出示法律法规)
3.课件出示交流苑,讨论:有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并且以小广告的形式四处散发宣传。这家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4.小结:同学们,天安门城楼上有国徽、人民在会堂有国徽、***上有国徽。国徽和国旗一样代表着国家,爱国徽同样是爱祖国的表现。
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国旗、国歌、国徽,它们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板书:祖国的象征 骄傲 自豪
让我们齐唱《红旗飘飘》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五、课外活动:
1.手抄小报比赛。
2.开展唱国歌比赛。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从小事做起。
课后小结:
通过教学,学生认识了国旗、国歌、国徽,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知道尊重国旗、国歌、国徽就是爱祖国的表现。但是个别学生收集资料不够积极,不能有效的获得新知。今后要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更好获得新知识。
平昌县元沱小学 四 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21 周 时间: 2015年 1月 6日 教师:胥海清
一、本周主题:小学生知法守法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
教学要点
1.学习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守法首先要从遵守纪律做起。
2.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教学准备
1.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挂图2幅。
2.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论述纪律与自由的格言名句。
3.幻灯字幕3幅,录音机,录音带。
4.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①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 " 知法守法 " 的深刻理解。
②个别学生不能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过程
一、导题: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 -- 《知法守法》。板书课题:《知法守法》一课向我们介绍了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违犯法律的好少年 -- 张小强,那么,张小强是怎样做的呢?请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放录音配乐,边讲边出示挂图。)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问题:(投影字幕)
①当别人对小强强行搜身时,小强是怎样做的?
②小强为什么不让哥哥去报复?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③小强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确道理。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小结:①小强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小强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假如你是小强,你这时会怎样做?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②是的,小强清楚地知道:如果哥哥去找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小强不让哥哥去找他们。小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小强知法守法分不开的。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样做?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
小结: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
③小结:小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
二、拓宽知识,深化明理: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小强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事迹吗?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三、对比讨论,辨析明理:(投影字幕)
① "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 小结: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定,因此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② "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 小结: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③ "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 小结: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
四、简单总结,激情导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张小强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同时,终止了个别人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篇四】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课教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课程类别:生活技能类
二、课程名称:房间整理
三、适用年级:一年级
四、课程时长:40分钟
五、所需物品:各种教学图片、电子白板
六、课程内容简介
“整理房间”这一课时,教材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活动——整理房间。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分类,学会分类,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并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观念,进而为今后学习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打下基础。
七、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借助整理房间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渗透分类的思想。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按一定标准对物品整理,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八、课程设计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呈现淘气房间图片,“同学们,你们听什么声音,嘀铃铃,嘀铃铃,大懒虫,快起床,大懒虫,快起床,淘气也是一年级的学生,闹钟响了好几遍,可淘气就是懒的起床,结果快迟到了,他赶紧急急忙忙去上学了,来不及收拾房间,你们看,书本、衣物、玩具到处都是,分成杂乱,这节课你们和老师一起来帮淘气整理一下房间。”板书《整理房间》
(设计意图:呈现淘气房间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语言铺陈渲染,让学生感到学习活动十分亲切有趣。提出这节课和老师一起帮淘气整理房间,激发其求知欲,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2. 探究新知,体验发现
教师活动:“同学们在家里是否都整理自己的房间呢?”“淘气的房间都有哪些物品需要整理?”“想一想如果是你来帮淘气整理房间,你会怎么整理?
学生活动:讨论整理房间的办法。
教师活动:“非常好,在大家的帮助下,淘气的房间整理得十分整齐。”呈现图片,结合板书进行描述,例如:书本、铅笔、铅笔盒、台灯都放在写字台上,皮球、玩具熊、玩具车都放在柜子里。
“像上面整理房间的过程就是分类,书本、铅笔、铅笔盒、台灯是一类,都是学习用品,所以都放在写字台上;皮球、玩具熊、玩具车都是玩具,都放在柜子里;上衣、裤子、鞋都是服饰,放在床上;小凳子是家具,放在床边。”
归纳:“分类就是在不同的物体中,把同一类物品和其他物品分开。”“分类的方法:分类时先判断物品中有哪些具有相同的特征、相同的用途等,然后把同类物品放在一起。”补充板书,按用途分类:
文具
书本、铅笔、铅笔盒、台灯
玩具
皮球、玩具熊、玩具车
服饰
上衣、裤子
家具
小凳子
(设置意图:课堂是数学活动的舞台,创设整理房间的情景,让学生经历按一定标准对物品整理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宽松氛围,给足了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体会理解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最好教师再给予总结。此外,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3.相关拓展训练
(1) 把会飞的动物圈起来
教师活动:“看下图,说说都有哪些动物?” 把会飞的动物圈起来。
(2) 水果画√,蔬菜画○
(3) 分一分
教师活动:设计游戏,把不同物品的图片分发给不同的学生,让学生根据彼此的图片判断如何分类,拿同类物品图片的学生站在一队。最先正确完成分类站队的一组有奖励。
(设计意图: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时,教师能把巩固知识的练习巧妙地溶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思辨,这些习题通过大量卡通图片呈现,又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了学习状态,而最后分一分的游戏设计更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每位同学都想试一试。学生在意犹未尽的情绪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唤起了学生对下次课的期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想一想分类的含义是什么?“分类就是在不同的物体中,把同一类物品和其他物品分开。”
2.如何去分类?“分类时先判断物品中有哪些具有相同的特征、相同的用途等,然后把同类物品放在一起。”
实践活动:回家按照运用今天学到的物品分类的知识,把自己房间的物品分类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在课堂结束部分,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今天课程进行总结,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分类的方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九、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首先在创设情境环节要将学生引入今天的“整理房间”境中,吸引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接下来在探求体验新知的环节,每个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在与小组同伴探讨中整理房间将物品分类的方法。可以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理解物品分类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分类的思维方法。在练习拓展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和开拓思维,尊重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的乐趣和成功感,训练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