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主题班会总结简短二篇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重阳节主题班会总结简短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重阳节主题班会总结简短2篇
重阳节主题班会总结简短篇1
关于重阳节主题班会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敬老爱老、健康快乐”重阳节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前几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了解重阳节的有关内容,你们都了解了重阳节的哪些内容,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识。
2.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有丰富的活动,如登山、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3.关于重阳节的诗歌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过故人庄》孟浩然
三、发表感言
播放图片,发表感想。
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a.给爷爷奶奶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b.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c.为爷爷奶奶拍一张幸福照。
d.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为老人们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盘)。
f.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心里话。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节。
开场白:
主持人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时远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兄弟一起登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看来,古人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视的。
1、故事:重阳节的来历
主持人乙:重阳节是怎么来的?请听给大家带来的故事。
主持人甲:重阳节有哪些风俗呢?请听、给大家介绍,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他们。
2、欣赏幽默小品《特别的让座》并谈感想。
主持人乙:同学们都想成为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的,我们班有几位小朋友为了这次的班会课,特别排练了一个小品,大家想看吗?
小品《特别的让座》。
大概内容:一位老奶奶走上公交车,但车上已经没位置了,司机叔叔大声地对所有乘客说: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请主动给老奶奶让座。可是车上的乘客好像没听到司机叔叔的话,有的人忙着聊自己的电话,有的人忙着照镜子打扮,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在装睡觉,有的人在玩手机游戏??突然车子急刹了。司机叔叔说:“我实在忍不住了,老奶奶,没人给你让座,我来给你让座。”老奶奶激动地说:“你怎么知道我是老驾驶员呢?我可是有六十年的驾龄哦,好吧,让我来帮你开车吧!”所有的乘客都害怕地站起说:“我来让座!” 参与表演的同学:老奶奶,司机,打电话的乘客, 照镜子的乘客,聊天的乘客,睡觉的乘客, 玩手机游戏的乘客
谈体会
主持人甲:看了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你们想说什么呢? 主持人乙: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会像自己说的一样去做,而且会做得更好。
3、 快板表演《弟子规》
主持人甲: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尊敬长辈的教育了,下面请欣赏带来的快板表演《弟子规》。掌声有请!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全体同学朗诵《弟子规》
4、变轻魔术
主持人乙:大家喜欢看魔术吗?今天男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表演,有请—
5、谈一谈
主持人甲:重阳节快到了,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呢?
.给爷爷奶奶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讲故事给老人听
和爷爷奶奶拍一张幸福照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为老人们做水果拼盘。 自制贺卡表达美好祝福
6、三句半:重阳节
主持人乙:重阳节是个尊老爱老的节日,下面请听三句半——重阳节
7、活动总结
主持人甲: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
主持人乙: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
主持人: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8、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节课。
一、活动目的:
1. 了解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养成尊老敬老的好习惯。
2.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未来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3. 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马识途”的道理。
二、活动过程: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男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
同学甲:我知道,你是唐朝的著名诗人王维,你朗诵的这首诗周老师曾经教过我们,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重阳节的时候作的,对吗?
同学乙:我还知道,那年你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赶考。看到人们都那么高兴地和家人一起欢度重阳节,你在长安感到非常孤独,思念远在蒲州的亲人,才写下了这首诗。
2.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植树造林、禁止烟火,官员励精图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那么你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
“欢度重阳”主题班会一
男孩显得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植树造林、禁止烟火,官员励精图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那么你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
大家纷纷开始讨论。
同学丙:我们还是听周老师说说,好吗?
赵老师:同学们,也许你很早就通过了王维的诗句知道了重阳节,今天赵老师再向你们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古老的节日重阳节,好吗?
播放幻灯片。
赵老师: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篇三: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中国有不少的传统节日,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吗?有看花灯的元宵节;有吃粽子的中秋节;还有热闹的春节??,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九月九日孝敬老人的重阳节了,因为这是个孝敬老人的好机会。
重阳节有不少习俗,比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辟邪延寿。传说,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在重阳节这一天它就会出来到处走动,传播瘟疫,非常可怕。汝南县的父老乡亲都病倒了,村里有个叫桓景的小伙子不顾艰难险阻来到东南山上拜一位叫费长房的大仙为师,桓景用大仙给他的青龙剑苦练了一年,又到了九月九日这一天,大师对他说:“今天是九月九瘟魔又要来了,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你带着父老乡亲去附近的山上辟邪吧!”桓景按照大师说的去办,果然瘟魔不敢上山,桓景手持青龙剑追下来,大战几个回合,终于战胜了瘟魔,解救了父老乡亲。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是重阳节这天还是平时我们都要孝敬老人,关心老人,比如:爸爸妈妈下班后主动帮他们捶捶背,倒杯热水,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空时常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总之,我们要把握住每一个孝敬长辈的机会。
我爱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篇四:重阳佳节吃大闸蟹的历史
在中国,历来到重阳节吃大闸蟹已成了一种民间习俗。毫无疑问,重阳节这天次大闸蟹已经不止是普通的食品,而且成了传统文化的载体,犹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等一样,是重阳佳节不可或缺的风物。
农历的九月初九,称为“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会,因此又称“重阳”。重阳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这天要登高、饮酒、食糕、赏菊、插萸,一一都有意蕴,给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
大概从唐代开始,重阳又增添了食蟹:
九月九日,中宗幸临渭亭,登高作诗……时景龙二年也。御制序云:“陶潜盈把,既浮九酝之欢;毕卓持螯,须尽一生之兴。
酒味已醇新过热,蟹黄先实不须霜。
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重阳节?
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一年好景最斯时,橘绿橙黄洞庭有。
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嫰姜。
重阳时以良乡酒配糟蟹等而尝之,最为甘美。
扬州好,重九快我曹。联袂菊桥同访绝,振衣梅岭更登高,沽酒晚持螯。
此外,浙江绍兴民谣:“九月九,湖蟹过老酒”;江南名谚:“九月重阳吃爬爬”……都透露出重阳食蟹的信息。特别应该提到,曹雪芹《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说“对斯佳品酬佳节”,薛宝钗说“长安涎口盼重阳”,说明到了清代,重阳佳节吃大闸蟹已经普遍了,说明大闸蟹已经成了重阳佳节不可或缺的食品了。
通过上文的简单介绍,相信您对重阳节为什么吃蟹有所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您致电我们香港千寿堂,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祝您身体健康,开心每天!
篇五:“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主题班会教案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主题班会教案
教育目的:通过本次班会让同学了解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
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
感,让他们认识到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未来一
代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重点:利用“重阳节”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使学生懂得“孝敬
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
教育难点:深化他们的关心,服务他人的的意识,使学生有一颗关爱他人之心,
并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来。
教育对象:全体学生;
教育形式:唱歌、访谈、表演、朗诵
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持人男女各一 名;
2、训练主持人、准备主持词;
3、全班同学朗诵《弟子规》练习,分角色朗读
4、梁金凤朗诵诗歌《孩子,我想对你说》
5、全班合唱《夕阳红》
教育内容:敬老,爱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宣布班会主题:——让我们一齐宣读班会主题——““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说“主题班会现 在 开 始”。
二、实践探究,了解和传承传统美德
男主持人: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尊老敬老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尊老敬老方面的教育。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弟子规》这本书,其中对于尊老敬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面大家一齐来重温《弟子规》中的第一章“孝”。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诵读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恶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女主持人: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朗诵了《弟子规》,重新感悟了敬老爱老的传统教育。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
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那同学们,上周老师给你们任务,让你们回家要记得去查找关于重阳节的一些知识,那么你们有谁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
大家纷纷开始讨论。
主持人:那好,同学们,请安静下来,我们请同学A来给我们说说,好吗? 同学A:大家好,也许你很早就通过王维的诗句知道了重阳节,今天我再向你们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古老的节日重阳节,好吗?
同学A: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同学B:我补充一点,其实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了。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女主持人: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重阳节的来源了,那谁能在同学B的基础上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都有一些什么样的习俗吗?
同学C: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同学D: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同学E:有好多诗人为重阳节作诗呢!像陶渊明的《过故人庄》中就有两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他喝的应该就是重阳节的菊花酒吧。
三、朗诵表演
女主持人:通过同学们刚才的积极讨论,我们了解到了我们的重阳节的来源及习俗,以及知道了这也是一个老人节,那同学们都知道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有哪些需求呢?接下来就请梁金凤同学来为大家带来一首诗歌《孩子,我想对你说》,希望大家听完后能够明白老人们在身心方面的需求。
《孩子,我想对你说》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擤鼻涕。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
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
让我再想一想。
极有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
我也一并忘记。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
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
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
去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吗?
所以,我常常重复又重复的说着老掉牙的故事,
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
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
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
孩子,现在我常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
吃饭时,会弄脏衣服,
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地抖。
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
只要与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
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要走不动,
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
陪着我,慢慢地,
就像当年一样,
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四.老师总结
班主任发言:现在,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看了你们的节目,听了你们的话,我的心被震撼了。我们知道老人不但哺育了我们成长,更是人类智慧的保有者,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我们唯有孝顺关爱他们才能报答他们的恩情。同学们,让我们大家一起用心,让我们社会的老人都有个快乐、幸福的晚年。
五、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班会结束。
音乐《夕阳红》响起。全班同学轻声合唱,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XX年10月25日
篇六:重阳征文
重阳节在哪里
七年级:孙疏桐 日历一张一张地翻过,‘‘9”这个数字一点一点地逼近。我满怀期待,到处寻找重阳节。重阳节,你在哪里?我跟着你的脚步追寻你;重阳节,你在哪里?我嗅着你的气息追寻你;重阳节,你在哪里?我听着你的传说追寻你;重阳节,你在哪里?我读着你的诗句追寻你······
走进每家每户,人们围着一张大圆桌,品尝着各式各样的菜,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向四季的鲜花,一次次绽放,一次次平静。当人们谈笑风生的时候,一杯杯菊花茶像雨后春笋一样依次排开。老爷爷,老奶奶端起茶杯,眼睛一眯,一饮而尽,不时地发出‘‘啊啊——’’的感慨。叔叔,阿姨优雅端庄地捧起茶杯,嗅了嗅,眉毛舒展,嘴角露出微笑,完全陶醉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茶杯,饮了一大口。整间屋子沉浸在菊花茶的浓浓香气中。重阳节在哪里?在菊花茶的香气里。
走进乡下的花园里。一张张笑脸正对你微笑,菊花争先恐后地穿上了华丽的服装:有白色纱裙,有红色礼服,还有黄色短裙······我蹲下身子,仔细的端详菊花。只见她们个个浓妆淡抹,美丽妖娆,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秋风为她们伴奏,菊花姑娘们花枝招展:有点弯弯腰,有的扭扭头,还有的人风儿尽情抚摸她们柔软的发丝 ······重阳节在哪里?在菊花的微笑里。
走近教室里,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在耳畔荡漾。‘‘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学们摇头晃脑,深情的朗诵着,老师把浓郁的感慨凝住在眼神里,班级沉浸在韵味无穷的诗句里。重阳节在哪里?在优美的诗句里。
走进敬老院,老人们个个笑容满面,手里捧着鲜花。子女们纷纷来为老人们送上重阳节的祝福,有的拎着一大包糕,希望老人们年寿高,有的搂着父母谈笑风生。重阳节在哪里?在子女对老人的祝福里。
我找到啦!找到啦!重阳节在菊花茶的香气里;在菊花的微笑里;在优美的诗句里,在子女对老人的祝福里······重阳节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以菊花的微笑欢迎‘‘你”;以菊花茶接待“你”;以优美的诗句歌颂“你”;以真心的话语祝福“你”······
丹桂飘香的重阳节
七班 金周捷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就会迎来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松柏不残四季翠,山村难老百岁人。人的一生,最值得赞美的时代,便是老年时代,孔子年至七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古人对数字“九”很重视,把它当作“天长地久”的象征。在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赠送糕点,因“糕”“高”谐音,体现对老人高寿的庆贺,也是祝福他们活的更长久的意思。从晋魏时期开始,我国就有把桂花糕和菊花送给老人的传统。我想,既然九月初九又是老人节,那么我至少应该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句最真挚的祝福。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节又是个充满着思乡情怀的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对重阳节也是感慨万千,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进人们的心坎,那些离家在外的人们,每每拿起桂花糕慢慢咀嚼时,插下一株株茱萸时,就会与大诗人王维发出同样的感慨,思乡情怀源源不断。
重阳节藏在了一块块桂花糕里,嚼着它,幸福的味道化在嘴里,让人回味无穷;重阳节化在菊花酒里,喝着它,幸福的味道流进心里,让人温暖舒适;重阳节融在菊花的清香里,闻着它,幸福的味道钻进鼻里,让人神清气爽:重阳节躲在一棵棵茱萸后,看着它,幸福的味道刻在脑里,让人铭记在心:重阳节又印在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古诗中,读着它,幸福的味道又从口中流溢出来,让人觉得韵味无穷。
重阳节为秋天增添了快乐,为人们画上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他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
重阳节不及中秋的温暖,也不及国庆的重要,更不及春节的隆重,但它却是个最值得赞美的节日!
欢度重阳
七班 李雅豪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每看到这句王维的诗,我便会想到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重阳节??
还清楚的记得,在我8岁那年的重阳节,爸爸让我陪他上街去买茱萸,我疑惑不解地问:“在这天,为什么要买茱萸?”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的‘敬老日’,每逢这天,人们都会插上茱萸用来辟邪,也会去孝敬老人,观赏菊花。”我恍然大悟,嚷着要去买茱萸。
到了街上,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茱萸,爸爸买了些,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爸爸手中抢了一枝来细细端详,只见那茱萸细细长长的,全身穿着绿油油的锦衣,我端详着它,就像一位母亲在注视着他的孩子一样,望得出神,不知过了多久,多久??才回过神来,看见爸爸已经走远,我急忙跟了上去。接着,我们又到了王爷爷家,他是一个慈祥的老人,我们到了他的家中,远远地便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院子里,额头上的几条皱纹,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一副老花眼镜架在他的大大的鼻子上。
他看到我们的到来,高兴得像个孩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因为他的老伴因病早逝,,他的儿子又在外地打工,只有他一个人在家,所以他一直都孤独无助,很少见到他笑了。
王爷爷凝视着我手上的茱萸,眼睛里闪烁着泪花,声音颤抖着说:“你们对我正好,还记得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你们就像我的亲人,自从我的老伴走了之后就在也没人来看过我了。”王爷爷用他那双宽大的手掌,握着我的手,激动极了,我深受感触,说:“爷爷,我就是您的孙子,以后每天,每个重阳,我都会来看您!”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大家重阳节,一起行动起来,用你那双小手,温暖“空巢老人”的冰冷的心吧!
重阳节
七班田雨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十月,我们迎来了九九重阳节。说到重阳节,我们自然就想到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在古代,人们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九九双重,故而叫重阳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就是长久长寿的意思。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现在的重阳节,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已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了。因此我国在1989年就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游玩、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也有不少的人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了。
想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在我小时候映像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爱的奶奶,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讲很多的故事。可是后来,奶奶因为生病而落下残疾.奶奶虽然有残疾,可任然还要为我们一家做三餐。非常的辛苦,每当看见奶奶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时,我就不忍内疚。我觉得我该为奶奶做些什么。可是,我该送奶奶什么呢?
噢!对了!奶奶怕冷,即使现在天气还未转凉,她的手早已是冰冰的了。我送奶奶一个热水袋,即使是在寒风呼啸的冬天,奶奶也可以时时刻刻都觉得身心暖暖。想到这,我突然觉得好温暖。
“奶奶,送你的热水袋”,我将充满着热水的水袋送到了奶奶的手上,奶奶颤巍巍的接了下来,我看着奶奶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满是沟壑的手上还欠着丝丝的泥土。“妞,给你用吧”,奶奶只捂了一下,便把热水袋又送到了我的手里,我急忙用手抓住了奶奶的手,那双手不大,有些凉,但我却感觉又是那么的暖。
又是一个重阳节,又是一份暖暖的情??
重阳节
七班 田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读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便让我想到了重阳节。
九月初九,古代人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便称作重阳。重阳节的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免灾等,颇受老年人的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重阳节,各家各户都采了一些茱萸回来插在门上辟邪免灾,孩子们则哼起了重阳节的歌谣: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鹤 ,线爱长。一些人们边赏菊边说: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隐逸,为这菊花增添了几分风采,也为这重阳增添了几分情趣。“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的美,菊的傲,更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一抹风景。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一句句名诗,带我们走进了菊花的海洋。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丽淡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菊叶经霜,已变得发紫了,谁能够想得到呀,这秋天的山沟竟是菊花的天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赞叹!
重阳节主题班会总结简短篇2
重阳节主题班会设计
重阳节主题班会 一。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二。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着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三。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下一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启动时间范文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