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入团考试必考点2022【3篇】
考点是一个词,有两个基本释义,其一指考试的地点,其二指考试或专项技能评测考察的知识点。第二个解释意义常用于在应试教育中老师或者学生对某一重要考察重点的描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入团考试必考点2021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高中入团考试必考点20213篇
【篇1】高中入团考试必考点2021
《环境社会学》第一章 绪论什么是环境社会学
1、环境社会学是指在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当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学科。
2、环境社会学区别于传统社会学的最大特点在于:
(1)把以往社会学排除于研究对象之外的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纳入了研究范围,并把研究种环境与人类社会、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目的。
(2)与以往社会学相比,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了自然界。
第一节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密切相关。
环境问题突出,人类生存与发展危机加剧,促使人们的环境意识转变。
社会各界关注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运动兴起,各项环保政策出台。
环境运动
1、1972年,原联邦德国成立“环境保护——全国自发组织联合会”,其规模由最初的30万成员到1985年高达150万。
2、1972年,新西兰成立首个绿党,旨在保护环境,到1988年,有14个国家成立绿党。
3、1970年,美国成立了环境保护署。
4、1972年6月5日,在瑞典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二、环境社会学的产生
环境社会学最早产生于美国。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由农村社会学家发起了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反思,于是,不同学术背景的社会学家们开始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科发展背景:
第一,环境社会学的产生是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反应。
第二,日益活跃的环境运动引起了社会学者的注意,为社会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在对环境运动的研究过程中,成长出了环境社会学。
第三,在原有的社会学框架内,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这种研究为环境社会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四,环境社会学的诞生并非是60、70年代的突然事件,只不过是由潜在到公开、由不被人注意到被人注意这样一个过程的表现。
第五,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也是二战以后社会学自身发展的产物。
第六,生态学在20世纪60年代的迅速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环境社会学的产生。
第七,对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是环境社会学产生的深层原因。
四、两种类型的环境社会学
(一)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
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强调环境因素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或分析框架;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一种宏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普适性的、关于理解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 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对立和批判的关系; 主要代表人物:卡顿、邓拉普
(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
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围绕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而开展研究; 2.在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些方法或分析框架;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中观和微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关于理解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特殊理论;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结合和利用的关系; 主要代表人物:施耐伯格、 汉尼根。
五、环境社会学的未来发展
1、一般研究领域:(1)环境研究的伦理标准、概念和方法 ;(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社会影响 ;(3)全球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社会过程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5)环境政策与环境管理; (6)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
2、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1)社会分层与环境问题 ;(2)风险和环境社会运动的研究 ;(3)环境问题中的不平等现象 ;(4)环境保护中的文化多样性问题 ;(5)土著民族与开发型文明的“对立”;(6)环境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
3、环境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过程和社会原因;分析环境问题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事实”是如何影响现代社会的;分析现代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反映及其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相关的理论建设,增进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合法性。
4、环境社会学未来发展的制约:
主要是两方面的制约:
(1)环境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这对其自身的学术积累、传承和学科发展是一个制约;
( 2)在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有不少问题仅靠社会学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已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六、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的理论学说
1、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方法论相结合。
2、系统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1、结构分析:对社会要素的框架分析,通过该分析来把握它们的整体功能。
2、角色分析:对环境保护和环境问题相关主体的社会行为的具体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行为,制定环境保护的各种社会规范,鼓励、引导大众参与环境保护。
3、制度分析:通过某一类别的社会群体来认识与环境保护及环境问题相关的社会制度,或通过分析某社会制度来透视人们在环境保护及环境问题中的角色关系。
4、比较分析:对两个以上分析单位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取长补短,促进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具体的技术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
2、实地研究方法
3、文献研究方法
4、统计分析方法
七、我国环境社会学的研究
(一)我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中国社会学会在1992年设立“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开始,环境社会学在我国才逐渐被确认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我国环境社会学发展主要表现:
1、从事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多。
2、环境社会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越来越多。
3、我国的“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开始发挥作用。
4、多次举办“环境社会学”研讨会。
总的表现:一是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相对滞后,二是中国尚未形成环境社会学学科体系。
(二)我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1、完善中国社会学的学科体系;2、丰富中国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3、有助于推动科学综合整体化研究 。
实践意义:1、是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的客观要求;2、将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
(三)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解决途径。
如洪大用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述》等。
思考题:
1.环境社会学与传统社会学相比有何特点?
2.为什么说对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是环境社会学产生的直接原因?
3.迄今为止的环境社会学研究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何特点?说出各主要代表人物。
4.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有:一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环境问题。
一、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卡顿和邓拉普认为,所谓环境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
哈姆菲力和巴特尔指出,环境社会学不仅要研究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还要通过研究环境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来探讨人类在利用环境时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文化价值、信念和态度。
人类豁免主义范式(HEP):卡顿和邓拉普从研究范式的角度批判传统社会学前提假设,他们认为传统社会学研究范式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前提预设,而这种范式忽视了环境的影响。这一范式可以追溯到涂尔干的社会事实范式。
新生态范式(NEP):指导环境社会学乃至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传统社会学的维护者认为,传统社会学中有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有大量关于环境问题的论述,其中马克思关于“代谢断层”的理论被认为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环境社会学的不同研究范式:卡顿和邓拉普的新生态范式,加洛潘等人的系统论范式,施耐伯格的政治经济学范式,汉尼根的构建主义范式,整合性研究范式,洪大用的社会转型范式,吕涛的SAEP范式和ESSP范式。
卡顿和邓拉普将HEP范式下传统社会学关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称为“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将在NEP范式下关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学研究称为“环境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三点质疑:
第一,是否研究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全部关系?
第二,如何证明环境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
第三,环境社会学如何体现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流域水污染、酸雨、荒漠化、全球变暖、物种减少等等。
以理论渊源为标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基于“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环境问题研究;以卡顿、邓拉普、施耐伯格等人开创的传统。日本的饭岛伸子和我国的洪大用延伸了这个传统。二者阐述的共同主题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影响”。环境问题作为已存在的社会事实,其产生的原因研究是追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等社会因素与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而关于其社会影响研究则是探讨问题出现后对社会阶层、经济发展、制度变迁、群体冲突等其他社会问题具有什么作用。
二是基于建构主义的环境问题研究。巴特尔、泰勒、汉泥根等人开创的传统。建构主义“集中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分析如何才能成功的建构环境问题”。
基本观点:从建构主义角度研究环境问题,更加注重人的环境认知、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与基于“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传统相比,建构主义更加注重于环境问题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与人的意识相关的主观和客观因素。
鸟越皓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环境问题。王俊秀在承认环境变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学的想象”来揭示人们如何建构环境正义。
评价:环境问题研究作为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有其合理之处,但过于宏观,有的研究上升至“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本体论高度,忽视环境问题的微观研究。
三、环境行为
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行为。
“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如何建立的?人们的环境行为则是连接“环境”与“社会”的关键。探讨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能离开对人的环境行为的分析,环境行为是两者建立关系的桥梁。
环境问题的根源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不可能直接产生环境问题。实际上是生存于、活动于这个结构、制度当中的人采取了不同的环境行为,才有了某种相应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存在,它必然是人的环境行为的一个客观结果。
宏观的“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转化为对环境行为的社会意义理解,即人对环境进行某种行为,而这种行为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环境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就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理论来理解这种意义。而相比于现实中各种环境问题,阐述导致环境问题的环境行为更具有普遍性,也更能体现社会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特征。
环境行为与环境问题
研究者对环境行为的解释,要么过宽泛,要么过窄。广义的理解,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环境行为。对环境行为的狭义理解:将环境行为理解为个体层面的行为;环境行为是指环境保护行为。
社会学视角下的环境行为:环境行为“主要是指作用于环境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社会行为或各种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它既包括行为主体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包括行为主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后产生行为的环境影响。”
崔凤、唐国建认为,作为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环境行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环境行为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不是单独的个人行为;第二,特定的环境行为与特定社会的各种因素相关,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等。第三,环境行为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的;第四,环境行为的结果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
环境行为的类型
1、从行为主体的多元态势来看,环境行为的主体是人,人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不同的存在形态:个体、组织、群体,最高的形态是类。根据人的不同存在方式,环境行为可分为三类:
(1)个体型环境行为,是指一个独立的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所做出的环境行为。如乱扔垃圾等。
(2)群体型环境行为,是指由群体各个成员的环境行为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整体表现。如家庭环境行为。
(3)组织型环境行为,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该组织某个特定的共同目标而采取的与环境相关的行为。如工业、服务业、NGO等环境行为。
2、根据行为结果的差异,即环境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作用程度的差异,可以将环境行为分为三类:
(1)环境影响行为,是指现实中人们做出的对环境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行为。如环境承载力。
(2)环境破坏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引起了生态环境退化以及不利于人类自身的地质、地貌变化等状况的行为。
环境破坏有三种:
一是因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破坏了它们的再生能力,导致生态环境退化,从而损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基础,如过度捕捞、垦殖等;
二是人类大规模开发自然的活动,使地质、地貌发生异常变化乃至产生灾难性后果,如大型水利工程、大规模采掘等;
三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向周围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致使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中聚积并超过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破坏或严重的环境污染。
(3)环境保护行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自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使之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而采取的行为。
以行为的实施方式来划分,可将环境行为分为两种:
(1)生产型环境行为:是指与人们生产活动相关的或者在生产领域中发生的环境行为。如马克思“代谢断层”理论,施耐伯格等人的“生产跑步机”理论,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等。
(2)生活型环境行为:是指与人们生活活动相关或者在生活领域中发生的环境行为。
第三节 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一、生态学的解释(新生态学研究范式)
卡顿和邓拉普在邓肯的“生态复合体”和帕克的“社会复合体”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分析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新框架,提出了“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通过分析环境对人类的三种功能、三种功能之间的冲突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关系的演变情况,解释了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根源。
生态复合体:是指人类社会中人口、组织、技术和环境(简称P、O、T、E)四者之间的某种交叉依赖关系。
生态复合体:指构成社会的四大要素:人口、组织、技术和环境(简称P、O、T、E)四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交叉依赖关系。
环境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环境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即必须回答以下两类问题:
(1)人口、技术以及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等变量是如何影响自然物质环境的?
(2)自然物质环境由此产生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人口、技术以及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的?如何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环境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具有三种功能:1. 提供生活空间的功能;2. 提供生存资料的功能;3. 提供储存和消纳废弃物的功能。
每一种功能的过度使用,都会导致其他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该模型通过分析三种功能之间的冲突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关系的演变情况,解释了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根源。
二、系统论范式
系统论范式是由吉尔伯托•C.加洛潘、巴勃罗•古特曼和埃克托尔•马来塔等人提出的。
系统论试图运用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从宏观角度解释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加洛潘等人认为,社会—生态系统最好被看做是一套因果轮回和有待提出的问题,而不是看做是一套子系统,其目的是“能将要研究的变量或过程逐步组织起来,并且指导今后按不同情况将系统分解成有关的子系统。”
加洛潘认为,环境社会学应当主要研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1、研究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人类社会活动;
2、研究影响社会系统的一系列自然产生的生态效应。
系统论范式的优势有:1.不再片面强调技术性的主导作用,而是从宏观层面,以较完整的视野,对社会与环境或者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2.不再一味强调各变量之间的因承关系,虽然各变量之间依然存在联系,不同的变量相互作用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但研究完全以首先启动的变量为基点,继而探究其相应的继发因素或后果。
其不足:过于注重宏观层面的探讨,忽略了微观层面个体的能动影响。
三、政治经济学范式
施耐伯格在《环境:从剩余到匮乏》一书中关于环境问题的解释模式被称为“政治经济学解释”。这一理论认为,大多数学者对环境问题的分析都过分强调大量消费造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却忽略了造成大量消费的社会制度,忽略了当代社会中生产的动力。并提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生产跑步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环境问题的根源。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在第三世界国家,政府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欲望更为强烈,这些是导致环境状况急剧恶化的根源。
根据施耐伯格的观点,社会与环境的辨证关系是以下三个关键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1)社会的经济扩张必然要求增加从环境中开采的原料;(2)环境开采物的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生态问题;(3)这些生态问题为以后的经济扩张设下潜在的限制。
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衰退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究竟谁应对环境破坏负责?
施耐伯格提出了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三种可能前景:
(1)经济综合系统
(2)管理综合系统
(3)生态综合系统
四、建构主义范式
建构主义认为: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使之为其他人群所接受,并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变为政策实践。
成功建构环境问题的必要条件:1.环境主张的提出必须有科学权威的支持和证实; 2.存在能够把环境主张和科学连结起来的“科学普及者”;3.把环境问题描绘的新颖且重要,以受到媒体的关注;4.用形象化和视觉化的形式将环境问题生动地展现出来;5.对环境问题采取积极的行动必须有经济刺激; 6.需要有确保环境问题建构合法性和持续性的制度化支持者。
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环境问题的客观存在,但它更进一步探讨了以下类型的问题:为什么一些环境问题早就存在,但只是到了特定时候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有些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注意,而有些环境问题却是默默无闻? 宣称某种环境状况是“问题”的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又是如何使其宣称合法化的?
建构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环境社会学家约翰• 汉尼根。还有巴特尔、福克斯、安嘎、马卓和李以及风险社会学家贝克。
建构主义研究范式趋向于集中分析环境问题如何被“问题化”的,以及不同社会权力对环境的主张。
建构主义的研究者并不否认环境问题的正式存在,但他们对环境问题是否严重以及如何看待并不关注,他们主要关注环境问题是如何被人们所意识到的,也就是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
李茨克将环境议题分为四类:(1)环境知识的社会学,(2)社会学地解读“自然”;(3)环境“危害”的社会学;(4)环境主义与社会。
汉尼根在《环境社会学》书中对20C以来的环境话语进行了 分类,主要有田园话语、生态系统话语和环境正义话语三类(P30)。
汉尼根认为,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要完成三项关键任务:集成环境主张、表达环境主张和竞争环境主张(P31)。
使环境主张具有吸引力的方法有:(1)看上去新颖、重要且易于理解;(2)主张提出者使用能够唤起人们想象的口头语言和视觉符号;(3)环境问题可能被一些特别事件推向注意力的中心位置;(4)环境团体要切入并操纵现有的大众关系和感知来扩大他们的吸引力。
环境主张获得合法性的途径有:(1)修辞策略和手段;(2)环境主张的提出者成为合法、权威的信息来源;(3)找出某个构成一项环境问题发展转折点的特定事件,以及它突破界限进入合法化区域的确切时点。
20世纪主要环境话语类型(P30)
环境问题建构中的关键任务(P31)
五、综合性范式(整合性范式)
整合性研究范式是是汉拿•布伦克特、朱莉•盖鲁斯、阿隆•约翰孙等提出来的,希望在环境社会学领域建立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框架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不管它是地理学、生态学,还是经济学、人类学等。
布伦克等人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分为三部分:一是生物物理子系统,这是关于自然物质现象方面的;二是宏观社会子系统,有关比较整体化的社会框架;三是微观社会子系统,具体到个体行动者自身所拥有的心理框架。
整合性研究范式的最大特点和最大贡献是将生物物理层面与社会层面放在一起研究,将个体、社会、环境纳入一个“系统”研究。
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P37)
六、生活环境主义范式
生活环境主义是由日本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总结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日本环境社会学学者鸟越皓将日本环境社会学研究归纳为四种模式:受害结构论,受益圈•受害圈论,生活环境主义和社会两难论。在《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书中重点介绍了生活环境主义。
生活环境主义,是指在理解和处理环境问题时,重视生活者的生活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得出的对环境的态度。
生活环境主义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主体层面,强调生活者生活本身的重要性,这是与历史主体性有关的问题,是关于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话的问题;二是环境现状与问题层面,即承认环境问题是现代化过程和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主张通过反思,认清人们的社会行为是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人类生活与环境的本来含义;三是实践层面,即重视生活者在生活中所形成的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以及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以此作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基础,通过人们的环境行动的改变,在实践层面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生活环境主义的重点是强调生活者生活本身的重要性,无论是当人与自然发生矛盾的时候,还是当人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
生活环境主义研究范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微观角度尝试分析和解决环境问的可能。
七、社会转型范式
社会转型范式,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解读我国的环境问题,洪大用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中对社会转型范式进行了分析。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换的过程;同时,社会转型也包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换。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当地中国环境问题:(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凸显了环境问题;(2)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了环境问题;(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了环境管理的难度;(4)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也为改进和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
八、结构功能主义范式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均衡。认为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对社会系统发挥功能的、相互联系的各个子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子系统的变化会引发其他子系统的相应变化。
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阐释环境问题的要点:
1.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因为人们对于环境的看法指导着其针对环境的行动,从而导致环境状况恶化;
2.西方文化具有物质主义和贪婪的本质,过于强调物质消费,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
3.环境问题是某种社会过程的自然结果,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结构功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运行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联。
九、社会冲突论范式
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系统内部的紧张与对立。认为社会系统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平等,特别是权力分配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主要观点:1. 社会中的权力分配是不平等的,掌握权力的精英影响着社会事件,他们通过控制经济、法律以及环境导向,设定区域及国家层次的议事日程; 2. 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源于有利于精英利益的社会安排;3.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制造环境威胁; 4. 全球环境危机是全球财富分化的直接后果; 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促进资源在全世界的公平分配,这既是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策略。
社会冲突论的贡献在于探究了一系列重要问题:谁在设定一个社会的议事日程? 究竟是谁从不同形式的环境污染中获益?谁 又承担了环境破坏的后果?
思考题:
1.当代阐释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哪些?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举例说明“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
3.成功建构环境问题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环境与社会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
一、生态系统概述——从环境灾难说起
一生态系统是进行生态分析最基本的单位。生态学作为“研究生物或者生物群体及其环境的关系;或者是生活着的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
1、生态系统
系统观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生态系统这个概念在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证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生态系统的研究也为环境社会学展开关于环境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提供了重要视角。
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即‘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任何统一体,并且在系统内部,能量的流动导致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即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物质交换)”。
生态系统观体现了整体观,强调了生命的成分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社会学中整体主义视角相似,这种整体观认为由个体组成的整体,具有一种突出性质,即一种作为个体所不具有的特性。
2、群落
种群是指在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
群落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个地区上生活和互动的不同动植物种群”。
3、生境
生境是指以 物理与物质为基础的生计资源环境。每个生物物种都可以通过各自的适应手段在一定限度内改造环境的固有状态,使之更有利于相关物种的生存和稳态延续。在群落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中,每个种群在环境中获得了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这就涉及和生境紧密相关的另一个概念——生态位。
4、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一种划定生物之间界限的独特的摄食对策,按照能量学的观点,生态位是生物对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能量和可利用营养的分享。与人类社会网中的人的地位相似,生态位是指某物种在一个生物群落中扮演的角色,或是决定物种分配的一组环境因子。
生计方式或生计模式是社会学探讨人类在某一特定自然环境中生存与生活等问题的主要概念。它与食物链和承载力紧密相连。
5、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或者说,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物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
6、承载力
承载力主要有两个指标衡量: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按照环境承载力的标准,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不同的种群构成了群落,以生物群落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包含了群落和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的每一物种在生境中都会对应一个生态位,既扮演一定的角色也发挥一定的功能,不同物种之间的食物链关系,维系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即在其承载力范围之内。
人为的环境灾难实质上是人类的各种环境行为打破了生态规律或者是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所导致的。
二、社会系统
1、社会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单个要素如个人、单个的群体、事物以及符合的子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的、具有一定的结构与秩序、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新的功能的社会整体。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2、社会系统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是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的。
(3)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4)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5)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会系统具有复杂性:(1)社会是一个复合系统。(2)社会横跨了实体与概念两大系统。(3)社会是一个概率性系统。(4)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系统
(1)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发展了“社会是一个系统”的观念。
(2)帕森斯关注的并不是个体的社会行动,而是作为整体的行动系统。
(3)帕森斯提出了“AGIL”模式,强调行动系统是由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构成的有机体。这四个系统对应的核心内涵是人的生物性存在、人的社会性存在、制度化的角色关系以及符号语言。
(4)帕森斯最注重的是社会系统,通过其提出的五对模式变量使其理论从对行动系统的研究转向了对社会系统的论述,并且认为社会内部的结构分化是推动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
社会化是人成为社会人的关键。关注社会系统本身,关注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正确处理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社会学关注重要议题。
三、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1)无论是生态系统还是社会系统,都是系统的一种。(2)两者都有人类行动贯穿其中。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社会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受制于基本的生态规律。生态学研究的主题和基本观点是环境社会学开展理论讨论和实践研究的前提之一。
生态学最关注的两个主题:(1)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2)在一个给定的栖息地上,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动植物物种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第二节 环境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
一、环境伦理学的理性反思
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分析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价值”。
约翰•科布在《生态、伦理和神学》一文中讨论了价值理论中内在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区别:可能有某种东西的唯一价值是工具性的,但没有任何东西的唯一价值是内在性的;虽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以其内在价值来评估,但每样东西都具有其工具性价值。
环境伦理学在研究环境问题时都是以探讨生物的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为基础的。
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由于人类强调生物或自然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其内在价值的结果。人类以功利主义心态面对自然。心态的失衡必然带来可怕的后果。
徐嵩龄提出“理性生态人”的行为规范应遵循六个原则:(1)一种人地和谐的自然观;(2)生态安全;(3)综合效益;(4)公平与正义;(5)共赢竞争方式;(6)整体主义方法论。
二、环境经济学的利益假设
环境经济学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环境问题,把环境看成是可计算投入成本和收益回报的一种资本。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基点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加勒特•哈丁的“公地的悲剧”。《公地的悲剧》一文中在论述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如何导致公地的悲剧上,哈丁是以牧场的草地退化而导致沙漠化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为例。
公地的悲剧实质是由于个体的外部经济行为而导致集体搭便车行为所引发的。个体的外部经济行为是指在公共的资源系统中行为者采取了损害同样享有该资源系统的其他人的利益而自身却从中获利的行为。集体的搭便车行为实质是个体外部经济行为的总和。
“公地的悲剧”恰如CC-PP游戏,即公共化的成本——私有化的利润。
梅多斯等人在《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书中给出三点结论:(1)人类对许多重要资源的使用以及许多种污染的产生都已超越了可持续的比率。(2)人均粮食产出、能源使用和工业生产下降是不可避免的。(3)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经济和技术上都是可能的。
环境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有:(1)制定和指导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2)不仅研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而且研究环境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也在微观上指导项目评估;(3)管理环境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环境政治学的制度选择
环境政治学也称生态政治学,是从政治学的视角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科学,是政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在环境政治学的视角下,相对于传统经济学探讨单一国家的环境保护,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依靠的则是国际合作。
环境政治学关注的问题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从国家政策制定和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政治对环境问题的影响;另一方面,从环境问题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和权力斗争,探讨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国际政治结构和国际政治研究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环境政治事件或者环境政治学的研究都是与环境运动紧密相连。
就全球而言,环境政治主要探讨的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公平问题,以及国家自身的安全问题。
个人的理性选择或者行为往往是将内部成本外部化和外部效益内部化,而不是外部成本内部化或者内部效益外部化。当多数人作出这样的选择或者行为时,对环境施加的负外部影响,就会超过对环境施加的正外部影响。
环境问题的跨域化、跨国化就会引发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政治学存在一个难题,就是难以化解政府的强制性权威与市场的自由性之间的矛盾。
四、环境史学的生态关怀
环境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探讨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历史上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环境史学中,人还是作为主而存在,并且其存在于其中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史学主要研究“人类在开发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研究历史上特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种族、不同性别和不同阶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不同方式和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研究生态危机——表面上看是自然的生态系统出现结构与功能的紊乱——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在环境史学的视角下,“环境灾难更多的是认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的结果,因此应该从不同方面对灾难进行文化反思”。
思考题
1.如何基于生态位这个概念来理解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2.环境社会学有什么特点?
3.如何理解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变迁
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的分类:
1. 按空间尺度分:居室环境、工作环境、聚落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
2. 按组成要素分: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
3. 按功能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至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现象。
根据诱因可分为:原生性环境问题和次生性环境问题
根据性质可分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使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如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土壤沙漠化;乱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等。
环境污染: 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出了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以至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的现象。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也包括由这些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环境问题之所以直到20世纪中叶才提到人们的议事日程中来,其深层的原因是: 第一 ,生产力因素;第二 ,地球观的发展;第三 ,人口因素
(一)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对推动世界各国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四、当代的环境问题
当代的环境问题及其特点:当代环境问题是以“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三大环境问题为核心的。其显著特点:1. 全球性; 2. 危害的严重性
(二)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2年6月3日-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三)环境保护的第三个里程碑——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2002年8月26日-9月4日,“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行。它旨在通过对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的情况进行回顾,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又称“可持续发展行动峰会”。
第四章 环境意识
第一节 环境意识的内涵
一、环境意识的定义
环境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它的正真产生是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分化、发展相联系的;只有意识从混沌的原始状态逐渐分化、发展成为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等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后,环境意识才能借助这些社会意识形式体现出来,才成为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
二、环境意识的内涵
王民指出,环境意识有五部分组成:(1)环境认识观;(2)环境价值观;(3)环境伦理观;(4)环境法制观;(5)环境保护自觉参与观。
同时,王民认为环境意识还包含四个层次:(1)知识即对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各种经验和基本理解;(2)态度即有关环境的价值观念,主动参与保护环境的动机;(3)评价即对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评价与参与保护的意向;(4)行动即利用有关技能,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习惯和有效途径。
洪大用认为环境意识有四个方面的内涵:(1)环境知识;(2)基本价值观念;(3)参与环境保护的态度;(4)环境保护行为。
崔凤等人认为,环境意识包括四个方面:(1)环境认知;(2)环境价值观;(3)环境保护态度;(4)环境行为意向。
第二节 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
贝尔认为在20世纪后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普遍关注有三个主要原因:(1)自然道德吸引力的回归;(2)环境中大规模的物质转换;(3)民主观念和体制的传播。
影响人类环境意识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的变迁
二、人的认知水平
三、环保运动
四、政府:1.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2.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环境立法;4.强化环境保护宣传与环境教育。五、环境教育六、媒体
思考题
1、环境意识的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
2、影响环境意识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4、应用“新环境范式”量表,设计一份关于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
第五章 环境公平
第一节 环境公平的概述
一、环境公平的概念
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
概念的理解:
第一层含义是指所有人都应有享受清洁环境而不遭受不利环境伤害的权利;所有人都有平等利用地球资源的权利;
第二层含义是环境破坏的责任应与环境保护的义务相对称。
三、环境公平的内容
四、环境公平研究的社会学意义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今环境问题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而且越来越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失调。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失调已经成为环境问题迅速扩散和日益加剧的重要原因。 环境公平研究强调了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视角研究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性,而对于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关注正是社会学的主流传统。因此,可以认为在一定意义上,环境公平研究正是社会学与环境问题研究的链接点。
五、当前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几种表现
(一)国际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二)地区之间的环境公平问题
1.城乡环境公平问题
2.东部和西部地区环境公平问题
(三)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不同阶层的环境公平问题)
(四)代际环境公平问题
六、促进环境公平的对策选择
1.遵循公平合理原则,维护环境主权;
2.完善污染者付费制度;
3.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4.加强环境执法,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
思考题:
1.什么是环境公平?环境公平概念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确立的?
2.中国的环境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层面上,试举例说明。
3.环境公平研究的社会学意义何在?
第六章 环境运动
第一节 环境运动的内涵与特征
一、环境运动的内涵
环境运动是一种社会运动。
饭岛伸子将环境运动定义为“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的的群体行动”。
绿色运动或者环境运动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
(1)整体意义上的理解,即包括所有与环境议题相关的非官方组织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
(2)具体意义上的理解,即由各种形式的环境团体组织实施的非法公众抗议或者合法手段的活动。
国内学者郇庆治指出,环境运动可以理解为所有围绕环境议题联合起来的、以各种行动方式表达自身的政治不满与要求的非制度化组织、网络或者群体及其抗议活动。
环境运动的内涵形式各异,起其原因有:(1)环境运动的现实形态非常复杂;(2)考察环境运动的理论视角存在差异。
美国学者戴安妮指出,环境运动是指在对环境议题的共同认同和关注的驱动下参与集体行动的、无组织隶属关系的个人、群体以及正式化程度不同的组织,通过非正式化的互动形成的非体制性的、松散的网络。该定义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将环境运动限定为一个松散的集体行动网络,而不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结构化的组织或机构。
(2)环境运动虽然只是一个松散的网络,但是与因受某种突发因素的刺激而临时出现的集体行为不同。
(3)它强调环境运动的基本行动方式是非正式的、非体制化的。
二、环境运动的特征
1、目标的多重性。
2、主体的多样性。
3、范围的宽泛性。
4、组织的非制度性。
5、行动的公益性。
第二节 环境运动的兴趣与发展
第三节 环境运动的类型及影响
美国学者默蒂戈等人根据美国环境运动的特征,从宏观角度划分为保育主义运动、环境主义运动和生态主义运动。
日本学者饭岛伸子把划分为四种类型:反公害—受害者运动;反开发运动;反“公害输出”运动;环境保护运动。
一般而言,环境运动可以分为两类: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正义(公平)运动。
一、环境保护运动及其影响
(一)环境保护运动
1、环境保护运动,是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或者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总称。
2、环境保护运动的主体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3、正式组织的环境保护运动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工程技术、行政管理、法律、经济、宣传教育等方面。具体目标:(1)防治环境污染;(2)防止环境破坏;(3)保护自然环境。4、非正式的环境保护运动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游行示威、媒体宣传、体验自然和改善环境等。
具体内容:(1)环保小组活动,如荒野者保护运动;(2)环境抗议活动,如特定时期大规模的游行示威;(3)环保理念宣传活动,如发放环保传单。
(二)环境保护运动的影响
环境保护运动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1、程序性影响;2、结构性影响;3、敏感度影响;4、实质性影响。
二、环境公平运动及其影响
1、环境公平运动主要针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环境公平是指“人类社会在处理环境保护问题时,各群体、区域、族群、民族国家之间所应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等”。
3、1982年,美国的沃伦抗议。
4、环境公平运动的意义在于将环境问题中所隐含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问题揭露出来,并找到一个相应的途径来解决此问题。
三、反环境运动及其影响
反环境运动是对环境运动有意识的反对。美国反环境意识是围绕着国家森林保护体系的形成而出现,即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争。反环境运动主要是从环境破坏中直接受益的人群所发起的,其目的主要是维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1、“明智利用运动”,其宗旨是要求国家将公共土地向商业性的矿产和能源开发开放,允许对国家森林的老林进行商业性开采,修改《濒临危险物种法案》。
2、“明智利用运动”在美国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1)环境法案没有得到国会的批准;(2)《濒临物种法》和其他环境法不适用于私有财产;(3)实施重开发轻保护的环境政策,环保经费削减。
3、反环境运动的影响
(1)反环境运动的政治成功使公众误以为环境问题都已得到解决;
(2)环境主义者的观点逐渐被边缘化;
(3)反环境运动也使得人们对环境运动的价值更加明晰。
第四节 环保组织与绿色政治
一、环保组织的类型
(一)依据组织起源划分
1、个人意愿的环保组织,如世界自然基金会。
2、由多种组织共同联合而形成的环保组织,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3、源于某个事件而建立的环保组织,如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4、源自于正式组织的职能所建立的环保组织,如联合国环境署和全球环境基金。
(二)依据组织目标的划分
组织目标是完成使命和组织宗旨的载体,是组织争取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是开展各项组织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依据环保组织目标,将环保组织分为三类:
1、具有明确的单一目标,如世界自然基金会;
2、拥有多个目标,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3、综合目标,如地球第一组织。
(三)依据组织的行动方式划分
组织行动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手段,是组织存在的重要体现。具体类型有:
1、行动取向的环保组织,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
2、非行动取向的环保组织,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环境基金等。
(四)我国的环保组织
我国主要有正式的环境保护部和环保民间组织。
从组织者的角度来看,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有四类:
1、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如中华环保联合会。
2、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如自然之友,地球村等。
3、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如学校环保社团。
4、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华机构。
二、绿色政治
1、绿色政治是环境运动正式化、政治化的具体表现,而绿党是当代环境运动最具政治意义的成果。
2、绿色政治的基本共同主张:(1)“生态优先”原则;(2)非暴力原则;(3)基层民主原则;(4)社会公正原则;(5)反核原则。
3、对绿色政治的评价
(1)对环境运动的影响,绿党自身的问题;
(2)“绿党”的世俗化。
三、绿色政治在我国的情况
1、“绿色运动”在我国的困境
(1)绿色运动产生的社会因素在当今我国社会并不具备;
(2)从我国社会的政治体制来看,我国社会还不具备绿色政治运动的各种手段;
(3)从我国社会的国情来看,我国不能为绿色运动提供现实目标的机会。
2、崔凤等认为,“绿色政治”中国化的途径有两个方面:
(1)弱化追求执政权的政治目标,强化对民众的影响;
(2)注重绿色价值观与中国现有政策的结合。
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绿色理念体现了“绿色政治”中国化的显著标志。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环境运动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2、环境保护运动与环境正义运动有什么区别?
3、如何理解我国的“绿色”理念?
第七章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一种社会控制,通过约束人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来实现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环境管理是一种硬性的、外在的消极控制;环境教育是一种软性的、内在的积极控制。
环境政策是环境管理的主要体现形式,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运用成文的法律法规等手段调节人们的环境行为。
我国的环境政策体系基本成型,但由于执行不力等因素在环境治理上政策效果有待提高。
第一节 环境控制的内涵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控制
环境问题和环境控制
1、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所出现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是一种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具有成为社会问题的四个基本要素:(1)它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进而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失调;(2)它影响到了社会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正常生活;(3)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多数人首要关注的问题;(4)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合作。
3、环境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对社会成员的环境行为和环境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二、环境控制的内涵
环境控制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环境管理与环境教育。环境管理是一种消极的、硬性的、外在的、制度化的和微观的控制;而环境教育是指一种积极的、软性的、内在的、非制度化的和宏观的控制。
(一)环境管理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资源的利用与环境发展战略”的全球会议,具有以下启示:(1)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求应得到满足;(2)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的需要,但又不能超过生物圈的外部耐度条件;(3)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环境管理。
2、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原理。实际的工作就是运用这些原理指定并实施合理的环境发展规划,将人类的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以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环境管理必然是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操作中重事不重人。
(二)环境教育
1、环境问题如八大环境公害事件、环境运动及环境意识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
2、环境教育在改变不合理的环境意识、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3、徐辉、祝怀新认为,环境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其目的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和当地环境现实,它涉及普通的和专业的、校内的和校外的所有形式的教育过程。(《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4、与环境管理相比,环境教育更加侧重通过改变人内在的环境意识来规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环境管理与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环境问题的本质,才能促使人们自发地、自觉地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来达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三、环境控制的特征
(一)普遍性
(二)整体性
(三)强制性
(四)多样性
四、环境控制的意义
1、环境控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环境管理有助于环境保护,预防环境问题。
3、强化环境管理,完善环境教育,对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节 环境管理
一、环境管理的界定
1、狭义的环境管理
(1)狭义的环境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管理部门依照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规范、制度和标准,对一切可能涉及环境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施加影响,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系协调发展。
(2)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是对人们环境行为的一种消极控制,它与环境规划、环境建设相分离的。
2、广义的环境管理
(1)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活动与环境相协调,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2)广义的环境管理的核心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协调。
(3)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无论是狭义的环境管理还是广义的环境管理,实质上都是一种制度化的控制形式,其目的注重对环境破坏事件的控制,也就是社会学视野中的“环境治理”。
3、环境管理的目的:人类迫切需要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以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环境,并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潜在发展带来的威胁。为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目标。
4、崔凤、唐国建认为,环境管理是指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社会影响,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生态环境的容许极限。
四、环境管理的手段
1、管制手段
管制手段是指政府部门以行政命令或者法规条例的形式,向污染者提出具体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令其采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目的的生产技术标准,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限制污染排放,改善环境的目的。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反映政府部门利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通过采取限制性或者鼓励性的措施,促进污染者自发控制污染,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3、经济激励手段的优势:(1)有效地配置污染削减;(2)对“动态效率”和革新的刺激;(3)提供管理上和政策执行上的灵活性。
第三节 环境政策
一、环境政策概述
(一)环境政策的界定
1、《环境科学大辞典》:环境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战略,并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导原则。环境政策体现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态度、目标和措施,是各国最重要的社会公共政策之一。
2、程朝辉认为,环境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所采取的对策和行动,其具体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指令、宣传号召、社会监督等方面。它既包括了对待环境的原则,又包括对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
3、崔凤、唐国建认为,环境政策是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原则或者方针。在认识上,环境政策主要表现为一种指导性作用;在实践中,环境政策包含了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制度安排。
(二)环境政策与环境管理
1、作为环境控制的一种主要形式,环境管理在实践中主要是以环境政策的身份体现出来的。
2、无论是管制手段还是经济手段,都是一种强制性的惩罚性措施,这些措施要得到切实地执行,就必须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基础。
二、环境政策的类型
1、根据环境政策所使用工具和手段不同,环境政策可分为基于命令——控制型工具的环境政策和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工具的环境政策。
2、根据 政策实施的主体不同,环境政策可以分为非自愿型和自愿型两类:前者包括命令——控制和经济激励,属于政府引导的,强制企业执行的一种方式;后者是自愿环境管制,属于企业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的一种方式。
3、从政策内容的逻辑发展层次为标准进行划分,环境政策可以分为环境保护总政策、环境保护基本政策和环境保护具体政策。
1)环境保护总政策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保护总政策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延伸出来的宏观政策,是从高层次调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保护相互关系的总原则和总纲领,并指导第二层次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2)1983年,我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确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总政策和总方针为“三建设、三同步、三效益”。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执行环境保护总政策,可以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环境保护基本政策
(1)环境保护基本政策,是针对环境保护各个领域、各个部分的现有矛盾、问题和未来发展需要而研究制定的行为基本准则、主要调控方式和手段,以实现环境保护总政策规定的目标。
(2)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主要有: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环境政策;二是“水污染,谁付费”的环境政策;三是“强化环境管理”的环境政策。
3)环境保护具体政策
环境保护具体政策,是在环境保护总政策和基本政策的指导、控制下而制定的要付诸行动的具体政策规定,以体现并落实整个环境政策体系的诱导、约束和协调的功能,实现环境保护总政策和某一领域基本政策的目标。
(1)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就是通过改变环境物品的管理状态以及外部性的内在化,来达到环境资源高效配置的政策手段。
(2)环境技术政策
环境技术政策是指由国家制定并颁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原则、途径、方向、手段和要求的具体规定。
(3)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管理政策,包括强化环境监督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和调解污染者与污染受害者权益关系的政策,以及与国际环境管理政策和标准接轨等方面的政策。
第四节 我国的环境政策及其问题
一、我国环境政策体系及其演变
1、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环境政策:以治理为核心
2、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环境政策:强化法制建设
3、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环境政策:追求可持续发展
4、2000年以来的中国环境政策:实践和谐理念
二、我国环境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政策的合法性问题
2、环境管理体制问题的影响
3、环境政策执行的力度问题
思考题
1、环境控制在处理环境问题上有什么作用?
2、如何协调好环境管理中的管制手段与经济手段?
3、探讨中国环境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第八章 环境教育
第一节 环境教育概述
一、环境教育的内涵
1、王燕津: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整体性传统,是一个内涵动态变化、不断拓展的开放性概念。
2、197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概念是为了发展和评价人及其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问题做出决定,对本身的行为准则做出自我的约束。
3、1977年第比斯会议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其目的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和当地环境现实,它涉及普通、专业和校内外所有形式的教育过程。
4、美国学者斯泰普博士从全民性的角度指出,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这样一种公民,他们拥有关于生物自然界知识,了解与之相关联的问题。知道如何帮助解决问题,并具有投身问题解决的动机。
5、美国《环境教育法》对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它要使学生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同人类的关系中,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
6、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
7、崔凤、唐国建认为,环境教育是一种通过教育和宣传手段而进行的社会化或再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得以了解各种环境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形成环境道德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并积极参与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
二、环境教育的特点
环境教育作为教育的 一种类型,除了具有教育形式的一般特点外,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全民性、终身性、全球性和学科协同性。
1、全民性:环境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它这种特性主要有环境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广泛性决的。
2、终身性: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这种特性决定了环境教育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应该渗入到人生的各个阶段。
3、全球性:环境教育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的教育,因而它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4、学科协同性:从内容上看,环境教育是各个学科协同进行的综合教育,具有学科协同性的特点,这是由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决定的。
上述环境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还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特征,也形成了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总而言之,环境教育产生与发展于人类对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的反思中,其本质是从内在的思想意识层面对人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加以改变和规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第二节 环境教育的类型与作用
一、环境知识教育及其作用
1、环境教育的目的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培养具有正确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公民。
2、环境知识教育是以传授有关环境问题和环境状况的科学知识与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
3、祝怀新将环境知识教育归为六个方面:(1)人类环境知识;(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冲击;(3)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状况差异;(4)当地和全球环境问题及地区环境问题的相互制约性;(5)环境决策中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的作用;(6)理解环境、社会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4、崔凤、唐国建认为,环境知识主要有:(1)关于环境本身的知识 ;(2)关于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知识;(3)关于环境法律法规的知识;(4)关于环境保护及其实践的知识。
二、环境道德教育及其作用
1、传统的环境教育侧重于环境知识的传授和环保技能的培养;而当前的环境教育更侧重于环境价值观的教育,即环境道德教育。
2、一般认为,环境道德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结构,为推动人类社会的繁荣富强、文明进步、环境优美,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实现社会的环境公正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体社会成员传授环境道德知识和培养道德素质的活动。
3、曾建平将环境道德教育归为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2)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大众教育;(3)它也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终身教育。
4、他认为环境道德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环境保护实践、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5、祝怀新指出,环境道德教育主要培养人们的一些品质:(1)欣赏、关爱环境及生命万物;(2)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责任感;(3)主动考虑经济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环境的影响;(4)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对他人环境的影响;(5)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信仰和价值观;(6)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
6、余谋昌等人认为,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作用是:(1)传授环境伦理和道德知识;(2)培养环境意识;(3)规范环境道德行为。
三、环境实践教育及其作用
1、环境实践教育有两种
(1)通过在特定的环境中感受、触摸、观察,从而辨识环境的价值,增长环境知识;
(2)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
2、环境实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们解决问题的技能的教育过程。这些技能主要有:
(1)交际技能;(2)计算技能;(3)学习技能;(4)解决问题技能;(5)社会技能。
3、环境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通过这种教育,可以培养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传授关于环境教育的不同实践形式和相关政策法规,以使人们能够把正确的环境意识转化为环境行为模式,进而能够合理有效地处理有关的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教育的国内外实践
第四节 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
目前人类需要处理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主题:(1)提高环境意识;(2)强化和完善社会的环境控制;(3)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主题都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
一、环境教育与环境意识
1、通过环境技术与环境意识教育的作用,对环境问题达成共识。
2、环境意识就是人对自然及其关系的认识。它包括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价值三个维度。
(1)环境知识指人们对于某种特定的环境问题的了解和基本理解;
(2)环境态度是人们对某种特定环境问题或环境行为的态度和行为取向;
(3)环境价值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深层次的价值取向。
3、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传授环境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情,使其树立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
4、环境教育与环境意识是相互统一、不可分离的。
(1)环境教育产生于人们对不合理的环境意识的反思。
(2)合理的环境意识的培养既是环境教育的目的,同时又是可以反作用于环境教育,使得环境教育得以优化和顺利进行。
二、环境教育与环境控制
1、环境教育作为教育手段,是缓解环境问题的“软控制”。
2、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控制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即它们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3、环境控制的途径很多,但环境教育却是一种最根本的手段,它可以从根源上实现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环境控制的目标,实现有效的环境控制。
三、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1、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实质上是对自己发展模式和发展思维的反思,解决环境问题的目的就是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3、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三大转变化:(1)由人类中心论向物种共同进化论转变;(2)由现代主义向世代伦理主义转变;(3)效益至上向公平和合理至上转变。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即机会选择的公平性;(2)持续性原则,即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3)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的发展,各国应共同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1)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等同的;(2)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一部分,是陈述和实施环境教育的一种手段;(3)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部分,与前一种观点相反;(4)二者之间互不包含,各有各自的特点;(5)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环境教育与环境控制的关系?
2、国外环境教育实践对我国的环境教育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3、如何理解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环境教育对人类处理环境问题有什么作用?
【篇2】高中入团考试必考点2021
篮球专业必考的
1. 移动: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名称。
2. 3秒:当某队队员在控制活球并且比赛计时钟正在运行时,该队的队员不得停留在对方队的限制区超过持续的3秒钟。
3. 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等相结合,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技术,是现代蓝球进攻技术、战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4. 传切配合:指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所组成的简单配合。
5. 运球: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拍球推球的一种动作技术。
6. 持球突破的环节:(熟练地)支配球;假动作吸引;脚步动作;转体探肩;推放球的加速。
7. 判断球回后场为例的条件:①甲队必须在前场控制球;②在前场的甲队队员最后触球到他的后场;③在后场的甲队队员,或者由前场跑到他的后场的甲队队员,首先触球。
8. 单手低手投篮的技术动作:以右手为例,在跑动过程中跨右脚接球,跨脚屈膝蹬地起跳,右脚屈膝上抬,双手持还需上举,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答手离球,右手五指分开,手心向上,托球下部,手臂继续向球篮上方伸展,并以手腕用轴,手指向上挑球,使球从食指、中指滚出。
9. 中学篮球教学手段与目的:以贯切健康第一的思想做指导,运用篮球质疑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来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观念,是他们在德、志、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保卫者。
10. (进攻)战术配合方法:传球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防守):挤过;穿过;交换;夹击;补防;关门;围守。
11. 区域联防特点与情况:守区,防人,防球和保篮是篮球两大防守战术系统之一。
a. 扩大防守区域,增加共同防守的职责与区域,当进攻队员运球突破空切溜底线时,则打破防守区域界限而采用人盯人护送的方法,加强防守时的换位、补位和协同防守的配合。
b. 在半场全场不同范围内采用区域联防战术配合。
c. 在半场全场不同范围内采用区域联防和人盯人防守两种战术相结合的配合,从而派出对位联防和区域紧逼等针对性、攻击性、机动性和伸缩性较强的防守打法。
12.快攻: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在人数上造成以多打少的优势,或在人数相等以及人数少于对方的情况下,乘对方立足未稳,果断而合理地进行攻击的一种速决战的进攻战术。
13.非法掩护:1.发生了接触时,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是在移动中;
2.发生了接触时,是在静立的对手的视野之外建立掩护,没有给出适当的距离;
3.发生了接触时,是对移动中对手作掩护,没有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
14.对投篮动作的纠正与方法:1.持球手法错误
⑴掌心触球,腕关节后屈不够,五指分不开,控球面积小,稳定性差。
纠正方法:示范、讲解正确的手法,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利用辅助手段(用粉笔灰或水沾手)检查触球部位,增强直观性。⑵持球单位不正确,置球的部位不合适,不便于控制球和球出手用力。
纠正方法:根据投篮动作要领,结合正确动作示范,反复观察实践,采用正误对比,增强球感练习和腕指关节灵活性练习。
2.肘关节外展,导致用力不协调
纠正方法:徒增设障碍物限制投篮手臂外展;手体会正确投篮动作;有意识让肘关节对准投篮目标。
3.投篮球出手时,抬肘伸臂不够,前臂过早前伸,缺乏送球动作,造成飞行弧线低,动作僵硬
纠正方法: ⑴徒手模仿正确动作,体会抬肘伸臂; ⑵坐在地上做投篮动作,体会伸臂和腕指用力感觉; ⑶篮下投篮,体会抬肘、伸臂和护送球的动作。
4.上下肢用力不协调,肩、肘、腕关节紧张,身体侧对投篮方向,造成投篮方向偏差,力量和速度不够
纠正方法:运用语言信号刺激,强调正确动作,反复体会投篮用力顺序。
⒌置球点和投篮举球点不一致,球出手时臂回收,造成投篮力量和方向改变
纠正方法:运用正误动作对比,体会正确动作,强调置球部位,加强上下肢的力量练习。
⒍投篮球出手时,压腕不够,手掌推球,造成球后旋不够,飞行轨道不平稳
纠正方法: ⑴体会触球部位,强调压腕和手指用力拨球; ⑵徒手做伸臂压腕,投篮手指同扶球手发生磨擦,体会手指用力感觉。
15.现代篮球特点的表现方面:第一:集体性特点 ; 第二:对抗性特点 ; 第三:转换性特点 ; 第四:时空性特点 ; 第五:增智性特点 ; 第六:综合性特点 ;第七:智艺性特点 ;第八:职业性特点 ; 第九:商业性特点 。
16.中学篮球教学的任务:a培养和建立“终身体育”的观念;b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增强体质;c.学习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简单战术配合;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17.半场人盯人防守原则:1.防守原则是:“以人为主、人球兼顾”,控制对手,强调防守的整体性、攻击性、伸缩性和针对性;
2.对持球队员的防守要紧,特别是持球队员在近篮区域,要控制对手的投篮、传球和突破;
3.对无球队员的防守,应按照“球-我-他”的选位原则,根据对手距球或篮的远近,抢占有利位置,错位防守,控制对手接球。“近球紧,远球松”,注意相互协防。对手空切时,要按“向球或向篮封堵其前,背篮或背球封堵其后”的原则进行堵截和跟防。
【篇3】高中入团考试必考点2021
典型例题
一、集合
二、映射
三、函数
四、导数
五、微积分
六、三角函数
七、平面向量
八、数列
九、不等式
十、解析几何
十一、立体几何
十二、空间向量
十三、统计
十四、概率
十五、排列组合
十六、二项式定理
十七、推理与证明
十八、简单逻辑
十九、算法语言
二十、复数
一、集合
(1)已知集合,,,则 ( )
A、或 B、或 C、或 D、或
(2)已知集合A={x|x2-2x>0},B={x|-<x<},则 ( )
A、A∩B= B、A∪B=R C、B⊆A D、A⊆B
(3)已知集合A={x|x0,\begin{vmatrix}φ\end{vmatrix}≤\frac{π}{2}),x=−\frac{π}{4}" altImg="e8f627d04e60248152c560d4bc748e57.png" w="361" h="43" class="_3">为的零点,为图像的对称轴,且在单调,则的最大值为
(A)11 (B)9 (C)7 (D)5
(2)求函数 的周期和单调增区间.
(3)已知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它的奇偶性,并求其值域.
(4)
(5)
(6)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别为a,b,c,已知
()求C;
()若的面积为,求的周长.
七、平面向量
(1)已知向量a,b的夹角为60°,|a|=2,|b|=1,则| a +2 b |=
(2)如图△OAB,其中、,M、N分别是边、上的点,且,,设与相交于P,用向量a,b表示.
(3)已知A(-2,4),B(3,-1),C(-3,-4),且=3,=2,试求点的坐标和M,N两点间的距离.
(4)已知a=(cosα,sinα),b=(cosβ,sinβ),(0<α<β<π).
(I)求证:a+b与a-b互相垂直;
(II)若ka+b与ka-b大小相等,求β-α(其中k∈R,k≠0).
八、数列
(1)设等比数列满足满足a1+a3=10,a2+a4=5,则a1a2…an的最大值为。
(2)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的公差为
A.1 B.2 C.4 D.8
(3)已知数列满足.
(Ⅰ)求;
(Ⅱ)证明:.
(4)数列的前项和记为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等差数列的各项为正,其前项和为,且,又成等比数列,求.
(5)已知数列{an}中,a1=1,an+1=2an+3,求an.
(6)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3,an+2=3an+1-2an
(Ⅰ)证明数列{an+1-an}是等比数列;
(Ⅱ)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九、不等式
(1)已知集合M={x|x2<4,N={x|x2-2x-3<0,则集合M∩N=( )
(A){x|x<-2 (B){x|x>3} (C){x|-1<x<2 (D){x|2<x<3
(2)已知实数x、y满足则z=2x-y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
(3)某高科技企业生产产品A和产品B需要甲、乙两种新型材料。生产一件产品A需要甲材料1.5kg,乙材料1kg,用5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B需要甲材料0.5kg,乙材料0.3kg,用3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A的利润为2100元,生产一件产品B的利润为900元。学.科网该企业现有甲材料150kg,乙材料90kg,则在不超过600个工时的条件下,生产产品A、产品B的利润之和的最大值为 元。
(4)某单位用2160万元购得一块空地,计划在该地块上建造一栋至少10层、每层2000平方米的楼房。经测算,如果将楼房建为x(x10)层,则每平方米的 平均建筑费用为560+48x(单位:元)。为了使楼房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用最少,该楼房应建为多少层?(注:平均综合费用=平均建筑费用+平均购地费用,平均购地费用=)
(5)已知函数f(x)=ax3-bx2+(2-b)x+1 在x=x1处取得极大值,在x=x2处取得极小值,且00).如图2.
(I)证明:三棱柱ABC—A1B1C1是正三棱柱;
(Ⅱ)若m=n,求直线CA1与平面A1ABB1所成角的大小.
(3)如图3,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a,侧棱长为a.
(I)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点A、B、A1、C1的坐标;
(Ⅱ)求AC1与侧面ABB1A1所成的角
图3
(4)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2,-1,-4},={4,2,0},={-1,2,-1}.
(1)求证:PA⊥底面ABCD;
(2)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5)如图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BC=2,原点O是BC的中
点,点A的坐标是(,0),点D在平面yOz上,且∠BDC=90°,
∠DCB=30°。
(1)求向量的坐标;
(2)设向量和的夹角为θ,求cosθ的值.
十三、统计
(1)某单位共有老、中、青职工430人,其中青年职工160人,中年职工人数是老年职工人数的2倍。为了解职工身体状况,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青年职工32人,则该样本中的老年职工人数为 ( )
(A)9 (B)18 (C)27 (D) 36
(2)一个总体分为A,B两层,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已知B层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为,则总体中的个体数为 .
(3)一个容量100的样本,其数据的分组与各组的频数如下表
组别
频数
12
13
24
15
16
13
7
则样本数据落在上的频率为( )
A. 0.13 B. 0.39 C. 0.52 D. 0.64
(4)为调查某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人,结果如下:
您是否需要志愿者
男
女
需要
40
30
不需要
160
270
(Ⅰ)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志愿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
(Ⅱ)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Ⅲ)根据(Ⅱ)的结论,能否提出更好的调查办法来估计该地区的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
附:
0.050 0.010 0.001
3.841 6.635 10.828
十四、概率
(1)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 (B) (C) (D)
(2)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 B. C. D.
(3)某日用品按行业质量标准分成五个等级,等级系数X依次为1、2、3、4、5。现从一批该日用品中随机抽取20件,对其等级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频率分布表如下:
X
1
2
3
4
5
f
a
0.2
0.45
b
c
(Ⅰ)若所抽取的20件日用品中,等级系数为4的恰有3件,等级系数为5的恰有2件;求a、b、c的值。
(Ⅱ)在(Ⅰ)的条件下,将等级系数为4的3件记为x1、x2、x3,等级系数为5的2件记为y1、y2。现从这五件日用品中任取2件(假定每件日用品被取出的可能性相同),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这两件日用品的等级系数恰好相等的概率。
(4)为了解甲、乙两厂的产品质量,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甲、乙两厂生产的产品中分别抽取14件和5件,测量产品中微量元素x,y的含量(单位:毫克).下表是乙厂的5件产品的测量数据:
编号
1
2
3
4
5
x
169
178
166
175
180
y
75
80
77
70
81
(Ⅰ)已知甲厂生产的产品共98件,求乙厂生产的产品数量;
(Ⅱ)当产品中的微量元素x,y满足x≥175且y≥75时,该产品为优等品,用上述样本数据估计乙厂生产的优等品的数量;
(Ⅲ)从乙厂抽出的上述5件产品中,随即抽取2件,求抽取的2件产品中优等品数的分布列及其均值(即数学期望).
(5)某农场计划种植某种新作物,为此对这种作物的两个品种(分别称为品种家和品种乙)进行田间试验.选取两大块地,每大块地分成n小块地,在总共2n小块地中,随机选n小块地种植品种甲,另外n小块地种植品种乙.
(I)假设n=4,在第一大块地中,种植品种甲的小块地的数目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II)试验时每大块地分成8小块,即n=8,试验结束后得到品种甲和品种乙在个小块地上的每公顷产量(单位:kg/hm2)如下表:
品种甲
403
397
390
404
388
400
412
406
品种乙
419
403
412
418
408
423
400
413
分别求品种甲和品种乙的每公顷产量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根据试验结果,你认为应该种植哪一品种?
附:样本数据的的样本方差,其中为样本平均数.
(6)设X~N(μ1,σ12),Y~N(μ2,σ22),这两个正态分布密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P(Y≥μ2)≥P(Y≥μ1) B.P(X≤σ2)≤P(X≤σ1)
C.对任意正数t,P(X≤t)≥P(Y≤t) D.对任意正数t,P(X≥t)≥P(Y≥t)
十五、排列组合
(1)有6名男医生、5名女医生,从中选出2名男医生、1名女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组,则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
(2)六个人从左至右排成一行,最左端只能排甲或乙.最右端不能排甲,则不同的排发共有_____
(3)某次联欢会要安排3个歌舞类节目,2个小品类节目和1个相声类节目的演出顺序,则同类节目不相邻的排法种数是_____
十六、二项式定理
(1)已知(1+x)n的展开式中第4项与第8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 )
A.212 B.211 C.210 D.29
(2)二项式(x+1)n(n∈N+)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15,则n=( )
A.7 B.6 C.5 D.4
(3)已知(﹣)5的展开式中含x的项的系数为30,则a=( )
A. B.﹣ C.6 D.﹣6
十七、推理与证明
(1)函数由下表定义:
若,,,则 .
(2)已知的三边长为,内切圆半径为(用),则;类比这一结论有:若三棱锥的内切球半径为,则三棱锥体积 .
(3)已知,证明方程没有负数根.
(4)已知数列满足, ,.
求证:是等比数列;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十八、算法语言
(1)执行右面的程序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x,y的值满足
(A)(B)(C)(D)
(2)右面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3n−2n>1000的最小偶数n,那么在和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
A.A>1 000和n=n+1 B.A>1 000和n=n+2 C.A1 000和n=n+1 D.A1 000和n=n+2
十九、简单逻辑
(1)给出下列3个命题判断
①“至多有两个”的否定是“至少有两个”
②若a<b,则关于x的不等式解集为{x|a≤x≤b}是真命题
③向量a、b,若a≠0,a·b=0,则b=0是假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① B.③ C.①② D.①③
(2)命题“若函数f(x)=loga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loga2<0”的逆否命题是( )
A.若loga2≥0,则函数f(x)=loga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B.若loga2<0,则函数f(x)=loga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C.若loga2≥0,则函数f(x)=loga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
D.若loga2<0,则函数f(x)=loga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
(3)命题“对任意的x∈R,x3-x2+1≤0”的否定是( )
A.不存在x∈R,x3-x2+1≤0 B.存在x∈R,x3-x2+1≥0
C.存在x∈R,x3-x2+1>0 D.对任意的x∈R,x3-x2+1>0
(4)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试判断以下四个命
题①(p)∨q ②p∧q ③(p)∧(q) ④(p)∨(q)的真假.
(5)命题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数根,命题q:方程4x2+4(m+2)x+1=0无实数根,若“p或q”为真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
(6)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则.
其中的真命题为
A. B. C. D.
二十、复数
(1)设,其中x,y是实数,则
(A)1 (B) (C) (D)2
(2)若复数x满足z(2-i)=11+7i(i为虚数单位),则z为( )
A.3+5i B.3-5i C.-3+5i D .-3-5i
(3)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 B. C. D.
(4)复数(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设复数满足(其中为虚数单位),则的模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