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口语测试评价表【二篇】
测试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即测量和试验的综合。而测试手段就是仪器仪表。由于测试和测量密切相关,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并不严格区分测试与测量。测试的基本任务就是获取有用的信息,通过借助专门的仪器、设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法以及进行必要的信号分析与数据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生口语测试评价表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生口语测试评价表2篇
学生口语测试评价表篇1
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与要求
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表
学校 年级 班 学生姓名 学籍号 学年 学期
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汇总表
年度 班级
注:
l、评价前要组织学生学习评价方案让学生掌握评价内容与要求和评定标准。
2、突出表现由学生自己据实填写,同伴和老师进行审企,同意打“√”,不同意打“×”,同伴与老师不同意的评价中不予认可。
3、学校评价认定结束后,将最终评定结果和学生突出表现记入《xx学校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并将其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4、“学校评价”为“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三项评价结果的汇总、“评价结果”为学校评价汇总。
5、学生综合评价中“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以等级呈现A(5分)、B(4分)、C(3分)、D(2分)。
6、“学校评价”和最后的“评价结果”取对应评价的平均值、接近A、B、C、D哪一项评为哪一项。
但具体落到实处应该是一种尊重,一种接人待物的方式方法。和文化知识有关,但不是必然,主要来自家庭的影响和后天的修为。
赫本被誉为女神,不仅仅因其貌美,貌美的很多,并不能被全世界的人记住;也不是因为学历,比她学历高的比比皆是。
但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修养这个概念,她在遗言里这样说“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话。
手不仅能解决自身问题还能帮助别人;脑不仅能原谅别人还可以让自身不断进步。
我们身上每个零件都有用处,那些喜欢到处释放物质垃圾和精神垃圾的人都是不健全的。
看过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旁人,那就看看自己是不是样样都行,孩子其实就是站在你面前的镜子。
在发成绩单时,在开家长会时,你恼怒了,你大打出手了,这恰恰暴露你精神世界的粗鄙。
我倒是很感动一句话”不需要你养老,只感谢让我参与你的成长。“
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
若要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
人之所以为人,是必须充满精力,自我悔改,自我反省,自我成长;
并非向人抱怨;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可以求助于自己的双手;
在年老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双手能解决很多难题,一只手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这就是对修养最好的解读,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更是心灵之美与外在之美完美的结合。
并且修养之美无处不在渗透影响着你的外在之美。
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那么我们都是天使。她告诉我们手是用来劳动而不是索取的,脑是用来忏悔而不是偏执的。
手不仅能解决自身问题还能帮助别人;脑不仅能原谅别人还可以让自身不断进步。
学生口语测试评价表篇2
学生口语交际素养的评价
(执笔人 黄 力)
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原大纲中要求的“听话说话”改为了“口语交际”,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采用了“口语交际”这一提法。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观念上的改变;不仅是对口语交际内的涵的理解的变化,更会引起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体制的变革。下面,我们将结合新课标中对口语交际的新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这一部分的评价点和评价方法做一些探讨。
一、口语交际的基本理念
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的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因此,它不仅要求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可以说,它要求的面广了,标准也提高了。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在解读新课标时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他还提出中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是“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1?。崔峦的讲话基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新课标中口语交际的特点和要求,让我们对这部分的要求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我认为,要更好的把握口语交际的含义,我们还应注意到以下两点:
(一)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一开始,就明确的写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把语文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点在口语交际中尤为重要。口语交际首先是工具性极强的活动。怎样了解别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信息的流通是一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尤其在合作与交流日益成为全球性的趋势,个人的生存状态越来越被他人影响和影响他人的现代社会,怎样合理有效的进行口语交际就成了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同时,由于汉语教学在我国处于母语教学的地位,口语交际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是无时无处不在,它的工具性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
有的人会认为,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流,不需要再有人与人的直接沟通了,口语交际已经不必要了,它的教学更是不需要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承认,互联网的普及会对口语交际存在的必要性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了口语交际的存在。这是因为,口语交际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工具而存在的,它还有深刻的人文内涵,也就是它的人文性。其表现之一就是在同人的交往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是和个人修养、团队精神以及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赞赏的眼神、拍拍肩膀的动作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也可以给对话者莫大的鼓励,这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也正是网络不能做到的。退一步说,即使网络能通过技术的改进作到以上这些,它在交流过程中要求的对话题和情景的把握、理解关怀对方的能力与对话意识的要求不谋而合,而对话意识正是口语交际更深刻的人文内涵的反映。口语交际还有很多方面,在课程标准中就有“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论述。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发挥语文育人的功能。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不仅要求学生会说,还要求说得有感情。在评价中要统筹兼顾,不能失之偏颇。
(二)体现独创性和创造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们不满足于从众,时时处处想到创新,关注差异,追求新奇。这就要让学生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想的、说的、做的东西都能够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也要注意这一点,而且我认为,语文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言有极强的主观性和情景性,同一句话,对这个人是这样的意思,对别人又是另外的意思;在这个情景里是这个意思,在另外的环境里又是另一种理解。在口语交际中,这样的情景也常常出现,一句话,说的人是这样的想法,而听的人又是那样的理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的就是让学生说自己心里想的,不盲从、不从众,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语言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独创的,对学生个人来讲就是一种创造。
二是创新氛围的创造。让学生乐于标新立异,敢于标新立异,这需要我们的提倡、鼓励、赞许、理解和宽容。因此,我们不能只用一种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维度(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我们更加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对于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同的想法,对待学生的种种差异,我们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而应该从中找出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为后继的教育提供契机。
二、口语交际的能力与评价点
前面已经论述了,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这里,我把口语交际要求的能力分为三个方面,见下图。
表1 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分解图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语文是思维的外衣”,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正是有各个方面的配合,口语交际才能做到“言之规范、言之得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住多方面的目标,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交际能力。
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也有体现。课程标准中系统地提出了语文能力的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详细地列出了口语交际的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由于课程目标对评价体制的建立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这些可以说是我们的评价点,。根据这三个维度,我把各个学段的目标进行细分,以便在评价中分类把握,根据它们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见表2)。
表2 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各阶段目标细分表
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
(3-4年级)
第三学段
(5-6年级)
第四学段
(7-9年级)
知识与能力
学讲普通话;
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
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
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过程与方法
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认真听别人讲话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
耐心专注地倾听;
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演讲和讨论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口语交际的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在谈到对口语交际部分的评价建议的时候说:“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又因为口语交际有极强的即时性和情景性特点,我主张对口语交际的评价要采用随堂评价的方式,在活动中评价,即时评价。
所以,首先需要我们对口语交际的培养途径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因为这可以说是我们进行口语交际评价的空间和舞台。现在一般认为,口语交际的培养途径有三个: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语文教学各环节和日常生活。我认为,这三种途径分别适合于不同的评价模式,尤其是可以发挥多主体评价的优势。同时,在各个主体进行的评价中,我们都要秉着“评价为教学”的原则,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下面将详细论述。
(一)在培养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1、 口语交际课上的评价
建议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以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为主。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上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外在的,容易观察的内容做一些评价。例如在学生互评时,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评语言:语音是否准确,语言是否规范,用语是否恰当;评思路:内容表达的是否清楚,逻辑是否有条理;评仪态:声音是否响亮,仪态是否端庄,表情是否自然。?1?
学生在做自我评价前要培养“五种意识”,即对手意识(对谁?)、目的意识(抱什么目的?)、情景意识(在什么场合?)、方法意识(如何听?如何说?)、评价意识(自己的话语是如何传递的?)?2?所以学生在评价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看自己有没有听懂别人的话,这是接受语言的能力;二是看自己是否有效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是否言为心声。同时还可以根据别人的反映判断自己的表达是否是清楚的;三是看自己的心态是否是自然的,是否克服了紧张心理。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学生所进行的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也是从课程标准里规定的三个维度出发的,但是主要集中于外在的表现方面和比较主观的方面,也就是情感与态度方面。这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要以学生的评价为主。但是,口语交际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专门的教学内容,必然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谈,它有一些规范的和实际生活中比较少见的东西。我们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学生已有的口语能力的基础上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所以教师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出全面的评价,也就是前面列出的三个维度、各阶段目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 在语文教学各环节中的评价
这个环节中以教师评价为主。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中可以表现出口语交际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这时候是不自觉的,也就是说,他自己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所以要求学生在这时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进行评价是不现实的。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教师在其他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口语交际评价并不是喧宾夺主的,它是教师在其他教学活动中顺带进行的,关注的主要是情感态度方面的问题,例如学生是不是乐于发言,有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口语交际的技巧也要及时给予肯定。
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时时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3、 日常生活中的评价
这里的日常生活主要指的是学生除学校以外的生活,更多的是家庭生活,所以建议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在学校之外经历更多的社交环境,而家长是与学生最亲密的人,接触最多,所以最适合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对于家长的评价,我们没有具体的要求,也不要求特定的评价点。我们相信,每个家长秉着对自己的孩子负责的态度,凭他们的人生阅历,是可以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出一个整体的和客观的评价的。
(二)形成性评价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形成性评价,并建议使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1?”我认为,口语交际是过程性很强的活动,适合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进行评价。前面我已经论述了各阶段口语交际的三个维度的目标,而且对各个评价主体能够进行的评价活动进行了描述,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操作的时候只需要针对相应的评价点来设计评价过程就可以了。评价的最终呈现方式应多采用表现性动词和描述性的语言,重点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情况,体现学生的差异和发展。教师要设计教师、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的量表,引导这几个主体进行评价,这将在第五部分具体介绍。
下一篇:cipp模式的提出者(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