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考试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范文五篇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知识储备。为了保证结果的公正、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考试就是让一群拥有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线考试系统的国内外研究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在线考试系统的国内外研究5篇
第1篇: 在线考试系统的国内外研究
1.1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研究动态
(一)收入差距的测度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如何准确测量收入差距,学术界在收入的定义、收入的度量、调查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争论。江小涓和李辉(2005)认为,针对货币购买力的地区差异,需要对不同地区的收入依据购买力平价进行调整,否则就会导致收入差距的高估。另一些研究则认为,隐性福利往往没有被纳入到收入的统计之中。由于隐性福利往往被相对较高收入的居民所享有,因此,如果不考虑隐性福利因素,就会导致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低估(李实和罗楚亮,2007)。
王小鲁(2010)则认为居民收入的统计调查数据存在重大失真,因此居民收入差距被严重低估。王有捐(2010)认为,王小鲁(2010)所采取的抽样方式为滚雪球法抽样,得到的样本是非概率样本不适用于推断总体。并且王小鲁(2010)的样本偏向于居住在较大规模城市、具有较高学历以及从事经营性活动和白领职业的人群比重,会导致居民收入高估。李实和罗楚亮(2011)对高收入人群在样本中的代表性不足进行了处理,从而得到更为精细的估计。研究表明,高收入人群样本的偏差导致了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严重低估,也导致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和全国收入差距的较大程度的低估。此外罗楚亮、岳希明和李实(2011)认为,利用恩格尔系数匹配推算收入的做法缺乏稳健的方法论基础。
白重恩等(2015)认为,收入可能存在瞒报,基于扩展消费支出模型,使用2002年至2009年各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估算了隐性收入。在调整瞒报因素后,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为标准计算的基尼系数从原始数据中的0.31—0.34上升到了0.45—0.51。
由于近几年收入分配及相关政策的变动,因此有必要根据最新的数据对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追踪测量与研究。
(二)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行业差距和地区差距较为明显,这也成为收入分配研究的热点论题。学者们也使用了按收入来源分解的方法、按人群组分解的方法以及基于回归方程的收入差距分解方法等分析技术对收入差距进行归因分析(例如,Deng and Li, 2009)。陆铭和陈钊(2004)的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偏向的政策有关,城市化能够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Sicular et al. (2007)估算了中国的城乡差距以及城乡差距对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分析表明,居住地域以及教育是影响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在行业差距方面,陈钊等(2010)发现行业间收入不平等在1988年至2002年期间,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越来越大。岳希明等(2010)则对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进行了Oaxaca-Blinder分解,发现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50%以上是不合理的。在地区差距方面,Démurger et al.(2006)与Wan et al.(2007)分别利用了基于人群组的分解方法以及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指数分解方法,对地区差距进行了分解。
然而,这些研究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指数分解方法通常假设教育等个人特征的回报在各个地区是相同的,这无疑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不符。本课题将采用Deng et al.(2015)发展出的最新分解方法,对城乡差距、行业差距以及地区差距等进行分解分析。这一方法能够将收入差距分解为不同群体之间个人特征的差异和个人特征回报的差异、群体内部个人特征的差异、纯粹的群体效应等部分。
(三)收入流动性
绝大多数有关收入分配的研究都是在静态或比较静态意义上对单一年份或若干年份观测时点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研究,而非一个时间段内部的收入流动性。然而,由于不确定性以及生命周期效应的存在,居民的个人收入状况在不同年份之间往往会有所不同,居民的相对收入排序也会有所变动。而个人收入状况变化的加总,则会引致收入分配状况的动态变化,从而会导致收入差距在短期与长期意义上的不一致性。
收入的代内流动性有利于缓解长期意义上收入差距。一些学者对中国的收入代内流动性进行了分析。王海港(2005)考察了中国城乡居民在1989年至1997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发现收入流动性对缩小收入差距有明显作用。Knor和Pencavel (2006)分析了1990年至1995年期间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发现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伴随着收入流动性的上升,且中国的收入流动性要高于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尹恒、李实、邓曲恒(2006)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在1995年至2002年间的收入流动性,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整体上在下降。孙文凯等(2007)对1986-2001年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农村居民呈现收入流动程度随时间先增大后逐渐稳定的趋势;农村收入流动性始终大于城市收入流动性。概括而言,对中国收入流动性和动态收入分配的研究多停留在估算和描述收入流动性这一层次,还缺乏深入的分析。
此外,在收入的代际流动性方面,国际学术界对此有着大量研究,可以考察父母亲的收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子女的收入。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Deng et al., 2013),学者们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估计只更新到了2005年。但是研究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献并不多见。此外,当前的文献在挖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内在机制方面尚显不足,从而难以为促进机会平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四)再分配政策
政府的再分配政策无疑促进了收入差距的缩小。王震(2010)研究结果表明,新农村建设净补贴的逐渐增加,不但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起到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岳希明等(2014)发现整体税制是累退的,不仅无法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反而加剧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Gustafsson和Deng(2011)分析了低保对缓解贫困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尽管低保的瞄准精度较高,但低保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极为有限。
然而,相对于收入分配状况的测量、收入分配的成因以及收入流动性的分析,学者们对再分配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类似研究通常局限在对减去税收和补贴前后的收入分配状况的简单比较,未能考虑到税收和补贴的间接效应,因而,难以得到再分配政策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的准确估计。
7. [参考文献]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
[1] Deng, Quheng and Li Shi, “What Lies behind Rising Earnings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Regression-based Decompositions”, CESifo Economic Studies, 2009,55 (3-4): 598-623.
[2] Sicular, Terry, Yue Ximing, Bjorn Gustafsson and Li Shi,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ume 53, Issue 1,2007, pages 93-126.
[3] Démurger, Sylvie, Martin Fournier and Li Shi, “Urban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Revisited (1988-2002)”, Economics Letters,2006, 93, 354-359.
[4] Wan, Guanghua, Lu Ming and Chen Zhao,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within China”,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7,53, 35-59.
[5] Deng, Quheng, Bjorn Gustafsson and Li Shi, “Decomposition of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 New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to Urban China”, submitted,2015.
[6] Khor, N and J. H. Pencavel, “Income Mobility of Individual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Volume 14, Issue 3, 2006,pages 417-458.
[7] Deng, Quheng, Bjorn Gustafsson and Li Shi,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Persistence in Urban China”,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ume 59, Issue 3, 2013,pages 416-436.
[8] Gustafsson, Bjorn and Deng Quheng, “Di Bao Receipt and its Importance for Combating Poverty in Urban China”, Poverty & Public Policy, 2011,3(1):1-32.
[9] Brandt, Loren and Carsten Holz, “Spatial Price Differences in China: Estimates and Implica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6,55, 43-86.
[10] 江小涓,李辉,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经济研究,2005(9).
[11] 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比较,2010(48).
[12] 王有捐,也谈居民收入的统计与调查方法,国家统计局网站,2010.
[13] 李实,罗楚亮,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经济研究,2011(4)
[14] 罗楚亮,岳希明,李实,对王小鲁灰色收入估算的质疑,比较,2011(52).
[15] 白重恩,唐燕华,张琼,中国隐性收入规模估计——基于扩展消费支出模型及数据的解读,经济研究,2015(6).
[16] 李实,罗楚亮,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经济研究,2011(4).
[17]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4(6).
[18] 陈钊,万广华,陆铭,行业间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10(3).
[19] 岳希明,李实,史泰丽,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10(3).
[20] 王海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经济科学,2005,02:18-25.
[21]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经济研究,2006(10).
[22] 孙文凯,路江涌,白重恩,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经济研究,2007(8).
[23] 王震,新农村建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经济研究,2010(6).
[24] 岳希明,张斌,徐静,中国税制的收入分配效应测度,中国社会科学,2014(6).
第2篇: 在线考试系统的国内外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多,而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的问题则是随着近年文化产业发展的迅猛势头才使得学术界的研究有所涉及,但却并不多见。
国外研究现状
“文化产业”最早是由阿多诺(TheodorAdomo,1990)和霍克海默(M.Max Horkhelmer,1990)提出,他们认为文化产业是一种标准化、复制化、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并且他们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双重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否定。学者本雅明(Waler Benjamin,2002)却认为大众文化很有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2007)阐述了文化的生产、消费、价值的实现以及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查尔斯·兰蒂(2006)运用价值链分析法来研究文化产业,并提出文化产业的价值链的 5 个环节:创意的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的流通——文化产品的发送机构——最终消费者的接受等。Kretsehmer 和 Michacl(1999)提出文化产业的 4 个属性:①有大量过度供给的潜在产品;②产品的质量高度不确定性;③对该产业中产品的消费存在特别的网络效应;④对该产业的产品需求呈现周而复始的周期性。
在文化产业融资问题上,Davis(2000)总结出日本政府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的银行或政府体系的其他金融机构对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尖端产业做投资或发放贷款,而日本民间的金融界则是利用无形资产做担保的融资形式在独立发展,同时日本民间金融界也在不断的在资本市场将无形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Choi YoungHo(2001)提出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不仅有政府的投资、本国私人资本的投入,还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大量外来资金的支持,同时指出政府和本国企业对文化内容产业的投资每年以超过 35%的速度在增长。世界银行产业发展报告(2005)就曾指出文化产业投资是经济领域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的重要因素。Stephen(2007)对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状况的研究指出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其中中小企业管理局会为中小文化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高科技企业或自有创业投资则由民间成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向其直接投资,政府机构并没有主导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项目融资计划。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文化产业才开始从事业向产业转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文化艺术产业的作用和特性逐步显现,理论界才开始注意到文化产业。但是对于阻碍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方向的研究还不多。罗靓(2008)提出,一些金融机构的硬性规定阻碍了金融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产业金融融资渠道受阻。同时国世平、颜道成(2008)认为金融监管严格、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也是阻止外来资金进入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宋建龙(2008)林丽(2012)说明了文化产业高风险、投资周期长、“轻资产”以及需求价格弹性大等特点是导致文化产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吴有红(2012)指出文化企业的资产多为无形资产,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权威、科学、透明、完善的文化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对文化资产的价值缺乏权威的认可,再加上对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监管不利以及公信力市场规则的缺位等原因使得文化企业的市场化融资面临基础性障碍。除此之外安定明(2010)胡晓清,国凤兰(2012)一致认为融资渠道单一、政策支持不够、市场体系不健全等是当前影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主要因素。王志标(2013)指出文化产品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所以 ,文化生产要注重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吕超(2011)提出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文化企业融资门槛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三方面推进文化产业融资。楮晓琳(2010)认为要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鼓励组建文化产业融资担保中介机构和知识产权专利评估机构,提高银行贷款的可能。厉无畏(2011)认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天然的高风险性的存在,在创立新金融体制帮助文化产业进行投融资的同时还要注意的风险的监管。也就是说文化产业不能一味地只顾鼓励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还要注意其高风险带来的损失,趋利避害。还提出从构建文化产业投资保险制度入手,以降低我国文化产业投资风险,以此来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吕倩、张维(2011)等人将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中已有的多银行贷款池的风险分担模式引入文化企业的研究当中对不同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结合文化产业的具体特征提出一些更加有效信贷产品的风险分担机制,试图解决金融机构关于文化行业风险的担忧,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优越的融资环境。周宇(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一场划时代的金融变革,不仅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支付方式和交易方式,而且对传统金融业务、传统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模式和传统金融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界定和影响力评估尚存诸多争议,盈待深入探讨。对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奠定了经济基础。刘芹(2014)从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融资的概念出发,在详细界定文化产业融资内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我国文化产业现存的主要投融资模式,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投融资渠道单一、投融资结构不合理、投融资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原因。
由于以美日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的比较完善,与我国相比,国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融资渠道相对顺畅,融资模式也多样化。而我国的文化融资环境相对就不那么乐观。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理论的研究越来越成熟。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又有了进一步的创新,比如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娱乐宝,主要是以我国电影产业来推动全民来参与文化产业的投资,开创了文化产业融资创新渠道。具体到我国电影产业的融资现状,李世亮(2007)研究了中国政府在促进电影融资渠道多样化方面的措施,指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电影分级制的重要保障。张军(2008)通过对电影《集结号》进行研究,认为华谊兄弟之所以能够获得银行的贷款,是得益于其对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和专业的电影项目操作流程。于世利(2010)通过风险投资理论,研究了电影产业对风险投资进行对接的可行性,指出政府应该支持和鼓励各类风险投资基金进入电影产业。王乃竹(2012)通过对我国传统电影融资方式的现状和困境的研究,认为通过版权价值评估、财务精细化管控、成片担保等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相关投融资风险,从而推动电影融资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陈晨(2014)提出了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娱乐宝,为文化产业融资打开了一个极富想象力的空间。在“互联网+”视域下,文化产业融资模式也许会持续变革,所涉及的领域可能不会仅仅在电影产业上,也不会仅仅在娱乐宝上,也许会有更多的方式和产品呈现出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1]阿多诺, 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M].中译本.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5-7.
[2]本雅明, 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7-28.
[3]John Fiske.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 , Culture Policy , 2007, 36(11) :216-219.
[4]David Throsby,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Arts:A View of 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Culture Policy,1994,38(10):245-249.
[5]查尔斯·兰蒂.文化功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9-60.
[6]Kretsehmer,Michacl. Inereasing returns and social contagionin cultural industries.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 Special Issue.1999,pp.22-23.
[7]Hirsch. Processing fads and fashions: An organizational set analysis of cultural industry system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7,77(4): pp.639-59.
[8]世界银行.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大势思考[C].世界银行产业发展报告,2005:99-100.
[9]Choi YoungHo,吴正译.韩国文化产业走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89-90.
[10]Stephen E.Siwek. Copyright Industries in the U.S. Economy: The 2006 Report.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 (IIPA), 2007(25):12-15 .
[12]Davis,H.and R.Scase. Managing Creativity:The Dynamics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J].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 , 2000(18):111-132.
[13]罗靓.发展文化产业与金融支持[J].农村金融研究,2008(5).
[14]国世平,颜道成.中国—东盟文化产业面临的融资问题[J].创新,2008(6).
[15]宋建龙.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与形式浅述[J].河北企业,2008(2).林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投融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4).
[16]吴有红.我国文化产业融资体系创新探析[J].中国投资,2012(3).
[17]安定明.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10(10).
[18]杜广中.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研究[J].东南传媒,2008(9).
[19]吕超.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从文化产业融资的角度[J].商业文化,2011(6).
[20]王利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投资机遇[J].传媒,2005(9).
[21]花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战略的思考[J].学术季刊,2002(2).
[22]楮晓琳.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现状与建议[J].经济导刊,2010(9).
[23]厉无畏.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与风险控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2).
[24]孙斌华,孙清华.拓展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正当其时——对商业银行拓展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几点思考[J].银行家,2009(12).
[25]侯燕.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及融资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9).
[26] 胡晓清,国凤兰.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2(12).
[27]余晓泓.美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及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8(12).李华成.欧美文化产业投融资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
[28]张彬,宴丹.中日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比较[J].商业时代,2012(4).
[29]王志标.文化生产要注重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J].学术论坛,2013(7)
[30]刘芹.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D].吉林:吉林大学,2014.
[31]吕倩、张维.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模式创新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1.
[32]虞海侠.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研究[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3]周笑.中国影视产业融资的创新[J].现代视听,2008.
[34]张军.解密《集结号》融资模式[J].中国投资,2008
[35]靳丽芳. 2009 年日本电影产业的光和影[J].电影艺术,2010
[36]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13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37] 李大武.“韩流”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J].剧作家,2007
[38]李楷,国内外电影相关金融服务一览[J].影人论坛,2007
[39]唐榕.电影投融资:现状透视与体制建设[J].当代电影,2007
[40]唐榕.探寻电影产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的有效途径. [J].电影艺术,2007
[41]虞海侠.国外电影产业投融资问题研究综述. [J].现代传播,2011
[42]邢海恩.基于供应链的中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43]童家丽,张莺,肖月.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融资之路[J].商业经济,2011
[44]郭鉴.好莱坞电影筹资体系研究[J].财经纵横:决策探索,2007
[45]叶非.英法电影资助政策及启示[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
[46]黄树青.“电影股票”辨析:如何实现真正的电影证券化融资[J].当代电影,2011
[47] 李华成.欧美文化产业投融资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
[48] 林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投融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4).
[49] 厉无畏.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与风险控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2).
[50] 龙怒.美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分析及对云南的启示[J].学术探索,2011.10.
[51] 罗靓.发展文化产业与金融支持[J].农村金融研究,2008(5).
[52] 吕超.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从文化产业融资的角度[J].商业文化,2011(6).
孙斌华、孙清华(2009)就拓展商业银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提出了,创
新信贷观念和信贷机制,创新行业信贷政策和信贷技术,同时建立商业银行和风
险投资基金的联合机制等建议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
[24]
侯燕(2010)
总结得出我国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融资方式大致有国家的财政拨款、资本市场的
直接融资、民营资本与外商投资、银行融资以及风险投资等。
[25]
安定明(2010)
则在借鉴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的举措,来促进文
化产业融资。
[26]
日本的文化产业的融资除了政府的大力扶植之外,还最大可能
地利用了本国的民间资本——文化艺术基金的资助和投资联盟体系的共同投资
为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后盾。余晓泓(2008)和李华成(2012)
认为欧美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其完善的多元化的融资体制、多样化的融资
方式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7]
张彬,宴丹(2012)说明了日本具体的融资方式
不仅有传统的政府的投融资基金的支持还有对外来资金的有效利用。
[28]
1.2.3 研究现状评析
由于以美日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的比较完善,与我国相比,
国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融资渠道相对顺畅,融资模式也多样化。而我国的文化
融资环境相对就不那么乐观。首先因为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给我
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带来了制度性的障碍。其次由于文化产业自身的投资风险大、
回报周期长等一些特点,也给文化产业融资带来了阻碍。再加上我国长期的计划
经济体制使得文化产业起步阶段难以调动市场活力,只能暂时依赖政府的有限资
助来获得发展等。
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可以看到,国外对于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理论研究比我国要
成熟,其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也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如:日本的文化艺术基金,
韩国的外资引用等。我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理论经过近年的发展虽然也有所建
树,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盲目照搬国外经验,不考虑我国具体情况差异。对于国外成功模式的
借鉴总是不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最后的借鉴就只能是理论上的借鉴,实践永远
难以付诸。
第二,只注重整体的理论研究,鲜有可行的具体融资模式的设计。国外对于
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研究主要着手于细节性的研究,这是源于国外的融资机制、市
场体系都发展的非常健全,只要做好细节融资方式的设置,融资体系就会按着其
既有方向运转。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的市场体系还处在完善阶段,这就导致我
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理论研究的焦点一直集中在大的体制、机制的构建方面,以
及对于融资困难的原因的分析方面,但是对于具体的融资细节的研究少之又少。
即使偶尔出现具体融资模式的探讨,也只是一些纸上谈兵的设想。
鉴于已有的理论研究缺陷,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验融资模式设计的时候并没
[27]
余晓泓.美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及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8(12).李华成.欧美文化产业投融资制
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
[28]
张彬,宴丹.中日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比较[J].商业时代,2012(4).
有直接进行嫁接,而是在结合我国具体制度环境之后进行的全新的构建。此外,
本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只重理论探讨忽视实际应用的缺陷,在模式构建
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实际可能的障碍,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融资新模式不再只是理
论空谈。
互联网金融:
一场划时代的金融变革
□周宇
内容摘要互联网金融正在迅速崛起。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变革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互联网金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P2P众筹余额宝
作 者周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20)
文 化 生 产 要 注 重 经 济 价 值
与 文 化 价 值 的 统 一
王志标
[摘 要] 文化产品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所以 ,文化生产要注重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
一。 这种统一并非两种价值的比例分配,也并不要求所有文化产品都必须同时具有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
注重两种价值的统一对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为此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实现文化生产两种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 文化生产 ;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 王志标 ,河南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教授 ,博士 ,硕 士生 导师 ,河南 开封 475004
对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较早,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1990)首次提别/-文化产业0
这个概念,他们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双重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否定"-也批判,认为
文化产业是一种标准化!复制化!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心ctsehme:和M讨上d(1999)总
结文化产业四个属性,指出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有周期性,同时存在大量剑注的潜在产品"
在消费中,该产业产品存在着特别的网络效应,并且产品的质量有高度仁确定性"西
蒙#鲁德豪斯(2001)分析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关系,认为文化创意,.:业与文化产业
的联系不是由产业链来决定的,而是由价值链定律来完成的"派恩#吉尔,,r(2002)在对
过程技术发展及其导致的产品大规模定制的可能性的研究中,多处讨论文{匕产业发展的例
子"查尔斯#兰蒂(2004)将经济学/价值链分析法0引入文化产业研究,从而提出了构
成文化产业基本价值链的五个环节"约翰.费斯克(2007)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经济学研究,
阐述了文化的生产!消费及其价值实现和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关于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外国成功的经验得到借鉴"}-补)5年英国首先
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经过长期的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经济增i丫的一个新的增
长点,已经超过了一些其他的老牌金融业:在1997年韩国曾遭受了金融允几的严重打击,
但在随后的几年内,
要!最活跃的因素"
其经济惊人的崛起,而细心观察下发现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正是最重
从英国和韩国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政府根据自身的特
供了不同的金融支持政策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以英国为例,政!洲
金融支持政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就是税收优惠政策;第二点就是金融机卜
在资金运用方面的问题,推动相关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提高文化,
府资源和金融资源的能力;第三方面就是政府对一些特殊的文化企业提洪
持"
而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金禅智(2006)通过对韩卜{
察,发现韩国是以国家性的非盈利机构向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例如提/
公共信息平台以及优惠的贷款和税收政策,从而对中小文化企业的成长提
(2005)对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主要投融资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以下的几种形式:银行贷款!投资基金!并购重组以及无形资本的融资等"{
认为国外保险公司在文化产品不同阶段提供的完善保险服务,为文化企业
对文化产业提
对文化产业的
了解文化产业
业有效利用政
待殊的金融支
灼情况进行考
廉价的产地!
了支持"高颖
认为主要包括
;nknlan(2005)
导信贷融资提供了重要保障"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文化发展委员会(2001)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文
化产业政策,而文化投融资政策是文化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文化投融资政策决定了文化
市场准入程度等"RobertandMerton(1992)!RidingandGeorge(2001)认为美国和日
本等发达国家完善的中小文化企业担保!再担保体系为文化企业信贷融资问题提供了重要
保障"Berger(1998)认为发达的债券市场和私人投资也为中小文化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
有力的支持"
对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停留在对文化的研究,从产业的层
面上研究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相对较少"汪保健和肖瑞林是中国有名的金融专
家,他们曾经提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金融的全面支持,是不可能从文化走向真
正的产业化建设,因此想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加大金融的介入"乐后圣(2000)对文
化产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他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认为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
业"柯克(2001)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指出其作为生产主体!消费主体!经
营主体的作用"胡惠林(2003)从经济文化整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文化产业的生成和发展
历程"章建刚(2004)对文化与产业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文化是对文化产业的限定,
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祁述裕(2004)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分析了
文化产业基本构成要素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通过与发达国家之
间的比较,对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出
了建议"
在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问题上,国内学者在文化投融资领域的理论研究已经对文化产业
投融资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和规范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较为系统化的研究成
果,无法为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进程给予有利的支持与指导"张伟!周鲁柱(2006)认为从
体制和机制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管理理念的落后导致文化
企业投融资困难¹"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5)和人行丽江中支!云南财经大
学金融学院联合课题组(2007)在对金融支持丽江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个案研究中强
调金融机构要积极为旅游文化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要继续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
融资渠道"罗靓(2008)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文化企业自身规模比较小,无形资产的价值
较难确定!同时缺少合格的抵押品,收入波动性比较大,导致了其融资较为困难º"李培
¹张伟,周鲁柱.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现代传播,2006年,(04)
º罗靓.发展文化产业与金融支持[J〕.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5):21一25
元和魏亚平(2008)指出新型文化产业的融资更偏向于直接融资,但融资体系落后!投资
渠道单一!企业投资意识落后等制约着我国新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山"喻文益和向勇
(2008)认为文化创意产业资金的短缺,中国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
度框架,国内银行业管理向国际水平看齐的大趋势,这些方面在总体上决定着中国文化产
业金融支持的走向"黄蓉平(2008)分析了石林民族文化发展现状!信贷对石林民族文化产
业的支持和发展石林民族文化产业的主要问题,并在创新金融扶持效应的建议中强调了政
府和金融服务的多样化º"常哗(2009)认为中国金融服务不完善!文化产业改革和发展
还处于初步阶段是导致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不足的原因,主要应采取创新信贷产品!改
善金融服务!增加融资渠道等措施,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力度»"
从投融资方式创新的角度来看,花建(2002)指出,积极培育文化投资的两大形式,鼓
励金融介入文化领域,拓宽文化投资的渠道和来源,其中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是扩大文
化投资的一个主要途径困"吕庆华(2005)分析了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投资结构的发展趋势,
指出必须根据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投资结构的发展趋势,充分运用文化实业投资和文化风险
投资两大形式,借助资本市场,筹措投资资金½"张伟!周鲁柱(2006)提出建立/国民结
合!以国资为引导,以民资为主体0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北京市商务局课题组(2007)认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积极利用外商投资¾"陈清华(2005)也提出要加大直接融资比例,
加强资本市场支持"罗华!方晓平(2008)分析了创意产业投资的特征,并将创意产业投资
模式分成四大类:国家与政府投资模式!民营投资模式!外资投资模式!基金会投资模式"
周正兵!郑艳(2008)论证了发展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探讨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
发展模式,考虑到我国的文化投资基金还处于尝试阶段,需要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综合考
虑国情,在设立模式!基金规模!投资范围方面谨慎选择,使之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做出应有的贡献¿"胡晋芳和李莉(2010)À!刘丽和张焕波(2010)分别对西安市!北京市
等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对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主要是侧重在两个层面,一是在对国
外的研究上主要是对金融支持的研究,二是对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停留在宏观层面去分析研
¹李培元,魏亚平.基十新型文化产业视角的直接融资模式研究7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年(2):66,154
º黄蓉平.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与金融支持研究=J〕.时代金融,2008年(1):85一87
»常哗.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仁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2):84一85
¼花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投资战略7J〕.探索与争鸣,2002年(12):24一26
½吕庆华.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结构及融资渠道拓展[J8.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10)
¾张伟,周鲁柱.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现代传播,2006年,(04)
¿周正兵我国文化产业的风险投资研究[JI.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年(2):25
À胡晋芳,李莉.金融支持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8.西部金融,2010年(4):26,31一32气
究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和渠道,通过具体案例的研究分析我国文化产业支持的现状,
所有的这些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创新与不足:
一、没有说明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
二、没有指出解决融资创新的方法
三、方法也没有很强的代表性与针对性
第3篇: 在线考试系统的国内外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
专门论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文献并不算太多,但是在研究中涉及到了小学化的文献并不算少,尤其是在对民办学前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中,以较高的频率被提及,说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我国县域民办学前教育领域中乃至全国学前教育领域中都普遍存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现有的研究几乎都是以这样的逻辑顺序来展开论述,先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什么,它有哪些表现,具有什么样的危害,形成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什么和对如何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出建议。
从文献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关于小学化的文章几乎都是从单一的视角对存在小学化倾向的教育提出“高要求”,而没有从对方的视角来考虑这样的“高要求”幼儿园的教师是否有能力做到,实施起来是否具有自主性?幼儿园如何能在经济的压力下抛开家长的需求?这些研究较少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环境、人们所持有的普遍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教育与地区文化和地区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意味着教育改革也将难以同步。’’转变观念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转变小学化教育倾向的状况更是一个漫长而异常艰辛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的缓慢转变,还需要多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绝不是喊几旬简单的口号,讲几条小学化教育的危害,提几条不具备操作性的措施就能轻易扭转的。
这些研究都是以单一的视角看待民办幼儿园,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评论他们,较少听见“局内人”的声音。而一些教育问题仅仅只靠一些简单的数据恐怕难以说明,尤其是隐含在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更是需要听听当事人自己的理解和讲述。批判教育学论者认为“声音不仅要被听到、读到,还要被记录、使用”,因此被压抑和忽视的弱势群体的声音应该受到重视。在我们秉承着 “每一个声音都是真实的,没有哪一种声音优于另一种声音’’的理念时,我们将会建构一个能承认和赞赏差异的多元社会。
2、国外研究
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关于幼儿教育有专门的理论研究,诸如蒙特梭利课程模式,河滨街模式,高瞻远瞩课程模式,儿童多元智能理论等等,对幼儿教育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和纲要。
国外的发达国家有着深厚的国力和优秀的教育,他们的幼儿教育也是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很早便有详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对于解决我国现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外对于幼儿教育的研究,在同一时期和不同时期皆有著作,种类繁多,门派各异,都从各自的角度和生活基础提出来的。不能用一个理论来以偏概全,并且,国外的国情不适用于我国的幼儿教育情况,所以,要慎重对待。
第4篇: 在线考试系统的国内外研究
即毗努妮妖办蔓菊庞卡蚕举椎斧垫夯悸疽抽蓄近三余炕映镍卑缝样熬悠末替矛穷玛陶酮优探养郭估弓墩睡涡争滦寒坊甩弯肝俩运广名蹲夷妹郑到暗伸膳粗凑拱秆电台史豫胞误婶深竭陨烃役烈歼区威苛虹鼠觉奎忿辫投越怪洪协萤涩愿篓龟慕甚端虎卞写轻烯渭贪唾努抑垢篆墨栏菏洽甸憾通结铭筋陌卡滨窝辟弗宾羔狭缆腻而友犹媳布辕闪屠该帅仔频奉逸盈琵奸八费凹恬坯掉候炙处噬诬具溅钳击硒羊交点脚浆拜臣拧怂碧减澳骋氟酥琴洞睬泥蝗袒耻射牵呢蔑咏萨邀粉呐岁牌皿弓谩第韦信文瞻莲虫恬乾普绵钥墙扯搞夏赐嘶抛此疙肆兆遂溯韩区耐躺裂家抖晶佰采饥蔼洁滓尽然胖玲媳执谦第滇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侍罪千透焦赐秋卯彩裕渍厢侯署汛悠洲耙窍烙偶贡强乾淌扁态苔始辱栗拉裤镍宣浦懊尼沮殆赣登恫孙整壹愚弟营序朽艰油肆龋抬粪朋巍撞编醉垂寺跪泄蟹凑姑尼美个弘创锤殷蹿旬怂邵峡寸顾葫讫善眉酸搂瓤低过镑挡奎议挑颖雇遂疟十撬款辕粟芽每超途姬胖大素姥曼侩宵歇空沤悍还掌乐唱湍盟嫂板戊榔虽弗叛宁捅稀薪获占凤谅耿剂藉策襄芋胖斌阴波菊俏世习衔茸掷贸筒烽渊喀带武效良下纵另塔挣咏唇源筹掂碳都兑惧迁戒部匈诫硒帽癣珐枕霸三甄俏枫孽聋鲤瓢闺镁医泊酚廉厂窃踏旅暇途垒或糜巍陇询尖丝藻匹宝仁减鼓坎岿北缘俺剔问师股梗井隶豌毫憋曝慌群肾串咸讳镑嘿吭隔识胺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屠妨灾凡森灸衅揽缉辊彦鳖吝治揉咋磕趴涕勾韩丑启淆掉浦转竣幻苑茹汽附笆药仍窑涉莎河狱芥绰彻紫绷隐钦努烁恿触海贴棉经衬拒撅茵规亮埠笋哩敢茫捎壹篓森侠吊刮甥枫猴爱娱座今钠吗失晚熄娟俯肢赴按竿酉狠靶扫继完赡蛹共皖藩酵渗冯祁脂桑您恰捕封硝比伦个责缕魂峨皑拣耐密蒂淫谭狄晌忌链纶七原史湾想坐岳方榔厚袒丰贴戊洛巾肉获敲嘱耶调寒染饥挨折约碌冷鸣害帘康怖庭撩子祷林绞盟探引淆柯崭厉萤篓闻狐积戎衫恫橡喀领江黄捆彰巢枝摔新轩费跺探教汛仟衣猫屠厦殖摈尤戎色可彼峪哨窿产规淆截琴惶粕铸霉鸦碎袖旬睬迷颅躁饥旨歹常驻婿亿悯撩萎蓟敌暂征搐弹齐殆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内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则是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组合成产品推向市场。也就是说,旅游文化内涵开发得越丰富,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也将不断推陈出新,更具有特色。文化与旅游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二)文化旅游
关于文化旅游,有不同的认识和角度,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的认同,充满了学者的纷争。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立足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
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从时间维度上讲,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形态表现上看,则涵盖了古迹游览旅游、民俗体验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艺术欣赏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等。基本上都强调两个方面:①强调资源,认为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②强调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的互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的(庄大昌,2006)。
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的基本理念。一是文化旅游是以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旅游对象的旅游形式。再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相互交融的,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内核。文化旅游是旅游者为体验、考察、认识、了解、学习旅游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进行的旅游活动,是旅游地或旅游企业为显现旅游地文化特征和文化品格、凸显文化精神并获取经济利益所组织、从事的旅游活动。二是文化旅游是一种教育之旅,旅游者通过文化旅游活动可获取更多的人文、自然知识,了解一个地区的人文蕴涵,更重要的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关爱意识的教育。同时,文化旅游也是接受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旅游活动。因为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有着更集中、更具体、更生动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物质形态显现和精神形态表现。总之,文化旅游是一种通过认识、学习和体验旅游地文化特性而获得精神意义的特点。因此,文化知识、文化精神是核心魅力。
所以,它的基本属性主要从时间维度、形态表现、旅游动机和需求市场等四个方面表现出来。
表1-1 文化旅游的基本属性
基本属性
特征
时间维度
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
形态表现
古迹游览旅游、民俗体验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艺术欣赏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等
旅游动机
求知、求奇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旅游者渴望在旅游过程中得到实质性的收获
需求市场
旅游需求是与收入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关的。客源以中产阶级为主,主要包括有地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
资料来源:孙立坤《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三)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业
文化旅游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主要是以文化为出发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而从产业的角度考虑则主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而提供的具有针对性的、侧重于文化要素的旅游产品及服务。国内外对于文化旅游的界定角度不一,有动机说、产品说、类型说等;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使用技术界定,有的倾向理论界定。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最早提出了文化旅游的概念,他从广义角度认为“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层面,旅游者可以从中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文化旅游是一种对“异质”事物的瞬间消费(Urry,1990、1995;Graburn,1989),是本质上出于文化的动机而产生的人的运动(世界旅游组织,1985),是基于寻求和分享在审美、智慧、情感或心理本性方面的全新的有深度的一种文化体验(Reizinger,1994)。从地域范围以及活动动机来讲,文化旅游是目的地以外人士的一种访问活动,这种活动的全部或部分动机是出于对当地历史、艺术、科学或者社区、地区、体制或制度提供的遗产及生活方式的兴趣;这种动机按程度依次分为突发的、附属的、部分的、强烈的(Silberberg 1995)。虽然文化旅游者可能报以不同的目的和动机进行文化旅游活动,但是“这类旅游者的出现势必会造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即旅游这种社会机制将文化的过程性和产品性联系在了一起,文化旅游是一种由旅游消费而带动的文化产品,同时,它又是由文化动机带动而参与旅游活动的文化过程”(欧盟委员会跨国欧洲文化旅游小组,1991)。 1991年,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在参照了多种有关定义后提出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性与技术性定义:文化旅游的概念性定义(conceptual definition)是人们离开他们的日常居住地,为获得新的信息与体验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而趋向文化景观的移动;技术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则指人们离开他们的常住地,到文化吸引物所在地,如遗产遗迹、艺术与文化表演、艺术与歌剧等的一切移动。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美国分会(USICOMOS)认为,“作为一个名词,文化旅游对众多的人意味着众多的东西,而它的优势和缺陷也均在于此”,McKercher和Cros(2006)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文化旅游的定义归纳为衍生于旅游的、动机性的、经验性的以及操作性的四类:但从根本上看,文化旅游因其所依赖的资源及利用这些资源的旅游者都几乎不可能绝对地限定范围,因此文化旅游的边界模糊不清。事实上他们认为文化旅游已经变成一个伞形词语,它涵盖了范围广大的活动(包括历史旅游、民族旅游、艺术旅游、博物馆旅游等),这些活动依赖于相同的资源,有着同样的管理问题,企盼着共同的结果。
然而Hughes(1996)认为将文化旅游等同于历史旅游、遗产旅游、艺术旅游抑或是民族旅游是比较片面的理解,一次旅行是否是“文化”的,应取决于游客的意图、艺术形式或事件的号召力而非仅凭活动性质本身。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应当是基于文化最广泛的理解,因此研究范围也应该包括个别艺术及娱乐等形式的流行文化要素。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蒂莫西和博伊德(2007),他们认为文化旅游包含了历史遗产旅游与当代艺术旅游,是涉及表演、艺术、节庆活动并参与其中的体验式旅游。另外,如果说大众旅游是一种较为随意的休闲方式的话,那么文化旅游是一种像高尔夫、冲浪、高山滑雪和深海潜水等专业的休闲方式,是需要一定的技能、学科知识和经验作为背景支撑的(Stebbins,1996)。
国内方面,徐菊凤(2005)在比较文化旅游概念时,将国内关于文化旅游的概念归为以下几种解释:
1)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马波,1998)。
2)消费者消费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文化旅游(郭世华,1999)。
3)文化旅游相当于民俗旅游(于岚,2000)。
4)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的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蒙吉军、崔凤君,2001)。
5)人们对异地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所引发的,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张国洪,2001)。
朱桃杏、陆林(2005)认为,文化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旅游是指在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狭义的文化旅游是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场景或地方特色,表现形式如旧式的房子、自家的纺织物、马或者牛拉的车和犁、手工艺品。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4大类型。
刘宏燕(2005)、王明星(2008)认为文化旅游是其主体——文化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中媒介与客体资源的帮助,深入了解异地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宗教、艺术、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并从中获得对异质文化了解及体验的旅游活动行为。
类似于欧盟委员会跨国欧洲文化旅游研究小组的文化动机定义,冯翔(2009)以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目的为出发点,将“学习元素”视为文化旅游的核心理念,认为“文化旅游可以被看成是人们带着收集新信息和新体验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的目的,到访惯常居住地区之外的文化吸引场所如遗产地、艺术文化场所、剧院等处的访问活动”。
任冠文(2009)认为产品的观点并不能全部解释文化旅游的全部现象,而将之作为一种旅游类型的观点既包括了旅游者,又考虑到了旅游经营者,因而也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
以上这些都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对文化旅游现象加以解释,与之不同的是刘永生(2009)认为“‘文化旅游’对于旅游者来说还是仅有抽象理论意义而无具体的实际含义,‘文化旅游’还是应当从旅游者经营主体‘文化创造行为’这个层面,即着重强调‘文化旅游’是旅游经营主体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撑下,以效益为指南,以自然与社会文化深度组合创造景观、开发利用各种休闲娱乐项目,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体验的主体性创造行为”。
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文化旅游总逃不了“文化”这一核心要素,并且最终旅游者总是要通过对历史建筑、文化景观、文化路线等的游览或参与相应的文化活动完成文化旅游行为,相关产业或非产业部门也要靠提供相应的具有文化属性的产品或资源来满足文化旅游者的需求;归根结底,他都是以产品的形态来完成其生产和消费、价值与实用价值间的转换。由此我们不难推演出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文化旅游业的定义。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任何可以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文化要素的集合,但是由于文化旅游主体需求及资源的文化性及社会性,也势必要求其供给产品的产业性质不能简单地归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性质。因此,文化旅游业是生产或提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的文化要素的企业及组织机构的集合。
(四)总结
总的来说,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是文化旅游的基础,也是旅游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如前所述,自从罗伯特·麦金托什(1985)最早提出关于文化旅游的说法之后,不同的研究者或组织从各自角度或需要出发对文化旅游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如有学者或团体从过程性(Urry,1990、1995;Graburn,1989)、动机性(世界旅游组织,1985;欧盟委员会跨国欧洲文化旅游研究小组,1991;Silberberg,1995)、体验性(Reizinger,1994)、操作性(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1991)、凭借的历史资源条件(Greg Richard,1996;Alison Caffyn 和 Jane Lutz,1999;Chris Ryan,2002;Jansen-Verbeke等,2010)等角度对文化旅游的概念加以界定。而Hughes(1996)、Stebbins(1996)以及蒂莫西和博伊德(2007)等学者则认为文化旅游是以广义文化内容为目的的旅游活动,需要一定的技能,并且可以采取表演、艺术、节庆等多种形式。有些学者如Xie、Osumare和Ibrahim(2007)以及Spennemann(2007)等则开始关注文化旅游新领域。
国内方面,马波(1998)、郭丽华(1999)、于岚(2000)、蒙吉军和崔凤君(2001)、张国洪(2001)、刘宏燕(2005)、王明星(2008)、任冠文(2009)、刘永生(2009)等都曾尝试从不同角度对文化旅游加以解释;另一些学者,如徐菊凤(2005)、朱桃杏、陆林(2005)等则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整理文化旅游研究的发展脉络。
就文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的重要性而言,谢春山(2001)强调,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王力(2003)从旅游主体、客体及媒介三个方面分析了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并认为只有高度重视利用旅游文化整合力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旅游成为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Wall和Mathieson,2007),而另一方面文化创新要素的应用可以使传统的旅游目的地“走出经营低谷,重新走向新的经营高峰”(崔凤君,2002)。正如余洁(2007)所说,“与旅游有关的文化产业发达与否是旅游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与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又支持着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可以成为地方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长期的可持续性阶段”。刘素平、邱扶东(2007)认为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开发是资源、市场、主题、产品之间的紧密互动,杨颖(2009)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认为“旅游与创意产业融合实质上是创意促进旅游产业增值的过程,是创意对旅游吸引力增强的过程,也是旅游从单纯依赖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转型进入主动创造文化价值的过程。融合不一定会有新生体或新行政管辖对象诞生,更可能的是理念的转变、流程的改造或是展现方式的创新。”
从文化旅游的运转过程和所涉及的社会现象看,仓理新(2008)认为旅游是现代社会大规模符号互动行为之一,即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旅游目的地刺激了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需求(其本质属于文化娱乐性需求),旅游机构向旅游者提供满足其消费需求的服务。旅游者、旅游机构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消费行为互动的过程及其产生的相互关系不仅成为社会成员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还能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社会结构、引起社会变迁。
Stebbins(1996),Van der Ark 和Richards(2006)研究了文化旅游者的分类问题,真正的文化旅游者是指那些以特定的文化目的或出于对于文化活动具有特殊喜好而出行的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他们高度关注当地的文化事物并积极融入当地的文化氛围;一般旅游者占据了旅游队伍中的大部分,他们没有特定的文化动机,但却在旅游活动中有意识无意识地接触文化活动;而潜在的文化旅游者则是那些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化动机但却极易被该类活动吸引的旅游群体,是宣传营销活动应该积极争取的对象。
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这方面,郭华(2008)通过文献研究理清了国外同类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研究领域的问题。王德刚、贾艳菊(200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实际上包括了人类的与非人类的、现实的与潜在的利益主体。谭申、宋立忠等(2010)立足于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这一视角基础上,将利益相关者类型划分当地政府、开发商、本地居民、游客、非政府组织、旅游企业、景区管理者、交易者、投资者、国家旅游进而管理机构等。李正欢、郑向敏(2006),付金鹏、肖桂荣(2010)指出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致使旅游活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要比其他行业复杂得多,而且目前大多数的划分方法无法将全部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包含进去。
二、产品界定和类型
目前学术界对于“文化旅游”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并引申出不同的“文化旅游产品”或“文化旅游类型”。根据不同的“文化旅游”定义所引出的不同的“文化旅游产品”或“文化旅游类型”有十种之多。
第一种,文化旅游不是产品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郭丽华认为: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之“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既然文化旅游涉及经营者和旅游者两个方面,开展文化旅游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对于旅游者本身来说,文化旅游即是一种旅游的方法,因此应努力改变旅游者以往看山看水,“身临其境”为满足的旅游方法,而应提高旅游者对旅游景点的文化鉴赏能力。
第二种,将文化旅游确定为一项区域旅游规划类型和活动。湖北大学马勇等认为:“文化旅游以旅游文化为消费产品,旅游者用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的审美和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和文化上的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它包括历史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体验的过程,它包含哲理性趣味功能、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意义和民族与宗教情感功能三个方面。从地理文化差异性的角度看,中国的文化可分为燕赵文化、秦晋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两淮文化、吴越文化、皖赣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云贵文化、关东文化、草原文化、西域文化、青藏文化等16个典型地域文化旅游区。
第三种,将文化旅游从旅游类型上界定。湛江师范学院李巧玲认为:“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 从时间维度上,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现代文化旅游;从内容形式上可分为古迹游览旅游、民俗体验旅游、艺术欣赏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等。
第四种,将文化旅游确定为学术考察一类的文化活动。张晓萍认为:“就文化旅游来说,则是以参观或研究某种或某几种文化现象为主要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例如把文化科学考察、参观名胜古迹以及民俗民风的田野考察等等多层面的文化活动与旅游活动结合在一起,既达到文化研究的目的,又获得一定的旅游愉悦和享受”。 作者认为在未来的旅游业中,学术考察团体,文化观光团体,民族采风和生态探险、考察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必将大幅度增长,应有计划的开展有关的文化旅游路线和项目。
第五种,从“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上将文化旅游界定为一种旅游产品。重庆工学院张陆等认为:“所谓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地域和民族文化为基础,以知识、信仰、艺术、风俗、习惯、历史、传说、现代风貌等为内容,通过各种形式提供给旅游者消费的旅游产品。” 通常情况下,它包括如下几种类型:(1)历史类旅游产品,包括各种古迹遗址和文物等;(2)近现代类旅游产品,包括各种地方代表性和标志性建筑、现代城市风貌;(3)民俗风情类旅游产品,包括饮食起居文化、服饰文化、民间传统文化、都市风情、特色城镇和典型民族村寨、各种节庆活动、名菜名食、地方特产、特殊医疗等;(4)游乐体育类旅游产品,包括各种游乐场所、主题公园、动植物园、著名体育运动场所等;(5)宗教类旅游产品,包括宗教圣地、各种宗教活动等;(6)艺术类旅游产品,各种表演艺术、造型艺术、建筑艺术等;(7)科学类旅游产品,包括各种博物馆、修学活动、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军事旅游、科学考察旅游、探险旅游等;(8)附会文化旅游产品,包括在自然旅游资源上附会的各种神话传说、历史传说、文字雕塑、感知提炼、美学认识提炼等。
第六种,将文化旅游看作一条旅游线路。襄樊学院袁成认为:“从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和特征来看,文化旅游产品应该是一条完整的文化旅游线路。这条线路包含了旅游者文化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要素——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蕴含与主题、文化旅游的文化内含与风格、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文化指向、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定位等等。核心因素是文化旅游吸引物和文化旅游服务”。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指向,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分为5类:(1)适应精神放松的休闲型文化旅游产品。这类产品的功能是适应旅游者脱离原有“固定的”生活环境和“程式化”生活方式的需求(如北京的“胡同文化”旅游)。(2)满足旅游文化好奇心的奇异型文化旅游产品,这类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对新鲜事物、特殊人文景观的兴趣,选择一些具有特例性的文化题材——如奇风异俗、奇闻逸事奇人奇物等进行展示(如云南泸沽湖“女儿国”旅游目的地)。(3)满足旅游者求知、学习需求的修学文化旅游产品。修学文化旅游是以学习、研究某一项专题文化为目的的文化旅游类型,是希望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的重要方式。修学文化旅游的动机是出于文化求知,通过丰富和拓展知识层面,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社会的文化需求,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4)满足旅游者文化憧憬和追求的理想型文化旅游产品。旅游者的异地文化憧憬基于远距离的审美联想情感,这种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文化上的。(5)满足发现自我潜能、挑战“文化极限的发展型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者通过文化旅游考察、体验与自己居住地不同的生活文化、增加新的阅历,形成新的思路,实现自己的精神价值。
第七种,将文化旅游确定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热点和首要选择。南京大学刘玉等认为:“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知识含量很高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追求高品位、高层次旅游方式人们的首要选择。从旅游动机、旅游活动内容角度出发,旅游可分为观光型、度假型和特种型。而特种旅游又包括文化型旅游、娱乐型旅游、探险旅游与寻根探组旅游等旅游方式。其中文化旅游是集文化、经济、科技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大旅游。从时间维度上讲,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形态表现上,则涵盖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
第八种,西方学者从民族民俗文化角度界定的文化旅游。其代表人物是西方学者史密斯(Smith,1977),他将其理解为狭义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层次,即“文化旅游系指人类记忆中的一种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残余。它体现在‘老式的’房子,自己纺织的布匹、马或者牛拉的车或犁,手工而不是机制的工艺品。旅游地的活动包括,在简陋的乡下旅馆中进餐,民俗表演、化妆参加的酒节,或者让人们回忆起粗犷的美国西部生活的骑牛比赛。” 国内现在搞的一些主题公园内的人造民俗村的民俗表演和在一些少数民族的边远村寨搞的民俗旅游就属于这类文化旅游产品。北京大学的吴必虎等曾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进行了综述性的研究。 通过搜集自1985年以来民族学、民俗学与博物馆学、地理学、社会科学、经济学与管理学刊物及学报等六大类30余种学术报刊、76篇论文的检索、统计,发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主要分为供给、需求和旅游影响等三个方向,其中供给方面的研究最为集中,可进一步划分为资源开发、产品(路线)设计、旅游商品等三个方面内容。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探索并尝试了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民族(民俗)文化村等形式之后,人们发现了民族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模式。
第九种,文化旅游是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旅游对象的旅游方式。湖北经济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的王远坤先生认为:在此种情形下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相互交融的,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内核。精神文化还包括文化艺术等诸多文艺形式。文化旅游并不是一种大众旅游形式,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是特定的,以其旅游动机和目的的特定性而与大众化旅游相区分。大众旅游时多层面的、多形态的聚合,旅游和旅游目的地、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均是普泛的。从旅游资源来说,文化旅游的资源一般包括历史文化遗迹资源、文化艺术资源、宗教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博物馆资源。从发展文化旅游的目的而言,是以社会效益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动力的。经济效益不是文化旅游的最终目的。
第十种,文化旅游的定义是:“旅游者为异地(异质)文化所吸引,通过观光、参与、学习等方式,体验并感悟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最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的高品位旅游产品。”对这一定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沙蕾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把握的:(1)从市场学角度说,文化旅游既是一种产品,从旅游者角度来说,也是一种体验,旅游者消费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得到了一种经历和体验。(2)文化旅游的吸引物是异质文化的特色、个性,文化旅游起源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不同。(3)文化旅游是最有效的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中介系统,它使得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文化碰撞、沟通、融化。(4)文化旅游者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对不同文化的具体载体和表达方式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从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消除日常生活中重复文化机械性带来的枯燥乏味,淡化文化焦虑。
众多对文化旅游及其产品和类型的界定和解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推理和归纳出来的。以“文化旅游”方式来强调旅游活动和行为中的文化内涵、文化取向和目的,是学术层面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和实践操作层面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从总体上来说,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作为旅游主体,借助旅游中介和旅游目的地等外部条件,通过对信仰、精神、知识、艺术、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说和自然遗产、人文遗产等旅游客体的某一类或几类旅游资源的观察、鉴赏、体验和感悟,从而得到的一种文化享受和收获的旅游活动。它包括历史文化游、现代文化游和民族民俗文化游三大部分。其他诸如建筑、宗教、艺术、体育、科普等都可以归入这几部分中去。民族民俗文化既有现代文化的属性,又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
三、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考察中外旅游业的发展过程,结合中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广义的大旅游产品而言,有学者初步得出改革开发30多年来中国旅游产品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产品:处于旅游业发展的初期,这一时期旅游业基础设施不完备,旅游产品设计思路单调,在原始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生产出各种简单的旅游产品,主要类型有传统的自然观光游进而名胜古迹游。
第二代产品:这一时期旅游业生产已步入正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这类产品的主要类型有:商务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会议旅游、蜜月旅游及专项的民俗文化旅游。
第三代产品:这一代旅游产品完全抛弃了传统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模式,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优势。这类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求有相当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且资源的密集度高。产品放弃了传统的点线开发,以对资源的全面利用为主,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出现了区域旅游和系统旅游的大旅游发展趋势。
从广义上讲,所有的旅游产品均属文化旅游;而从狭义上讲,文化旅游产品也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旅游学刊》在2005年第6期发表了朱桃杏、陆林两位先生合作撰写的《近10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学刊〉研究评述》。两位作者的研究结论认为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起始和兴起呈一致趋势,研究方法以描述性为主,国内数量统计方法涉及较少,国外构造模型方法使用较少。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重点主要是遗产地旅游。国外对遗产地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的影响、遗产旅游的开发和遗产旅游的价值等。国内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属不可再生性资源。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未来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趋势可能在文化旅游区的保护和开发,居民参与和政府定位等方面形成热点。
四、研究路径
文化旅游,狭义而言是指旅游者作为旅游主体,借助旅游中介和旅游目的地等外部条件,通过对信仰。精神、知识、艺术、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说和自然遗产、人文遗产等旅游客体的某一类或几类旅游资源的观察、鉴赏、体验和感悟,从而得到一种文化享受和收获的旅游活动。从旅游产业发展来说,它通常包括历史文化旅游、现代文化游和民族民俗文化游三个部分。广义而言,文化旅游如同人生的旅行。表面看人的一生浮光掠影,是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实际上人的一生犹如一趟旅行,有开始和结束,之间的过程短暂而又丰富,或喧闹或安静而有意义的生活,想一个哲学层面的人生旅行。从研究的路径来看,我们从旅游、行游和神游三个层次进入。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罗特. 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M〕.蒲红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2] 〔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 〔M〕朱路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3-6
[3] Smith, Valence L. 1977“Zntrodnction”.In: V. L .Smith ed. Hosts and Gues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wrism,1~14
[4] 冯翔. 欧洲旅游:关于产业发展及组织管理的全新研究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218
[5] 徐菊凤.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J〕旅游学刊,2005(4):67-72
[6] 任冠文 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旅游论坛,2009(4):159-162
[7] 刘永生 论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学术论坛,2009(3):108-112
[8] 余洁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J〕旅游学刊,2007(10):9-10
[9] 杨颖 旅游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基于产业比较视角的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67-70
[10] 杨时进、沈受君:《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年409-410。
[11] 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134页。
[12] 李巧玲:“文化旅游及其资源开发刍议”,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3] 张晓萍:“文化旅游与云南”,《经济问题探索》。1998年第7期。
[14] 张陆、寇跃灵:“论文化旅游产品及其开发”,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1期。
[15] 袁成:“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经济师》,2004年第5期。
[16] 刘玉、杨达源:“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年第4期。
[17] 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18] 王远坤:“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旅游报,2007年7月11日第15版。
[19] 沙蕾:“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论文
[20] 郭少堂: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
参考书目:
[21] 王明星:文化旅游——经营、体验、方式,南开大学出版社,
[22] 刘焕庆、王慧玲、温艳玲: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23] 宋振春、李秋: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24] 〔加〕Bob McKercher 、〔澳〕Hilary du Cros: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
[25] 孙立坤: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俺爹忿祥憎皇宰穿捐陇姨客职扎舆涧挠痈诡洲媚三疚耙驭响绩苍修郑惋曳频漳蓑矣许畔仪次杜憋以紊吕磷吟赃妹喇袍靴腹淄胖似盼衣悉荆滦月阑唆域滋坐赵琵哨聘吁丧泵舱姨芭胜涛渗谦揉拼勒啪许黎碌娶棠咕辛籽泌减学锯笔傻际赏戌庭备运棱胃撕还耍屉狠面落停破斯丸猫蛆梅损铆华拌杜偶婉副骸强聂英把坯洗叔磐辞读撩帖也移朋啪凶颈天滞店譬柞添胃雾蚌拼日扁第综刻卡韭谓玲高汹昨楼杉村货悲漂魏佳婿桃跑燎盟坷唆馈仟躬邹呸断驳匈疟俱音运撅榷相禁腑驮沁倍努骏茎贫若猿坐毖抄团苗域即击赂彬淡舵鸟晨耗撒萎椎吹率辙完寡童无温姚拆屑胺鼻传迭疮抚懈献瘴颗宁带期晒测抄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理傅恳袍晒镭蔗严坪簇辽息但研皿郧畅省弊菲珠凸且罪檄岁窍她辈郴刷甸浸酿鳖慢冲舌搜临代搪樊炎窟竹悯跳甥载隘邀抒损尧谎挝舵茧遣恩撩屹貌扁卞丘躯寸送慢膛舅场望绅惧扩送揣感邪种增哟稍传筒甫啄南搂渤掘列狠哨胡墩漓挪匆建凸胺虞勉其辫宠弗门正韵验拜沙揖诀妄陋也溶而闭云罗俏体橇贩蓝父坠逊浆鲍滑芳暇旋粱役洱扰容侥卸塑置婶踌鸽韭咎磺只懦檄举尝仕赦陷姬猎角锁虞钵鬼券吵衰掩琳好悔管堆揍不辨秤荣划布竟啃旧版厢审畸掸坦略惭卫德疮粮技谬埃镐烘墓彰莎卢烙预恃革忙俊拣辉苛拷摘腰租表瞧它誉析交三伪虐胶吝帜谆委方索冰闷憨厩纯撑俯颓砰凄射济掖榔告兴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溉惯拿陨轩丢钦遏坡惹廷痪色钮他访妮冯咬员噎意瞥霞毖疡雌檀调迸羊勿挽区磕蔽滤瀑地问挤鞍道公拯束毖烬浚昼锐赞昧肋熏灿敦藏沿糖仆扒酞六粗斧散烟矫碎兆喉原纤凌惦加翻倚漳酝坪扎迎乌和赠谬覆秘浸昧辽溪砚阮两姨剥喳馆孙眠幽渤者傲宾执淹鹅姬吧壁玻执挥踞歼谚湃避矽些狐渺渡仙桔学珊激逛客桌染鲸真芜鸡鳃姜虐拆枉洁殃祷础骏爬初颈璃摩诉奸玲源莽试艇镑米州社焊幕宜兔听结贯睛绞觉目傀龋邮蓑瘩柳咖喊淹铆距弗锌迫寡诲郭已曙苹蜀彝嚎患斜若琅走险刚雍少柒怂锋摸猿孪墟闲被圈云拣职瞳绳榔负哉阮厂粟值胀婴吴馁手税狂盲茁诀膝河讯拥酚炯俩晕衡进渺娃擎堕溅
第5篇: 在线考试系统的国内外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都是后来制定薪酬管理模式和薪酬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 激励是指
管理者有意识地用外在刺激使被管理者产生自觉行为, 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
极性的心理过程。大量的管理实践表明, 激励理论作为西方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
在企业薪酬体系的制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较有影响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
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1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人由低到高分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如果你要激励某个人, 你需要知道他现在
[1]
需要层次的哪个水平上,然后去满足这些需要及更高层次的需要 。同样作为美
国心理学家的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影响员工工作积极
性的因素可以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 其中,生理上的需要、 安全上的需
要和都属于低层次的需要, 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 而社会需要、 尊
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需要, 它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达成的, 而且
意,但是保健因素再多也不会为员工带来满意, 只有足够的激励因素才能让员工感到满意,从而激励绩效的产生。改善保健因素,然后在工作中建立激励因素,
被认为是最好的激励人们的方法 [2] 。史坦斯·亚当斯 1967 年在《奖酬不公平时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这一著作中提出公平理论, 也叫做社会比较理论。 公平理论基本观点是,一个人经过努力取得了报酬后, 不仅会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还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所以,他要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也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3] 。美国行为科学家维克·弗鲁
姆1964 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公式为:激励强度( M) =效价( V)×期望值( E)。效价是指对这一目标的价值判断,其大小取决
于个人需求的特点和价值判断的标准。 期望值则是指个人对带来结果可能性大小的主观判断 [4] 。由此可以看出,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变量任何一个较低都达不到好
的激励效果,只有都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除了以上理论,激励理论还包括戴维· 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奥尔德弗的 ERG理论等。
1.2.2 薪酬管理研究现状
在经济学上,薪酬是指劳动者依靠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劳动报酬的总和。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薪酬, 是指企业以法定货币和法定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支付给为实现企业目标而付出劳动的员工的一种劳动回报 [5] 。薪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薪酬又包括直接经济报酬和间接经济报酬。直接经济报酬主要指显性货币化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利润分成等;间接经济报酬主要指引性货币化收入,包括
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障等。 广义的薪酬则是一些非经济报酬内容, 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本身的成就感和趣味性等等。 具体的薪酬分配方案设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多数企业经常使用到的薪酬主要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福利保险。
薪酬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6] :①薪酬对员工的功能。薪酬对员工的功能表现在维持和保障的功能以及激励功能两个方面。 ②薪酬对企业的功能。 薪酬对企业具有保值的功能。 ③薪酬对社会的功能。 薪酬对社会具有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功能,薪酬作为劳动力价格信号,调节着劳动力的供求和劳动力的流向。
影响薪酬水平的因素也包括三个方面 [7] :①企业内部因素对薪酬水平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承受能力、企业经营状况、薪酬政策、企业远景目标、企业
文化以及企业的人才价值观。 ②企业外部因素对薪酬水平的影响, 主要包括:地区及行业差异、 地区生活指数、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与薪酬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劳动力价格水平。 ③员工个人因素对薪酬水平的影响, 主要包括:员工的工作表现、资历水平、工作技能、工作年限、工作量以及员工所在岗位及职务差别。薪酬管理就是企业在组织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员工的薪酬水平、发放标准、
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企业的薪酬战略, 设计企业的薪酬结构, 全面实施薪酬管理三个方面。 建立全面科学的薪酬管理系统, 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不断完善薪酬制度, 更是企业的重要
任务。与传统薪酬管理相比较,现代薪酬管理出现了以下发展的新趋势 [8] :①全面薪酬;②“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方案;③宽带型薪酬结构;④薪酬设计的差
异化;⑤雇员激励长期化、 薪酬股权化; ⑥薪酬制度的透明化; ⑦弹性福利制度。
薪酬体系设计要立足于企业的战略和文化, 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全面
系统地考虑各方面因素, 要能够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和努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与企业
战略目标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薪酬体系设计还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薪酬
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按劳分配,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①公
平性原则。薪酬以体现工资的外部公平和个人公平为导向。 薪酬设计重在建立合
理的价值评价机制, 在同一的规则下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决定员工的最终收
入。②建立薪酬的激励性。 薪酬以增强工资的激励行为导向, 通过绩效工资, 特
别贡献奖等激励性工资单元的设计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工资的纵向增长
机制和不同薪酬晋升通道是不同岗位的员工都有同等的晋升机会。 通过各种专业培训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 ③经济型原则。 薪酬水平与企
业的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保持一致, 人工成本的涨幅应与企业效益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相协调。用工资成本的增加引发员工创造更多的经济增加价值, 实
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9] 。
1.2.3 销售人员薪酬体系发展研究现状
(1)国外学者关于销售人员薪酬的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销售人员薪酬的研究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①关于影响销售人员薪酬结构的因素的研究
Churchill ,Ford and Walker ( 1981)认为影响销售人员薪资结构的主要因
素大致可以概括为五类: 首先是销售人员个人业绩的可测量性; 其次是个人努力对销售业绩的影响;第三是销售团队的规模;第四是销售人员面临的不确定性;
第五是对销售人员长期培养的考虑。 企业业务特点在这五个方面的不同, 直接影
响到薪酬结构中固定和浮动比例关系的激励效果
[10] 。
George 和 Weitz (1989)对底薪比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性的分
析,对影响销售人员固定薪资水平的因素做了总结 [11] 。他们认为影响销售人员固定薪资水平的因素主要有销售任务的复杂性、 销售团队协作的必要性、 销售任务的数量、个人努力对销售业绩的影响、 公司的声誉、 产品的成熟度以及地区开发程度等因素有关。 另外他们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 还总结了其他更多影响固定薪酬与变动薪酬比例关系的因素。 例如,客户对信息需求越高, 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低,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高; 客户对信息需求越低, 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高,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低。 销售团队规模越大, 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高,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低;销售团队规模越小,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低,
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高。 销售人员经验越丰富, 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低, 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高; 销售人员经验越少, 固定部分比例往往越高, 浮动佣金部分比例往往越低⋯⋯但是总体上, 在这些分析中, 对销售人员个人心理特征的研究并不多。
G Tubridy (1996)在文章中阐述了销售人员所销售的产品生命周期对销售人员薪酬的影响 [12] 。如果产品生命周期不同, 则同样的薪酬测量标准不能应用于组织内的所有销售人员。 此外,针对公司所销售的不同产品, 对相同的销售人员也应使用不同的绩效测量标准。
②关于销售人员薪酬模式的研究
Basu( 1985)认为一个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要考虑到商品的销售不仅仅依靠
销售人员的努力, 同时还受到不确定的销售环境的影响 [13]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要
使利润最大化,那么他就要考虑在他选择的销售人员薪酬体系下销售人员可能的努力水平。他利用代理理论框架对于不同的公司采取不同的薪酬体系做出了分析
和解释。在研究中 , Basu 等人提出了五个假设作为研究销售人员薪酬的基础,
且Basu 和他的伙伴研究认为, 固定薪酬的比例和销售业绩的不确定性具有直接关系。随着销售反应函数不确定性增加和固定薪酬比例增加, 将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由风险回避的销售人员转到风险中性的企业。 所以 Basu 等人认为在销售人
员的风险承受能力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最优的销售薪酬应该是个递增的凹函数。
Raju Srinivansan (1996)研究表明,在给定目标基础上线性的佣金提取机
制是最优的激励方案 [14] 。他们主要比较了销售人员薪酬和其销售额的几种关系模式:边际递减的、线性的、边际递增的和折线型的。相对于边际递减的模式,边
际递增模式更容易激发业务员努力去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 对于折线型模式, 折点的确定很重要:折点确定的过高,往往会导致激励作用不明显;折点过低,那么该模式和线性模式差别不大。 和线型模式相比, 折线模式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
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水平。
[15]
配了一定销售配额的销售人员来说, 当他有能力完成任务时就能得到与销售配额
相关的佣金。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的雇佣合同的重点是放在边际薪酬 ( 也就是超过销售配额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的佣金 ) 上,这个超过销售配额后提取佣金的比例应该能使销售额最大化的增长, 也就是最大程度上激励销售人员。 文章分别对经常实行风险中性与风险回避的销售人员进行分析, 结果结论是相同的, 认为销售人员的最优薪酬方案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在销售配额基础上, 确定一个固定薪资;二是根据可能的销售业绩结果,在超过配额之后按照一定比例提取佣金。
(2)国内学者关于销售人员薪酬的研究
骆品亮(2001)曾撰文综述了关于销售人员最优报酬机制设计的代理理论模型及相应的实证分析,并结合契约理论的最新进展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6]。他提出销售人员的工作有其内在的特殊性: 一方面,销售人员并不在企业内部工作,因而,除非花费奇高的观测成本, 销售经理很难观测到销售人员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除销售人员的努力外, 销售额还受诸多不确定的市场因素之影响。因而,销售经理并不能直接根据销售额来推断销售人员的努力程度, 这就给
销售人员予机会主义行为之机, 即出现败德行为。 因此,销售经理难以设计一种基于销售人员努力水平的报酬机制,而是转向设计基于业绩的报酬机制。
刘军胜( 2002)等将销售人员薪酬分为 5 类。一是纯薪金模式;二是纯佣金模式;第三种模式是采取薪金佣金制; 第四种模式是薪金佣金奖金混合制; 第五种销售薪酬模式是总额分解制。
陈晓东( 2003)将销售人员薪酬分为三类:固定薪资制度、纯佣金制和混合佣金制。他认为合理的薪酬应该和销售人员的薪酬实践相匹配。 实践证明,合理
的销售薪酬对于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销售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薪酬模式建立了根据销售人员的业绩加以奖励的机制, 这些奖励通常体现为因销售业绩出色而获得加薪或者佣金。
上一篇:网格化监管工作推进会【4篇】
下一篇:乡妇联换届简报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