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7篇
篇一: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教科书,语言简洁,述说简单,于是,有的老师认为历史课“好教”,学生也产生历史“好学”心理。然而,考试成绩达到理想的不多,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没有把握好,其次是学生的学法有待改进。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45分钟,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新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等手段,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直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教师的素质有:1、扎实的基本功。2、宽阔的历史视野。3、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得体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流露,教学图片的设计等来展示自身的素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1、教学中自然的情感流露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事件有血有肉,如果仍旧使用老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一只粉笔一本书,念完了事,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当然课堂上教师的语调、节奏、表情都应随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岳麓版)》一节的结尾部分,我提议:我们可以从
郑和、戚继光的身上学到什么?(小组讨论,归纳,发言,然后评出三个较好的小组答案,由组长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分享。)然后,我声情并茂地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心?”----爱国心!学习他们什么“情?”----爱国情!学习他们什么“行动?”----爱国行动!这样一呼一应,加之我激情高亢语调,仿佛把学生带到郑和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西洋”上航行,共享“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独特风土民情”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维就完全集中于教师教学之中了。
2、教学图片的精心设计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有限,有时具体的形象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堂上能恰如其分的运用和设计有关图片、图表、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我讲俾斯麦发动的三次对外战争时,就利用电脑绘制了一张类似红十字会标志的示意图,讲解时,边介绍内容边指示,图表一步一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新奇之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的基本知识,还通过这一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有血有肉,趣味横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借助网络,再现历史。
教学《新中国的成立》时,课前准备了:1、七届二中全会、国旗、国徽、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把资料归类保存在博客里2、自制聊天场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②、《歌唱祖国》。再如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清
明上河图》投影出来,比看课文的图片效果要好得多。
得体的语言,恰如其分的感情抒发,辅之以形象的自制图片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篇二: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技巧有哪些
历史学作为一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上课的效率。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技巧,希望大家喜欢!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技巧
一、注重积累基础知识
课改后的新高考仍侧重考查查基础知识,但在考查方式上不再是历史知识的简单再认,也就是原来那种直问直答的题目已经不可能出现,而是体现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有效性,复习时我们要紧扣课标和考纲。我们普遍采用的是二轮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是最关键的一环,本轮复习可以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的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知识求面、求广不求深,侧重微观把握历史。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在这一环节中,复习要避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梳理教材的知识。针对我校学情,具体做法是:一、利用考纲,理解教材中的考点内容并准确记忆;二、借助图片、文献资料去深化,不断变换学习材料,这样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提高效率;三、围绕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学习效果;四、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头绪,加深记忆;五、对学生记忆的理论给予专业的指导,如“如何科学的应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专题讲座等。
除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历史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积累一些文史常识。新课改后的高考要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规定文综历史必考文史常识。这在已经推行课改的省份的高考中已经有了充分体现,如:2008年海南高考历史第1题: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我省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也体现了对文史常识的考查,如“第13题: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___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___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文史常识的考查,要求考生需要丰富的文史知识,而中国的文史常识浩瀚庞大,若是光靠高中复习时灌输,恐怕难以俱全。因此教师应早提醒,同学早准备,文史常识就得靠平时积累。
二、构建历史知识的基本体系,强化时间和空间概念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从以往的通史编写体例到现在的专门史中外混编的体例,各个单元以主题呈现,突出的是某个专题,知识点多,且跨越的时空很大。初中中考历史采取开卷考,高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相对是比较薄弱的。新教材的学习给我们特别是学生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复习过程中除了要帮助学生抓住各专题发展的脉络,在第二轮复习中还要侧重注意专题所包含内容间的区别联系,在宏观上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基本体系。只有建立起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___1___纵向联系。理清有关专题的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重点突出其阶段性历史特征。如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小专题就可以整合成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顶峰的过程。整理时要注意综合性,注意前伸后移,时间上贯通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时间概念及阶段特征。
___2___横向联系。从分析各专题的政治、经济、文化阶段特征人手,理清形成有关特征的背景和影响,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将该专题的历史现象与同时期世界史上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有关现象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评价。
横向联系需要一定的空间概念。在复习中国近代史过程中,空间地理概念显得特别重要,复习这一部分历史要注意中国近代历史的横向联系,脑海里得有个清晰的中国地图,将大事件发生的地点进行定位。我认为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先学几招中国地图和世界板块分布的简笔画。在复习过程中一旦涉及地理方位的,马上快速画出地图,明确东南西北,以长江、黄河作为参照,标出事件发生的大概位置。如我在与学生复习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___1927—1937年___和抗战时期___1937—1945年___革命中心的变化,以长江和黄河作为参考,结合地图学生一目了然。在梳理中国近代专题时,地图更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可以清晰的呈现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或不同时期相同地点发生的事情,由此学生可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又能深刻的掌握阶段特征及变化,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这里本人认为,如何能让地图有效发挥作用,关键不是用现成地图,而是师生一起动手,利用简图,边梳理边找出相应方位,使眼、手、脑充分有效的配合。
三、精讲精练,重视解题方法指导
高中学生要做大量的题目,一方面是巩固基础知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暴露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高中时间很宝贵,所以对讲和练的关系要处理得当,使“讲”“练”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提高复习效率。我们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可讲可不讲的就不讲,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必须讲的要精讲:要讲明、讲透;精练就是学生会做的题目坚决不做,不会做的题目要讲透,要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选习题。怎样的题目该做?不同的学情对题目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区别。如在我校,选题首先考虑题目考查的知识是否基础,材料是否典型。太难理解的材料即使考查的知识点很基础也不做。其次再考虑习题的层次性,以适应部分优生的需要。怎样做才能让精讲有效呢?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或晚修时间巡回、个别指导,进一步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使“精讲”有针对性。这样我们课堂上所讲所练的都是必要的,每个学生上一堂课都有所得,这样才算是有效的复习。
现在的高考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越来越加大了对学生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所以“精讲”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第一,要培养审题能力。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定题”,即“这题我做过”,越熟悉的题目越要小心。因为高考试题一般是原创题,平时练习做到原题的机会是很少的。出题者有时稍微改动一个字或是一个词,答案就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所以,首先审题一定要仔细。其次,审题时要从几个关键点来读懂题目,如时间: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弄清阶段特征;空间:是中国还是西方;是依据材料还是要结合所学知识;是局部还是整体等等。读懂题目才能针对某一阶段历史的背景、特征,将掌握的基础知识加以应用。这也是基本能力之一。
第二,培养订正试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知其然___即答案的正确与否___、知其所以然___即该答案正确的原因是什么___,还要知其所以不然___该题之所以错的原因___,因此引导很重要,老师在讲评习题时“精讲”,使学生知其所以不然,还要通过变换情景、变换问法,多度全方面进行练习,一题多用,以达到做一道题要得到多道题所能反映出来的信息量的目的。做到这一层次,我们的练习才是真正的有效。
第三,积累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有些选择题可以根据政治一般原理即可选出正确答案,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全面看问题、运动变化等理论。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帮助学生对做题的一般方法要不断的总结归纳,减少丢分,提高实效性。
第四,强化选择题,重视文字题训练。选择题只有正确和错误两种结果,没有酌情得分的可能。错一道就差4分,两道就差8分。因此可以这样说,最后在总分上拉开距离的不是主观题,而是选择题。所以提高选择题的正答率,是高考取得高分的重要途径。保证每天要有一定的选择题训练量,限时训练是高考复习特别是后期复习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手段。要求学生6—8分钟做完12道选择题,然后吃透这些题。对于错误率较高,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要变换情境、变换设问,在2—3天后的限时训练中再次体现,直至学生彻底掌握。
常用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技巧
其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历史认识的过程。这些研究性学习问题从哪里生成呢?第一,教材。如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插图、小资料、地图、名人名言等;第二,课外的历史材料。如音像、实物、口述史、文字资料等;第三,社会生活。如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等。提出问题之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心思考、踊跃发言。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能够丰富学生对具体历史现象的认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用具体的历史事实来印证历史结论,甚至修正历史结论,从而树立起科学的历史观。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理解“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其二,注重历史教育的思想性和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学习历史不仅仅能够使人明智,还能够提高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决定力。历史教育应当突出它的思想性,而不应仅仅是讲讲故事或说说笑话而已。我们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启迪民智,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让下一代成为能够独立思考、有批判精神的人。为更好的实现以上目标,历史教学过程要注重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即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让学生把握各个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在此前提下,我们再尽可能地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多样性及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其三,注重历史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前提条件。其次,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历史原始录像、经典的历史图片、电影剪辑或其他文字资料,构成视听冲击,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走近历史情境,进行情感体验。随着多媒体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将在教育中广泛地得到运用。这即所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再次,根据每一课的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纲要图示法、讲读法和发现教学法等。
历史教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根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技巧有哪些
第一,讲述法。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历史知识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是要通过教师的具体讲述传递给学生。教师生动的讲述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教师帮助学生记忆历史史实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将学习内容与学习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新知识与学生个人经验相联系,历史知识具有连续性,只有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将旧经验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新知识的掌握;鼓励学生结合史实回答问题,如让学生找出某段史料中存在的错误,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等等;布置多样化的作业,如:编顺口溜、列大事年表、构建知识结构图等。
第二,讲解法。讲解是对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种方法。讲解法常常是用于阐释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国际关系、会议和条约的内容、时间的因果分析、人物评价、事物的性质及影响等方面。讲解法要遵循以下原则: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论证事理;以事实为依据,即以有价值的史料为依据,进行全面的、辩证的、客观的阐释。
第三,讲读法。这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和相关的历史材料,并配合讲解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教材掌握历史知识,并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讲读法重点在阅读,关键在讲解。运用讲读法最忌讳用大部分课堂时间来读书,那样等于取消历史教学
活动。
第四,谈话法。即历史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问答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认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历史课和文学课上,谈话起着特殊的作用:它能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谈话法运用得当,关键是教师运用好谈话的技巧,掌握提问的艺术。问题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第五,图示法。图示法也称为纲要信号图示法、图文示意法,这是指借助词语、概念、数字、图表以及符号等形式传递历史信息的教学方法。其功效是提纲挈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概念的逻辑关系,掌握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素材的选取,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做到宁缺毋滥。
第六,这种方法主要是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历史教学中的直观教具有很多种类,如实物、模型、地图、图片、图表等,以及一些电子视听技术如投影、幻灯、计算机所呈现出的各种图像。在历史课堂上
运用直观教具是经常性的手段,关键是要目的明确,突出教学重点,讲究操作方法,注意教学效果,尤其是要与讲述、讲解、谈话等方式紧密结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
第七,板书。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黑板书写传递教学信息。设计板书的原则有:掌握要领,明确重点,把握结构,分清层次
篇三: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
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
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不分来看。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但他们却有助你只是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到的练习题。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
二、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同学们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层次一。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1)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层次二。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有同学就提出“如果当时有其他的办法能缓解当时美国的状况,林肯会怎么做?那么美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实践证明,勤学善思,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系统、归纳、判断、评价、分析、总结的能力会逐渐增强。学会思维就等于找到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自学能力也会增强。
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初中历史学习的技巧
一、高精度巩固知识点
1.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间、句与句间、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本。如世界现代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目就要弄清四个知识点:一是经济
危机出现的原因;二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三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四是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这四个知识点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完整知识体系。
2.把握内涵。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如上述第一个知识点就包含以下三个要点:①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人们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二、高准度理解历史概念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如1997年高考试题第7题“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理论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此题如果能正确理解“施政纲领”的内涵,即变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便可轻易选a。又如第8题“‘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b.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c.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该题主要考查门户开放的外延,即影响,为“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2.完整归纳概念内容。例如1997年高考第14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此题已对历史概念的内容进行了部分归纳,要求选出符合项。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概念所含内容的归纳过程。经过归纳比较,显然②不是共同点,应选没有②的选项。
3.区别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应把同类或相似、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如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6题“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点是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运用概念分析问题。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习中的理想境界。如运用“分封制”的概念来分析周朝分封、秦不分封而实行郡县制、汉初分封等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运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来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
三、高密度串连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知识内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中,必须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抓点。如士族制度问题,可抓住四个点:①魏晋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形成士族制度;②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势力发展;③南朝末年,士族势力渐衰;④唐朝末年,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士族被进一步摧垮。这样,对士族问题就有了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2.串线。“线”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县,两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释兵权”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废丞相、八股取士、军机处和文字狱,这些都是“点”,由这些点构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建立、巩固、加强的发展史。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学好初中历史的建议
(一)课前预习对于做课堂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仅仅通过课堂上的时间,让同学们分清重点难点、是不容易的,何况还要迅速地记下来。通过预习,能让大家先对知识网络和重、难点有大致了解,特别是哪些地方还有疑问,掌握一部分知识,形成一个课堂笔记的框架,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有效地解决“听”与“记”的矛盾。
(二)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做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的提纲,要抓紧时间抢记;老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应着重注意,例如:“下面这几方面非常重要”,“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考试时要考的主要问题是”等等。听到这样的语句,同学们就一定要记好、记全、记准。下课后,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能使笔记干净整洁、有条理,还是一种很好的课后复习方式.。
(三)课堂笔记一般说来,应根据实际情况,可记在课本上、笔记本上。但多数情况下是两方面兼而有之的。作为初一的新生,刚开始学做笔记,我建议还是记在课本上。如何在课本上记笔记?1.符号笔记。就是在书上做记号,标明重点,提出疑问,引起注意。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自己熟悉的符号,如用“____”或“!!!”表示重点词句,用“?”表示疑问等。当然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不同的内容,如用红色标记重点,用黑色表示疑问。切记做符号笔记,符号种类不易太多。2.补充笔记。同学们用符号标记了课本知识点,还需要在符号旁边有文字的标记。例如课本中公元前2070年标注出(夏朝建立时间)。这样能帮助同学们有效的掌握知识点。
(四)记住要注意课前准备好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方便做笔记区分知识点,选择下笔顺畅书写快速的笔,提高书写速度。切忌抄别人的笔记。有的学生比较懒,自己在课堂上不愿做笔记,下了课去抄别人的笔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不利于锻炼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只有自己做笔记才会有学习效果和意义。
再次,课后知识点掌握,及时循环复习。很多同学对历史知识记的快,但忘的也快,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忘记忘记其实就是等于忘了再记”。这就是人类的遗忘规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及时循环复习法。具体做法就是在当天上完新课后晚上睡觉前抽几分钟回想当天学的知识点,每周可抽十多分钟复习一次本周内学习的内容,月考、期考再系统进行复习等,如此反复循环地进行复习,就能降低遗忘的程度,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另外,平时要注意对闲散时间的利用,记忆的东西不一定要花专门的时间来记忆。吃饭的时间想想,坐公交的时间想想。其实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积少成多的道理,我们可以算一算每天有几个闲散的几分钟,每个闲散的几分钟去记一点东西的话,那么一个星期、一个月……我们可以记多少东西,同学们可以行动起来,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如何做好材料题:
1、读题是解题基础,任何人做材料题都必须做好这个环节。带问阅读
、审清题意,注意文字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还要注意文字的出处、注释、出自何人之口,图片、图表、图示则一定要先读标题。这些内容往往能带给我们一些背景知识、提示,好比行路时看路标一样,不可视而不见。读完或读懂了材料后,这时就要根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比如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子,或者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联想大脑中记忆的有关知识信息,找出一些联系,如材料与教材知识有何内在联系,这一段材料究竟与哪一个知识点相联系;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按问作答、直奔主题。答题必须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语言精炼准确、逻辑严密,对问题作出准确地说明,严密地论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悟,并有意识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注意答题的格式,书写要整齐规范,减少错别字。
篇四: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九年级历史教学方法及技巧_初中历史教学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半个多世纪演变历史的回顾,聚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主要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总结成功经验,反思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的具体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历史教学方法及技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三历史教学方法
一、专有名词的解释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掌握它对初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要让学生抓住这条线,首先就必须先明白什么是资本主义。早在中国近代史当中,学生就已经接触到“资本主义”,但更多的解释是:“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者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占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这样的解释精准、专业,但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学生不仅没有理解,反而接触了更多的像“生产资料”、“经济社会学”等陌生而专业的名词。最终,不仅学生如堕五里雾里,教师自己也觉得课很难上。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解释“资本主义”这个名词的时候,我先创设了一个情景:“我有钱、有机器(资本家),为了赚钱,现在雇你们(出卖劳动力的人)为我劳动。哈哈,你们给我创造了大量的商品,但是我又把它们卖给了你,最终我就会越来越有钱,我的生产规模就会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我又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①你我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②生产出来的商品我是如何处理的?③如果我要进一步壮大实力,需要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回答完毕之后,我们总结出:“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雇佣劳动和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备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制度、市场和原料”等。这样以后只要学生看到雇佣劳动或者市场、劳动力等词语时肯定就会想到资本主义。
这样的讲解或许不是很专业,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生活化,不仅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乐于学。
二、抓住历史发展的主线。
(一)设问渗透世界近代史的主线,即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史(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在学生基本掌握资本主义的特点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在上课时设置一些问题了:文艺复兴可以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什么?新航路的开辟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那些需求?通过有意渗透,学生便会慢慢将近代史中的事件和资本主义进行联系思考,这时我们只需要在每次单元复习的时候用较专业的术语帮他们归纳总结即可。
(二)引导学生建立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即以国家为单位,构建国别史框架(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
国别史的学习主要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所以相对简单易懂。因此先学国家历史,既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此国历史的整体理解,又有利于减轻基础较弱学生的压力,提高他们的信心。
下面以英国的发展为例。
第一步,学生整理近代史中跟英国有关的事件。这一步我们要求学生把中国历史中他知道的相关事件写出来。(学生很快总结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东印度公司、三角贸易、鸦片战争。)第二步,设问:英国资本主义要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或者有利环境?(政府支持、先进技术、市场、原料、资金。)第三步,将第一和第二步进行对应连线。(资产阶级革命——政府支持;工业革命——先进技术;东印度公司、三角贸易、鸦片战争——市场、原料、资金。)第四步,利用大括号形式整理归纳,严格规范学生的用语和书写(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当学生逐步掌握了各国基本史实后,我们就可以把英国、美国等词语换成“世界”让学生去套用总结了。
三、借助翔实的历史文字、数据资料,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资料的应用,不仅在于它是否翔实,更在于它是否适用这节课,是否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如讲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时,最初我
采用直接讲述法:一战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老旧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然后解释。结果,学生却更困惑。后来,调整后我只给了两则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说。材料如下:
材料:1914年,英国殖民地3350万平方千米;俄国约为1740万平方千米;法国为1060万平方千米;而19世纪80年代以前德国没有殖民地,到1914年前后,他的殖民地仅为英国的八分之一。
设问:20世纪初,殖民地基本被瓜分完毕,德国要怎么办?准备工作就绪,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国家,他本人就是这个国家首脑,然后结合国际形势为本国寻找出路。随着学生逐渐感兴趣,他们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最终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德国想要发展更快的话,肯定要对外扩张掠夺,肯定会和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冲突。这时我再进行总结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四、及时练习,训练读题技巧。
练习是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讲不练是不能巩固知识的,但是练习题也不能随便处理,见题就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慎重选题,材料要新颖,因为是初三,从中考的要求入手更好(最好能是中考原题)。适当的练习不仅能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而且能让学生自己再一次学着理解资料,获取知识,真正达到提升能力、学以致用的目的。
初中历史教学技巧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研究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绩,注重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建设和谐课堂,建设快乐课堂的根本要义所在。
一、构建高效优质课堂基本模式
历史课教学的高效课堂有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步骤,高效课堂要求既是统一的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又可根据教师情况和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做到四个基本点: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班集体管理的关键;集体备
课与个人二次备课相结合,要根据本班、本人实际进行个人自备;精编精选练习非常重要,杜绝照搬照用现成资料,使学生陷入“题海”之苦;教师间多学习,围绕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高效课堂有新知探究课、复习训练课、检测点评课三种课型。高效课堂有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测试四个环节;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和有关纪律做了强调,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迅速将有关要求落实到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小组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去,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优质课堂,形成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管理特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特色。
二、在历史教学中可采取问题式教学法
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的教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将教师从台前转到幕后,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但教学模式的改变及其应用对教师的教法选择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问题式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去应用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往往在新授课的导入环节花费过长的时间,导致学生巩固和应用部分时间不够而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根本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教师的责任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弹跳力”,自己跳过“横杆”。
独立自主学习是问题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让学生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现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同时也有种独立的要求,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而新课程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并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的能力。传统的“一刀切一锅煮”转变为独特性、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教学中,利用独立学习能力的转化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按不同的基础进行分析,让每个人学习时都能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尤其是略读课文,我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分小组学习、讨论,再进行小组指导,然后全班评议交流。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三、历史讲评课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激励性原则。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不是共性的,所以一堂好的讲评课,首先应该是发现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并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以期学生处于爱学历史课的最佳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重点性原则。所谓重点就是针对试卷和学生实际进行重点讲评,切忌面面俱到,关键在于找到错在哪里。
(三)启发性原则。讲评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答题中的实际,精心设疑,巧妙提问,恰当引导,耐心启发,让学生通过独立认真的思考,获得知识和方法,对有创新的解题方法尤其加以肯定、表扬。
四、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
在新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深入推进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徳、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做到“五多”:多动脑、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多动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学的延伸,也是历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课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走出课堂教条式的教育,通过户外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让大家彼此增进了解,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发挥团队精神,可以把课堂教学搞得更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第二课堂活动最突出的优势。历史课的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每次的活动都兴趣盎然,每
个学生都乐而忘返。要让学生们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超越,不能为兴趣而兴趣。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生存,成长为栋梁之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爱好和强项,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主参加自己喜欢的强项,发现自己的特长。历史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培育新苗。
初中历史教学的改进措施
在以上我们分析的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中可以了解到,要想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初中历史教师就一定要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而初中学校要不断对初中历史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并完善对该学科体系的建设,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价值观,达到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目的。
1.转变教学理念
初中历史学科并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我国的历史史实,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让学生把历史任务转化成自己的情感,从更深层面上来讲,初中历史学科也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与表达能力,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2.完善历史学科体系
在新课改的作用下,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以考试为目的的传统教学观念,要用科学、合理的历史教学观,构建并完善初中历史学科体系。我们所说的构建历史学科体系并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外部环境进行构建,而是说要不断完善初中历史评价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部建设。主要原因在于以往过于落后的"评价体系已经阻碍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如果不针对这种现状加以改变,那么就无法激发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初中历史教师如果想把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就必须要重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和语文、地理等有关学科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这样才有利于把历史教学深入的融合到我国的素质教育体系中。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讲解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并创新教学理念。取消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不再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学习历史的主要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掌握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在教学中发挥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作用
从初中历史教师的角度上来看,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而作为初中学校,要最大限度的在资源上支持外部环境的建设,为历史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并运用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师培养与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积极性,总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从初中学生的角度上来看,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以往初中历史教学中把考试作为对学生历史成绩好坏的评定标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生是否掌握历史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力。除此之外,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融入到这种教学模式中,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完全发挥出来,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教学中,另外,教师还可以把历史教学与现代技术结合在一起,增强教学情境的真实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运用各种创新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篇五: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一)
一、在历史课教学设计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文本的图文资源,设计富有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历史课问题,让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并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化为自己的“新血液”“新骨肉”主动发展形成智能。成功的历史课教学设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努力实现学生的发展性。因此注重历史课设问的技巧尤为重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一、尊重历史真实,巧设趣味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去挖掘,才能发展它。”教师在的问题只有趣味性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情感。如果问题平谈无奇、索然寡味,学生便可能疏于回答或应付了事。在教学《中国历史》(秦汉部分)中有这样一道探究题:在一部历史剧中,刘邦的妻子(即后来的吕后)因躲避兵乱逃进一座尼姑庵中,编剧、导演犯了什么错误?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纳闷了:编剧好像没错呀!吕后是女的,当然是躲进尼姑庵呀!这符合情理,殊不知,却不符合历史真实。尼姑庵属于佛教寺院,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我国的时间是西汉末年,而刘邦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显然,他的妻子吕后只能生活在秦末汉初,而不可能活到西汉末年。
二、设问方式灵活多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有人说:“历史知识是一成不变的,而教学方式则是多变的。”在历史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中心内容,注重设问方式灵活多样性,变换不同的视角来学习历史、探究历史。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可设问:①中英两国相距遥远,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呢?
②鸦片战争是否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为什么?
③爱国军民浴血奋战,但最终中国仍然战败,当时的中国有没有取胜的机会呢……以此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增强其主体意识,锻炼思维能力。总之,问题要设在关键处,设在重难点上,要在平淡中起波澜。要根据课堂需要,不可盲目设问,也不能连珠炮式的发问,必须要注意灵活多样。
三、设问要注意逻辑性、层层深入,化繁为简,轻松释疑。
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历史知识,教师设问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特殊到普遍,还要讲究问题的前后逻辑,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如:在讲《中国历史》(第四册)第一课时,涉及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建立、北洋奉系旧军阀的灭亡、“济南惨案”、“皇姑屯惨案”等众多的知识点,如果平铺直叙,学生就会云里雾里,难于理解。可设计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为什么要北伐?”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即广东国民政府组织的第一次北伐由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半途而废,吴、孙两派军阀虽被消灭,但奉系仍存,而国民党反动派为统一全国,也不会容忍奉系军阀的继续存在,所以要北伐。在讲到“济南惨案”时,教师又可接着设问:“第二次北伐既然是讨伐奉系,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会出兵干涉?”这个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
.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回答: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支持军阀混战,奉系的支持者是日本,如果奉系倒台,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将受到极大损害,因此日本出兵干涉,制造了济南惨案。在讲到“皇姑屯惨案”时又问:“既然日本支持张作霖,为什么又要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他?这不矛盾么?”由于有前面的问题铺垫,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史事分析就迎刃而解了:张作霖没有完全答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全部条件,日本人认为张已不易被它控制了,所以炸死了他。又可进一步启发:“那么,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有何目的?”“那当然是要扶持新的‘工具’,以便控制东北。”这样层层深入,逐步释疑,让学生们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中,轻松地理解历史知识。
四、设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理论性强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
初中学生由于知识面和心理特点的限制,对历史课本中有些理论性的知识还不易接受,因此课堂设问时不能太深奥,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世界古代史中《汉谟拉比法典》有一段引文:禁止理发师将奴隶的标志剃掉,否则,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这该如何理解?可先谈由于奴隶主数量太多,奴隶主们为了区分便将自己的奴隶做了可供辨认的明显标记。再设问:“请问奴隶主给自己的奴隶做标记这种现象与我们农村家庭中的什么现象相似?”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想到了农民饲养家畜时为区分各自的牲畜,在其颈项、尾巴或翅膀上做了相应的明显标记来区分,以免混淆。通过这一例子,同学们很容易又联想到问:“奴隶的命运与牲畜.
.有何本质区别呢?”又再进一步引申……奴隶实际是被奴隶主看作牲畜,甚至连牲畜也不如。也可联系中国古代史中“匹马束丝换五个奴隶”进一步说明奴隶的地位之悲惨。
总之,历史课设问的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设问时要掌握好度,让枯燥、烦闷的历史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运用。
二、历史学习:似易而实难
1、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
①奇数法记年代
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对比法
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
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
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
1927:领导南昌起义;
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
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
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4分)
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3、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
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
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
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
.
.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
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
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
二、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
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
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
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
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
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
⑤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
.
.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二)
一、历史材料分析题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读:带问阅读、审清题意。读题是解题基础。任何人做材料题都必须做好这个环节。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材料难易程度不同,因此读题也因人而异,有人一遍即可,有人须读两遍,也有人就须更加用心地读上三遍或要更加细致的阅读、揣摩。但在读题的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却基本相同。
(1)阅读一段文字,除了读懂文字的中心内容外,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这往往是我们后面解题的目标或参照物。
(2)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两则、三则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同时又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3)读题不仅要认真地阅读材料,更要认真地审读设问,有人可以先读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因为这样有目的阅读就如同“有的放矢”了。实在不行,先读材料有了一个大致梗概、轮廓后,也要认真读设问,再带着问题细读材料,这样才能保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
.
.(4)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出处、注释、出自何人之口,图片、图表、图示则一定要先读标题。这些内容往往能带给我们一些背景知识、提示,好比行路时看路标一样,不可视而不见。
二、思:建立联系、找准中心。读完或读懂了材料后,这时就要根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比如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子,或者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联想大脑中记忆的有关知识信息,找出一些联系,如材料与教材知识有何内在联系,这一段材料究竟与哪一个知识点相联系;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等。这一环节所建立的各种联系,找准的中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一环节阅读的升华,又是后一环节答题的铺垫。
三、答:按问作答、直奔主题。完成了前面两个环节再进入第三环节就好比稼穑的农夫有了播种和耕耘马上就要收获了。但笔者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常有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死抠课本。有的学生作材料题不太读材料及题目就开始翻课本,以为课本是万能的,希图从课本中找到现成语句、段落成为理想答案,有如胶柱鼓瑟!一种是信马由缰、漫天飞舞。这样的学生做材料题根本不管课本上知识点,材料的中心也把握不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却往往不得要领,有的所.
.答非所问,还有的虽与所问有联系,但只是沾沾边而已,不能抓住实质,有如疯子打拳!这两种现象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原因,既有读题环节不到位、思考环节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答题没有养成按问作答,直奔主题的习惯。其实答题必须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语言精炼准确、逻辑严密,对问题作出准确地说明,严密地论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悟,并有意识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掌握了这些步骤及答题技巧,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几类常见的历史材料题型。通常我们把材料题按材料展示的不同形式分成文字类材料题、图表、图示类材料题,混合类材料题三种主要的类型。
一、文字类材料题
传统类型的材料解析题主要是文字类型的材料题。其文字材料来源广泛(前面已有论述)。其中尤以文言文和外语翻译文字的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相应的背景知识(如地理知识等)。
例:阅读下列材料。(荆州市2007年历史试题中考)
材料一
应准添设下列各处,定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从事商业工业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二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
.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摘自《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回答:(1)与《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马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2分)
(2)在材料二中,中日两国政府达成了哪些主要共识?(2分)
(3)回顾中日两国近现代的处交史实,你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
对于这一道材料题,第一步“读”,首先注意材料一出自《马关条约》,材料二出自《中日联合声明》及时间“1972年9月29日”等说明,结合材料一主要内容:允许日本在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日本”对“战争”“表示反省”、“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等,这时再阅读设问,就进入第二步“思”,《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各有什么特点?这要结合必要的地理知识;第二问中有“材料二中”字样,明确答案应在材料中归纳;第三问要联系中日关系的现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第三步作答:
①《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
②日本对侵华战争进行了反省;中日决定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
.
.③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中日友好关系的新局面;中国与日本都是亚洲强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等。
二、图表图示类材料题
这一类的材料题的材料包括图片、图表、图示、地图、漫画等内容,形式新颖,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且跳跃性大,因此这也要求学生读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清楚准确地理解材料中反映的各种信息,解读这一类材料时注意要将“标题”与材料结合起来。
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亿斤
(1)与1949年比较,1957-1985年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2)从农业方针方面分别说明1957、1960、198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3分)
(3)材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启示是什么?(2分)
这一道材料题的材料看似平常,实际上时间跨度大,综合性强。它以粮食产量这一结果折射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读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懂得该柱状图反映的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再结合时间及设问(1)和(2)了解到1957年、1960年、1985年的粮食产量既要依次比较又要参照1949年的产量来对比。这时再结合1957年、1960年、1985年这三个时间之前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
.样历史事件,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变化。回答启示时,必须围绕“粮食产量”(即生产的发展)这一中心来谈。思考到这里就开始答题了。
答:①粮食产量得到增长。
②农业合作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适合农业国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三、混合类材料题
这一类材料题指材料由图片、图示、地图一类材料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其读题与思考的方法步骤出用前两类材料题的方法步骤结合起来,大同小异。在此也就不再举例了。
二、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1.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例4.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
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欣)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三、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例1.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例2.军阀割据时,冯国璋、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树(直隶、江苏)上饿(湖北)得快干(赣)了,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卤(鲁)面(闽),这(浙江)应(英)该很美呀。”
四、歌谣法,即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形式对仗,合则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
例1.中共早期有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一大;1922.
.年7月,二大;1923年6月,三大;同期国民党有一次,1924年1月,一大,可编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国民党一大24、1”
例2.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编为“32、3傀儡建”
例3.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长征。编为“34、10(念壹零)
36、10(念壹零),红军长征,翻山越岭。”
例4.
1935年瓦窑堡会议和1937年洛川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很容易混淆。可编为“瓦早洛(落)后”及“瓦窑堡,统战方针好;到洛川,定全面抗战”
例5.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变。可分别编为“37、9林彪吼,38、3拉锯战,40春
汪伪成,40下半
百团大战,41九千(人)
皖南事变”。
例6、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例7、文革爆发的导火线和全面发动的标志可编为“一个导火线,两会两文件”。
例8、文革中的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例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
.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五、排比法。即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适用范围很广。
例1.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赔款和开口岸
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例2.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
一转正: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二解散:1913年解散国民党,次年又解散国会。三修改:废《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改选举为推举,改有限任期为连选连任)。
例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
例4.辛亥革命后“实业报国”思潮的代表人物,可总结为“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的还有中共建党先驱“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
例5.1927年中共三大起义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队。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
.例6、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三)
一、写一篇好历史论文,要尽量做到论题新、论点新、角度新,文笔清新流畅,既有较强的可读性,又有较深的启发性,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拟定标题
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标题要准确、简洁又富文采,不妨拟几个标题,反复推敲,择优选用。在重视科学性的前提下,论文命题要新,要有创意,切忌平淡无奇,要力争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论文命题还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戏或故弄玄虚,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为自己的论文命题,以达到文章能引人入胜的效果。再者论文标题,宜小不宜大,特别是刚刚学习写作的中学生更是不要选大题目,选大题目的结果不是大而空,就是大而乱,想把文章写得面面俱到,却往往因为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会一面都不到。
2、组织材料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应当慎重:①要围绕主题选材。②材料要真实准确。③精心选择富有创意的材料。一份新颖材料,能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④材料不是越多越好。.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给出的资料,对材料也要进行整理、辨析,分析材料,通过自己的思考把材料组织起来,才能写出文章。
3、正文写作
历史论文的正文结构需要具备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论点是论文阐述的具体观点,相当于文章的小标题;论据服务于论点,一般用历史事实或作者自己的立论来说明论点;论证是用理论来阐述论题,可以引经据典或自我阐述;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一篇好论文,必须做到:
①论点明确新颖,富有创意。
②论据充分真实又恰倒好处。
③论证有力。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
④结论正确。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本质,给人深刻启示,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
⑤语言风格要有史学之一般特点。切忌文学之朦胧浪漫,要真实准确又颇具文采,要讲究理性又富感染力。文章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意则期多,字则唯少”;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做到文字清新、简洁、准确,使人读之心中波澜起伏。
⑥
正文写作前应拟写提纲,搞好谋篇布局。以材料为基础、观点为轴心,科学地安排文章的层次和布局,内容详尽、构思严密。
4、修改与润饰
.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文章的技巧,真实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文章需要多次反复修改,才能定稿。修改初稿;一是对内容和布局的修改,二是对文字的加工和润饰。
一篇好的历史小论文除了在写作、观点上符合题目的要求以外,还要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这些要求决定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除必须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扎实历史基本功以外,还要培养自己的材料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做到运筹帷幄。学生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篇幅中进行写作的,这就限定了学生的思考、构思的时间,要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好的论文,必须掌握好写作技巧,这样才能在写作中做到落笔有神。
二、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技巧
一、解题方法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两大步骤:一是读懂材料;二是审清题目。
读懂材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弄清材料的含义和观点。
.
.
仔细阅读每一则材料,真正理清材料在说什么、说了几层含义,或材料对什么历史事件发表了见解,并归纳出有几种见解。这是解题的基础。
其次,深挖材料,还原历史背景。这是解题的关键,它决定了答案的来源。
(1)还原历史背景要抓住材料提供的各种有效信息。如:材料的含义、出处(包括材料出自文献的名称、作者及文献创作或发表的时间等);
(2)确定材料的历史背景后要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作出系统的归纳。比如:材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发表的观点,就要弄清观点发表者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观点的正误及其历史进步性和落后性,等等。
审清题目,就是抓住关键词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题目的考查意图。如:
(1)弄清题目是要求根据材料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
.(2)若针对观点提问,要注意问的是题目的观点、答题者的观点、还是历史上已成定论的观点;
(3)若考查原因,就要抓住根本、直接、历史、现实、主观、客观、政治、经济等关键性词语。
总之,审清题目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
二、实战练习
【例题】(2007·湖北恩施州)据史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
.材料二:“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
──尼克松
材料三:2006年4月18日,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胡锦涛访美期间指出,中美建交27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风雨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美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材料看出,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于哪一年?从尼克松访华到两国正式建交期间,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签署并公开发表了什么文件?
(2)尼克松称中美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什么时候?美国强大后实施称霸全球的战略,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美国立国只有二百余年。有人说“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
.(4)材料三“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二战期间中、美等26国结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标志是什么?现在,中美两国都加入了一些国际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试举一例说明。
(5)中美两国都善于根据本国的实际对政治、经济制度进行自我调整。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遭遇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制度时,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其核心内容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战略决策?
【解题思路】本题图文并茂,又有时政材料,问题设计的面很广,综合性很强。本题是一道考查中美关系以及相关两国历史发展综合性的材料题,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中美的历史。解答本题的步骤是首先阅读材料,然后根据问题,还原历史,联系所学有关中美历史的知识进行一一回答。
【参考答案】(1)1979年。《中美联合公报》。(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或1945年以后)。杜鲁门主义。(3)本题答案不唯一,答出以下观点的任意一种即可。同意:华盛顿领导美国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制定了联邦宪法;1789年当选美国第一届总统;被誉为美国“国父”等。不同意:因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当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标志着独立战争开始的.
.枪声由来克星顿的民兵打响的;在独立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大陆军由千千万万的北美人民组成;起草《独立宣言》的杰斐逊等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政治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等。(4)《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或亚太经合组织(APEC),或世界贸易组织(WTO)(答出任意一个即可)(5)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或国家调整工业)。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或实行改革开放)。
上述仅是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方法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后盾。所以,要真正做到正确答题,提高得分率,还必须从基础知识入手,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和历史观。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面对不同类型材料题时,做到游刃有余,全面作答。
2010年中考前历史的冲刺复习
首先,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因为中国历
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学"活"历史,提高自身认识事物的能力。例如在复习中国史的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我们不仅要看国内情况--封建统治日趋衰落,更要把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作鲜明的比较,这就会从中
国史的复习牵联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后的英、.
.法两国.
其次,中考前学生必须在掌握好基础知识之上构建知识的体系,明晰知识的线索。一个聪明的大脑,必须能够将纷乱的知识依据一定的规律,根据自身认识事物的特点,将书本由厚变薄,运用时再由薄变厚。历史学科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
是知识的前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考生必须而且应该把握这种关系,捋清知识的脉络。如中国近代史的复习就可以按两条清晰的知识线索贯穿起来,一
为外来列强侵华,二为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及探索,其中的每一个历史知识点都可以用这两条线将其自然地贯穿起来。这样知识的掌握将不再是孤立的、易混淆的点和块,而是一张知识的网络体系。
第三,考生一定要在原有复习的基础上再度夯实基础,准确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点。中考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肯定会占有相当的比重。因
此,考生必须掌握好课本的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历史知识能够做到随手拈来,运用时得心应手。中考前有着坚实的基础知识的考生定会在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处理中做到滴水不漏。
2010年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一、具体要求
1、学生不仅要记忆,而且重要的知识点还要记准确,会灵活运用。
.
.
2、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注重思维能力的拓展
3、注重对同类知识的归类、对比与分析
4、注重时代性与正确的政治方向
5、注重同一事件的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及理解与掌握
二、历史课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练习和测试中反映出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准确(填空不会或不准、直选不对、简答写不出或不完整)
2、读图能力差(重要的人物、事件、器具分辩不清)
3、不认真读(答非所问或多答或少答)阅读材料能力差不会读(读与分析脱节,不会找中心意思、关键字词、数据等)
4、语言表述能力差
语句罗嗦书写内容太多、不精炼,不看分值,即浪费了时间又得不到高分
准确性差所写内容与材料不太吻合,范围或大或小(问的是经济方面答的是政治、经济、文化)
5、答题技巧差不了解和掌握各类题的要领,表现书写零乱、冗长。
6、错别字现象较多
要求:关键的人名、地名、文献名、会议名等不能出错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关注课标及考试方向和要求。
.
.
表现:只抓课本,埋头苦干,盲目性和随意性强。
2、不关注教材的处理
不明确各种体例的地位,一把抓或忽视辅助文。
表现:不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不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的方法
3、不关注同类知识的归纳与对比分析
表现:就一个知识讲一个知识,不能把同类知识及时总结,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物、改革、文件、战争、科技成就、文学作品等)
4、不关注学生答题技巧的训练
错误的认为只要学生背会就行,结果学生把启示写成影响,作用写成任务,不条理的现象更不用说。
5、不关注重点知识
表现:所有的知识抓起来方法一样,没有重点一般难点之分,结果基础知识记不牢,重点知识记不准。
三、注意事项
1、重视正文,加强基础知识
2、重视辅助文,提高学习兴趣
3、重视活动课,扩大学习范围
4、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5、认真钻研课标及考纲,了解学习方向
6、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复习与巩固时的具体要求:
.
.
要求1:学生不仅要记忆,而且重要的知识点还要记准确,会灵活运用。
要求2: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注重思维能力的拓展
要求3:注重对同类知识的归类、对比与分析
要求4:注重时代性与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求5:注重同一事件的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及理解与掌握
五、时间安排(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二月底——四月中旬
内容:八、九年级上下册总复习
第二阶段:
四月下旬——五月上旬
内容:七年级上下册总复习
第三阶段:
五月中旬———六月上旬
内容:各类知识归类总复习
第四阶段:
六月上旬——中旬
内容:查漏补缺、综合训练
2010年中考历史问答题解题技巧
1.规范准确
一切努力都必须落脚于答案之中,这是取分的关键。制定答案的基本要求是史实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要点的完整性、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在内容
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
.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2.细心审题
审题对问答题来说,尤其重要。能否审好题,是答好问答题的先决条件。通常憎况下,审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要求。审题首先要明确问答题的类别和基本结构,要正确地找出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等,以便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和要求。第二,确定
题型。随着高考问答题综合性增强的态势,其复合性加强。审题时要根据提示项及简述、概述、说明、简析、评价等说明性文字,确定好题目类型,依此确定解题基
本思路和答题基本方法。
第三,挖掘题意。根据要求,确定好时限、内容和思考的范围。如1995年“建国后生产关系题”,题目涉及
回答的内容有:生产关系变革的步骤、每次变革的原因和内容及结果、理论依据等三方面。考生必须综合建国以来生产关系的三次变革来回答,但有不少考生仅答出
一、二次变革。对材料问答题,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并搞清观点与试题论证的关系。针对一题多间和分值分布的规定,搞清重点与非重点,并据此确定各部分作答的内容和时间的分配。第四,审明材料的观点。目前来说,不少问答题是通过材料来创设答题情景的。这就需要搞清所引历史材料的观点,特别是有关材料类的论证
题,其观点。结论,多是需要考生论证的论点。否则就会文不及意,离题万里了。
3.筛选要点
.
.
在认真审题的基
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教材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从材料的组织、观点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的思考,组织好史实,确定住观点。但是,问答题
的特性,并不要求全部罗列史实。因此,必须根据题目的指向,对史实作认真的筛选,确定好要点。切忌不分主次的堆砌、移植史料。
4.简列提纲
中考命题的发展,是绝难碰上成题的。因此,编列好提纲,尤显重要。在明确解题思路,组织好材料的基础上,可根据题目要求,迅速编列解答提纲。提纲力求简约,不必详列,自己明了即可。
5.解决难点
考生对问答题的回答,深感困难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高度概括的方法、评论方法、理论认识。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难点和重点。
第一,关于高度概括的题目。这类题目跨度大、涉及史实多,突出“归纳、比较、概括”能力的考查。对此应按照题目指向和要求,可用把散见于教材的史实加以
筛选。提炼、运用将史实浓缩的提炼式概括法,或采用以时间顺序为纲括法,还可以用逻辑关系为主的概括法,进行概括时,力求概括精炼、全面、准确
第二,关于评论性的题目。通过提出观点和提供材料,要求给予评论,如“杨贵妃题”。历史评论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按照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
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条件从抽象原则出发进行空洞评价。一般情况下,根据题目要求和.
.历史要素,运用正确的观点,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对材料式问
答题,首先据题目的有效信息,从隐含的观点进行评论。
第三,理论认识方面的题目。这方面的要求主要包含在问答题的最高层次“说明了什么”中。目前来说,多数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隐含在题目之中。可紧扣题目要求,运用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史论结合,去论证、示题目的结论。
6.明确问答题的基本结构
通常情况下,问答题是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四部分构成。提示项是对考生回答方式的提示,限定项是对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和情景内涵的规定,中心项则规定了解答所依据的对象和内容,求答项是对回答内容和项目的规定和要求。中心项是问答题的核心部
分,提示项、限定项从属、服务于中心项,中心项决定求答项。
四大项共处于一道问答题中,但先后位置和出现的次序不定,四者相互依存、合理统一,共同服务于问答题的考查功效。
2010年中考历史备考复习建议
一、以平和的心理对待考试
考生考前紧张是正常的,考前不紧张反而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们要相信,大家都紧张,别人可能比我更紧张。这样想有利于我们消除紧张情绪,做到张驰有度,以平和的心理应对考试。每天的学习要和以前一样,开“夜车”疲劳作战和提前放松都是不利于考试的。
.
.
另外,我们要坚信历史学科是开卷考试,大部分答案还是能够从课本上推敲和提取出来的,只要平时努力了,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二、建立和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毕业学业考试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还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建立起运用知识的思维运行机制,进行知识的系统和整合,根据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认识重要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使知识间联系渠道畅通,为知识的迁移和活用奠定基础。
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组成体系,了解学科知识的层次、脉络,知道各局部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最好能画出系统联系图,其次,要掌握各重点
内容的知识结构,即组成要素和相互联系,也要内能画出结构体系。根据复习阶段,可分别建立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
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等。有了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就能打破教材中的单元界限,使知识的综合成为可能。
三、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毕业学业考试历史命题的趋势是贴近生活,贴近热点,让中学生感知沸腾的社会生活。在剩下的短暂时间里,我们要特别关注今年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和重大历史
事件的纪念日。例如安倍晋三的中国破冰之旅,温家宝总理对日访问的融冰之旅与中日关系的发展;中日关系的焦点与中日关系的前景;欧盟50年与经济全球化;
十月.
.革命胜利90周年;南昌起义80周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和南京大屠杀70周年等等。
以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在梳理、确定热点焦点问题时,既要关注与历史知识直接有关的,更要重视能与当前政治联系起来的问题。
四、形成“大历史”观
中国历史本来就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因此在学习中要尽量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学“活”历史,提高能
力。例如复习中国史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国内情况———封建统治日趋衰落,更要看到当时世界的大环境———世界资本主
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这就会从中国历史的复习联系到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只有这样,我们在面对文化比较和中外史结合的题目时,才能从容应对。
五、重视对图像图表的判读
历史试题的命题形式多为“提供材料、设置情境、考察能力”,这样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其中的材料就常有图像、图表、新闻图片、数据等。因此,复习时要重视对历史地图、历史插图(人物图、文物图、漫画、珍贵的历史照片)、表格等的复习训练。
六、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
.
考生在中考中失分的一个普遍原因是忽视审题。考生在最后一段时间一定要养成细心审题、紧扣题意做题的良好习惯。不要只求速度,忽视了准确度。只有学会审
题,才能规范做答,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每一次模拟考试后,我们都要总结审题能力与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用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
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在做试卷时,先要看清题目涉及内容的关键词,其次要把握题目涉及内容的时空范围,再次要弄清问题所问的着眼
点,即应该回答什么。在审完题后,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内容组织答案,答案的组织必须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整洁化。
七、回顾和揣摩上两年试题的特点
今年是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三次毕业学业考试,也是全省范围内第一次课改统考(大纲区结束)。经过前两年的尝试,命题形式已经成熟。因此前两年的毕业学业考
试试卷是最好的试卷范本,我们要结合今年考试纲要上的样题,认真揣摩前两年的试卷,找出试题的大致类型,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不要再做形式过于老套的试
题,以免劳而无功。对于平时我们疏于练习的题型,更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从中研究出解答技巧和方法,积累答题的技能。
八、精做样卷,提高效率
毕业学业考试前学生已经过了无数次的大大小小考试,久之形成不良习惯,往往不重视平时的模拟测试,做题总是马虎对付,寄希望中考时能认真做好题。实践证
明,平时马虎,中考也必然马虎。.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模拟测试时,应从战术上形成高度重视的态度,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当作去认真对待。
九、做好历史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
今年的毕业学业考试延续了以往历史与政治同场开卷的方式。一提到开卷,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平时看不看书无所谓,反正中考时可以带课本和复习资料,到时翻书找答案不就行了?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中考政治、历史两张试卷同时分发,历史试卷满分是70分,政治80分,时间是2个小时,折算做历史试卷的时间为56分钟。命题涉及的范围是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安徽历史,共有七本课本。试卷知识点多,考查范围广,综合性强,并且还遵循“以能力立意命题”为趋向。尽管
毕业学业考试相对于过去的中考,难度系数有所降低,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和了解,想在短暂的56分钟内靠查
找书本和资料答好试卷,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度很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时间不够。
从以往考生情况来看,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在做试
卷时,由于翻书所用时间太长,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都难以做完,更没有时间思考能力题目和全面检查试卷。由此可见,我们要系统化和整合基础知识,须做到以下
几点:①依据考试纲要,结合教材等确定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顺序,有的放矢地进行梳理、整合。②实行单元.
.内的小专题式复习方法,提高应对考试的针对
性。对每一单元的内容,根据内容特点,归纳概括出若干个小专题,即主干知识专题,在梳理专题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到一专题一训练,提高复习的实效性。③实行
模块式专题复习。在单元内小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实行仿考命题形式的模块式大专题主干知识的系统归类复习法。根据前两年的学业考试题、考试纲要、学情、时事
等方面的情况,确定若干个主干知识专题,据此归纳系统相关知识,再辅之以专题练习,这样掌握的知识更有利于考场上的发挥。④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要着重掌
握好中外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性特征。
2010年中考历史组合选择题的四种解题技巧
一、两种思路结合法
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运用这一方法会取得好效果。首先,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其次,联系学过的与材料有关的史实或选项所及的有关知识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与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
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
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分析]本题是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19世纪的西欧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行之时,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影响即题干的叙述来分析比较备选项的叙述,可知①②④项叙述正确,而③项“封建
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是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就有的历史现象,不属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A[解题指导]本题属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类型,导致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过程中容易出现思
维障碍的因素有:①是没有读懂材料,不能获取有效信息或总结出其基本内容及特点;②是缺乏比较辨别能力;③是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不清,不能形成正确
认识。排除障碍可采取如下方法:①认真研读题干材料,充分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出基本内容。②将所得信息与备选项进行核对比较,从而判断出两者是否一致。
③平时学习中要加强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和理解。
二、背景切入法
对于原因类多选题,我教给学生一个基本的解题思路:把历史事件放在发生前的特定历史背景中去,从中找到根本原因、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
如: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重要原因是:①进行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②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③大量吸收外来移民④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归纳以及准确
再现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本题迷惑性大的是选项①,这是所学的“美国内战”一目中提到的知识。事实上美国领土扩张历时近一个世纪,如1898年吞并夏威夷。
西进运动也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过程,且西部开发本身也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晚期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题目要排除的是选项②,因为这时美国还是一个积极引进欧
洲剩余资本的国家。
答案:B[解题指导]本题要求在多个选项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解此类题的思维障碍:①粗枝大
叶,不能对每一选项仔细分析;②出现知识空洞,对史实的分析和掌握不系统全面;③缺乏必要的知识迁移能力。排除障碍方法可采用:①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培
养知识迁移能力;②学习历史一定要注重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的理解、分析;③做此类题一定要更为小心,对所有选项都要审查,再逐步缩小包围圈。
三、参照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形成了正向思维的习惯,因此解答某些题目时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这
些题目往往是完整的问句或叙述句,选项是答语。因此,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题干要求,先想一下正确的答案以及与之有关的史学界权威观点,把它标注一旁,但不盲
从于权威,再以之为参照,对比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如: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
.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
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
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③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
觉醒④拿破仑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答题本应依靠材料即论从史出。这段材料前面一层意思表明了拿破仑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即反映了①和③,后一层意思表明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故②成立,④虽然正确分析了拿破仑战争的积极意义,但与材料无关。
答案:B[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与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的思维障碍有:①对材料的理解
不够,不明白这位爱国者为什么要“感谢”拿破仑,“法国人鲜血的价值”是什么?②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排除障碍的办法:①认真阅读材
料,提高理解能力,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②坚持论从史出。依托课本,但不照搬课本知识。结合所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类题目的基本方
法。
四、限定语突破法
做组合题,首先要仔细审读题干,这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我要求学生解答组合题时,要像语文划分句子成分那样,抓住题干中的每一个字,.
.尤其要抓准限定答题要求的字词,从而明确题目的时空限定以及特殊的解题要求,并以此作为解题突破口,排除错误选项得正确的选项。
如:美西战争与日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最典型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二者相似之处有:①新殖民主义国家向老殖民主义国家挑战②战争在交战双方的国土之外进行③战争对亚太地区局势影响重大④战争加剧了美日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比较历史事件和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解答此题的着眼点是再现美西战争和日俄
战争的基本史实,然后再从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目的、性质、地点、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此题难度不大,用排除法可排除④,因为美西战争时,日本刚从甲午中日战争中获利,并跻身于欧洲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之列,那时日本尚无同美国争夺太平洋和美洲的实力。
答案:B[解题指导]本题属于类比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题目的思维障碍是不善于发现可比项即寻找可比点。排除障碍的方法有:①纵向回顾不同历史事件的前因、经过和结果,以便认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②横向对照,尤其要从类似的方面寻找可比点。
因为现在中考是政史合卷,所以时间分配要合理。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二、历史解题方法
(一)
单项选择题
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
.
.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有的题肢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3、有的是反向选择的要注意,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题意的,这要特别注意。
4、不要凭经验答题,说不准题目跟你做过的题目考察的角度不同。凭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答题。
5、选择题选好以后,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动,相信你的第一感觉。
(二)
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1、带着问题读材料
2、重视材料出处
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5、规范做答
如何分析材料?
我们现在的材料大致有三种类型:文字型材料题、图文结合型材料题、表格型材料题。
(1)文字型:找层次性的标点符号,如句号或者分号,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句话,总结出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最后总结每一个材料的中心意思。
(2)图片型:首先大家对书本上的所有的图片要熟悉,看到图片应该想到跟图片相关的事件的背景、经过,内容、作用、影响等等相关的内容。不能只看图片的本身,要看到跟图片相关的所有历史信息。
(3)表格型:主要是比较数字的变化,要透过数字看到背后的历史信息。主要是横比和竖比资料的变化。
(4)
通常每题的最后一问是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遇到诸如给我们什么启示或者认识的,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材料,根据每个材料的中心意思答题.遇到我们中学生怎么做的,通常是从我们怎么想和打算怎么做的角度答题。一定不能脱离材料,同时每题的前言也会对此类题目有提示作用。
▲问答题解答思路和方法
1、审题是前提
明确题目要求,注意题干和设问的限定条件。
2、答题是关键,按问而答。问答题是采点给分,所以后面的分值就是给你提示本题有几个答题角度。
3、如果一小题当中有两小问或更多小问,而你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明确的话,就不要写清楚是哪一小问的答案,直接在那一题的相应位置写上你有的答案。
4、因为是使用答题卷,答题下笔前一定要看清答题的区域,不要超出规定的答题区域范围。字一定要写工整、清晰。
友情提醒:遇到棘手的不要气馁,容易的不要得意忘形,一切以平常心对待!!
.
.追问
谢了
一、选择题
1、总体思路:明(明中心)→→划(划关键词)→→分(分题型)→→寻(寻方法)
2、题型及方法:
(1)识记理解型:例:07年广东高考1、2、4、11、12、20、25等
(2)材料理解型:(关键要理解好材料)例:07年广东高考7、10、18、21——23等
(3)题眼型:(题干中关键词为题眼,尤其是时间点或限定语等。通常用挂靠法或踩点法)例:07年广东高考3、6、8、9、13——17、24;又例:说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主要是因为(A):A、它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B、它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说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忘的政治运动,主要是因为(B)
(4)热点感悟法:(考试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对当今有重大借鉴意义的热点)
例:07年广东高考5、19中的答案项
(5)组合型:(排除法,先找出自己最能判断的项,然后进行排除,尤其是涉及到时间、地点的顺序排列题,一般先确定两头就基本可以了)例:07年广东高考4(6)根因或主因型:(主因是由事物的本质属性引起的,具有必然性;根因是事物发生的根源,具有偶然性。高考一般不要求作过高的细微区别)
1)常规法:从经济、自身(主观)思考。例:07年广东高考12)寻源法:推敲比较自己难以确定的几个选项间的关系,若存在B决定A的关系,则选择B例:新航路开辟的根因:A、寻找黄金
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因存在B决定A的关系,故根因选择B)
3)原理法:(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例:19世纪前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因:A、完成了工业革命
B、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不断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A为生产力,B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故选择A
.
.
4)特殊法: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因通常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如赋税制度的变革(但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主因都是生产力或生产工具、技术的革新)
②决定改革或革命成败的因素:A、根因(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B、主因(双方的力量对比)
(7)目的或意图型:1)阶级分析法:例: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的根本目的是:A、复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巩固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2)原理法:(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例: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根本目的:A、改变单一的公有制
B、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8)实质型:(要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到制度、规律、趋势等内在方面分析)
例: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A、分封制的瓦解
B、楚国势力的强大
(9)常识型:(根据生活常识,答案要合情合理)例:一幅反映文革时期的漫画(一个农民坐在十多米高的梯子上摘棉花)说明了当时:A、农业经济的发展
B、左倾思想的泛滥
文综试题解题技巧
审题:①审题型。包括政史地大综合,还是政地、政史、史地综合;综合性还是开放性;叙述、比较、评价、分析原因等。②审关键词。主要关注题目的解答方向、发生领域、时代特征和理论层面等。③审时空范围。④审综合角度和侧重点。这样解题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会误入歧途。⑤审提问与课本的关系。
答题:①认真构思,理清解题思路。先在草稿纸上列出来,答案分几个要点,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分析问题时要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②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注意:A.行文要有顺序,可按时间、空间、学科、逻辑顺序;B.层次清楚,要.
.点明确,做到“三化”即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C.要点要简洁,主次要分明;D.语言要规范;E.书写整洁,字迹清楚。
46回答时间:2011-5-3107:53|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风平浪静1997|三级采纳率:31%擅长领域:
幽默滑稽
情感情绪
中考
生活常识
职业培训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
篇六: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研究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绩,注重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建设和谐课堂,建设快乐课堂的根本要义所在。
1.构建高效优质课堂基本模式
历史课教学的高效课堂有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步骤,高效课堂要求既是统一的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又可根据教师情况和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做到四个基本点: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班集体管理的关键;集体备课与个人二次备课相结合,要根据本班、本人实际进行个人自备;精编精选练习非常重要,杜绝照搬照用现成资料,使学生陷入“题海”之苦;教师间多学习,围绕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高效课堂有新知探究课、复习训练课、检测点评课三种课型。高效课堂有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测试四个环节;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和有关纪律做了强调,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迅速将有关要求落实到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小组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去,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优质课堂,形成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管理特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特色。
2.在历史教学中可采取问题式教学法
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的教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将教师从台前转到幕后,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但教学模式的改变及其应用对教师的教法选择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问题式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去应用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往往在新授课的导入环节花费过长的时间,导致学生巩固和应用部分时间不够而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根本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教师的责任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弹跳力”,自己跳过“横杆”。
独立自主学习是问题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让学生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现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同时也有种独立的要求,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而新课程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并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的能力。传统的“一刀切一锅煮”转变为独特性、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教学中,利用独立学习能力的转化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按不同的基础进行分析,让每个人学习时都能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让不同的学生都能
“吃得了”“吃得饱”。尤其是略读课文,我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分小组学习、讨论,再进行小组指导,然后全班评议交流。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3.历史讲评课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激励性原则。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不是共性的,所以一堂好的讲评课,首先应该是发现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并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以期学生处于爱学历史课的最佳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性原则。所谓重点就是针对试卷和学生实际进行重点讲评,切忌面面俱到,关键在于找到错在哪里。
启发性原则。讲评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答题中的实际,精心设疑,巧妙提问,恰当引导,耐心启发,让学生通过独立认真的思考,获得知识和方法,对有创新的解题方法尤其加以肯定、表扬。
4.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
在新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深入推进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徳、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做到“五多”:多动脑、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多动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学的延伸,也是历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课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走出课堂教条式的教育,通过户外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让大家彼此增进了解,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发挥团队精神,可以把课堂教学搞得更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第二课堂活动最突出的优势。历史课的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每次的活动都兴趣盎然,每个学生都乐而忘返。要让学生们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超越,不能为兴趣而兴趣。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生存,成长为栋梁之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爱好和强项,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主参加自己喜欢的强项,发现自己的特长。历史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培育新苗。
篇七: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初中历史有效的教学方法归纳整理
初中历史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内涵是教师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整合协调地制定和实施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与发展,以最优化的效率晋升学生的糊口聪明,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流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糊口实际和经验背景,匡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熟悉,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题目,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把握准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系体例,“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详细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
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进步能力的题目。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如二战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
2、要学会独立思索。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流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索的良好习惯,碰到题目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躲藏在事物后边的题目,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如在讲“匈牙利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题目来,当时有学生提出:“社会与共产党合并,为什么终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匈牙利共和国”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征求其他同学的看法,当即有学生告诉他,由于社会主动提出来与共产党合并,共产党提出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建匈牙利共和国。我对他的回答予以肯定。那么为什么社会同意了共产党的前提?社会把政权拱手交给共产党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于是学生答:社会无力一党支撑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党把握着武装气力。从而使学生理解,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特点是在暴力基础上和平过渡。因此通过学生自己找题目,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
三、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教学目标就是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核心和灵魂,是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的根本起点及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运行轨迹,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正确、到位,能让新课程教学更科学、有效。
新课程固然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立场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对部门教师来说,这只不外是给原来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换了一种提法而已,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索,这样的教学显著缺乏有效实施的条件――不能真正明确通过该课教学应该让学生把握哪些知识?拓展哪些能力?培养什么情感?笔者以为,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确定教学重心、明确教学主线、开展预设与天生的依据,而且也是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丰硕内心情感、进步自身素质的保证。
在流动中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巧设流动课,增强学生自我组织能力。在正常历史教学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布置流动课的标题题目,发动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归纳知识、提取要点。这样,教师则改变了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状况,更好地施展了自己的主导作用,而学生也事先预备好了大量的学习素材,课上他们踊跃地回答题目,积极介入探究式学习,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可见,适时地开展流动课,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归纳、对比等思维能力。
活用史料,增强历史课堂的直观效果。历史材料是历史知识形成的源泉,运用历史材料,便于准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同时,通过分析史料,可以锻炼并进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史料不仅能充实历史理论教学,而且还留意史论结合。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由于理论教学的需要而忽视史实的讲述,而只有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历史理论教学建立在史实的基A上,避免了浮泛的分析说教,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刻、充实的熟悉。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一、问题教学法,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探求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也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中的问题设计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层次性原则。人们认识问题时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可利用背景材料、图片、图表、影视视频,从外到里,层层设问,问题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以《汉朝中外文化交流》一课为例,此课授课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典型的问题教学法。导入部分,结合课件上的葡萄、核桃、石榴、黄瓜等瓜果图片,创设问题:这些瓜果的产地在哪里?什么时候传入中原?立即把本
节课第一部分内容,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点出来。紧接着,再设问: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结合这两个问题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接下来,由浅入深,再进一步设置几个问题:想象下张骞出使西域路途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张骞出使西域的任务是否完成?这两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即使困难重重,但最终他还是成功完成了使命,并且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最后再将问题升华:这条交通要道的开通有何意义?在今天还发挥着哪些作用?通过层层设问,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既将整节课的内容有效地衔接起来,又能引导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除此之外,问题的设计应有新颖性。一道新颖的问题能够马上吸引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可以以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喜欢的游戏方式创设问题,如讲到抗日战争时,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设置成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谜语题,“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以这样设疑提问,使学生兴趣盎然,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究知识的境界。还可以采用逆向式提问,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比如,在讲《鸦片战争》: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样一个问题,无疑会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展开激烈讨论后,一部分学生认为:可能不会。因为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使英国的在华利益受损,惹怒了英国,所以英国才决定发动鸦片战争。还有一部分则认为:还是会爆发。
因为英国要让鸦片进入中国市场,打开中国市场。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进入十九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迅猛发展,已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拓展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打开中国的大门。逆向思维提问对学生有强烈吸引力,可以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得出多维的问题答案。
总之,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问题教学法,能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弊端,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的探究能力、思辨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史料教学法,让学生感知历史、理解历史
伴随着新课改,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采用史料教学,不仅可以佐证教材的观点、深化活化教材,丰满教学内容,而且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能起到熏陶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时,为了使史料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史料的选择要服务主题、引用准确、使用有度、分析到位、引发思考。
首先,史料的选择要有针对性,选取的史料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如《新文化运动》一课,为突破重难点,教学设计里可以以北京大学为
切入点帮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引用新文化运动前后北京大学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北京大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新课改后,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也成为每一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为能更好地塑造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细节的史料,能够达到较强的实现效果。例如在讲到邓世昌英雄事迹时,可以补充以下一段史料:致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全部落水。有人递给他救生圈,他拒不接受。其爱犬咬住他的发辫,希望救出主人。但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也带着满腔悲愤和遗憾一同沉没。后来,光绪帝为此事挥笔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讲完这段史料,学生已深深被邓世昌英勇献身的精神所感染。
其次,史料运用要适量,尽量引用教材中的史料。教材中有大量的原始材料,文献资料、图表、图片等,这些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在众多的史料里,初中生对于直观性较强的历史图表、文物图片、历史人物画像、照片、漫画等实物史料而非文字史料更感兴趣,更易理解。如讲到十九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这时期的民族危机,最典型的史料就是采用教材里提供的漫画版的《时局图》。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历史,应把史料与思考题有机融合起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理解历史。
三、历史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的课堂“活”起来
历史情境教学法在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历史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对历史情境的再造、复现、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历史的真实,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建构新的认知,并促成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教学有利于“活化”历史,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浓厚多了。
情境的设计与呈现方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可以充分利用成语典故、歌谣、诗词等创设历史情境,运用文物信息、影视资料、图片(漫画)、学术争论等内容,可采用口头表述、朗诵渲染、展厅展示、图文展示、现场报道、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多种方式实施,再现历史情境。其中,最受初中生喜爱的便是历史课本剧的表演。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促使他们感知历史,既拓展了解和学习历史的途径,也增强了对历史的兴趣。
情境的设计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度”:围绕教学主题构建,不能随心所欲,要服务教学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要有思维含量,能激发思考兴趣。
在《秦的统一》一课中,经济、文化方面实行“车同轨、书同
文、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措施的背景、作用是教学的重点。围绕本课教学重点,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设计课本剧《秦始皇微服私访记》。
时间:公元前221年之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某一时间
地点:原六国旧地
人物:秦始皇、侍卫、商人、县衙县令、民众
学生表演: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巡游天下。一天,秦始皇车队到达了前韩国地界。路上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因为韩国修了许多路障,不利于车辆通行,而且秦国车辆比较大,韩地的道路只能供韩地的两辆车并行。车队继续前行,到了前楚国都城。城市很繁华,但市集的商人不收秦钱,而且买一斤肉花的钱明显比秦国少。不久,车队到了吴地的溧阳,秦始皇一行刚进城就傻眼了,一句话也听不懂,写的字也不认识。秦始皇无奈,发了一道诏书到溧阳县衙,县衙乱成一团,唯一认识秦国文字的人出差了。
教师在上课时,在幻灯片显示剧情梗概后,各小组设计简单台词,然后进行表演。同时教师设计以下问题:秦始皇微服私访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秦始皇后来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困难?你认为秦始皇后来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这样的一场简短的历史课本剧表演,让学生的历史课堂“活”了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提高了对历史的认知。
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探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是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史料在初中历史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一、史料运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目前,江苏初中的历史课本选用的是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川教版的历史教科书是以时序为线索进行编写的,时间跨度大,有时一篇课文要讲两三个朝代,显然只能抓重点,点到为止。这给学生理解知识带来了不便。为弥补教材不足,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适当引入相关史料很有必要。例如,在学习“明清君权的加强”一目时,笔者在教学中展示了四则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军机处的设置使君权得到加强”这一难点。史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史料二:军机大计,罔不总揽;史料三: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史料四: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与其间。学生先阅读史料,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史料一讲的是军机处设置的时间、目的及组成人员;史料二则讲军机处能全面掌握国家的军政大事,那么军机大臣是否左右着国家的军政方向呢?阅读史料三、四,可以得出军机大臣只是抄写、传达皇帝的旨意,起下达的作用,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决策者仍是皇上。然后,笔者出示教材中军机处内景图和故宫太和殿内景图,让学生读图观察比较两幅图的不同。学生看到军机处设施简陋,一桌一椅,而太和殿金碧辉煌十分气派,从而认识到皇权的至高无上
和大臣的地位低下,君权强化一览无余。
二、史料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史料不仅仅是文字材料,还包括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内容丰富。如果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史料,让课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就可以一改传统历史课空洞乏味的课堂气氛,使呆板的历史知识鲜活起来。这些史料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中日黄海大战”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致远舰冲向敌舰的插图,了解战争的残酷和中国官兵视死如归的精神。接着让学生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的一段影像资料,真实再现了甲午海战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英勇顽强的悲壮历史。当学生看到致远舰多次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二百余人全部壮烈牺牲这一场面时,学生流下了悲痛的泪水。不少学生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大有自己也要上战场之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这一刻得到强化,得到升华。可见,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影视史料,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史料运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反应,客观事物越丰富,越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在讲“古埃及金字塔”的知识时,笔者先用课件展示了
尼罗河下游大大小小的八十余座金字塔的图片,首先让学生从外形上了解金字塔的雄伟壮观,进而通过文字介绍最大的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高约146.5米,底边每边长230米,用230万块经过磨制的巨石砌成,每块石重约2.5吨,巨石之间无任何黏合物,却严密得天衣无缝,为修建这一工程,长年有10万余人劳动,历时30年才完成。学生先阅读这段文字,然后分组讨论、思考。学生讨论激烈,各抒己见,形成答案,分组选派代表汇报,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这段文字利用数字说明金字塔建造时间之长,气势之雄伟,技巧之精湛,人民之伟大,劳动之艰辛。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向更深层次延伸,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同学们,公元前26世纪的古埃及建造技术低下,没有任何起重装置,如何运来每块2.5吨重的230万块巨石?从哪里运来的?又怎样把它垒到一百多米的高处且黏合得天衣无缝?问题一出,学生顿时活跃起来,大家踊跃发言,积极讨论,有的说这样建,有的说那样造。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各种能力得到提高。最后,笔者进一步延伸:关于金字塔的建造,历来说法不一,这些只是推测,具体怎样建成,可以说是个谜,其实有关金字塔之谜还有很多,如果有兴趣,学生可借助资料或互联网作进一步探究。这样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步步提升,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料进行教学,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想观念,好处多多。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
使用、善于使用,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更加精彩,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访问: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教学方法 技巧 教学
上一篇:主要领导责任检讨书2篇
下一篇:福利费管理实施细则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