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宇航学院导师推荐(通用3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位于北京市,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北航宇航学院导师推荐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北航宇航学院导师推荐3篇
第一篇: 北航宇航学院导师推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系列)
学院机关电话
1
下午13:00—17:00
B.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经公司同意,可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3.1.2打卡制度
3.1.2.1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录入打卡制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
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
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
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
3.1.2.5手工考勤制度
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
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
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
3.1.2.9 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
3.2加班管理
3.2.1定义
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
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
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
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愿加班。
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加班。
3.2.2.4原则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集体活动不计加班。
3.2.2.5加班工资的补偿:员工在排班休息日的加班,可以以倒休形式安排补休。原则上,员工加班以倒休形式补休的,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在春节前后补休。加班可按1:1的比例冲抵病、事假。
3.2.3加班的申请、审批、确认流程
3.2.3.1《加班申请表》在各部门文员处领取,加班统计周期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
3.2.3.2员工加班也要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各部门的考勤员(文员)负责《加班申请表》的保管及加班申报。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加班前到部门考勤员(文员)处领取《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项目管理中心或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有效。填写并履行完审批手续后交由部门考勤员(文员)保管。
3.2.3.3部门考勤员(文员)负责检查、复核确认考勤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并在每月27日汇总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交的加班记录公司不予承认。
下午13:00—17:00
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
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
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
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
3.1.2.5手工考勤制度
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
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
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
3.1.2.9 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
3.2加班管理
3.2.1定义
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
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
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
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愿加班。
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加班。
3.2.2.4原则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集体活动不计加班。
3.2.2.5加班工资的补偿:员工在排班休息日的加班,可以以倒休形式安排补休。原则上,员工加班以倒休形式补休的,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在春节前后补休。加班可按1:1的比例冲抵病、事假。
3.2.3加班的申请、审批、确认流程
3.2.3.1《加班申请表》在各部门文员处领取,加班统计周期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
3.2.3.2员工加班也要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各部门的考勤员(文员)负责《加班申请表》的保管及加班申报。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加班前到部门考勤员(文员)处领取《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项目管理中心或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有效。填写并履行完审批手续后交由部门考勤员(文员)保管。
3.2.3.3部门考勤员(文员)负责检查、复核确认考勤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并在每月27日汇总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交的加班记录公司不予承认。
第二篇: 北航宇航学院导师推荐
姓名: 张玉茹 性别: 女
出生年份: 1959 职称: 教授
院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1998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 机械工程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设计及理论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无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01 触觉人机交互技术 02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 03 数字化产品设计技术 电子信箱: yuru@buaa.edu.cn 办公电话: 82338023 办公地点:
通信地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 个人简介:
学历
1982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学士 198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系,硕士 198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系,博士
工作简历
1987.10-199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 1990.5-1997.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1997.7-199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机器人所副所长(-2001) 2003.12 -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
1994.7-1996.8 加拿大Simon Fraser 大学Postdoctoral Fellow, Research Associate 1999.1-1999.3 香港城市大学Research Fellow
主要研究领域
触觉人机交互技术、数字化产品设计技术、医用机器人、机器人灵巧操作、机器视觉测量技术 学术活动与兼职
IEEE会员,ASME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委员(1992-95,200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0-)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编委会委员(2004-)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 教育部机械基础教指委委员(2006-2010) 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3-2006)
IMG(Intelligent Manipulation and Grasping)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Italy, July 2004)
IEEE IROS(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Canada, August 2005) IEEE IROS(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Beijing, October 2006) 教学活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本科生课(2005-) 《机械原理》,本科生公共课(1988-97)
《虚拟样机技术:ADAMS基础与应用》(2003-),校选修课 《产品设计与虚拟样机》,博士生课(1999-) 《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硕士生课(1997) 《高等机械原理》,硕士生课(1989-93) 《空间机构分析与综合》硕士生课(1988) 《连杆机构原理》,硕士生课(1991-92)
主要科研项目
1.“K10S工业机器人性能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分析”,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
2.“基于6维力传感器的灵巧手控制和操作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人手运动识别与机器人灵巧手抓持规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4.“仿人手高级机构及其控制系统”,“863”计划 5.“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系统研究”,“863”计划
6.“面向口腔临床操作模拟训练系统的触觉再现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机器人灵巧手:设计、规划与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著出版基金 8.“力觉交互装置研究”,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
9.“牙科手术模拟触觉交互系统稳定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姓名: 王春洁 性别: 女
出生年份: 1955 职称: 教授
院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2008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 机械工程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设计及理论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无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及CAD、CAE 机械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控制 电子信箱: wangcj@buaa.edu.cn 办公电话: 82316899 办公地点:
通信地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
个人简介:
1978.03-1982.01 本 科 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专业 机械制造
1982.02-1994.08 教 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研究方向 主要是机械CAD与CAE 1994.09-1997.06 博 士 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研究方向 机械系统动力学 1997.07-1999.07 博 士 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设计与自动化系 研究方向 机械工程 1999.08-2002.07 副 教 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02.08-至今 教 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姓名: 王延忠 性别: 男
出生年份: 1963 职称: 教授
院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2006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 机械工程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无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精密传动与制造技术空间啮合曲面数字加工理论与技术摩擦学理论与应用技术先进加工方法与产品质量监控技术
电子信箱: yzwang63@buaa.edu.cn,yzwang63@126.com 办公电话: 82338730,136******** 办公地点: 新主楼A座836 通信地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先进精密传动加工技术、空间啮合曲面数字加工理论和技术、传动摩擦学理论与应用技术、面向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绿色传动装备技术和大型数控装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报》等学报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得航空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36项目、国防预研课题多项。
姓名: 唐晓青 性别: 女
出生年份: 1953 职称: 教授
院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1998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 机械工程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无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企业信息化工程制造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 电子信箱: tangxq@buaa.edu.cn 办公电话: 7554;3994 办公地点:
通信地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办公室
个人简介:
唐晓青,一九八一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硕士学位,一九九一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防先进制造技术专家组成员,国家八六三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学术教育委员会主任,《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Journal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航空学报》、《航空制造技术》、《信息与自动化》等学报和期刊的编委会委员。
长期以来,唐晓青教授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工业工程、企业信息化、集成质量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企业应用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预先研究计划、国防基础研究计划等前沿性研究项目20余项,承担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金、博士点基金等基础研究项目10余项;与此同时,注重技术开发和企业应用,主持开发了“集成化质量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国防和民用产品制造企业,承担企业应用项目3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向外国公司转让技术1项。上述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 唐晓青教授主持的实验室拥有一支由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企业有着广泛密切的关系。已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博士后4人。
姓名: 乔立红 性别: 女
出生年份: 1961 职称: 教授
院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2002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 机械工程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无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01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技术 02工业工程与制造系统优化 电子信箱: lhqiao@public.bta.net.cn 办公电话: 82317708 办公地点:
通信地址: 10008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
个人简介:
乔立红,1961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现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工业制造与系统工程系副主任。 1978.3~1982.1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3.9~1986.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5.9~1999.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 1986.1~现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任教
1992.2~1993.2 美国 The University of Iowa 工业工程系 访问学者 1997.5~1997.9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 客座研究员
近年来主讲计算机辅助制造、专业英语、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及应用、精益生产及并行工程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研究领域为产品开发工程、并行工程、面向制造的设计、自动工艺设计CAD/CAPP/MES集成。主持两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参加完成多项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和863课题。还主持完成了多项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项目。已在国内外刊物及国内外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还是两本专著的章节作者。 现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等三个学会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姓名: 段桂江 性别: 男
出生年份: 1970 职称: 教授
院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2008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 机械工程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无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质量工程、工业工程、企业信息化、集成质量管理系统
电子信箱: gjduan@buaa.edu.cn 办公电话: 82316795 办公地点:
通信地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968信箱
个人简介:
1999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博士后期满出站。现任机械学院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系副系主任、中国质量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
从事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质量工程、工业工程、企业信息化、集成质量管理系统等领域的科研、教学与工程实践,形成了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并重的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风格。先后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课题1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1项、解放军总装备部重大型号技改项目3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863、国家985、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及北京市科研项目共计40余项,参与主持集成质量系统平台的研制及其在30余家企业的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项、国防科技成果省部级2等奖1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级科技成果1等奖1项。参与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200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姓名: 陈五一 性别: 男
出生年份: 1951 职称: 教授
院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2000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 机械工程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无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01新材料加工理论与技术 02先进工艺装备及控制技术 电子信箱: wychen@buaa.edu.cn 办公电话: 82317754 办公地点:
通信地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
个人简介:
个人情况简介
1984年在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化设计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制造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航空学会制造工艺分会飞机工艺组副组长,中国高校切削及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工业专家顾问,被授予国防科工委“511”技术人才称号。
连续8年与日本精密工学会联合举办5届“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gress of Machining Technology (ICPMT)”,历任大会秘书长、副主席,现任大会主席。
担任Elsevier出版社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刊物的亚太区域编委。 教学情况
讲授研究生课程"加工理论及表面完整性", 讲授本科课程"制造工程基础",
自1996年起指导本科毕业设计40余人,经指导毕业的硕士研究生12人(包括3名留学生),博士研究生14人。当前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9人,博士研究生14人(包括一名留学生)。
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虚轴刀具磨床的位姿实时测量及闭环控制研究(59875004)”,“并联机床的奇异超曲面理论及靠冗余控制提高精度、实现跨构型空间运动的研究(50375010)”,“基于结构仿生的高速机床运动构件轻量化设计及验证(50575008)”,。
作为紧缩场技术课题组成员,负责紧缩场微波反射面板、电子检测扫描架、无反射支架研制。 承担中航一集团创新基金“发动机叶片数控磨抛设备研制与工艺研究”。 承担“十一五”国防基础科研“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数字化加工系统研究”。
发表论文情况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40余篇。
获奖情况
所参与的“紧缩场技术研究”课题获得2004年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八),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六)。
获得三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姓 名: 乔立红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所在院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领域:
01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技术 02工业
工程与制造系统优化 是否兼职: 否
指导博士生
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
数:
目前博士生
数: 目前硕士生
数:
乔立红联系
电话: 010-******** 乔立红E-MAIL: lhqiao@public.bta.net.cn
地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
邮编:
100083
乔立红个人介绍:
乔立红,1961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现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工业制造与系统工程系副主任。 1978.3~1982.1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3.9~1986.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5.9~1999.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 1986.1~现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任教 1992.2~1993.2 美国 The University of Iowa 工业工程系 访问学者 1997.5~1997.9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 客座研究员 近年来主讲计算机辅助制造、专业英语、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及应用、精益生产及并行工程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研究领域为产品开发工程、并行工程、面向制造的设计、自动工艺设计CAD/CAPP/MES集成。 现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等三个学会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姓名: 郭卫东
性别: 男 出生年份: 1962 职称: 教授 院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1995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 机械工程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设计及理论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无 聘任在自主设置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无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先进机器人技术,虚拟样机技术,人机交互技术 电子信箱: guowd@buaa.edu.cn 办公电话: 82317572 办公地点: 新主楼A810
通信地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个人简介:
郭卫东,男,1962年出生,教授,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器人研究所。
1979~1983: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习,并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1986:在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工作。 1986~1989: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系机械学专业读书,并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9~现在:留校任教。
1991~1995: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在职读书,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分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机械原理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工程图学学会工业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负责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创新基地总教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届优秀主讲教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AUTONOMOUS SYSTEMS(IJVAS)副主编。
先后主讲的课程有:机械原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A(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ADAMS基础与应用,高等机械原理(硕士学位课),产品设计与虚拟样机(硕士学位课)。
到目前已指导20名研究生完成学业,在读研究生5人。
主持和参加的已完成和在研的教改项目10多项。
主持或参与多项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863项目等。所设计的仿人手已经安装在国家863重点项目“仿人型机器人”上并工作良好。设计完成的两自由度和三自由度触觉交互装置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口腔临床操作模拟训练系统的触觉再现技术研究”发挥作用。同时也在应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机械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应用Unigraphics和ADAM软件对多管火箭发射车、导弹外罩自动关闭口盖、印刷机递纸机构等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有30篇。论文发表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机床与液压》等期刊。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编著和参与主编的教材有8本,其中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
第三篇: 北航宇航学院导师推荐
宇航学院毕业生政审表
(第一联:学院留存,第二联:单位留存)
个人信息
姓名
学号
性别
政治面貌
民族
出生日期
培养方式
学历
学位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专业
导师
家庭信息
家庭地址
家庭电话
家庭
成员
信息
关系
姓名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就业单位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政治表现
自我鉴定
签字:
年 月 日
基层鉴定
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年 月 日
毕业生政审表
个人信息
姓名
学号
性别
政治面貌
民族
出生年月
培养方式
学历
学位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专业
政治表现
自我鉴定
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党委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