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8篇
篇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今小学生的研究比几十年前的孩子要紧张得多,同时,他们还要面临许多消极的社会、家庭和道德等方面的现象,这些都会使儿童在心理上受到伤害。出格是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过度地保护和干预;研究上过分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师的常规义务,它反映了能否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
许多家长过于追求分数,怕孩子考不好,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给孩子布置许多家庭作业;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除了研究任务外,不顾孩子兴趣与否,硬叫孩子去学美术、书法、器乐等,对孩子寄予许多不切实际的期望;有的家长之间互相攀比孩子的分数。冗长而又艰巨的竞争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身心疲惫不堪。一部分的学生研究成绩总上不去,有些是因为自卑,觉得自己总比不上别人,认为在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是差生,产生了被遗弃的感觉,他们喜欢独处,不爱与人沟通,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做什么事都鼓不起劲儿,因此也导致对研究消极对待。在我班里有个女生,她做事的动作特别慢,作业总是完成不了,家长由于缺乏耐心,由其自由发展,一段时间下来成绩下降。我找来了家长,先提醒家长不能不理小孩,告诉家长,孩子不是智力有问题,只是动作慢了点,应该用鼓励的方法让她改掉坏惯。然后我跟学生说:“你是可以做到的,我相信你!”。跟她说了研究上的优点与缺点,让她对自己有信心。经过家长和她的努力,她现在基本上能在学校完成作业,对研究也有了兴趣,成绩保持良好。
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研究各科文化知识,使学生热爱研究。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后进生”通常是纪律散漫,思想意识差,研究成绩不理想,而且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做好转化工作,我感觉在课堂教学、各项教育举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比方,我班的蔡小宝同学,课堂上经常说合同学讲话,每次作业都欠交,不愿念书背书,不肯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脾气大,成绩很差。可以说真拿他没法子。但偶尔的几次早上却让我发现他原来很关心集体的,他每天早上一到学校,就抢着帮同学值日,把卫生区清扫的干干净净。
因此,我抓住这机会找他交心,教育他如果做作业也能像扫地这么当真的话,我信赖他的成绩肯定会很棒的。为了使他增强研究动机,我几次的跟他说话及疏导他的心理和做心理游戏等,同时和他一起寻找研究成绩差的原因,帮助他树立研究目标,改变自大心态,重拾研究信心。现在,他真的变了,作业很少不交了,而且成绩也有所进步。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加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
许多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由于工作常常不在家,形成了单亲家庭或家中缺少与父母沟通,这些孩子不是缺少母爱,就是缺少父爱,看到别人有父有母,一家和和美美,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这学期,我遇到这样一件事,班里一位学生原来的成绩不错的,开学以来成绩下降,对研究缺乏兴趣,总是闷闷不乐。我找来了这位学生,从谈话中了解到她的妈妈由于工作调动分配到外地工作,爸爸是做生意的,常早出晚归,回到家常常一个人,从她的话中,知道她很想念妈妈。于是我联系了学生爸爸了解,确有此事,并告诉她学生的情况。我一方面要求家长要关心学生研究,可以利用电话让学生多与妈妈聊天,休息日尽量抽时间与孩子玩。另一方面,告诉学生父母的难处,让她知道并不是父母不理她,而是真的有难处,告诉她父母是很爱她、关心她的,平时多对她嘘寒问暖,让她感到身边的人
是关心她、爱护她的。后来,学生又开朗起来了,经过她的努力,成绩又提高了。
四、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实践与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幼年、成年到老年不断发展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的一些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他们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身体和心理发展都起了重大变化。性的成熟,使他们性意识与性冲动出现,即出现了性的需要。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需要的形成,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但是,由于他们还处于研究和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经济上还不能独立。这种特定的社会地位和其尚未成熟的心理水平,使他们这两种需要都没法真正得到满足,这就形成了青少年时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的矛盾。这个时期他们出现的身体发展的烦恼、独立的烦恼以及青春期的各种问题,使他们很容易经常处于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之中。由于他们对成人封锁,不能从成人那里得到帮助,而向同伴倾诉常常不仅不能摆脱烦恼,反而会使之加剧。应该说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充满危机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小学高年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外,还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使他们愉快的度过这个心理充满危机,甚至令师长难以琢磨的时期。
五、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开展,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制止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感化。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人格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人格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有严重的影响,更别说“单亲家庭”,“问题家庭”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合作、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色情、暴力和非法电子游戏厅、不法网吧等,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如,我们六年级有一位叫蔡永业的男生,在本学期的前几周,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无精打采,经常打瞌睡,我经过旁敲侧击的方法了解到,他经常利用晚上到离家不远的网吧上彀,已经上瘾了,经常从父母那里骗取零费钱去上彀。于是,我假装不知情,先找来永业同学交心,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动手,与他聊网络,和他谈起网络的好处,当他讲得眉开眼笑时,在适时机和他谈谈网瘾的害处,当看到他脸色大变时,我没有再把话题接下去,而是借口班会课要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布置他找一些有关学生陷溺网络的利与弊的内容,第二天,他向我交了一份材料,详细地列举了上彀的利与弊,同时,也红着脸通知了我,其实他本人就已经陷溺网络,并从找资料的过程中,意想到了事情的严重,我也因势利导,让他明确当前的研究义务,以良好的心态去正视网络,今后,还多次找他交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永业同学终于彻底戒掉网瘾,研究成绩也赶了上来。
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社会,让他们学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六、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
一般来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困惑不及时给予消除,任其长期积累,超过其年龄心理具有的承受力,则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形成孤僻、懦
弱或急噪、粗暴等人格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般来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困惑不及时给予消除,任其长期积累,超过其年龄心理具有的承受力,则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形成孤僻、懦弱或急噪、粗暴等人格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篇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本文将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现状及心理健康课程对小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生对环境、社会和学习等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我控制力,提高自信心,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当前,小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相关调查,小学生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思维障碍、过度依赖家长等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多,包括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社会压力等等。而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学校平台上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地疏导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积极影响。心理健康课程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在提高心理健康素质的同时,也能减轻压力,增强心理韧性。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学习到有效的沟通技巧、情绪调控技巧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这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发展。
结语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尤为重要。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帮助小学生规范自身情绪状态,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社交技巧,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篇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小学生期间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心理自我意识、自尊心、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压力应对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成为了人格形成的基石。因此,从小学开始,针对孩子们的成长特点,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获得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加以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抗挫力。在成长中,每个小学生肯定会遇到诸多挫折和失败,如果没有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感到很沮丧和无助。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心理应对的方法,如积极心态、智慧解压、乐观期待等方法,遇到困境或挫折的时候能够更加从容应对,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态。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们避免消沉的状态,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安慰能力和自我鼓励能力,以达到缓解心理负担的目的。
其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认知水平是小学生智力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和分享、解惑和引导等形式,扩大小学生的视野,丰富认知和增进对自己的认识,获得自信与探索灵魂内在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对周围世界产生更加客观、深入的认识,加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发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注重发挥个人独特的个性与个人潜能。这样的做法更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加强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最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学生情感交往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往往处于一个比较固定的人际交往网络中,而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们的两个主要关注点。当孩子从低年级逐渐步入高年级,他们的人际交往关系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这时,可以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建立密切而健康的关系,了解责任和义务,增加社交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培养小学生的能力,使其能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增强情感交流的自信心和勇气,促进促进人际交往的效果。
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小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教育者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适当的教育方法,通过多种渠道,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为小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篇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摘要: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环境、教育理念有了巨大变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初期,欠缺较强的自主意识,正确的是非观念也并未形成,但他们可以接触到海量的信息资源,不良信息、家庭教育模式不够合理等都很容易引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此,学校与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引言
为了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在各项教学过程当中,使小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得以激发,使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得以提升,使已经遭受挫折并且消沉的学生能够逐步地回归正轨,提升其自身所具有的综合能力。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明确方向和目标,带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具有动力和质量,最终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让学生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更加具有实效性,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形成自主意识。对待学生可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而不是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和处理[1]。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目前我国人口的死亡主要原因,逐渐由身体原因类疾病转为心理健康类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类疾病频发。小学处于塑造人性和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为了推进小学生养成稳重、坚强的性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被人们关注。平和的心
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心理健康程度较低的学生经常对集体有隔阂感。无法融入集体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我怀疑,进而心理健康程度继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学生会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在平常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主要渠道之一。首先,班主任要经常性地与各科教师进行沟通,让其他任课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班级内同学们的课堂表现,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不定时地进行一下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强化工作[2]。其次,任课老师还要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再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智力以及心理素质,以此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老师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要明白学生有着身心健康的体魄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中去,教师要主动去打破以往那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们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老师和学生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减轻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消除学生们的学习障碍,让学生们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学习。
(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的校园氛围是开展小学心理教育的的重要基础,学校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空间,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积极的校园氛围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消极的校园环境会使学生产生认知错误,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重要,在开展校园文化营造过程中,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宣传办公室、心理健康报刊、宣传广播等为重点。例如在设立心理服务的邮箱时,主要考虑到内向、害羞的学生,主要职能是指导和协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的同学害羞或者心理问题涉及隐私,犹豫着不去心理服务室和老师面对面交流。这个时候,为了解决相关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可以写信告知老师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校方还应建立广播专栏,宣传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在广播中回应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
(三)注重家庭教育,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和生活
一般地,学校会组织一些集体户外活动,但是这种活动的局限性比较大,所以,家长应该多抽时间陪孩子感受大自然、享受生活中的乐趣[3]。例如,在闲暇的周末,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等这些有意义的地方去参观和感受,并且让他们带上自己的小本本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可以让他们拿自己的手机拍照留念。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去野炊,去爬山,去感受大自然的优美与壮丽,回家后可以让孩子写一篇游记记录这个美好时光。在放寒暑假时,可以带孩子去养老院帮助老人,还可以带孩子去孤儿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印在孩子脑海中,伴随他们的成长,并且让他们的视野变得开阔,见识变得更广,心胸也更开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未来,也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这一点,加强互动与交流,完善德育内容,同时家校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晓勇.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和途径[J].新课程,2022(08):18.
[2]蒋葛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21(50):11-13.DOI:10.14161/j.cnki.qzdk.2021.50.004.
[3]马文礼,顾录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清风,2021(22):20.
篇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乳源金禧小学
张鑫英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认知与学习心理
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按学习规律去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用脑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记忆、观察、思维规律,学会学习。
(二)心理品质
一般而言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
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三)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长期以来,多数人比较注重身体的健康,而忽视心理的健康,但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而且还应包括着心理上的健康。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
主要表现有:
1、以自我为中心。它的突出表现就是自私。这样的心态势必走向畸形。孩子们养尊处优,成长中多受呵护,很少人批评他们,吃苦少,在挫折面前容易走极端。
2、性格孤僻、冷漠。遇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或者只考虑自己,相互之间缺乏友好的互助精神。
3厌学心理。差生常受冷遇,优点和长处不被发现和重视,学生便有了“破罐破摔”的心理,易对教师形成抵触情绪,不服管教,造成反抗心态。
4、精神胜利法。自己遇到不如意的事,不去积极寻找原因亡羊补牢,向好处努力,而是自认倒霉,找一种不是理由的理由来安慰自己、接纳自己。
5、缺少法律意识,有暴力倾向。表现为易冲动,我说东你就不能说西,谁不服气就打你,直到你低头求饶;哥们义气重等等。
6、焦虑问题。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致使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
可见,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对小学生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各小学重群体正面引导,重视对学生消极心理状态的改良和不良行为的矫正,促进小学身心健康发展,完成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任务。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1、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
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
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4、医学化倾向则是有些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占少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进行咨询和治疗,忽视了发展性问题,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殊不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区别,违背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
5、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青少年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面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素质就难以发展到较高水平。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这个素质教育就是不完整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做法:
?1、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
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这是开展此项工作的主要途径。我们坚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包括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渗透、团队活动渗透等。如在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教书育人,采用情感教育、成功教育,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教育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1)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最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就是师生交往,课堂是学生心理成长的主要空间,教师要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用智慧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这将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课堂上,胆小内向的学生很少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很小声,生怕自己说错了会受到同学们的讥笑。对待这些学生,我会事先跟他商量好,假如你上课能大胆举手发言,我会保护你的。在你认为回答有把握的,你的手就举高一点,在你认为回答把握不大的,你的手就举低一点。当他回答正确的时候,让同学送他掌声,当他回答不全面的时候,也要比值于肯定,鼓励他大胆发言。
(2)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十分重大。大多数学校大多
停留在口号上的号召和宣传,缺乏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校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各项设施,从绿化、净化和美化等角度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通过组织开展各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创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班队活动,或组织举办夏令营,到教育基地锻炼,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以及组织国际交流等等,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提供良好的条件;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科学管理。
(3)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有益补充。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兴趣不能持久,课堂上所受到的教育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强化,天长日久难免会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不良习惯,因此,结合学生生理年龄特点,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跳绳、赛跑、接力、下象棋、转呼拉圈……就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同学们心灵受到了陶冶,能力得到了提高。
(4)在班集体建设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传统的班级管理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班级管理必须要有“创造性”,有“创造性”的班集体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更能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例如:我校一直以创“文明班级”为契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加强班风校风的建设。为此,我们要更新学生班级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老师只是对班级的发展起指导作用,自己
才是班级的真正主人,班级事务的管理要靠大家来完成,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只有人人为班集体争光,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让学生彻底树立“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思想,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5)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学校要努力构建家校“心育”良好环境,实施学校、家庭同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密切家校沟通联系,及时、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并与家长配合,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保证学生良好的情绪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家长和教师目标一致,达成共识,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强大合力。
??3、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1)学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正常的心理反应,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2)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学习用笔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允许。小学生也不要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对已。
???4、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高峰期,他们在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承受挫折方面能力明显较差,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在学习、生活、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困扰多数属于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或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个别辅导帮助解决;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则聘请有关专家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现代教育,不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它时时、处处渗透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浅析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冯雅嵘 孙美华(宝鸡高新第四小学,陕西 宝鸡 721006)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小学生由于心智发育不完全,心理素质相对较弱,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缓解学习压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因而,教师理应提高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社会阅历等方面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此时他们会在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各种问题,若是不加以及时引导,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继而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部分学生由于从小受到家人的悉心照顾,已形成依赖性强、自私以及固执的性格,加上学前教育阶段也没有接受到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一时间难以融入集体生活,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发展。在此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些问题,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唱比赛、接力跑等活动,让他们充满趣味的活动中相互协作、相互学习,促进学生情智水平不断提高。一、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幼儿园教学环境与小学教学环境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对刚进入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他们需要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在此期间,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理解能力薄弱,就很容易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状态,抵触教师的学习安排,甚至会产生强烈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与家长不能加以重视,将会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慢慢出现问题,不仅会对学习毫无兴趣,还会自我怀疑,产生自我放弃的心理,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教师与家长一定要避免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应先从激趣入手,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并不断传授他们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既能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更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1]。为了可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除了要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以外,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如阅读有关的书籍、参加一些培训活动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保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在逐渐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会学习到许多知识,还将慢慢形成三观,此时教师需要借助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对改善与解决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从而确保学生可以实现良性的发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情智水平、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为重要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因而,教师应先教导学生独立,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其次,要鼓励学生多看、多学、多思,不断开阔眼界,使其可以正确认知万千事物,以此启迪他们的自我意识;最后,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既要有严格的教育方法,也要有柔性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除此之外,学校不能将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完全交给班主任或代课教师,要从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以此增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二、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其中有的可以轻易克服,有的则很难克服,这时就会不断面临失败的问题,此时学生若是没有正确、理性地看待失败,缺少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将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为此,教师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学生遇到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失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自身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与正常的心理特征,以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并且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适当地包容他们犯下的错误,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否则不但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产生恐惧、自卑、孤僻心理[2]。五、结语综上,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为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育者们应当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情智水平与心理素质,以此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1]母艳华.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24.[2]郑幼莲.浅谈在教学生活中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研版),2019(01):231.[3]张梅.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1):141.三、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当前,小学生中有绝大多数都是出自独生子女家庭,而这作者简介:冯雅嵘(1990— ),女,汉族,陕西宝鸡人。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教学。240
篇七: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因为这期间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并学会如何处理情感。如果他们在这个时期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处理挫折和困难,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这些技能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且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可以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这些技能可以帮助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且可以帮助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情绪和困难,与他人相处,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这些能力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并且可以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八: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策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大中小学就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有三亿多小学生,他们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又恰逢生理、心理变化阶段,所以这一阶段是各种心理矛盾、冲突的多发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激烈的考试竞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多重压力,他们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越来越突出,构成了对学习、成长、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部不仅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而且还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
当今社会,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特点。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迅速而特殊的生理变化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又不会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他们自主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又有很大的幼稚成分。具了解,目前全国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已高达32%,由此可见,心理健康问题必须抓起。如果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不能正确引导任其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正面给他们以具体帮助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心理始终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科学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其中,除了外部因素外,无不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等有关。因此,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会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代挑战的有力应答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年轻人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我们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现状
儿童到6、7岁时便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文具,想背起书包上学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便成为了他的主导活动,促进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并显示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很快,特别是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很快。
(二)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的特点,特别是道德品质发展最为协调。
(三)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开放的,他们经历有限,内心世界不太复杂,显得纯真直率,心理活动常常表露在外。
(四)小学生可塑性强,其人格特点开始形成。
进入学校后,儿童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要知应这种变化,他们必须在心理上做好入学准备。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就会产生对学校的消极态度。出现逃学现象,或出现学习障碍,还可能出现交往障碍,表现为不善于与同学正常交往。如:蛮横不讲理、孤僻、受同学排挤。学习障碍往往是由于儿童发展迟滞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此外小学儿童中还有不少不良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如:任性、恐惧性别、角色混淆、说谎、偷窃行为和离家出走等。可见,小学儿童心理问题确实不容忽视。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们围绕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展开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智育发育正常
一个小学生,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一般说其心理就是健康的。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学生要同家庭成员、教师、同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正和宽厚的态度待人。
(三)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
小学生心理健康还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学会每天认识自己多一点。不做无谓的怨尤,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对自己的兴趣、长处等往往有很粗糙的认识,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多认识自己一点。例如知道孩子总结自己的学习、生活,从中发现自己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这样能使小学生更充分地认识自己,做到自知。
(四)培养良好的情绪和心理承受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有良好的情绪,比较活泼、开朗,经常保持愉快,遇事冷静,处理谨慎,同情老幼病残,憎恨坏人坏事,向往美好未来。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还应该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一)更好的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
小学教育时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此期间一个孩子在生理、心理、智力、学识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以单纯智育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即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发展前途。这种认识方法忽略了学生在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发展需要。随着人们对非智力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认识的不断加深,教师们开始对学生的智力水平、情感变化、自信心、动机因素、人格塑造、耐挫能力的培养等因素发生兴趣。同时我们也试图以这些非智力因素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潜能,帮助他们成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思想
心理辅导也是思想交流的艺术。教师要教好学生知识,光靠业务本领是不够的,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珍惜现今的学习时间和机会,掌握心理健康辅导的技巧,可更好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表现不良的学生,要善于理解他们的苦衷,多讲鼓励、肯定的话语,促使他们彻底改变对自我的认识,改写人生的路途。
(三)更好地建立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润滑剂,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及其授课内容的兴趣。心理健康辅导可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信任,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爱护,从而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与投入。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重要资本。反之,学生无心学习,上课捣乱,必然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热情。教师要把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四)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
学生成长的好坏与其家长的关注有极大关系。由此,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络,要求他们协助校方督促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作业要求。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低年级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中年级可以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年级以体验和调适为数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六)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这里主要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七)个别咨询与辅导
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辅导是与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八)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工作都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九)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我们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学生。父母可以在指导帮助孩子学习、生活时,和孩子一起共同寻找彼此的优点、改正缺点,以增强彼此的了解。
目前,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因此预防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患、矫正不良心理行为障碍、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是置关重要的,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推荐访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性及
上一篇: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7篇
下一篇:新任校长如何开展工作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