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8篇
篇一: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和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是指通过改善政府服务和支持,提高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效率,进而增强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吸引力,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和营商环所和国家间的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是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公平高效的市场竞争。
营商环境优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简化审批手续
简化审批手续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部门可以在审批时简化办理手续,并将时间缩短到最少,以方便企业和个人。同时,可以建立公开透明的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2.放宽市场准入
放宽市场准入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部门可以取消不必要和无效的行政许可,对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需要审批的范围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企业和个人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提高经营的效率和便利。
3.优化服务流程
优化服务流程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整合窗口、加强服务标准化、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行政服务的可预期性和效率,缩短需要等待的时间。
4.建立法制保障
建立法制保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和义务,为经营和创新提供保障,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5.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提升服务意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应急服务机制等方式,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实现全过程服务、全天候服务、规范化服务。
总之,建立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是国家实施改革开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应该通过深化改革,优化政府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实现营
商环境的优化和升华。
篇二: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九项措施
营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业环境,包括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竞争、社会文化等因素。优化营商环境是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以下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九项措施。
一、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政府应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间,提高审批效率。这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降低税收负担。政府应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税收种类和税率,提高税收透明度和公正性。这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这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政府应该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打破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正性。这可以促进市场的发展和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加强金融服务。政府应该加强金融服务,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
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和培训,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企业和地区。这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七、加强环境保护。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保护生态环境。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
八、加强国际合作。政府应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可以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和开放性,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九、加强政府服务。政府应该加强政府服务,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服务,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这可以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篇三: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九项措施
1.降低企业税负。通过减税降费的措施,降低企业的税负,增加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2.简化行政审批。对企业申请办理各种许可证件、证照等事项,在时间上压缩审批周期,提高行政效率。
3.优化商事登记。加快商事登记,提高办理效率,降低开办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4.改进金融服务。改进银行贷款的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5.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企业更有信心进行研发和创新。
6.建立信用体系。加强对企业信用评价和信用记录的管理,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提高企业信用度。
7.提升人才培训。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
8.完善市场监管。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保障企业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9.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篇四: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举措
1.简化注册流程: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是简化注册流程,优化审批程序,促进办事效率,减少企业的时间和资源成本。
2.改善税收政策:改善税收政策包括降低税率、简化税制、优化税收征收程序、提高纳税人的获得感等,可以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3.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让企业更轻松、更便利地开展经营活动。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制度,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化等,可以提高国内外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5.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资源,共享政策信息、市场资源和行业经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篇五: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思路和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都是一项重要任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在于让企业和市场摆脱繁琐的行政程序、强制性的规范和不合理的制度限制,从而真正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健康运行。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一、进一步简化行政程序
企业面对的第一道难题就是繁琐的行政程序。尽管政府已经在近年来加入了一系列简化行政程序的措施,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简化行政程序,加快审批速度,并对一些手续和环节进行优化和简化,让市场和企业能够更好地运营和竞争。
二、加快市场准入
市场准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市场准入难度大、手续繁琐,将会大大阻碍企业的成长。因此,政府需要加快市场准入,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使更多的企业可以进入市场竞争。政府在实施市场准入的过程中,需要统一权限、明确责任、加强监管、清理干扰市场竞争的不合理规定。
三、完善法律法规
营商环境的优化还需要借助法律和法规体系的完善。政府需要加强对于法律和法规的修订和推进,完善市场主体和企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一套可以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同时,政府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司法系统,保障企业在法律纠纷中的权益。
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公平竞争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政府需要加大力度打击不正当竞争,治理恶性竞争行为,保护市场的公正与公平。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垄断行为的发生,推动市场的自由竞争。
五、强化服务意识
政府服务意识的提高和转变是建立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政府应该转变以往服务不够贴心的作风,切实把企业的发展纳入到政府工作中去。政府需要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做到真正服务企业、服务市场。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除了政府积极推动外,还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加快推进。政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和执行情况,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参与和支持,形成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总之,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思路和举措需要政府和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主动创造环境和机会,企业需要充分发挥创新和创造的能力。只有政府和企业携手努力,才能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六: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15条举措
01打造“证照别离〞改革升级版
全链条实施准入准营退出改革,推动企业开办、变更、准营、退出4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实“一照多址〞,拓展“一网通办〞,打造标准化、标准化、便利化登记注册体系,完成企业和群众办事“一地、一窗、一次〞办好。
02推动外资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
推行外资企业“一窗办理、半日办结〞,推动“一照多址〞登记,同意外资企业在营业执照上加载新设立住所〔经营园地〕的地址,免于登记分支机构。提高电子营业执照发放智能化水平,推动外资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同步发放,助力推广电子证照顾用范围。
03实行政务效劳告知承诺制
对申请食品相关产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一次性告知申请条件、提交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等事项,经审查申请材料符合受理条件且申请人对材料的真实性作出正式承诺的,限时办结,全流程网上办理。
04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效劳
加强政策宣传,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延续拓宽普惠金融效劳的广度和深度。畅通政银企交流,搭建合作平台,深化供需对接,援助市场主体有效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本钱,提高融资效率。
05加强先进标准引领
鼓舞引导、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实施标准企业领跑者制度,带动产业链价值同步提升。依据行业开展需要及时补充先进适用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始终保持标准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
06推动质量效劳助企
搭建综合支撑平台,优化提升磐安县质量根底设施“一站式〞效劳平台,面向企业、产业、地域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根底设施综合效劳,以公共效劳补齐企业能力短板。
07建立包容审慎信用监管机制
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峻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前,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布信用风险提示和指导,推动信用监管由失信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援助市场主体防范化解失信风险。
08健全新型信用监管体系
实施市场主体年报“综合报一次〞集成改革,全面推动市场监管、税务等企业年报“多报合一〞;全面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治理,试点信用惩戒“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动“双随机、一公开〞提质扩面,构建完善柔性监管工作体系。
09加大合约行政监管力度
深化合约行政监管“一件事〞改革,推动法定行业合约格式条款“应备尽备〞,探究扩面自觉备案领域,加强合约示范文本
制定和推广应用,开展热点行业合约格式条款专项整治。建立守重企业培养库,打响“守合约重信用〞品牌。
10实施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
深刻实施公平竞争政策改革,推广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组织开展破除地方爱护和市场分割专项行动,清理阻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
11深化涉企收费专项整治
聚焦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地方财经、金融、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等重点领域,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涉企违规收费行为,推动各项降价降费政策落地落实。
12开展放心消费创立活动
推动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吵法专项行动有效开展,严厉打击重点领域涉嫌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积极推动无理由退货大中型商超全覆盖,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13严格标准行政执法行为
标准落实市场监管领域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市场监管行政处分裁量权基准以及适用规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探究推行远程非现场监管,减少企业现场检查频次。
14落实第—次轻微违法免罚制度
认真落实市场监督治理第—次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
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分,最大限度给予当事人自我改正、落实主体责任的时机。
15加强市场监管执法能力提升
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岗位练兵、警示教育等活动,延续推动市场监管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政风作风建设,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整体水平。
篇七: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措施
为深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现就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
一、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
(一)优化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聚焦项目前期事项“一链办理”,根据项目特点个性化定制审批清单并持续优化,实行一次性告知。强化项目立项与用地、规划等建设条件衔接,推动项目可行性研究、用地预审、选址、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水土保持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等事项,实行项目单位编报一套材料,受理、同步评估、同步审批、反馈,加快项目落地。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以及政务服务平台业务互通和共享,加快项目落地,实现备案批复文件在线打印。按照“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要求,合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实行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个系统、一次评审、一个证书。受理环评审批,明确提前服务、受理、评估、审查等标准,同步评估审批,减少决策层级和环节。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确实无法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的公路、铁路、电网、输油(气)管线等线性项目,主管部门意见不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及时出台区域评估标准规范并加强业务指导,督促加快推进区域评估工作。
(二)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根据标准要求,推行工-1-
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区域位置等情况,制订更加精准的分类改革措施和要求,实现精细化、差别化审批。对工业、仓储、居住、商业、市政、教育、医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制定“主题式”“情景式”审批流程,对社会投资的小型低风险新建、改扩建项目发布的企业开工条件,企业取得用地、满足开工条件后作出相关承诺,直接发放相关证书,项目即可开工。对于规划建设条件明确、建筑结构相对简单或采用标准化方案设计的建设工程,探索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持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的功能,与投资审批、规划、消防、水电气暖等系统、项目图纸实时共享,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申办工程建设项目每个审批阶段只需提交1份申请表,实现信息一次填报、材料一次上传、相关评审意见和审批结果即时推送。出台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介服务指导意见。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容缺受理制度,将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同步向社会公示办事指南。实施设计、监理资质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实现全程网办。完成政务服务平台与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接,供相关系统调用信息,避免重复填报和二次录入。
(三)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加快构建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动消除现行土地利用-2-
规划、城乡规划中存在的规划冲突和“矛盾图斑”。根据上级制定的标准出台综合测绘技术规范和规则,在用地、规划、施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各阶段,实现测绘成果共享互认。建立“多测合一”测绘单位名录库,实行成果共享、结果互认,在项目实施同一阶段,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
二、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
(四)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抓好文件的落实,全面清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隐性门槛和其他形式的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落实落地。围绕工程建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对企业资质、资金、股比、人员、场所等设置的不合理条件的,列出台账并逐项明确解决措施、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按照部署要求,推动跨地区巡回演出等营业性演出审批全程网办。研究对诊所设置、诊所执业实行备案管理,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对于海事劳工证书,推动直接受理申请、开展检查和签发,不再要求企业为此接受船检机构检查,且不收取企业办证费用。
(五)精简优化工业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管理措施。做好承接下放的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权限。加强机动车生产、销售、登记、维修、保险、报废等信息的共享和应用,提升机动车流通透明度。督促取消对二手车经销企业登记注册地设置的不合理规定,简化二手车经销企业购入机动车交易登记手续。严格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车型目录和享受车船税减免-3-
优惠的车型目录。
(六)降低小微企业等经营成本。深入开展“一照多址”改革,简化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的登记手续。在确保食品安全前提下,放宽对连锁便利店制售食品在食品处理区面积等方面的审批要求,严格落实、关于商户牌匾、照明设施等标准。鼓励引导平台企业适当降低向小微商户收取的平台佣金等服务费用和条码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手续费。依法查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等行为,从严处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限制、排斥平台内经营者参与其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活动等行为。加快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加强小微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职业健康培训,对职业病危害一般的用人单位适当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频次,督促企业做好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在工程建设、公路水运工程、水利工程领域全面推行银行保函、保证保险代替投标、履约、质量、农民工工资现金保证金,督促指导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制定以银行保函、保证保险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操作指引。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接入APP,升级优化电子交易、服务系统,实现各类交易主体全流程通过电子化方式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开发专家就近参评协调系统。建立远程异地评标协调机制,实现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场地要约、专家就近选择评标场地、共享评标专家、信息共享、远程调控评标机制。完善公共资源电子档案系统。
-4-
三、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
(七)做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应用推广。邀请电子口岸、海关等部门专家对“单一窗口”的新功能新应用进行实操讲解,提高外贸业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用好“口岸发展”微信公众平台,扩大宣传“单一窗口”各项功能,做好推广应用。
(八)减少外资外贸企业投资经营限制。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市场准入内外资标准一致。贯彻好文件,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优化实施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简化外资准入管理程序。争取2个外资企业数量达标比较多的获得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限。支持外贸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对出口转内销的食品相关产品、电线电缆、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化肥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申请和采用自我声明承诺方式的特种设备许可延续换证申请,以及自贸试验区外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食品经营许可申请,实行告知承诺发证。对变更和延续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申请,申请人声明经营条件未发生变化的,不再进行现场核查。严格执行外商再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适用范围,从鼓励类外资项目扩大至所有非禁止项目和领域的要求。
四、进一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
(九)促进人才流动和灵活就业。依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发证、证书核验等全程网办。优化职称评审服务,举办线上线下政策宣-5-
讲会、业务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共享用工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加快推动失业保险金线上申领工作,畅通失业金申领渠道,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规范和改善店外经营和流动摊点管理服务,有序推进夜经济等特色经营方式发展。
(十)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加快评估已出台的新业态准入和监管政策,坚决清理各类不合理管理措施,支持“四新经济”发展。实施“名院集团化”战略,放宽互联网远程诊疗范围,通过云平台和远程医疗系统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医疗服务。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和医保支付政策,将互联网复诊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纳入医保支付。互联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新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可由医疗机构自主确定价格,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加快创新性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等审评审批。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医疗器械注册证与生产许可证分离。严格把关网络货运经营准入条件,压减资质延续和信息变更的办理时间。
(十一)增加新业态应用场景等供给。加速推进5G数字化部署应用,围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领域,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建设交通运输大资源中心和交通运输支撑平台;建设完善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等系统,归集公路、-6-
水路与铁路、民航、邮政等行业,实现“数聚赋能”,形成功能全面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体系,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公众出行和城市大脑提供接入、转换、存储、分析和共享等功能支持。加快推动养老机构、交通、医疗健康主题库和专题库建设工作,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持续推进汇聚、开放共享。按照“应开放尽开放”的原则,某月底前,完成公共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发布汇聚、共享、开放清单。
五、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二)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研究出台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标准指引,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等情形外,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运行并实施动态监管。严格落实政务服务容缺受理相关管理办法、电子证照推广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度。动态调整“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对市场主体增长较快、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及时纳入试点。对年办件量少的行业或依据“证照分离”改革取消许可的事项,不再实行试点。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加快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的场景应用,在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积金、经营登记场所、商业银行等服务领域加快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梳理各类强制登报公告事项,研究推动予以取消或调整为网上免费公告。指导相关银行做好企业持电子营业执照办理银行-7-
结算账户业务相关工作。
(十三)推动企业经营便利化。持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依托山东税务局的电子印章系统深化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电子签章应用,全面推进涉税业务无纸化办理和税务文书电子送达。提高商标申请便利化程度。做好级、市级专利权质押贴息补助工作,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优化动产担保融资服务,做好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登记,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以及存款单质押、融资租赁、保理等登记的划转交接工作。优化产业链金融服务,积极对接需求客户,甄别优质小微企业,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通办。建设社会保障卡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加大电子社保卡推广。
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
(十四)加强评估提升制度政策保障水平。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和跟踪评估,以效果评估为重点,建立对重大政策开展事前、事后评估的长效机制,推进政策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修改的情况,推动修订有关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化方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保障、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立法过程。制定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时,充分听取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并按规定组织听证或专家论证。
(十五)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加强与企业和行业-8-
协会商会的常态化联系,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更多采取“企业点菜”方式推进“放管服”改革。依托市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构建首长首接负责制、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加强企业诉求的日常跟踪督办。
(十六)抓好惠企政策兑现。在本部门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平台同步发布涉企政策,公开惠企政策申请条件、申报材料清单、办理流程、承办单位、联系方式、起止时间等信息。简化申报手续,加快实现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出台惠企措施时要公布相关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实行政策兑现“落实到人”。鼓励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加强涉外扶持政策推送。持续开展政策敲门、服务落地专项行动,扎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稳企稳岗稳就业。
-9-
篇八: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
1.深化“一窗通办”改革。建设市、县两级公安服务综合窗口,实行公安审批服务事项“前台综合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进一步拓展户政、交管、出入境事项下放事权范围,推动更多个人首次办理事项授权基层派出所“综窗”受理、办理。开展出具居住证明服务,对在我市居住且已办理居住证,并申请变更居住信息或居住证延期但未换领新证的人员,因办理其他业务需要提供居住证的,由派出所出具居住证明,以便群众及时办理其他相关业务。
2.开展“减证便民”攻坚行动。深化扬州公安“一网通办”系统应用,广泛应用人脸识别、身份核验等信息技术,集成身份信息、婚姻信息、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信息,推动高频电子证照互认共享。积极推行“两个免于提交”,制定《公安审批服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工作规范》,推出一批“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的公安审批服务事项,切实让群众免交材料、减少跑动。
3.推出更多网办、通办事项。市县公安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设立审批服务网办中心,创新推出一批高频全流程网办事项。不断完善身份证电子证照入住宾旅馆、长三角居民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等服务功能;推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全程线上办理;推进全市医疗机构体检信息互通共享,方便群众线上办理驾驶证换证业务,逐步实现全部公安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为群众提供开具犯罪记录证明、开具户籍类证明、户口迁移、换领或补领居民身份证等事项全国通办服务,长三角区域新生儿入户和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服务。
4.持续推动“一件事”改革。加强公安类证照、地址等信息共享,助推开办旅馆、企业开办、人才落户等“一件事”改革。
构建更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5.提升防范打击涉企犯罪效能。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等涉企犯罪,常态化组织开展区域性、方面性、季节性打击整治行动。完善与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部门联
席会议制度,健全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加强深度合作。建立经济犯罪和知识产权犯罪报案绿色通道,公开接报案接待地点、联系方式,出台报案指引,现场提供一次性证据清单,主动上门提供法律咨询和证据收集固定指导,帮助重点企业建立内部防范经济犯罪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6.规范涉企刑事案件办理。出台《涉企刑事案件办理工作规定》,建立完善领导挂案、专案专办、提级侦办、挂牌督办、进展告知、疑案会商等制度,定期开展积案清理,健全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防止案件久拖不决,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7.慎用涉企案件强制措施。对企业和企业负责人采取强制措施,以保障案件正常调查处理为限度。对于不采用强制措施能够达到办案取证目的的,不得对企业采取强制措施。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创新研发的资金设备等,原则上不予查封、扣押、冻结,确需查封、扣押、冻结的,为企业预留必要的资金和账户,不得超范围、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对本市上市公司、知名企业涉嫌犯
罪需要立案或需要采取强制措施,对其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业务骨干、高层次人才需要采取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提级市公安局审核审批。
8.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建立重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会商制度和重大行政许可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法制监督,规范依法审批。出台《全市公安机关涉企行政处罚量罚指导意见》,系统梳理、细化量化、修订完善涉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确定处罚的依据和裁量范围、种类和幅度,统一执法标准和尺度,并向社会公开。对涉企违法免罚、从轻、减轻处罚清单全面增容扩充,进一步扩大涉企违法行为容错空间。
构建更加便企利企的发展环境
9.推行涉企集成服务。整合公安机关涉及便企服务、咨询服务、案件侦办、宣传培训、安全指导等各警种66个非行政审批类服务事项,成立合成服务中心,建立企业诉求联动解决机制,开辟线上、线下受理渠道,规范服务流程,实现公安服务“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闭环运行,有效
解决企业办事多头找、反复跑问题。聚焦企业关注的公安执法服务的难点、焦点问题,组织公安机关公职律师、办案骨干、管理专家、防范专家组织建立服务专班,按照“一企一群”的原则,设立“多对一”的“安企管家”微信工作群组,全天候提供合规指导、防范咨询、安全体检等服务。
10.加快企业开办、工程项目核验速度。实现印章刻制信息全面共享,推行企业住所(经营场所)在线核验,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全面落实“拿地即开工”,实行工程项目与相关部门并联审批,优先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公安交通管理相关意见。
11.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建立市县两级公安监管事项目录、随机抽查事项、部门联合监管事项、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四张清单”,加强重点监管领域、重点行业监管数据分析和风险动态排查,实施联合监管、探索非现场监管、推行信用监管,提升精准监管能力。
12.积极服务人才引进。为用工企业来扬人才提供便利落户服务,对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含成教类)、中级以上(含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或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且取得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人员,可就近在广陵分局汤汪派出所、邗江分局西湖派出所、开发区分局施桥派出所先落集体户后就业。在出入境政务服务分中心设立专窗,推行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联窗办理、并行审批、同时发证”模式。
13.推出更多容缺受理、委托代办服务。对符合政策要求且急需出境的企业人员和外籍人员提供容缺受理服务,针对确须本人到场办理的护照、赴港澳证件、外国签证证件、居留证件等业务,因疫情隔离等特殊原因,申请人无法到场或无法提交部分申请材料(如身份证件、亲属关系证明、体检证明等),可先予受理,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提交相关材料。为因疫情影响滞留国(境)外,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急需换证的市民,提供委托办证服务。
14.建立“未办成事”反映窗口。依托市县“政务服务1号窗口”,建立“未办成事”反映窗口,由业务骨干“坐
诊”,建立首问接待、内部流转、联席研究工作机制,创新思路方法,优化流程环节,采取会诊联办、特事特办等方式,最大限度解决企业和群众的烦心事。
构建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环境
15.推出特色交管服务窗口。打造不打烊违法处理窗口,荷叶东路违法处理点实行365天不打烊服务,解决群众工作日期间需要请假办理非现场违法处理业务的难题;设立服务企业无障碍窗口,开通咨询服务热线,采用微信、电话预约、特事特办等方式解决企业办事服务实际困难;推行服务企业线上体验窗口,在社会机动车登记服务站设立网上业务体验区,引导企业、群众使用交管12123手机APP办理交管业务;推广涉企事项延时服务窗口,推行“延时办”“预约办”“上门办”,为工作日不能办理业务的企业提供便利。
16.完善警务工作站服务功能。在全市警务工作站设置公安服务自助区,加大自助设备投入,设立引导员,采取“人工+自助”模式,为群众办理公安高频事项提供靠前服务、贴近服务。
17.优化掌上服务功能。围绕疫情防控、旅游出行、便民利企等方面,创新推出扬城“E健行”和“扬州东部枢纽旅客综合服务”“景区旅游查询预约和引导指南”等掌上服务。推动微警务服务全面接入APP端扬州政务服务旗舰店,优化交管、户政、出入境办事指南和户口办理迁移登记、违法犯罪证明出具等掌上办事模块,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18.推行养犬管理一站式服务。在市区动物诊疗机构等场所,为群众提供犬只免疫、登记、发放犬牌等养犬管理一站式服务,并提供犬只遗失寻找、老弱病残犬及流浪犬收容饲养等便民服务。
19.改进群众评价机制。坚持民意导向,健全公安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实行群众评价、核查、整改、反馈、考评全流程闭环管理。
20.完善代办服务机制。建立帮办代办事项清单,探索民警、网格员代办公安服务事项新模式,推出“敬老专座”
“一对一”帮扶,保留现金、银行卡收费方式等适老化服务举措,提升群众服务体验感。
下一篇:苏联解体造成严重后果的是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