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写能力有待提高3篇
篇一:文字撰写能力有待提高
精心整理
提高文字综合能力与领导讲话整理
一、如何快速提高文字综合能力
做办公室工作,都说文字工作难;做文字工作,都说综合文字材料难;写综合文字材料,尤其是起草党委、政府工作报告,起草领导讲话和撰写发言材料最难。难在什么地方,我觉得难就难在文字功夫在文字之外。做好文字材料工作,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夯实文字功底上下功夫。办文是为办事服务的。办文,我觉得需要具备最基本的三个能力。首先,最基本的是遣词造句能力。包括字词要准确,句子要通顺,说话要明白,标点要适当。(不能出错别字。往往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起码是不认真。)其次是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要清楚,层次要分明,语言要简捷明快,文字如行云流水,文章读起来让人知其所云。第三是知识积累能力。要写清楚首先得把事搞清楚。把事搞清楚,就要时时注意学习。据统计,目前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即5年内有一半知识将过时;今天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其所学知识就有60-70%已经过时了;到2020年人类所应用的知识有90%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只有平时多学习,领导给你交待事才能一点通,只有平时多积累,写材料时才能思如泉涌。具备这几种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建议大家,准备一本字典、一本讲公文的书放在手头,现在剪报已过时,在你的电脑上设几个文件夹,平时看到有用的东西分类存起来。肯定会有用。具备了这三种能力,我认为就可说是一个合格的文字工作者,但这也仅是“材料匠”、“笔杆子”的第一种境界。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二是在“综合”上下功夫。办公厅的材料大都是综合文字材料。写年终总结,要把全年的情况综合在一起,写本系统工作总结,要把各部门的工作综合在一起,写政府工作总结,要把各系统的工作综合在一起。要劲的是,好多工作、好多情况,不是你亲历的,谁重谁轻,取谁舍谁,要从一堆“乱麻”中理出个头绪来。这其中体现的,既是你的归纳整理能力,更是你把握全局的能力。达到这种能力,首先要占有资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搜集资料是综合的基本功。其次要消化吸收,弄懂吃透有关情况,经过消化吸收,筛选过滤,去繁杂、取精要,再提纲携领串起来。这个过程往往是最令人痛苦的。完成这个过程,综合材料就算有了雏形。下一步,则又需要你的文字驾驭功夫了。我认为,能够独立完成一整篇大的综合材料起草,就可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文字工作者。这是“材料匠”、“笔杆子”的第二种境界。
三是要在把握文字材料的“角度”和“高度”上下功夫。首先要正确把握“角度”。为人作嫁衣,你得知道人家长相如何、体形如何、想要什么款式。文字材料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各级领导,起草文字材料,你得知道在什么场合用、受众是谁、领导什么意图。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署名文章、宣传文稿、讨论发言、演讲致辞等各尖文稿各有要领,领导语言风格、思维方式方法各有不同。还有一个“高度”问题。就是我们在文稿的构思、起草过程中,尽可能地站在领导的高度想问题,让材料充分体现领导的思想。比如,写部署工作的材料,你首先得研究这项工作为什么要做、应该怎么做、怎么才能做好;写汇报工作材料主,你就要掌握全面情况,知道过去干了什么、存在什么不足和问题、今后要干什么;给领导写发言稿、署名文章,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你就要把握专家什么观点、社会什么观点、领导什么观点……等等。所有这些,都不是仅靠拍脑门、做“文字游戏”能够做好的。你得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握大政方针政策,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向,把握领导思想脉络,把握上情、下情、内情、外情。人都不是万能的,谁也不是百事通,很多时候,你得“现学现卖”,而且还得“卖”个价钱。做到这些,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精力、吃得别人吃不了的苦。这些都不是文字本身的功夫。这也正是“材料匠”、“笔杆子”被喻为领导参谋、助手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也是文字工作者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谈了这么多,主要是些“题外话”。就是希望大家平时多下功夫,把功夫下文字之外,多熟悉情况,多积累知识。不能“冷手抓热馒头”,到时拿不起来。具体材料怎么写,写好材料究竟有没有“窍门”?肯定有。常言说:“窍门”遍地跑,看你找不找。找窍门可以使你少走弯路,踏上坦途。但光靠找“窍门”显然也是不行的。鲁迅先生讲:“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契诃夫说:“头一个条件是必须写得多,总会有所成就的”,“必须写、写、写”!写好材料的“诀窍”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多学、多记、多思、多看、多写、多练,做到“一不怕难、二不怕苦、三不怕改”。
最后,希望大家要下点真功夫,都能成为起草文稿的“高手”和服务决策的“高参”,把材料写得棒棒的,把事业干得旺旺的,掌好人生的舵,升起理想的帆,扬起事业的浆,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如何整理领导讲话稿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一篇整理好的领导讲话稿,要达到忠实原意、领导认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和准确无误的标准。如果整理过的讲话稿违悖领导的原意,整理出来的讲话稿即使文采飞扬,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整理出来的讲话稿应尽量保留领导讲话原话、原句,杜绝生编硬造、别出心裁、牵强附会的大篇幅地进行改写。同时,经过精心整理出的讲话稿,不是秘书人员自己满意就行,关键是得到领导的认可。无论领导对整理的讲话稿是否认可,秘书都要认真分析总结原因,虚心听取领导意见,把握领导讲话风格,熟悉领导工作思路,有针对性改进工作方法,通过积累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整理好的领导讲话稿,要做到文字语句通顺、通俗易懂,内容条理分明,事项罗列清晰,问题疏理准确,某些数字或事例要核实,避免产生歧义或者弄出笑话。同时,通篇要做到逻辑严密、论证严谨,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准确的基础上,还要讲求工作效率,整理速度要快,不能拖延时间,要及时将整理稿呈领导签批后印发,以确保领导讲话的时效性和及时性,从而推动全局工作又快又好的开展。
讲三点
深入了解领导讲话背景。秘书人员要提前了解相关背景材料,比如会议议程、日程安排、出席领导、参会人员以及会议预期目的等。尤其是领导即兴讲话都是有感而发,领导的感想从何而来?如何准确理解领导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相应的背景后,才能把握好领导讲话的语言分寸,有针对性增补、删改讲话材料,使讲话稿更能符合领导的身份、地位,使讲话的作用和效果更突出。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深彻把握领导讲话风格。实际上,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研究领导的讲话风格特点,听懂领导语言习惯,熟悉领导的个性特点,了解领导的工作作风,紧跟领导工作思路。尤其是现场聆听领导讲话并做好记录,理解领导讲话意图,讲话的愿意是表扬、批评,还是鼓劲、鞭策。会后第一时间将领导讲话录音转化为文字,边听、边整、边思,全身心地投入,逐步将录音稿修改补充完善,掌握工作主动权。
深刻领会领导讲话实质。领导在正式场合的讲话内容政治性很强,必须弄清领导讲话的主要精神,这是整理好讲话的前提。要认真学习原汁原味的录音稿,从全局上考虑问题,从整体上揣摩领导思路,从结构上理顺逻辑关系,从宏观上把握原则和方向,从微观上注重表达方式,真正从领导的角度去考虑,吃透精神,把握实质,以确保整理出来的讲话稿在思想上、认识上及重要观点上不出现偏差。
精心整理
篇二:文字撰写能力有待提高
浅谈办公室人员如何提高文字写作能力
办文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文字水平提高了,文字工作做好了,办公室的参谋助手、政务服务等职能才能更好的得到发挥,才能确保机关的政令畅通、运转高效。但是要真正提高文字工作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文字工作人员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深邃的道德素养,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娴熟的写作技巧。俗话说:聚沙成塔,水滴石穿。办公室文字人员如何才能熟能生巧、落笔成章,全面提高文字工作能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一是要做到敏而好学。古人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一般来说,大多数从办公室出来的文字材料都是起点较高、政策性较强,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加上有的材料还是临时交办,要求几天甚至几小时就得交稿。这时,如果办公室文字人员没有一定的笔才和练达的素材,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古人有云“不学无以广才,不学无以成才”。学习是办公室文字人员提高工作水平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办公室文字人员要十分注重敏学。首先,要勇于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时间学习。克服办公室岗位特殊、工作繁重、平时难以集中时间系统学习的实际困难,保持应有的韧劲、拼劲和钻劲,时刻把学习挂在心上,挤时间看书看报、上网阅读,把学习巧妙地寓于工作之中,在学习中干好工作。其次,要拓宽学习知识面,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办公室文字人员来说,没有什么知识是无用的,没有什么是不可学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教文化、民俗谚语、正反事例等等,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只有学得多、看得多,想问题才会全面,看问题才会深刻,写材料才有深度。第三,要避重就轻,讲究学习方法。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文字工作要求我们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结合办公室工作实践,通过通读、摘读、精读相结合,博览多学,兼收并蓄,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从而不断增强写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做到博采众长。也就是说办公室文字人员平时要十分注重广泛收集,点滴积累写作素材。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办公室文字工作人员只有平时大量积累素材、吸收素材,才能做到丰富词汇量、拓宽知识面、突出新颖性,起草的材料才会文笔生动、言之有物,不至于单调枯燥、陈旧老套。第一,要有层面性。重点做好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的积累,广泛收集政治理论书刊、党报党刊发表的理论文章和领导讲话等,掌握政策依据,把握政治路线,有针对性的为我所用,避免出现写材料凭感觉、讲错话的现象。第二,要有灵活性。收集素材
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要想收集到全面、有价值的素材,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吸收、归纳和整理。对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名篇佳句、名言警句、新颖观点,可以复印或剪贴下来,列出条目、标注出处,以备参考。第三,要注重针对性。尤其要细心留意,仔细观察各行业的发展情况、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信息动态,从而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要做日常工作的有心人,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留意收集领导的讲话、指示,紧跟领导思路,把握领导意图,了解领导用语风格,从而总结提炼出对全局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和看法。
三是要做到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过程的继续和深化,也是提高文字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有助于我们把平时所听、所看、所学转化为知识和能力,促进文字功底的升华。第一,要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思维层次。善于对接领导思路,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有的放矢,融会贯通,把握方向;善于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对眼前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多想几个为什么,不主观武断,不人云亦云;善于多角度观察,从共性中找出个性,从个性中把握规律。只有站的高,想的问题多,写的文章材料才能磅礴大气、见解独到。第二,要学会比较借鉴。有比较才见差距,有借鉴才有进步。提高办公室文字工作水平必须善于总结,善于自己和自己比较。
要经常对自己写作的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经常对文稿起草工作认真回顾、分析和总结,尤其要反复揣摸、思考领导修改过的稿件,从而准确把握领导的思路和语言风格。只有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才能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悟出道理。要敢于学习借鉴他人的好经验,好笔法,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立体的比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立体对比,仔细揣摩,心得和体会自然会加深,对文字材料的把握也将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是要做到勤于实践。办公室工作部分是服务性的,文字工作也一样。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提高办公室文字人员的以文辅政水平,还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详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首先,要突出重点,要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热点、难点和疑点、盲点、亮点问题有的放矢进行调研。其次,要做到深入,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与不同岗位的干部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倾听他们的呼声,采集他们的建议,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第三,要实事求是。办公室文字人员搞调研的目的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这就要求调研的结果必须准确、真实、全面。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决不能以主观想象为准,要腿勤、嘴勤、手勤,多听、多问、多思,深入细致的探讨,全面辩证地分析,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洞察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
五是要深耕。“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文字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也没什么捷径可走,关键在于勤学多练,不断地积累写作经验,探索写作技巧。首先要用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字材料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其本身就是能力不断积累提高的过程。因此,对于各种写作任务,无论是草拟公文、讲话报告、汇报材料,还是通讯报道、信息稿件,都要把它当成一次练笔的良机,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尽可能写出有份量、有价值的文稿。其次要精心。按照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立意新颖、文字简练的要求,精心组织,斟字酌句。要注意把突出主题摆在撰写材料的首位,围绕材料的目的和用途,分清重点。主题明确了,文章材料就等于写好了一半。要注意讲究结构,做到层次分明。好的结构对突出文章的主题内容起着关键的作用。写完材料后,要尽可能地反复读几篇,看是否文通字顺,是否重复累赘;对拿捏不准的词语,要反复推敲,看是否有更好的词语可以替代。最后还要做到细心。一方面留意各种材料的文种、结构和格式,既领会其“神”,又留意其“形”;另一方面也要对写完的公文、材料进行细心的校对,找出笔误或纰漏。时刻牢记办公室无小事。
篇三:文字撰写能力有待提高
提高文字写作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要善于积累和运用资料。巴甫洛夫曾说过:不管鸟的翅膀怎么完善,它任何时候也不可能不依赖空气飞向天空。事实和资料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它,你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起飞;没有它,你的理论就是无用的挣扎。对于机关干部来说,要想做好本职工作,把材料写好,手中没有各种有价值的资料供自己参考借鉴是不行的。要想实现自我的提高和超越,尽管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善于积累各种资料,学习运用他人的经验,也可叫做借梯上楼。实践证明,有些同志虽然同时调进机关,一开始的基础和条件都差不多,但经过一两年就拉开了距离,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看他是否善于学习和借鉴它山之石。法国著名幻想小说家凡尔纳,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部科学幻想小说,内容几乎遍涉当时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然而,比他的创作本身,似乎更令人惊叹的是,在他死后,人们从他的书房里发现,他亲手整理摘录的各种资料有25000多本。60年代,批判赫鲁晓夫时,新华社发表了九篇评论,在写每一篇评论的过程中,都邀请《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的两个老资料员出谋划策,提供资料,由于他们的参与合作,对评论的起草形成起到了绝对效果。古今中外,大
凡在事业上有成就者,无不与大量积累和运用资料有关。事实上,机关里许多优秀的同志,大都是在善于积累和运用各种资料中,慢慢成长,成熟起来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无非是自我积累,单位、部门、组织提供、调查研究、查阅文电和个别了解等,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把你所需要的资料搜集到手,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搜集资料要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能发生失泄密问题。
积累资料是为了利用资料,如何用好资料大有学问。一是要认真学习资料。在剪贴资料时,要自己动手,不要让别人代劳,做到边剪贴边过目;对搜集到的资料,要经常熟悉,仔细翻阅,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理解、消化;对重要的思想、观点、事例做上记号,有启发意义或直接能用的还要记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反复领会。这样做的目的是消化资料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消化吸收,一方面可以将资料真正变成一种有用的信息,记忆在头脑中的一定位置,需要的时候就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其中的思想观点,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体会其中的思想境界,从中汲取营养。二是要精心选择资料。要根据公文内容的需要选择资料,选出最有典型意义、最能说明问题资料。为便于使用,筛选出来的资料还要加以分类,把入选的资料按照公文
内容表述要求,分门别类梳理排队。同时,对一些有联系但又不能直接用的,要进行粗加工;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表述和名人名言等,要认真查找出处;对一些重要的事实和数字,要加以核实整理,确保准确无误。三是要用活用好资料。常见到这种现象,有的人没有资料写不了材料,有了资料又跳不出资料,这抄抄,那贴贴,搞出来的东西千孔一面,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实际上是没有用好资料。任何资料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只能用于开启思想的门,一般不要搞拿来主义。用资料既要广纳博采,又要超越常规。写材料时,要敢于丢掉资料,站在理解资料的基础上去写;或者把资料作为比较、鉴别的参照系,取其当中的成功和高明之处;还可以选择资料中的弱点甚至败笔作为反面镜子进行对照,看看差在如里,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不到位,由此寻求突破。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比原资料更新的思想飞跃,才会写出超越资料本身的高质量材料。如果起草的文字材料,能够源于资料,而又高于资料,就达到了积累和运用资料的新境界。123二、要切实领会和把握领导意图。公文不是为了记叙个人见闻,也不是阐发个人的见解,而是秉承领导旨意,根据工作需要而拟制的。起草人的职责就是通过文
字表述,充分体现领导意图,想方设法把领导的思想完整表述出来,而不能断章取义、随心所欲,更不能另起炉灶。这就要求起草人用心琢磨领导的意图、思维方向、关注重点等,全面掌握,悉心揣摩,掌握得越全面、深刻,写起来也就越顺利,领导也就越满意。
一是积极扩展领导意图。有的领导同志交代意图时,只是一些初步想法,或仅仅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提出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起草人要从更多的层次和角度去思考问题,举一反三,扩展和延伸领导形成的基本观点,对领导暂时未想到但又比较重要的问题补充进来,把领导简单分散的意见扩充为比较全面、系统的意见,不能听一就是一,机械呆板地领会领导意图,切实把领导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
二是善于挖掘领导意图。有的领导只出个大题目,至于公文写作中的具体问题涉及不多。碰到这类情况,起草人首先应主动和领导同志商量研究,争取领导的指导,深化领导的意图,然后顺着领导的思想脉络,弄清楚领导要求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要达到什么目的,从而研究挖掘出更新更深的东西。挖掘领导意图时,起草人还要善于将主管领导的意图与其他领导的意图结合起来领会,集思广益,体现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
三是努力完善领导意图。公文写作过程中,有的领
导深思熟虑不够,讲得意见不甚明了、比较杂乱;有的一时未想清楚、说明白,只是一些感性认识;有的不完全合理和必需;有的不集中、不完整。对此,起草人要与领导多交流,善于提炼概括、拾遗补缺,慎重恰当地处理,合理地加以吸收、集中,把不确定的确定下来,把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理性的东西,把不必要、不完整的加以剔除补充,把不清楚的问题讲清楚,把不一致的地方进一步调整充实,从而比较全面、完整、准确地体现领导意图,保证公文质量。
四是及时捕捉领导意图。机关干部有经常接触领导和公文材料的方便条件,了解和捕捉领导意图的途径比较多,可以从主动询问中获得,从领导批示中领会,从批评表扬中领悟,从讲话材料中把握,从积零为整中综合。尤其是与领导在一起检查工作、参加会议、研究材料,一块就餐、散步、闲聊时,要注意把领导谈话中最新闪光点,特别是一些新思想、新观点,要不失时机的记下来,并进行归纳分析。因为这个闪光点或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很可能是领导对某个问题思考的突破。
三、要努力体现和增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思想是一切文字材料的骨干和核心,是人们对矛盾问题的深刻认识和解决办法的深刻见解。没有思想的文字材料等于没有灵魂。文章赖思想而永生,无灵魂而猝死。增强文
字材料的思想性,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思想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提出对策,善于借助唯物辩证法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独具慧眼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形成统一、完整和辩证的逻辑思路,引起大家的共鸣,给人以深刻启示。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针对性。文字材料大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是材料的基础和灵魂。文字材料影响的大小,根本就在于是不是真正抓住了问题,是不是针对普通存在的问题去写的。如果是针对问题去写的,影响就大,相反影响就小。因此,必须注意抓问题,抓一碰就响的问题,抓普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深入调查研究,以高度的敏感性洞察和分析问题,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单位建设的主要问题,确立文字材料的主题思想。
二是要有概括性。要从局部的、感性的、表面的现象里跳出来,用全面的、理性的、辩证的分析提炼和升华思想,总结出来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高度的概括性,是领导思想的精华,也是文字材料的眼睛,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有一个材料,关于增进班子成员感情的概括就比较好:感情好,有事不当事;感情差,没事会找事。感情深,大事能化小;感情浅,小事能闹大,大事能闹炸。非常给人启迪、发人深省。而有的材
料总的看上去不错,但又觉得少点什么,往往就是少几句高度概括、很凝练的话,让人打不下深刻的烙印。
三是要有深刻性。深刻性往往决定文字材料的思想性。分析问题要有深度,不满足于抓住次要的、现象或枝节的东西,而是要了解主要的、本质的东西;不满足于掌握事物外部的特征,而要挖掘事物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眼前的结果,还要追踪发展的趋势;不满足于掌握浅易的、粗线条的问题,还要钻研疑难问题和考察细节。要从众多的矛盾中提出主要矛盾,从复杂的问题中提出核心、本质原因。只有这样,写出的材料思想性才深刻,才令人回味。
四是要有独创性。现在,文字材料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毛病就是大话、空话、套话比较多,空洞无物,说白了就是正确的大实话的拼凑,上级文件的翻版,报刊文章的剪辑。要增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就要学会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不依赖别人,不抄袭别人的成果,用自己的话去表达,不能人云亦云,趋奉迎合,确实能够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是要有说理性。文字材料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指导工作的,既要使大家听得懂、听得明白,又要便于大家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这就决定了文字材料必须能够透彻地讲清道理,做到了这一点,思想性也就在其中了。
要把握好讲道理的艺术,通常是既要符合上级精神,又要贴近单位实际;既要有对上级会议、文件精神的中肯评价和深刻理解,又要有变虚为实、变大为小、变抽象为形象、变原则为具体的本事;既要全面辩证,不顾此失彼甚至自相矛盾,又要准确生动,不离腔走板甚至脱离上级和党委意图另搞一套,使人不得要领,感到莫名其妙。有经验的同志,还常常寓事于理,用一个典型事例说明一个道理,把深刻埋在浅显中,常常会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启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23
上一篇:公司搬迁的通知4篇
下一篇:领导班子不足及整改措施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