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6篇
篇一: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一)
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过去,有收获,有进步,但更值得反思。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必须要改进,过去自然课上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必须要抛弃。我本人在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教学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
本着科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的基本方法;把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这个学期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科学课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
二.科学课教学要强化实验教学
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学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
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教学要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
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我将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感谢你的下载使用!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二)
1、基本情况:
本学期以来,我组教师发扬勤恳工作,团结协作的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树立了良好的工作风气,已发展为一个团结互助,关系融洽,教学各有所长,学术气氛浓厚的集体。组内以学促教,开展互帮互学;以德育人,倡导“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育思想,努力探寻切合实际的教学规律。
2、教学模式科学、规范、系统、严密
(1)有计划地安排每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是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的前提,我们组对教学安排的规划非常重视并认真执行。备课组实行集体备课,制定教学工作的计划、确定教科研的方向、安排研讨课
的时间及课题、统筹课外活动的任务等。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2)保质保量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
我们备课组非常注重广开言路,力争做到集思广益,达到精诚协作的目的。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都是经过精心的策划,将平时的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坚持“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头)、三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思想、统一调配)”。扎实有效地做到12个字,即“学习交流、讨论总结、传达布置”。
首先是中心发言人负责发言,讲解本次集体备课所要关注的知识点、要点、重难点及可能采用的突破方法等;然后是成员之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共同讨论每个教学环节、统一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研究《课程标准》确定教学重难点,交流小学数学教学的最新动态以及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最后确定本周的教案和习题等内容。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几个有关的问题,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平时大家一起做例题、习题,经常从不同角度分析解答,从而优化教学方法;合作修改教案,形成统一的教学思想。每一单元的教案和章节练习题都经过了全组教师的反复研究、讨论,以达到最佳效果,最后形成组内集体教案和习题。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3)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我们备课组非常注重备课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每学期推出示范课,同组教师必须按时听课学习,听课之后及时进行评课,做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听课之后,我们还进行了认真的评
课,及时上传评课稿十多篇。我们对学生作业做到精心批改,认真评讲并指导学生及时订正,有时会让学生完成作业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我们。对于碰到的难题或错题,随时在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做出合理、科学的解答。在教学常规上,本组教师能够真正做到备、教、改、评等方面的落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年级整体成绩不断提高。
3、教育教学成绩优异
在努力工作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本组教师也在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相关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工作之余,我们都能认真完成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积极参加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本备课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强烈的奉献精神,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本组成员同心协力,总是从学校和年级的全局出发而不只为自己的班级考虑,有好的点子与想法总是能共享。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仍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你的下载使用!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篇二: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二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教学设计
始业教育
【教学目标】
1.利用视频以及照片回顾一年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了解二年级上册科学的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学习意见和愿望。
3.约定科学课堂的教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回顾一年级主要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教学难点: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愿望。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预设10分钟)
1.出示鸡蛋和鸡图片,提问:这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无壳孵化小鸡》,了解科学的神奇。
2.出示捕蝇草图片,提问:这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好玩的捕蝇草》,了解科学的有趣。
3.观看视频《植物生长:从种子到开花》,感受身边的科学。
4.过渡:看了“无壳孵化小鸡”、“好玩的捕蝇草”和“植物生长:从种子到开花”这几个视频,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和概括:身边处处有科学,科学好神奇……
二、科学之旅:回顾一年级(15分钟)
1.出示一上和一下的单元课题:一上《植物》《比较与测量》,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动物》,利用照片回顾我们的科学课堂和科普活动。
2.一上回顾,主要包括“莲都区一年级种植令——观察令——总结令”,重点介绍两个学生代表103班傅予涵和106班孙湙欣,以及“天宁小学树叶剪贴画”,和大量的课堂活动照片。
3.一下回顾,主要包括“天宁小学2018科学养殖令”,“天宁小学‘养蚕小博士’评比”,和大量的课堂活动照片。
三、科学之旅:展望新学期(10分钟)
1.出示二上和二下的单元主题,二上《我们的地球家园》《材料》,二下《磁铁》《我们自己》。
2.学生自由阅读二上科学教材,说说自己的发现,可以从特别喜欢的活动、图片等方面来说。
3.全班讨论,对怎样上好科学课提出建议和愿望。
四、总结:我们的约定(预设5分钟)
1.总结:神奇的科学,我们一起同行,为了使上课效率更高,我们要制定基本原则,主要有:三大口令(12,34,56);日常加星和扣分制度,组长负责和小组合作。
【板书设计】
神奇科学,一起同行
回顾一年级——展望新学期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教科书在单元首页展示了一幅在浩渺宇宙中的地球的图片,隐含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地球。同时,图片也暗示地球不是孤立存在的。本单元从宏观上观察地球上的事物和现象,也关注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这里要说明的是,阳光、空气、云等属于地球家园的事物,而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属于地球家园的范围。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获得整体认识的一节课。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解地球家园的有关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为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学生对于我们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应该是很熟悉的。在提出聚焦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添加的内容多种多样,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造的,可能是有生命的,也可能是没有生命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从具体物体到组成物体的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具体的物体抽象为几个主要的类别,如土壤、岩石、水等,从而形成地球家园中有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
2.科学探究目标
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相应内容。
能就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参与讨论,表达自已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相应内容。
2.教学难点
懂得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设3分钟)
1.学生猜谜语,激发兴趣。
说它像球不是球,它的身上啥都有。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
动物植物和人物,全都生活在里头。天天围着太阳转,你猜它是什么球。
2.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出“我们的地球家园”。
二、聚焦(预设10分钟)
1.学生观看视频,欣赏:美丽的地球家园(3分24秒)
2.聚焦提问,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表,回忆和交流自己对地球家园的认识。
3.逐一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学生看图回答,进一步丰富对地球家园的认识: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草地、森林、山脉、岩石、沙漠、海洋、大象、蜗牛、大雁、楼房、人……
三、探索(预设15分钟)
1.画一画:翻开学生活动手册第一页,在地球家园图上画出各种事物,用直观的形式表达和记录。
2.提问: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让学生补充与地球家园密切相关、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比如白云、太阳、月亮、星星等。
3.补充完善学生活动手册第一页的地球家园图。
四、研讨(预设7分钟)
1.过渡:每个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
2.教师在黑板上完成“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班级记录表,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合并和分类。
3.提问: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让学生自由发表,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4.小结: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五、拓展(预设5分钟)
1.提问:到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上,看看我们还能在家园里找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开展活动。
【板书设计】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动物、植物、人……
土壤、空气、水、白云……
楼房、公园……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第一课,学生已经对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本节课的学习将会聚焦于学生身边的、熟悉而陌生的土壤中的“生态乐园”。说熟悉是因为土壤太常见了,说陌生是因为学生可能从未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并统计数量。
在这节课里,学生将来到校园中的一块土壤边,记录在那里生活的动植物。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去重点关注的内容很丰富。首先,观察什么?学生不仅要观察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还要观察生活在土壤表面和里面的动物。其次,观察的范围是什么?学生不仅要观察土壤表面,还要观察土壤里面。再次,观察的要求是什么?观察要细致、全面、有一定的顺序。细致是要求对动植物个体的数量进行观察统计,全面是不遗漏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顺序是指按照从表面到里面进行观察。最后,观察还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做记录(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做记录),要注意不伤害动植物。
当学生带着--定的目的去观察的时候,学生会发现更多,他们会惊奇于自己的发现:原来这块土壤真的是动植物的“乐园”。学生在完成分组观察之后,回到教室里的分享交流也很重要。交流的内容除了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有动植物个体的形态、有趣的现象、土壤的特点等内容。充分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初步理解动植物与土壤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发现。
3.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究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感兴趣。
细致观察、乐于表达。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保护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2.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发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土壤,放大镜,橡胶棒,小铲,塑料饲养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设5分钟)
1.出示一盆土壤,提问:土壤里有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发言,可以从土壤的成分和居住在土壤里的生物两个方面回答。
2.观察土壤
提供放大镜、橡胶棒和一盆土壤,学生分组进行观察。
组织交流,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说明:没有橡胶棒也可以用筷子、镊子等工具,主要是用来翻看土壤,土壤里有小石块、沙子、黏土、草茎、落叶、蚂蚁等。)
二、聚焦(预设5分钟)
1.聚焦:大家都说,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那你们知道土壤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自由回答,比如可以用来盖房子,制作砖瓦、陶瓷,另外还可以给植物提供营养,给动物提供栖息地等。
2.过渡:今天我们将到校园里进行观察,看看生活中那里的动物和植物。
三、探索(预设20分钟)
1.讨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提问:你们觉得,校园土壤居民会有哪些呢?我们去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推测和发言。
2.教师进行活动提示:细致,全面,有顺序,不伤害
(细致是指能够耐心、仔细地观察土壤中动植物的特点。全面是指能够全方位地观察土壤上的动植物,包含土壤上的和土壤里面的。有顺序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比如先观察土壤上直接可见的,再观察落叶下的,最后观察土壤里面的,观察动植物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不伤害是指不要伤害小动物和植物。)
3.学生到校园里进行观察,及时记录。
校园观察活动指导提示:
(1)携带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人手一份,放大镜、橡胶棒和小铲小组一份,观察时小组同学有机合作使用。
(2)活动场地:教师提前踩点安排,选择有多种植物和小动物的土壤,并事先对该场地的植物进行识别,以便学生提问时可以答复。
(3)分组要求:以组长为首,小组成员集中在某个点进行观察,禁止单独行动和胡乱奔跑。
(4)观察顺序:先观察土壤上直接可见的,再观察落叶下的,最后观察土壤里面的,观察动植物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
(5)记录要求: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记录动植物的名称、数量和发现地点,遇见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可以记录特征或画简图记录。
(6)注意事项:遵守纪律,注意自身安全,不要伤害小动物和植物。
四、研讨(预设7分钟)
1.完成班级记录表(校园土壤“居民”统计)
学生自由发表,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不断补充。
2.统计: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动物和植物?
3.交流: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尽量让多个学生发言,并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五、拓展(预设3分钟)
1.欣赏视频:常见的农作物(1分12秒)或蚯蚓(40秒)
2.介绍拓展活动:土壤里的动物观察
【板书设计】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动物:蚂蚁、蚯蚓、蜗牛、蟋蟀……
植物:小草、植物1……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大致了解地球上有什么以及土壤是动植物生活的地方,在单元后面的内容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地球家园里的月相、天气等变化,观察一些现象。
本课是学生探索与太阳相关的现象。一是探索太阳视运动对方向的判断,二是太阳光照射后冷热感觉的判断,以期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后,能初步感知太阳一天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并对其他自然现象产生进一步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科书第8页展示了一幅太阳当空照的图片,预示着这节课的研究重点是“太阳”。这张图片结合聚焦的内容“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断变化。我们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吗”,直指本节课的重点——研究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太阳的视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的运动规律来辨认方向。
因为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需要的时间周期比较长,从早晨到傍晚,所以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利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观察。在观察前,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带着两个问题去观察:一是在清早、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二是在清早、中午和傍晚,我们的冷热感觉是怎样的。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灼伤眼睛。除了实时观察以外,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模拟辨识方向。
【学生情况】
二年级的学生对方向感有一定认识,但是对东西南北和左右的方向,还存在一定困难,从而在辨别方向上会觉得更困难。
学生对东和西容易接受,对利用东和西来判断南北,困难很大。特别是左边是北,右边是南,把南北和左右混在一起更难。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太阳东升西落,面对太阳升起的方向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科学探究目标
会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会举例说明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3.科学态度目标
对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识方向感兴趣。
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人类可以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为人们更好的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会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方向。
2.教学难点
懂得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人类可以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为人们更好的生活服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太阳示意牌,分别写着“东、南、西、北、清早、中午和傍晚”的7张大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设3分钟)
1.学生猜谜语,激发兴趣。
有位老公公,一副红面孔,天亮就出工,从东忙到西,傍晚才收工。
2.出示太阳的图片,引出探究主角“太阳”。
二、聚焦(预设10分钟)
1.学生观看视频,欣赏:日出日落钱塘江(1分03秒)
2.聚焦提问:我们观察到的太阳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表,回忆和交流自己对太阳的认识。
3.小结: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断变化。我们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吗?(出示课题: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三、探索(预设15分钟)
1.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
学生根据课件上的图片,指出“清早”、“中午”和“傍晚”时太阳所在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补充“北”的位置。
2.提问:清早出来,面向太阳,我们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学生回答后出示:清早出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样句式去说一说在中午和傍晚怎样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3.介绍“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游戏步骤和注意事项
①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找一块阳光能照到的地方;②小组根据当时上课的时间以及太阳的位置先确定“东”“南”“西”“北”方向;③小组商量分工,7张卡片让7名小组成员分别拿着,小组剩余的一名学生负责指挥卡片的摆放位置,大概是一个圆圈上的四个点的形状;④站在圆圈中的同学尝试面对不同时间的太阳所在的位置,辨别自己前后左右的方向;⑤小组成员轮流站在圆圈的中间辨别方向。
注意事项: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灼伤眼睛。
4.室外辨别方向:带上太阳示意牌和写着“东、南、西、北、清早、中午和傍晚”的7张大卡片,根据上课时间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三页的活动记录表。
四、研讨(预设7分钟)
1.思考: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是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早、中、晚什么时候最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2.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回答,不一定要按顺序选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太阳每天有规律的东升西落,人们根据它早上在东边、中午在南边、傍晚在西边来辨别方向的。
五、拓展(预设5分钟)
1.提问: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对动植物和我们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你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吗?
2.观察课件上的图片,学生从植物、动物和人类三个方面说说太阳对生物生活和生长的影响。
【板书设计】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太阳
影响
植物、动物、我们的生活
《观察月相》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我们地球家园的邻居。月球不包含在地球家园的范畴内,但是月光反射到地球,给夜晚带来明亮,算是地球家园的物体之一了。本课观察月球,从观察月相变化切入,从月相变化的现象中,学生发现一些变化按规律,提高对观察天体的兴趣。
月相的形成,不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要求是那些呢?一是通过实际观察来确认月相是变化的,二是学会用图画的方式记录描述观察到的月相,三是学
生通过分析观察到的月相,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如月球亮的部分逐渐增加或者减少。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连续的观察。只有获得了月相观察记录这样的第一手事实材料,学生才更容易有所发现。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持续观察记录的积极性,督促学生坚持观察、记录。如果有的学生有几天漏记了,可以由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供一部分的月相。指导观察记录的方法也很重要,因为学生没有观察和记录月相的经验,教师必须给予相应的指导。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月相的认识有一点生活经验,知道月亮有时像眉毛,有时像圆盘,有时是半个月亮,也有部分学生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但是学生基本不知道不管出现什么月相,月球一直是个球体,只不过学生看不见月球的暗部。大部分学生估计无法确定月相变化的排列顺序,对月球的观察方法和知识有限。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2.科学探究目标
能连续几天持续观察月相。
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3.科学态度目标
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
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记录等方法知道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
2.教学难点
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连续的观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提前一周布置的月相观察记录单。
提示:适合学生观察月相的时间是在农历初三到农历二十,一般在晚上九点前就能看到月球升起。以2018年9月为例,9月12日(农历初三)到9月29日(农历二十)这个时间段适合学生对月相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设5分钟)
1.学生诵读古诗《古朗月行》,引出对月亮相关的认知,激发兴趣。
2.提问:关于月亮,你知道什么?你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回忆和交流自己对月相的认识。
二、聚焦(预设5分钟)
1.欣赏月球图片,提问:这几幅图有什么相同点?这几幅图里面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自由发表。
2.出示概念:月亮其实是个球体,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月相》。
三、探索(预设18分钟)
1.观察连续一周的月相照片,用自己的话描述月相的样子和变化。
学生充分表达。
2.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
(1)展示学生提前一周的月相记录照片、图画,师生进行点评。出示班级记录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观察记录时发生的小故事。
[建议:本节课提前一周布置观察月相的任务,最好用照片和画图的方式同时进行记录,并标明每幅照片和画图的日期。老师也要完成观察任务,有条件的班级或教师可以做一个班级记录表,放在教室里,每天安排小组做好记录。](2)观察方法指导:记录下观测的时间,观测的地点,看到的月球是什么样的,就画什么样子,没有看到或忘记观察了,就不要凭空想象。
(3)记录方法指导:在前期至少连续一周的观察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从教科书的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即可。(“描阴影法”,把月球不亮的部分用画斜线或涂黑的方法表示阴影。“剪纸法”,根据月相剪白色纸片,把剪好的白色纸片粘贴在黑色纸片上。农历初三、初四、二十六、二十七时,因为明亮的部分很少,对学生剪纸技巧有更高的要求。)
(4)完成活动手册记录单的部分内容,强调一定要实事求是的进行记录,自己当天没有记录到的,可以根据班级记录单上的进行记录。
四、研讨(预设10分钟)
1.请部分学生在投影上展示活动手册,针对两个问题进行分享交流:
①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
②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2.出示天气晴朗时一整个月的月相图,教师小结月相的变化特点:月相是由最初的什么都看不见,到慢慢看到半圆形,接着可以看见一个圆盘形,慢慢地圆盘形又变成了半圆,只是方向变了,然后慢慢地月相变得越来越小。
五、拓展(预设2分钟)
继续观察月相,完成长时间的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观察月相
看不见
→
半圆
→圆
→半圆
→
看不见
月相:逐渐变化
《各种各样的天气》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各种各样的天气》是2018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单元》中的第5课。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的天气以及不同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教材分为四部分:聚焦部分直接指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是天气,并明确我们要研究天气的变化以及天气对我们地球家园的影响;探索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区分不同的天气特征,并且能联系生活实际从多方面说说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研讨部分是引导学生用关联的视角看待阴、晴、雨、雪、风等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拓展部分的内容是“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和它们所产生的后果”,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对于“天气对于人类生活影响”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引发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认识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于各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已经有一些认识,也基本能说出来一些比较明显的典型天气现象,如晴、雨、雪等,但对阴、风等的认识可能会比较模糊。也了解天气会对动植物和人类有些影响,但对更具体的影响缺乏一些认识。所以需要通过学习了解更多天气现象,进一步认识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
的影响,比较全面的认识一些极端天气和它们带来的一些影响,懂得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可以更好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降水、光照、风等天气要素会影响农业灌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人们的生产生活。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的区别。
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究天气现象带来的影响感兴趣。
愿意倾听、乐于表达。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体会到只有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重点】
区分不同的天气以及不同天气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要从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各种不同天气的图片、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和它们产生的后果资料、教学课件、画图用纸、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设3分钟)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声音,请大家仔细听一听,想一想。
2.引导学生举手,声音播放完后,组织学生交流。
3.下雨是一种天气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各种各样的天气》(出示课题或板书)。
二、聚焦(预设7分钟)
1.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天气有哪些变化呢?
2.引导学生交流:例如,昨天是下雨的,我们需要打着雨伞,今天天气晴了,地面都干了……(板书:雨、晴)
3.前天的天气是……我们可以(需要)……
4.天气是在变化的,那我们还知道哪些天气?
三、探索(预设15分钟)
1.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
(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各种不同天气的主要特征。如晴天是阳光充足,云很少。阴天是天空中云很多,偶尔有从云缝中看到的看到微弱的阳光。雨天是有雨水落下来等。补充板书各种天气现象名称。)
2.区分不同的天气:同学们对天气的了解还是挺多的,那我们一起来区分一下《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的课堂活动记录图片中的天气。
(引导学生不仅说出各种天气现象的名称,而且说出各种天气现象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重点区分阴天和晴天。)
3.下雨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4.有哪些有利的地方和不利的地方?
5.其它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说说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侧重于对我们的生活从有利和不利方面进行交流。)
6.小结:各种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多影响,有些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利的,有些是对我们的生活是不利的。
四、研讨(预设10分钟)
1.阴、晴、雨、雪、风等天气还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哪些影响?请同学们看着图片说一说。
2.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出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利的影响请在《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上面的左边画一颗五角星,讨论出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利的影响请在《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下面的右边画一个三角形。
3.集体交流,对优秀的小组和学生进行表扬。
4.播放视频:天气不仅对我们人类生活产生影响,还对动植物产生影响,5.研讨小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还对动植物和人类有些影响是有利的,有些影响是不利的。
五、拓展(预设5分钟)
1.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天气现象,因为来得很猛烈,所以我们称它为极端天气,你知道哪些极端天气?(结合学生交流,适当板书)
2.这些极端天气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极端天气也有有利的一面。)
3.因为极端天气给动植物和我们人类带来的影响很巨大,如果不提早做好准备,会造成很多损失,所以我们也称这些极端天气为灾害性天气。
4.请同学们课外多多关注各种各样的天气。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天气
阴
台风
晴
暴雨
雨
冰雹
雪
大雾
风
……
《不同的季节》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研究的是地球家园经历不同季节时所产生的典型现象,以及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上从“在不同的季节,我们的家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并配合四季的图片导入到本课的研究主题——不同的季节。导入的问题也表明本课要研究的是季节的更替所带来的地球家园的变化。探索环节的第一个内容是“展示我们收集到的有关四季的资料”,课前需布置收集四季资料的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第二个内容是“举例说说,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植物和人们的衣着有何变化?”,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建立季节变化与地球家园上的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联系。第三个内容“拼贴一张四季变化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用相应的词语描述不同季节的特征来进一步深化对不同季节特点的认知。在研讨环节,通过“我们的地球家园在不同的季节有哪些不同?”和“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有哪些影响?”两个问题的研讨,让学生总结反思前面对于不同季节特征的认知,同时深入思考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在拓展环节,制作季节礼盒是为了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寻找大自然的恩赐,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季节的更替和每个季节地球家园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全面,需要让学生课前收集四季的资料并在课上展示来帮助学生对不同季节地球家园的变化建立清晰的认知。另外,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有哪些影响”这个问题是有相对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的,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表达,并引导学生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对回答的内容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一年中季节变化的典型现象各不相同。
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
2.科学探究目标
会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典型现象。
会举例说明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究四季现象及其对地球生命的影响感兴趣,善于倾听,乐于分享。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四季变化给地球生命带来的影响,懂得只有掌握四季变化的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
【教学重点】
会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典型现象。
【教学难点】
知道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的四季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板书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设2分钟)
1.老师带来一张图片,从这张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同一棵树叶子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呢?
3.夏去秋来,季节的变化让树叶有了更多的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不同的季节》。(出示板书或课题)
二、聚焦(预设5分钟)
1.我们有哪些季节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并贴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板书贴或者板书。)
2.一年有四季,这四个不同的季节,我们的地球家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观看视频:植物四季变化
3.组织学生交流。
(1)你看到了哪些地球家园的变化呢?
(2)你还知道哪些我们周围四季发生的变化?
(3)将学生的关于季节的一些描述性词语记录在黑板上。
4.小结: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有着独特的变化,也时刻影响着动物、植物和我们。
三、探索(预设20分钟)
(一)展示收集的四季资料
1.请各小组轮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四季的资料。
2.结合各小组的展示,请学生进行补充,发表意见。
(二)动植物的四季变化
1.(出示梧桐的四季图片)这是不同季节里的梧桐,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季节的?
2.认真观察这些梧桐,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什么不同?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梧桐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秋天结果,冬天落叶……)
3.
梧桐是这样变化的,其他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也有类似的变化,那动物呢?你能举例说说不同季节里动物的变化吗?(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动物的不同季节变化,适当出示图片提示,例如大雁南飞、青蛙产卵等等。从而意识到季节对动物的影响。)
4.小结:在不同的季节里,植物有着不同的面貌,动物有着不同的行为和变化,它们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那我们人呢?我们也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吗?
(三)人们衣着的四季变化
1.(出示人们四季的衣着变化)仔细观察,想一想这分别是什么季节?有什么不同?
2.夏天和冬天的着装可以互换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四季衣着的不同,是由于四季气温不同导致的)
3.
在不同季节里,人们除了衣着不同,还在哪些方面也发生了变化?(睡觉时盖的东西;冬天开暖气,夏天开冷气……)
4.这些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同季节的气温不同造成的。
5.小结: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我们都有着许多方面的影响,但也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美丽和多样。
(四)拼贴四季变化图
1.引导:我们有许多词语来描述四季不同的景象。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2.刚才大家也说了一些描述了有关季节的词语,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
这么多关于季节的词语,有的描写春天,有的描写秋天……这样吧,为了更好的了解四季,我们给它们按照季节来分一分吧!
3.学生完成四季变化图:活动手册第6页(课件出示)。
4.交流不同的季节分别有哪些词语。
5.小结:这么多优美的词语给每一个季节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四、研讨(预设10分钟)
1.老师发现这些词语都非常有季节的特点,我们的地球家园在不同的季节有哪些不同呢?
2.对照四季变化图发现四季的不同。根据学生交流整理。
植物
气温
衣着
动物
春
夏
秋
冬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4.交流后,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四季变化图。
5.我们的家园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的面貌是不同的,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有哪些影响?有益的……不利的……
6.四季变化让我们领略到了地球家园不同的风景,体会到不同季节变化的同时,也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拓展(预设3分钟)
1.这是季节礼盒,猜一猜老师会在季节礼盒里放什么?
2.瞧:是秋天的果实和叶子,是秋季送给我们的礼物。老师把它们收集起来,用叶子做了书签和叶画,果实做了小美食……
3.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秋季礼盒”。课后可以一起收集叶子和果实,制作一个“秋季礼盒”送给我们的朋友而家人吧!
【板书设计】
春
夏
秋
冬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做大自然的孩子》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通过两个活动希望让学生更多地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教材从“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这段话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是“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这个活动帮助学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聚焦到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同样生活在地球家园上的我们和植物、动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概念,并认识到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第二个活动“爱护小动物”,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了解了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之后,通过给小鸟建一个家和做个“小鸟餐厅”来尝试力所能及地保护动植物。在研讨环节,通过“说说与我们的衣、食、住、植物
发芽
生长
结果
休眠
不同的季节
气温
温暖
炎热(打雷)
凉爽
寒冷
衣着
长袖
无袖
长袖
棉袄
动物
苏醒
脱毛
存储食物
长毛或冬眠
行有关的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哪些联系?”两个问题的探讨,使学生从具象的衣、食、住、行方面会用到动植物的认识上升到动植物与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的。拓展环节让学生到野外了解更多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动植物和我们是有联系的”是有一定认识的,但对于具体到衣、食、住、行方面的联系,学生回答起来是有困难的。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例子作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对于制作小鸟的家或小鸟餐厅的活动,学生是非常有兴趣的,但是在选材和制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制作之前,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的步骤,老师都要给学生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
2.能参与制作一个爱护小动物的装置(“小鸟餐厅”或者小鸟之家)。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活动感兴趣。
2.愿意倾听,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说与人类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
教学难点: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体会到应该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牛奶盒子、直尺、记号笔、剪刀、绳子等(可事先请家长适当进行加工)。
教师准备:课件、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相联系的资料、班级研究记录表、选取几个与动植物人类关系密切的典型观察场地(如蔬菜园、绿化区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2分钟)
1.出示图片:请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片,图片中有什么?
2.小狗是动物、小草是植物。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一部分。我们也把地球家园也叫作大自然。
3.大自然就像一位母亲,而我们就像她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大自然的孩子》。(出示课题)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会让我们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二、探索(预设13分钟)
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看图说说小狗、小草和我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图中的野花、小草、骏马和我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让我们做一个“自然侦探家”到校园里找找更多的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
4.我们去教室外活动要注意什么呢?
(1)保持安静,用心观察,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第7页中;
(2)保护动植物,尽量不打扰不破坏;
(3)听从老师指挥,不奔跑打闹。
5.能做到上面几条要求就是优秀的“自然侦探家”,让我们一起带好《学生活动手册》,安静有序的排队,跟着老师走吧。
6.选取1-2个典型观察场地组织进行观察,表扬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的“自然侦探家”。
三、研讨(预设8分钟)
1.组织学生说说动植物与我们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个例引导认识动植物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关系。
2.你能说出10个或10个以上与我们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名称吗?
3.组织小组讨论,并填写记录表。(记录表上既可以画画也可以写字)
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
衣
食
住
行
4.请典型小组同学上来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有选择性地写在“班级研究记录表”中。
5.对于刚才小组的发现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完善“班级研究记录表”。
6.我们的生活与动植物还有哪些联系?可以试着让孩子从生存环境、水土保持、生态平衡、生存伙伴等角度浅显的说一说。
四、实践(预设12分钟)
1.动植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这么紧密,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保护好动植物,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2.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爱护小鸟的活动,制作“小鸟餐厅”,看着图片说一说怎样做个“小鸟餐厅”?
3.让我们看一下视频了解详细制作过程。
4.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重点强调剪刀等要注意安全:不能对准自己和其他小朋友;要缓缓用力,不能太用力。
5.让我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开始制作吧。
6.小组展示制作的“小鸟餐厅”。
7.提示: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如天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
8.课外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寻找合适的地方摆放“小鸟餐厅”,并且定时观察记录。我们还可以搜集资料和相关材料“给小鸟建一个家”。
五、拓展(预设5分钟)
1.我们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走进大自然,去了解更多植物、动物与人类的联系。
2.你看这些课本22页的图画,说说这些动植物与我们有怎样的联系?
3.请同学们继续当“自然侦探”,在家长陪同下到植物园或野外去,发现更多的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活动注意:
(1)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寻找,要在动植物丰富的地方蹲下来仔细看,并记录在活动记录第7页;
(2)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形色”等查一查,也可以记录下三个以上的特征,给它起个名字,或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3)保护动植物,静悄悄的观察,不要打扰和破坏。
【板书设计】
做大自然的孩子
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
衣:棉花、鸭子、羊、牛……
食:水稻、小麦、猪、西瓜……
住:松树……
行:松树、牛、马……
《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起始课。该课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指认常见材料并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这使教师有机会了解学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品,激发他们研究材料的兴趣,明确研究材料的意义。
为了获取学生对材料的初始概念,启发学生聚焦于观察材料的特征,激发学生研究材料的兴趣,本课设计了分类活动。在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要依据材料的类别对材料作出初步的辨别,这能发展他们的分类思维。当然,学生在区分、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并对其分类时,难免会遇到问题和困难,这将成为驱动他们不断观察、探索的动力。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搭建观点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激发学生产生研究材料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立足于学生对材料的原有认识,从“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熟悉的场景引入,引领学生认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并初步建立材料视角。学生对材料有许多感性的认识,他们能说出许多材料的名称,也知道许多材料的特点。但是2年级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中无意识的观察,是比较模糊和零碎的,他们往往分不清
“物品”和
“材料”有时会将两者混为一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能够按材料类别对常见物品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关注身边的材料,发展研究材料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材料对于制造人工世界的重要性,倡导节能环保。
【重
难
点】
重点:学会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表小组活动:活动记录表、7类材料的14种物体
教师使用:活动记录表、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视频、材料贴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2分钟)
[PPT出示佩奇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朋友吗?
预设:认识,是佩奇!
师:今天,佩奇准备带大家去一位科学家刘博士家做客,你们准备好了吗?
预设:准备好了。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乘坐佩奇家的专属座驾,一起准备出发吧。好,现在已经出发,请大家慢慢睁开眼睛,现在我们就在去刘博士家的路上。
[PPT出示视频——沿途风景等]二、探索(认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5分钟)
师:沿途的风景可真美,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景物呀?
预设:花海,森林……
师:你观察得真细致!这些都是大自然中的景物。
预设2:楼房、汽车……
师:这些都是城市里的景观。
预设:山川……
师:看来大家都看得非常的仔细,那哪位同学能给这些不同的景物分成两大类呢?
预设:楼房、汽车为一类,山川、森林为一类。
师:说说你的理由。(请两个学生说一说)
师小结:你真棒,像这些自然存在的就是我们的自然世界,而这些人造的就构成了我们的人工世界,这两个世界也就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板书:我们生活的世界)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刘博士的家是属于自然世界还是人工世界的呢?
预设:自然世界、人工世界
师:这座山坡就是自然世界的,而房子又是属于人工世界的,可见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是相互融合的。
三、按材料类别给物品分类(20分钟)
师:那我们现在一起去刘博士家里面看看吧!咦!他正忙着做实验呢,物品摊了一地,佩奇想和大家一起帮忙收拾一下,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PPT出示物品图片]师:咦?这些物品你们都认识吗?
师:嗯,看来我们都认识,但是刘博士平时都喜欢根据材料的类别给物品分类摆放。看来我们得先知道有哪些常见的材料。那你们知道哪些常见的材料呀?
预设:木头、金属……(板书:木头、金属……)
师:大家知道得可真多!我相信大家一定能顺利给物品分好类了。在分类之前,刘博士还有话想跟大家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播放音频]刘博士: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的到来。在小朋友们动手前,我有几点温馨提示:大家拿到物品后先从盒子里全部取出,然后按照学习单的顺序,登记一样放进盒子里一样,可不能乱糟糟哦!当铃声响起,我们的活动时间就到了,大家可得放下手中的物品,静静地坐好呢。听说我们每个组都有小组长,小组长可得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帮助汪老师维持好秩序哦~
师:原来刘博士喜欢有秩序的小朋友,听完之后啊,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等下我们分类结束时,你们应该怎么做?
(请学生说一说)
师:嗯,听得真仔细,可得遵守秩序哦,各位小组长可得担起小组长的职责,管理好组内秩序呢!小组长上来领材料吧。
学生实验
汇报交流:
师:谁来告诉佩奇该怎么分?我来当佩奇,你说,我来贴。
生交流
师:大家同意吗?
师:我们发现剪刀不知道该怎么分了,谁来指导一下?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是火眼金睛,原来同种材料我们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而一样物品也可以由多种材料做成。
四、礼物找朋友(10分钟)
师:听了大家的建议,佩奇终于把物品都整理好了,同学们真棒!刘博士为了感谢大家,还特意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礼物。在领礼物前,刘博士可是有要求的,我们来听听吧!
[播放音频]刘博士:小朋友们,我已经把礼物都装进了神秘盒子,但是你们领去礼物后我有两点要求:
1.在刚才的物品中找到相同材料的物品放在桌面上交由小组长保管;
2.仔细观察这类材料,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比一比那一组的小朋友找得最快,共同点找得最多,哈哈,我想看看大家究竟有多厉害呢!我请老师帮我当裁判!请3组左右的同学上来汇报[PPT出示礼物同属一类的]五、拓展:人工材料来源于自然材料(3分钟)
刘博士还想最后考大家一个问题:木头这种材料最初是来源于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
师:但是我们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其实像金属这些材料最初也是来自于自然界中的矿石。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
了解,其实我们的刘博士就是专门研究金属玻璃材料的科学家,我们来看看他究竟是谁!
【板书设计】
我们生活的世界
自然世界
人工世界14种物品分类情况
【记录表】
物品分类学习单
第
小组
记录人:
cáiliào
jīnshǔ
mùtóu
táocí
bù
sùliào
bōli
材料
金属
木头
陶瓷
布
塑料
玻璃
wùpǐnbiānhào
物品编号
《不同材料的餐具》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不同材料的餐具》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四类典型材料制成的餐具为主线,多方位观察四类典型材料,并以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材料是具有一定特性的物品,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材料的不同功能。
本节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借助提供的四类8种典型材料制成的物品,提出思考如何知道这四类材料有什么特点。第二部分探索,①运用眼、耳、手、鼻等多种感官观察这四类典型材料的特点,并在观察中进一步辨识“物品”和“材料”;②在多方位观察的基础上以游戏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观察结果和描述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交流与修正对材料特点的认识与描述。同时渗透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第三部分研讨,分析四类材料制成的餐具的优缺点,将材料的特点与现实功能联系起来。第四部分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帮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上,渗透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材料的不同功能。
本节课通过深入观察和趣味游戏,学生理解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不同材料的性能可以用来制作不同用途的物品,学会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记录身边常见材料的特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发展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意识到选择材料建设人工世界需要考虑其优缺点,了解材料的合理有效利用对人类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基本知道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名称,经过了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学习能正确指认出金属、陶瓷、塑料、木四种常见材料,也能运用多种感官对材料进行较全面的观察,并用科学词汇对材料的特点进行描述。在一定的范围内,大部分学生也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推理出该材料制成的物品。部分学生会将“材料”的特点与“物品”的特点混淆,也就是还未在本质上理解什么是“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不同的物品是由不同的材料做成的。
2.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3.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决定材料的用途。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识别出构成不同餐具的不同材料。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材料的特点,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
4.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2.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3.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因为这可以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材料对于制造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制造物品需要考虑其优缺点。
2.了解人类对于材料的正确利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种感官观察材料的特点,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的特点。
教学难点:进一步辨识物品和材料,将材料的特点与现实功能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金属碗、勺子,木头碗、勺子,陶瓷碗、勺子,塑料碗、勺子,放大镜,盒子,活动记录单,拓展活动单
教师准备:课件,盒子,四类8种餐具,巧虎手偶,评价表,板书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四种材料的特点(8分钟)
1.(PPT出示卡通人物巧虎和妹妹小花,配合巧虎手偶)
巧虎: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巧虎,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的妹妹小花学会自己吃饭了,我非常高兴,想要送给妹妹一套餐具,可是我到超市看了一下餐具的种类真多呀,一下子他想不好该送妹妹怎么样的餐具了,20*班的小朋友可以帮帮我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巧虎选一选这些《不同材料的餐具》(出示课题)。
3.巧虎问:这些碗和勺都是什么材料做的呀?(配合手偶)我们小朋友能告诉巧虎吗?(学生回答:金属,陶瓷,塑料,木头)
4、巧虎(配合手偶):原来是这样,那这些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谁能帮帮他?(看情况)没人回答:看来没有实际的观察,小朋友们也和巧虎一样对这些做碗材料的特点不太了解,怎么办呢?(实际观察)有人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对于材料特点的描述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才行哦。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老师特地从商店里借来这些餐具,希望小朋友们可以仔细观察,帮助巧虎。
二、探索活动一:对餐具进行观察(15分钟)
1.小朋友们,那我们可以怎么观察呢?(学生说一说,复习用眼睛看,用放镜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掂一掂、按一按,用耳朵听一听)微课播放
2.【发材料】,开始观察(时间7-8分钟),师指导、评价
3.【收材料】,好了,现在我们都观察了这些餐具,哪一个小组的小朋友可以给巧虎介绍一下制作这些餐具的材料都有些什么特点呢?带着展示板上来吧,(小组汇报,关注其余学生的倾听,及时评价)。
4.还有哪个小组,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再挑选1-2组)【师做好班级记录单】
5.悄悄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就在刚刚上课之前,老师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出了一点小意外,老师不小心把一个装材料的盒子打翻了,结果就这样了(出示图片,陶瓷餐具破碎,其余餐具完好),小朋友们能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什么启发吗?
生:陶瓷易碎,金属、塑料、木不易碎
三、研讨四种材料做的餐具的优缺点(5分钟)
1.巧虎:谢谢小朋友们的努力,这下我总算对这些材料做的餐具有些了解了,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选择什么材料的餐具送给小花妹妹比较合适呢?(生回答)
2.追问:这种材料做的餐具有什么优点或缺点吗?(生:不易碎,漂亮)
3.追问:为什么没有小朋友选择陶瓷的餐具呢?(生:易碎)
4.巧虎:听了小朋友们的分析,我终于知道该怎么选了,谢谢大家了。
师:老师也要谢谢你们,你们考虑的真周到啊,确实,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考虑它的功能,看看这种材料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四、活动二:做“神秘的盒子”游戏(10分钟)
1.师:巧虎为了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他想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
经过我们的帮助,巧虎已经选择了一套餐具,他把选好的餐具放在了这个神秘的盒子里,让大家猜一猜他选择的是什么材料做的餐具,不过你只能说一说里面餐具的特点,他只会回答你“是”或者“不是”,看看你能不能猜对哦!游戏规则你们理解了吗?下面我们先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吧!
生尝试游戏
师:这位小朋友真的非常厉害哦,对材料的特点也掌握的非常好。
2.这个神秘的盒子也非常神奇哦,就在刚刚它把里面的餐具变成了另一种材料做的了,谁来猜一猜现在是什么材料做的餐具呢?
生猜测
师:这位小朋友也很机灵哦,咦,怎么又变了一种材料,这回谁来猜一猜呀?
生猜测(示范猜2-3次)
3.师:这位小朋友这么快就猜对了,看来大家都很会玩这个游戏了呢!接下来巧虎说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内玩一玩这个游戏,一位小朋友扮演巧虎在盒子里悄悄放好一套餐具,让另一位小朋友来猜,巧虎想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玩的最好,大家轮流玩一玩哦,现在开始吧!
4.生游戏(机动)
巧虎:哇,小朋友们都好厉害呀,猜的越来越快了哦!
师:请小朋友们把餐具和其他工具收进盒子里。刚刚第**,**组的小朋友表现的都非常好哦,游戏玩的很投入,整理东西也非常快!。
四、拓展:还有那些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课内、课外机动)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餐具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制成呢?你可以仿照第一朵小花来写一写,看看谁能想到更多的物品。(设计意图:将本节课所学的“一种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组成”迁移到其他物品。)
【板书设计】
《书的历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书的历史》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制作书的材料发展过程,感受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介绍书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在三种不同材料上写字,并试着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不同材料来制作书的优缺点;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做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书写材料和现在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制作书的材料变化历史,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成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为什么做出的材料会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重
难
点】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纸张、泥板、竹简、竹片、毛笔、墨水、木棒、课件、记录单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的历史
1.[PPT1出示]出示各种各样的书。
2.提问:这些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PPT2出示]古时候的书也用纸做的吗?你知道古代的书是怎样的?
4.[PPT3出示]了解书的历史。播放书的历史微视频,解说词如下:
在很早很早以前,根本没有纸,人们会用树枝在陶泥上刻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后来,人们会在乌龟壳上,动物的骨头上刻划文字,这相当于最早的“书”了。技术发展了,人们会在青铜器上铸字,但这还不算真正的书。真正的书出现在战国时期,有人用毛笔将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保存,并用绳子编册成书,我们称它为简册。因为竹片和木片比较容易获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用这种材料。
简册,虽然使用较为普遍,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简册有些重。丝绸出现后,人们便在轻巧的丝绸上写字,称之为缣帛,可是丝绸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蔡伦。他是一位很会动脑筋的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想到了更好的办法造出了一种书写材料——纸。他用树皮、麻头和破渔网作为原料,经过多次加工,制出了最早的纸——蔡侯纸,这也是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5.聚焦话题:[PPT4出示]做书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现在的纸这种材料跟以前的书写材料相比较,会有哪些不同呢?
二、探索:尝试制作一本简易的书
1.[PPT5出示]让小蜗牛带着我们一起来一次穿越之旅,去体验一下古代人是怎么写字的。
2.[PPT6出示]我们的第一站是来春秋战国时期。他们是在什么材料上写字的?(竹片)用的是什么笔?(毛笔)
3.[PPT7出示]毛笔就是为了方便在竹简上写字而发明的。听听小蜗牛还有什么想要提醒我们的。(小蜗牛配音)
活动一:体验毛笔在竹简上写字
[PPT9出示]任务要求:请小朋友用毛笔在竹片上写自己的姓名,和同学说一说在竹片上写字的感受。音乐声响起,将毛笔放回笔筒,体验结束。
活动二:体验陶泥板上写字
4.[PPT10出示]。这是文字符号出现最早的时代,陶泥时代。
[PPT11出示]我们会在泥板上写字。那个时代,会用什么来写字呢?(那会还没出现毛笔,会用坚硬的树枝刻画)。
5.[PPT12出示]听听小蜗牛的提醒。(小蜗牛配音)
任务要求:小朋友,除了在泥板上写姓名,比一比在泥板、竹片,纸三种材料上写字的感受。完成活动记录表。音乐声响起,整理实验材料,体验结束)
[PPT13出示]出示记录单:你明白怎么记录么?请小朋友说一说。
6.体验活动,完成记录单。
7.交流分享发现。
8.小结:在没有纸的时候,竹片和木片是很好的做书材料,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点,也存在着不足。
活动三:
1.有什么办法将它们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
2.让学生演示,体验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不同。
三、研讨:三种材料做成书的优缺点
1.比较三种材料的书,说说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纸做的书:优点是书写、印刷方便、阅读方便、装订方便、便于携带。
竹做的书:优点是不易损坏、材料易得、防水。
泥板的书:优点是材料易得。
2.从做书材料的变化,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3.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
【板书设计】
书的历史
【记录表】
shūxiěcáiliàotǐyànjìlùbiǎocáiliào材
料
书
写
材
料
体
验
记
录
表
第
组
tèdiǎn
特
点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神奇的纸》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学生将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对纸的简单改造活动。学生将在自己的尝试中把纸折叠成瓦楞状,发现普通的纸经过改造后承载力发生不同。然后再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和隔热能力上的变化。学生将发现对普通纸进行简单加工后,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同时,他们还会产生继续改造材料以改变其性能的探究欲望。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探索活动,让学生在纸上刷食用油以增加纸的防水性。甚至可以将学生视角迁移到其他材料的改造上。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纸的特点和作用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描述得很清楚,如:纸很软、遇水会湿、容易破,可以用来画画、写字、折纸等,但对纸的厚薄描述会有点困难,有时不能说出真实的感受。学生对于加工和改造一张纸,使它能够承受更重重量的活动也会有些困难,不是每个小组都能完成,但是他们勇于尝试,这时教师要告诉他们尝试失败和尝试成功是一样重要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价值观:
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普通的纸、字典、尺子、重物、杯子、热水、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纸
1.师:纸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具有很多种类。(板书:纸)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它具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浸水变湿会破、折了会有痕迹、蓬松…
2.师: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呢?
预设:画画、折纸……
3.师:小明同学要去超市买些饮料,为了环保,他用普通的纸做了个纸袋子,打算用它来装饮料。你觉得可行吗?为什么?
预设:不行,饮料很重会破、瓶盖掉了会湿。(板书:薄、易湿、……)
4.师:哎呀,这普通的纸这么不行,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变成神奇的纸(板书:神奇的),让它能支撑重物、不容易破呢?
预设:在上面贴透明胶、叠很多张纸上去。变厚。
师:在没有其他材料的情况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
二、探索:加工改造纸
(一)改变纸的形状
1.师:其他小朋友听到他说的方法了吗,我们就用他的方法来试试。
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领一张纸,当做纸袋的底,用自己的方法改造这张纸,并测试它能不能承受饮料的重量。测试的方法是这样的:同学们请看屏幕,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取两本字典放在桌上,相隔15cm的距离,将白纸放在两本字典上,接着将饮料放在纸的中间,观察纸能否支撑得住物体。)
(出示材料:1瓶饮料)
补充说明:我们改造后的纸,也要这样测试。
2.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3.生交流展示探索过程:你们改造后的纸,成功了吗?谁能代表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先请没有成功的小组展示,评价:尝试失败和尝试成功是一样重要的,成功是在一次次失败之后才有的。哪个组成功了,再给我们展示一下?)
4.请仔细看一看(教师拿着折好的纸,示范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变成了这样(板书“WWW”),与原来的白纸(指着“一”)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预设: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5.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纸。它比普通的纸能支撑更重的物体。(板书“能支撑”)
(二)探究瓦楞纸更多性能
1.师:其实,瓦楞纸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播放视频:分拣快递、拆快递盒、买热饮)
师:看了这段小视频,请你猜测一下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到瓦楞纸呢?
预设:瓦楞状纸能承受更重的重量,能使纸箱变得更加坚固。瓦楞纸能防止撞击。瓦楞状纸能不烫手,杯子里可以装热饮。(板贴:纸箱、纸杯、杯套)
2.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试试吧!
(1)我们来看一下实验方法:
按一按: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认真体验手的感觉。
摸一摸:领取一杯热水,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对比有什么区别。
(2)你们看懂这两种方法了吗?请一位同学拿这块海绵尝试一下“按一按”。当他按下去的时候,海绵形状变了,当把手放开,海绵就弹回了。
师:这个摸一摸谁能来说一说。温馨提示:摸5秒钟,效果更明显喔。
(3)我们做实验时还有一个习惯很重要,要边实验边记录。出示表格。实验完成后,用五角星贴把结果贴在黑板上的班级记录单里。
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适时介入指导、评价。
4.汇报交流:根据记录表,说说你的感受。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板书:能回弹
不烫手)
三、拓展
今天,我们将纸改变了形状,让它变成了一张神奇的纸,有了新的功能。老师这里有另一张纸,经过我的改造,它具有了新功能,我们一起来瞧瞧。
(演示实验或播放视频《油纸和普通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能够防水。
其实制作这张纸非常简便,只需要在普通的白纸上均匀地刷上食用油就可以了(播放视频《做油纸》),在古代人们运用类似的方法还做成了油纸伞。
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材料经过加工改造具备了新的功能,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留心发现。这节课我们就先研究到这里。
【板书设计】
神奇的纸
能支撑
软、薄、易湿WWW能回弹
不烫手
——
新功能?
《椅子不简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椅子不简单》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5课时。本节课借助椅子这种物品,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基于真实情境探究材料的机会,学生要对生活中的椅子进行剖析,包括辨别做成椅子的不同材料,椅子的组成部分,分析材料的用途。对椅子的研究指向对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的研究,椅子的设计、制作要考量使用功能与材料特点是否匹配,从而使每种材料都能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所以说“椅子不简单”。
本节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关于椅子的谜语,让学生感受到椅子有一些主要的特征,培养学生找证据的能力,引发学生对椅子探究的兴趣。第二部分探索研讨,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见到过什么材料做的椅子,单一材料做的,多种材料做的,清楚学生对材料的已有认识。然后让学生真正观察不同种类的椅子,并试着对椅子的结构组成进行剖析,描述不同椅子的不同特点。比较单一材料做的椅子和多种材料做的椅子的不同,从而帮助孩子把材料和功能建立联系。同时回归生活,对自己的课桌椅进行评价,说说优缺点;第三部分拓展,在经历探索不同材料的椅子和感受椅子的功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学校的课桌椅进行合理的改进,并能画一画设计图,从而感受设计椅子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材料的椅子在功能和特点上的不同,知道椅子设计制作的不简单,从而认识到椅子的选择取决于我们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和椅子的功能,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椅子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非常常见。而且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学生也接触过许多由不同材料制成的椅子,也熟悉不同椅子的功能,但他们却极少将做成椅子的材料与其相对应的功能联系起来,这就是本节课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决定材料的用途。
科学探究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椅子各部分的组成材料及特性。
2.用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辨识材料的特性与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进一步改进物品的兴趣和愿望。
2.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分享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人们为了满足更好的需求,往往用多种材料来制作物品。
2.认识到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会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来选择材料。
【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难点:通过辨识认识到材料的特性与功能有关。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课件、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单、不同的椅子8把、板贴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PPT2出示]猜谜语:背后还有一个背,腿边还有四条腿,走路睡觉用不着,看书写字它要陪。——打一生活用品
2.提问:猜猜这是什么?(预设:椅子)
3.提问:为什么这么猜,你的理由是?同学们同意吗?你来说,你理由是?
4.[PPT3出示]教师:真棒,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椅子。(板贴椅子)
二、观察体验交流
1.聚焦话题:椅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你见过什么材料做的椅子?见过几种?(板书:椅子前面加括号)(学生回答预设:木头、金属、塑料、皮等等。充分交流了解学生前概念(教师板书各种材料)
2.教师提问:这些椅子都是一种材料做的吗?(学生回答预设:不是,有的是用……+……做的)
3.聚焦:做椅子的材料有很多种,那为什么要使用多种材料来做椅子?你能举例说说吗?
4.[PPT4出示]教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几把椅子,想不想体验一下,但老师有任务,请看活动记录单。(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教师展台解说记录单,记录单有五种,每两个小组用一种记录单,观察同样的两把椅子。)(注意:10把椅子统一放在教室最后面或者旁边的体验区内,观察完自己组内的椅子,可以走动观察别的组的椅子。)
5.[PPT5出示]教师提醒学生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要求:1.看一看,坐一坐,搬一搬,感受两把椅子;2.完成实验记录单一;3.音乐声起,活动结束。)
6.学生体验活动,完成记录单并交流
7.聚焦椅子的结构:是呀,小小的椅子可真不简单(板贴“不简单”),它的形状多种多样,材料多种多样,那你看我这把,算不算椅子?(出示凳子)(学生回答预设:不是)
8.教师提问:那你觉得椅子应该具有哪些主要部分呢?(靠背、椅面、椅脚……板贴:椅子的基本结构)
三、研讨设计
1.[PPT6出示]回归学生的生活:体验自己学校坐的是不是椅子?用心感受下,坐着舒服吗?有什么不方便或者不舒服的?你可以怎么改进?
2.[PPT7出示]学生讨论需求:当一回小小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一把舒适方便的学校用椅吧,请看活动要求
3.学生设计活动。
4.生汇报,生生互动。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提醒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如果有建议或者意见,等汇报完可以举手提问。
5.[PPT8出示]教师总结:小设计师们真是太棒了,那你们想不想把它做成真正的椅子?(预设:想)那,我们的设计还需要怎样改进呢?要做成真正的椅子还学习哪些本领呢?小朋友们课后再去想一想,也可以向大人请教,等
我们有了更多本领后,就可以把我们的想法变成现实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椅子不简单
材料:
结构
学生椅子设计图
金属
椅脚
木头
椅背
塑料
坐面
木头+皮
塑料+金属+布
……
《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做一顶帽子》是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材料》单元的第6课,也是单元总结课。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的活动,深化学生对材料特点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价学生在这一单元中科学概念的形成状况、探究能力和描述物品能力的发展状况。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问题“你能用不同材料做出不同功能的帽子吗”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功能的帽子。第二部分一一探索。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帽子;做帽子的探究活动分为三部分:(1)设计、选材料和画草图;(2)制作帽子;(3)开一个帽子展示会。
第三部分一一研讨。引导学生思考自已(或其他同学)做的帽子是不是根据功能与用途选择的材料,还有哪些需改进和完善之处。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对于帽子,学生是比较熟悉的,比如游泳时的泳帽,生日派对的装饰帽……这些丰富的生活经验都是本课学习的资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种物品,它们的功能和用途是不一样的。
2.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材料可以用来制造新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2.通过口述与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2.有反思自己设计制作的物品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材料性能对产品功能的重要性。
2.意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使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知道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帽子,它们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2.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顶帽子。
难点:与同伴合作动手做出一顶符合需求的帽子。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卡纸、墙纸、一次性塑料碗、纸盒、半圆形卡纸、纸带;
教师准备:4种帽子实物与图片(毛毡帽、遮阳帽、鸭舌帽、安全),大小不同的塑料碗。
【教学过程】
一、选择合适的帽子
1.[PPT1出示]出示各种各样的帽子
2.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帽子,你会选择合适的帽子戴吗?
3.[PPT2出示]冬天的时候,你会戴那一顶帽子?为什么选这一顶呢?
教师出示他选择的毡帽,说说为什么这顶帽子更保暖?(引出毛茸茸的材料和结构)
4.[PPT3出示]那夏天呢?我们知道,夏天非常的热,太阳光很晒,这个时候你还会选择这顶毛茸茸的帽子?那你会选哪一顶?为什么?
鸭舌帽和草帽都可以挡住一些太阳光。
5.[PPT4出示](建筑工地)在工地上,你会选择戴哪顶帽子?为什么?
请一个小朋友来压一压?感觉到这种坚硬的材料用来做帽子可以保护我们的头。
6.[PPT5出示]说说厨师帽、装饰的帽子、雨衣的帽子的作用。
7.小结:帽子的材料不同,它的用途也不一样。
二、了解帽子的结构和形状
1.[PPT6出示]出示秋游图
提出要求:太阳很大,小朋友没有带帽子,你能利用他们身边的这些材料帮他们做一顶帽子吗?(出示课题)
2.[PPT7出示]出示材料图片,材料:塑料碗,纸盒子,一次性塑料桌布,报纸,卡纸,棉垫子,墙纸
提问:你会选择哪些材料帮他们做一顶防晒帽子?
3.学生发言,归纳出帽子的结构
教师粘贴帽顶和帽檐图片,并板贴和板书。
4.选择材料
只能用()和()做防晒帽子吗?你为什么不选棉垫?为什么不选桌布?
5.帽顶和帽檐的形状
提问:用塑料碗做的帽顶是圆顶型的,帽顶一定要做成圆的吗?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帽檐呢?
除了这样圆圆的大帽檐可以挡太阳外,我们还可以做成鸭舌的,还有这种露空的帽子。
在黑板上粘贴不同形状的帽子。
6.出示实物材料并介绍
提问:大小两个不同的塑料碗,如果用它做帽顶,你会选哪个好?
小结:我们做的帽子要适合我们头的大小。
还有一些纸盒可以做成方顶的帽顶,还有纸带可以做没有顶的帽子,这些半圆形的卡纸这样一折就可以做成尖顶的帽顶。而这些大卡纸和墙纸可以用来做帽檐。
7.[PPT8出示]视频介绍做帽子的方法
三、设计制作防晒帽子
[PPT9出示]出示记录单
1.以同桌两人为一组,商量一下选什么材料做帽顶,在下面打个勾,选什么材料做帽檐,也在下面打个勾,把你们想要做的帽子的样子画在设计单上,画好的小组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选材料。
2.选好之后就可以动手制作了,听到音乐整理材料。
3.制作防晒帽子。
[PPT10出示](重复播放制作帽子的方法的视频)
四、帽子展示会
[PPT11出示]帽子展示会
1.个别展示
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帽子展示给大家看看。
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做的帽子。你们做了一个什么顶的帽子,你们用什么做的,选了哪些材料。(请2-3位小朋友)
2.评价全部
我们全班做了这么多帽子,我们来评一评哪顶帽子不仅防晒效果好而且又好看。
评比要求:(1)我们每组都有一个小朋友有笑脸贴纸,贴着笑脸的小朋友待会做评委,另外一
个同学就当小模特。
(2)现在请小模特带着你们的帽子上台。小模特要展示好啊,一定要让评委们看到你的帽子。在座的评委们,你们的权力很大,你们一定要看清楚哪顶帽子既防晒又好看,然后上台将你的笑脸贴在它的帽子上,投完票了你就回到座位上。
3.评价收到笑脸最多的三顶帽子。
这几顶帽子收到的笑脸最多,我们看看:他们都有大大的帽檐可以防晒,而且上面做的这么漂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真厉害。
4.改进美化帽子
其他防晒效果做的不够理想或者做的不够美观的可以带回去,这顶帽子就留给你们了,你们可以再去修改、美化它,让我们亲手做的这顶帽子更实用漂亮。
五、课外拓展
1.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再给大家评比一次。
2.今天我们用现成的材料做的是能防晒的太阳帽。天冷了,我们能用今天学的方法做一顶保暖的帽子吗?回家后大家可以做做看。
【板书设计】
做一顶帽子
帽顶
帽檐
一、二年级科学期末复习选择题
1.椅子靠背用纤维制作,主要目的是()。
A.更结实B.更美观C.更透气
2.当我们看到的月亮圆圆的像月饼时,一般是()
A.农历初一
B.农历初七
C.农历十五
3.清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右边是()。
A.南B.西C.北
4.月相是()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变大,有时()变小。
A.逐渐
B.随意
5.()果实累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6.泥板、竹片都是()。
A.人工材料
B.自然材料
C.都不是
7.纸属于()。
A.人工材料
B.自然材料
C.都不是
8.烧制后的泥板()。
A.容易腐烂B.防虫、防水C.能重复使用
9.圣诞节快到了,假设你要为演出的同学设计并制作一顶帽子,一下步骤正确的是()。
A.画出设计草图,选择合适的材料,量一量,做一做
B.选择合适的材料,画出设计草图,量一量,做一做
C.量一量,做一做,画出设计草图,选择合适的材料
10.具有遮阳、透气功能的帽子是()。
A.
B.
C.
11.瓦楞状的纸能隔热是因为折叠后()
A.变厚了B.变薄了C.变小了
1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土壤。
A.干燥
B.潮湿
13.制作帽子时,不会用到()。
A.
B.
C.
14.现在是冬天,我们选择的帽子应该()。
A.保暖
B.遮阳
C.结实
15.爸爸要骑自行车出游,从安全的角度应选择()
A.
B.
C.
D.
16.妈妈想买一个不容易摔碎的碗,她不能选择()
A.不锈钢碗
B.木碗
C.塑料碗
D.瓷碗
17.有—种材料,它会反光,坚硬而且重,摸起来凉凉的,它可能是()
A.陶瓷B.木头C.塑料D.金属
18.下面属于地球家园的是()
A.太阳B.月亮C.森林D.星星
19.做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救助动物
B.随意采摘花草
C.乱砍树木
D.观察动物时惊吓它们
20.每天太阳的运动方向是()
A.东升西落
B.西升东落
C.南升北落
D.北升南落
21.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面是中秋节月相的是()
A.
B.
C.
D.
22.关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
B.可能是
C.可能是
23.下面的()和橡胶手套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
A.木块
B.气球
C.玻璃水杯
24.请根据以下线索,判断盒子里的餐具是()。
a.它摸起来很光滑
b.敲击它时声音较沉闷
c.它的颜色较鲜艳
d.掂一掂它的质量较轻
A.木头
B.陶瓷
C.塑料
25.下列选项中,()不是现在造纸用到的材料。
A.白菜
B.芦苇
C.木材
二、二年级科学期末复习判断题
26.土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
27.太阳能发光发热,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影响都是积极的。()
28.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
29.地球家园中的各种资源缺少一样也可以。()
30.地球家园中有山川、河流、动植物等自然世界。()
31.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都是积极地。()
32.季节的变化主要是气温的变化。()
33.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四季,是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季节。()
34.不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灼伤眼睛。()
35.可以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方向。()
36.太阳给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
37.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38.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
39.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40.珍爱生命,可以伤害身边的小动物。()
41.东面的对面永远是西面。()
42.我们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43.每种材料都有自己不同的功能。()
44.我们用的不锈钢碗不是金属材料制造的。()
45.木头不是材料。()
46.这副手套和矿泉水瓶是用同一种材料制作的。
47.木质餐具的敲击声音没有金属餐具清脆。
48.把普通纸折成瓦楞状,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49.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ד’(每题2分,共10分)
(1)用图画、文字作记录是我们观察动植物时使用的方法。()
(2)观察动植物时,带上观察的工具。()
(3)路边不知名的植物,我们可以尝尝它的味道。()
(4)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大自然中的小鸟捕食,比如天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
(5)在观察身边的物体时,我们只需要用眼睛看,不需要用别的感觉器官观察。()
50.汽车,火箭等人类用材料加工的不属于地球家园的。()
三、二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解答题
51.小明出门前,听到树上的知了一直叫着。看到马路上的民警叔叔在太阳下指挥交通,他们的脸孔被晒得通红通红,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警服。环卫工人挥舞着扫帚,清扫着垃圾,他们的汗水滴在地上,马上干了。根据上述的信息,请给市民选择三条恰当的生活提示,在括号内打“√”。
适合晾晒衣服()外出需穿雨衣()穿短薄衣服()
路面湿滑,避免滑倒()
多喝水,防止中暑()
52.请把每一组中使用了不同材料的物品选出来,在下面的括号内画“√”
①②
③53.你知道哪些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在空白的圈圈写下来
54.小明连续观察十五天的月相变化。以下五幅图是其中几天的月相。请你按照月相变化的先后顺序,用1,2,3,4,5给它们正确排序。
55.根据情境,回答相应的问题。(每空2分,共6分)
(1)一天清晨,小明站在十字路口,他观察到太阳正好在自己的正前方,他正面对着的方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
(2)确认了自己面对的方向后,小明想去位于南边的图书馆,他应该()。
A.直走
B.向左走
C.向右走
D.向后转
(3)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根据你观察发现的月相规律,你认为中秋节时的月相是()。
A.
B.
C.
56.观察下面有关季节的图片,回答问题。(第五题2分,其余每题3分,共14分)
(1)上面四幅图中,描绘夏季景象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④
(2)下面的词语中,用来描写图①景象的是()
A.春暖花开
B.骄阳似火
C.秋高气爽
D.冰天雪地
(3)在图③的季节里,大雁将飞往()
A.东方
B.北方
C.西方
D.南方
(4)在图④的季节里,我们出门要穿戴()
A.
B.
C.
D.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植物落叶的季节是()
57.红红想给妈妈设计制作一顶帽子,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帮她。
(1)现在是冬天,做的帽子应该()
A.保暖
B.遮阳
C.透气
(2)为了达到上面的目标,你建议她选用的制作材料是()
A.塑料纸
B.草
C.毛线
(3)为了保证大小合适,做之前应该先测量妈妈的()
A.身高
B.头围
C.体重
(4)下面的工具中,不能直接测量头围的是()
A.扭扭棒
B.软尺
C.直尺
(5)红红设计制作帽子的过程包括:①测量头围;②设计、选材料;③动手制作。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②③
58.将下列词语与所描述相对应的季节用线连起来。
秋风习习
春暖花开
冰天雪地
烈日炎炎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59.不同材料做出不同功能的帽子,请将下列图片与其功能用直线连起来。(每条连线2分,共6分)
60.把下列图片与相应的特点用直线连起来。(每条连线2分,共8分)
清洁卫生,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易碎
质轻、透明、不易破碎,但危害人体健康
有花纹,经济实用,但不易清洗,易发霉
摸起来凉凉的,耐磨蚀不生锈
61.将下列的观察方法与相应的身体器官连起来。(每条连线2分,共10分)
62.把人类生活与相关联的动植物用线连起来。
供人类食用
药材
做成课桌椅
丝做成丝绸衣服
出行的交通工具
63.将常见的物品与它们的制作材料连线。
64.连一连。
雨
阳光灿烂
阴
天寒地冻
春
季节
百花盛开
风
天气
狂风大作
夏
知了鸣叫
65.活动记录
连一连。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二年级科学期末复习选择题
1.C解析:C
【解析】【分析】纤维的特点是柔软、透气。
2.C解析:C
【解析】【解答】农历十五月亮的月相是满月。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
3.A解析:A
【解析】【解答】由于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所以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右面是南。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的自转带来了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
篇三: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地球家园
第一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
3.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第二课《土壤一动植物的乐园》
1.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我们要保护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
3.(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第三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1.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2.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3.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第四课《观察月相》
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2.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不相同。
3.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第五课《各种各样的天气》
1.常见的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2.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
3.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第六课《不同的季节》
1.一年中季节变化的典型现象(各不相同)。
2.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
3.梧桐树春天(长叶),夏天(茂盛),秋天(结果),冬天(落叶)。
第七课《做大自然的孩子》
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2.野外植物的果实(不能)轻易食用。
3.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如天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
第二单元
材料
第一课《我们生活的世界》
1.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
3.物品按材料可分为(金属类、塑料类、陶瓷类、木头类、玻璃类)等。
第二课《不同材料的餐具》
1.不同的物品往往由不同的(材料)做成的。
2.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3.不同材料的餐具各有特点,有的(坚硬),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会(反光),有的(有花纹)。
第三课《书的历史》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现在一般用(芦苇、木材)等材料造纸。
3.用纸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第四课《神奇的纸》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瓦楞状)的纸比普通的纸能支撑更重的物体。
3.在普通的白纸上刷上油能够(防水)。
第五课《椅子不简单》
1.有的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也有许多物品是由(多种)
材料制成的。
2.椅子的基本结构包括(靠背、椅面、椅脚)等。
3.常见的椅子制作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皮)等,具备(坚固、柔软、透气、弹性)等特性。
第六课《做一个帽子》
1.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种物品,它们的(功能和用途)是不一样的。
2.一些(废弃)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新的物品。
3.帽子一般由(帽顶)和(帽沿)两部分组成。
篇四: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新部编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部编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陆地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3、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末了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全。
五、拓展(2分钟)
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窥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甚么?
【板书设计】:
地球家园中有甚么?
陆地:山川动植物人类
地球水:海洋河流
氛围阳光
地球上有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2.教学探究目标:
学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
能够如实的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教学准备:
土壤、水槽(放土壤的)、放大镜、镊子、铲子、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土壤的图片
土壤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们都能看见,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园的角落。而陌生在于即便我们常常看到,但很少有人蹲下身来仔细的窥察过土壤。以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窥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动植物。(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意想到土壤随然在我们身边,但大多没有仔细窥察过土壤的世界,变更学生窥察土壤的兴趣)
(二)观察土壤。
1.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
土壤中都有什么?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观察,有针对性的做实验,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生1:土壤中可能会有小生物和一些枯叶子···
生2:窥察要仔细认真,有顺序,细致到每个角落···
生3:放大镜是放大一些小东西的,镊子用来夹物体,铲子用来铲土,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
生4:在观察中要认真仔细,不漏掉每一个角落,要按一定的顺序,不要伤害土壤里的小生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测土壤中有甚么,从而激发去挖掘的欲望,并让学生能够再说的过程中,组织好自己的言语,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的想法)
出示留意事项做补充。
2.观察土壤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边窥察边记录让学生及时留下窥察后的证据,做报告时有据可依)
3.报告自己的窥察结果。
(三)研讨活动。
1.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
(设计意图: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组之间发现的种数可能会有所不同,认真仔细有序全面的小组会发现的比一般小组多一些,可以形成组间竞争,激发学生观察的热情)
2.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和土壤的“关联”的认识,即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认识,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赖土壤而生存)
(四)拓展。
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做一个扁的透明观察盒,往观察盒里倒满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湿润。把蚯蚓或是蚂蚁放到土上,再铺一些嫩草和树叶,观察蚯蚓或蚂蚁的活动。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土壤下的动物生活情况。不同地区可以考虑“蚂蚁工坊”这一材料替换,但观察蚯蚓从观察环境的真实性和观察成本来看都更为适宜。)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学会按照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及冷热变革。
3.科学态度目标:
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讲话,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科学、手艺、社会与环境目标:
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现自然规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
2.教学难点:
利用太阳位置辨别东、南、西、北。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组东、南、西、北、太阳、早、午、晚8张图片。
2.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温导入:(预设8分)
1.太阳从哪里升起?(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2.你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吗?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动画)3.当我们来到大自然如何辨认方向呢?让我们一起去操场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预设22分)
1.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选出一组示范。
老师根据太阳位置确定方向:
清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找4名同学举着图片分别站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一名同学举“早”站在东,一名同学举“午”站在南,一名同学举“晚”站在西方。
2.老师手举“太阳”图片边走边说,早晨在东、中午在南、晚上在西。3.小组活动
①各小组分别确定方向,窥察兵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东、南、西、北各有甚么东西?②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各方向的东西。
③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三、带回学生讨论:(预设5分)
清晨、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如何判断前、后、左、右的方向。
讨论一天中什么时间最热,记录我们的冷热感觉。
四、交流总结:(预设5分)
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革的?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早、午、晚,甚么时分最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五、板书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太阳东升西落
早晨:太阳在东
中午:太阳在南
傍晚:太阳在西
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中午
4《观察月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革。
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窥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革。
3.科学态度目标:
增强窥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2.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
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预设3分钟)
1.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地研究,我今天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播放有关月亮的课件)
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板书)
3.在过去的一周你发现月亮形状有什么不同?
4.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月相的变化吧!板书课题《观察月相》
二、观察、描述月相(预设10分钟)
1.月相是月亮在每个阴历月中的形状变革,接下来请你仔细地窥察月相你有甚么发现?(无序出示上半月相图课件。)2.你认为月相变革的顺序是怎样的?3.小组窥察。
4.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板书: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
5.推测下半月的月相。
6.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
(板书: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三、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
1.过渡: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缺。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月相课件)
2.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观察的月相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呢?(用铅笔画)
3.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
4.用什么办法能显示月亮的球形。用什么表示月亮明亮部分?看每月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
5.用白纸剪下月相形状贴在黑色球相应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
6.学生动手制作月相。
7.小组展示。
8.班级评价。
四、钻研交流,课内涵伸(预设7分钟)
1.通过观察不同的夜晚月相相同吗?
2.在这节课中,你知道了甚么?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观察是做科学研究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很多月亮的知识,实际上月相变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对月相进行实际观察,要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记录。看谁发现的多!
板书设计:
观察月相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局部的形状叫月相
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
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5《各种各样的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征象。
会用言语描述天气变革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科学探究目标:
能按照图片所表现出的天气特征精确地判断天气。
能运用恰当词语描述天气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各种天气征象产生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他人的看法,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同学间的合作研究。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研究和生活。
有保护动植物,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征象。
教学难点:能结合自身经历,用自己的话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天气卡片5套、课件(图片和视频)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猜一猜吧!
1、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雨)
2、一个金球圆溜溜,夜里人人看不见,除非下雨和刮风,天门天山家家到。(太阳)
3、像花花园不种它,花儿刚开就落下,春夏春季它不长,寒冬腊月开白花。(雪)(分别指名猜猜谜底,教师给予引导说明)师:同学们,我们偶然会看见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偶然也会看到下雨或下雪的征象,它们都代表不同的天气情形,那么关于天气你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修《各种各样的天气》(板书课题)
二、研究新知
1、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
师: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天气呢?
先同学间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区分不同的天气
师:不同的天气表现出的现象是不同的,同学们能根据各种现象来判断不同的天气吗?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吧!(给各组分发天气卡片)
A、学生分组活动:按照卡片判断天气,并把天气名称写在卡片的反面。B、全班交流:分别指名挑选卡片来说说是甚
么天气,并说明理由。(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把图片贴在板书相应位置)
C、共同交流质疑,补充板书:对于同学们有质疑的图片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窥察比力,并加以明白和补充天气名称。
D、拓展练:完成活动手册第五课“拓展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共同订正。
3、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师:天气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不同的天气给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A、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说说天气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B、出示幻灯片(干死的秧苗、拔出地面的树根、雨中玩耍、太阳能集热板微风车)
分别指名说说图片中表现的是什么事物,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反映出了不同天气给动植物和我们人类带来的哪些不利和有利影响?
C、教师小结:适宜的天气会有助于动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有利于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但是,如果某一种天气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就会给动植物和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所
以,我们也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板书:天气影响动植物和人类)
D、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是怎样按照天气情形来安排进修和生活的。
三、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极端天气吗?它们的产生又会有什么后果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A、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极端天气。(出示投影:什么是极端天气和相关天气图片)极端天气通俗的说就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很少见的天气现象,它发生的概率很小,但造成的影响很大。比如:狂风、暴雨、暴雪、龙卷风、台风、冰雹、强寒潮、高温、长期干旱等都属于极端天气。
B、说说你知道的极端天气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C、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极端天气带来的严重后果。(播放视频)
D、小结:极端天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四、梳理总结
学生畅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师:既然极端天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以是我们是否是但愿这样的天气情形出现的越少越好呢?课下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以下内容:1、极端天气为甚么会出现?2、人类的哪些不良行为会影响天气变革?3、我们可以做些甚么?六、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天气
晴图片
阴图片天气影响动植物和人类
雨图片
天气雪图片
风图片
雾图片
6《不同的季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及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2.科学探究目标
能从对具体事物与现象的观察比较中认识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实事求是,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4.科学、手艺、社会和环境目标
意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发做到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窥察和比力认识一年中季节变革的征象,及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征象的窥察和比力,认识不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课前搜集的相干资料、描述不同季节的词语、学生活动手册。2.教师使用:课件、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四季》课文
学生读一年级学过的课文《四季》,说一说自己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不同季节中的景物的认识。
2.揭示课题:在不同的季节,我们的家园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探索不同季节的征象
1.出示四季的图片,学生说一说图片中不同季节的征象。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征象吗?
分组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四季的资料。
3.分组讨论:我们的地球家园在不同的季节有哪些不同?
4.填写记录单。
季节景物用来形容天气的词语(温暖、炎热、凉爽、寒冷)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5.看看我们的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
分组汇报,教师总结
6.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植物和人们的衣着有何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3、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指导学生拼贴一张四季变化图。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
2.请同学们回去后收集春季的叶和种子,做一个“季节礼盒”。
【板书设计】
不同的季节
春季小草、柳树温暖
夏季花草树木炎热
秋季果实、落叶凉爽
夏季雪花寒冷
7《不同的季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窥察和比力认识一年中季节变革的征象,及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2.科学探究目标
能从对具体事物与征象的窥察比力中认识一年中季节变革的征象。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实事求是,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4.科学、手艺、社会和环境目标
意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发做到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及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现象的观察和比较,认识不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课前搜集的相干资料、描述不同季节的词语、学生活动手册。2.教师使用:课件、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四季》课文
学生读一年级学过的课文《四季》,说一说自己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不同季节中的景物的认识。
2.揭示课题:在不同的季节,我们的家园发生了哪些变革?
二、探索不同季节的征象
1.出示四季的图片,学生说一说图片中不同季节的现象。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征象吗?
分组展现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四季的资料。
3.分组讨论:我们的地球家园在不同的季节有哪些不同?
4.填写记录单。
季节景物用来形容天气的词语(温暖、炎热、凉爽、寒冷)
春季
夏季
秋季
夏季
5.看看我们的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
分组报告,教师总结
6.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植物和人们的衣着有何变革?
引导学生发现季节的变革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3、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指导学生拼贴一张四季变化图。
四、教室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
2.请同学们回去后收集秋季的叶和种子,做一个“季节礼盒”。
【板书设计】
不同的季节
春季小草、柳树温暖
夏季花草树木炎热
秋季果实、落叶凉爽
冬季雪花寒冷
第二单元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体会物品的多样性,能应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组成物体的材料。2.科学探究目标
结合学生实际用自己的标准,给我们周围的物品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乐于表达、分享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想到应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物品分类的标准,把周围物品分类。
2.教学难点: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感受世界的多样性。3、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组10张不同物品的卡片
2.教师使用:课件、什物、班级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预设5分钟)
1.出示《我们生活的世界》课题,导言:我们生活的世界绚丽多彩,物质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从身边的物质出发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
2.XXX:请同学们说一说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物品,思考一下,哪些是来自大自然的,哪些是来自人工制造出来的?
3.教师组织学生辨认什物图片。
二、讨论分类的标准(预设15分钟)
1.播放“自然视觉生活景观”剪辑视频和“创造工厂人工智能”剪辑视频2.引入科学词汇
自然世界人工世界沙石木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纸……
3.教师分别对这些科学词汇进行讲授及举例说明。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研究。
三、给物品分类(预设1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对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
2.出示活动手册样本,先填写分类标准,再逐一出示物品图片,让学生深入理解物品分类标准。
3.布置学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去分类,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四、研讨交流和总结(预设10分钟)
1.我们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成了哪几类?(师生共同探讨研究)
2.每一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完成班级记录表)五、板书设计
《我们生活的世界》
分类标准:天然世界人工世界
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纸……
《不同材料的餐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四周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认识我们四周的常见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陶瓷等。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点。
2.能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通过调查发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手艺、社会与环境目标
造就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希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观察和辨认不同材料做成的餐具。
教学难点:能辨认不同材料的餐具,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不同材料的特性。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不锈钢碗和勺子、陶瓷碗和勺子、塑料碗和勺子、木碗和勺子、纸盒子
教师准备:不同材料的餐具、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准备好的餐具,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那么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课题《不同材料的餐具》板书
二、窥察餐具特点
1.各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知道呢?学生分组带着问题对四种材料的餐具进行观察,提示学生可用手敲,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方法。
2.学生小组边窥察边进行讨论
3.汇报:你们的观察结果是什么?这些餐具都有什么特点?4.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用科学用语,并总结、讲解。
5.拿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填写活动手册。
3、做游戏巩固练
1.“神秘的盒子”游戏。只能描述餐具或材料的特点,教师回答“是”或“不是”,末了猜出盒子里的餐具是甚么。
2.根据之前总结的四种材料的特点,说一说用这些材料做碗和勺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四、交流和总结
提问:四种材料都有甚么不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总结。
五、作业
1.回家可以和父母继续做“神秘的盒子”的游戏巩固练。
2.可以在家里在找一些别的物品观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六、板书设计
不同材料的餐具
材料特点
不锈钢碗反光光滑、坚硬
陶瓷碗光滑、坚硬
篇五: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小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每课教学反思
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这一学期,我教授的是二年级的科学课,由于自己不是对应专业的,又是新老师,所以刚接触有一点懵。
上第一节课之前我不知道自己第一节科学课应该怎么上,后来我请问有经验的老师,他们给我说第一节课可以不用讲新课,先讲规矩,可以和学生做做游戏相互了解,于是我第一节课就没有做课件,就去上课了。我策划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想着传到哪里,哪位同学就自我介绍,可是当
我真正把这个课堂计划落实到实践中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
第一,击鼓传花游戏本来目的是活跃气氛,但让学生自我介绍其实并不太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为他们一年级就已经认识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传到哪里就让哪位小朋友表演节目,这样孩子们一兴奋,就不能乖乖坐好,课堂就比较混乱。
第二,玩这个游戏没有提前准备好音乐,所以课堂显得比较单调,总体来说第一节课很不如意。
这样上了两个班,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于是第二天上课之前我就先简单讲了一些规矩,然后直接进入新课,因为我备课的发现这一节课内容不多且孩子们比较熟悉。
在讲新课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心得:第一,我发现孩子们对地球是有一定认识的,比如有一些孩子知道地球其实是椭圆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就需要老师解答。第二,我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发现孩子们知道许多动植物,也能对应的说出来,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第三,虽然孩子们都会说,但是在“画一画”这个环节中,少部分孩子们不能很好的在图中分类画出来,个别孩子可以把自己画的东西用讲故事的方式分享出来,很棒!
第一课结束,有很多收获,也发现了很多不足,针对于科学课的教学,相信自己可以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从聚焦问题:这颗桂花树依靠什么长大?引出本课主题“土壤”。在本节课,我选择带学生去学校小花园中分小组进行实地探索,上一节户外课。
由于本节课我会先花5-10分钟让学生互相反馈交流上节课活动手册的内容,并且还会抽几名学生上台分享,所以剩余时间较少。而且要带学生去小花园,所以本节课设计的内容较少,重点放在了对活动手册的讲解和户外探索的要求。针对如何“细致、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土壤中的动植物,我找了一个教学视频,可以直观地让学生学习观察步骤以及观察方法,并且重点强调不能伤害小动物和将自己小组挖的坑填平。
二年级的小朋友对学校小花园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几乎不会出现疯跑乱玩的现象,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听从组长指挥,对活动手册进行细致记录。本周由于天气原因,土壤潮湿,学生能观察到的土壤里的“居民”也较多,有蚯蚓、蜈蚣、蜘蛛、蜗牛.....但我也发现了大部分学生只对生活在土壤里的动物敏感,而忽略了土壤表面的植物,对于一年级户外课认识的一些植物更是视而不见,我觉得需要在下节课的交流总结中讲一讲。
在上过的几个班中,本节课的探索时间控制在8-10分
钟,若有多余的几分钟(几乎没有),我会让小组内讨论并完善科学活动手册,选择将课堂研讨环节的两个问题放在下节课。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太阳的位置与方向是一节二年级的课程。本届课我将目光聚焦在太阳上,太阳给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了光和热,其运动是有规律的。这节课我带领同学们利用太阳的规律来辨认方向。课堂上,我利用
ppt,展示了每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过程。并让学生带这观察的目的,带着问题去观察。意识在清早,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二十在清早、中午和傍晚我们的冷热感觉是怎样呢的。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识方向,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容易。课堂上我教会了学生利用"十字"方向这个工具,吧懂得方向与实际的东方保持一致时,就会发现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太阳能发光发热,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的影响可以分为正反面。?
本节课的优点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并且利用了十字工具,轻松的掌握了太阳一天的位置,并且能够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4.观察月相
《观察月相》这一课选自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我这学期是第一次教二年级,上学期刚上了六年级的课过来,六年级下册也刚好有月相的知识。对于月相这个内容,本身这部分知识就有难度,六年级娃娃学起来都还有一些困难,二年级娃娃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就更难了。在六年级下册的期末测试题中也涉及到月相这部分知识的考题,有6分的样子。
科学概念目标:1.月相是变化的,不同夜晚的月相可能不相同。我是这样理解这一句话意思的,不同夜晚的月相有相同的情况,也有不相同的情况,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很容易发现不同夜晚的月相有不相同的情况,但是月相相同的情况就跟月相变化规律有关了,短时间内学生很难观察月相变化的规律。本课研讨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多数学生答的都是不相同,我当时纠正了一下,说应该是不一定相同,冲冲忙忙的讲了哈也有相同的情况,由于我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还有问题,下来再准备一些图片,下节课还需要弥补一下。
第二,关于月相的记录
在上第三课下课的时候,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任
务,加上国庆7天,差不多也有半个月,由于天气的原因,还有二年级娃娃记不住作业的情况,很多学生都没有完成记录,还有一些学生,怕检查任务没完成要扣分,就在学生活动手册上随便画了一些月相。当时我也没注意,在后面一个班上课的时候我才告诉孩子们,学习科学要尊崇事实,大家看到什么画什么,没有看到就不要乱画,不能凭空想象。还有一点,月相的记录,学生会不会忽略亮面的朝向,我当时在黑板上画了两个月相,都是半圆,但是亮面不一样,问:这两个月相一样吗,我当时画得也有些不标准,几乎没有孩子关注到亮面的朝向,后面我又借助科学活动手册的空白圆,画了刚才的月相,但是只有几个同学关注到亮面的朝向不一样,这主要还是观察不够。不过我这方面自己也做得不好,自己平常就没有认真观察记录过。准备下一周上课花点时间利用软件来弥补一下,帮助学生再次观察月相。
第三,关于日期的填写
在我布置作业的时候,我没想到要填写农历日期,当时只想到要让学生养成填日期要填到年月日的习惯,这学期在上一二三年级都是刚接到手,所以活动手册上的日期填写,我都在强调年月日的填写,说的都是公历。后面上课的时候才改过来,学生对于农历公历还分不清,又花了几分钟时间教他们区分,但是为什么要填农历日期,我说的是月相的变化规律跟农历月有关,但是我估计学生还是不懂。
我恨不得把六年级学生在学这一课要注意的地方,都给二年级娃娃提出来,但是二年级娃娃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哪能接受得了嘛。所以整堂课的度我觉得我把握不清楚,生怕自己没讲清楚,学生接收到错误的信息,又怕讲太多,把学生讲糊涂了。
5.各种各样的天气
这一课非常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对于这节课的重点几种常见天气:阴、晴、雨、雪、风学生也能大概描述出特征。
在教学设计上,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视频以及一些小游戏丰富课堂。在拓展极端天气的时候,我着重讲了一下雾与雾霾的区别,让学生了解了雾霾对人体的伤害,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因为不经常接触,所以学生对于极端天气非常感兴趣。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但是在其中一个班发生了一件让我很有感触的事,在我带着大家描述几种常见天气时,有个同学提出了疑问,他说:“雪不是常见天气,我们这里很少能看见雪!”我一下反应过来,可能因为我表述不清楚的原因,有
同学把自然环境中的常见天气和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天气混淆了概念,所以我及时纠正了我的措辞,并肯定了这位同学的细心。课后我认为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应更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但是在那一刻我认为我的这堂课是成功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学有所思,并且能够清楚地提出自己的质疑,这就是学生应该学习到的科学素养。
6.不同的季节
由上周学习的《各种各样的天气》衔接到本周这课《不同的季节》,学生们在一年级都学过语文课文《四季》,在课堂的开始,我提问:孩子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呀?孩子们都知道是四个季节,也能按照顺序正确的说出:春夏秋冬。那么我再提问,语文课学过…?他们齐声回答出:四季。我再说到,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学生们一起背。背完后回忆到课文内容,每个段落每个季节都有写到季节的特点,分别抽生回答。
引入新课学习新知:那每个季节我们的地球家园还有哪些变化呢?在提出这个问题时在PPT上出示四季的图片,并板书课题—《不同的季节》。并且让学生明白提出这个问题主
要是研究季节更替所带来的地球家园的变化。我们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展示我们收集到的有关四季的资料”,这是在课前我布置的收集四季的资料的任务,在这课时就要带来在课堂上做展示。第二个内容是让学生举例说说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植物有什么变化?还有人类的衣着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为了让学生建立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之间的生活联系。第三个内容是拼贴一张四季变化图,让学生用相应的词语描述不同季节的特征来进一步深化对不同季节的认知。还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季节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最后拓展:让学生回家制作季节礼盒,是为了让他们亲近大自然,寻找大自然的恩赐,在布置这项作业时,老师一定要叮嘱学生,制作礼盒的物品全都要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不能通过去伤害到动植物来完成,让学生从中体验快乐,进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本课当中应当注意学生的反应和他们思考时提出来的问题,由于二年级学生思维不成熟,各方面需要更加注意细节的摄入,如果环节之间过于生硬,那么学生就不能明白到点子上,不能把内容理解到相应的层次。在本课的教学时,我做得不足之处是没有在课前布置任务时给定一个相应的范畴,四季的资料主要是搜集哪些资料,那么孩子回家以后就很盲目,大部分学生是自己制作的四季的图片或者是有的学生是自己绘画的某一个季节的图片,应该提醒学生,可以
让爸爸妈妈给予一定的帮助,搜集一些有关四季的诗歌,词汇,和动植物在季节变化时所产生的变化的资料等等!另外,在课堂上,我认为我的课堂纪律方面把控得是比较好的,在环节讲授方面的插入还是相对自然,环环相扣!
7.做大自然的孩子
本周二年级科学上的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做大自然的孩子》,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先播放动物的声音的这样一段录音,让孩子们听一听,分别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我再板书到黑板上,再提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呀?学生回答:动物。那我们再来猜猜谜语,孩子们兴趣都很浓厚,老师出示几个关于植物的谜语让学生猜,我再把植物名称板书到黑板,那它们都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植物。老师这个时候说到: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那它们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时候板书大课题,引入新课。
教学过程中我出示棉花、树木、西瓜、马、猪、牛皮、玉米、橡胶这些物品的图片,让学生给它们分分类,分别分为四大类:衣、食、住、行。孩子们饶有兴趣!分得清清楚
楚!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这个时候我再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动植物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起到拓展孩子们的思维的作用。课堂的第三步:一起制作一个小鸟餐厅,这里我认为比给小鸟制造窝要简单,在课堂上好完成,所以直接选择了这个主题。一边制作一边老师要提示到:动植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离不开他们,植物不但能美化家园,植物还供给我们食物,动植物对于我们来说同等重要,爱护动植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用准备好的牛奶盒制作小鸟餐厅)。但是也要告诉孩子们: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如说天气寒冷在它们找不到食物的情况下,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你们也一样,能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本节课孩子们的兴趣浓厚,只是我应该在课前就要布置任务,让孩子去调查身边哪些动植物和我们有着密切关系的,这样的话,课堂氛围和课堂衔接方面应该能够更加好!
材料
1.
我们生活的世界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材料》的第一课。本节课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二是对物品进行归类以及讨论材料的特点。对于第一部分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能够区分哪些属于自然世界,哪些属于人工世界。对于第二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理解材料这个概念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首先是同学们对于材料和物品的混淆,所以为了让学生们对材料建立最基础的概念,本课设计了分类活动。在分类的时候,学生都能把属于同一种材料的分为一类。但是同学们仍然对材料有着模糊的认识。对于木头、塑料这两种材料的认识相对简单一些,而对于金属和橡胶、纤维还有陶瓷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里就应该简单解释什么是纤维,陶瓷和橡胶,并且明确告诉学生们这些都是材料的名称,用举例的方法区分材料和物品的区别。然后是对于材料的处理,物品上应该有编号,这样方便学生归纳整理。本课研讨部分的问题是关于研究材料的特点,应该在分类之后直接提出这个问题,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分。及时归纳总结各种材料的特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由于本身年龄比较小,所以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教师的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时间的分配上,课堂练习时间还是有些不充裕。应该是在前面认识材料时占据的时间比较多。应该把问题重点放在难理解的问题上,分配好时间。
2.不同材料的餐具
本节课是让学生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陶瓷等。这节课就带学生们去认识用不同材料制作而成的餐具。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带去了用塑料、竹子、陶瓷、不锈钢金属制造的碗和勺子,让学生们分组观察,每种材质做成餐具各有什么优缺点?提醒学生在观察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小组讨论。经过学生分工合作他们归纳总结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敲一敲、听一听等方法。
经过观察抽学生来说说每种材质的餐具优缺点,学生说出:陶瓷和不锈钢金属材质的餐具表面光滑、不锈钢金属材质的餐具还会反光,陶瓷碗拿起来比较重。竹子制作的餐具
摸起来粗糙,但是对身体无害,也比较轻。塑料制作的餐具拿起来很轻巧,但是盛太高温度的食物可能会对身体有所伤害。最后再让学生去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了多种材料做成的呢?学生举例说出椅子:石椅、木椅、铁椅……衣服的材质:皮衣、毛衣、化纤衣、棉衣………
本节课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很多物体可以用多种材料做成,也能够去辨认出很多材料,对他们日常生活上有很大的帮助!
3.书的历史
上周有一个班上了这节课,但是没有上完,孩子们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完了后就要把它装订起来,所以这个班我就接着上节课的继续讲,让孩子们体验用树枝在陶泥上书写,再用铅笔在现代的纸张上面书写,再装订起来,我以为孩子们会忘了上周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的感受,结果孩子们还记得,竹简无论从书写还是装订起来都比现代的纸张书写麻烦。确实,如观察员老师说的那样,应该让孩子们同时进行这三项活动的体验,所以看了观察员老师给我的建议,所以这周其他班我就调整了教学顺序,同时给孩子们这三项体验活动的材料,让孩子们把他们的书写感受记录下来,但是我
给孩子们讲完书的发展历程(结绳记事——甲骨文——竹简——帛书——到最后蔡伦发明出纸张)后,还给孩子们补充了木活字的制作工序,接下来孩子们就进行书写活动的体验,有两个班我发现孩子们还没体验完三项活动,这节课就下课了,让我不得不匆匆收尾,我想问一下其他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大家一节课的时间能上完吗?
同时我也在反思,是我这节课的内容讲得太多了还是我教学安排有问题,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们留更多的体验时间!
最后研讨环节,孩子们告诉我他们最喜欢哪种书写方式,以及他们为什么要给现代的书写方式贴上笑脸而要给竹简的装订贴上哭脸,通过这次三中书写方式的体验,孩子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现代的书写方式更简单与容易,竹简泥板书都给他们留下了不好的书写感受!
4.神奇的纸
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本课教学以纸这种材料为载体,通过改造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造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继续改造材料、发现和优化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根据教材内容,我把本课分为几板块:
第一板块——聚焦,展示一张普通纸,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经验说说普通纸的特点以及纸的功能,引发学生思
考有什么办法让纸具有更多的本领。第二板块——探索,探索又分为改造和探究纸前后性能的变化。第一部分,明确改造纸的方法,先交流改变纸的方法,再明确本节课探究的改变纸的方法即折叠成瓦楞状。第二部分,用“折叠”这种改变方法,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改变后形状、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中变化又分为实验前的观察和实验后的观察。学生先在实验前观察发现纸的新变化,通过观察两种纸的侧面,发现普通纸和瓦楞状的纸分别是一字形和波浪形。然后在三个实验中发现纸的新功能,即按一按(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纸,认真体验手心的感觉,比较弹力)、放一放(取两本新华字典,中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距离平放在桌面上,先将普通的白纸放在字典上,接着将订书机放在纸的正中间,看纸能否承受得住。测完白纸后,再将订书机放在瓦楞状纸上,看能否承受从而比较支撑能力)、摸一摸(用普通纸贴着装有热水的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比较隔热能力)。
第三板块——研讨,主要引导学生研讨纸改变后性能的变化及基于瓦楞状纸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四板块——拓展,这个环节是从展示一张老师在两张纸上滴水的视频,让学生猜测并验证纸经过了什么样的改造,从而认识到改造纸的方法有很多,而人们对一种材料的改造也是为了利用改
造后的性能变化而给我们生活的世界带来便利。
这堂课上了三次,在每一次的上课过程中,都对课的设计以及提问的语言上做了一些改动:
1.在第一个环节说一说纸的特点时,学生能够说出纸的颜色、形状、能折,但是学生还是大多会习惯说纸的作用以及功能,因此教师的提问需要带点技巧,比如将提问“你认为纸有什么特点?”改为“观察这张老师发给你们的纸,它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提问更具有针对性,学生还能针对教师发的纸说出登过的特点。
2.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折瓦楞状的纸对他们来说还存在一些困难,在自主折纸过程中,会有横竖两种折法,折出来的高度也并不相同,这会影响承重的效果。除此之外,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小组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也考虑过事先在课前折纸,但又觉得会破坏课的整体设计少了神秘性,因此选择做微课视频,并且事先给白纸做了黑色辅助线,帮助学生能更好的对纸进行折叠。
3.在放一放实验环节,记录单中是“能支撑”和“不能支撑”两种,因此为了配合实验的结果以及降低实验难度,我还是让学生先用订书机作为承重物,然后实验结果呈现后,再让学生思考普通纸是不能支撑还是不太能支撑,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普通纸也能支撑但是支撑能力很小。
4.在放一放和按一按环节,为了使学生能更清楚的认识
到普通纸和瓦楞状纸的区别,我将实验结果通过Flash动画再次展现,动画的展现能强化学生对两种纸的对比,从而为后面的研讨做铺垫。
5.在实验探究环节有三个实验,在前两次上课时是让学生通过图片自己来说说实验如何进行,强调实验要注意的地方后让学生一次性进行三个实验,结果发现学生在领取的过程中很乱,而且学生在领取的过程中有发生小冲突,因此在第三次上课时又将三个实验分两步走,让学生先做“按一按”和“放一放”,然后再做“摸一摸”,并强调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实验结束要将材料有序归还。
总的来说,在试上的时候发现引导学生回答,实验准备等等所花费的时间较多,整节课较为仓促。并且自己设计的课也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上下来,还不够有创新,其实在很多小的细节上都可以设计的更加巧妙,如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探究更多瓦楞状纸和普通纸的区别,以及最后的拓展环节上可以在时间有余的情况下探究更多改造的方法啊,让学生畅所欲言。
5.椅子不简单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这样点∶科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觉得提
得很好,很及时,很贴切,另外结合我镇的16字教学模式,我是这样做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工作。现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谈谈∶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敢答。我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加以改革、更新,采取16字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主体性,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有的资料他们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把所思所想拿出来。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合作?探究。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资料相差略远或者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我们要先给予进取鼓励,赞扬他们敢干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启迪,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6.
做一顶帽子
本节课借助椅子这种物品,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基于真实情境探究材料的机会,学生对生活中的椅子进行剖析,包括观察椅子的组成、辨别不同的材料、分析材料的作用。正好教室有把椅子、学生们也有自己坐的椅子。
通过一些椅子图片引入,学生自己说出在哪里见过这些
椅子,我感到很惊讶,她们的回答组合起来好全面,有些孩子说右边有写字的方便椅子在学英语的时候就用过、到外面露营也用过,很方便。顺便就把为什么这些椅子出现在这样的地方分析完整,挺好。
接着观察自己坐的椅子和教室的椅子,就地取材也挺好,很适用。观察一把椅子并记录,借助活动手册,学生自主完成,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四个班学生基本都能快速、准确地填好,最后全班一起核实答案。
每一部分主要使用了什么材料环节先学生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最后全部汇总。这个环节仍存在学生不会写的情况,每种材料的特点部分先还是自己独立思考试着完成,我发现第一个班级效果不好,后面几个班先明确方法,挨着选每个特征,效果好很多。
特点分析部分花去了一些时间,所以在后面研讨环节用时不够,感觉一节课内容还是很多,下来需要再多多规划时间。
篇六: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2篇)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2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和年级组的支持下,在各位同仁帮助中,我顺利完成学校布置各项任务。在一年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现就本学期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个班级有无健康个性,取决于有无健康共性,混乱的班级虽有个性,但不利学生成长。因此,优良班风对促进学生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为培育良好班风班纪,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事情。
1、认真落实班会制度。每周五下午第一节定期召开班会,我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到班级管理的整体需要出发,确定每周班会主题,然后再给学生必要的引导,由学生来担任班会主持人主持召开每次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及时解决班级中存在问题,活跃班级气氛,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树立班主任威信。
2、注重班干部选拔和任用。开学半月后,据各课任教教师和我观察及全体学生推荐,我主要选举出一批正直、善良、热情、诚实的学生组成班委会,这样的同学担任班干部以便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弘扬正气的舆论主流,在班级中起到良好示范带头作用。
3、及时表扬班级中各种各样的先进典型。表扬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仅仅只停留在学习上,还有纪律、卫生、工作上,学生的体、音、美的特长;学生的真诚、热情、守信、礼貌、孝敬、节约做人品质都是值得表扬的地方。通过表扬,树立起学生的信心,鼓舞了学生的干劲。
4、重视德育,让学生知道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我抓住自己的学习时间,向学生推荐并朗读教学生求真、求善、求仁、求美的好文章;有时也让学生自主推荐并朗读这样的文章;有时会就生活中、学校或社会中某些道德问题展开辩论赛。通过这些让学生明白:人的一生,小胜靠技巧;中胜靠实力;大胜靠品行。
当然,仅言传不够,还需身教。如果把一个班级比作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相当于这个家庭中的家长,身教的责任需责无旁贷承担。所以,我时时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则。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每天坚持不迟到;要求学生不乱丢乱扔,我会主动捡拾地面垃圾,帮助学生打扫卫生;要求学生主动劳动,我会自己打扫办公室等。
总而言之,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更多的奉献!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2连州中心小学梁梅一学期转眼就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用探索的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
一、工作回顾及成绩
1.在教学中我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新的教育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社会发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并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感悟美的渠道。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认真学习有关美术辅导材料、资料,完成美术教学计划。
4.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并于课前备好教具,作好范画和范例。
5.课后,积极组织开展美术兴趣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二、存在问题
课前必须检查学生必需的工具材料,以免影响课程顺序进行。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好,对学生严格要求,又亲切关怀。
建立新的课程理念推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摈弃那种无视学生兴趣,一味追求认知的做法。
我在教学中把情意与认知相结合,以轻松活泼多样的方式呈现新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三、今后打算
我在教学中认识到,美术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努力追求生活艺术化。
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多种原材料制作作品,并通过探究与发展,逐步认识各种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和性能,再综合各种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美术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课型的美术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更好的提高,在美术教学中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3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现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落实每堂课的教学任务。
1.严谨备好每一节课。
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2)及时复习。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的总结,有很多多样化的算法的发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创设学习情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本学期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解决问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的美丽。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他们能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爱动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五、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教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思。我将及时找出差距,积极弥补不足,力争使自己的工作在新的一学年里有更大的起色。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4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历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存在一些困惑,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
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2)及时复习。(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由于家长和教师的工作性质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从而导致教育观念的不同。有个别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不加以引导任其自由发展,而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管的过死,不给孩子留有玩耍的时间,从而导致孩子对学习逐渐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下滑。
2、在教学中,新课后的练习如何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风物长宜放眼量,更扬风帆立潮头,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优
点、克服不足,以期待更大成绩!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5这个学期很快就接近尾声了,本期我带了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现自己的教学情况做简单总结:
一、注重了做儿童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践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把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五、活动渗透教育
其实每一次活动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品性教育.我很注重这一点。
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品德不仅在课堂,在课堂的教育很多时候对学生来说似乎仅是知识,而生活中对他们的教育是切身的,直接的,效果明显。
我因为不住学校,离学校有很长一段距离,正因为如此,我有更多机会接触,了解学生。每天我都会和相当一部分学生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我不仅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对他们在家的表现也很清楚。我每天都要经过很多孩子的家门口,都会和孩子的家长交流。于是我把品德教育带出了课堂,贯穿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总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发生的事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品德教育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它存在于学生的琐事中,存在于学生的周身,而不仅是课堂。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上好这门课。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6一学期的工作转眼间已近尾声。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丰硕的收获,也有深深的思考。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抓好对学生各项常规的培养。
经过了一个暑假,学生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们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这虽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却不利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继续抓好对学生各项常规的"培养,仍然是班务工作的重头戏。二年级的孩子,自觉性还是相对较低,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打扫卫生,需要老师在旁边不停地督促、提醒。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在班上选出一名责任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同学负责,早晨一到校就组织同学进入早读,早读的形式有:读卡片、看书读、领读等,形势多样,在视觉上不让孩子厌烦,给他们新鲜的感觉。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到校后都能在领读小组的组织下自觉进入早读。
二、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成绩登记。
三、识字写字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
二年级是识字写字教学阶段。我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识字。例如:卡片识字,猜谜识字等方法,并采用了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首先借助拼音识字、去掉拼音识字、带生字进课文、读短文识字。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识字规律。为阅读扫除障碍。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在低年级阶段形成的。在这一学期我加强了学生的写字指导。首先,我让学生在写字时做到一看二临三比较。看指的是仔细观察的间架结构、书写位置;比较是指比一比与范字的差异、学会评价。通过以上训练本班学生的书写较之以前有很大进步。为了展示学习成果,我还挑选出整齐美观的作业进行展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四、注重口语训练,为写话打下基础。
口语训练我采用提问,设计说话题目的形式,让学生解放自己的嘴大胆去说,要求学生说话要有条理、要通顺、具体。只有会表达了才会去写话。写话时我先让学生说,再交流,然后写,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我还扩大了对学生语言的培训,要他们看着学过的词语进行造句、说话。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有了长足的进步。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上有收获,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做到更好。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7二年级数学教学,重在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
学期初,认真阅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了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
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练习在同层次的习题,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2)及时复习。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上是当天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该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缺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进行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后,给予好的评价,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
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着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态度。在讲评试卷时,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有关概念的归成一类进行讲解。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知识。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效”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在举行这个活动时,同学们相互测量身高,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所比较的数的数位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再根据位数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所比较的数的大小。教学数的读,写法时,在举几个例子后,引导学生总结读法,写数的法则,这个过程本身体现了归纳推理。
四、巧妙渗透环保教育,关心环保
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应用题,如课本18页的例子:“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在完成知识教育外,还应教育学生做完纸花后,剩余的纸千万不能乱丢,应养成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五、勤与家长沟通,实现共同教育
与家长常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与此同时,教师更能加深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
以后,我会通过自己努力的耕耘使自己各个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8时间流逝,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二年级xx班数学教学工作。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
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每教一课,我都细细揣摩,力求效果最佳。时光匆匆,回顾过去的一学期,有成功,也有困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些总结如下:
一、提高业务素养
本期来,自己认真坚持业务理论学习,自己业务认识有了明显转变,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大大加强。由于xx班的数学教学跟普通班不一样,我们的数学是整合知识来上,不是按照课本内容来上的,这个学期学了表内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两位数乘两位书(不进位)乘法和混合运算,这些都是我们的教导主任给我整合出来的,我只是执行而已。由于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而且没有课本没有教参,刚开始的时候,我不太适应,所以遇到了一些困惑。但我虚心向别的老师学习、求教,最后才解决了自己的困惑,使自己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做到了学习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认真反省工作得失,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及时整改,使自己的业务素养不断提高。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课堂上,我让学生当小老师,上讲台来把自己解题过程和方法讲解给大家听,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教学工作
1、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每上一节课之前必须认真备好学案,难易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案都是当堂完成,当堂批改,及时给学生查漏补缺,充分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
2、及时巩固
凡是有数学课的当天下午,我都会让学生强化当天所学知识,每人完成当天知识一至两道题,直到完全掌握为止,这样的强化训练,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及时巩固当天的知识。
3、互相帮辅
本班有几个孩子基础比较差,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我让孩子学会互相帮辅。每节课的练习,先完成的同学可以去帮助学习较困难的同学,在平时的强化训练当中,学习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去教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轻松快乐地学到知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教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使学生因乐学而好学,使学生们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9这学期经来,我担任了二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前半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做好下半学期的工作,特作如下的总结。
一、完成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
前半学期的教学资料有: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换、表内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些资料本人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组织备、辅、批、记,到目前为止经全面完成半学期的教学工作。
二、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
半学期来本班学生用心配合教师能按时完成各种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熟练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加、减、乘、除和综合运算,但就对应用题的分析还存在必须的问题,有个别同学在计算过程中不写单位。苏延章、申宁昌、申鑫昌、等同学不安时完成作业,申宏昌、苏延祯进步较快,刘于莲、苏延清由于基础较差,学习上比较困难。
三、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这学期以来,教师始终坚持做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用心参加教研教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在学习上鼓励学生用心积极,刻苦学习,透过这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涌现出以申寅昌、申大鑫、张海涛、苏彩凤等为代表的学习尖子。对学习困难生的辅导工作采取了一帮一的措施,基本上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
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人为本,使他们从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收获,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期五、待人,教育学生助人为乐,互帮互学,最终建立和谐、礼貌、团结、平等的师生关系。
五、考试成绩分析
透过这次考试,学生考的成绩不理想,总分是1678,均分是57.862,最高分是88.5,最低分是10,及格人数是12人,80分以上的是3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的,透过本人认真的分析,主要原因是教师平时要求不严,对知识的应用没有拓宽到必须的程度,对学习困难生的辅导不彻底,在加上这次考试的范围的扩大,透过试卷分析期中考试以后的资料要占19分。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对应用题的分析和解决掌握的不牢固,在这期考试中失分较大。这次考试对自己是一次严重的警告,教师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学生常规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加大教学常规管理,认真做好备、授、辅、批、记等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完成学期初初制定的天文学奋斗目标。
总之,透过半学期的工作,教学中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教法的计设还不合理,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对学习困难生的辅导力度不够等。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完成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0《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学期开始,我承担了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第
一次担任这个学科的教学,我做了许多尝试,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努力做到:
一、加强理论学习,为课前备课与课堂教学指明方向。
抓好教学,理论学习是关键,我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我深知备课不但要备学生,更要备教材、备教法,并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经验出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课,认真预设教学,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更懂得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十分注重对教材情境创设的创造性改编,对课堂教学练习的重组和创新,使得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生活性和生命意义,力争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
二、读透教材,严抓教学,力争课堂的有序、有趣、有效。
第三册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现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师,我首先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态度投入到实际教学当中,远离权威性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导、带的重要作用,努力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学最终实现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有成效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以教研为平台,力争自身教研水平的再提高。
教研工作必须是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于是,在每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中都认真作好充分准备,主动讨论,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同伴学习中,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以改进工作,在教学之后,我都十分注重将感悟特深的教学成功和失败体验、经验、教训进行发思、总结,这对于今后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1本人承担了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让学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认识,拨亮学生心灵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对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断和能力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一)展开讨论,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学生应多进行议一议,讨论等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二)判断正误,提高学生的识别评价能力。
二、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
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情感转化后,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当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产生了行动动机之后,就要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
(二)自我监督,克服不良习惯
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四、自我做起,终身受益
我发现许多学生只懂得接受长辈的爱与关怀,不知道关心别人,有的甚至从未想过回报长辈、体贴父母这一传统美德。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讲述父母爱我的故事。学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边,感受最深,因而发言踊跃,从理性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悔,让学生说说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体贴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你今后打算怎么做?这样,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后就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受到父母邻居的表扬,更加坚定了体贴、关心父母的决心,不自觉又强化了自我体验。
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2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
得一些进步,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期的具体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由于孩子年龄小,自觉性较差,刚开学时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学习,总需要老师督促、提醒。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班内选出一名责任心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来组织早到学生的纪律,并且一到校就组织同学们读生字,读课文,学生已形成了一种规律,每天早晨一到校就能按部就班的读生字和课文。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开始阶段。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大量的词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借助讲故事、背诵作文片断,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每天轮流。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二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视。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坐姿,课外也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因此,在家长会时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生字的书写表示满意。
三、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各教研活动。
五、期末教学成绩
这次期末考试,全部28名学生都参加了考试,27名学生发挥了正常水平,仅有一名学生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及格率:85.7%、平均分:72.98、优秀率:25%.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与二年级学生同甘共苦,取得更优异得成绩,力争平均分达到80分。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下一篇:草原防火安全知识资料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