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3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及对策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师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然而,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本文将探讨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一、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1.工作压力大

  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他们需要面对孩子的教育和家长的期望,同时还要承担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压力会导致幼儿教师的心理负担增加。

  2.情绪波动大

  幼儿教师需要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如孩子的不听话、不配合等。这些情绪会影响幼儿教师的情绪,导致他们的情绪波动大。

  3.缺乏支持

  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缺乏支持,他们需要面对孩子的教育和家长的期望,但是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这会导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对策

  1.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2.加强幼儿教师的支持

  幼儿教师需要得到足够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幼儿教师的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3.建立心理咨询机制

  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心理问题时,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咨询。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心理咨询机制,为幼儿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4.加强幼儿教师的自我管理

  幼儿教师需要加强自我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幼儿教师的自我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国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加强幼儿教师的支持,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加强幼儿教师的自我管理,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篇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幼儿园教师论文15篇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与研究

  幼儿园教师论文

  摘要: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往往注重所谓的实践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致使我们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出现了经验丰富、理论不足的问题。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的随意性、主观性和盲目性,不仅使学前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还使得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所下降。因此,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的开展需要学前教育研究者和教师教育研究者夯实基础,从而提升幼儿园教师教育专业的地位。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教师论文

  教师

  幼儿园教师论文: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与研究

  摘

  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认识,并明确其影响因素。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包括: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给予机会,达

  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

  关键词:影响因素;人际障碍;心理健康

  一、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健康调查及结果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调查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而班级人数太多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2.生理症状

  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

  3.工作上不断磨难的困扰

  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她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加之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有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幼儿教师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一些幼儿园园长,不仅要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资金问题而苦恼。

  4.不良情绪

  幼儿园教师常见的不良情绪主要有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强迫、躯体化、恐怖等。

  5.工作倦怠

  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太多,节奏紧张。76.6%的教师认为,尽管很努力工作,却没有成就感;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付出与获得不均衡,幼儿园的奖励制度不太合理和公正等等。

  6.家庭矛盾升级、个人问题受挫,使教师身心受到伤害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家庭问题突出,主要有丈夫下岗失业;子女教育问题;夫妻矛盾大,时有吵闹;年轻教师个人问题得不到解决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状况,诱发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等都是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改进和建议

  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

  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使其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以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

  2.把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工作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

  心理疏导以平等对话、理解为先,尊重隐私,重在心灵启迪,通过热情的关怀、宽慰、理解和开导,帮助情绪受困扰的教师树立信心和勇气,引导他们开展自我心理调适。

  3.开展对教师的心理辅导

  在教师中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对教师进行心理保健的训练,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还可以建立教师的心理档案,由专业人员实施,专业人员有义务与教师沟通,发现问题应及时干预,使其得到矫治,并进行保密。

  4.完善幼儿园管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健康的主要因素,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要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教师的成就感,尽可能地关心每个教师。要建立宽松的幼儿园心理气氛,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

  除此之外,还要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完善幼儿园管理;争取社会支持,形成疏导网络等都可以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工作视角,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个人、集体、社会的发展体系中,从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论文: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心得体会

  精彩导读: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能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

  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每次的教育活动,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工作中,我认真学习《规程》、《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规程》和《纲要》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加入了托班教育的行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反复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并向其他几位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又参加了赵赫老师的托班教育的研讨班的学习,努力走进2—3岁孩子的生活、学习中。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开汽车,我就利用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经验,为孩子设计了开汽车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加好”喜欢的“汽油”,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汽油”在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迹,还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动地积极投入,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肯定。

  作为家教指导员,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仔细作好家访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筹划、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导活动。在0—3岁社区婴幼儿家教活动县级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师一起设计组织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动,还和其他老师进行了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行为的现场教研,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今年,我和徐金叶、施云豪两位老师结成师徒带教关系。为了使两位老师更快地成长,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平时我们密切配合,相互观摩,切磋教育教学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徐

  老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较强,我们就一起探讨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施老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我就向她请教有关托班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帮助他们的课题顺利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年,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论文《影响幼儿好问好表现的家庭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在县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市德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培养

  中班幼儿学会关心的实践研究》获科研成果二等奖;我设计的教案《家乡的风景》获全国EPD教案评比三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不懈的追求。

  幼儿园教师论文:刍议幼儿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摘

  要:树立幼儿主体性观念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退居二线成为旁观者,幼儿主体性的实现要以教师的主导性为前提,要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正确引导、组织、安排他们科学地开展各种活动。

  关键词:科学认识

  摆正关系、创设环境

  积极参与

  探索提高

  当前幼教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教师转变观念,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既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保障幼儿的主体地位已逐渐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幼儿是否能主动发展是促进幼儿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本文你就如何发挥幼儿教师的主导性,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一、科学认识幼儿的发展

  作为保教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是保教活动的中心,是发展的主体。保教工作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参与教育过程,以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也就是说幼教工作者的教导不能代替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发展也决不是幼儿被动的接受。因此幼教工作者必须对幼儿是发展的主体给予足够的认识,在各项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充分考虑幼儿的主体性。

  二、要正确处理幼儿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关系。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凡事要以幼儿的学为主,尊重幼儿的选择性、自主性。以幼儿为主,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要培养幼儿的主要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毕竟,幼儿的年龄小,还处于幼儿期,不必像小学那样有繁重的作业,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是在为了步入小学的课堂所做的准备。如今的教育,不再注重教师的教,注重的是幼儿的学,所以,我们时刻要牢记:“给予鱼不如给予渔”的道理,使幼儿学会学习、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才最重要的。就如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注重人文的情感氛围,注意情感的诱发、投射和融入,而有效的提问则是会引起幼儿的思考,有了这一步的思考,幼儿才会探索,才会因自己找到答案而得到乐趣。

  当然,树立幼儿主体性观念并不意味着教师退为二线成了旁观者,幼儿主体性的实现是要以教师的主导性为前提,要根据他们发展的特点引导、组织、安排幼儿科学地开展各种活动的。尽管幼儿教师已经在组织幼儿教育活动之前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等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所组织的教育活动已经考虑了幼儿的个性特点,但是幼儿教师所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内容肯定不能被幼儿全部接受,幼儿会有选择的接受教师所教导的内容。但是没有教师的主导,幼儿的主体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幼儿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就是纸上谈兵无从着力无法实现。

  由于幼儿各自不同的兴趣和不同的发展水平,他们所选择的教育内容甚至可能是教师所组织的教育活动之外的,教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隐形教育影响。不同的孩子,他们选择或滤掉的那一部分内容是不相同的,这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孩子的选择性也是不一样的。幼儿对不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经验水平和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则不予配合,常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无关语言和动作增加,甚至捣乱或攻击他人等。这种不予配合的表现,要引起我们老师的反思从而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包括改变自己不适宜的教育行为,进而更好地促进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促进幼儿的主体发展。否则教师不适当的反应和行为会阻碍幼儿的个性发展。

  三、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幼儿园教师要把教育内容物化为孩子操作的环境和材料,切实从通过准备适当的环境和材料引发孩子的兴趣,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比如在墙饰的布置上: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应尽可能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并引导孩子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孩子进行活动时不是让孩子自主地、充分地去探索和发现,过于“积极主动”地走到孩子面前去讲解和说明,急于把自己知道的结果早一点告诉孩子,以图让孩子快一点掌握。相当多的幼儿教师还是把供孩子的环境当作自己教的舞台,把供孩子操作的材料当作自己讲的道具。

  四、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幼儿的学习活动,不仅仅需要教师的主导,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也参与到其中,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以及教师的平易近人而不是神圣不可侵犯。幼儿在游戏中是学

  习游戏的玩法,锻炼了其自身的能力;教师在游戏中则是一名合作者,很多时候,会体验到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在和幼儿相处的时间里,他们给了很多的启发,让教师可以运用在教学活动中或是再创设出一些可以再引发他们兴趣的区域游戏,其实教师是跟着他们一起成长起来的。

  五、学会反思,在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幼儿园教师论文:谈美国区分性教师评价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的启示

  摘要:区分性评价在美国教师评价中得到广泛的运用。通过阐述这一全新的评价制度与理念,借鉴此评价理论与实践,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应承认教师差异,放弃传统的“一刀切”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积极性,关注教师个性,形成有特色的幼儿园文化,从而建立起一个能适应个别差异和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美国区分性教师评价

  幼儿园教师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区分性评价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教育改革是其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反思传统评价弊端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理念:把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与教师专业发展整合起来的发展性评价理念。[1]它关注着教师责任、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的提升,认为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保证教师和学生达到高标准。[2]区分性教师评价已经在美国国家、州、区、学校等各层次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这种评价超越了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根本在于针对不同的教师,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提供最适当的方式,使教师在最适合自己的成长环境中获得最佳发展。本文将在介绍美国区分性教师评价的概念、维度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师评价的实际,阐述其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的启示。

  一、美国区分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区分性教师评价的涵义

  区分性教师评价是一种针对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明确的教学标准、差异的评价程序以及专业的评价者来保证教师素质和工作绩效的监督模式。[3]对教师进行“区分”,因目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区分”可以是对教师进行分等排序、甄别,然后据此给予奖惩。而这里所讲的“区分”有“差异”的意思,“区分”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而区分,不是想出不同的方法把教师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着眼于教师更好的发展和在学校中建立一个互相关心和合作的氛围,让教师不再厌倦评价,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体验成功。区分评价也不是简单地为了取悦教师而使评价易于操作,而是要凸显教师的主体性和教学的真实、全面和复杂性,要使评价真正照顾和服务于每一位教师。

  (二)美国区分性教师评价的维度

  1、教师评价对象的区分

  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生命周期,教师评价应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及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将学校中的教师区分为新教师(试用期内的教师)、经验教师(在任期内且有较多经验,并能保

  证较高教学质量的教师)、问题教师(在任期内但在教学能力方面出现问题的教师)。

  一般新教师在开始教学生涯的时候,都有满腔的热情、冲天的干劲,而在教学业务上还相当生疏。特别是在对待学生上还束手无策,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时自己还无法解决。这时就需得到大量的和高质量的反馈。然而,针对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活动则完全不同于那些新教师。他们也同样需要进行持续的正式评价,其关键在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就应该将精力和重点转向提高和强化这些经验和技能上。以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准,以及扩充他们对自我、教师角色、教学背景和职业的理解,从而更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另外,学校对于处于困境中的教师尤其应该重视,领导和同事不能轻视和排挤,给他们施加压力,而是要与他们进行真诚的沟通,建立支持团队,让他们找到自信和一种真正的归属感。

  2、教师评价标准的区分

  教师评价标准的区分就是评价标准时常为不同群体的教师而改变。例如,在第一年正式评价新教师时,选择教学中的10个最至关重要的部分,在第二年时就可以再加6个部分,第三年时再加6个部分。[4]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以教师投入为基础,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

  标准,而是将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与学生学习紧密结合,评价活动紧紧围绕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来开展,同时体现了“增值(value-added)”理念,不以结果评价教师,而是要以教师、学生的原有基础为依据,以“进步幅度”来进行评价。并且这种评价标准设定不是为了控制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是为了引导教师明确并促进自身的教学实践。

  3、评价者的区分

  评价者区分的核心在于其职责的区分。在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者可以包括管理者、教师、同事、学生家长和教育理论专家等。但他们的职责却有所区分,管理者是评价的协调者,教师是实施评价的主体和核心,同事是评价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家长及教育理论专家是

  评价的合作者。评价者区分的关键在于所有评价者必须接受专门的岗前培训,学习评价体系的结构,认识评价的目的,掌握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等。

  4、评价方式的区分

  在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方式的区分是和评价对象联系在一起的,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针对新教师,通过与管理者及教师指导的合作、辅导计划、频繁的观察、分析、会谈以及对新教师进行支持,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对教学行为四个领域专业性的评价用来作出聘任决定;针对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可以选择一种得到教师与管理者一致认同的评价方式来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这些选择包括同行培训、行动研究、交互日志、师徒式指导、教学档案袋、同事合作等。针对有困难的教师,评价方式更倾向于支持和帮助,重点在于关注该教师群体,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二)区分性评价对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优越性

  区分性评价充分认识到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对教师进行鉴别和筛选,更重要的是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手段。在研究之中我们发现,除了甄别的功能外,它能让教师的优点在同事、学校和更大范围内得到张扬;也能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它注重一种成功的标准,但更关注教师的进步程度和个性差异;它能使教师获得一种正式的、结构化的交流与监督,从而使自己的发展更为稳定、持续和有效;它能促进教师之间广泛的交流互动,从而形成更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能在最大程度上整合教师的优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从而使学校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的启示

  (一)评价应以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为核心

  教师评价是幼儿园科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提高评价的实效,必须明确评价的目的,以促进所有幼儿教师的发展为核心。以往的评价往往是以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奖惩来评价教师。其实这样的评价是不合理的,因为幼儿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与教师的工作和教育质量不完全是互为因果关系的,而为奖惩来评价教师,而又往往会导致把奖惩作为评价目的,使评价失去应有的功能。

  区分性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使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师都得到发展。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手段。所以将促进教师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的教师评价,则有利于突出评价的功能,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并通过主动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承认幼儿教师差异、放弃传统的“一刀切”模式

  教师作为发展着的个体,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5]但现行的幼儿园教师评价对教师采用的评价制度、评价方法、评价目的、评价标准都是统一的。[6]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模式忽视了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实际上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那么,如何在评价中关注和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美国的区分性教师评价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在美国,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的实际情况而言,可以根据教师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时期的发展需求,在评价时选择不同的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不同层次上都得到适宜的发展。比如,对新上岗教师的评价的指标应以工作表现和教学的技能技巧为主;对骨干教师评价的指标应以综合教育能力、创新意识和自我更新能力为主;对于困难的教师的评价应以帮助支持为主。

  (三)充分发挥幼儿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积极性

  在以往的评价中,教师是一个被动的被评价者,毫无主动性可言。评价时间、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结果都掌握在园长手里,教师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方式无法调动教师参与评价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对评价的态度是消极的。

  而在区分性评价中,教师的主体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关键在于使教师意识到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促进自身发展,并且评价充分照顾到不同教师的特点,在全面考核和评估时,强调要看到教师的长处和成绩,也要找出教师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这种评价方式必然使得教师认识到自己是评价的主人而非评价的对象。

  为此,我们不妨借鉴区分性评价中所倡导的尊重个性和差异的评价理念,在营造一个宽松、多元和尊重差异的评价环境时,以评价为手段,通过评价来激发和保持教师良好的工作热情和最佳的工作状态。

  幼儿园教师论文:浅议支架式教学语言在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学语言

  支架式语言

  运用策略

  论文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看作是搭建脚手架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这种支架式的教学语言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支持,帮助幼儿不断地完成新的任务。针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文章提出了几种支架式教学语言策略来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

  一、支架的内涵

  “支架”(scaffold)本是建筑业中的一个用语,也叫“脚手架”或“鹰架”。在这里,“支架”是一种比喻,伍德(wood,bruner&ross,1976)最先借用了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后来卡兹登(cazden,1979)将这种比喻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教学支架。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从“支架”这一比喻的本意出发,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支持: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幼儿建立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帮助幼儿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促进幼儿扩展学习范围,不断地建构新的能力。教师教学语言的这种支持和帮助正是为幼儿的学习搭建了必要的支架。

  二、支架式教学语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举例

  这种支架式教学语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本文结合幼儿园的实地观察,用案例分别加以阐述。

  (一)采用提示语和询问语,拓展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之获得新的学习经验

  幼儿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环境刺激的帮助,启发回忆已有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现时的活动情景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往往借助于教师语言的参与,将知识内化,构建新的记忆、思维和心理表征的结构,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获得新的学习经验。

  〔案例:〕

  背景:大班,科学活动。

  t: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个录像,看看我们小朋友都在干什么?(观看录像:幼儿在区域中使用小工具的情景)t:录像里放的都足我们这几天做的一些游戏,谁来说说你都玩了些什么呀?碰到什么问题吗华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当幼儿说到某小工具,大屏幕上即出现该小工具的照片及名称字幕,请幼儿说出此工具的名称)t: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些小工具来加工菜呢?(观看录象:厨房阿姨用小工具加工蔬菜的情景)t:这么一大盆萝卜,阿姨如果用刀切,要切到什么时候呀,那怎么办呢?(继续看录像:阿姨开始用刨丝刀进行加工,很快就完工了,镜头前一大盆萝卜丝。)t:你们觉得小工具的本领怎么样?(幼儿齐声回答“很大”)

  t:现在,我们的小兔要喝一瓶汽水,打不开盖子,怎么办?(教师拿出一个玩具小兔,一个塑料瓶汽水,许多常用小工具)t:你们试试看用哪些工具能把盖子打开?(幼儿分组讨论,探索。每组的瓶盖都打开了)t:你们说一说都是使用什么工具打开的。(每组的幼儿都说出了自己的打开方法)t: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工具呢?以后还会有更方便的工具吗?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幼儿在初步体验使用小工具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小工具的名称及功用。教师先用语言提示幼儿“看看我们小朋友都在千什么?”,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录像上的小朋友在干的事情上,使他们有选择地感知观察对象。在活动结束时以“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工具呢?以后还会有更方便的工具吗?”这种询问式的语言来结束本次活动。这种询问式的教学语言不仅帮助幼儿巩固了已有知识经验(使用小工具可以把瓶盖打开),而且还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新的牢固的支架,拓展知识的外延(工具不止这些,以后还会有更方便的工具)。

  (二)采用语言示范,纠正幼儿不完整的语言,帮助幼儿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完整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掌握语音的关键期,也是掌握词汇和语法迅速的时期,因而在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纠正。比如:三岁左右的幼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常把“哥哥”说成“多多”,把“老师”说成“老希”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示范,帮助纠正。研究中,发现幼儿说话经常发生用词不当的情况,如“一头马”、“一件裤子”等。幼儿说话还往往说半句,即使用主要词而省略其余词。

  〔案例:〕

  背景:中班,主题活动。

  教师让幼儿围坐成一个半圆,教师坐在中间,教师教幼儿学习儿歌《秋姑娘》。

  t:秋天象什么?(幼儿齐声回答“象一朵花,’)t:要说秋天象一朵花一样。(幼儿重复老师的话“秋天象一朵花一样”)

  t:秋天的风吹过树叶,树叶象什么?(有的幼儿说“象一朵朵蝴蝶”)t;蝴蝶是一只只,如果是花用“朵”来形容,应该说秋天的树叶象一朵朵蝴蝶花。好,再说一遍。(幼儿又重复了一遍老师的话)在案例中,幼儿总是说不完整的话,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用规范、准确、流畅的语言作出示范,让幼儿模仿。语言习得研究表明,语言感知和运用能力是在具体的环境中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的。相反,教师如果不重视本身的语言修养,缺乏准确、规范的语言,就会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比如在一次主题活动中,教师一直把“伞”读成“shan",把“藏”读成“chang"。如果把这样的错误概念教给幼儿,对幼儿的发音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教师对幼儿的不完整话进行纠正、示范,使之完整、准确,对幼儿的发展是至为关键的。正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对幼儿说的话进行补充“象一朵花一样”、“象一朵朵蝴蝶花”是针对幼儿对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的补充。但从更深层次说,在这个纠正、补充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随着幼儿的需要和发展空间作出适时灵活的调整,在幼儿学习的边界地带,教师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幼儿不完整的话或不清楚的话进行扩展,使其结构完整、意

  思明确,从而向幼儿表明自己能接受、理解幼儿的话,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合作性的学习中。

  (三)采用提问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拓宽思考角度

  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宜的语言刺激。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儿童“跳”一下就能够“摘到果子”,以引发幼儿兴趣并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案例:〕

  背景:中班,主题活动。

  t: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教师抱着一大堆杯子,幼儿都兴奋得叫起来,大声喊着“杯子”,教师又让每一个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杯子)t:今天有这么多的杯子,大家仔细地观察,看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幼儿都看着自己的杯子,说出有塑料的、玻璃的、瓷的)

  t:那小朋友能够用什么办法让杯子发出声音呀,你们试一试。(幼儿有的把杯子盖转一转,发出了声音,有的把杯子在地上磕一磕,也能发出声音)t:看,我今天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教师从身后把准备的筷子拿出来,让小朋友往下传,一人一根筷子)t:拿到筷子的小朋友,试着敲一敲,看杯子能不能发出声音?(幼儿都在试着敲)t:敲敲自己的,再敲敲别人的,有什么秘密呢?发现什么了?(幼儿说有的响,有的不响)t: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幼儿回答“不一样”)t:为什么不一样呢?(有幼儿回答“因为材料不一样,有的用瓷,有的不用”)t:因为材料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如果两个都是玻璃做的杯子放在一起敲,声音一样吗?(有的幼儿说一样,有的说不一样)t;咱们来试一下。(经过尝试,大部分幼儿都发现不一样)t:为什么都是玻璃做的杯子,声音不一样呢?(有幼儿回答“形状不一样”)

  t:一个杯子,可不可以敲出两种不同的声音?(幼儿都在尝试)t:都试过了吗?谁试过了,我请一个小朋友回答。(一幼儿用筷子敲敲杯口,又敲敲杯柄,发出了不同的声音。)t: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一幼儿把筷子放在杯里敲敲,再放在杯外敲敲,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些问题,通过提问,把一个个问题引发出来,环环相扣,引发儿童的积极思维,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首先发问“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以引起幼儿对杯子的注意,并使幼儿对这一活动产生兴趣。根据幼儿的“不一样”,给予反问“为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都是玻璃的声音不一样?”,将幼儿遇到的问题有意识地重新抛给幼儿,诱发幼儿进一步反思。在幼儿积极的尝试下,教师又进一步的追问幼儿“一个杯子,可不可以敲出两种不同的声音?”,在确认幼儿都试过之后,又连续追问“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这样,使幼儿探索出的结果都有机会表现出来。美国弗兰德斯的问题操作,也是“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他所表达的意思,再问他的观念从哪里来的,根据是什么,这个根据是否可靠。”教师正是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拓宽思考的角

  度,从多个角度发散,在广阔的空间搜索,从而有新的发现。

  三、结束语

  教师的这种支架式教学语言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将幼儿的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教学语言提供的支架要以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上进行机械的操练,而必须走在幼儿发展的前面;二是教师教学语言提供的支架要随着幼儿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和要求。

  幼儿园教师论文:浅谈幼儿园教师的德性价值

  [论文关键词]德性

  幼儿园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

  [论文摘要]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的德性本身就是最好的课程,有助于建立儿童对教师爱的情感,使教师克服来自人之本性的劣根性,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而且具有持久的动力价值与深厚的幸福价值,促使教师持续不断地主动追求专业成长,并在与儿童的纯真相处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加强德性修养不仅需要教师的自我反

  思与实践,而且需要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关注并研究教师德性养成问题。

  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这个群体以何种素养去履行使命,直接关乎幼儿教育的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其“素养”的理解,教师和社会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出发会有不同的答案。笔者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当幼儿教育界在争论是坚守传统的“技能至上”还是重视所谓“理论底蕴”的时候,有一种素质的养成是千万不能被遮蔽和忽视的,那就是幼儿园教师的德性。这个问题也许是老生常谈,但是对早期教育中教师伦理意义和生命意义的沉思,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德性对教师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德性是“一种能使教师个人担负起教师角色的品质”,它“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经教育实践凝聚而成的品质”,其核心构成是教师的善、公正、责任感、职业信念等。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慈母的心肠”与“爱的性情”。在《活教育》中,他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笑嘻嘻地和蔼可亲;说笑有礼,多鼓励;立得笔直,笑得挺直;衣履整洁,面目清楚;态度从容,精神饱满,充满创造力;身

  体健康,快乐,乐观;富有研究精神,乐业;互助合作,慈爱,负责。这实质就是对幼儿园教师德性的具体要求。

  一、德性的教育价值

  “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教育留下了可用武之地,面对人之初灵动的生命,幼儿园教师德性的伦理意义十分凸显。

  (一)教师的德性是最好的课程

  好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学习,尤其是低龄儿童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感性模仿。正如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所说的那样:“儿童的选择很少是基于正确与错误,而是根据‘谁使他同情,谁让他厌恶’的情绪。对一个儿童来说,问题不是‘我想成为一个好人,’而是‘我想成为谁’。”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当幼儿喜爱教师、认同教师的时候,教师对生活的态度、对知识的态度、对人和社会的态度、对工作的责任心等这些德性要素,甚至其个性、志趣与穿着打扮都会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被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着、吸收着。

  同时,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操作学习,教师的动作示范能为儿童提供直观的线索和行为范型,更有助于儿童理解与内化知识,并促使儿童将学到的知识、策略和规则积极、正确地加以应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教师的德性是幼儿园最好的课程。

  (二)德性有助于建立儿童对教师爱的情感

  皮亚杰曾论证儿童接受规则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儿童接受别人的命令或规则,但这种接受不能是强硬意志的产物,因为仅有对规则的惧怕还不足以迫使儿童接受规则。这就需要满足第二个条件,即命令只有来自让儿童尊敬的人,儿童才会从内部接受规则。由此可见,道德传授甚至知识技能的传授都必须建立在儿童敬畏教育者的情感基础上,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儿童对教育者的畏惧也许是天然的,因为成人在各方面比儿童强大,儿童需要成人的爱与保护,然而要唤起儿童对教育者的爱恋,教育者必须爱护、尊重儿童,与儿童建立一种良好的感情关系。有独立意志的成人对规则的接受可能更多地出于对规则本身的价值判断,但孩子是稚嫩的,对教师的举动十分敏感、非常在乎。如果教师的态度是亲切的、温和的,孩子自然会体验到“老师喜欢我”的愉悦,从而向教师敞开心扉;如果教师的态度是冷漠的、粗鲁的,‘孩子便会产生“老师讨厌

  我、不喜欢我”的情绪,并由此受到伤害,也许他的心灵之窗从此就关闭了。

  (三)德性有助于克服人的“自然天性”,使教育真正实现有教无类

  喜优厌差是人的自然天性,恃强欺弱更是人的“劣根性”。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高尔基语),但爱别人的孩子,尤其是“丑陋”的孩子,就不是教师仅凭天性能做到的,由此必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德性,才能克服这种不利于普遍施教的天性。儿童总是存在着优和差、强和弱的,教育的本质要求幼儿园教师不能把这种人的“自然天性”带到教育中来。对任何职业来说,与工作人员有关的当事人越是脆弱,对工作人员的德性要求就越高。对幼教职业来说,“脆弱”正是其工作对象生命特性之一,幼儿期是最易被成人忽视,幼儿自己也全然不知其价值、全然不能把握其进程的时期。这使幼儿园教师的作用和责任不仅不比其他任何教育阶段逊色,反而显得更为重大。它更需要教师对生命怀着热爱、珍惜和敬畏的情感,努力认识、理解和尊重儿童生命发展的规律及其蕴藏的潜力,对生命早期智慧表现出敏感、惊喜和支持;它也更需要教师深刻地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儿童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值,懂得这个阶段的教

  育对每个幼儿个体生命的重要影响。这都特别需要幼儿园教师能真正形成富有幼教职业特点的教师德性,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四)“去道德化现象”的存在更显教师德性的可贵

  有学者认为一个社会一旦是多元价值并存,迟早会面临曼德斯所说的“去道德化教育现象”。西方社会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在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时代,出现“去道德化的教育”是一种必然。当前我国教育界也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如一项关于亲子关系的调查发现,在回答“什么事情让你们的爸爸妈妈特别开心?”这一问题时,30个低年级小学生给出了同一答案,那就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家庭教育中分数至上和道德缺失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斑。当前幼教界普遍流行“双语教育”“艺术特色”“才艺培训”“神童方案”等时髦字眼,有的幼儿园甚至还有类似中学“重点班”“实验班”的做法,可见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已经完全功利化,有关做人的教育已经被人们遗忘。

  然而,精英化的分层教育、工具理性主义的教育正在伤害我们的孩子,进而也必然会伤害我们这个社会。看看我们周遭的世界,大众文化的平面性、世俗性、浅易性正在消解雅与俗、尊与卑、高与低的界限,同时也影响了儿童对

  道德、理想、信念等形而上的关怀和追求,以娱乐与调侃为主的文化快餐使文化本身包含的尊严、人格、价值等被完全忽视,带来了英雄主义的悄然引退和道德理想的黯然失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幼儿园教师能以自己的善良、慈爱、自信、热情、合作等优秀品质引导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将必然显得特别可贵。

  二、德性的动力价值

  人们关注物质待遇本无可厚非,而且对物质的欲望的确可以为人带来强有力的行为动力,但是如果把它看成是“惟一”的动力,如教师把教学工作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看作是付出技术、劳动从而得到报酬的交换关系,那么他就只会去关心教学的技术层面,而不会去关心教学的价值层面,斤斤计较于付出与报酬间是否平衡,一旦发觉失衡,就动力锐减;一旦发现别的职业更有利可图,就会表现出职业动摇,或者做出与教师职业道德格格不入的事来。我们必须认识到对教师来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因为带有情绪色彩,所以兴趣要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还需要理性导航。而情感是一种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体验。教师应当培养自己爱事业、爱学生的高级情感,因为只有这种高级情感才会

  促使教师将专业成长发展为一种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如果有可能,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将之发展为一种信念,因为信念是人们坚信某种道理的正确性、具有一定情感支持并力求实现的一种观念,它能产生持久的动机,促使教师不断追求事业发展的更高境界,使作为个体的教师不会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也不会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这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在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等德性方面加强修养,教师才能获得从事教育事业和自主专业成长的最可靠的恒久的动力。

  目前,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还不是很理想,而且幼教工作充满了琐碎的辛劳。在笔者随机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一半左右的幼儿园教师感到工作“较为劳累”;13%左右的幼儿园教师感到“极为劳累”;没有幼儿园教师说从事这个工作“很轻松”的。说到“成就感”,也有一半左右的幼儿园教师感到“缺乏”。再加上现代社会行业间和行业内的竞争很激烈,也给幼儿园教师带来不小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爱心、没有相应的精神情操,幼儿园教师是不可能从幼教工作中获得职业快乐与满足的。此外,德性也有助于推动幼儿园教师在职业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幼儿园教师成长问题上,有一种观念在教育日益民主化、崇尚主体价值的今天需要转变。历来人们认为,教师应该是“红烛”与“人梯”,师德素质好的教师

  更应该如此,所以好教师的形象总是“殉道者”“苦行僧”和“无我”的。

  其实,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的活动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作用于儿童的活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作用于自己的活动,即教师的自我修养。后者要为前者服务,这是对的,但后者的活动也构成一个独立的过程,在教师的自我实现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只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这是“工具价值论”而不是“主体价值论”。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德性方面的提高,从教育效应看具有社会价值,从主体效应看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教师爱儿童,是为了儿童的成长,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因为教师爱的责任和功能的发挥程度会实质性地决定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和受尊重程度。教师为人师表,是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自我实现。教师事事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会为自己拓展出一个无限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教师不仅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而且在不断修养高尚的道德,这会使他比任何其他劳动者更自觉地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步伐,紧跟学科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步伐,从而在推动儿童发展的同时,全面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德性之“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境界。

  三、德性的幸福价值

  德性可以给幼儿园教师带来幸福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主体的伦理意义只有与其生命意义交相辉映时才是善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与幸福是同一的,最大的幸福也就是最高的善,“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文献中,一般都把教育的本质归结为使人向善的实践。《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早期教育更应该是一种使幼儿向善的教育,因而有德性的幼儿园教师首先是“善”的,他们一般具有这样的特征:对幼教事业特别热爱、特别投入;对孩子由衷欣赏和尊重;对所从事的工作往往具有研究和创新的精神。这正是幼儿园教师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一)投身幼教的事业心可以带给幼儿园教师充实的人生

  人们的幸福感与人生的什么要素关系最密切?20世纪80年代几位哈佛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是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点是共同的: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目标前进。这是以存在的完美为指向的幸福,是人自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挥、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一种生活的实在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是幸福的实质。

  它并非不指向财富,但财富不是唯一的标准。一个人的财富越多,并不能就此推导出其幸福感越强;它也并非不指向健康,健康是一切幸福要素的基础,但健康总有一天要丧失。获得幸福的人当然喜欢精神的宁静和享受,也注重个人意志的自由和人格的健全,但是只有作为融入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竭尽全力奋斗的一分子,其存在的完美才能实现,那就是把个体的自我潜能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用于社会进步事业的开发和发展。

  有这般境界的幼儿园教师也许并不多,但这一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现实中的幼儿园教师可能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把幼儿教育当饭碗,仅仅是谋生的手段;第二层次把幼儿教育当职业和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有一定的责任心;第三层次是把幼儿教育当事业,“充满爱的性情”。鉴于幼儿园教师当前地位与待遇的低下,现实生活中第一、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肯定占到大多数。第三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可能很少,但达到这一层次的幼儿园教师由于超越了现实与功利,心灵能够超然于变幻的世界之上而把握生活的本质,他们可能并不属于最有钱的幼儿园教师,但却是最有幸福感的幼儿园教师。他们会把工作诗化,在与孩子们的纯真相处中让自己感动着,并和孩子们一起慢慢成长。

  (二)以审美的眼光看幼儿,师幼都体验到幸福

  置身于孩子们中间,幼儿园教师常常会以权威的身份要求孩子做这做那。一番指手画脚之后,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做的与要求的相去甚远。于是,当老师的就开始和孩子们叫上劲,不是批评就是说教。孩子们听不进去,老师就更烦了。长此以往,当教师的幸福感必然会消失殆尽。相反,如果教师从尊重、欣赏儿童的态度出发,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幼儿,就会获得一份份惊喜。当我们眼中的孩子很可爱时,我们爱孩子的心情必然会油然而生;当我们眼中的孩子在不断进步时,我们自己也必然会更加自信,师幼由此都体验到了幸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一位幼儿园教师把自己称作“快乐的孩子王”,认为在天使的乐园里耕耘是一种幸运:“它是那样简单,仿佛一看便知,却又如此深奥,需要人倾其所有的爱心与耐心去观察、体验、研究和发现。就像我们所面对的孩子们的眼神一样,看似清澈却又蕴涵着无数的‘为什么’。与孩子们在一起成长的工作是美丽的、快乐的”。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在市井生活充斥着浮躁和物欲的时候,它是

  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幼儿的天真无邪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只属于有德性的幼儿园教师。

  (三)幼教研究也是幸福之源

  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职业生活是一种优秀的品性。幼儿教育总是试图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体验到快乐和幸福,但幼儿教育并不是总能做到这一点,并非每所幼儿园都是幼儿的花园与乐园。笔者以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成人的行为背离了儿童的需要,成人的过度干预使儿童不能充分感受真正的幸福。当我们“好心”“苦心”地教育他们的时候,儿童感到的是童年幸福的丢失,这不仅是一种悲哀,更潜藏着教育的危机。儿童在教育中得不到幸福,作为施教者的教师也不会有幸福。幸福的幼儿教育一定是依循现代心理科学、教育科学而实施的教育,是确实有助于儿童生命潜能激发的教育,即科学的教育,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的幸福;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够激起儿童的幸福感受。而使幼儿教育充满幸福的关键在于“在儿童教育中运用隐藏在儿童内心深处的那些力量”,对于教师来说,这就意味着不仅要爱儿童,而且要研究儿童。当我们每天面对儿童都感到其灵动生命的活力和张力,感到其个性的日渐形成,感到其身上折射出的我们教育的痕迹,然后我们

  想记下点什么、改变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研究的境界。这样的幼儿园教师才能获得深层的幸福。

  东西方的“德性论”哲学都将研究和创造看作是在德性统驭、推动、导航、把握下的自我实现活动,认为完整的德性是人创造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动力。幼儿园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探索、研究的热情,对辅助自己完成教育任务的科学理论非常熟悉,才有希望提升自己,并使自己的职业在社会上保持某种权威。如果说学历和职称是专业化程度的表征,那么,研究就是专业化发展的动力。由研究而推进专业化成长,由专业化成长带来自我价值提升,由自我价值提升而感受职业幸福是每一个渴望获得职业幸福的幼儿园教师必然要经过的历程。

  诚然,在谈到幼儿园教师素养时,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是其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笔者之所以提出幼儿园教师的德性价值,目的在于强调德性在幼儿园教师成长中起着重要的统驭和整合作用。如果说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是一种显性的、表层的教育素养,那么德情就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教育素养。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获得后一种素养更有价值,难度也更大。这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在幼教实践中加强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与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德性水平,而且整个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的设计和

  实施都应将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德性作为核心主题与重要内容来加以考虑。后一方面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值得更多的研究者来关注。

  幼儿园教师论文:幼儿园教师教育技能发展的关键点

  摘要]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狭隘的幼儿教师技能观已日益为人们所摈弃。为促进自身教育技能的完善与提高,幼儿教师应善于抓住情、趣、恒、细、诚等关键点,用无私的爱与付出赢得幼儿的充分信任与尊重;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教育活动吸引幼儿;用坚持不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做事做人;用深入细致的成长档案记录幼儿的点滴进步;用诚心诚意的交流与沟通打动家长,形成家园合力。

  [关键词]教育技能;专业发展;幼儿教师。

  过去,人们衡量一位幼儿教师教育水平的标准就是看这位教师弹琴、唱歌、跳舞、说普通话、绘画的技能如何。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种教育技能观越来越为实践所淘汰。人们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有了更深入与开阔的理解。[1]总的来说,幼儿教师应善于抓住情、趣、恒、细、诚等关键点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才能不断适应社会飞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在建立师幼关系上应善于抓住一个“情”字。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儿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前提,[2]而要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就需要教师像父母那样付出真诚的爱,才能赢得孩子的信赖与尊重。为此,教师每天都应高高兴兴地、面带微笑地接待每一个孩子,蹲下身来摸摸孩子的头,亲亲、抱抱他们,平时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对孩子们说话,即使孩子们做错了事,也不大声责备、训斥,而是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自己找找错误的原因。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教师更要给予加倍的关心与照顾。如入园前,力邀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来试读,参加亲子活动,开展游戏活动,玩玩具等;正式入园编班后,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和各种需要,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擦鼻涕,帮他们提裤子,为他们梳头发,替他们剪指甲,午睡时拍拍那些难入睡的幼儿,并来回不停地巡视,给他们盖被子等,让孩子们真实而充分地感受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以此改变孩子们不安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因为依恋教师而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在组织教育活动上应善于抓住一个“趣”字。

  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教师选择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将对幼儿的兴趣与教育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根

  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育活动时应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营造充满趣味的环境,[3]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数学活动对孩子们来说通常是很枯燥、抽象的,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游戏的形式,使之变得生动有趣,比如用找伙伴的游戏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用图形娃娃找家的游戏学习区分各种图形,用小猫钓鱼的游戏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孩子们就能很快掌握基本的数概念,并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数概念体系。

  为给予孩子们轻松、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机会,教师还应善于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共同创设适宜的富有趣味的活动区。如小班孩子恋家,教师就可以为他们设置“电话亭”“娃娃家”等活动区,满足他们与家庭联系的心理需要。大班幼儿的生活比较丰富,教师可以为他们设置“小超市”的活动区,根据孩子能力和水平为他们提供具有不同难度的趣味操作材料,并鼓励幼儿自主分配角色,以促使所有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在培养儿童常规上应善于抓住一个“恒”字。

  幼儿每天在园时间通常比较长,要使幼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生活得充实、愉快,并且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地发挥教育作用,除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外,良好的常

  规是有力的保证。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具有好模仿、易学、易忘等特点,为此教师首先应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引导幼儿理解这些要求的具体内涵与意义;其次,教师应不厌其烦地时时提醒幼儿遵守各项规则,对常规教育常抓不懈,使幼儿知道什么时侯做什么,什么事情该怎样做,从而保证各项活动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教师应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与独立性的发展,使常规内化为幼儿的自觉要求与行为,最终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的良好常规,并发展独立做事、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特别在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在争取家长理解与配合的前提下,坚持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让幼儿从小坚持自己吃饭、擦嘴、漱口,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自己喝水、盥洗、大小便等,以促进幼儿独立自主性的良好发展,同时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如何保护自己。

  四、在观察评估上应善于抓住一个“细”字。

  观察评估幼儿的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幼儿均衡发展。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其内心想法常常通过外部动作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的观察记录必须是深入细致的,才有可能是准确的。为此,教师应重视每天的观察记录,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随时

  系统地记录幼儿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观察结果,不断变化教育对策,以有效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重视天天观察记录。

  为了如实地记录幼儿成长中有价值的事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老师可随身携带照相机,以便随时拍下幼儿精彩的瞬间和有趣的现象,下班后再追记为文字。由于班上幼儿人数多,不可能同时对每一位幼儿做详细记录,教师可以每个月选择6名有代表性的幼儿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并保证每月对这6名儿童分别记录4次,其他幼儿做一般记录。

  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都应随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如他们在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如何,对教师的引导有何反应等,同时对幼儿的各种表现做出评价,以此分析和判断教育活动的效果。

  在记录幼儿活动的同时,教师也可记下自己的反思或与幼儿的讨论,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途径或策略等。

  (二)为每个幼儿建立“小天使档案”。

  为确保对所有幼儿都进行了一定量的观察与评估,教师应为每个幼儿建立“小天使档案”。为此,教师首先应根据

  幼儿年龄特点,拟定观察目标及评判标准,设计观察记录表格,并印刷成册。观察评估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学习、生活、生长发育,然后再确定每个领域的具体指标,及每项指标的水平等级,从而方便教师确定幼儿在某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并采取富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或补充策略,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均衡全面发展。这种高度个别化的、内容丰富综合的幼儿成长档案也有助于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发展变化,从而促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

  五、在家长工作上应善于抓住一个“诚”字。

  只有家庭与幼儿园在教育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高效而高质的教育效果。为此,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教师应特别注重一个“诚”字,即用诚心打动家长,赢得家长的信赖和支持。当今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在入园之前通常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备受祖辈与父辈的宠爱与呵护,因此大大加剧了当今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难度,他们在入园初期通常都有着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上幼儿园很抵触,有的幼儿甚至会出现一上幼儿园就生病,一回家就好了的怪现象。不知其根源的家长,特别是祖父母通常难以接受这种局面,甚至会将幼儿的生病归罪于教师照顾不周。此时,教师就必须能换位思考,不计较家长的猜疑与不信

篇三: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及对策

  在我国,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较大、职业满意度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幼儿教育的质量和幼儿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紧张压力大。

  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非常辛苦,需要不断的照顾和引导幼儿,而这些幼儿还需要不断地关注和照顾。这些工作内容使得幼儿教师经常面临着巨大的紧张和压力,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2.情绪波动较大。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个需要持续高度集中的工作,需要忍受幼儿的各种挑战和不满意,也需要忍受其他教师的压力和指责。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幼儿教师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产生情绪问题。

  3.职业满意度低。

  幼儿教育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导致幼儿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较低。有些幼儿教师为了生计和找稳定的工作选择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非真正喜欢或者有执着的人。同时,这个行业的工资和待遇也比较低,难以满足幼儿教师的基本需求。

  二、改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1.支持幼儿教师的情感需求。

  幼儿教师需要社会的支持,包括家庭、朋友、同事和上级。教育部门应该为幼儿教师提供学习机会、职业发展机会,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倡导和执着性。

  2.培养和提高幼儿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教师要获得与幼儿有效的交流,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应该在幼儿教师的培训和教育中加强相关技能的培养。

  3.加强幼儿教师的目标设定和自我调节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有良好的目标设定和自我调节能力,才能较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注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教师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4.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三、总结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介绍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改善心理健康的对策。教育部门需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支持和关怀,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和生活中。

推荐访问: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心理健康 对策 现状及

热门文章

2022年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300字10篇

2022年普通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精选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公司内部电脑系统都是统一英文系统,就要求自己以职场……[详细]2022年党员思想汇报例文两篇【完整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工作以及生活中,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详细]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1尊敬的

《********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安全,在学校里,在校外,安全这个词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吧,让将安全铭记心中,时进刻刻都做到安全,让父母不再操心,让长辈不再担心,让安全从我做起,从身边

2022年度有关安全学习心得合集(2022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有关安全学习心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2022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合集(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培训能让员工不断的提高,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经过员工培训,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不妨来写一篇员工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员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

2022年度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美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的美精选三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雨过天晴,花坛边上,几只蜗牛缓缓的爬行着,留下一道彩虹般的痕迹,那柔软的外面,是坚硬的外壳,那也是一道的美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素材别样的美精

2022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

《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美词,像是袭袭的寒风慢慢轻掠大地,刺刺的,一缕****的阳光下有一小缕的橘红色静静的生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期而遇600字初中记叙文,一起来看看吧!不期而遇作文600字篇一苏轼有语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正是

2022年度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本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园清明节主题总结,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2022幼儿园清明节

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

《2022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党的领导是共青团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中国早期青年团的建立,还是中国共青团的正式成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建团百周年策划【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20

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本(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文【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这里小编

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精选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这个暑假过得是否充实呢,有些小伙伴在假期中参加了实践,那么如何做一份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大一暑假社会

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本合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www fwwang cn]。时光飞逝,如梭之日,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小学教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