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10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展好我校的科学教学工作,特此制定了科学教学计划。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教材将探究过程能力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科学课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面对自然和科学现象,通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二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在实验活动中合作意识已经形成,纪律好。对科学的热情度极高,热爱科学,热爱自然。
三、具体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
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四、科学特色活动
(一)科学幻想画。
1、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2、活动内容:
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二)明天小小科学家。
1、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活动内容:
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己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己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己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学情分析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
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五、实施措施
有的活动就是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尝试研究性学习。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3一、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的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容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了解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
“溶解”作为教材的第一个单元,观察、描述溶解现象,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尊重事实,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溶解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动物的反应”单元,认识动物的感官和功能。知道动物是通过一些器官感知环境的,珍爱动物、探究兴趣、愿倾听、乐分享,多角度认识事物。
“太阳和月亮”单元,知道太阳发光发热,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知道用太阳辨认方向,知道月相的变化,培养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
的意识,坚持住。
“物体的位置”单元,知道用方位、远近描述物体的位置,激发兴趣,乐于表达,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尺子的科学”单元,了解尺子科技史,认识在比较时统一标准的作用,尝试多角度多方法设计制作尺子,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体会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
三、教学措施: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
3、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加强组织教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2、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明确观察要求,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1、必须准备好观察材料。
2、把握各课的观察重点。
3、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
4、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四、课时
安排每周1课时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常见的工具、人工和自然、秋和冬、磁铁四个单元的内容组成,本册内容主要围绕“性质和变化”,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切入点,统征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单元与客体的设计。
二年级教材整体上从上册的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剪刀和螺丝,并引导学生会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工具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从第二单元开始逐渐带领同学们走进具体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包括常见的动植物、山川、物体、科技产品。第三单元则引导学生认识秋和冬两个季节的自然现象,第四单元则详细介绍了“磁铁”这种取自自然界的特殊人工产品。结尾处“科学擂台-磁铁玩具”引导学生综合上册学习的工具、磁铁等知识进行形式活泼、多样的动手实践,每个单元的内容编排基本上是按照先概括后举例的顺序,或者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现象引入学习,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学会使用常见工具和简单的仪器,进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需要徐泽合适的工具,并体会各种仪器的不同。
过程方法:能在对工具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对选用的工具进行大胆猜想,在探究活动中对猜想进行验证,并能将探究结果和同学分享。
科学态度:对常见的工具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认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具,工具是人类的好帮手,并会使用工具维修物品和改善生活。
第二单元人工和自然
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自然问题和人工制造的物体,能说
出早知的制作过程,能举例说出废旧物品再利用的例子。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和寻找生活的自然物体和人工世界的物体,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然物体和人工制造的物体。
科学态度:了解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同时知道产生的废物可以再回收利用,激发科学的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秋和冬
知识目标:能说出秋和冬的显著特征,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能知道地球上的动植物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的各种资源。
过程方法:通过探究秋冬的变化提出感兴趣的话题,多感官感受秋冬的特点,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和同学进行交流秋冬的特点。
科学态度:能对秋冬季节中的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状况表现出探究兴趣,增强珍惜动植物资源的喜事,促进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单元磁铁
知识目标: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磁铁,知道磁铁隔着一段距离能吸引铁等材料,知道磁铁存在着两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了解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过程方法: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利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特征及现象,对磁铁进行试验,并与同学进行反思和评价。
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是同学们对磁铁吸引物体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人类和生产对磁铁的利用。
第五单元磁铁玩具
知识目标:能了解磁铁玩具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能见到描述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
过程方法:通过自己设计磁铁玩具的方案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通过合作,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玩具。
科学态度:了解生活中很多玩具的设计都应用了科学技术,体会科学技术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
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3课时第二单元3课时第三单元3课时第四单元5课时第五单元3课时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篇二: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
的位置辨认方向。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2)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行描述、比较和分类。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3)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
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
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
1第二周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2第三周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3第四周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4第五周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5第六周1-4.观察月相
6第七周国庆假
7第八周1-5.各种各样的天气
8第九周
机动
9第十周1-6.不同的季节
10第十一周1-7.做大自然的孩子
11第十二周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12第十三周2-1.我们生活的世界
13第十四周2-2.不同材料的餐具
14第十五周2-3.书的历史
15第十六周2-4.神奇的纸
16第十七周2-5.椅子不简单
17第十八周2-6.做一顶帽子
18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
19第二十周
期末测试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篇三: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作为二年级的一名小学老师,对于今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总结了,对于来年的教学计划,现在我进行一个详细的工作规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二年级学生五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0--14)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15---19)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6、(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二】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一、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
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学情分析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
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四、实施措施
有的活动就是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尝试研究性学习。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
五、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
(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
(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
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x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一、学情分析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四】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引导功能。
(三)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四)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科学教师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组建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根据市、县教研室有关规定,有关学科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科评优活动;
4、根据市教研室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好全国、省、市有关学科竞赛。
(五)重点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教师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1、以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
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科学教师培养力度。
2、有目的地开展“传”“帮”“带”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六)提高研究能力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加强科学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2、科学教师苦练内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继续做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二、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适用年级:一、二年级
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二、三、四、五年级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篇四: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的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科学文化的良好起点。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注重学生身心双方面的发展,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凝聚学生学习科学的力量,培养他们爱科学的态度。其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把科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施科学实践;要让学生总结经验,加深理解,形成正确认识,从而形成科学素养。
在教学实施中,还应特别注重阅读,让学生经常阅读有关科学的书籍,让他们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教学还要做好科技介绍,介绍一些最新的科技,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和科学社会的发展,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
最后,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科学游览活动,让学生观看科学展览、参观科学博物馆,让学生体会、感悟科学关系到生活的千丝万缕,进一步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的内容。如果能够精心设计,积极推进,一定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在小学教育中,为学生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五: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二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科学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小学阶段教育中,更是起到许多关键性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教育从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努力探寻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以下是二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话题为核心,教授学生自然界的基本概念,如气温的变化、气候的变化、日照的变化、植物的变化、土壤的变化、昆虫的变化等;
2、进一步了解生物:学习生物的结构与功能,重点教授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
3、系统理解物理空间:学习物理空间的概念,如空间的变换、位置的描述、空间的抽象表达等,努力培养学生的空间结构思维能力;
4、探索化学: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重点教授氧气的作用、燃烧的原理、固体的构成等,为高年级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
1、实验室课程:把实验室作为学习科学的实践场所,采用活动教学法,以实验室操作为基础,以实验为媒介,以实践为指导,起到传授科学知识、引导学习思考、教会使用器材等目的。
2、图书资料教学:开展图书馆教学活动,让学生熟悉各类图书资料获取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查阅科学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1-
能力;
3、网络技术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加深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
4、多媒体课件:开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让学生学会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更有效地传授科学知识;
5、游戏活动:把科学知识以游戏的形式,举行以科学为主题的竞赛,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更加有趣更有趣。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全新的视角,从实践中探求科学知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重点
1、学习自然界现象,发现规律;
2、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3、强化实验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4、提高认知水平,加深科学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
本学期的教学评价方式采用“检查-评价”的方式,从学生的参与度、进步程度等指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客观、科学评价,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自己的学习情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目标。
六、教学组织
-2-
1、教学时间安排:每周五上课,每次课2小时;
2、教学步骤:内容知识讲授-基础知识运用-实验练习-全面回顾;
3、教学活动分布:每节课前,开展概论讲授;每节课中,开展实践练习;每节课后,开展总结反馈;
4、教学资源:依靠实验室、图书馆、电脑室、网络、多媒体课件等。
本学期的科学教学计划,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求科学知识,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
篇六: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时学生己经对科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产生的一定的兴趣,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宵应居其次,更熏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靖#和间承实用的科学思锥方式的灌输,费培养学生课童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預见、分析、採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宄的活动方式。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存:一、常见的材料:二、太阳和月亮:三、植物与环境;四、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五、常用工具.2。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地球的特性(太阳、月亮、水):常用工具。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动物》单元解读:选择动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学生在平时就己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a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本单元是引领学生走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植物》单元是
在动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科学教学内容也从动物发展为对植物的观察研究。《太阳和月亮》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料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动对于二年得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3。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与周国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料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少学会科学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
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诸发展.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五、教学进度
篇七: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方案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学期工作教学方案
杨树珍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那么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保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
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根底,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开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表达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5“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开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开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
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开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开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开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开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表达这局部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5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开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拟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拟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识别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
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5〔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2〕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行描述、比拟和分类。
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5——
/5
篇八: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课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课计划
一、学生基本状况
二年级学生这是第二学期学习科学课,基本认识了这门学科的特色及学习方法: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认识了实验课中应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并能努力去做,需要逐渐培育学生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发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睁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停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要培育学生对生活、学习的踊跃态度,使他们具备必定的交往合作能力、察看剖析能力、着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加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剖析和办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踊跃进步等优秀的个性质量,成为创重生活的小主人。
二、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育科学修养为主旨的科学启发课程。科学修养的形成是长久的,初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修养的形成拥有决定性的作用。
肩负科学启发任务的这门课程,将仔细爱惜少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育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四周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睦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余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益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
1/6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课计划
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建潜能。
三、教课目的经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四周常有事物有关的浅易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平时生活,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试试应用于科学研究活动,逐渐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四周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勇敢想象、尊敬凭证、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亲密自然、赏识自然、爱惜生命,踊跃参加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科技的新发展。
(一)科学研究
1.
知道科学研究波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特色。
2.
能经过对身旁自然事物的察看,发现和提出问题。
3.
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设想答案。
4.
能依据设想答案,拟订简单的科学研究活动计划。
5.
能经过察看、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研究。
6.
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余门路获取的科学资料。
7.
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思想加工,作出自己的解说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当是能够重复考证
的。
8.
能用自己善于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进行沟通,并参加评论,知道对他人研究的结论提出怀疑也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
(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2/6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课计划
1.
保持与发展想要认识世界、喜爱试试新的经验、乐于研究与发
现四周事物神秘的欲念。
2.
爱惜并善待四周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睦相
处的意识。
3.
知道科学已经能解说世界上的很多神秘,但还有很多领域等候
我们去研究,科学不迷信威望。
4.
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加和科学有关的社会
问题的议论与活动。
5.
在科学学习中能着重事实,战胜困难,有头有尾,尊敬他人建
议,敢于提出不一样看法,乐于合作与沟通。
6.
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使作用,也有悲观影响。
(三)科学知识
1.
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易的、与平时生活亲密有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试试用于解决身旁的实质
问题。
2.
经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认识物质的常有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一样表现形式
拥有感性认识。
3.
经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认识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3/6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课计划
4.
经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地球、太阳系的概略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互相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四、教课举措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课,经常把目标单调地定位于教知识;
"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课陪伴在培育能力、态度的过程中。
科
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研究、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联合在一同。
2.
持续按照在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想中学的原则,充足调
换学生学习科学的踊跃性,培育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3.
配合科学教研组举办的创“科学知识值多少”吉尼斯纪录活动,将持续坚持课前五分钟的科学小知识问答,小知识大学识,培育
学生读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的热忱。养成优秀的念书习惯。
4.
科学学习要以研究为核心。
五、资源利用
做好每节课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使学生对一些现象有比较直
观的认识;充足利用多媒体进行教课;鼓舞学生收集资料,培育学生
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6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课计划
六、课时安排
目录
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
1小车的运动
2鞋底花纹的启迪
3跷跷板
4弹簧里的学识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二课时
二课时
5风趣的磁铁
第二单元
6空气在哪里
7热空气
8风的形成
一课时
二课时
一课时
二课时
9地球的大气层
第三单元
10土壤里有什么
11土壤的种类
12土壤与植物
13认识岩石
二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二课时
一课时
14做个百宝箱
第四单元
15蚂蚁
二课时
5/6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课计划
16它们都是鸟
17猫和兔
一课时
一课时
二课时
18多样的动物
第五单元
19灯泡亮了
20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21谁的本事大
二课时
二课时
二课时
一课时
22安全用电
研究与实践
饲养小动物
种子抽芽
检查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课总结及反省要求:
教课中不停总结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记录本节课的教课观点、教课行为和学生表现以及教课成功与失败进行的理性剖析,记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课机智、学生看法,教设计等。反省自己的成长过程,一步步明确自己的行进目标。调整努力方向,实现个人素质提高和专业成长。
6/6
篇九: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
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
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
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二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果说他们在幼儿
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
“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
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
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
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
“植物”单元有
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
7个教学内容,总计
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
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
“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
这是小学二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
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
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
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
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秋天是果实
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
让学生关注
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
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
的重
要技能。
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
通过使用数字和
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
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
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
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
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
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板块分析
二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
在实际
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
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
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
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
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
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具体说明如下:
(1)聚焦板块:
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
1-2个学生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习内
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
(2)探索板块:
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
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
这一板块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
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
(3)研讨板块:
呈现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论证时所应围绕的关键问题。
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指导学生抓住主题学习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
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达成共识。
(4)拓展板块:
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活动建议,以便他们在课外开展进一步
的探究,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及其他新的情境,或是与其他学科领域
的学习进行联系。
三、教学目标
1.“植物”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②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③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
的环境中。
④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⑤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③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④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
⑤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3)科学态度目标
①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
②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了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保护身边的植物很重要。
2.“比较与测量”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观察中有比较,比较需要公平,测量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
②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需要。
③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是测量的要素。
④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工具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
⑤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有
助于信息的交流。
⑥
有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更方便测量长的物体。
⑦
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统一测量标准的产物。
(2)
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根据高度或长度给物体排序。
③能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④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⑤学习预测事物的相对高度和尺寸。
⑥
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⑦
初步运用十进制计量测量结果。
⑧
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3)
科学态度目标
①发展对测量的认同感。
②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③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④乐于在情境中学习,能保持对一个冋题的好奇和探究兴趣。
⑤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⑥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测量数据。
⑦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分析、反思测量过程的意识。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能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②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③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冋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
人的能力。
四、单元词汇和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
(1)单元词汇
①根: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
和
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
②茎:植物体的一部分,由胚芽发展而成,下部和根连接,上部一般都生有
叶、花和果实。茎能输送水、无机盐和养料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去,并有贮存养料
和支持枝、叶、花、果实等生长的作用。
③叶: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通常由叶片和叶柄组成,通称叶子。
(2)材料清单
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校园中
各种形状的叶子,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冬青叶,牵牛叶,梧
桐叶,松树叶,月季叶,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有关“植物
是活的”的照片、图片等。
2.第二单元
(1)单元词汇
①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以视觉为主,与其他感觉融为一体的综合感知。
②比较:对比同类事物的异同。
③猜想:比预测更随意,通常凭以往的经验做出判断。
④预测:综合以前的经验及当下的观察做出判断。
⑤测量:按照某种标准使用工具来观察,并且使用数据对事物做出量化描述。
⑥
距离:两物体在空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度。
⑦
拃:张开的手的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
(2)材料清单
打印纸带、记号笔、纸质弹跳蛙、小立方体、橡皮、回形针、小棒、有图表
的纸等。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
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
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让
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
单地理
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
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
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
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
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
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
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
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
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篇十: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教师
日期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学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生的探究能力。但是,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比较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情力比较薄弱,因此还不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也没有科学的思考习惯,不具备况科学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学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分作探究的活动形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析
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做研究的能力。
本教材为苏教版教材,一共有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
关心天气,本单元由三课组成,《今天天气怎么样》《天气的影响》《四季的天气》。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同学们学习有关天气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了解恶劣天气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介绍一年四个季节天气的不同特点以及人们在教
不同的季节里面,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季节里面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第二单元
天空中的星体,本单元由三课组成,《晒太阳》《看月亮》《数星星》。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这三课在内容上呈现并列的关系,从课题上材
来看,这三课都是观察天体。这三课的能力训练定位在观察与描述上。第一课《晒太阳》观察描述太阳的光和热,以及太阳一天的位置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第二课《看月亮》,观察描述月亮的形状变化,以及在一天中月亮位置的变化。第三课《数分
星星》则是观察描述星星的明暗大小。
第三单元
用力以后,由三课组成,分别是《推和拉》《形状改变了》《动起来停下来》。这一单元是对力认识的启蒙单元,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认识用力的析
两种主要方式,以及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对于儿童来说,力是不可见的,但可以通过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变化,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得感受,获得经验层面的积累。
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由三课组成,分别是《明亮与黑暗》《透明与不透明》《玩玻璃纸》。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明亮与黑暗》这一课告诉同学们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对人的眼睛都会产
生伤害。《透明与不透明》这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透明的物体和不透明的物体,了解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玩玻璃纸》引导学生明白,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外面的景物颜色会发生变化。
1、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2、知道天气的变化会对动植物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3、明白一年四季天气的不同特点,了解人们在一年四季中不同的活动。
教
要
求
4、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5、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有关力的科学现象,自然界物质的变化学
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6、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目
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7、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能够依据太阳的东升西标
落辨认辨认方向。
8、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了解与太阳、月亮相关的一些与
自然现象。
9、了解过强或过暗的光线都会对人的眼睛产生伤害,要学会保护眼睛。
10、了解物体有透明的,半透明的和不透明的,这些物体的透光度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有各自的特点以及运用。
11、知道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会使我们看到的景物的颜色发生不同的变化。
1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13、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相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学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教学时常关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教
知识水平、知识储备,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养成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习惯。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措
进行合作交流。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施
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的改进。
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123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教
学
内
容
1、今天天气怎么样
2、天气的影响
3、四季的变化
第一单元复习
4、晒太阳
5、看月亮
6、数星星
第二单元复习
7、推和拉
8、形状改变了
9、动起来与停下来
第三单元复习
10、明亮与黑暗
11、透明与不透明
12、玩玻璃纸
第四单元复习
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课
时
1111111111111111111中秋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元旦放假
备
注
推荐访问: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教学计划 上册 小学二年级
上一篇:小学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9篇
下一篇:处级干部现实表现材料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