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答题卡版【3篇】
《三年级》是2008年5月1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金波。199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答题卡版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答题卡版3篇
【篇1】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答题卡版
word/media/image1_1.pngword/media/image1_1.png猪场乡2016年春三年级语文摸底考试
语 文 答 题 卡
姓 名: 准考证号:
一、基础知识(60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二、问答: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教书(jiāo jiào) 弓弦 ( xián xuán ) 窟窿(lónɡ lonɡ)
复习(fú fù) 否则 ( fǒu fǎo ) 虽然( suī suí)
3、给多音字组词。(6分)
zài ( ) dà( ) xiánɡ ( )
载 大 降
zǎi ( ) dài( ) jiànɡ ( )
4、比一比,再组词。(8分)
( ) ( ) ( ) ( )
( ) ( ) ( ) ( )
5、在( )里填上“的” 、“地” 、“得” 。 (3分)
( ) ( ) ( )
6、把成语补充完整。(4分)
( ) ( ) ( ) ( )
( ) ( ) ( ) ( )
7、选词填空(6分)
① ( ) ( ) ②( ) ③( )
8、按要求写句子。(14分)
(1)、扩写句子(3分)
①( ) ( )
②( )
(2)照样子写句子。(4分)
①
②
(3)造句。(4分)
①
②
9、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5分)
(1) 《 》
(2)
10、把语句补充完整。(4分)
word/media/image1_1.png(1)
(2)
(3)
二、阅读(20分)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2分)( ) ( )
2、(1分 )
3、(2分)( ) ( )
4、(1分)( )
(二)课外阅读
1、(4分) ( ) ( )
( ) ( )
2、(3分)
(1)
(2) 。
3、(1分)
4、(2分)
word/media/image1_1.png5、(2分)
6、(2分)
三、习作(30分)
【篇2】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答题卡版
2020届高三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郦波教授的新著《五百年来王阳明》对王阳明其人其思的解说,行文虽有“亲民”之浅白,内里却不乏“明明德”之深刻,因其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两个终极问题: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两者作为核心主题统摄全书,使读者带着问题深入王阳明的人生变迁和思想发展,并以此为镜,观照自身。而这两个问题,不仅指向了王阳明,也指向了儒学两千年的根本:内圣与外王、修身与平天下、克明俊德与协和万邦的融贯。它不是要营造“无牵累的个人”的“小确幸”,而是要让人在时代中、在家国天下里反省自己的内心。。
完人之问的核心,或可在书中所载王阳明与乔宇的对话中管窥。乔宇本人正如王阳明一般,爱好广泛,才学不凡。但后者却为他下了断语:“世人多巧,心茫茫然”。这不由让人想起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不可或缺,但道是根本的统摄。这甚至可与西方哲学中的源头主题“知识即美德”相互参照印证——知识指向终极的理念,“意见”所涉则是纷繁的事物。王阳明给乔宇三个字:专、精、正;若能由诸艺之专精着手,或可升华为正道;这大约正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早年格竹而不得之后的大彻大悟,也与西哲所思并无二致:超越“意见”之上,才可窥见普遍性的理念。
当然,对于阳明心学而言,“知”并非全部,知行合一才是成就完人的根本。郦波教授此书引人入胜之处,正在于将王阳明之德、言融于剿匪戡乱等不凡事功之中,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全书反复提及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词,大约就是“事上练”。中国传统里对知行关系的讨论,至此可谓大成。有意思的是,自苏格拉底之后,西哲也分为两派,一派偏重纯粹的哲思,另一派则注重在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实践对美德的认知——以反省内心之《沉思录》流传于世的斯多亚学派哲学家、罗马皇帝奥略留,大概就是西方“事上练”的最佳代表。
客观而言,郦波教授在“心学之问”上的展开,似不如“完人之问”那样详尽丰富。因为这所涉及的,已经远远不是阳明心学本身,而是其背后两千年的儒学传统,在面临两千年未有之变局时因何无力这一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主题。作为一本介绍王阳明其人其说的通俗读物,郦波教授此作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系统、缜密地作出解答,而在于为读者开启了两条思路。其一是中日行为之对照。其二是中西思想之对比。此书虽以阳明心学为主题,其中两处涉及西学的文字却尤为让人印象深刻。
《五百年来王阳明》,虽立足历史,却以“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这两个终极问题指向当下、指向未来。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王阳明的智慧,大约并不不只会诗意地栖居在神州大地上,也会与四海先哲的思想,共栖于世界,与天壤而同久。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4日16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不只是要营造“无牵累的个人”的“小确幸”,而且是要让人在时代中,在家国天下里反省自己的内心。
B.“若能由诸艺之专精着手,或可升华为正道”,是王阳明早年格竹之后的大彻大悟,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
C.郦波教授在心学之间上的展开,已超越阴明心学本身,而指向其背后儒学传统在面临两千年未有之变局时因何无力的争论的主题。
D.《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将王阳明之德、言融于剿匪戡乱等不凡事功之中,娓娓道来,反复强调了“事上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分析论述了王阳明的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并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完人之问的“知”与“行”两个方面。
B.文章在阐述“完人之间”与“心学之问”时,都指出其与西哲所思有可相参照比较之处。
C.文章对于郦波教授在“心学之问”上的展开似不如“完人之问”那样详尽丰富这一情况,指出此作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系统、缜密地作出解答,而在于为读者开启了两条思路。
D.文章认为《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立足历史,以“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这两个终极问题指向当下、指向未来,揭示了郦波教授新著的价值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王阳明其人其思的解说,郦波教授新著以两个终极问题作为核心主题统摄全书,使读者以此为镜观照自身;不乏深刻。
B.乔宇本人如王阳明一般,爱好广泛,才学不凡,但未能在诸艺上专精,失去了道的根本。
C.对于阳明心学而言,如果不仅有了“知”,还能做到知行合一,就可成为完人。
D.世界文化心同理同,王阳明的智慧,大约并不只会诗意地栖居在神州大地上,也会与四海先哲的思想,共栖于世界,与天壤而同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斗 草
凌鼎年
农历五月,因暑热袭来,蚊蝇孽生,往往疾病流行,百姓畏之。因此在两千多年前,即有到郊外山野去采草药,以驱疾治病的习俗。后来演化为“踏百草”(即踏青)、“斗百草”等。
据地方志记载:斗草之风,娄城历来盛行,乃端午期间的一民间活动。古庙镇有一孩儿王出身的阿埭,自小偏好斗草。他出马斗草,不说百战百胜,至少十斗九赢。他的那一套诀窍,即便说给别人听,别人也学不来。古人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阿埭斗草用的车前草那根草茎是采自穿山之悬崖陡壁,你敢去采 吗?那可是有危险性的。
阿埭弱冠之年后,依然放不下他的斗草,每年五月五日,他总要在古庙镇外的娄江边与人斗草,有如设擂,谓之过过斗草瘾。
那日,娄城不少女眷也难得到娄江边来郊游踏青。其中有一叫冉云的姑娘见阿埭在玩斗百草之戏,来了兴致,说也来凑趣一斗。
阿埭见来一城里姑娘,自然半点不把她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如此娇弱的姑娘与他身经百战的阿埭斗草,非让她连斗连败不可。
谁知冉云姑娘一点不示弱,竟然拔来了一根又粗又老的草茎,那架势,志在必得。踏青之游人见一姑娘家与斗草王阿埭交战,呼啦一下围上了不少人,大家对冉云姑娘手中的草茎喷喷赞之,简直堪称草茎王,也不知她是如何采到的。
阿埭瞄一眼冉云姑娘手中的那根特大号草茎,不以为然地一笑,他故意挑了根又细又短的草茎,仿佛拳击比赛中的重量级与轻量级,完全不成比例。
“冉云姑娘赢,阿埭小子输。”不少人心里默默念叨,希望让冉云姑娘来挫挫这位长胜将军的锐气,不说出口恶气,至少开心一番,乐一乐,笑一笑,让阿埭在姑娘面前闹个大红脸。
比赛可说是速战速决,开始阿埭摆出一副我自岿然不动,接受任何挑战的样子。两人的草茎成十字相交状,冉云用劲拉了几次都无法拉断阿埭的草茎。如此三次后,阿埭似乎己很有绅士风度了,他开始反击,只见他以极快的速度用劲一拉,冉云手中那又粗又老的草茎竟然像放在刀刃上似地,齐刷刷地断了。
观者无不失望万分,有人拿起阿埭那根草茎反复看,这么细的一根细茎,怎么似老牛筋似的拉不断。
其实游人哪里知道,阿埭的车前草茎都采自穿山,穿山以石为主,车前草要能在穿山生长,非有坚韧的生命力不可,特别是那些生长在峭壁上的,经风经雨,且得天地之精华,怎能与娄江边肥沃土地上生长的车前草相比呢,一个富贵相,一个贫苦样,但谁能吃苦,谁能耐劳,还用说吗?
阿埭赢了,在众目睽睽下赢了,不免有些得意。
“不服!”冉云姑娘说。
“不服?”阿埭一楞。好,不服再斗。
“手斗我输了,你敢不敢口斗。冉云咄咄逼人。
口斗就是各自报出各种花草的名目,类似对对子,对仗是第一要素,花草的质量是第二要素。就好似黄宏与侯跃文的小品《玩名片》差不多。
口斗,阿埭曾与小伙伴们也斗过,但他自知是弱项,可连应战的勇气都没有,那岂不太失面子了,斗就斗,不信这城里姑娘就识得那么多野花野草。
阿埭自认为自己是擂主,让冉云挑战。
冉云决定先易后难。
“红梅。”
“青萍。”阿埭张口便来。
“美人蕉。”
阿埭想了想说:“君子兰。”
“车前子。”
“马后炮。”阿埭脱口而出。
人们哄堂大笑。阿埭窘得无地自容。
冉云心软,说了个常见的“春风桃李。”阿埭稍动了动脑筋,就答了个“秋雨芭蕉”。
冉云见阿埭缓过神来了,抛出一绝的“相思子”。
阿埭楞住了。嘴里“相思子相思子”地念著,就是对不出。
“回去慢慢想吧,想到了再告诉我”。冉云一笑,飘然而去。
阿埭变了个人似的,一门心思想早点对出相思子,他把他知道的花花草草一个名称一个名称地过滤着,筛选着。有天,他在主庙镇一户人家的后院见到一合欢树,他突然省悟:合欢枝,对,一定是合欢树。
相思子对合欢枝,有意思。我要去告诉冉云,我阿埭对出来了,不,还要问问她,这是什么意思?阿埭有些想入非非了。
冉云是哪家的小姐呢?总不见得一家家叩门去问吧。
阿埭想得满好,静静小心苦读一年书,明年端午正式摆擂斗草,引冉云再来复斗,非赢她不可。
第二年端午,阿埭早早来到了娄江边,呼吸着早春的气息,踏着浅浅的青草,他自信:手斗他阿埭可号称打遍娄城无敌手。口斗,经一年闭门苦读,他如今也不怯场。他多么希望冉云姑娘再来与他斗一斗章,可冉云姑娘没有出现。
第三年,冉云姑娘还是没有出现。
或许冉云姑娘再不会来了,留下了永远的相思子与永远的回忆。
以后,每年的端午,阿埭总不由自主地来到娄江边,他也说不清这无望的等待怎么会有如此的诱惑力。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写驱疾治病演化而来的端午节斗草之民间游戏,展示了浓郁的地域风情,为引出下文阿埭与冉云斗草做了铺垫。
B.小说善于用细节表现人物, 文中对为阿埭赢得比赛的车前草草茎来历的介绍,也间接表现了阿埭身上所具有的机智坚韧、吃苦耐劳的品质。
C.文中“相思子”对“合欢枝”的情节设计,表现了冉云与阿埭互相爱慕的情感。
D.小说语言通俗明快,洗练简洁,读来自然亲切。小说风格活泼生动,善于体察细微的人生与人性,富于阅读乐趣。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6.有人认为:“艺术家能把死板的材料变成生动的创造的前律。韵律,能使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节奏或生命形态,并逐渐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找到艺术的灵魂。”请据此分析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6分)
【篇3】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答题卡版
猪场乡2016年春三年级语文摸底考试
语 文 答 题 卡
姓 名: 准考证号:
一、基础知识(60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教书(jiāo jiào) 弓弦 ( xián xuán ) 窟窿(lónɡ lonɡ)
复习(fú fù) 否则 ( fǒu fǎo ) 虽然( suī suí)
3、给多音字组词。(6分)
zài ( ) dà( ) xiánɡ ( )
载 大 降
zǎi ( ) dài( ) jiànɡ ( )
4、比一比,再组词。(8分)
( ) ( ) ( ) ( )
( ) ( ) ( ) ( )
5、在( )里填上“的” 、“地” 、“得” 。 (3分)
( ) ( ) ( )
6、把成语补充完整。(4分)
( ) ( ) ( ) ( )
( ) ( ) ( ) ( )
7、选词填空(6分)
① ( ) ( ) ②( ) ③( )
8、按要求写句子。(14分)
(1)、扩写句子(3分)
①( ) ( )
②( )
(2)照样子写句子。(4分)
①
②
(3)造句。(4分)
①
②
9、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5分)
(1) 《 》
(2)
10、把语句补充完整。(4分)
(1)
(2)
(3)
二、阅读(20分)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2分)( ) ( )
2、(1分 )
3、(2分)( ) ( )
4、(1分)( )
(二)课外阅读
1、(4分) ( ) ( )
( ) ( )
2、(3分)
(1)
(2) 。
3、(1分)
4、(2分)
5、(2分)
6、(2分)
三、习作(30分)
下一篇:关于语文试卷答题卡模板【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