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政协基层协商9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政协基层协商

  

  教学参考-mail:

  ***************学科资源I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路径〇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师平摘要: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顺应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新时代,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必须积极推动政

  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引导基层群众有序参与政协协商,同时建立健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的各项工作规

  则和政协委员联系基层群众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政协工作水平和基层社会治理实效。关键词:政协协商;基层协商;衔接路径;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

  体”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等涉及社会治理的全新理念,为今后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指明前进方向。作为构成国家治理体系重要部分的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渠

  道,发挥着重大作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出台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专门就人

  民政协工作颁布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新时代

  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

  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展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

  势”、要“探索政协协商同社会治理相结合等新形式,拓展政协协商参与面,扩大界别群众工作覆盖面”。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充分发挥政协

  专门协商机构的功能与价值,持续推进政协协商向基

  层延伸拓展,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探

  索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有利于将政协制度的巨大优势

  转化为服务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有利于构建社会治

  理共同体和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一、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开展政协基层民

  主协商会听取民意的民主协商平台。二是选好协商议题。协

  商议题的选择应秉承公共性原则,聚焦党委和政府工

  作重点、群众民生改善难点和基层社会治理痛点。三是明确协商主体。协商主体的选定应坚持利益相关

  者参与协商的原则,在政协组织统一领导下,根据每

  次不同的协商议题组织利益相关方代表、群众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协商会,充分发

  挥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并最大限度地调

  动各方参与政协基层协商会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督办协商成果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工作纳入年度协商工

  作计划,进一步加大组织力度和调研深度。另一方

  面,街道(乡镇)、社区(村组)、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

  织要发挥协调配合作用,积极推进基层协商与政协协

  商相衔接。四是把握“两个原则”。在政协协商与基

  层协商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坚定党的领

  导,这是人民政协专门协商和基层协商产生、发展、完善的首要政治前提,也是最根本的政治保障。为此,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

  护”,真正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求同

  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通过平等理性的对话沟通达

  成共识,以实现协商目标。三、引导基层群众积极协商,扩大基层群众有政治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扩大人

  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

  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扩大人民有序政

  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进社会主义协商

  民主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

  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要实现政协协商与基

  层协商有效衔接,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因而,必须积极引导基层群众有序参与政协协商,着力增强

  政协协商的开放度、扩大政协协商的参与面,逐渐营造

  “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良

  好社会氛围。一是政协协商开门办。基层市县政协每

  年可以不定期邀请来自基层的群众代表走进政协,列席政协全体会议,参加有关的专门协商会议,发表意见

  和建议。二是协商活动现场办。着眼于城乡社区治

  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的实事难事,在条件相

  对成熟的乡镇(街道)、社区(园区)建立政协委员之家、政协委员工作室、政协委员便民服务点等工作联络平

  台,每月安排政协委员现场办公,让委员与群众面对面

  沟通,让群众直接反映意见建议,现场协商帮助解决一

  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三是远程协商在线办。

  顺应信息化时代新变化,要求运用好互联网技术,构建

  互联网+政协格局,搭建“数字政协云”“网上议事厅”

  等在线协商平台,让政协委员能时刻与基层群众保持

  紧密联系,让更多基层群众能参与到政协协商之中。

  总而言之,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过程中,要畅通

  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

篇二:政协基层协商

  

  政协基层协商做法与经验

  近年来,政协基层协商成为了推动基层民主和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政协基层协商做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本地区的代表作用,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交流,汇聚各方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政协基层协商还可以增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推动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政协基层协商的实践经验表明,要做好基层协商,需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要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基层协商,为政府提供专业化的建议和意见。

  二是要注重协商过程的公开透明。政协基层协商应该要有充分的信息公开和民主监督机制,让公众及时了解协商进程和结果,增强信任和理解。

  三是要注重协商的实效性。政协基层协商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和提升社会效益,因此协商结果要落地见效,政府要积极采纳协商建议,加强与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总之,政协基层协商是一项具有广泛实践价值的工作,它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和民主建设。希望政协各级组织和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基层协商,为推动中国特色民主和协商民主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篇三:政协基层协商

  

  20实践创新安阳市殷都区政协:化政协协商优势为基层治理效能——师君芳——近年来,安阳市殷都区政协发挥职能优势,立足政协协商职能下延基层、政协委员下沉农村(社区),以“有事好商量,协商解民忧”为工作理念,大力推动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会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两级议事,搭建协商平台协商议事是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的重要渠道,是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也是发挥政协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理顺协商议事机制,发挥协商议事更大效能,区政协出台《关于加强协商民主议事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协商民主议事工作规则》(社区)居民协商会议操作细则》等文件,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两级协商民主议事会,构建了乡(镇、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政协工作联络委具体组织、政协委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社会多方参与的基层协商民主议事格局,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活力。整合三方力量,集聚协商合力农村和社区涉及民生的事务范围广、性质复杂,协商议题多而具体。选好协商参与人,是保证协商参与广泛性、协商议事民主性、协商意见建议可行性的重要一环。立足基层协商力量整合,区政协明确提出以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和政协委员为主的基本成员、利益相关方、其他有关人士等三方人员参与的议事会架构,具体人员构成为“1+6+N”。“1”是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既是活动召集人,也是协商事项的牵头办理人,在协商议事中发挥党的领导作用。“6”是六类常设人员,包括住地政协委员、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代表、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班子代表、村(社区)监委会班子代表、“新乡贤”或能人贤士、法律工作者殷都区政协主席师君芳调研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会建设情况等,作为协商议事会议的主体力量,力求协商议事的民主性、专业性。“N”是根据协商事项需要参与的其他代表人士等,包括利益相关方、政府职能机构负责人等,保证议题相关方能够表达诉求、协商过程有政策支持,为有序协商和意见办理创造条件。突出三个关键,理清协商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最基本的履职原则。区政协树立“一线”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突出政协工作“议大事、促全局”的价值取向,始终把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问题作为协商主题的总要求,力求协商内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参考价值。一是突出“议”什么事,合理界定协商主题。由于基层村(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具体、诉求不一,要广泛听取群众心声,着眼群众关心的问题,合理界定协商主题,切实做到与大众谈谈热点事、与群众说说烦心事、与居民议议民生事。今年9月,梅园庄街道办事处东风社区内水改问题、相台街道办事处果园社区充电桩安装问题、西郊乡丰安村泄洪沟治理问题,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通过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会得到了圆满解决。《村

  二是突出怎么选“题”,拓宽议题形成渠道。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会的重点在于议,而议事的关键在于选题,科学选定协商议题是协商议事会成功的一项重要前提。基层村、社区党组织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建设定题,也可以根据村(居)民来信、群众意见等渠道征题,还可以由议事会常设人员通过调查、走访荐题,力求议题征集多元化,使协商议题更能反映群众心声。三是突出“不议”什么事,注重协商议事效能。协商是基层社会治理手段的补充和丰富,应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对于违反党的政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事项,上级党委政府有明确要求、明文规定必须执行的事项,带有歧视性的、不公平的事项,不列入协商。严格三个程序,规范协商机制程序和工作机制是协商民主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工作实践中,要着力在提高协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上下功夫,认真落实议前调研、会议协商和议后办理程序,推动各项协商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地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一是议前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保证协商效果,在确定议题后、协商议事前,协商民主议事会召集人组织协商人员进行现场调研,把握问题实质、分析研判对策,在协商前做到胸有成竹;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了解双方诉求,排查化解矛盾点,为协商议事做好铺垫。在研讨过程中注重咨询政府部门,为协商意见办理提供政策支持。二是会议协商。协商议事会设置独立的协商会议室,让协商议事有地可去。同时,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第一召集人和主持人,住乡(镇、街道)的政协委员或“新乡贤”为第二召集人,负责召集并主持会议。会议召开后,经议题提出人宣读议题、三方研讨、专业人士发言等流程后形成协商意见。协商后,未能达成共识的,暂缓形成协商意见;对于协商无法解决或存在较大争议的事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决定。三是议后办理。协商议事结束后,对于形成协商意见的事项,村(社区)协商议事会通过村(社区)公示栏或网络等方式进行结果公示。协商意见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牵头办理,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督导指导,涉及区级部门的由区政协负责协调,努力达到协商结果落地有声。

  (作者系安阳市殷都区政协主席)实践创新21郏县政协:打通服务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张贯钊——10月15日,郏县政协召开基层协商工作推进会。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近年来,郏县政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重在基层协商上下功夫,探索基层协商新机制,将履职触角延伸到乡镇和界别,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认真践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丰富载体,注重基层协商平台建设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以往,县级政协更多关心的是本级政协自身的协商,对乡镇协商和界别协商关注不够、精力不够、安排不够。如何弥补这一短板?县政协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在乡镇成立政协委员联络组,在界别成立功能型党支部,从建立协商平台入手,筑牢基层协商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县政协把全县225名政协委员按照乡镇、界别划入15个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组和10个界别功能型党支部。政协委员联络组明确由各乡镇党(工)委副书记任召集人,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每年财政单列经费两万元,专款专用。功能型党支部负责人由政协党组研究决定任命,具体负责本支部工作。

篇四:政协基层协商

  

  切实增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实效

  创新思路

  丰富形式

  切实增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实效

  政协**市**区委员会

  近年来,**区政协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协有关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基层协商民主,在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为促进党政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强化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协商民主机制

  **区委高度重视政协协商民主工作,自觉把推进政协协商民主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区委全局工作来谋划。2012年4月,区委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加强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政治协商的基本原则、协商形式、基本程序等六个方面对推进政协政治协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健全完善协商民主的各项机制;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坚持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的原则;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增进共识的原则。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对关系全区大局的重要决策、重大措施的出台,区委、区政府都事先提交政协进行协商。2012年初,区委就“突破三庄、带动西部”发展部署,在决策实施之前专门征求政协意见,充分吸纳广大委员的真知灼见和意见建议,得到了全区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的积极拥护。区政协为此在全区政协委员中开展了

  “突破三庄、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收到明显成效,全区有180余名政协委员积极参与联带帮扶工作,投入帮扶资金1220多

  万元,扶持各类项目230余项,有力地推动了**区西部镇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拓展协商的广度和深度,我们于2011年结合乡镇换届,建立健全了镇街道政协工作办公室,设立了正科级政协办主任,配备办公室和专职秘书,全部达到有班子、有场所、有制度的基本要求,为协商工作有效延伸到基层创造了条件。自去年开始,我们又在镇街道成立了界别委员活动小组,并在后村镇试点设立村级政协工作联络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协工作和服务网络,对于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有效反映群众诉求、推进协商民主深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认真落实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列席区委常委会议和其他有关重要会议制度。区委召开涉及全局性的工作会议、组织重大活动和推荐干部,以及区政府召开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都邀请政协有关领导、有关专委会负责人列席。

  二、丰富协商形式,不断拓宽协商民主渠道

  近年来,区政协基本形成了“全委会整体协商、常委会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的协商工作格局。一是会议协商。每年全会期间组织委员分组讨论,邀请区委区政府领导参加,委员们就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区领导现场讨论、提出建议。在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上,根据协商议题,邀请区政府分管领导通报有关工作情况,并听取政协协商建议。

  二是重点视察协商。区政协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每年确定4-5个重点视察课题,在实地视察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协商讨论,提出对策建议。区委书记都及时作出批示,责成政府各部门认真落实。三是对口联系协商。区政协各专委会分别对口联系区直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相通报情况、交流工作。去年,区发改局就全区大项目建设、区国税局就“营改增”税收

  制度改革,区人社局就新农保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事项专门听取政协意见,保证了各项工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四是民主评议协商。区政协委员已全部纳入区纪委和区督查考核局的工作评议和行风评议人员库,在半年、年终评议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工作以及在区直部门行风评议中,每次都吸收部分政协委员参与评议活动,听取政协意见。去年,先后有30多名政协委员担任有关部门的执纪执法监督员。五是提案办理协商。区政协与区督查考核局每年开展1-2次联合检查督查活动,及时做好承办单位与委员之间的联系、协调和沟通,对办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协商意见,增强了提案办理实效。一年来,立案督办的94件委员提案全部得到有效办复,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增强协商民主实效

  注重协商成果转化。每次协商议政都形成建言成果报送区委、区政府,多数意见建议都得到重视和采纳。2012年以来,我们围绕社会保障、教育均衡发展、大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等方面,先后形成了16项协商议政建议,均被区委区政府采纳,取得很好的协商成效。

  加强跟踪落实。区政协办公室会同区委办、区政府办及区督查考核局建立了协商意见跟踪问效和意见反馈制度,加强协调沟通,开展督查督办,积极推进协商成果的落实。创新转化形式。对协商议政提出的每一条意见或建议,都以文件或简报形式,及时报区委主要领导参阅。区政府常务会议每年都专门就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进行研究,明确领办区长,落实领办计划和方案。区政协根据提案内容和主席分工,明确主席或副主席领衔督办重点提案,保证了委员提案办理取得实效。

  通过近年来的协商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做好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必须维护核心,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坚持党委领导,是做好政协协商民主工作的基础。政协开展协商民主活动,必须始终与党委政府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主动争取党委对协商民主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形成协商民主工作的良好氛围。涉及部门的协商事项,要及时同有关部门沟通联系,提出建议。二是必须服务大局,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根本目的。要坚持从党政决策中寻找协商思路,从群众呼声中寻找协商重点,立足于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抓住党委、政府关注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民主协商重点,使协商民主始终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来开展。

  三是必须坚持创新,不断激发政协组织履职活力。在抓好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委会议协商的基础上,要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民主协商形式,拓宽协商工作覆盖面,以此激发政协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提高政协履职成效。

  我区在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协商的制度和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缺少统一规范的协商民主程序规定;二是部分政协委员在参政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协商民主发展的需要。我们将以这次调研座谈会为契机,虚心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创新思路,不断完善协商民主的形式和机制,着力提高协商民主的实效,更好地发挥基层政协协商民主作用,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篇五:政协基层协商

  

  政协基层协商做法与经验

  政协是我国的重要政治组织,其基层协商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协商是指各级政协在地方和单位开展的协商活动,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政协基层协商的做法与经验。

  一、坚持问题导向。政协基层协商要根据实际情况,精选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找准切入点,着力解决当地和单位的实际问题,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注重调研。在协商前,要进行调研,了解当地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为协商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数据支撑。

  三、发挥调解作用。政协基层协商要发挥调解作用,搭建沟通桥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制度建设。政协基层协商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包括协商议程制定、协商组织机构设置、协商程序和协商结果的监督等方面,提高协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五、强化宣传引导。政协基层协商要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政协基层协商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参与意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以上就是政协基层协商的做法与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1-

篇六:政协基层协商

  

  政协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工作总结汇报发言

  近年来,县政协创新履职平台、完善履职制度、提升履职能力,各项工作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根据会议安排,今天我重点汇报县政协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总书记强调,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直接关涉人民群众权益,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的基础和重点。

  近年来,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县政协依托乡镇政协联络组建设,探索建立了由乡镇政协联络组牵头组织基层协商民主的工作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构建基层协商工作平台。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镇政协联络组由试点、扩面,到X年底完成了“全覆盖”,并实现专人专职。县政协不断加强联络组工作督促和指导力度,促进联络组加强自身建设。目前,各乡镇政协联络组普遍做到了有委员活动场所、有专兼职秘书、有工作制度、有年度工作计划、有经费保障,为基层协商工作的开展搭建了平台、储备了人才。

  (一)加强联络组工作指导。建立县政协领导分工联系乡镇政协联络组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乡镇政协联络组工作座谈会,邀请乡镇政协联络组长列席县政协常委会,参加县政

  协组织的各类活动。近两年,先后组织乡镇政协联络组长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地参加学习培训,并组织他们到先发地区考察,开阔他们的眼界。

  (二)规范联络组工作内容。在乡镇政协联络组试点之初,县政协主席会议就研究制定了《政协X县委员会乡镇(园区)工作联络组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在扩大试点后,县政协对联络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及时对联络组工作规则进行修订,进一步规范了乡镇政协联络组工作。

  (三)扩充联络组工作队伍。随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家庭农场等各类非公经济人士逐年增加。在进行政协委员调整时,我们将委员名额向乡镇倾斜,确保每个乡镇委员数在X人以上,为基层协商活动的开展注入“生力军”。县政协X名委员中,由乡镇推荐的X名,占委员总数的X%,既体现了大团结、大联合,也丰富了基层协商工作的主体。

  二、扎实开展工作试点,不断探索基层协商工作经验。县委将县政协乡镇联络组作为推动基层协商的重要抓手。X年X月,以县委文件转发县政协《关于在部分乡镇开展协商民主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X岗乡、X镇、X镇由联络组牵头开展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建设试点。一年多来,各试点乡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协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关注社会民生,回应了群众关切。例如,X镇确定“顺和家园提升改造,打造精品小区”为协商议题,组织协

  商小组深入调研、征求意见,提出的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开展“我心中的最美家园”创建活动等意见建议被写进顺和家园提升改造工程方案。X镇联络组还对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情况开展调研,并针对小区车辆停放、绿化管理、物业考评、安全管理等工作,提出明确管理职责、完善体制机制、精化考评细则、加大奖惩力度等建议,促进了小区物业管理的有力提升。

  二是增进各界共识,减少了工作阻力。例如,X镇确定“完善镇区范围污水管网建设,提升集镇品位”和“加快垃圾发电项目建设步伐,建设美好乡村”为协商议题,组织协商小组开展协商。协商小组实地走访、倾听民意,提出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宣传引导等建议,并组织群众代表赴外地现场参观,消除了群众顾虑,化解了工作矛盾,推动了项目实施。

  三是聚焦科学发展,促进了民主决策。例如,X岗乡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制定等开展协商、收集民意,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该乡还在全乡X个村(社区)全面开展村事民定协商议事活动,并把村事民定基层协商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安排。截至去年年底,各村(居)已备案X份协商纪要。没有纳入试点的X、X、X、X等乡镇联络组,也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危房改造等课题,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协商活动,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我县的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委党校、X大学等先后组织专家团前来调研,X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基层协商工作情况进行了报道。特别是作为全县X年度党建四大创新之一的X岗乡“村事民定协商民主”新机制,在今年被县委正式命名为“村事民定”工作法,并以县委文件向全县推广。

  三、积极优化工作机制,不断规范基层协商工作做法。在认真试点的同时,我们对试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并广泛征求政协委员、政协联络组、乡镇党委政府等各方面对开展基层协商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此基础上,县政协主席会议对如何更好开展基层协商工作进行专题研讨,拟草了在乡镇全面开展协商民主工作的意见,前不久以县委文件转发。近期,我们在X岗乡召开了全县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交流推进会,对基层协商民主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根据文件和会议要求,在今后的基层协商工作中,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

  一是规范基层协商的参与主体。协商参与主体为乡镇协商民主小组,由乡镇政协联络组牵头成立,其组成人员采取相对固定与灵活安排相结合的办法产生。相对固定是指协商小组成员由本乡镇各级政协委员组成为主,灵活安排是指根据每次的协商议题内容,吸收部分对该项工作比较熟悉的社会各阶层、各界别代表人士(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代表,辖区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有较高威望的群众代表,有关领导、专家等)参加,总人数为X人左右。

  二是规范基层协商的操作程序。协商议题提出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由乡镇党委会同政府、政协联络组研究提出;第二种是由乡镇政协联络组广泛征求社情民意,拟定协商议题和计划,同乡镇政府会商后,报乡镇党委研究确定。在组织协商活动时,我们要求重点把握充分开展商前沟通、科学制定协商方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组织协商会议、及时上报协商成果五个环节。

  三是规范基层协商的具体形式。基层协商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例行协商。依照惯例,乡镇党代会、人代会等重要工作报告以及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重要决策在出台前,必须交协商小组协商讨论。第二种是专题协商。要求各乡镇联络组每年选择X—X个重点课题开展专题协商,主要是围绕本乡镇重点工作推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以及党委、政府认为其他需要协商的事项,组织协商小组开展协商活动。

  四是规范基层协商的成果运用。协商活动结束后,形成协商建议书,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为促进协商成果办理落实,我们强调对协商议题、协商过程、协商成果以及执行情况的全过程公开,以方便协商小组成员和社会各界进行监督。随着基层协商工作由试点走向全面推开,我们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多的体会

  第一,基层协商民主工作要想更好开展,党政重视是前提。只有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基层协商工作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在基层协商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委政府工作合拍、同心同向,才能确保协商活动不变形不走样,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各试点乡镇党委、政府积极支持乡镇政协联络组牵头开展协商民主工作,并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目前,试点乡镇普遍成立了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协联络组具体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格局,为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提供了必要保障。

  第二,基层协商民主工作要想更好开展,协商为民是根本。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基层协商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广纳群言、广聚民智、广求良策,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真心拥护。各试点乡镇政协联络组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民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拉近了乡村干部和群众之间距离,促进了乡村干部和普通群众之间的沟通。

  第三,基层协商民主工作要想更好开展,提高质量是关键。汪洋主席指出,政协主要通过协商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基层协商也是如此。在基层

  协商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面向实践、面向基层,深入调研,才能使意见建议更加准确,才能出成果、出精品。各试点乡镇政协联络组始终将调查研究摆在更突出位置,着力在课题选取、方法创新、资源整合、组织调度上下功夫,意见建议针对性、操作性不断增强。

  虽然我县的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协商机制运行尚不成熟,协商效果还不够明显,干部群众的协商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交流座谈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政协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政协联络组参与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合力推进协商民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及社会组织协商奠定基础。

篇七:政协基层协商

  

  @I单位代码0166先m綱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作者学科专业王慧政治学理论单春晓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培养类别马克思主义学院全曰制完成时间2018年5月沈阳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编号:

  全日制研究生√类教育硕士别

  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

  题目: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理论与实践研究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名称:政治学理论指导教师:单春晓教授研究生:王慧完成时间:2018年5月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迓的研宄成果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土I日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宄生处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阅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有权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作者签名圣I日期^

  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文摘要基层政协是我国基层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要职能。但是,我国的政治协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一种不合理的现状,那就是政治协商制度的层次越高,能够起到的影响就越大,如果政治协商的层次比较低,那么其发挥的作用就十分有限。我国最基层的政协就是县级政协,在我国的基层政治制度中,基层政协应该与基层党委、人大、政府拥有相同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基层政协的作用始终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决定就基层政协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找出基层政协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本文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政治协商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和”文化以及西方协商民主作为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主要理论来源,系统阐述了我国政治协商的基本含义及其由来,总结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指出,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是我国政治协商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现在的基层政协活动呈现出经常化的特点,制度化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政治协商的内容也随着时代大发展逐渐丰富,协商的形式持续创新。虽然基层政协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多成绩和实践经验,可是还存在着基层政协政治协商作用不足、基层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基层政协的提案缺乏具体性与实效性、基层政协自身建设不足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政治协商主体思想认识的不足的原因、基层政协委员自身素养不足的原因、也有基层政协制度化建设缺失的原因。面对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论文就各地区基层政协的实践情况,政治协商需要基层党委和基层政府的领导和帮助、提升基层政协委员的多种素质提高政治协商的水平、完善基层政协的制度化建设、大力培育基层人民的政治文化基础、建立基层政治协商及政协委员评估机制等方面,给出了解决基层政协所面临问题的应对机制,保证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作用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理论与实践

  I

  StudyonthetheoryandpracticeofpoliticalconsultativeconsultationatthebasiclevelofChinaAbstract

  TheGrass-Root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CPPCC)isanimportantpartofthegrass-rootspoliticalsysteminChina.Ithasthemainfunctionsofpoliticalconsultation,democraticsupervisionandparticipationinpoliticalandpoliticalaffairs.However,thereisanunreasonablesituationinthepracticeprocessofourpoliticalconsultation.Thatis,thehigherthelevelofthepoliticalconsultationsystemis,thegreatertheimpactitwillexert.Ifthelevelofpoliticalconsultationisrelativelylow,itsrolewillbeverylimited.Themostgrass-rootsCPPCCinChinaisthecounty-levelCPPCC.InChina"sgrass-rootspoliticalsystem,thegrass-root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shouldhavethesameimportantpositionwiththegrass-rootsPartycommittee,theNPCandthegovernment,butforvariousreasons,theroleofthegrass-root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can"tbefullyrealized.Undersuchcircumstances,thispaperdecidestoconductin-depthandsystematicresearchonthegrass-root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findouttheproblemsoftheCPPCCinpractice,findoutthecausesoftheseproblems,andfindwaystosolvetheseproblems.ThebasicthoughtofMarxandEngelsforpoliticalconsultation,Chinatradition"Inclusive"cultureandWesterndeliberativedemocracyasthemainsourceofthetheoryofdeliberativedemocracyofourprimarysystem,expoundsthebasicmeaningandoriginofChina"spoliticalconsultation,summarizesthehistoryofthedevelopmentofChina"sPoliticalConsultativesystem.Atthesametime,itispointedoutthatpoliticalconsultativeconsultativeconsultativeconsultationatthegrass-rootslevelisthemostbasicpartofourpoliticalconsultation.Thepoliticalconsultationatthegrass-root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hasitsuniqueadvantagesandfunctions.Nowthegrass-root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activitiesshowregularcharacteristics,andtheconstructionofinstitutionalizationisalsoconstantlyadvancing.Thecontentofpoliticalconsultationisalsograduallyenrichedwiththegreatdevelopmentofthetimes,andtheformofconsultationcontinuestoinnovate.AlthoughthelocalCPPCCworkhasmadealotofachievementsandexperience,butalsothereisagrass-rootspoliticalconsultativerole,CPPCCgrassrootsCPPCCmembersplayamainrole,lackofgrassrootsCPPCCproposallackofspecificityand

  II

  effectiveness,lackofselfconstructionofgrass-root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Thereasonsfortheseproblemsincludethereasonsforthelackofideologicalunderstandingofthemainbodyofpoliticalconsultations,thereasonsforthelackofselfqualityoftheCPPCCmembers,andthereasonsforthelackofinstitutionalizationoftheCPPCC.Inthefaceoftheserealisticproblems,thepracticeofgrassrootsCPPCCregions,grassrootspartycommitteesandgrassrootspoliticalconsultationtotheleadershipofthegovernment,andhelpenhancethequalityofthegrassrootsmanyCPPCCmembersraisethelevelofpoliticalconsultation,improvegrassrootsCPPCCsystemconstructionandcultivatethepoliticalculture,theestablishmentofthegrassrootspeople"sgrassrootspoliticsmembersoftheCPPCCconsultationandevaluationmechanism,copingmechanismofbasicproblemsfacedbyCPPCCisgiven,inordertogivefullplaytoChina"sgrassrootspoliticalconsultativeCPPCCrole.

  Keywords:the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atthegrass-rootslevel,politicalconsultation,theoryandPractice

  III

  目录中文摘要............................................................I

  Abstract...........................................................II第一章引言......................................................1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1(一)研究内容...............................................1(二)研究意义...............................................1二、研究现状....................................................2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4(一)主要研究方法...........................................4(二)创新点.................................................5第二章政治协商理论概述............................................6一、政治协商的思想渊源..........................................6(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6(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8(三)西方协商民主理论.......................................9二、政治协商概念的由来和内涵...................................10(一)政治协商概念的由来....................................10(二)政治协商的内涵........................................10三、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1(一)中国政治协商的制度创建和初步发展......................11(二)中国政治协商的曲折发展和重大挫折......................12(三)中国政治协商的恢复和完善发展..........................12四、基层政协是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13(一)基层政协的历史发展进程................................13(二)基层政协的职能........................................13第三章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6一、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现状.....................................16(一)基层政协活动逐渐经常化................................16(二)基层政协制度化建设深入推进............................16(三)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17二、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存在的问题.................................18(一)基层政协政治协商作用不明显............................18(二)基层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19(三)基层政协提出的提案缺乏具体性与实效性不强..............20(四)基层政协自身建设存在问题..............................20三、基层政协政治协商产生问题的原因.............................21(一)政治协商主体思想认识不到位............................21(二)基层政协中的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足....................22(三)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缺乏约束性......................22(四)相关人员对政治协商的参与意识缺失......................23第四章完善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对策..................................25一、加强对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领导...............................25IV

  (一)严格执行中央和地方关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规定..........25(二)主动就基层重大决策展开政治协商........................26(三)推进政治协商成果的转化和落实..........................26二、加强基层政协委员的素质来增强其履行职责的能力...............27(一)提高基层政协委员的基本素养............................27(二)提高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能力............................27(三)提高基层政协委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28三、完善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29(一)确保基层政协政治民主协商程序的规范化和执行............29(二)明确规定政协委员的调研时间并提高调研中的问题意识......30(三)推进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法制化进程......................30四、培育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政治文化基础.........................31(一)提高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31(二)提升群众对政治协商民主渠道的认同感....................32五、建立基层政协和基层政协委员评估机制.........................32(一)针对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评估............................32(二)针对基层政协委员提案情况的评估........................33结语............................................................34参考文献...........................................................35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38致谢...........................................................3V

  第一章引言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来基层政协民主实践中涌现出许多政治协商实践形式,与民主协商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基于理论分析得出实行政治协商这一制度有着制度上的优越性,其制度上的价值及实践过程中的发展可行性得以展现,具有现实意义。政治协商理论应当在考虑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对西方协商民主的合理成分进行借鉴,总结基层政协政协协商工作的实践情况,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发展形成了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实践特色。

  (一)研究内容本文在梳理各种文献材料、真实案例的前提下,从政治协商在基层地区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一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原因,分析当前基层政协环境问题、基层的社会结构问题、基层的政治文化问题和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的制度,进而总结了一些中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发展的对策建议,提升基层政协开展政治协商工作的水平;回顾总结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探索情况,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对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普遍的问题和矛盾,在我对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开展的研究过程中,针对现实总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着我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我国的基层政协开展的政治协商工作,对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的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基层人民群众参与到基层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形成稳定成熟的基层政治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对于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工作开展系统的研究,找出这一制度需要改进的方面,进一步完善其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工作。(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首先,各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理论的匮乏,结合基层政协民主实践来进行政治协商理论研究,具有很高学术意义。其次,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是我国政治协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理论的研究,可以为基层政协的理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对于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制度研究,强调多元、公开、理性和参与等价值观念,可以促进基层政协民主有序发展,有利于培养居民权利意识和有序参与政治的习惯,也有利于塑造以

  平等参与和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参与型政治文化。2.实用价值首先,在基层群众的政治生活中,能够利用政治协商的方式来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改变过去的一味听从管理者的领导,合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追求公平的协商环境,可以有效地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塑造平等观念,化解了包括各级居民自治主体间的利益矛盾。其次,政治协商应用于基层政协中,可以弥补传统民主形式缺陷,完善基层政协民主实践形式,有利于基层政协一系列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最后,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从制度层面上讲,有利于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改善我国的基层政治文化,对于我国基层政治民主协商不完善而产生的矛盾的解决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二、研究现状基层政协政治协商是我国基层民主实践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的基层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提高基层党委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都具有促进作用。完善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握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发展的规律,推动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发展,既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的实践问题。1.政治协商的概念明确政治协商的概念,是研究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我国政治制度中,就有很多利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方式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村民自治、基层社区自治等制度,体现了政治参与中的协商、合作与对话,为人民群众参与到政治协商中提供了便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表现出我国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利用政治协商理论比较具有典型的例子。但我国的现有文件对政治协商概念的解释还是不足的。权威文件规定,“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①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说出了政治协商的重要地位,并不是基本概念。在学术界将政治协商概念表述得较为全面的观点认为:政治协商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而且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活动形式。②

  源于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时代的政府的建设和政党政治的发展。政客为维护特定群体代表了自己的利益,因为更多的选票往往采取过度竞争,选民面临着各种政治观念的损失,尤其是在选举过程中,它往往被视为希望选举后会失望,所以

  ①②

  王国麟.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6).刘振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D].武汉大学,2010.

  选民远离选举,投票率逐年下降。选举民主以大多数人的决策,这不能真正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志,但也没有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基础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学者们开始倡导民主协商理论,所有公民平等地参与讨论并通过诽谤咨询矫正的希望,人民的利益相互拆台的选举民主党派之间的缺陷造成的损害。我国民主协商制度则是起源于传统文化基因中的“和”文化。和谐、和平、和谐、和平都集中在“和”的本质,通过协商方式在现实的基础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就是“概念包含包容、宽容离不开谈判”。学术界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结构是由执政党发起的政治协商制度和社会协商制度两部分组成的。这两种民主协商的最大区别是政治协商制度是执政党和非政党代表,是在国家谈判中与精英、谈判。其咨询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一级。社会协商与对话制度,主要是关于执政党和政府的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虽然协商制度设计涵盖了国家、地方和基层三个方面,但由于其协商,主体是基层群众,因此它的实际领域是基本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协商可以被视为政治协商的基本层面。2.在基层推行政治协商的可行性在西方,很多学者针对其国家内基层地区所进行的协商民主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且加以总结。不论是在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像印度、巴西等诸多欠发达国家中,大多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对于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工作,针对这些经验,西方的学者们作出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并且得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科研成果,对于基层地区协商民主的实践作出了系统的研究。有些西方学者认为这种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可行性研究,应该对于协商民主的适用范围延伸到公共服务领域,这就为这项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新的要求。这些学者发现,过去对于协商民主问题的研究,通常都集中在国家层次上,缺少对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协商民主的研究,协商民主的范围不应当局限在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也要考虑到基层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在多国的实践过程中,基层的协商民主都对于协商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参与协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内学者对于推行“民主协商”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协商”,要求对于通过国家的政府机关、政协组织以及各个民主党派、政治团体等方式,进一步开展更加广泛的协商,全国各地先后涌现出了确以基层民主协商为主题的实践探索,如成都彭州市、崇州市、浙江余姚的基层民主协商探索,针对这些基层民主协商的实践,学者们针对我国政治协商的发展,认为我国的政治协商在国家制度范围,民间的讨论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指出:普通人在政治协商的过程中,依靠

  的往往不是对于某种事物的看法或信仰,而是更多的在依靠着自己的经验。中国现在的政治协商实践过程中,应当从西方协商民主的实践经验中,吸收在基层地区进行协商的有益经验和教训,指导我国的基层的政治协商工作。西方城市社区民主协商发展经验的探讨和成功典型案例,可以为我国推行社会主义民主协商提供实践参考。3.基层政协推行政治协商的探索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对于基层社区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只有少量基层社区的协商实践。有些学者对于基层政协民主协商给出建议,将基层民主协商纳入预算管理,为乡村的发展提供建议;有些学者对于中国的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实践与外国的基层民主协商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发现了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发展需要借鉴那些有益成果。相比于国外的基层民主协商,国内学者在对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现阶段我国基层政协在进行政治协商工作时,应该广泛调动基层群众参与到政治协商中的积极性,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政协与居民之间顺畅的沟通渠道,实现从传统管理到治理的现代转型中的基层政协。有些学者从行政管理角度提出,基层政协政权的监管民主协商在行政权力行使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通过县区级政协委员听证会,该协会提出的系统和其他咨询的实践形式,调节运动和基层政协政治权力的监督,政治权威逐步推进其法律渊源。有些学者从“和”文化角度提出,民主协商制度是相互融合和发展的各种文化理念,在实现预期结果过程中,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形式达成共识,也是文化的概念和寻求契合。对于基层政协的协商形式,学者们归纳了许

  多方面的形式,还提出要将基层政协民主协商纳入到基层选举、管理等事务中。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一)主要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主要对于西方基层民主协商的相关文献,对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有对现阶段与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法制化、程序化、民主化等方面建设的的相关文献展开细致研习。这些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对于研究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各方面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跨学科研究法

  跨学科研究法是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本文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对当代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进行综合研究。3.案例分析法本文在对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还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的研究中,举出了很多现实的案例,举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有利于对本文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有力的佐证,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性。(二)创新点本文在梳理各种文献材料、案例实践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实践中涌现出许多政治协商实践形式,分析当前基层政协的不足之处、基层政治协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层政治文化的缺失和基层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在合理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分析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在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有实用性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具有中国特的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回顾总结我国基层政协政治协商探索情况,对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普遍的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给予基层政协在政治协商过程中如何提高自身工作成效的建议。本文倡导设立基层政治的政治协商工作及政协委员的评估机制,一方面针对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本身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包括在一年内开过多少次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在会议上的建议被采纳的情况;另一个方面对基层政协委员的提案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包括提案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对于那些偏离人民群众需求的提案要坚决取缔,还要对提案的采用率和实际转化率进行评估,保证基层政治协商是实效性。

  第二章政治协商理论概述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理论来源于马克思经典作家提出的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其后又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文化因素,以及对西方民主协商理论的借鉴和学习,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挫折之后,政治协商制度得以在我国正式确立,政治民主也得以不断推进基层。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对推进我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规范政府工作,推进政党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政治协商的思想渊源政治协商的思想能够得以形成,除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政治协商思想有关的研究成果,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文化的有益部分,在西方政治生活中,民主协商不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出现得更早,故而我国政治协商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对于西方民主协商有益成果的学习。(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虽未确立起政治协商的思想,但他们的思想中有着政治协商的基本思想。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应当建立协商组织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过:“当欧洲工人阶级重新聚集了足以对统治阶级发动另一次进攻的力量的时候,便产生了国际工人协会,但是这个协会成立的明确目的是要把欧美正在进行战斗的整个物产阶级团结为一个整体。”此协会就是要将各国人、各个阶级的人、具有各种思想的人都联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协商式的国际工人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能够让这样的国际工人组织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保证这一国际工人组织的顺利运行,编写的能够使协会中所有成员都能接受的纲领。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就是一个开展政治协商活动的组织,工人协会就依照政治协商的思想,就不同的问题,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找到解决方式,维持国际工人组织的团结与合作,马克思与恩格斯十分重视这种国际性的协商组织。这一思想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政治协商组织提供了理论来源。第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政治协商中要掌握领导权的①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6社,2012.9.(235).

  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讨论政治协商中的领导权问题时就认为应该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同其他政党合作的过程中,要保持作为政党的独立性。共产党是最具革命性也是最具有先进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能够带领各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运动。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要求无产阶级政党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且要在多党派政治协商中要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多年革命经验的总结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可以与其他阶级政党合作,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进行合作,但是无产阶级必须保持在政治协商中的绝对领导地位,这是进行政治协商的前提与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阶级政党进行政治协商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原则。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多党派协商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讨论共产党与其他阶级政党形成一种统一战线,推翻封建统治,是开展无产阶级斗争的重要步骤。马克思与恩格斯表示,无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可以与其他阶级政党进行合作。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指出对待具体国情,共产党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因为各国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必须对于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待不同国家的不同政党也要采取不同的态度。例如他们提出,在法国共产党应该联合代表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民主党与资产阶级作斗争。①共产党人在波兰支持发动民族独立斗争革命民主主义政党,与他们联合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第四、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应该善于开展政治协商。马克思和恩格斯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发生。当时无产阶级面对的不光是强大的资产阶级力量,还有封建力量的阻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先要打破封建主的压迫和控制,才能开展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与其他政党要积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反对现存制度的革命斗争,如果资产阶级能够进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那么共产党人就应该同他们一起进行斗争,但是共产党人不能忘记资产阶级的反动性,要尽可能的去对工人阶级进行教育,然他们明确认识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在推翻封建主义的斗争胜利之后还要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些思想指出,无产阶级要善于同其他阶级政党进行合作,也要善于同其他阶级进行政治协商,并且达成一定的共识,共同进行革命。2.列宁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列宁领导俄国人民进行革命时的沙皇俄国,是一个具有长期封建专制传统的农业国,在这样的国家如何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了列宁所要面对的具体而首

  ①刘振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D].武汉大学,2010.

  要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他的思想中,有着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第一、列宁提出了建立合作协商关系必要性的思想。列宁依据共产党和其他民主政党合作的思想,提出了在俄国的革命中,孟什维克党与其他革命政党的进协商十分关键,共产党要加强与资产阶级民主党派的合作,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十月革命后,俄国的无产阶级面对的是国内国外的压迫与封锁。面对这种情况,俄国无产阶级需要尽力寻找同盟军,用以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同盟是必要的,如果不建立这种同盟,无产阶级政权就无法得到保证,只有凝聚最大的力量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列宁为了夺取革命的胜利,顺利建设社会主义,列宁与其他政党建立了合作协商关系,他认为这种合作与协商是必须的,没有这种政党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妥协,是无法完成俄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的。第二、列宁提出了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决策的思想。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国的政党不但数量众多而且形势复杂,在当时的俄国,除了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①还有众多的其他政党,十月革命之后,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联合其他政党,而不是独自组成政府。在实践中,列宁也组成了联合政府,并且在联合政府中与其他政党共商国事,在做出重大决策时,要进行政治协商,力求与其他政党达成一致。第三、列宁提出了理顺各党派之间合作协商关系的思想。列宁将之前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阶级政党合作协商的思想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经验相结合,理顺了各党派之间合作协商的关系。在十月革命以后,列宁理顺了无产阶级与其他政党之间的关系的思想,他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宣言》中指出,应该坚持苏维埃代表大会多数派掌②握掌权的原则,并且同意苏维埃中的少数派分掌政权。列宁还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坚持自己政党的阶级独立性,无论其他政党具有怎样的民主主张。这些思想表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同其他政党合作协商过程中的基本原则问题,理顺了各党派之间合作协商的关系问题。(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政治协商的表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对政治协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①②

  刘振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D].武汉大学,2010.

  刘振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D].武汉大学,2010.

  “和”最开始是声音和谐的意思,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衍生出和谐、和睦的含义。我国古代许多政治家就具备了“和”的政治思想,他们利用和声、和谐、和味来论述政治应该采取一种和政的思想,他们认为君王施政不应当实行专政,而应当多结合他人的建议,在商讨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应当允许存在不同的意见的存在,在听取意见之后将这些意见结合起来。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处理一个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时,要注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利益诉求,不能只讲求冲突而不讲合作,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逐渐演变为“和”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比较具有代表性,比较重要的思想成果。“和”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慢慢变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而不同的文化习俗,在政治协商组织中,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都受到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结成了一种受到“和”文化影响的政治制度,而不是简单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正是在“和”文化的影响之下,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社会各界人士,使用政治协商的方法,印证着和而不同的理念,并且让这一制度展现着其应有的合理性。(三)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人民政协具备政治协商的职能,而西方也有着协商民主的传统,所以协商民主的思想一经进入中国,就引起了人民政协各级组织的主义,对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想要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理论就离不开对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中有益成分的借鉴。协商民主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198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比赛特在《协商民主:共和国的多数原则》中,首次使用了“协商民主”一词。在此之后,协商民主的概念引发了包括罗尔斯、吉登斯等著名西方政治思想家的关注,并且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使得协商民主在西方政治学界得到深入发展。现代社会中有着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出现大量有关文化、宗教、民族、价值诉求等问题,对待这种情况,依靠传统的强制力无法奏效,选举民主的方式也无法解决,需要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妥协、相互包容的方法,即采用协商民主的方式,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协商民主也成为了选举民主的补充和完善,开始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协商民主的基本定义可以概括为:“公民通过自有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正当的政治选择必须是在自由、平等和理性的行动者之间进行的协商的结果。”②

  协商民主是西方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遭遇自身发展矛盾的产物,这种矛盾来

  ①②①

  马英莉.中国政治协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王新尚.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实践[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0,03.

  源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矛盾,无法彻底消除这种矛盾,但是协商民主确实为了缓解资本主义民主的矛盾提出了一种选择,虽然不是一种新的政治哲学思想,但还是一种能够优化民主的应用理论。虽然西方的协商民主思想与我国的政治协商思想有着重大却别,但是也有相同之处,对协商民主有益成分的借鉴可以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二、政治协商概念的由来和内涵政治协商作为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其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过了不断的再认识才形成的,是吸取了战争时期一直到建国以来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这也是政治协商这个概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一)政治协商概念的由来政治协商概念来自1946年国民党召开的政协会议,虽然最后蒋介石撕毁了会议的协议,发动内战,但政协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的爱国人士通过斗争得来的,这次来之不易的会议和重要的意义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对政治协商会议很向往。在1949年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产生。①

  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发展,政治协商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这一政治制度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而随着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水平也越来高。198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提出,政治协商的内容应包括:就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的贯彻、国家大事等问题进行政治协商。200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协商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中央委员会的重要文件;宪法和重要法律的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人选;关于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关系国家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等。”2006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规定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以及地方的重要方针政策,还有政治、②经济、文化、社会的重要问题。

  ①②

  陈玉凤.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的联系与区别[J].中国统一战线,2014,09.

  陈玉凤.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的联系与区别[J].中国统一战线,2014,09.

  (二)政治协商的内涵

  政治协商制度,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这是中国人民根据革命历史和现实国情在政治生活中的创造,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①

  政治协商如果从字面的意思来解释的话,指的是不同的政治团体在基本相同的利益基础之上,围绕一些重要的问题,以平等为前提,以妥协、沟通和交流为手段,最终达到一致的认识,以达到共同行动的结果的过程。政治协商的特点包括:首先是政治性,参与到政治协商中的政治团体是会影响决策的政治团体。其次是平等性,各个政治团体都具备平等的地位,各抒己见,求同存异。最后是一致性,各政治团体反映自己不同的利益诉求,通过协商搁置争议,寻求共同利益,实现共同目标,是一种统一战线的手段。政治协商还是一个凝心聚力,集中智慧,激发积极性的过程,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政治协商保证民意表达,可以梳理社会情绪,消除社会上的矛盾与误会的手段。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逐渐发展伴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但是这种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伴随着不断斗争,反复与矛盾的过程。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创建。后来又经历了挫折,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实现了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发展。②(一)中国政治协商的制度创建和初步发展1949年9月21日,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事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建立。使得各民主党派参加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参加到政治协商之中,各民主党派需要代表其成员的合法利益,提出合理的意见,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府进行民主监督。人民政协的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是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特殊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是我国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成果,这个组织对我国的发展问题做了

  ①②

  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06).

  刘振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D].武汉大学,2010.

  11充分的讨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府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民政协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关系,调动起了各种积极的因素,帮助我国政府进行各种社会改革,巩固了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恢复经济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新生的中国。自1954年九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而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人民政协作为理发机关的作用就消失了,但是人民政协并没有取消,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各民主党派、各族人民、各民众团体以及其他爱国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发展。在1956年4月毛泽东做出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来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①这一方针的提出与执行,鼓励更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入政治协商工作中,人民政协也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为原则,对自己的工作做出了改进,为了推动政治协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二)中国政治协商的曲折发展和重大挫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到文化大革命发动之前,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处于一段曲折发展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召开的人民政协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依旧听取了政府的工作报告,对全国事务进行了政治协商,但是由于政治形势的干扰,政协的工作受到很大影响,遭受了一定挫折,但是统一战线的政策还是得到肯定和执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政治协商会议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全国人民政协与各地区地方人民政协组织相继停止了运行,人民政协的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的状态,尽管如此,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还是与反革命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说明人民政协的工作还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着。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政协还是遭受到了前所未有重大打击,中国政治协商工作也遭受到了重大的挫折。(三)中国政治协商的恢复和完善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是我国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此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了恢复和完善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里,中国共产党改变并丰富了原有的工作原则,形成“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工作原则,说明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了参与我国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得到了强化和巩固。从此以后,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为实现我国的经济、①

  刘振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D].武汉大学,2010.

  12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进言献策,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基层政协是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基层政协的产生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与其他的政协组织相比,基层政协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基层政协有效履行自身职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基层政协的历史发展进程基层政协的组织设置,在历史上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1949年通过的《政协组织法》中明确规定,在中心城市,重要地区、省会等区域可以设立政协的地方委员会,成立相应的机关。1954年颁布的《政协章程》中,规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可以设立政协委员会。1982年制定的新的政协章程中,对政协地方委员会的设置做出了新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政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自治州、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凡有条件的地方,均可设立政协各该地方的地方委员会。”①当前,我国最基层的政协组织是县级政协,基层政协与全国政协以及省、市级政协相比较,除了具备政协具备的职能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二)基层政协的职能基层政协虽然工作范围小,但是其各项职能都和其他政治协商组织相同,基层政协履行好自身的职能对于基层政府的决策、行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治协商的职能。政治协商是基层政协的基本职能,在决策之前与决策的实施过程中,都会在基层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听取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声音,对基层政府和党委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有着促进的作用。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会在决策前就进行充分的协商与论证,求同存异,保证协商后的意见是基本统一的,同时,政治协商没有法律的效力,却可以起到其他权力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民主监督的职能。民主监督对中国政治民主化有着突出的作用,公共决策想要做到民主、科学并且顺利执行,就离不开基层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虽然基层政府的民主监督职能范围不如全国政协那样广泛,但是正是由于基层政协的民主监督,保证了基层政府机关、基层党委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廉政建设,基

  ①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29).13层政协的监督是最有效、最有力度、效果也是最好的监督。再次,参政议政的职能。参政议政是基层政协对基层地区各个方面出现的,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询问民意,共同谈论的过程。可以利用报告、提案等形式,最后向相关部门提出自己的提案或是建议,参政议政是基层政协的重要职能,而且是基层政府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基层政协在基本职能方面,与全国政协没有太大差别,但因为职能所涵盖的范围有区别,所以基层政协的职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比起来,基层政协职能特点主要包括:第一、基层政协在履行其职能时更加接近群众。县级政协组织是最基层的政协组织形式,所以,基层政协在履行自身职能过程中,能够更加接近群众,更清楚群众的诉求,能够保证按照群众的诉求和愿望提出建议。在全国政协委员人员构成多样,来自于各政治团体和不同地区,有来自于基层一线的委员,也有来自于省、市级的岗位上,没有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所以,他们与群众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可是,在基层政协中,绝大部分的委员,都是来自于工作一线的职工代表和民众代表,他们都十分了解基层,接近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到群众工作之中,对于基层政协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踏实的群众基础。第二、基层政协在履行职能的过程给你中更具针对性。县级政协组织作为最基层的政治协商组织,代表基层政协可以给予比其他政协更加具体、实际的意见,这有利于各项意见和提案转化为实际成果。全国政协提出的建议往往是比较宏观的,可是,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性大的特点,这些建议往往不适合一些地区,难以起效。对于基层政协来说,每一个提出的提案或者建议都是针对某个区域的集体情况的,针对性强,这样的提案就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三、职能履行限制多。基层政协虽然能够做到紧密联系群众,能够及时提出合理的提案,但是基层政府的权力很有限,在实际工作中不得不受到区政府、市政府或是省政府的限制,所以,很多提案和建议想要转化为实际成果,都会受到限制。这是基层政协面临的突出而且实际的问题,我国的很多基层政协组织其实际的权力范围很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十分有限,所以其作用经常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来。第四、基层政协的职能应当合理调整。对于最基层的县级政协,由于其特殊性,政治协商的职能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对某个职能进行增加和减少。对于一些基层来说,参政议政职能往往不具备关键作用,因为在基层政协组织中,可以进行政治方面的协商内容十分有限。可是,民主监督的职能对于基层政协就具有更好的效果,应当增加重视,为基层政协组织创造更好的进行民主监督的条

  14件,保证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效果。基层政协履行自身的职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层政协良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能,对于基层党委和基层政府的权利运行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基层政协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基层政协可以让群众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在处理党群关系、政党关系、保证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到协商、监督、建议等政治活动中来,让各民主党派、各界群众保持和加强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基层政协的职能作用,对推动基层政府的法治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都有着有益作用,现在,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分化、地区差异等问题日益突显,为基层政府提出了挑战,基层政策履行自己的职能能够照顾到多数人的参与,也不会忽视少数人的看法,可以有效限制基层政府的公共权力,推动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推动基层政府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15第三章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经过多年的发展,基层政协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基层政协的工作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基层政协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产生这些问题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一、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现状基层政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越来越成熟的进行政治协商条件,让基层政协的活动呈现出经常化的现状,随着政治协商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基层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不断推进。(一)基层政协活动逐渐经常化中国共产党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提出的一条重要理念就是将政治协商加入到决策的过程中。政治协商不但在国家层面的决策中起着越来越发重要的作用,基层政协作用也在许多决策中体现出来,这都得益于基层政协组织开展的政治协商活动次数的不断增加,时间的逐渐延长,准备的越来越充分等因素。在基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各行各业的代表,在基层政协的框架下,对政府提出的政策,社会生活中重要的问题,进行集中的协商和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基层政协活动的经常化为政协职能的有效履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基层政协的发展。现在,基层政治协商活动正在走向常态化、制度化,这就极大的刺激了各界人士参与到政治协商之中,保证了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而且这种变化也使得基层发生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加入到政治协商总,让基层政协的提案质量不断提高,时效性更强。(二)基层政协制度化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政协想要深入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制度化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党委和基层政协依据中共中央以及全国政协关于政治协商的规定和规章制度,通过与基层颁布的,符合各基层实际情况的章程与制度相结合,为基层政协颁布了一系列制度化建设需要的文件和政策,这就对推进基层政协的工作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基层政协建设的实践,也为全国政协制定有关的制度、政策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16在过去,我国最基层的县级政协长期处于一种十分窘迫的状态,尤其是县级政协在组织乡镇工作中处于一种无组织的状态,工作难以进行。这就需要基层政协出台相关的政策对基层政协工作进行管理,例如在乡镇设立政协联络委员会,作为县级政协的派出机构,用以对乡镇的政治协商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加强对乡镇工作的考核和评价,对落后的地方进行整顿,对工作好的地区进行奖励。这些制度化建设都对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协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保证基层政协履行其职能。基层政协的制度建设离不开基层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为基层政协的建设提供经济、人员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基层政协的制度化建设。(三)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对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内容的不断丰富、进一步充实,对政治协商的内容进行充分而有建设性的讨论;对政治协商形式的不断穿行,是提升基层政协协商水准的条件,对实现基层党委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很大意义。今年来,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基层政协在政治协商的过程中都不断进行创新和丰富。在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内容的丰富性方面来讲,近年来基层党委和基层政府越来越多地邀请各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以听证会、协商会、洽谈会等形式,对基层的重大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且颁布了很多明确和丰富政治协商基本内容的文件,让政治协商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可以说现在基层政府政治协商的内容涵盖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各方面政策的协商,”①政府的投资项目的协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监狱、医疗、教育、就业保障等问题的决策,还有关于地区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的产生和调动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政治协商内容的不断丰富,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在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形式不断创新的方面来讲,各地区的基层政协在实践中提出很多值得借鉴,例如:将政治协商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基层政协委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征集提案的内容,并且可以在网上进行对人民群众的意见以及决策进行讨论,网络的作用在基层政协的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各地区基层政协网站的建立不但为政治协商提供了新的平台,也方便了信息沟通的效率,更是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协商的方式。除此以外,一些地区还采取了召开专题协商会议的方式进行政治协商,专题协商会的特点就在于形式多样灵活,可以根据政治协商的内容或者参与人员的数量和特征采取不同的会议形式,满足不同的需求,实现更好的效果。在实践中,既可以采取全体协商的大规模会议模式,也可以采用专题专业的会议等针对某个问题的专门会议。有的政治协商会议使用发言

  ①凌锐燕.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1介绍情况内容,其他人进行补充性讨论和协商的方式,有的使用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人员轮流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进行讨论的方式。二、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存在的问题

  指出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实践中存在问题,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正确评价基层政协工作的情况,指出基层政协履行职能方面的不足之处,为推进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意义。(一)基层政协政治协商作用不明显首先,基层政治协商的主题存在不对等的现象。在决策的制定过程中,都是基层党委起到主要的作用,其他组织再参与到决策中来。可是在实际的决策制定中,基层政协中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社会团体和各界代表的作用十分不明显,对决策的制定和实行难以造成影响,起不到政治协商应当的作用。在有的基层正西组织中,虽然各民主党派在总人数上占有优势,但是民主党派的数量众多,人员十分分散,导致了在基层政协内部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除此以外,那些非民主党派的人士中,很多是有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的人士,如机关单位人员,而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代表数量相对较少,这就让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中,可能会照顾不到普通民众的意见,使得政治协商的作用不足。其次,基层政协在组织上不够完善。由于基层政协涵盖了众多的党派和政治团体,虽然基层政协在理论上应该有着自己完备的组织与机构,可是在实践中,基层政协的组织往往比较松散。政协委员都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与职务政治协商很难做到长效化,他们只能在基层政协的座谈会、调研、协商会议等范围内进行政治协商,在本职工作繁忙时,就难以照顾到继承政协的工作。另外,在广大基层地区,都有人大与政府的组织机构,但是很多地区的基层政协缺乏与之对应的工作机构,这样基层政协的工作能力被弱化了。在有些地区,民众的建议和想法无处表达,人民群众参与想要参与到政治协商很难,不利于基层政协组织发挥作用。再次,基层政协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存在不足。在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能过程中,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往往在协商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政治协商会议往往流于形式,政协委员很难参与到真正的协商中,也无法提出自己的协商意见。政治协商的内容大多是比较宏观的、方向性的内容,缺少有针对性的内容,这就让政协委员在政治协商中缺少针对性,协商的效果大打折扣。从政治协商结果的落实来看,政治协商通过的决策,那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决策的实践效果比较好,而那些比较宏观的问题往往缺少落实的条件,很难有成果。在履行民主监督的职

  1能过程中,缺少了与其他监督形式的联动。基层政协与其他机构相比既没有立法权也没有行政权,虽然基层政协具有对于立法和行政进行监督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与基层党委、政府的权力还是有区别的。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发挥政协组织与人民联系紧密,政协委员素质较高的特点;其劣势在于基层政协的监督不具有强制力,监督的结果无法通过基层政协来实现,而是需要其他机构的合作,基层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才能很好的履行。在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过程中,对于提案的质量把控不够,提案的质量良莠不齐,没有统一的质量或标准,另外,提案的反馈机制不足,让提案的落实成为一个问题,许多提案在反馈方面经常是一个应付的过程,长此以往,不但好的提案的落实和执行效果不得而知,影响提案的落实情况,还会打击基层政协工作的积极性。(二)基层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基层政协工作的参与人员主体是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能否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关系着基层政协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能,基层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某些基层政协委员参与政协工作的积极性不足。一些基层政协委员只参加必须参加的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至于其他基层政协组织的活动,例如调查研究、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活动缺乏积极性。基层政协组织的许多活动,政协委员参与率很低,一些政协委员以自己的本职工作忙没有时间为由不参加,以自己的事情为主或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来决定是否参加基层政协组织的活动,对基层政协的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二,某些基层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组织的活动的质量不高。一些基层政协委员虽然能够参加基层政协组织的各种活动,但是在活动中,缺少了调研、座谈、评议等过程,流于表面,成果有限。这种做法不但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于资源的浪费,还会降低基层政协的工作效率,长此以往,基层政协工作的必要性也会受到质疑,不利于基层政协的继续发展。第三,某些基层政协委员缺乏大局意识。基层政协委员构成多样,有中国共产党员、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等,他们有的在党政机关工作,有的是一线的职工,这就导致有些政协委员对于上级的决策、当前的经济局势认识比较深刻,有些则认识不足,所以,一些基层政协委员就不能用比较全面的想法来看待问题,在看待一些问题时可能仅仅就一个方面或者某个角度来思考,缺乏大局意识,这就使得在政治协商的过程中难以与其他委员达成一致。比如,一些基层政协委员,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提出的提案往往符合自己的诉求而忽视了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能做到全局考虑,让提案有失公平性。

  1第四,某些基层政协委员决策水平不足。基层政协委员要想参加政治协商,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对决策的理解能力、对决策是否能执行判断力等,这样才能对决策提出更有效的建议和意见。可是基层政协委员普遍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在对决策的协商中,对决策的方法、程序、制定环节、能否执行等问题的协商都缺乏理论支持,这就导致决策科学性的缺乏。第五,某些基层政协委员政治协商基础不足。政协委员想要很好地进行政治协商需要具备对于政策有着充分的理解,并且在政治协商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考察等过程,保证政治协商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受制于人力或物力的不足,让政治协商的准备不足,政治协商的效果自然不理想。很多基层政协委员没有能力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看不到真正的问题,自然很难再政治协商中提出最完善的建议。(三)基层政协提出的提案缺乏具体性与实效性不强基层政协的作用是否明显,提案质量的高低,能否转化为成果,成果是否能够造福广大人民群众都是是非常重要指标。在基层政协的实践中,实际情况却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些提案缺乏具体性与实效性。这些提案有的往往过于宏观,好高骛远,提出的问题都是宏观的、具有政策指导性或者是具有战略高度的,没有具体性,这就让这一类提案失去了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可能。有的却过于微观,围绕着某个具体事件展开分析,不具备普遍性,对于解决其他问题或是同类的问题没有指导的作用,无法被接受。在基层政协的工作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很多政协委员本身的工作比较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提案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考察,更没有深度到人民群众之中为自己的提案进行调查研究,他们的提案往往缺乏具体性与现实性,这样的提案没有对于具体问题的研究,对于能否实现也不做出考察,这样的提案就无法被采纳。另外,很多提案还缺乏规范性,不能按照提案应有的撰写规范来书写,不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都存在问题,甚至为了应付基层政协的要求找人代写,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基层政协提案的目的。现在基层政协提案的数量确实增加了,但是提案的质量却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很多政协委员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提案,这样的提案缺乏事实依据,缺乏具体性,缺乏实现的条件,对履行基层政协的职能没有帮助。(四)基层政协自身建设存在问题基层政协作为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参与到政治协商的重要平台,其自身建设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决定着基层政协的发展和完善。

  2首先就是基层政协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第一是经费不足的问题,基层政协的工作经费很紧张,这就让很多调研、走访、培训等工作无法开展,很多时候只能对重点问题进行考察,而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第二是人才资源的匮乏。由于我国历史上几次政治运动,使得各民主党派遭受了重大打击,使得各民主党派的党员出现后继无人的状态。年龄大的党员无法工作后,青年党员对党派的认识、自身的责任认识都存在不足之处,很多基层政协委员缺乏应有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提出了建议缺乏深度。加之各民主党派在待遇上往往不如执政党,而且各民主党派在发展党员的范围上还有着规定,使得党内人才凋敝。其次,部分民主党派的成员参加基层政协的目的性不纯。一部分民主党派的成员加入各民主党派的目的不是为了参加基层政协的工作,而是将加入民主党派以交往的渠道或者追求荣耀等为目的,他们从内心就没有认识到基层镇政协的重要作用。另外,一些民主党派的成员没有切实履行基层政协的职能,对社会民生缺乏了解,没有作为参政党员的政治责任感。他们还有着自己的工作,工作繁忙,更很少能够来到人民群众之中,没有认真研究问题,自然也提不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三、基层政协政治协商产生问题的原因

  基层政协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政治协商的主体的认识不足、基层政协自身建设的不足,基层政协的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和基层政协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找到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基层政协的工作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政治协商主体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基层党委、政府与政协对于政治协商的认识在近几年来不断提升,但是这种认识通常都是不够深刻的,很多基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对于中国协商缺少深刻的领悟。这种情况首先表现在对于政治协商作用认识的不足。很多人认为在基层政协开展的政治协商,就是征求建议,进行监督,化解矛盾途径,可是有些基层领导由于长时间保持的独掌权力的习惯,使得他们认为针织协商就是要分化他们手中的权力,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不利于基层地区的发展。他们对于基层政协可以提升执政能力,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等作用的认识都有欠缺。很多基层党委和基层政府的领导都将基层政协的作用写在文件里和发言稿里,但是能够做到深刻认识并且践行这一理论的人并不多。这种情况还表现在基层政协工作中的重要原则没有得到充分肯定,也没有机会进行实践。理论上来讲,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必须要在基层党委和基层政府作出决策以前就进行,保证政治协

  21商对于提高决策水平的作用,但是在很多地区,这个原则并没有被坚持。很多基层地区,在决策之前进行政治协商的思想还仅仅保存在理论中,对于决策进行政治协商,往往是基层政协的推动与坚持,但是很难得到其他决策机关的支持与响应。这种情况还有一方面表现在基层政协的工作往往很被动,针对性不足。很多地区的基层政协委员大多数往往年龄较大,在工作方面缺乏积极性,而且一些基层政协的领导自己也觉得基层政协组织就是退居“二线”了,在这样的地位多提意见就是在没事找事,多做工作就是多出错误,民主监督的职能就是阻碍别的机关开展工作,参政议政就是越权了。他们认为基层政协的工作只要学习一下中央下发的与人民政协相关的文件、规定就足够了,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基层政协的工作就免不了陷入到了开会来落实会议精神,发布文件来学习文件内容的怪圈中。现在,大多数的基层政协在机构设置和工作方式上,基本还是照搬全国政协的样子,在基层政协工作方面,不去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这就导致基层政协在政治协商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往往只能触及问题的表面,难以起到效果。(二)基层政协中的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足从各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来说,一方面,各民主党派缺少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建立初期,各民主党派多少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了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加入党人民政协中,但是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已经没有民族资产阶级了,各民主党派在失去了自己的阶级基础后,认为自己没有所代表的利益了。过去的各民主党派为了反对一党专政,实现中国解放的愿望,不断地努力,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成了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它们不再提出自己的纲领,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政治主张,主张各民主党派利益一致,这种情况就导致,在政治协商的过程中没有指导思想,使得各民主党派没有自己的特色,对决策的建议范围广但深度不足。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缺少自己的指导思想,由于这些民主党派本来就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仅仅是依靠着政治协商会议的框架就缺乏应有的凝聚力,这就不利于它们参与到基层政协的工作中。在基层政协的工作中,需要系统的指导思想来组织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可以有理可依,促进政治协商的有效进行。各民主党派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才能指导各自的党员更好地履行基层政协的各项职能,增加对党派的认同感,增加对基层政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三)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缺乏约束性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为了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提出了一些要求,颁发了一些文件,制定了一些工作原则,可是要求提的多,能够真正适合基层政协工作,22推进政治协商不断发展,开拓创新工作形式的很少。从多年的实践结果来看,阶层政协在政治协商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就是针对基层政协自身建设的要求在相关文件中提的比较多,可是对基层党委和基层政府如何处理与基层政协的关系问题,如何促进基层政协的工作,如何领导基层政协进行工作方面的要求却很少,尤其是缺乏对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制度性规定以及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的意见和规定。即使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执政党的协商、人民代表大会的协商、人民政府的协商以及其他各种协商的规则,可是这个文件作为中央发布的文件,不可能对各项工作都做出细致的部署,缺乏对于开展工作需要的配套制度。依照目前的情况来讲,只有全国政协和省、市级政协推出了关于政治协商的具体实施办法,中央关于基层政协如何进行政治协商,还没有明确的指示。其次,有关基层政协怎样推进政治协商工作的要求,也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大多是指导性的规定。不论是中央颁布的《政协章程》还是各级地方党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都肯定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可是人民政协如何进行政治协商仍然没有各处具体的要求,很难在制度上进行建设,很多规定的执行也无从下手。地方颁布的文件也多是对于中央文件的照搬照抄,没有对于地方工作具体实践的内容,缺少可操作性。再次,对于基层政协的原则性规定很明确,缺少制约性的规定。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党委发布的有关政治协商的规定,在制约性措施的规定存在缺失,往往只明确了应该做什么却不规定如何问责,这些规定对于政治协商结果的执行,相关部门的工作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和问责制度。很多情况下,出现了问题只能不了了之,基层政协的工作经常只能流于表面,做的很多都是形式工作,就与制度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相关人员对政治协商的参与意识缺失我国的政治协商能够持续发展,离不开现代我国各界认识积极地参与到政治协商的实践活动之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前进。但是我国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政治生活发展历程,我国的历史长期处于封建专政时期,这就使得我国人民的思想长期受到专制思想的影响,虽然专制制度已经被破除,但是官本位、讲人情等思想依然存在。尤其在基层社会,普通群众对于社会等级的观念依然存在,很多政协委员也深受这种等级社会思想的影响,缺少西方民主思想传统使得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非常困难。除此以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贫富差距加大,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对立现象日渐清晰,随着人民共同精神家园的缺失,人民群众之间产生的信任危机。

  在我国广大的基层群众中,特别是农民、下层工人、弱势群体等人民群体,23产生了严重的仇富、仇权心理,面对长久以来政府的贪污腐败、滥用公权、不作为等情况,失去了对于政府的信任,这就使得这些社会群体不再相信正常的反映问题的方式,不论遇到何种问题,他们都使用上访的方式来反映问题,这也使得群众与政府之间正常的沟通渠道丧失,群体性事件增加。这种现状就导致国家和政府的公信力不断丧失,人民群众不再相信各级国家机关和政府。这种社会风气就使得政治协商在基层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基层政协委员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很有可能不信任这些基层政协委员,不会将自己的问题反映给他们,这就影响到了基层政协委员的工作,无法对基层民众的想法和社情民意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他们的政治协商自然也不会反映真正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问题就会让政府和政协的公信力不断丧失,让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不利于基层政协反映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加强沟通,实现基层政协的应有的作用。

  24第四章完善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对策基层政协想要进一步推进政治协商的应用与发展,就需要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针对现阶段基层政协的建设,需要加强对其领导,加强对基层政协委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完善基层政协的制度化建设,培育基层社会的文化基础。

  一、加强对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领导加强对于基层政协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政协建设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只有严格执行中央和地方关于基层政协开展工作的相关规定,主动就基层决策展开政治协商,推进政治协商成果的转化与落实,才能保障基层政协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严格执行中央和地方关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规定基层党委和基层政府对于中央和地方制定的,关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规定的执行与落实,是推进基层政协制度化建设的首要环节,中央和地方党委为了推进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发布的文件和规则比较多,其中也有一些可以应用于基层政协工作的行为准则和办法,现阶段很多措施得不到认真的施行,使得基层政协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是缺少了政策性的支持,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果各地区的基层党委和政府能够认真贯彻关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规章制度,基层政协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其工作成效也会显著加强。基层党委和政府想要落实关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相关规定,首先就要负起领导基层政协工作责任。基层党委和政府需要严格遵守中央制定的有关政治协商的内容与程序的规则,排除用报告取代协商,用一般问题讨论代替问题的协商,基层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必须亲身管理、协调和组织基层政协工作,参与到政治协商工作来。要根据重要和地方关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文件,推出加强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具体办法指明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结果等要素,推进政治协商正真融入到决策的程序之中,让政治协商的结果确实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其次,要确立保障政治协商的制度。将政治协商作为保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健全政治协商的机制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对于重大事务的决策,坚决保证政治协商内容和过程的信息公开,按时对公众宣布政治协商的主题。程序等相关情况,改善政治协商过程中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在涉及范围较广泛的重要决策过程中,25在上交到基层党委或基层政府之前,必须经过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并且给出协商的意见,如果缺少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坚决不能进行决策。

  (二)主动就基层重大决策展开政治协商过去的基层政协工作往往是被动进行的,形式多过内容的状态,这就要求基层党委和政府改变对于基层政府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主动就基层的重大决策,重要问题拿到基层政协上进行政治协商。基层地区的重大决策重要问题对于本地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民众的也非常关注这一类决策和问题,基层党委和政府能够就这一类问题和决策主动进行政治协商,发挥了基层政协的重要作用,落实了中央和地方关于基层政协的相关文件精神。对于重大决策,重要问题的政治协商,有利于起到牵头作用,可以有效带领其他一般决策和事项等在基层政府进行政治协商,全面促进政治协商的发展和落实。另外,基层党委和政府能够主动就本地区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倾听社会各界的声音,将注意力集中在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主动听取民意,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可以激发人民群众加入到公共决策中的热情,让人民群众的意愿得到表达。有利于重塑基层政府的公信力。让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各主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顺畅,并逐渐形成有事多协商,协商就要达到协商的效果的良性循环,保证基层政协在基层地区的重要作用。

  (三)推进政治协商成果的转化和落实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结果转化为实际成果,对决策产生有益的影响是政治协商的重要作用根本。如果政治协商的成果不能转化,无法落实,那么基层政协商提出的建议就没有现实意义,基层政协的工作也是纸上谈兵,这不但削弱了政治协商对于决策的影响,而且降低了基层政协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参遇到政治协商的积极性。从理论上来讲,基层政协应该对政治协商结果的转化负起责任,对于政治协商结果的实践和听取状况进行跟踪,针对那些在政治协商过程中通过基层政协代表协商、论证充分的建议和意见,应该始终关注其落实情况,指导转化为成果。同时建立健全基层政协意见督办机制,在基层党委、基层政府与基层政协的共同努力之下,建立一些列考核、问责、监督机制,保证政治协商的成果能够确实得到其他部门的重视,顺利落实。基层政协需要对政治协商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做到有据可依,记录上应该写明基层党委和政府对于政治协商结果的看法,是否予以同意,如果同意应当交由那一部门进行落实。对于进行落实政治协商结果的部门,要进行监督问责,给这些部门提出意见,督促经办部门为政治协商成果的转化提供明确的时间表和执行过程,交给基层党委、政府和政协的督办部门审核

  26并实行监督,如果没有按时达到目标,追究该部门的责任,并且要求其限期整改。基层党委、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政治协商结果转化严格要求,确立时间标准,并且定期向基层政协反映情况,征求基层政协委员对于实际情况的看法,如果出现问题需要经办部门对基层政协委员说明情况,给予改正的具体办法。基层政协也不能被动依靠其他部门,而是应当主动联合基层党委和基层政府以及其他部门,对政治协商的结果转化情况进行调查、走访、研究,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找出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有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以期解决问题,促进政治协商结果更好的转化。

  二、加强基层政协委员的素质来增强其履行职责的能力

  强化基层政协委员的基本素养,加强基层政协委员联系人民群众的能力,提升基层政协委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加强基层政协委员履行其职能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基层政协委员都能具备过硬的素质,基层政协才能保证政治协商的质量。

  (一)提高基层政协委员的基本素养首先,提高基层政协委员对于政治理论的理解。各地基层政协应该重视政协委员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将组织基层政协委员学习国家各项政治理论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对于基层政协委员的培训中,要重点学习我国党和国家的政策、政治协商理论、统一战线理论等,并且对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进行讲解。对政协委员的培训,对政治协商的重要问题的讲解,都要在基层政协会议召开前进行,保证其工作实效性。加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各界人士集中对党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或决策文件进行学习,掌握政治动态。

  其次,提高基层政协委员自身修养。基层政协委员来源比较复杂,通过党委、各民主党派、统战部门、社会团体等各种方式产生,其素质通常不同,不排除在基层政协委员中存在自身素养地,缺乏政治协商的能力,这就会对政治协商主义作用的发挥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要加强对基层政协委员产生的考核制度,提高委员的自身修养,政协委员产生后要加强对其各项修养的培育,发挥基层政协委员应有的作用。

  再次,提高政协委员的提案能力。提案是基层政协委员发挥其主体作用的重要手段,提高基层政协委员的提案质量,可以有效提升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对于决策的影响,也是让人民群众的社情民意反映通道保持畅通,基层社会信息及时、快速、有效反映到基层政协委员的重要形式之一。

  2(二)提高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能力基层政协是距离人民最近的政治协商组织,应该与人民保持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政协经常以口号代替行动,不与群众联系。基层政协委员与群众联系的缺失就导致了脱离群众的情况,不能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不知道人民群众的需要,这就无法做到表达人民的意见,也无法代表社会各界进行政治协商。所以,基层政协委员一定要保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证人民群众的真实情况能够反映到位,关注人民群众真实的想法,乐于听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提高基层政协委员联系人民群众的能力方面,可以采纳以下建议。

  这就要求基层政协委员定期到基层进行调研,让政协委员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持续了解,想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基层政协委员定期下基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对于重要、棘手的问题要不怕麻烦,不怕困难,坚持了解情况,收集真实的情况向基层政协和基层党委反映。保持基层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持畅通,在基层政协的实践中,政协委员是哪些人,只有与基层政协相关的部门才知道,而大多数群众都不了解,想要反映情况却找不到政协委员,即使知道了也很难找到联系基层政协委员的方式,人民群众的意见就无法反映。对于这种情况,基层政协组织应该及时公布基层政协委员的住址或者是通讯方式,让想要反映情况的群众能够找到基层政协委员,如果基层政协委员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群众也可以向基层政协反映,督促其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提高基层政协委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基层政协委员是基层政协开展政治协商工作的主体,每个政协委员都代表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整个政协委员的群体就代表着社会中各行各业、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但是现在,基层政协委员在工作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很多基层政协委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存在不足,想要发挥基层政协的作用,就离不开对基层政协委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培育。

  首先要改革基层政协委员选拔机制。当前基层政协委员的选拔基本是听从组织的安排,是被动的选拔模式。这种被动的选拔方式,不利于发动基层群众参与到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中来。不仅如此,采取这种选拔模式让党政机关领导成为政协委员的机会很大,但是这样的政协委员在工作中又缺乏协商的思想,在政治协商过程中不能真正考虑人民的根本需求。所以,制定严格的基层政协委员选拔机制,利用能者得之的原则,选拔出一批政治素质、个人能力、自身修养水平都相对较高的委员,对于加强基层政协委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基层政协更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2其次要提高基层政协委员的资格标准。当前我国的政协委员往往是一种带有荣誉象征的头衔,成为政协委员的通常是单位领导、文艺界和体育界的名人、科学技术人才、企业家等,这类人士占了大多数,在各地基层政协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虽然他们有着很强的专业能力和成就,但是基层政协毕竟是一个参加到基层公共决策协商、参与基层重要事务的组织,在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在基层政协委员的组织结构方面,应当提高农业人士、基层工人、法律人士等方面委员的比例,进一步丰富基层政协的人员构成,推进政治协商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再次要进行设置专职基层政协委员的的尝试。很多基层政协委员都有着自己的工作,这就可能干扰他们在政治协商中的活动,影响政治协商的质量。基层政协可以试着设立一部分专职基层政协委员,他们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基层政治协商工作中。这些专职基层政协委员可以脱离工作和社会阶层的限制,把全部精力放在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工作中,为提高基层政协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三、完善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

  我国的基层政协在制度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开展,明确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程序化、规范化以及执行,明确基层政协委员的调研工作时间和问题意识,推进政治协商的法制化建设都有助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一)确保基层政协政治民主协商程序的规范化和执行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程序化,具有提高政治协商工作效率,保证协商过程与协商结果的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的重要作用。基层政治协商想要对决策起到作用,就要有一套合理、科学、可操作的政治协商规范,并且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执行。通过合理的政治协商程序进行工作,可以有效保证政治协商的结果的转化,对决策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基层政协必须加强政治协商的程序化建设,这项要求落到具体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对于政治协商程序的设计方面,应该明确三个主要原则。第一就是将政治协商的具体规定利用制度化的方式作出明确的限定,将规定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制度,除了将政治协商各种规程型文件进行细致解读,明确文件的具体要求外,还要将这些文件的内容转化成基层政协工作的规则。第二是加大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基层政协在政治协商工作中往往缺乏应有的约束力,使得基层人民群众虽然对基层政协有着很高的期盼,但是实际工作中能做到是事情很少,很多政治协商的结果都留在了纸面上,没有得到转化。因此,政治协商

  2需要制度化、程序化的保障,在政治协商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走程序,通过程序化保障政治协商在工作中的原则。第三是需要把基层政治协商的程序和执行用法律的形式建立起来,利用法律的强制力确保政治协商的执行。

  (二)明确规定政协委员的调研时间并提高调研中的问题意识基层政协想要更好地进行政治协商的工作,一方面需要明确规定基层政协委员的调研时间。现在很多基层政协委员在政治协商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工作没有实效性和实际性,往往是因为到基层调研的时间不足,由于基层政治委员还有自己的其他工作,让他们的调研时间不固定,时间比较充裕时就多进行基层调研,在比较忙碌时往往无暇顾及调研工作,再加上对于基层政协工作的不重视和对待工作的惰性,使得很多基层政协委员的基层调研时间严重不足。没有实际调查,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无法反映基层的现状,自然无法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基层政协委员调研的时间,可以让他们的调查更加充分,更加具体,这就让他们的意见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政治协商结果的转化更加顺利。

  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基层政协委员在调研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很多基层政协委员在下基层调研的过程中没有问题意识,所以在调研中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这就降低了调研的效率和成果,这种漫无目的的调研不但浪费了基层政协委员的时间,还浪费了基层政协的各种资源,无形中降低了人民群众对于基层政协的信任。

  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基层政协委员带着问题对基层进行深入而彻底的调研。基层政协委员在基层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不能就把调研当做是一个不得不做的工作,而是要带着问题意识,想到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将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放在调研的首位,而不是做面子工程。只有带着问题走进基层,才能为之后的基层政治协商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支持,保证调研结果得以转化。

  (三)推进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法制化进程基层政协是基层政治协商工作的进行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对于其工作的开展,还缺乏宪法和法律的保障,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基层政协发展的障碍。对基层政协的职能、作用与性质的规定,主要是在中央和地方党委的相关文件、人民政协的章程中规定的,还有一些是政协自己制定的制度,虽然对基层政协的工作有着规定,但始终不具备法律的强制力,缺少了这种强制力,基层政协的地位和作用就不会像其他政治组织那样被承认。想要保证政治协商制度的顺利开展就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总要作用,这种法律制度必须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只有在依法治国的思

  3想指导下,不断完善有关基层政协法律制度,才能保证基层政治协商不会因为个人的主观判断而遭受阻碍。

  第一,需要宪法对政治协商组织给予保障。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就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就是将政治协商以的主体、地位、基本内容以及程序等写入宪法,来保证利用宪法来保证政治协商的工作顺利进行。通过以宪法为代表的各项法律法规对于政治协商地位的规定,然政治协商工作得到了法理上的支持,保证了人民群众反映情况的渠道,然政治协商有了法律的保护。在实践层面,不论是中央还是在基层,在做出重大决策或是重大人事变动之前,都事先进行了政治协商,征求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看法。而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会议在一个时间段召开,双方的代表相互交流,交换意见,这都为政治协的法制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应当制定针对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单行法,具体化规定政治协商的程序与内容。在依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内容的原则上,基层地区应该通过立法方式,对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成果的转化给予规定,保证基层政协的工作法制化建设不断推进。

  四、培育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政治文化基础

  我国由于历史原因,缺乏政治协商的文化基础,尤其是在基层,广大基层人民对于政治协商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只有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到政治生活总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对于政治协商这一民族渠道的认同感,才能保证基层政协的在群众心中的认同感。(一)提高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

  人民群众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基层的政治生活中,才能推动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深入发展。这就需要大力提高基层人民群众对于政治协商的认识,对于自己权利的认识,对于政治参与的认识,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认识到参与基层政治协商是和自身利益诉求有着直接联系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基层群众的主体认识、法治观念和平等挂念相继出现和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政治生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参与公共政治生活,公共事务的管理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这就为了唤起基层群众参与到基层政治协商的工作中的积极性提供的前提。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基层人民群众的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建设基层群众能够接受的政治文化,加

  31强基层群众的公民意识建立,提升公民参加政治协商的主动性与主体认识,创造基层政协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基层的人民群众对于政治生活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基层政协的工作自然就得到了进步一的提升,反过来基层政协的工作又能促进基层群众对于基层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推动基层政治协商在更广泛的区域发展。

  (二)提升群众对政治协商民主渠道的认同感基层政协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与基层党委、基层政府之前密切联系的重要沟通渠道,起着双方密切联系的作用。我国的基层党委领导着基层的所有工作,基层党委和政府在基层政治协商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起着领导与主导的作用。基层政协想要起到沟通渠道作用,就要得到各界基层群众对于其工作的肯定。

  首先,基层政协要对工作的机制进行大胆创新,扩展基层群众反映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人民群众真实的想法,在政治协商中挑选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关注民生的情况,提出更有意义的建议。强化对于政治协商结果的宣扬,加大基层政治协商的知名度,让基层群众真正了解基层政协的工作,认识到基层政治协商能够让自身的利益得以实现,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应当得到伸张,认识到基层政协是可以让自己的问题得到反映,是一个合法的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

  其次,应该在基层政协开展的政治协商工作过程中,加强对于政治协商制度和协商民主思想的宣传。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对于基层群众参与政治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促进作用,在政治协商的过程中,基层群众可以参与到协商中来,参加协商,交换意见,这可以他们知道政治协商需要拥有的政治素养,同时也能够了解政治协商的程序,让基层群众参加基层政治协商的能力不断提升。在基层群众有序参与到基层政治协商的过程中,也让他们对于现有的政治协商制度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认识到基层政协重要的渠道作用,更加乐于加入到基层政治协商的工作中,表达自己的意愿。

  五、建立基层政协和基层政协委员评估机制我国的基层政协的工作质量长期难以提升,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以及基层政协委员提案情况的评估,由于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评估机制,使得基层政协的工作情况无法进行量化的评价,很多基层政协委员用应付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缺少制度化的评估,就无法开展制度化的管理,自然不利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开展。(一)针对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评估

  32我国基层政协在开展政治协商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导致许多地区的基层政协对待政治协商工作,都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在政治协商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建议的采纳与执行情况也缺乏跟踪调查。针对基层政协开展的政治协商工作应当包括:第一,对于年内基层政协总共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数量进行评估。保证基层政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利于提高基层政治协商的时效性,保证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可以及时的提出,同时也能及时将意见的采纳情况反映给基层政协。第二,对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会议上所提出建议的选题进行评估。这些建议的选题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基层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影响着这些建议是否能被采纳,决定着这些意见是否有意义,只有真正体现了基层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意见才是好的意见。第三,对建议被采纳情况的评估。建议被采纳的情况关乎着建议能否顺利转换为成果,也决定着基层政治协商的质量,对其进行评估,有利于提升建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针对基层政协委员提案情况的评估除了针对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开展有效的评估以外,想要提高基层政协的工作效果,还需要建立针对基层政协委员提案情况的评估。这种评估主要是对于基层政协委员的提案是否能够照顾到群众的利益,还有提案的实际转化率为标准进行的评估,评估的结果直接与基层政协委员的工作评价挂钩,提高基层政协委员对于提案质量的重视程度。对于基层政协委员提案情况的评估,一方面要对基层政协委员的提案是否符合基层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进行评估,对于那些没有反映实际情况,偏离群众意愿的提案,坚决要求改正,如果按期不能改正的记录在案,降低对提出这种提案的政协委员的评价,在其职务提升等情况下,将这种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因素进行反映。另一方面,对基层政协委员提出提案的采用率和实际转化率进行评估,这就让基层政协委员在提案过程中,不光要重视数量,还要重视质量,确保提案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确保提案是经过基层政协委员实地考察过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只有这样,基层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才是有实用价值的,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工作才真正具有影响力和实用性。

  33结

  语

  本文着眼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对政治协商思想渊源的整理过程中,总结出政治协商的重要内涵,并且对我国政治协商的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基层政协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了基层政协的理论。在深入研究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实践后,分析现阶段我国基层政协在政治协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及其原因,据此试着找出加强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政策。通过对现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综合研究,总体分析,认为想要推进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不断发展完善,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基层党委对于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领导与支持,基层政府需要执行中央关于政治协商的规定,履行自身的职责,保证机政治协商顺利进行。主动就基层的重要决策和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推进基层政协政治协商结果的转化与落实,实现政治协商的重要作用,保证基层政协工作的实效性。其次,需要加强基层政协委员的各项重要素质,保证基层政协工作的顺利开展。培养基层政协委员的基本素质,让良莠不齐的基层政协委员可以胜任基层政协安排的工作;提高基层政协委员联系人民群众的能力,保证他们调研的定期进行和长期坚持是总要的制度约束;提高基层政协委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水平,提高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督促意见落实的能力。再次,完善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有助于完善基层政治协商工作的程序化建设,让政治协商的程序更加规范化,保证其结果的执行情况;对于基层政协委员调研时间和调研中问题意识的规定,提高基层政协委员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调研工作的质量;推进基层政协法治化建设,有利于保障基层政协的法律地位,让基层政协的政治协商更具权威性。最后,培育基层群众进行政治协商的政治文化基础,基层政治协商工作的不足往往是由于基层群众对于政治协商的不信任、不了解、不关心,提高基层群众参与政治协商的积极性,提升基层群众对政治协商的认识和信任,这样才能让真正的民意反映到基层政治协商中。本文还讨论了对于基层政协和基层政协委员的评估机制,在基层政协工作本身的层面,对于政协委员每年参加基层政治协商会议的次数和提出意见被采纳的情况作出明确规定,在政协委员提案的层面,这些提案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保证提案的采用率。本文的研究结论还有不足之处,对于基层政协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推进基层政治协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措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找到更适合基层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方法,使其不断完善发展。

  34参考文献

  学术专著: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2]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田克勤,孙堂厚,李彩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唐忠义.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5]马黎晖.中国民主协商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李洪峰.十八大报告学习笔记[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7]王圣诵.基层民主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董江爱.中国县市级政府民主与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9]彭穗宁.四川基层民主建设研究报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10]肖立辉.中国基层民主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1](美)菲什金,(美)拉斯莱特.民主协商论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2]肖贵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游龙波.基层民主自治案例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14]马英莉.中国政治协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学位论文:

  [1]魏芙蓉.中国特色行政民主协商研究[D].吉林大学2014[2]吕慧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文化渊源研究[D].吉林大学2015[3]刘秀玲.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研究[D].吉林大学2015[4]刘俊杰当代中国党际民主协商研究[D].吉林大学2012[5]张梦涛.中国特色民主协商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6]于建波.县市级政府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7]范会勋.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协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8]孙存良.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9]朱蕊.地方人民政协履职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10]刘沛.地方政协推进协商民主深入发展实现方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5.[11]冯亚玲.地方政协参与公共决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4.[12]葛朝晖.地方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及其对政府决策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13]韦晶晶.地方政协的协商治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3.[14]王力.地方政协民意表达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3.[15]叶佳.县级政协职能发挥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16]高山.地方政协中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状况分析[D].兰州大学,2013.

  35[17]付余华.地方政协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18]卢洪.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19]刘振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D].武汉大学,2010.[20]凌锐燕.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期刊论文:[1]董树彬.论中国民主协商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J].理论与改革.2014(04)[2]韩喜平,董树彬.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互动发展[J].长白学刊.2014(02)[3]胡永保,杨弘.中国县市级政府协商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理论探讨.2013(06)[4]韩禹.论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功能[J].理论观察.2013(07)[5]尤适,李宁.当前县市级政府民主政治发展困境与路径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6]黄军,李金莹.新时期县市级政府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10)[7]郭小聪,代凯.试论中西方民主协商的区别与联系[J].学习与实践.2012(06)[8]杜君,嵇景岩.论有效提升领导干部的领导力与执行力[J].理论探讨.2011(04)[9]宋连胜,董树彬.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的实现路径[J].政治学研究.2011(03)[10]张等文,刘彤.民主协商理论本土化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J].学习与探索.2011(02)[11]关振国,朱哲.民主协商的监督问题探讨[J].理论探索.2015(03)[12]章伟,曾峻.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形态创新及其趋向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02)[13]潘坤.发展民主协商防止资本权力化[J].理论探索.2014(05)[14]马德普.民主协商是选举民主的补充吗[J].政治学研究.2014(04)[15]李涛,王新强.民主协商、选举民主与民主政治建设[J].政治学研究.2014(03)[16]项继权,李晓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新机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02)[17]张献生,吴茜.试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制度[J].政治学研究.2014(01)[18]李郁芳,蔡少琴.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村民自治与“一事一议”——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J].东南学术.2013(02)[19]王蕾,方玉媚.从系统观看“一事一议”制度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J].系统科学学报.2011(02)[20]贺雪峰,何包钢.民主化村级治理的两种类型——村集体经济状况对村民自治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12(06)

  36[21]范少辰.理性协商的批评与回应——民主协商方式当代争论的政治思想史考察[J].理论与现代化,2015,06:50-56.[22]汪立坤.立法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地方政协开展立法协商工作的探讨[J].党政干部学刊,2015,12:26-29.[23]王邦佐.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J].政治学研究,2005,01:67-69.[24]刘振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64-67.[25]慕良泽.建国以来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建设的主要特点和经验[J].前沿,2013,05:12-15.[26]陈扬富.政治协商的内涵及其运作[J].政协天地,2010,Z1:53-54.[27]陈玉凤.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的联系与区别[J].中国统一战线,2014,09:23-25.[28]王新尚.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实践[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0,03.[29]王国麟.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6).

  3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王慧,女,满族,辽宁省兴城人,出生于1988年7月。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就读于沈阳工程学院英语学院,英语国际商务方向,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

  王慧.构建新形势下和谐校园文化[J].山西青年,2017,02.

  3致

  谢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在沈阳师范大学度过的,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成为过去,到了要与我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分别的时候了,我的内心感觉到深深的不舍。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单春晓教授。单老师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在学习上,单老师理论知识丰富,治学严谨,态度认真,对待同学的疑问总是能够孜孜不倦的进行指导,而且,单老师还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尽管对待知识总是保持严谨的态度,但是课堂的气氛一点也不沉闷,单老师总是用幽默而朴实的话语向我们解释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方便我们的理解,加深我们的认识。在单老师的课堂上,我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对待问题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生活中,单老师不但经常关心我学业,还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予我指导,以他负责任的态度为我做出表率。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更是多亏了单老师对我的指点迷津,不厌其烦的对我的论文进行不厌其烦的指导,才让我的论文能够越发完善。我知道我的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距离老师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不会辜负单老师对我的期望。我要感谢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帮助我的张红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张红老师就对于课程内容进行认真的讲解,在论文写作期间,张红老师针对我的论文给出了很多重要的修改意见,帮助我修改我论文中的不足之处。除此以外我还要感谢高燕宁老师,虽然只上过他的一门课,但是高老师丰富的学识和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要感谢在论文修改过程中的崔晓庚老师、秦晓波老师、宋海琼老师等各位老师针对我论文的修改而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是你们的帮助让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让我的论文也能够更加完善。我要感谢2015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的同学,李芳华和田阳,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同窗之情不断加深,感谢我的同学们,是你们在我学习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我支持和帮助,没有你们我的研究生时光就不会这样美好。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在我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总是给我无理由的支持与帮助,让我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在沈阳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的三年时间里,我收获了许多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修养,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帮助。

  39

篇八:政协基层协商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基层反映:基层政协“界别协商议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政协“界别协商议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将“体现界别特点”作为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的重点,提出“要根据界别的特点和要求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界别是政协最独特的性质、最显著的优势。

  界别协商议政工作将发挥界别独特作用与履行协商议政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具有纲举目张、贯穿全局、牵引政协整体履职的重要功能。因此,分析当前基层政协界别协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基层政协界别协商工作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主要问题

  (一)界别协商议政的意识有待增强

  1、政协组织的界别协商议政意识不够。这源于长期以来对协商议政主体的过度偏重。

  一是偏重政协组织。认为政协组织的协商议政能力强于各个界别的协商议政能力,因此,对政协全会、常委会、主席会议、专委会的协商议政看得很重,而对界别的协商议政看得相对较轻。

  二是偏重政协机关。认为政协机关内精英集聚,主席会议成员、专委会成员和机关干部理应成为协商的主力,而界别成员水平良莠不齐,难以形成统一意见,从而忽视界别协商议政。

  三是偏重党派代表。认为界别的重点是党派,协商议政主要邀请党派代表参加。界别成员组织松散,很难物色出真正的界别代表。

  四是偏重少数委员。认为能写、能讲、积极性高的委员就是协商议政的好委员,在协商议政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些老面孔。

  2、政协委员的界别协商议政意识不够。政协委员虽由界别推选产生,但许多政协委员对所代表的界别工作不详,所交的提案或社情民意的内容较少涉及所代表界别的工作,参与协商议政所代表的往往是个人或所在小组或专委会,对其自身应当是界别代表的“角色”意识不强。

  3、对口单位的界别协商议政意识不够。政协的界别一般都有对口党政单位,如农业界别对应农工委(办),教育界别对应教育局,民族宗教界别对应民族宗教局等。但对口单位也很少主动联系对应的界别;在通报工作时,党政单位往往也是以信函的方式向所有政协委员通报,没有专门向对应界别通报,也很少邀请对应界别的委员视察本部门工作。

  (二)界别协商议政的组织活动有待加强

  1、界别小组的组织活动有待加强。虽然各界别都确定了召集人,但界别小组只是在政协全委会期间的讨论阶段真正发挥作用。总体来说,界别小组组织松散。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正是如此,界别小组很少以“界别”的名义开展委员协商、调研等活动,也很少以“界别”的名义提交提案或反映社情民意,即使有以“界别”的名义提交提案或反映社情民意,往往也只是一两个界别委员的个人成果,真正在本界别内协商议政过并取得一致意见的成果微乎其微。

  2、政协对界别协商议政的领导待加强。由于界别小组难以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所以协商议政时,政协往往只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代表和骨干委员参加,对界别小组重视不够,也很少主动组织、领导界别小组开展相应活动。

  (三)界别协商议政的能力有待提高

  1、在于界别的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新兴领域的协商议政质量难以提高。如当前的界别设置,未能把广大金融、IT等新兴产业从业代表人士吸收进来,导致这些领域协商议政质量难以提高。

  2、在于界别委员的代表性不足,导致一些委员难以代表本界别协商议政。一方面某些界别委员,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真正的界别代表。另一方面,在界别人数比例上,存在“上层人士多、基层人数少,强势群体人数多、弱势群体人数少”等问题。委员人数少的界别,话语权就小,其协商议政的能力自然偏弱。

  (四)界别协商议政的载体有待丰富

  界别协商议政的载体不足,直接影响到界别工作的活力和成效。现有载体界别特征不明显,现有的政治协商形式主要有8种:包括政协全会、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专题协商会,政协党组受党委委托召开的座谈会、秘书长会议、专委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由政协各组成单位和各界代表人士参加的内部协商会。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主要为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提交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这些协商议政,从称谓到参加对象再到运作程序,都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界别特征。部分协商议政活动虽以“界别”冠名,但实际运作过程中,以专委会代替界别、以党派代替界别、以个别委员代表界别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

  (五)界别协商议政的制度、机制有待健全

  界别协商议政一般要经历议题选定、组织实施、成果形式及跟踪反馈等阶段,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也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工程;同时,界别协商议政需要在规范的制度安排下,由一个相对固定的组织去落实,去保障,才能有序、有度,才能取得实效。但到目前为止,对如何组织界别协商议政这一问题还较模糊,也没有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界别协商议政工作机制制度。

  对策建议

  (一)增强界别协商议政的意识

  1、要增强政协组织的界别协商议政意识

  一要进一步增强界别协商议政意识,尊重界别的主体地位,经常鼓励和组织开展界别协商议政工作,确保界别协商议政在政协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并把它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年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安排。二要规范界别协商程序。由政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针对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反响热烈的重大问题,提出开展协商的议题,也可与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商提出议题。界别协商议题确定后,组织相关界别和领域的委员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发挥界别独特优势,努力做深做细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界别协商活动,提出协商意见,并及时整理报送协商成果。党政有关部门对界别协商意见应认真研究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加强跟踪督察,促进意见落实。

  2、要增强政协委员的界别协商议政意识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增强政协委员的界别协商意识增强政协委员的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政协委员要随时随地收录散落于界别群众乃至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诉求、见解智慧并将其合理的诉求和真知灼见通过政协这一平台向党政部门反映。政协委员从界别中来,更要到界别群众中去,要同所联系的界别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保持密切联系,倾听其心声,明白其疾苦,同界别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同呼吸、共甘苦。政协委员只有增强了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他们的界别协商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根基,才会有底气。

  3、要增强对口单位的界别协商议政意识

  政协要联合党委、政府,以文件形式,明确每个政协界别所对应的党政部门和社会组织等协商议政对象,健全工作联系制度,构建界别与对口单位的联系网,以提高对口单位的界别意识,为界别协商议政提供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提升政协委员的界别协商议政能力

  1、要提高政协委员的学习能力

  政协委员不能只熟悉自己所擅长的专业,还要全面了解所联系界别的基本情况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更要明白党的大政方针、重点和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政协委员不能只熟悉理论知识,还要全面了解政协的规章制度,更要有将所学知识纳入调研社会现实并运用于界别议商的能力和方法。政协委员只有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政治协商的高手学习,向群众学习,才能找到“党政重视,群众关心,界别所长”的交汇点,才能找到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才能找到界别协商的切入点。

  2、要提高政协委员的调研能力

  当确定了界别协商的课题后,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界别所具有的“直接联系界别群众,专业优势明显,整体利益一致”等优势,静下心,沉住气,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努力做深做精议题。

  3、要提高政协委员的成果转化能力

  在形成调研成果后,政协委员要充分利用好政协这一平台,在政协的组织领导下,根据调研成果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社情民意、政协提案等合适的形式,用适宜的方式与党政相关部门协商,做好沟通工作,使调研成果尽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现实成果。

  (三)规范界别协商议政的流程

  1、科学“选题”

  在“选什么”方面,注重做到知己知彼,这个“己”就是界别的优势和特点,这个“彼”就是党政工作的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从而找准“党政重视、群众关心、界别所长”的交汇点,选择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课题来进行协商。在“怎么选”方面,探索建立“交互式”选题模式:一方面,请党委、政府和对口协商单位“交题”和“点题”;另一方面,请界别委员“献题”,向界别群众“征题”。每年年底要求各界别委员、对口部门等提出一些课题作为协商议题参考,平时也注重从界别和委员提交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等参政议政材料中归纳和筛选出一些重大课题进行协商。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拓宽了选题的渠道,使各方面的意愿得到有效对接。

  2、精心“撰题”

  每当界别议政的课题确定后,都要注重充分发挥界别所具有的“渠道规范、覆盖广泛、利益一致、整体融汇、直接联系群众、专业特色鲜明”等众多独特的优势,舍得花时间,舍得花精力,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全力做深做精议题。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3、充分“论题”

  坚持把面对面交流对话的会议协商作为整个协商过程的核心环节来抓,努力在协商过程中导入更多的民主和开放元素,以切实提高协商质量。在协商主体方面,努力拓宽协商渠道,扩大协商参与面,除界别委员参加外,还邀请专家学者、界别群众代表和网民代表参加。在协商形式方面,提前在网上公布协商课题,征集意见建议,并通过网上直播的形式,全程公开协商会议的情况,使大家在第一时间共享协商成果。

  4、推进“督题”

  推进协商成果转化为现实成果,这不仅是政治协商本身的价值所在,是整个协商“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在整个协商活动当中,充分沟通促落实。在选题、调研、协商各环节,都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思想沟通工作,使提出的协商意见尽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另一方面,在协商之后,注重加强跟踪督查,促近落实。如对界别协商议政后提出的重要建议,我们采取视察监督、“回头看”等形式,促进协商建立的落实。

  (四)加强政协对界别协商议政的领导

  1、强化政协的界别特征

  一是强化政协委员的界别特征。界别设置应尽量吸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代表人士,在审慎、稳定、微调的前提下,合理设置界别,适当减少党政领导干部的比例,增加来自一线的、基层的代表人士和新兴社会阶层(如进城务工人员、非公经济人士)代表人士。应合理确定提名单位,拓宽提名渠道,推荐名单通过适当的方式在界别范围内进行公示,广泛听取界别群众意见,使政协委员更能反映界别群众的真实意愿,真正代表本界别群众。

  二是强化政协工作的界别特征。通过政协全会、专题议政会、座谈会、政情交流等情况,突出界别的整体性;通过召开界别例会、界别议政沙龙、界别活动周、界别之间的相互调研和学习等活动,促进界别活动“常态化”,促进界别内部和界别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界别协商议政合力,打造界别协商议政品牌。

  三是强化政协工作制度的界别特征。政协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对作为界别利益的“代言人”的政协委员进行考核和监督。一方面,可根据政协的相关规定进行制度监督;另一方面,政协委员须定期向本界别群众报告履职情况,让本界别群众考核其是否有真正的代表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

  2、强化政协对界别协商议政的组织协调

  一是提高界别的组织化程度。政协主席会议、政协常委会议要切实将界别协商议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各界别也要在专委会指导下,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精心选择协商议题,积极开展界别协商议政活动。主席会议成员按照分工,加强对界别协商工作的领导与指导,积极参加界别协商活动。各专委会要积极推动、促进和协助界别开展协商议政活动,要有专人联系所属界别,主动协助界别选好协商咨询议题,做好协商的准备工作。政协要指导各界别在协商的基础上,选好本界别的召集人,调动委员界别协商议政的积极性,认真开展好界别协商议政活动。

  二是搭建界别协商工作平台。政协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政协委员与所联系的群众、对口单位及界别间的协调工作,因地制宜地创设活动载体,撘建界别协商活动平台,丰富协商工作活动形式,让政协委员在界别舞台上唱好、唱响界别协商这场大戏。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五)健全界别协商议政制度机制

  1、健全界别协商议政工作联系制度

  基层政协要积极争取以党委政府名义发文,明确每个政协界别对口联系的党政部门和社会组织,构建界别与对口单位的工作联系机制,为界别协商议政工作建立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2、健全界别协商议政工作推进机制

  政协要研究出台《界别协商议政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规定界别协商议政工作的工作目标、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具体要求、考核管理等,为界别协商议政工作打下坚实的制度保障。

  3、健全界别协商议政工作保障机制

  政协要强化服务保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界别协商议政工作大力支持,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则,使界别协商议政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4、健全界别协商议政工作宣传机制

  政协要加强与媒体的联系,采取各种形式宣传界别协商议政工作,让界别协商议政工作能够得到界别群众、对口联系单位及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为界别协商议政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作者:泸县政协主席李镇泸县政协研究室主任雷兵能)

篇九:政协基层协商

  

  市政协研讨发言稿:搭建基层协商平台

  市政协研讨发言稿:搭建基层协商平台,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市政协牢牢把握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扎实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多元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增添动能,积极助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创设基层协商平台,建设常态化履职阵地。突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积极走出去、努力沉下去、深入融进去,在实践中探索打造常态化履职载体。结合“双联双创”活动搭建基层协商平台。将协商平台嵌入“双联双创”之中,引导广大委员与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等共商共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市政协委员在×街道×社区开通“停在老百姓家门口的民意直通车”,在×区×社区参与建设“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在×区方兴社区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打造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的“政协委员服务站”,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推进“有事好商量”常态化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基层协商载体,统一使用“有事好商量”平台标识,探索推进以“社区协商议事厅”“线上协商议事厅”“政协委员工作室”为阵地的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平台建设。“社区协商议事厅”是面向街道(乡镇)、村居(社区)等基层单位的协商平台,突出协商内容的“社区属性”。“线上协商议事厅”着眼于运用新型网络媒体技术,开展“协商议题线上征集”、“政协委员线上访

  谈”、“线上协商直播”等活动,充分彰显开放性、群众性、互动性。“政协委员工作室”是由政协委员一人领衔或多人参与,以委员个人名义或特色品牌冠名设立的线上或线下工作平台。通过打造上述经常性、群众性的基层协商议事平台,着力构建“面对面”与“键对键”、“端对端”相互配合的政协基层协商阵地。基层探索各具特色。县(市)区政协和基层政协联络组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如×县柿树岗乡“村事民定”、×区“智慧×路”等基层协商平台成效明显。

  二、创新基层协商机制,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出台《关于“有事好商量”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及“社区协商议事厅”“线上协商议事厅”“政协委员工作室”3个配套方案,就全市政协系统推进基层协商工作进行规范,明确推进政协基层协商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任务、保障措施,推动有事好商量的制度化实践。把准“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的定位,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思路,对各项环节作出规范性要求,形成完整闭环。在协商内容上,主动对接党政中心工作,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民生改善及社区(小区)中的焦点难点,通过党委政府点题、政协委员荐题、基层群众出题、社会公开征集等方式确定协商选题;

  在协商方式上,采取“会场+现场”、“固定+移动”、“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等协商模式,充分发挥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协商平台优势;

  在协商频次上,明确县(市)区政协每年不少于×次协商,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力争做到双周×次协商等;

  在协商质量上,坚持“不调研不协商”,邀请相关部门现场介绍情况、对相关意见建议进行回应。及时以协商建议、协商纪要等形式报送协商成果,并建立协商建议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或具体措施。在协商成果共享上,紧扣涉及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微协商,将协商成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通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来,助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创新服务管理制度,建设有担当的委员队伍。通过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引导委员主动参与基层协商,打通委员履职的“最后一公里”。实行全员入委进驻。市、县两级政协分别将全体委员编入专委会,明确专委会联系基层协商平台,根据委员专业特长、居住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结合本人意向,安排政协委员进驻街道(乡镇)、村居(社区)参与基层协商活动。加强委员服务管理。明确“政协委员工作室”设立条件,以及申请、审定、挂牌、撤销流程等。把搭建基层协商平台、参与基层协商活动作为“委员作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每名委员每年至少参与1次“社区协商议事厅”协商活动。修订完善《市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考核办法》,对委员开展活动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并纳入履职考核,激发委员参与热情。发挥政协整体优势。“有事好商量”平台建设在市政协党组领导下,市、县政协和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上下联动,市、县(市)区政协分别成立工作推进小组,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全市广大委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在基层协商的大舞台上当主力、唱主角,十四届市政协以来,市、县两级政协委员通过“双联双创”、“有事好商量”常态化平台等形式参与基层协商,为群众协调解决问题__多个,充分展现了政协委

  员的担当作为。

推荐访问:政协基层协商 协商 政协 基层

热门文章

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1尊敬的

2022年度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美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的美精选三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雨过天晴,花坛边上,几只蜗牛缓缓的爬行着,留下一道彩虹般的痕迹,那柔软的外面,是坚硬的外壳,那也是一道的美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素材别样的美精

《********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安全,在学校里,在校外,安全这个词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吧,让将安全铭记心中,时进刻刻都做到安全,让父母不再操心,让长辈不再担心,让安全从我做起,从身边

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

《2022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党的领导是共青团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中国早期青年团的建立,还是中国共青团的正式成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建团百周年策划【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20

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精选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这个暑假过得是否充实呢,有些小伙伴在假期中参加了实践,那么如何做一份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大一暑假社会

2022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合集(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培训能让员工不断的提高,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经过员工培训,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不妨来写一篇员工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员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

2022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

《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美词,像是袭袭的寒风慢慢轻掠大地,刺刺的,一缕****的阳光下有一小缕的橘红色静静的生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期而遇600字初中记叙文,一起来看看吧!不期而遇作文600字篇一苏轼有语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正是

2022年度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本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园清明节主题总结,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2022幼儿园清明节

2022年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300字10篇

2022年普通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精选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公司内部电脑系统都是统一英文系统,就要求自己以职场……[详细]2022年党员思想汇报例文两篇【完整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工作以及生活中,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详细]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本(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文【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这里小编

2022年度有关安全学习心得合集(2022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有关安全学习心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本合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www fwwang cn]。时光飞逝,如梭之日,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小学教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