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10篇
篇一: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宝贵财富,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冀东红色文化深耕精研,探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思政课有机融合的具体途径,以解决教学组织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的体验感悟的问题,并突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以更好履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索
一、冀东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以思政课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而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较少,开发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有效性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本源性优质资源和优秀文化根基。
地方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是一定地域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逐渐积淀起来,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宝贵财富。探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精神财富。
冀东地区,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李大钊纪念馆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唐山抗震纪念馆展示了唐山人民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冀东烈士陵园体现了冀东先烈为人民牺牲的高尚品质;冀东抗战纪念馆,冀东地区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冀东抗日武装先进事迹的纪念馆;潘家峪革命纪念馆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日本法西斯的侵华铁证,提醒着中国人民不忘被侵略的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深入挖掘冀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对该地区丰富的革命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传承与创新,来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有利于传承地方红色革命精神;阐释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当代意义,建设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来帮助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为新时代青年树立典范,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证明,把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不仅有助于教师内化理论教学相关内容,而且也有助于其外化教学语言,更能实现教学实践体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推动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冀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究
立足冀东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将冀东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建设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实践平台,把冀东地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等有机融合,发扬红色传统,进行道德根基探寻,要创新方式方法,把地方红色文化转化为课程,把文化现场转化为大学生的课堂,为此本文进行了第一、二、三、四课堂混合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1、大力推动红色文化“三進”(第一课堂,课程建设)
深刻认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扎实推进冀东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品牌,用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
系统推进课程建设,推进冀东红色文化进教材(编辑整理红色文化材料,打造校本思政课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红色文化课程纳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将冀东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使之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优良道德教育。
建立冀东红色文化资源专家智库,编写冀东红色文化通俗教材。面向学生开设红色文化选修课,并实行学分化管理,课程设置拟定为32学时,2个学分。以此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筑牢信念之基。
2、建设红色文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
(1)丰富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提高育人实效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我们充分利用教学楼及教室空间,经过科学、合理规划建设了思政课教学拓展区-冀东红色文化长廊,充分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辉煌历程,成为特色鲜明的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区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及所在的四个大教室,统一造型设计,从兴国大德、辉煌历程、大道之行、惠及天下、思想之光、百年流
变、匠心筑梦七大部分集中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辉煌历程,搭建起富于形象性、立体化和感染力的实践教学场所,成为特色鲜明的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
推进李大钊精神进校园。邀请李大钊纪念馆宣讲团到校宣讲,以乐亭大鼓、演讲、李大钊诗文诵读等形式展现李大钊的革命历程,把红色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呈现了系列生动的革命实践教育课。
(2)成立素质拓展工作室,下设二个分社。
第一,红色诗词诵读社:组织演讲及朗诵活动80余次,传承红色文化和民族精神,从中汲取很多正能量。还增设其它形式如开辟红色图书角,以便师生随时借阅、学习红色经典,定期组织开展图书交流会,互相推荐好书籍,分享读书心得与体会,让读书变得‘红而有趣,增强师生读书的积极性。
第二,成立冀东红色文化宣讲团,将冀东地区的红色文化编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故事进行宣讲,使学生在宣讲的过程中得到历练和成长,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筑牢信念之基。方式方法可运用“线上+线下”宣讲模式,在课堂上宣讲的同时,在相关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广、在线直播,扩大冀东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3)面向全校学生成立形式灵活多样的冀东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社团:如大钊精神学习社、红色诗词社、红色文化书法社、红色之声等,通过橱窗、板报、电子显示屏和采风、广播、情景剧、宣讲以及快闪、Rap等时代性强、更受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述经典革命故事,加强对冀东红色文化的推介和传播,积极打造红色文化的软环境。
3、打造红色文化第三课堂(红色文化遗址空间)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停留在课堂上,更要开展冀东红色文化实践研学体验活动。建设校内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与区域红色资源单位密切合作,协同育人。先后组织师生到大钊纪念馆、唐山博物馆、唐山抗震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重走红色之路,通过討论、交流、演讲、撰写心得等方式体验革命道路的艰辛,也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效,并培养有兴趣的大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担当义务讲解员,组织大学生党员到实践基地进行新党员入党宣誓和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走访老红军、新四军及其后人,传承革命精神;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新技术,建立冀东红色文化资源音像展览室,转化好、保存好、利用好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4、建立红色文化第四课堂(红色网站虚拟空间)
推进“互联网+红色文化”建设,创新冀东红色文化网络宣传模式,开办冀东红色主题网站,网页设置党史课堂、知识竞赛、基地建设、活动风采、红色资源、外部链接等平台,建设冀东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在校园网主页上增设“红色文化阅读“专栏,创建一个自主学习、自觉参与红色文化互动体验的学习平台;有针对性地播放红色主题影片、宣讲冀东红色故事、组织红色文化主题公益活动和知识竞赛,吸引学生走进冀东红色文化、了解冀东红色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多得的优质教学资源,思政教师要明确思政教育的育人目的,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和挖掘地方红色文化价值,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篇二: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的实践研究
【摘
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是新时期小学学生的重要精神资源。文章从“红色文化”的教学价值入手,提炼其在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红色文化”在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实践而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红色文化与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增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1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教学的价值
1.1有利于坚定小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
新时代的小学生在接受先进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观念的误导。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容易被某些歪曲的价值观所腐蚀、腐蚀。一些小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的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困惑与迷惘。我们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在政治上的引导功能,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走向,使他们确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并使他们坚信社会主义是不会动摇的。
1.2促进小学生爱国情怀与国家责任感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是一个不愁吃穿、不愁穿得一代人,他们缺少忧患意识、危机感、社会责任感、责任意识薄弱。通过对红色文化的熏陶,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爱国主义的深沉含义,从而指导他们辨别是非,关注国家大事,让他们认识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更应该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把国家和时代交给他们的责任,要发扬集体精神,舍小家为大。
1.3促进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
除了物质文化之外,红色文化还包含了物质文化,更多的是具有地域特征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上,老师们的授课方式大多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并不能真正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馆、参观革命遗址,通过聆听老兵们的演讲,使同学们置身于红色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受到了革命的伟大;把思想政治教育从教室里解放出来,深入到红色文化中去,从各个方面去体验、去学习,使教育的方式更加立体。
2.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的途径选择
2.1将红色文化引进课堂教学
课堂理论是小学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把红色文化引入课堂,既可以拓宽和充实小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与当地的人文风情相结合,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同时,还可以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家乡文化特点,以及大家对红色文化的喜爱,让他们在小学里的思政课教学中,摆脱了单调的教学单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小学思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来积极开展有关红色文化的丰富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红色文化,增强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自身认同感。一是以“红色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例如,五四、国庆节等,组织开展“红色经典”、“红色歌曲”、“红色文化宣讲”等主题活动;以“红色文化”为基调,录制微视频,举办红色文化征文比赛、辩论赛。二是组织学生到学校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观看“优秀文化”展览,了解“英雄”的奋斗历程,加强对自己的体验,观看红色电影,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体学习。第三,成立了“红色文化”学习小组,定期开展“班级联谊”。把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实际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体验、获得知识,从而实现“红色文化”教育。
2.3营造学习红色文化的良好环境
小学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期探索、筛选、整理、完善。因此,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另外,要重视积极发挥暗示性的作用,充分利用走廊、走廊和大屏幕电、主题班会、广播电台等对红色文化的传播,润物细无声,渗透到人民心中。要建设“红色文化”网站,组织同学们在业余时间进行“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在小学中,要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使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经济、政治、科技等多个领域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小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上,忽略了学习红色文化、培养优良品德等方面。因此,必须改变小学阶段的学习理念,深刻地意识到红色文化在当代小学生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要主动参加课外实践;学生在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的红色文化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以克服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合理地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事迹,体味其文化内涵,加深对中国红色文化的认识。
2.5利用多媒体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方便的传播平台,也给我们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要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要利用多媒体手段,确保其时效性,比如设立红色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通过广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在宣传活动中,要在充分尊重其固有的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并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思政教师需要加强对红色文化在日常教学的实际渗透工作,主要借助有效的红色文化教学来充分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为班级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实际进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峰,汪颖子.中国红色文化生成的系统要素透析———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例[J].北京师范小学学报,2010(6).
[2]刘纪兴.红色文化的湖北特色及其现实意义[J].江汉论坛,2012(11).
[3]张泰成,肖发生.红色资源与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0(1):72.
.
篇三: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
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它以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容,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新时期的红色文化具有以史为鉴、高官育人的功能。它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内容。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教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坚定的爱国主义意识和崇高的理想信念。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和全社会弘扬和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我们应该大力将红色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实践中。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1研究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红色文化应该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另一方面,消除形式主义,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的积极影响。目前,在这项基础工作的基础上,高校在概念理解和方法体验上还存在不足,无法将红色文化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近年来,红色文化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高校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还停留在理论阐述和历史认识的层面。运用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需要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首先,要把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革命历史、爱
国革命精神、崇高革命理想、坚定信念和艰苦奋斗作风充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材的各个单元模块。高校思政课教材要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用革命信念和革命先辈的高尚思想品质教育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思想品德。其次,高校要不断创新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式方法。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对红色历史的讲述,更是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媒体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通过视频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提高红色文化素养,坚定政治信仰。最后,高校要不断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红色文化教育,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保证思政课红色文化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推进高校红色主题校园文化建设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思政课程教学,还应当将红色文化纳入高校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思政教育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积极推进高校红色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高校要鼓励、支持学生组建红色文化社团,积极开展红色主题校园文化活动。红色文化社团主要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红色文化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为内容,使学生在参与红色文化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切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了解红色文化精神,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校红色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包括红色主题的联欢会、歌唱大赛、演讲比赛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红色
文化教育,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思想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建设校园红色网络舆论环境。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因此,各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校园红色文化网络环境建设,建立高校网站红色专栏,组织学生定期进行红色文化网络学习,从而更好地宣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3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为深入贯彻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近年来,各大高校正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思政课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实践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建设校外红色文化基地,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建设、发展和保护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红色文化实践平台。高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红色文化纪念馆、博物馆,开展追忆红色历史等活动,带领学生了解身边的红色历史和英雄事迹,让学生通过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所见所闻所感,全面了解我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历史,深化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教育工程,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应引起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高校应从宏观上建立红色文化思想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兼顾教学与实践,拓宽
教学渠道,丰富教学策略,注重教学质量,逐步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尚进,系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本文系内蒙古高教学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委员会立项课题《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GXSZ03)
篇四: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对于革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逐渐淡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革命文化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更深厚的思想滋养,成为了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注重教材选择。革命文化与思政课的关系密切,因此,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选用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教材,如《毛泽东选集》、《中国近代史》等,让学生从中了解革命的历史背景、先进理念和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学应该灵活多样,通过讲解、讨论、演讲、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组织走访革命历史遗址、参观革命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革命文化和先进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亲身感受。
四、引导学生思考。思政课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能让学生理解革命文化,更能让他们从中汲取灵感,启迪思想,为自身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总之,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必要的,但也需要教师们注重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让学生深刻认识革命文化,提高思想境界和思维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
-2-
篇五: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生成的特定文化形态先进文化产物,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和有效载体。目前,虽然“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机制不完善、高校教育资源受限等现状。因此,构建有效的机制,完善“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切实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教育
大学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家对素质人才的要求使得大学生不仅在大学期间要学习成才,更重要的是“成人”[1]。然而“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实现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作为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中流砥柱,大学生这一群体被要求必须一心跟党走,紧紧跟随党的路线,落实党的精神。而今社会处于全球化背景下,受到西方文化与多元文化冲击的大学生在理想信念和精神思想上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所以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提升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2]。因此,“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成人”教育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3]。
一、“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红色文化”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经历民族解放和自由的历史进程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生成的特定文化形态先进文化产物[4]。
二、“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办学特色,也是办好我国高校的独特优势,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培养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学生。同时通过“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体系的融合,推进大学生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用“红色文化”独特资源为大学教育创新提供思路,通过二者有机融合,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思政教育体系,丰富大学生精神滋养,拓宽高校教育方法与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红色文化”构成了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蕴含厚重的历史文化及革命精神。目前我国高校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效
高校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利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实践内容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来推动“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稳步前进。实现了从单纯、纯粹的学术问题转向了实践教育项目开展的“从理论走向实际”的第一步。
初步挖掘出“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利用革命遗址、红色博物馆等建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且还有部分高校通过建设红色班级、开展特色红色文化长廊等为大学生受“红色文化”教育提供载体,扩展教育内容,研究历史资源价值,开发大学生思政课堂新领地。
探索了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红色文化”教育质量,挖掘红色基因内在价值。通过红色体验、红色锻炼、重走长征路、暑期三下乡、红色志愿服务团队等方式开展时间锻炼法。利用时代楷模、革命烈士等榜样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的榜样激励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雄先辈,树立正确“三观”。
初步形成了“红色文化”网络宣传话语体系。在网络上发展日益强大的今天,部分高校明确抢占网络阵地,探索“红色文化”传承网络渠道,初步形成了“红色文化”网络宣传话语体系。
2、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体制不够健全。任何一个新制度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现阶段高校在“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规划,没有性质有限的教育理论体系和明确的教育大纲与管理体系,同时又受到传统制度和自身学术能力制约,使得目前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表现出零散性和无时效性。
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不够浓厚。高校对“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没有创新,关于“红色文化”的知识讲座、专题演讲、图片展览等内容较少,呈现出高校“红色文化”氛围淡漠的情景,使得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只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传承师资队伍不足。很多高校老师仍对“红色文化”存在一知半解,并且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老师基本上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方式仅来自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教师培训或者党课培训,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文化”受教程度不高,因此在给大学生传递“红色文化”思想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育不够深入,无法与革命精神共情,无法情景交融的将“红色文化”传递给学生的现象。
四、“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健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四构建”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凝聚社会教育之力,构建完善领导机制;利用完善传承“红色文化”的思想体系,探索和构建传承“红色文化”的实践体系构建高校教学机制;保障“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强化人力资源保障构建运行保障机制;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构建宣传和认知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学习的内在动力。
2、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着力打造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结合,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第一课堂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于第二课堂的学生活动。发挥第
一课堂思政课教育主导作用,强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改革思政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注入“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将实践与“红色文化”结合打造“实践育人”新天地。
3、营造“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通过校园文化结合“红色文化”方式,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引导校园“红色文化”校园环境建设,开展内容多式、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及学生公寓建设,开辟“红色文化”教育新路径。
4、强化“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起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导作用,强化思政课教师文化素养,推动教育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准确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立场、精神实质,真正做到思想层面令学生信服,理论指导实践。除此之外,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也是强化“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同样也是实践者,只有高校思政课教师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准确找准政治站位和方向,才能明辨是非,才能在传承“红色文化”上对大学生起到引导和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程.“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江大学,2019.
[2]邓永禄.高校思政课程基于红色教育的建设方向——评《思政心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246.
[3]田甜.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
[4]郭少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04):18-22.
篇六: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总第?605?期新一代NewGeneration高教探索G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研究刘元权(黑龙江财经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摘 要:高校思政课是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起到重要作用。国家和高校都非常重视思政课,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高校思政课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合现代学生发展需要。红色文化是思政课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红色文化能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中发扬红色文化也是必要的,符合现代高校对学生培养的需要。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希望为研究思政课与红色文化融合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关键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统一体”,这些文化凝聚了诸多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一、红色文化融合思政课的作用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明确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方向,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多元媒体快速发展,各类文化在此相互交织、碰撞,这将对部分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大学生造成一定冲击,甚至导致其产生错误的思想行为。而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以大学生学习树立“四个意识”为主要目标,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发展过程。学生在积极参与基于红色文化教育下的各种思政教育活动时,也可以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的职责,从而自觉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优质人才。二、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结合存在的问题(一)传统教学模式困扰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日趋增强,有鲜明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于受到的教育不再全盘接受。但是,有的高校教师依然采取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不能根据红色文化特点作出调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方法单一。一些高校思政课还停留在课堂上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灌输的层面上。有些老师授课只是在理论上泛泛而谈,却未与学生实现互动,不能实现教学相长。其次,教学观念滞后。(二)学生参与实践不足在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一方面,学生实践渠道较少。许多高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政教育,只立足于表面形式。仅通过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却无相关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红色实践的意识淡薄。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主要生活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中,对红色文化认识不足。仅从理论上对学生们进行教导,虽有过程但学生未能真正领悟红色文化精髓,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三、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路径(一)提升教师的知识理论水平,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更是对国民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是传授和弘扬中国红色文化精神的实践者,教师的红色文化知识及理论水平对整个教育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红色文化理论知识素养。首先高校要建12NewGeneration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关于红色文化方面的相关培训和实践活动,邀请有关红色文化管理部门的领导、国内研究红色文化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和专题教育,进一步促进教师对中国红色文化的见解与体会,真正使得红色文化的内涵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其次当前大多数教师传授红色文化,仍然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存在反感的现象。最后,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红色文化的相关书籍以及文献资料等方面的内容,在提高自身红色文化素养的同时,逐步加深对中国红色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二)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拓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途径和内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注重追求个性,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也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挑战,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需要为前提,及时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以更加先进的形式进行传播与交流。(三)调动自身学习的能动性,切实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经济、政治、科技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就业单位对人才要求的门槛也在不断地改变。这就导致大学生将重心聚集到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上,因而往往忽视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应该转变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对当今大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和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性。参考文献:[1]高校思政教育红色基因传承:内涵、意义与对策[J].黄三生,王娟,卢擎华.郑州师范教育.2020(02)[2]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式微与改进[J].赵晓乐,尹娜,肖勤新,李静茹.高教学刊.2019(26)[3]浅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J].张娟.就业与保障.2020(03)[4]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汤佳伟.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11)[5]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高校思政教育机制研究[J].李林青,杨青青.智库时代.2019(50)[6]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J].李润南.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0)[7]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牛天宇.戏剧之家.2018[8]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J].李振宇,陈晶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4)(14)
篇七: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将广西革命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探索□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陈霖【摘要】本文阐明广西革命文化的主要内涵,分析将广西革命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必要性,阐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并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挖掘广西革命文化资源并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广西革命文化【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7-0046-04红色革命文化主要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革命实践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进程中,红色革命文化源自长期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具有丰富内涵和价值,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时,应运用红色革命文化尤其是地方红色革命文化,将地方红色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我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知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感悟革命前辈的精神,胸怀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全面健康发展。广西许多优秀的革命事迹,比如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有深远的历史内涵和极高的革命文化价值。广西高职院校要全面发掘、提取广西红色革命文化,并将之融入高职思政教学的全过程中,使思政教学贴近、可感、有效,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崇高的理想,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一、广西革命文化的主要内涵广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形成的文化成果。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个方面,其中物质形态包括红色文化历史遗存,如革命遗迹遗址、重要战争和革命事件、革命文物,还有后人为纪念革命和革命先辈建立的纪念场所等;精神形态包括重要领导人物事迹、红色文化衍生的文艺作品以及蕴含其中的红色精神等。它是我国革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既属于精神价值系统,也属于社会生活形式。在历史价值上,广西革命文化承继了我国传统历史文脉,吸收了近代广西民族民主革命里的优良要素,基于实际需求主动和实际融合,建立独具民族风采与本土特征的革命文化形式,促进了传统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在国际价值上,广西革命文化是广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共创的优良文化,是我国革命文化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化的内容之一。在现代价值上,广西革命文化连接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既是文化的自信自主的核心资源及能量,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核心要素。这些蕴含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潜藏着马克思主义赤色印记的革命文化,对激励、培养、锻造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与灵魂具有重要意义。二、将广西革命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必要性(一)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同的思想观念在网络中快速传播,使高职学生的成长、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不同的外来文化的快速涌入和受多元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思想信念遇到了新的考验。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一些高职学生不加分析地接纳不良的养分,从而使他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松动的趋向和现象,金钱至上、利我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在社会中大有漫延的趋势。如果不能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不坚定政治信念,那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将受到严重破坏。高职院校如果没有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就无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也就无法很广西教育2022年9月第27期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46德育探索
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无法把高职学生培较少,几乎每天都在课堂上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教学改革的问题,没有办法实施高职教学课堂新思想、新方法,只能依然采用旧的教育方式,局限于“灌输”式教学,因此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存在理论教学过重、实践教学不足的现象。再者,高职院校思政教材内容与广西革命文化联系不紧密,没有把广西革命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学生学起来难免会产生疏离感。高职院校要引导和鼓励思政教师研究广西革命文化,挖掘广西革命文化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并把它当作思政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建设的长效工作体系,打造思政课程发展大格局,和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制定横向教育机制,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挖掘广西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并将之融入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中。同时,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工作机制,建立大思政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顶岗实践并行。教师是有效开展思政课的重要基础。高职思政教师要有高政治、浓情怀、新思想、广视野、严自律及正人格的品质,高职院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放进整体部署中,按照要求配齐配足思政教师,加大对思政教师进行科学化管理和培训,支持他们开展实地考察、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活动,保障他们革命文化科研的立项及资金,切实发挥他们的创新性与主观能动性;鼓励其他学科和专业教师自觉地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位,在教学中将专业技术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政课程教学离不开实践,思政教师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入社会,深入生活,用生动的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树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政治理论的光辉。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政治理论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思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以高度的责任感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理论和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个人涵养,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到产业基地学习,到行业企业中实践,更好地体会改革开放的成效,然后把这些真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广西革命文化是广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引领广西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它使广西学生感到更亲切、可感。将广西革命文化引入思政教育中,让他们了解广西革命文化,懂得广西也是革命的圣地之一,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广西的土地上也洒满了革命先辈的鲜血,使他们产生斗志,坚决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蚀,坚决维护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与壮大,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改变民生,共同促进我国实现繁荣富强。(二)高职学生的内在需求高职学生既要习得专业知识、技术,具备强的实践能力,又要有崇高的信仰和精神追求,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因此在高职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来引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健康成长,为未来发展夯实基础。现阶段,高职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多元文化和不同的思想观念,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他们因缺乏良好的辨识能力,极易受负面信息影响。特别是在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中,他们看不出其隐藏的毒素。如果不加辨析,囫囵吞枣,那么将对他们的成长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导致他们会丢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崇诸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观念,甚至有可能走向社会的对立面,成为破坏或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罪人。一个社会存在多元文化本来是好的事情,它允许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允许讨论和争论,是一个社会成熟与开放的具体表现,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是非观念,没有法治与道德的约束,而恰恰是更需要人们有好的辨别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选择正确的有益于社会大众的方向发展,而这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引领和更高尚的追求,否则将会走向迷茫。因此要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引入广西红色革命文化,用革命文化提升思想境界,提高爱国热情,引导他们向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努力学习文化、技术,掌握技能,将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实现自我价值。三、将广西革命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策略“职教20条”提出后,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也意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但由于思政教师比广西教育2022年9月第27期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4德育探索
实的感受传递给学生,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西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把这些事迹融入思想政治课堂中,用他们的高尚情怀和崇高精神激励青年学生发奋读书、敢于实践、学习技术、提高技能,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思政教师要深入革命圣地,比如到百色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中国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等,重温革命历史,重走起义道路,瞻仰革命烈士,接受革命教育;把从各种途径中搜集到的革命历史事实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革命文化;以课题的形式深入研究广西革命文化内涵,以简单明了的言语与具体形象的材料诠释广西革命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广西革命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接受革命历史教育、熏染革命文化,用革命故事感染学生、用革命精神引领学生。教师不仅要研究广西革命历史,而且要挖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涌现的新的革命文化和事例。比如,全国脱贫攻坚战中的时代楷模黄文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保卫战中的抗疫英雄梁小霞,等等,在课堂中融入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使学生更加亲切地感受到革命文化的光辉。(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高等院校思政课不仅要讲好理论,而且要进行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只有这样,理论才变得有血有肉,实践才变得更加生动可感,学生也才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革命理论的伟大。因此在教学课堂上,思政教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要针对高职生的实际,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把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相结合、与技能实训内容相结合、与顶岗实训相结合。社会是最为广博的课堂,革命文化是最佳的思政教育载体。高职院校应对思政课的实践模式进行改革,拓展实践的范围,活用思政载体,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对革命文化、理论及精神意识的认识。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把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湘江战役等历史知识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组织学生到百色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旧址、湘江战役旧址等开展沉浸性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和了解革命文化;到广西各地英烈陵园等瞻仰革命烈士,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当地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当地的革命文化,到当地的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参观,主动接受革命(下转第55页)使学生在真情实感中自觉地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的发展跟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以思想政治教师为主,其他学科与专业教师为辅的思想教育队伍,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挖掘广西革命文化资源,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中广西革命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强化理论研究,要到图书馆收集广西革命文化资料,到革命旧址寻找革命足迹,搜集革命前辈的故事,向研究人员请教广西革命文化。比如,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是广西重要的两个起义,参加起义的许多革命先辈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起义之一,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创建了中国红军第七军。起义后有15个县相继成立了县和区乡苏维埃政权,创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不久又成立了中国红军第八军,在左江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创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包括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的百色(今属右江区)、恩阳(今属田州区)、奉议(今属田州区)、恩隆(今田东县)、思林(今属田东县)、果德(今属平果市)、隆安、向都(今属天等县)、东兰、凤山、凌云、都安、那地(今属天峨县和南丹县)、镇结(今属天等县)、龙州、上金(今属龙州县)、凭祥、宁明、崇善(今属江州区)、左县(今属江州区)、雷平(今属大新县)、龙茗(今属天等县)、养利(今属大新县)、思乐(今属宁明县)、明江(今属宁明县)等县和那马(今属马山县)、隆山(今属马山县)、天保(今属德保县)、万承(今属大新县)、河池(今属金城江区)等县部分地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培养了两千余名共产党员、近万名红军战士,其中有大将张云逸,上将韦国清、李天佑,中将莫文骅、覃健、韦杰、冼恒汉,少将韦祖珍、覃国翰、黄惠良、姜茂生、欧致富、卢绍武、吴西、袁也烈等二十位将军,有陈漫远、叶季壮、袁任远、覃应机、黄荣、钟夫翔等二十余位省部级干部,还有其他一大批各级领导干部。他们为中国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为我国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高职思政教师要深入挖掘广广西教育2022年9月第27期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4德育探索
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寻找政建设[J].广西教育,2021(3).[4]傅丽,金富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21(23).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儿童文学课程‘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GXGZJG2020B039)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林崇娟(1990—),广西岑溪人,文学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责编蒋海兰)儿童文学课程与思政内容的契合点,重构儿童文学课程内容,探索儿童文学课程“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希望通过儿童文学的综合性课堂教学涵养学生性情,丰富学生体验,熏陶学生心灵,实现课程育人价值,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1]王娟.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J].传媒论坛,2018(17).[2]张静,倪琳妍“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88).[3]何宇“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儿童文学课程思(上接第48页)传统教育,体验革命历史文化、染他们的思想,那么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有可能发生偏移。因此,高职院校要把革命文化、红色基因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社会主义方向,自觉抑制不良影响,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学好知识、技术、技能,将来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参考文献[1]谭德礼.革命文化融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思政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5).[2]易娟.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及提升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2).2021(31).[3]张建彬.记忆与传承:广西革命文化内在构感受革命精神,从而使其眼界扩大、认知拓宽、体验加深、收获增强。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广西革命文化资源,请当地党史办、纪念馆等单位的党史研究者到校上课或讲座,必要时还可以邀请他们就某个专题跟教师一起进行联合备课,或者协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开展高举红旗、传唱红歌及重走红军路等活动,开展交互性、沉浸性教育。为了营造革命文化学习氛围,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党性教育中心和革命文化历史通道、创作以革命为主题的雕塑、贴挂有革命文化要素的宣传画、张贴国家领袖及革命先烈画像,借助新媒体设置革命文化板块,扩充教育平台,网上网下相融、课内课外协同,开展好思政教育,主动构筑发扬革命精神、承继革命传统的良好环境。组织“重温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等活动,开展以广西革命历史为主题的影视剧展播、文学作品阅读、文艺演出、征文赛及辩论会等活动,使学生通过观看、阅读、创作、传唱及朗诵等有趣、形象的快乐学习方式,吸取革命文化营养,从而更加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努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大众在获得多元化物质生活的同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也将更复杂、价值取向更多样,不少高职学生极易被社会及网络中的负面信息影响。如果不加引导,不以革命文化浸成要素及价值准则解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注:本文系2022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应急安全类专业心理课程‘育心育德’双轨并进研究”(2022LSZ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陈霖(1985—),广西博白人,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现就职于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就业指导。(责编卢建龙)广西教育2022年9月第27期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55
篇八: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探究
摘要:在新课改核心理念的推动下,教师陆续将新思想融入小学思政课堂教学当中,依靠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方式及其教学理念提升小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学生的认知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其健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红色文化开始融入小学思政课堂教学当中,为思政课堂教学带来了高质量的主题风格教学资源,开启了小学思政课堂教学十分全新的篇章。因而,教师陆续立足于课堂教学气氛、教育资源、课堂教学活动等各个环节促进红色文化在小学思政课堂教学里的结合。本文主要探讨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前述难题的有效路径,从而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在小学生思政课程教育中的运用,促进小学思政课程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思政;教学策略
一、引言
当今社会正处在非常重要的变革期,在为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会对思想与个人行为带来负面影响。现阶段,学生面临很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干扰,欠缺坚定不移的信念、优良的品质等,存在厌学情绪。与此同时,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对学生的心理和个人行为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并且也加强了思政课堂教学的难度,从而出现更多的难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假如无法有效执行思政文化层面的教育,那么就会对全部的文化教育产生影响,甚至会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
二、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的现状分析
(一)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教育的形式枯燥
现阶段,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教育的形式较为枯燥且单调,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的教育时常常采用传递书本的基础知识为主导,严重降低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使红色文化失去了滋润学生心灵的功效。有的学校开展相关红
色文化的主题活动,有较强的只注重形式的特点,无法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全面了解历史。
此现象体现了一部分小学德育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应用红色文化的方法和途径较为单一。一部分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教育的形式相对老旧、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减少了红色文化的实际教育意义,不益于完善学生的思维,也减弱了小学生人群对红色文化的接受程度。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重常识轻实践的问题,欠缺非常关键的师德师风与责任感。在红色文化教学过程中相对敷衍,无法使红色文化高效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能帮助其塑造对红色文化的正确理解。
(二)欠缺强大的师资队伍
思政教育的特征便是独特性和多元性,因而一定会对思政教师明确提出相应的规定。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思政教师并不是相关专业,相关的思政教师大多都是根据课本进行讲解,没有带领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同时也会因为一些教师欠缺高尚的品德素养,教师素质并不高,欠缺相应的业务能力。在教学期内,没有深刻认识到思政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解释一些社会现象,更难以获得学生们的认可。还有一些思政教师欠缺思政教学的创新能力,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而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思政教师并没有从实质层面出发,对思政文化教育产生正确的认识,更没有保证对思政教学的熟练掌握。此外因为全国各地对红色文化的开发与运用水平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堂。且老师由于对应试教育太过重视,对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文化教育过度忽略,从而导致对红色文化的应用通常停留在课堂上,无法使之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1]。
三、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的优化策略
(一)依靠课内外素材发掘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教学资源不但能从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能力教学过程中去发现,还可以从思政课程和其他科目的教学中进行深入挖掘。在小学教育中,绝大多数红色革命教育的范围和主题其实和小学生的课本有很多内容都密切相关。在开展小学思政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能通过发掘教学内容,从这当中吸取红色文化教育的真谛,再依靠影片、小视频、课外书籍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
进一步学习红色革命教育具体内容,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知识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情结。比如,在小学思政课本中,我们学习二年级上册的《我们的节假日》文章内容便是红色文化的主要体现,教师在开展思政学科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关于节假日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根据多媒体系统的方式培养爱国意识。此外,在红色文化教学的思政读本或是其他科目的课本上,教师能够嵌入红色文化故事讲解的音频或是视频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相关红色文化背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现况。对小学生展开红色文化教育,才能使他们在教学启蒙时期营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培养高尚的爱国意识,随后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将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发扬红色文化
对小学生来讲,选用理论性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会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在红色文化教育开展环节中,适度融入相关的红色文化实践性活动,能让学生们体会到红色文化背后的爱国情感和敬业精神,同时还可以在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要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不仅要学习红色文化理论基础,也需要注重开展相关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借助课外的时间带上学生们去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拜或是前去红色文化改革产业基地,通过文化遗址为学生叙述革命先烈的故事。使学生通过红色革命文化小故事去学习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提高小学红色革命教育实效性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敬老院奉献爱心或者其它公益性活动,从而帮助学生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念。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成为思政课堂教学的主体,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全方位参加教学过程。因而,教师可以借助红色文化的故事类及其启发性吸引学生对教学环节的重视,以此为思政课堂教学提供强大的支持,也加快红色文化的融入与发展。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课时,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视频,如影片《长津湖》或《水门桥》的相关桥段,让学生看见朝鲜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落伍的装备、稀缺物资的供应及其士兵为国捐躯的英雄精神。因此学生能明白现如今的和平与幸福就是成
千上万革命烈士与英雄人物用“献血”得来的,学生会产生珍惜时间、完善自己、报效祖国的积极观念[2]。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因而,必须在小学思政教学中提升对学生的塑造,从源头上推动学生优良思想素质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塑造高水平的继任者。在思政课堂内选用实践课程,可以全面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品质。因而,学校必须通过创新综合实践课程的形式,在开展红色革命教育的过程当中,深入分析红色文化及红色革命故事,使学生通过文化故事推进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念、社会价值观念,从心灵深处培养自己的爱国意识。
参考文献:
[1]胜令霞,李明宇.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的问题分析及路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04):142-147.
[2]胡云艳.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11):41-43.
本文为漳州市第八期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基于乌山革命老区村小学的调研》的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zdy22045)
篇九: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课的研究
随着时代的变迁,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许多地方都将其融入到了中学思政课程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本文将探讨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课的研究。
首先,地方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各地区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革命文化。这些文化包括但不限于思想、行为、习俗、传统和孝道等。这些文化常常与地方性的历史事件有关,比如南昌起义、长征等,因此也被认为是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地方红色文化所传承的精神包括爱国主义、革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这些精神也是中学思政课程所强调的核心内容。
其次,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相关资料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通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这些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北部某城市的思政课上,老师会引导学生走访当地的革命遗址,并讲解有关当地的历史事件和相关文化,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真实力量。
第三,地方红色文化的融入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阅读和文化课堂等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以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助推健康的青少年成长。
最后,要注意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课程的方法与手段。地方红色文化虽然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地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总之,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教师们应该不断探索创新,以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青春助力。
篇十: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摘要】
基于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首先研究将两者融合有利于学生明确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研究职业院校需要创设红色文化育人机制,充分展现红色文化价值;最后研究落实教学形式创新才能帮助学生理解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提升弘扬文化精神的高效性。
【关键词】红色文化;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
引言:
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过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和改革时期中所创造而出,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主要的发展中心形成的先进性文化,更是我国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红色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理论性的教育和实践性的教育有效融合,不但能够快速推进我国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能提高职业院校理论课的实效性。而将红色基因或红色文化融入于思想整理论课的教学当中,可以激发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创新和完善,还可以转变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观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率。
一、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意义
(一)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明确崇高的理想与信念
红色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基因,所以红色文化是能够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还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红色文化完全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成就与光辉历程,同时还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本色与政治底色。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向成熟时期转变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他们是
需要具备崇高的理念信念来支撑其找到人生的方向,以此加强自身的文化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向中职院校学生传播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传扬与弘扬文化基因的重要责任,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都在讲解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但更需要发挥红色文化的优势开展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感受革命时期先烈拥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后展现出的抛头颅和洒热血的可敬精神,对能够享受到当下幸福生活是用无数的革命先烈生命所换来的结构有清晰的认知。将红色文化贯穿于思政理论课中,能够加强此课程的现实性,又能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从而人感受我国红色文化宝贵精神。
(二)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正是形成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形成的三观将会影响其未来一生,红色文化中蕴含着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井冈山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等,这些精神又能体现出在当时的艰苦时期人们拥有的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教学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的职业院校大学生都只享受到安稳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只能有浅显的理解,没办法对网络上的信息有明确的认知。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在思政理论课中有效融入红色文化,促使大学生能够深化理解精神文化,愿意通过学习自愿为国奉献,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对我国有用的人才。
二、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创设红色文化育人有效机制
高职院校应当遵循党委统一领导下,创建红色文化教育领导小组,并且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小组长,加强制度的建设、提高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通过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与工作制度,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以此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制度化与长提花。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校领导要首当其冲,做到以自身能力推动红色文化,需要首先加强自己的思想与认知,重视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职业院校教师的职责是坚守思政理论教学的阵地,将红色文化不断贯穿于教学过
程当中;最后职业院校的学生需要充分展现红色文化的优势,以此建立以红色文化为主体的班会、党团日活动等,大幅度加强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从而帮助职业院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清晰的认知。
(二)落实“八个相统一”,创新思政教学新形式
随着我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重视,明确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要求思政理论课具备一定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与亲和性,并且以此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还要落实“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教学观念,加强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采用思想政治课大小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当下他们较为能够接受的教学形式,帮助其快速领悟红色文化的意义与内涵。除此之外,中职院校还要加强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尤其是一些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馆、党史馆等,这些学生能够去实践参观的地点都是最好开展活动的地点,促使学生通过真实能看到、能碰到、能想象的场景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传承责任感。
(三)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推崇“三全育人”政策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但要思想政治教师对其进行深化了解、积极的探索以及不断推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还需要进行多方的协同育人,尤其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形成的“三全育人”是最能加强思政课教学效率的手段之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渲染推进红色文化氛围是最有效的方式,职业院校可以选择在食堂、走廊、图书馆和宣传海报等区域进行画报的张贴,以画面感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还可以借助校园广播站、校园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等进行立体化的红色文化宣传工作,以声音感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也可以通过潜移默化推进的方式,像是在校园内以学生为主体形成红色文化活动社团,社团形式有两大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因为社团都是大学生组成,对周围同学渲染力更强,第二优势是因为懂得年强人的心理,举办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更能适用于该校学生,不但能丰富其课余生活,更有利于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思想与互相学习,同时这样的氛围更能吸引学校内学生参与进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红色文化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与思政课教师之
间,还需要每个课程的积极融入。例如园林专业的教师在讲解有关于园林设计和绿化等相关知识点时,便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解右玉从“不毛之地”转化为“塞上绿洲”的故事,促使大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初心”?什么是“恒心”?就是因为这些可贵的精神才能铸成这一传奇故事,此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在其中融入红色文化不但能升华职业课程的教学,还能与思想理论政治课同步进行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以此促成协同效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并且因为红色文化的融入可以直接提升课程的教学价值,促使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具备崇高的远大理想信念,懂得改革创新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愿意自觉主动地参与进宣传红色文化的工作当中,做一个能够为国付出的未来栋梁。
【参考文献】
[1]魏晓红,崔建宇.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及路径探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2):96-99.
[2]刘碧静.红色文化融入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4):25-26.
[3]束梦.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21,(08):42-43.
[4]王佳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福建茶叶,2019,41(07):136-137.
[5]陈梦.红色文化融入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微探[J].大众文艺,2022,(04):146-148.
推荐访问: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 融入 革命
上一篇: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9篇
下一篇:追风筝的人拉辛汗形象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