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7篇
篇一:民族乐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些古代经典乐器传承千年,与中华传统?化相辅相成在古代,?乐起源于?活,是劳动?们?常?活中创造的,很多乐器也是如此,由此可见,这些乐器是随着传统?化发展?来。?、芦笙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发源于中原,后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光?,其前?为竽。在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据?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早在唐代,贵州少数民族?民就开始制作芦笙,并涌现了不少的优秀芦笙吹奏家。芦笙起源于中原,随着古代苗族先民发展?来,由于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形成了芦笙的?化体系,并在苗?化中占了主导地位。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种古?乐器之?,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的民族节?。芦笙在苗族民间,?多出现于群体活动,如花?节、丧葬仪式等,总是作为重要??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作为凝聚?和号召?将苗族的?连在?起。从?献记载中,可以看到清代时,贵州少数民族的芦笙吹奏技巧和芦笙舞蹈动作精彩极了。也可以看出芦笙在古代苗族?民?活中的作?和地位。?、蒙古筝筝是我国古?的弹弦乐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泛流?于民间,?以秦国尤盛,史称秦筝。蒙古筝的结构、?阶排列、演奏风格等和汉族筝不同,是中国筝的?个流派。《史记·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弹筝、博髀?歌呼呜呜,快??者,真秦之声也。”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记载。雅托嘎盛?于元代宫廷,是蒙古族弹拨弦鸣乐器,?称筝、蒙古筝,流?于内蒙古?治区各地,以及辽宁省、吉林省蒙古族聚居区。鄂尔多斯故有歌海舞乡之美称,牧民喜欢演唱鄂尔多斯民歌,鄂尔多斯民歌情绪欢快、节奏明朗、旋律?程的跳跃性?,载歌载舞是他们的主要特点。雅托嘎在当今内蒙古?治区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为流传,为群众喜闻乐见。它的表现??分丰富,历来为蒙古族民歌伴奏或?弹?唱。然?由于历史、社会的原因,民间的雅托嘎如今濒临失传,即使在?乐院校、?艺团体,精通雅托嘎的?也已屈指可数。三、萧笛
箫是我国古?名族乐器,单管,竖吹,??柔和典雅,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幽静典雅,回味?穷,知?难遇,独醉其中。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我国考古学表明,?前出??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哨"(浙江河姆渡出?的?物,现存浙江博物馆)。这批?哨是?鸟禽类中段肢?制成的,古代?将?骼中的?髓抽掉,形成??中空的?管,然后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可以吹出?个?来,于是就形成了?哨。尽管考古学家们称之为?哨,但从它的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今天有许多管乐?师们?脆称它为"?笛"。据传,后?将伶伦所订的律管编排在?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箫。在虞舜时代,曾出现过?部称之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因为这部乐舞主要是?古代排箫来演奏的。周代,曾将我国古代乐器分为"??",它们分别是?,?,丝,?,匏,?,?,??类乐器,其中"?"就是指箫和篪。因此提起"丝?"?字,?们?然会想到这种乐器。总之,中华传统?化与传统乐器共同发展,?同谱写出5000年中华?化的历史长河,如今,中华?化全?崛起,让我们回忆这些经典乐器代表之作。各位看官,你怎么看呢?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篇二:民族乐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族乐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族乐器是指以本地传统文化内容为特征,具有较强地地方风味的乐器,是各民族自发形成的表现民族性特征的音乐乐器。它不仅代表了各民族的文化特点,而且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民族乐器的创作、生产和演奏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到人们的語言、歌詞、故事、动作等多种元素,传承着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乐器的传承更加深入地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得民族传统文化能够广泛流传和传承。
民族乐器的传承不仅仅是通过演奏,而且还可以通过制作和展示来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比如,在民间音乐演奏中,民族乐器的制作者可以将乐器上的装饰元素融入到民族文化中,以此来展示和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民族乐团还可以把民族乐器带到大众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增加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三:民族乐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化的传承:民族乐器古筝?家都知道古筝是早在公元前战国?代流传?来的,他记录了中国?千年的历史?来。古筝是不仅是中国历史?化,更是这?肥沃黄?上的?种古?民族乐器。是属于弹拨乐器,结构是由?板,雁柱,前岳?,弦钉,琴弦,前岳?,调?盒,底板,琴?,后岳?,侧板,出??,穿弦孔组成。在战国时期古筝也被当做为?种兵器,?于竖着挥起打敌?还有?句古话叫“筝横为乐,?地成兵”。后来有?在上?加上琴弦,拨动是能发出悦?的声?,于是成为了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涌现出了?批青年的古筝演奏家,其中以王中?、邱霁、袁莎、鲍栋、宋?馨等?师为代表。多次出访国外演奏,先后去了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台湾、?港等多个地区和国家,使古筝?向了世界。同样的,在南北筝的基础上分别衍?除了?个派别,即“潮州、?东、河南和浙江”四?流派,虽然流派的区别渐渐?了,但是每个流派还是有??的特?。现?般分为九派,正如曹正所?“茫茫九派流中国”,各派的筝曲及演奏?法各具特?。
篇四:民族乐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浅谈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
摘要:笛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几千年来,其以明亮圆润的音色与丰富独特的技巧演奏出很多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因此,本文从笛子的基本结构及发展史出发,分析了笛子独特的演奏形式,并重点阐述了笛子的民族文化保留及与现代艺术接轨的发展现状,以期让公众更加清晰地认识和了解笛子艺术,进一步促进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
关键字:传统乐器;演奏形式;笛子艺术;发展与传承
音乐能够打动人心,成为抒发人类情感的主要形式之一,而民族音乐作为音乐的一种类型,更被赋予较多内涵,融入多种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中国有很多优良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不断地传承与发扬,其中,从民族音乐乐器来看,笛子属于其中一种,有较多的演奏技巧、独特动人的音色,倍受演奏者与听者喜欢,能够让人沉浸在其中。笛子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笛子艺术已经成为民族音乐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笛子属于中华民族较为传统的乐器,笛子的发展与传承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因此,如何将笛子传承与发展,是当代民族音乐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笛子的结构及发展史
笛子,也被称为竹笛,由此可知,笛子的原料是竹子。笛子的基本结构较为简单,就是一段去节中空的圆柱形的竹管,在这段竹管上,有包括吹空和膜孔在内的八个孔,其中有六个是音孔,一般来说,在竹管的尾端,还有基音孔和助音孔各两个。因此,一段完整的笛子包含以下四个主要结构:一是笛塞,是一个采用软木制作而成的木塞,与竹管的前端保持一定距离,位于吹孔的上端。二是吹孔,是竹管上最靠近左侧的音孔,从吹孔将气体吹入竹管中,产生的冲击波会震动笛膜和竹簧,进而发出声音。三是膜孔,也就是从竹管左侧数第二个音孔,通常膜孔是由芦节膜制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音色。四是音孔,演奏者用手指将音孔打开不同程度的空间,就能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
笛子的发展史差不多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同步,这就使得它的历史悠久、受众广泛,时间的长河往前奔腾,使得人跟笛子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笛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慢慢地,成为了演奏家们的好工具、好武器、好朋友。它的内涵包含着文、史、哲、声、律、美等等诸多学科。它已经有着八千年的悠久历史,特有的音色在中国民族乐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笛子的主要表现形式
作为我国较为古老的乐器之一,笛子涵盖的民族气息极为浓厚,在传承与发展中,也被融入当代较多新的艺术理念。笛子最初登上舞台,是作为戏曲、曲艺伴奏,因深受大众喜爱,不断被赋予新的形式,如南派、北派,均是因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与不同生活环境进行形式划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表现形式,其表现的目的在于触动人心,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演奏极为困难,而通过笛子演奏,利用半音,演奏效果较好。
笛子属于汉族最为古老的乐器,也是最具有特色与民族气息的,是民族音乐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乐器。笛子的传播形式历年来都是心口相传的。笛子可以说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乐器,但是相应的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新颖的乐器,因为笛子是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拥有了一定的历史沉淀和厚度,但是笛子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脚步,当前很多流行乐曲中融入了笛子艺术。
三、民族音乐中笛子的发展与传承
(一)笛子的民族风特色保留
要想让笛子在民族音乐中有更好的发展,永久地传承下去,在笛子发展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追求创新,而是要适当地保留笛子中原有的民族风特色,这样才能够促进笛子艺术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由于笛子本身属于民族音乐中的一种乐器,所以民族文化气息较为浓厚,经过时代变迁,笛子也起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如何进一步传承与发展笛子中的文化,首先需立足于民族音乐根本,即保留民族风特色。笛子艺术因为地
域上的划分出现不同。南方生活环境多傍水依山,“南派”的笛子受此影响,在艺术风格上表现为清脆、柔和、委婉、清亮相结合,声音沁人心脾。比较之下,北方平原、高原山地较多,人们更加爽朗、朴实,笛子艺术风格受此影响,有明显的高亢低回表现。因此,民族音乐中笛子的传承与发展,应将其中的民族风特色保留,切忌过于追求前沿而“忘本”,失去竹笛本身的意义内涵。
(二)不同时期笛子形制的变化发展
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民族器乐陪着人们度过年年岁岁,陪着普通的平民百姓过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庙会,也陪着高官大人们进行宫廷、官府的礼仪活动和宗教活动,每一次的聚众活动都离不开大量的器乐演奏。在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中,民族器乐一直都是和歌舞不分离的。著名的唐大曲最后通常都是器乐、歌以及舞共同协调呼应。在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过程中,持续有一些能人异士把乐曲同舞曲进行深层次。
另外,与众多中华民族乐器的发展和传承相似,经过能人异士的深层次加工和升级,笛子在作为伴奏之后逐渐发展为能够独奏的乐器,呈现出自身特有的艺术特点,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着笛子特有的艺术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美的情感和思想。
(三)笛子艺术与现代审美的接轨
不可否认竹笛艺术中的许多文化均为历史沉淀,但在正视传统审美的基础上,还需考虑到立足于时代发展步伐,结合现代审美,或理解为将民族音乐特色保留的同时进一步创新。例如,在实践中,可将笛子艺术形式从不同风格上创新,融合各类风格,如将带有民族音乐特色的笛子艺术与流行音乐创作融合,或将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民俗音乐笛子曲目中,这样更能无缝衔接传统与现代,也是传承与发展笛子艺术的重要途径。另外,在演奏技巧、风格律动各方面,也应注意与其他乐器的“碰撞”,这样更有助于演奏风格技巧的创新。
(四)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传承
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音乐伴随着百姓的生活变迁,一点点渗透进人们的日常中。不管是普通百姓的众多娱乐文化活动,例如过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庙会等,还是宫廷官府的礼仪活动,或者宗教活动,每一场群众活动或集会都离不开民族乐器的演奏,民族乐器演奏可以烘托出当时人们心中的思想情感,反映特定时期人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特点。在我国众多地区和文化中,民族乐器的发展与歌舞难以相分。
笛子经过历史的变迁与传承发展,也加工升级为可单独演奏的器乐曲,在数千年的时光长河中润洗后,现如今已经跳出合奏这个圈,开启了独奏这一全新的舞台,演奏家们即将要创造新的历史,想必也会留下一些流芳千古的独奏乐曲,给予后人无限的对音乐的美的欣赏。
总之,要想让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继续发展与继承下去,需要保留笛子艺术中的优良元素,并且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把传统笛子艺术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起来,促进笛子艺术的创新,让更多的人更为深刻地了解笛子。
参考文献
[1]罗钧鑫.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和传承方法[J].北方音乐,2018,38(22):51-52.
[2]陈朕.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J].北方音乐,2017,37(08):28.
[3]王彦傑.对大G调低音笛的演奏特点探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7.
[4]徐宗科.当代中国竹笛音乐发展脉络[J].乐府新声,2014(02):219-226.
[5]唐俊乔,陈超.竹笛演奏技法的源与流[J].音乐时空,2015(06):21-28.
[6]杜鹃.竹笛在中国民乐中的主要地位与突出特点[J].艺术科技,2016(8):190.
篇五:民族乐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浅析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音乐文化内容也丰富多彩。我国的大部分音乐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我国不仅有多种形式的民间歌谣,还有大量丰富的传统乐器。例如:二胡、琵琶、箫……这些民族乐器的产生很好地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其次中国还要丰富的具有传统民间色彩的歌舞,以及中国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由此可见,中国在的音乐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展。接下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进行研究。看看怎样才能更好地继承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前言
民族音乐是我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民族音乐不仅包括具有我国民族特殊的歌曲和民间舞蹈。还有戏曲和民族乐器、说唱音乐。这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所产生的。中国的民族音乐可以分为四大类,及专业性的音乐文化、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这四种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互相吸收,互相影响。其中民间音乐是主体,是我国民族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本文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能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
1、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性
所谓的传统音乐是指,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由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音乐。我国早在5000年前就产生了最原始的音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是上千年来,形成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成果,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具有一定的中华文化特色,可以很好的反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音乐重要性,要在音乐创新的过程中,不论是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这样才能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民族音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地自然环境以及政治历史条件的变化,导致我国各地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各民族基于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差异较大的多民族文化。由此可见,我国的音乐是民族的,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是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优秀文化。
2、正确对待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作为一种文化需要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实现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可以更好的增强
篇六:民族乐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篇七:民族乐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小学音乐课堂中传统民族乐器继承及发扬策略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引进民族乐器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探究民族乐器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音乐;传统民族乐器;策略
小学阶段学习音乐知识、提升音乐欣赏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音乐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民族乐器的引进既可以丰富音乐课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理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从音乐中汲取营养,进而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沉淀的国家,从古至今我国文化在礼乐方面的发展一直辉煌灿烂。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礼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途径之一。将民族乐器融入小学课堂教学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建立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防止学生思想过于西化。目前的音乐课堂教育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因素的应用还不足,体现在课堂上,表现为乐器的使用伴奏基本使用钢琴,学习的乐曲、音乐种类也是西方的内容比较多。家长对小学生的艺术培养也基本集中于西洋音乐,学习的大多是西洋乐器。例如:在选择让孩子学习乐器时更多家长会选择钢琴、长笛、架子鼓等西方乐器,培训机构也会更多地选择开设此类培训班。不仅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潮流文化的更新,外来文化进入
学生的生活,不少学生在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个人意识的时候受到外来文化的过多影响。
(三)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娱乐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传统民族文化淡出人们的视线,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也在近几年大量失传。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多是需要传统民族乐器进行伴奏的,因此,将民族乐器融入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也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宣扬,有助于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音乐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一批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人,促进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民族乐器融入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意识,因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审美层次,而且会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培养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起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民族乐器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民族乐器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学校方面,虽然学校在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可以充分认识到传统乐器教育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往往面对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一来是学校有关民族乐器的设备建设不完全,硬件设施缺乏,大部分学校在购置教学所需的乐器和配备专业民族乐器教师方面相对缺乏。二来是学校还需要发展美术、体育等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导致资源分配方面无法面面俱到。因此,民族乐器的教学展开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其次是教师教授民族乐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不足,许多教师在接受教育时仅仅只是专业系统地接受了一种或者两种乐器的系统学习,而我国民族传统乐器种类繁多、内容庞杂,教师在进行有关民族乐器的教学过程中难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对乐器的使用方法技巧进行教学,而忽略对其文化内涵的分析和基本的乐理知识的讲授,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能达到提升核心文化素养的教学目的,教学质量较低。最后是学校和学生家长对民族乐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家长认为过多的音乐教育会耗费许多资金并且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主要课程的学习,从而不愿意支持学生学习民族乐器。
三、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
民族乐器教学对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认知提升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对音乐欣赏的二次输出,在发展民族乐器的过程中根据校园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措施的探索。教师要主动营造学习氛围、优化学习教材、开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扎实基础练习等教学方式来使传统民族乐器更好地进入校园,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民族乐器的人文魅力,夯实学生的艺术文化底蕴。
(一)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乐器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课堂外对传统民族乐器关注较少,难以自主培养起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因此,在开展相关学习前,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激情。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教学PPT,让学生观看民族乐器相关的影视材料。例如,教师可以将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乐曲《小螺号》的古筝演奏视频播放给学生,结合当下流行的热门文化内容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引入课堂教学。
(二)构建民族文化学习氛围
学校可以在课外开设相关的社团或者表演活动,通过展示艺术文化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传统民族乐器的恢宏的艺术效果,达到震撼学生内心,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向往。比如,教学《快乐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节目,让学生运用傣族的民族乐器来表现自己对泼水节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成小组率先进行民族乐器的学习,给学生做示范,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校还可以合理利用广播电台等资源,在课间休息的时间播放民族乐器的历史发源及其文化背景,同时配合优美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展示,达到小学生艺术熏陶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通过设置奖励机制,对民族乐器比赛中获奖和考级成功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指导培养出优秀掌握民族乐器学生的老师进行嘉奖,从而营造出良性的民族乐器学习竞争氛围。
(三)优化教学方式
首先,对教材的优化,目前使用的教材是统一的,教学内容较为死板,学习方式比较单一,且学习难度较大,并不能适应所有的学生;而且其中的选曲题材
并不完全适合目前阶段小学生的学习,所以应该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修改,进行创新研究,增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简单歌曲和符合核心素质培养的文化内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形式上的多元化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上课下,使民族乐器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内容,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民族乐器的相关视频,使得民族乐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常态,还可以在课外展开培训班,选出对民族乐器学习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建立社团,进行表演和宣传,还可以外出参赛,使民族乐器走向更大的平台。
最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例如,将课程中学到的民族乐器使用方法内容转化成戏剧形式表演,一方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拓宽小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小学生的音乐文化认知。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部分游戏,结合具体的民族乐器设计提升学生乐器使用技巧的游戏环节,培养学生的乐器熟练度,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之,民族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教育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豪感提升以及核心文化素养的培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学校要完善教学资源的引进,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衡永庆.民族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2(05):66-67.
[2]王晓荣.小学音乐课堂中传统音乐文化继承及发扬策略[J].智力,2020(16):170-171.
推荐访问:民族乐器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族乐器 传承 文化
上一篇:小学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方案8篇
下一篇:先进事迹,警示教育专题讨论会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