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3篇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1 概括文章内容和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技巧:找出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3篇,供大家参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1
概括文章内容和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技巧:找出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看待。即:内容+作者情感态度。
答题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 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或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分析句子的作用和评析句子
1、划线句的作用
答题格式: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合文章内容,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内容上为下文写什么铺垫;与下文什么对比,突出什么的……的特点;揭示了……的中心;语言上运用……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的……特点(感情)
2、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3、评价、赏析一句话
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
(2)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表达方式的作用
表达方式有: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议论:是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
段与段之间的议论,能起到承上启下和突出中心的妙用。
2、抒情:是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叙、融情于议、借物抒情、借梦抒情等
3、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
常用写作手法及作用
1、象征手法: ……象征……,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3、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4、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修辞方法及作用
注意: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某种情感或观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强语势,便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议论文中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表达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分析描写的作用
1、解描写的几种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2、人物描写的方法
(1)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其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 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2)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3、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答题格式:
(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产生的原因。
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先答:能或否(一般不能)
再分析,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最后说明理由,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推荐访问:记叙文 题型 中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3篇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1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10篇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100篇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15篇
上一篇:中考语文试题3篇【完整版】
下一篇:2023年中药专业实习证明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