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的导入词范文三篇
导入(import)是2018年公布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沁园春雪的导入词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沁园春雪的导入词3篇
第一篇: 沁园春雪的导入词
一、采撷咏雪名句 引入诗人词作
Ppt1雪景背景ppt背景音乐 ppt背景音乐停
走进“碧海青天绿树红瓦黄墙”的风景线,一股热情、和谐之风扑面而来,来自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的老师,真诚感谢各位同学冒着酷暑、割舍愉快假日来参加活动,老师在此给大家深深鞠躬了!
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的雪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钟情的对象。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胸襟的人,面对漫天飞雪,会有迥然不同的个性情怀。边塞诗人岑参,坚韧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欣喜;遭贬诗人柳宗元,郁闷流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开国领袖毛泽东也一生爱雪,钟爱那浑莽雪飞的大世界。
二、初读感知内容 感受诗人情怀
《沁园春 雪》导学案
(2012-10-12 23:00:25)
转载▼
《沁园春 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5、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一、预习导学: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 — 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磅礴的诗作,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诗词》等。
【写作背景】:《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 ) 莽莽( ) 红装素裹( ) 折腰( )
略输( ) 稍逊( ) 成吉思汗( ) 今朝( )
分外妖娆( ) 稍逊风骚 ( ) 数风流人物( )
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 zhuāng 素裹( ) 顿失 tāo tāo( ) 江山多 jiāo( )
一代天 jiāo( )
4、诗歌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5、背诵比赛
6、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②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③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7、《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 ,________ 。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 ,________ 。上阕中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 。
8、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 ”。
9、简答
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②“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③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应怎样理解这个词?
二、研讨展示: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2、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3、在上阙,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4、谁是真正的英雄?
5、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6、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
8、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9、文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三、练习反馈:
(一)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二)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
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
5.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1930年2月
13.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词与《沁园春·雪》都描写了雪景,都有_________的气势,_________的风格。
15.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上阕_________,下阕_________,而《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景,《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在气势上比《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略胜一筹。
16.这首词描写_________的一个场景,表现_________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______________,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毛泽东诗词名句: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 雪》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课堂实录
时间:2011-7-22 9:34:57 作者:雪飞学习资源网 来源:雪飞学习资源网 查看:2466 评论:0
内容摘要:该课获2007年湖北省中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唐荷平/执教、整理 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位伟人,中国人民无人不知道他,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他是谁? ...
《沁园春 雪》优质课课堂实录
该课获2007年湖北省中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唐荷平/执教、整理
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位伟人,中国人民无人不知道他,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他是谁?
生(众):毛泽东。
师: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更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震撼人心的光辉诗篇。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沁园春 雪》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请大家看课下注释一,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
生(众):1936年2月。
师:1936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31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地区,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此时,国民党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顺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遣队准备东渡黄河,奔走抗日前线。在渡河前夜,恰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茫茫雪景,毛泽东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注意屏幕上的字音,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生以自己的方式读文,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
师:让我们把屏幕上的字词朗读一遍。
(投影展示字词,生齐读,声音不够响亮。)
我们再来一遍,声音洪亮点。
(生再读,声音响亮。)
师:接下来,我想请一位同学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
(一生举手,读。)
师:好,这位女同学不但读得正确、流利,而且注意了诗词的情感。确实这样,读诗词更重要的是读出——
生(众):感情。
师:感情是发自肺腑的。不过在朗读时还是有一定技巧的。同学们知道朗读有哪些技巧呢?
生1:要注意停顿、重音。
生2:还要注意语速、语调。
生3:抑扬顿挫。
师:那我们试着注意这首词的停顿、重音、语气、语调,把词的情感读出来。首先,我们提示一下,看屏幕,把重音和停顿读出来。
(投影展示重音和停顿,生读。)
师:好,老师试着读几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读的节奏和重音来读一遍课文,注意突出节奏和重音。
(生看屏幕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只是有两句需要注意,节奏要更加明显点。“欲与天公试比高”,“俱往矣”。来,再把这两句读一遍。
(生齐读。)
师:节奏和重音读出来了,但是情感还差点。其实真正读出情感,还要结合诗词的内容来理解。我想请同学说说,通过朗读,你觉得这首词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呢?
生1:豪迈,慷慨激昂。
生2: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生3:淋漓酣畅。
师:“淋漓酣畅”这个词用得好。
生4:我认为还要读出“气吞山河”的气势。
师:不错,“气吞山河”的气势。
生5:我感觉还要通过后面的这一段读出自信。
师:好,总结一下,就是读出一种赞美,读出一种歌颂,读出一种豪迈,读出一种自信。下面我们分成两大组,这一组同学讨论一下,在这种总体感情基调下,上阕每一句话,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才能有这种情感。另一组同学讨论下阕该怎么读,才能有这种情感。一、三、五、七排同学向后转,小组讨论一下。边读边议,边议边读。
(生分组讨论读法,师随机指导。)
师:首先请这一组同学说说上阕该怎么读。
生1:开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雪景,“千里”、“万里”要表现它的长,语音要拉长一点,表现雪景的美丽。
师:这个“长”,我们用另一个词来换一下,就是非常“开阔”。
生2:第四句的“望”要读出由近及远的眺望的感觉,要拖一点。“莽莽”、“滔滔”展现了那种几千里地都被大雪覆盖的场景,所以要有激昂的感情。“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试比高”一字一顿,就表现了能与天公比个高低的气势。最后“分外妖娆”要读出一种委婉的感情。
师:“委婉”、“多姿多彩”是不是?很美的,那请你把上阕读一遍。让我们感受一下这种美。
(生读,全场掌声。)
师:我听清了,我看见了。我听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我看到了一幅北国壮美的雪景展现在老师的眼前。对于上阕的语气语调的把握,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3:我是从整体分析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语调不要那么高,因为这是非常漂亮的景色,如果语调很高的话,感觉没那么优美。“唯余莽莽”到“欲与天公试比高”应该稍低沉一些,反衬诗人内心的情怀,他敢与天公试比高,体现了他的自信。到“须晴日”要读得舒缓一些,可以把“妖娆”读得很委婉。
师:不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理解这首词,在总体情感把握的基础上,都有自己不同的体味,但是总体情感是不变的。好,我们一起根据这两个同学的分析,把上阕读一遍。
(生齐读上阕。)
师:有一个地方,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特别到位,“欲与天公试比高”,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下。
(师示范读,生跟读。)
师:还有一句“妖娆”要美美地读,可不可以这样读呢?(师示范读,生跟读。)读得婉转一点,读出那种艳丽多姿。
师:好,让我们带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歌颂,带着自己的体味,走进北国的飘雪世界,美美地读上阕。
(生投入地自读。)
师:我们再请同学说说下阕怎么读?
生1:我认为下阕主要是作者对一些古代骄子的惋惜,因为作者说到的帝王虽然都是一代骄子,但他们不都是文武双全的。所以要读出惋惜之情,读出对现代风流人物的赞赏之意。
生1:我认为“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都要读出惋惜的感觉。后面几句要读出自信、豪迈。
师:是从总体把握的,情感把握比较准确,理解比较透彻。那么还有谁想从具体的地方说说呢?
生2:我觉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还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都要读出惋惜,因为他们都有一点点缺憾。“只识弯弓射大雕”要读出瞧不起古代帝王的意思,因为他们只建立自己的王朝,而没有想到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是那样的美丽,不应该忽略这么美的景色,不顾人民的感受而一味地发生战争。
师:这位同学有一颗仁慈博爱之心,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她说“只是”要读出一种轻蔑,非常到位。
生3:我觉得前面要读得惋惜,后面要读得越来越高昂。古人的不足今人可以弥补。
师:很有思想,今人胜过古人。
生4:我觉得要把那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气吞山河的气势读出来,作者非常自信。
师:好,我们总结一下,“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要读出惋惜;“只识弯弓射大雕”要读出轻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读出气吞山河的气势。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下阕,读出这种情感,看看谁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慨?
(生举手,师随机请一生读。)
师:很好,注意到了气势和语态,最后几句应该要高亢一点,我们一起把下阕读一遍。
(生齐读。)
师:听了同学们对诗词的理解,老师也心潮澎湃,也想把全词读一遍。请大家看屏幕,边听边领略这壮美的风光。
(课件展示祖国风光图片,师配乐诵读,生鼓掌。)
师:接下来,老师想和同学们合作演读这首词,要带着情感,读出情感,展现作者的情怀。
(投影展示课文,分老师、男生、女生、全体分部演读。)
师:整体上很流畅,注重了情感,只是有一点瑕疵。我们女同学稍有点儿羞涩。不过,接下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通过朗读,大家对诗词的内容都非常熟悉了,请同学们快速思考,上下阕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情感,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看谁最先体会出来。
生1:上阕写祖国大好河山,对河山的感慨和赞美,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师:准确,那么下阕呢?
生2:觉得下阕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评论古代人物,对当代英雄人物的佩服。
师:老师也作一个小结,请同学们读出来。
(投影展示小结,生读。)
师:这首词,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感人的艺术魅力。那么在上阕的描写中,你最喜欢哪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生1:我最喜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它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宏大的气势,让我们想象出祖国最美丽的风光。
生2:我最喜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气势磅礴,令人感到振奋。
生3:我也喜欢这句,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群山比作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比作蜡象在奔跑,展现了一种豪迈的情感。
师:这句除了比喻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4: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用拟人手法把静态的群山和高原写得很有生机,所以大家喜欢。
生5:我喜欢“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它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初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表现了那种美妙多姿的景象。
师:雪后天晴,美妙多姿。
生6:上阕我都喜欢,我喜欢那种无与伦比的豪迈的情感。
(生笑。)
师:行,老师体会到了你说的无与伦比的情感,其实,“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写景都是为抒情服务的。那么在下阕当中提到了哪些英雄人物?从“惜”字上你能看出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快速思考。
生1:提到的古代英雄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我觉得表达了他对古代帝王很惋惜的态度。因为古代帝王都是一些只会武功、略输文采的人,都没有文武双全的,他感觉自己就比这些人好多了。
生2:除了惋惜之情,也有批判,我是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知道的。“只识”语气较重,说明成吉思汗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没有政治思想,有批判的意思。
师:理解很深刻,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情感有惋惜、轻蔑。那么在作者眼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你认为我们今天的风流人物有哪些?谁又是将来的风流人物呢?
生1:我觉得在作者的眼中,抗日战争年代的人们是真正的英雄。文采、谋略方面完美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生2:我觉得作者眼中的英雄人物应该是为了国家勇于献身的人们,无论是老百姓、学生,还是军人。
生3:我觉得我们的“神六”英雄聂海胜是今天的风流人物。因为上天是有危险的,但他为了国家毫不犹豫地飞上天。
师:有“献身为国”的精神。
生4:我觉得是“嫦娥一号”登月卫星的工作者,因为他们终于实现了我们华夏几千年的登月梦想,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月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师:实现了华夏几千年的登月梦想。那谁又是将来的风流人物?
生1:我觉得是我们,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生2:我觉得我们将来会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的成绩,我们班的同学都会是风流人物。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学习伟人的胸襟、伟人的抱负、伟人的气魄,我们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成为真正的风流人物,让我们再一次带着这种豪迈的情感把诗词背诵一遍。
(投影配乐,生激情背诵。)
师:同学们,“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要我们大家立下鸿鹄大志,并为这个目标,这个理想,这个志向,为之拼搏着,奋斗着,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真正的风流人物!
读到深处情正浓
唐荷平
《沁园春 雪》是我参加湖北省中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竞赛的参赛课,这节课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同行的好评。课后静心回想,收获较大,也引发了我的诸多思考。
一、在课堂上,有一种爱叫作“放手”
教书十多年来,和身边的同行们对语文课堂也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但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也迫于升学压力,不敢放手,很大程度上还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总怕遗漏了某一点知识,强化了语文的工具性,而淡化了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苦口婆心”的爱。
这节课上,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只是把握住课堂教学环节,预设几个问题,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尽可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并能表达这种情感体验。在课前,自己心里也没底,担心要是学生理解不到位,认知水平未跟上,课堂上岂不冷场了?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没必要的,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学生已经把文本理解得非常到位,教师认为要讲授的知识,学生自己完全能领悟。这节课让我意识到,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落实了,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语文课堂才会有“语文味”。由此悟到,一个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课堂上就该叫作“放手”。
二、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在“酣畅淋漓”的读中感其情、悟其境
在这节课上,我先后引导学生读了六遍课文,通过背景介绍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图片、文字、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愿望。将学生自由朗读、分组研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深情诵读相结合,从节奏、韵律、语调、情感上加以引导,从熟读、研读、品读、美读出发,力求让学生感受、入境、品味、再现,达到对诗歌由浅入深赏鉴的目的。这节课,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读得“酣畅淋漓”。我想,也正是这样,学生才能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心灵对话,才能感受到诗词的意象,领悟到作品的内涵。
进而,我想到我们现行教材里选的都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诗文,读来都是琅琅上口、一唱三叹的精品。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充分“读”好,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去朗读,去吟唱,去感悟。教师只要有的放矢地引领、点拨,让学生直接体验,效果会更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培养感情,具备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身心愉悦,促进其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教师要培养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的能力
《沁园春 雪》是传统名篇,在十几年的从教生涯中,这篇课文来来回回上了不少遍。印象中,有一次,在一所乡村中学上这课时,提到表达方式,学生一脸茫然,就转而同学生探讨表达方式的问题,虽然那节课没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说收获蛮大。而这节课,在预设中有一个环节是要给学生明确该词的豪放风格。可在与文本对话中,学生已明确提出了“豪迈”、“慷慨激昂”、“开阔”、“气吞山河”、“无与伦比的豪迈”这样的字眼,并在朗诵中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就有意把这一环节给省略了。我想学生应该明白了什么叫“豪放风格”。“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培养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的能力,课堂才会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精彩。
语文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如此,这节课带给我的收获是丰厚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定会在思索中前行。
教学目标 1.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2.通过朗读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远大理想与抱负。2.能正确背诵默写课文,教学设计: 1.反复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2.沁园春•雪》是体现毛泽东诗词特点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典范作品。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该词的写作背景,抓住该词熔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虚实相结合,动静结合,意境壮美,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气度豪迈的特点,领会本词的基本内容和写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学习重点: 1.读,读正确,读出感情。 2.说,说说词中表达的感情。 3.背,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教学重点、难点:1. 吟咏、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2. 正确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理解诗人的伟大抱负。教学活动: 一、导入毛主席有一首词叫《沁园春 雪》(课前板书课题),意境开阔,大气磅礴,蒋介石看到以后非常生气,在国民党内外征集诗词,并要求他的御用文人们日夜埋头写作,要写出一首词在气势和意境上超过毛泽东,然而终其一生都没有如愿。那么,《沁园春 雪》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词?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千古绝唱。二、作者简介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共和国的缔造者,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七十多首诗词,《沁园春 雪》是他的代表作。(翻)三、初步朗读,整体感知1、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1) 多媒体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教师配乐诵读,学生闭目静听,潜心感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屏幕上的字音,并结合注释疏通词意。有困难吗?(“风骚”作何解?)2)、字词:多音字: 分、数、汗、还、朝。难字: 莽、娆、竞、骚。3)教师强调字词后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刚才同学们自由朗读了这首词,你喜欢这首词吗?老师也非常喜欢这首词,想为大家朗读,可以吗?教师范读(配乐范读诗歌)(激发学生)4)、请同学们谈谈你听读的感受。(这首词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很有气势)同学们也想试一试?要读出气势。(学生齐读)过渡:老师听到的是雄壮之音,感到的是豪放之情,可见这是一首壮词(板书:壮词)。那么,这首词到底壮在何处呢?(学生答)壮在上阕的写景,壮在下阕的抒怀。(板书:写景 抒怀)(翻)5).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后思考:(1)词作上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2)诗人对雪景的描绘,有那个词领起,它统摄的宾语有哪些句子(3)本文写景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同学举例说明(4)下片开头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5)对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作者有何评价?试品味“惜”的丰富含义。(6)你如何理解“俱往矣”的丰富含义,到底谁是真的英雄。(多媒体显示)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可能对第(6)小题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教师可予以适当引导。6).品读语句,感悟艺术特色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品味下列句子的深长意味(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句中的“折腰”改为“赞美”好不好?为什么?)(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句中的“略输”改为“尽输”,句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只识弯弓射大雕。(“只识”改为“识得”行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诗人措辞的分寸感7).学生合作探究:这首词的写景议论抒情是如何结合的?教师点拨:这首词熔写景议论抒情为一炉,上片写景饱含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下片议论抒发诗人豪情壮志。四、感悟意象,探究情怀1、那么,景物如何之壮美?请同学们在上阕中选取你所喜欢的景物,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文字加以描绘。(评学生是否写出了和读出了壮美)举例(如果学生写的还可以就不必重复,也不必求全) ①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大地冰封凝然而安静;天空雪飘轻盈而灵动。(引导朗读词句)②在这白雪皑皑的世界,雄壮的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天地之间。昔日波涛汹涌的黄河顿时被冰雪覆盖。(引导朗读词句③群山与天相接,在白雪的覆盖下显得愈发地高大巍峨,又如一条条银蛇舞动,高原上的山丘起伏连绵,似一头头白象在奔跑,它们是要和老天一争高下。(引导朗读词句)④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须,等到之意。现在是晴日吗?不是。是大雪纷飞。由此可见,这是作者的美好的想象。应读出陶醉和向往之情。) 综合同学们所描绘的画面,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展现在诗人面前的和浮现在诗人心中的是怎样的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景啊!(板书:壮丽的雪景)(翻) 2、 1000多年前的柳宗元也曾描写过浑莽雪飞的世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孤寂死灭,了无生气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一个郁闷苦恼高洁清寒的诗人。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带到词句:千万里江山,长城大河)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他的感情充满喜悦,他的精神豪迈奋发,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翻)3、雪景是壮丽的,那么情怀又是如何地壮美呢?(齐读下阕)1(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回答,先引到评论帝王)这五位帝王是英雄吗?是,理由有三:一从史实来看(学生稍微阐述),二从“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见,三从“惜”字(美中不足)可见。 可惜啊,惋惜啊,他们又有着共同的缺陷---只知武功,缺少文治,缺少文学才华。(文采、风骚都指文学才华;弯弓射大雕代指武功)(“略输”“稍逊”“只识”可见对成吉思汗的否定大于前者,几乎是一种不屑的口气。)(引导学生朗读,从惋惜到不屑的语气)2那么谁才是真正的时代英雄呢?风流人物呢?(翻)联系写作和发表背景谈谈对风流人物的理解。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作于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长征的壮举,成功实现战略转移,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愈加猖獗,华北告急;国民党政府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发表背景:这首词发表于1945年8月,中国人民刚刚取得抗战的胜利,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为和平作积极的努力。其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雪》。随后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如果学生说是毛泽东,先予以肯定,然后结合注释加以引导。注释: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功业,成立新中国,创造新的历史。)毛泽东当然是风流人物,而且是风流人物中的风流人物。这是人民的幸福,也是作为对手的蒋介石的悲哀。蒋先生可能也会仰天长叹:既生蒋,何生毛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才是祖国河山的真正主人,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翻)这真是“历代帝王竞自由,可叹赳赳欠风流。试问英雄今何在?且看孺子占鳌头。”胸怀天下,胸怀革命,胸怀人民,多么博大壮阔的胸怀啊!(板书:壮阔的胸怀)4、景是壮丽的雪景,怀是壮阔的胸怀,这就是毛主席的壮词,借壮丽之景抒写伟人壮阔的胸怀。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啊!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朗读诗词来感受主席伟大的形象和主席诗词无穷的魅力。(翻)(时间允许,一生读,然后作评。最后齐读。展现我们盐中学子的风采)六、总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流。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同样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在缅怀伟人的同时,让我们齐诵主席的诗句,唱响时代的最强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二篇: 沁园春雪的导入词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长征路上,千军万马之前:一个人,一支笔,一个声音,道出了中华民族的必胜信心: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瞧,一支以戏曲演唱、乐队演奏、书法演示三维一体的艺术团体,已迫不及待地要展现这位伟人的豪情壮志,下面请欣赏《沁园春.雪》,大家掌声欢迎。
第三篇: 沁园春雪的导入词
《沁园春 雪》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课时)
木兰县第一中学 王学文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沁园春 雪》编排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居单元之首。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沁园春 雪》是一首咏雪的名篇,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情感豪迈,是一篇可诵可鉴的诗词佳作。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引导学生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的有感情朗读,展开想像,理解词所描写的意境。品味词的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激发学生刻苦学习,为成为未来建设祖国的“风流人物”打下知识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诵读中感悟诗词思想内容。(2)难点:景物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评价。
【学情分析】
(1)、九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处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阶段。同时,由于学生距那段历史较远,处在和平年代的他们对战争的有关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了解不多。学习这一课,要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提高社会历史责任感,深刻领悟勇当时代的风云人物的道理。
(2)、九年级学生对词的接触不是很多,对词的相应知识知之甚少,学习起来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教学中使用的教学策略就得符合这种文体本身的规律,如想象和联想,如诵读和品析。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难题。
【教学策略】
1、教法:
(1)诵读和品析法:"三分诗七分读",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走进文本,初读感知——研读文本,指导朗读——品读文本,激扬文字——诵读全词,升华感情;从方式上看,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试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感受这首词音美,形美,意美。借此落实教学目的。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3)多媒体辅助法。
2、学法:
1.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自主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围绕疑难问题,开展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分析探索,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分享学习的快乐。
3、想象和联想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知道毛泽东是政治家、军事家,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诗人。毛泽东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七十多首诗词,每一首诗都像一扇窗户展示着他那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今天我们就透过《沁园春 雪》这扇窗户,走近诗人毛泽东,感受一代伟人的诗才诗情。(播放视频剪影,投影毛泽东《沁园春 雪》手迹)
(说明:毛泽东手迹流露出他性格的大气豪迈,方明的朗读大气磅礴,能很好地营造气氛;视频剪辑中画面增加了学生对北方雪景的感性认识,这些手段为下文想象画面作铺垫。)
(二)、走进文本,初读感知
1、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2.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 折腰zhé 思汗hán 今朝zhāo
3、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全文, 想~想词的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绘北国壮丽雪景,抒爱国之情。
下片:评历史人物,赞当代英雄。
(三)、研读文本,指导朗读
1、走进雪国,感受诗人形象
(1)、虽然历史风云已经散去,但我们仍可以用“第三只眼睛”在想像的世界里再现当时豪壮的雪景。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诵读上片,为大家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画面。
(2)、学生驱遣想象,描绘画面。
教师点拨:(示例:我最喜欢的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一句,读着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给大地披上了红纱,皑皑白雪在红日的映照下,宛如青春少女一般妩媚动人。)
学生交流。
(3)、1000多年前的柳宗元也曾描写过浑莽雪飞的世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寂死灭、了无生气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郁闷苦恼高洁清寒的诗人。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学生畅谈。
(4)、通过你的朗读展示词的魅力,将这首词的磅礴大气传递出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画面,揣摩意境,再次朗读文章上片。
个别示范朗读,自评(你是如何处理重读、停顿的);同学点评,穿插老师点拨。(把握关键处:如“冰封”和“雪飘”动静结合;望领起七句写景;山舞的“舞”、原驰的“驰”;竞折腰的“竞”;“惜”等)
师生激情齐诵上片。
2、俯仰古今,探寻诗人心路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面对北国雪后美景,诗人生发怎样的慨叹?请同学们听读下片,探寻诗人心路。
(1)教师范读,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2)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借助听读文章,体味作者情感,结合自己的朗读体验,做朗读指导并示范。(四人小组活动,互听互评指点)
(3)师生一起朗诵下片。
(四)、品读文本,激扬文字
感受了诗人豪迈的胸怀、宏伟的气魄,读懂了诗人那傲视群雄的天骄情怀,下面我们把目光收回来,关注文章的语言之美。(投影:品读文本,激扬文字)
教师示例:诗词的语言凝练而形象,特别有表现力。如“舞”字,既让人感到舞蹈的轻盈灵动,又展示了群山绵延的秀丽之美、生机之美。你还对那些词感受较深,用一句话说一说。
学生畅谈,交流。
(五)、诵读全词,升华感情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和词人溶为一体,也变的气宇轩昂,意气风发。让我们诵读全诗,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传递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态度。
(六) 、徜徉诗路,吮吸营养
1、一首《沁园春 雪》只不过是毛泽东散播在民族精神文化长河中的一朵小花,诗路花雨还在前面等着大家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外摘抄的毛泽东诗词,并说说摘抄的理由。
2、学生小组活动。
(七)、结束语:
在毛泽东的诗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气,有婉丽的爱情悲欢。有残阳如血的壮丽,有战地黄花的灿烂,有风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间正道的沧桑。有宏图惊世界,有腊梅傲雪霜。有坐地巡天的浪漫华章,有闲庭信步的击水新唱。读懂了它,便读懂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读懂了它,便读懂了20世纪的悲欢离合。同学们,只要你踏上诗路,你便会吮吸到香甜的文化之蜜,你的人生,也将变得摇曳多姿!来,让我们一起上路吧!
(八)、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搜集毛泽东诗词。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毛泽东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抒发诗人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下片:点评历史英雄
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情
【教师反思】
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的特点。 由于引导得当,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语文核心素养听说读写【四篇】
下一篇:小班上学期安全课名称集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