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课堂实录4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国大典》课堂实录4篇,供大家参考。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篇一
一、说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第九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其中,《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作者以“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为写作思路,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 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通过几个场面描写,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毛泽东的无比热爱之情。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第七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4.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抓住首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是新知识,是单元语言训练目标、训练重点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自然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说说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同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作者用场面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应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词语品读感悟,读中悟情,读中悟写,读中表情,读写结合。同时借助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创设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三、说说学法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所了解,已具备了一定的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读──找──换──想── 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即“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换词体会感情──想象场面──表情诵读升华感情,回读体会写法特点 ──读写迁移,学写场面”。
四、说说教学过程
我反复、仔细研究教材,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了着样的教学流程:
1.以“跳绳”为话题口头作文,形象解读场面描写。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写了那几个场面。
3.重点研究课文重点部分(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
4.循法自学课文其它部分(会场布置、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几个大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
5.总结归纳全文场面描写特点
6.读写迁移,以“跳绳”为话题学写场面。
(一)口头作文“跳绳”, 形象解读场面描写
1.师:你们跳过绳吗?请同学们以“跳绳”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可以先说同学们跳绳
的整个场面,再说单个怎样跳;也可以先说单个怎样跳,再说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
2.生练说跳绳;师抽生口头作文。
3.师:同学们刚才说的跳绳是场面描写,单个“跳绳”的描写是场面描写的“点”, 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是场面描写的“面”,场面描写的特点是“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盛大的场面,生齐读课题《开国大典》。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场面描写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口头作文的实践中明白什么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的特点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了解课文写了那几个场面
1.认读生字、组词,书写难字:典、副、协、奏、诞、钮、瞻、拂、嗓。
2.说说题目《开国大典》中的“开”是什么意思,并用时、地、人、事四要素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作者围绕这件事,主要写了那些场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把“宣布成立、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读公告、群众游行、升国旗、阅兵仪式”填在下面的恰当位置。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在学生参与板书的操作中迅速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重点。
三)重点研究课文重点部分(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
1.研读场面“宣布成立”
(1)体会四个“一齐”的思想感情。
①师:本文重点写了“大会盛况”中的“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这几个小场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这几个小场面。我们先看看“宣布成立”。 在“宣布成立”场面中点是什么?(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面是什么?(首都人民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②师:在首都人民欢呼雀跃的场面中,你认为那些词、句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生找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最能表达首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③师:你能联系这段话中的重点词谈一下体会吗?
④(当学生自由谈感悟说到“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中的“一齐”时)师:“一齐”能换成“一起”吗?请同学们换词对比着读书体会,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不能换。“一齐”说的是大家不约而同,齐刷刷的动作一致,首都人民就像一个人,说明首都人民都有一颗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的心。。而“一起”没有不约而同这个意思。)
⑤师:课文中还有那些地方用了“一齐”,体现了首都人民的什么感情?(“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一齐”透露了首都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小编§ 崇敬的感情;“三十万人一齐抬起头,一齐脱帽肃立……”中的一齐透露了首都人民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抓住场面中的五个“一齐”,前后联系体会中国人民对毛主席、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抓住“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启发想象,体会思想感情。
师引导学生抓住“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体会意思(“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看出毛主席的声音传得很远,使全中国人民都激动、自豪。);启发学生想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都传到全国那些地方?人们有那些举动?从而体会全国人民都有一颗热爱新中国、热爱毛主席的心。
(3)指导感情朗读。(师:你能通过读表达这种感情吗?)师、生:生练读、试读--师激情范读,生评价—再练读—赏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研读“升国旗”
(1)升国旗这个场面中点是什么?(升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面是什么?(一齐瞻仰鲜红的国旗)
(2)在升国旗,这个场面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传神,最能表达首都人民此时的感情?当学生说到“一齐、站、瞻仰、升”等词时,师引导学生讨论,确定“站”用得传神。
(3)(师:这个“站”有什么言外之意呢?它传神在那里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前收集的新中国诞生前后的资料体会“站”的含义。
(4)师介绍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资料(圆明园的大火燃烧着中国人民的痛苦、屈辱、灾难,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刻骨铭心的过去,真可谓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旧中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危难之际,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历经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学生写话。(如果此时你在开国大典现场,你想对毛主席、对全国人民说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先抓住“站”联系上下文谈感悟,接着介绍历史背景,再以“如果此时你在开国大典现场,你想对毛主席、对全国人民说什么?”为话题设身处地写感受。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从内心感悟中国人民对毛主席、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3.运用学法,自读“宣读公告”。指导学生运用学法,抓住场面中的面“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体会首都人民无比热爱毛主席的思想感情。
4.回读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三个场面,体会写作特点。(作者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地写出了首都人民在开国大典之际对新中国、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之情。)
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用“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换词体会感情──想象场面──诵读升华感情,回读体会写法特点”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场面描写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个学法体会“会场布置、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几个大场面的思想情感、写法特点。并学写场面《跳绳比赛》。
五、说说理论根据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所应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凡是学习语言文字不着眼于语言形式,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对语文课的解读应该“走一个来回”。即首先透过语言文字,读懂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再回过头来研究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本堂课首先从语言形式入手,形象解读场面描写;接着在初读了解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学习经历了“读出意,读出义,读出形,读出情”到“比用语,比章法,品出味,悟出效”双向阅读心理过程。在理解文本中融语言训练,人文情感熏陶及感悟写法于一体;最后回到语言形式,学写场面,很好地体现了“鱼和熊掌兼得”(语言与人文兼得)读写结合的特点。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 篇二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预设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广、升”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等。
【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1、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自由叫叫他们的名字。
出示三个笑脸,猜猜每个笑脸后面藏着哪个字。要求讲清是第几排第几个什么字。
2、复习词语:多想、告诉、小路、不能、北京城、*、广场、升旗
指名读、带读──齐读。
二、学习一、二两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女孩子一起读一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回答:
⑴ 理解“遥远”
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离大山很远很远,从大山那边坐火车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北京,北京城实在太遥远了。
出示词语:(遥远)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
⑵ 山里的孩子即使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车去北京还要很长时间。
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读──齐读。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⑶ 理解“壮观”
出示词语,读词语。
北京虽然非常遥远,但它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参加这个升旗仪式吧!
播放录象:升旗仪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是呀!看到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听到嘹亮的国歌声,你还想到了什么?*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和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比有什么不一样?f、每天早晨,当*广场上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工人、农民、学生都注视着红旗,向我们的国旗致敬,广场上人是那么多,解放军是那么威武,这场面是多么壮观呀!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
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我们小朋友和这位山里的孩子一样是多么渴望能亲眼看看*广场上那壮观的升旗仪式啊!
1、指名多生说,你想去看看吗?
2、我们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出示课题齐读: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们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还想去看什么?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确实很多,老师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逐一出示图片,配以教师的讲解:
*、*广场、万里长城、故宫、天坛、香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央电视台
5、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 先和同桌相互读读这句话,比一比谁更能把心里的渴望读出来。
⑵ 指名读
⑶ 想读的站起来读
⑷ 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齐读。
四、配乐诵读全文
多么强烈的渴望啊!让我们拿起书,把全文深情地读一读。
五、总结
过渡:我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与向往,又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片此时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对你说。
自由说──指名说。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们爱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风景如画,每年都吸引着数千万国内外的游客。 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到时北京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让我们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让我们再一次道出我们的心声:
出示课题,读题:
⑴ 让我们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⑵ 女孩子甜甜地对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⑶ 我们一起怀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无限向往,一齐说。
六、写字
指导书写“广、升”。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
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时,学生们便情不自禁地起立,唱起了国歌。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看看北京,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品读时,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课题的循环呼应,释放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读读课文,谈谈感受的话,学生的情感就难于释放出来,因而,课堂中我让学生通过课一开始读课题,课中读课题,课结束再读课题,一次又一次使学生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篇三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的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你们知道时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
2、对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3、解题:
板书课题,齐读。
典?大典?分别是什么意思?(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课件出示:
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参加成员:_______________
参加人数:_______________
大典内容:_______________
2、交流: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
参加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商人、市民、各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国来宾。
参加人数:30万人。
大典内容:会场、大典、阅兵、游行。
过渡:
就让我们来到会场,看看会场的布置吧!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读第二、三自然段,当解说员,介绍一下会场:
生自由准备→看课件准备→指名学生说→齐读。
2、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生自由准备→交流分析→小节板书。
形成如下板书:
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
四、总结延伸
天an门广场上人如此之多,气氛如此热烈,我们一起期待大典的到来吧!
【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会场
大典
阅兵
游行
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 篇四
一、情境识字 积极参与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
生:去过。
生:没去过。
师: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北京有个天安门,那里的升旗仪式非常雄伟壮观,你们看──(播放课件“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情景”,同时配上老师饱含深情的解说 、)
(学生看得很认真,看完后热烈地鼓掌、)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生:太好看了!
生:我多想去看看!
师:是呀!你想去看,他也想去看,让我们一同说出自己共同的心声──(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反思: 从谈论,到优美的音乐,利用课件,把北京城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同时也激发孩子的联想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15页,听听老师读,看看老师读的好不好?师范读(配音乐)。
师:你们认为我读得怎么样?
生:好。
生:棒极了。
师:你想读吗?那么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它,借助拼音读几遍。
(反思: 教师用亲切动听的话语,有感情的朗读,体现了老师的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朗读功底,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师:你们想读课文吗?那么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它。
师:在小组内把生字划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看谁记的最多。
生:小组内学习生字。
师:你们想不想去妈妈说的北京去看看?
生:想。
师:好,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坐上时光列车去那看看,听,列车来了。快闭上眼睛──(课件中传出列车轰隆的声音)
师:快看呀,北京到了。(课件播放北京天安门风光及升旗仪式情景)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教师点击课件,屏幕闪烁相应的词语---北京城 天安门 广场 升旗 )
师:看,(师手指屏幕)这么多生字娃娃,哪些是你的老朋友了,向大家介绍看看?
生:我早就认识“安”了,我爸爸在公安局上班。
师:了不起!
生:我也认识”安”,我去逛超市时看见墙上贴着”安全出口”。
师:出去购物不忘识字,真好!
生:我认识“升”,我妈妈教我的。
生:对,妈妈也是你的老师。
师:我认识“广”,我在广告公司的牌子上见过了。
生:从招牌上我们也可以认识很多的字。是的,生活中处处可以识字,你们个个都是识字的有心人。(学生被教师表扬的喜滋滋的)
师: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能把这些生字读准?男女同学赛一赛,女同学先读。
女生读。
师:女同学个个伶牙俐嘴,读得真不错!
男生读。
师:男同学也不甘落后!看,北京城多美呀! 你们能一边读一边想象这些美景吗?(生放小电影美读,有点像读词串的感觉)
师:你们都被北京天安门的美景给陶醉了。还有一群生字娃娃也被吸引过来了,你们看──(屏幕显示:走出 小路 告诉 能)
(反思:学生试读生字后,说出自己认识生字的方法和经历,教师通过评价让其他同学从这个同学的识字方法中得到启迪。)
二、合作探究 资源共享
师:多可爱的生字娃娃啊!谁来代表全班同学第一个跟他打招呼呢?(指名读)
师:读得真准!
师:这些生字娃娃长得什么样子呀?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些办法来记住它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学生开始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自己的好办法?
生:我们小组能记住“告诉”,因为告诉别人要用嘴巴,所以它们一个有“口”字旁,一个有言字旁。
生:我们小组也能记住“诉”字,言字旁加上斤再加上一点。
师:你们组的小朋友真了不起,连没学过的“斤”字也认识!
生:我们组能记住“路”字,左边一个足字旁,右边一个“各”,表示有各种各样的人的脚在走路、
(学生刚一说完,教室里立刻传来许多人啧啧的称赞声)
师:太好了,你让我想起了一位著名作家说的话:原本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生:我们组也能记住“路”,因为我们组 有的同学住在人民路,有的同学住在北大路。
师:原来“路”这个字你们早就认识了。
生:我们组想了一个办法记住“走”,它的上面好像一个人的身体,下面一撇一捺就像人的两条腿在走路。(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师:啊,你跟我们的祖先一样聪明,你们看──(课件播放“走”字的演变过程。)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人走路的样子造出了这个”走”字。
生:我们组能记住“能”字,小熊的的“熊”去掉四点就是了。
师:很好,那你们能不能“能”找朋友呢?
生:能干 我能行 能源
生:能力 能量………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
(反思: 学生识记生字,是这堂课的重点,为了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教师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愿意识记的字,自主地选择不同方法记住字形,同时,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还及时地恰到好处地加以点拨,并适时评价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4篇《《开国大典》课堂实录》,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