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

| 来源:网友投稿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1  (一)通假字  1.不嗛,辄奋击。嗛(qiàn),通“慊”,满足,快意。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打,砸。  3.太尉判状,辞甚巽。巽,通“逊”,谦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供大家参考。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1

  (一)通假字

  1. 不嗛,辄奋击。 嗛(qiàn),通“慊”,满足,快意。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4. 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二)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2.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乃我困汝。 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裂裳衣疮。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三)省略句、判断句

  1. 王子晞为尚书,其领行营节度使,寓军于邠州,其纵士卒无赖。

  2. 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3. 段公,仁信大人也。

  (四)状语后置句

  请辞于军。

  (五)宾语前置句

  欲谁归罪。

  (六)定语后置句

  邠人偷嗜暴恶者。 偷嗜暴恶之邠人。

  (八)多义词

  1. 状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

  (2)太尉判状,辞甚巽。 判决书。

  (3)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逸事状。

  2. 其

  (1)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代词,那。

  (2)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代词,它的。

  3. 注

  (1)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 附着。

  (2)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敷上。

  4. 甲

  (1)晞一营大噪,尽甲。 穿上铠甲。

  (2)皆解甲。 铠甲。

  5. 辞

  (1)无伤也,请辞于军。 致辞。

  (2)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辞却。

  (3)太尉判状,辞甚巽。 言辞。

  6. 以

  (1)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介词,凭。

  (2)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介词,因。

  (3)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介词,把。

  (4)又以刃刺酒翁。 介词,用。

  7. 愧

  (1)尚不愧奴隶耶。 愧对,动。

  (2)然闻言则大愧。 羞愧,形。

  8. 信

  (1)仁信大人也。 讲信义。

  (2)言信行直。 言语真实。

  9. 市

  (1)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 集市,名词。

  (2)市谷代偿。 买,动词。

  10. 固

  (1)尚书固负若属耶。 难道,副词。

  (2)泚固致大凌三百匹。 坚决,坚持,形容词。

  11. 请

  (1)请辞于军。 请让我。

  (2)请改过。 请求。

  (九)异义词

  1. 纵士卒无赖。

  古义:指横暴。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2.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古义:钱财和货物。

  今义:指货物。

  3. 折人手足。

  古义:指手和脚。

  今义: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4.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古义:①“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 ②单音词连用。

  今义:①陌生人。 ②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

  5. 请假设草具。

  古义:假,借用。设,置,安排。

  今义:姑且认定。

  6. 段公,仁信大人也。

  古义:指长者。

  今义:指成年人,区别于“小孩儿”。

  7. 一夕自恨死。

  古义:羞愧。

  今义:指怨恨。

  8. 朱泚幸致货币。

  古义:指财物。

  今义:指钱。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扩展阅读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扩展1)

——《爱莲说》文言知识归纳3篇

《爱莲说》文言知识归纳1

  一、文学常识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2、“说”是一种议论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爱莲说的意思就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全文翻译

  正 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蕃,多.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丹。

  独:只;自:从;甚:众、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却染:沾染(污秽);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蔓:不生枝蔓; 不枝:不长枝节。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更加;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树立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助词,“啊” 只可以从远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隐逸:指隐居的人;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的君子。

  噫(y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噫:叹词,相当于 “唉”;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鲜:少;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应当;众:多;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

  三、词类活用

  ⒈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⒉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⒊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⒋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四、一词多义

  1、之 (1)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3)无丝竹之乱耳: 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4)何陋之有: 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可(1)可爱者甚蕃: 值得;

  (2)可远观: 可以;

  3、鲜(1)陶后鲜有闻: 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艳;

  4、远(1)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2)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副词,远远的;

  五、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词“于”)

  六、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

  七、被动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污染)

  八、倒装句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何人同予者)宾语前置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隐逸之花)定语后置

  固定结构: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九、用原文语句回答

  1、入题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句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出菊、牡丹、莲象征不人群的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6、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写莲长成后的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8、莲的形象具有的.象征意义:

  (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

  (3)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的句子: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9、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1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

  16、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7、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8、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0、“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作者运用“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种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表现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作用?

  此句是总提句,为下文将要说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

  4、莲的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作者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

  6、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既照应上文“与独爱莲”,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事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7、本文以“爱”为脉络,写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同时又是花中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句表达了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事态的鄙弃和厌恶。

  9、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12、“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14、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16、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7、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8、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9、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节操的思想感情。

  22、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你能具体指出都用了哪些句式吗?

  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的句式分别是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哪些?

  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24、目前,全国正在进行“国花”推选活动,如果你也参加这项活动,下面三种花中你打算选什么为“国花”,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一句相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一个)。

  我选择杜鹃为国花,因为:花中此物似西施。

  我选择荷花为国花,因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选择牡丹为国花,因为: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我选择梅花为国花,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25、《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26、本文运用托物言志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莲,所言的的志是又决不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7、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衬托,这样写的作用是突出莲的高洁品质,本文写“莲”的品质,用菊花作正面映衬,用牡丹作反面映衬。

  28、《爱莲说》一文中“而”字出现较多,请你找出两例“而”为转折关系的实例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29、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七、问答题

  1、 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莲”?

  答: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而陶渊明也是一位隐士,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似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答: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答: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10、“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予独爱莲”的“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答: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独字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

  15、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答: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

  十二、拓展延伸发挥题:

  1、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答: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历代文人所喜爱;梅花,你傲立雪中的高洁,坚忍不拔的毅力,卓尔不群的品格,深深的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6.《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答: 三种:1隐逸的人生观;2贪图富贵的人生观;3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观。谈自己的人生观,只要积极向上,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扩展2)

——文言文《促织》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促织》知识点归纳1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

  5、造:径造庐访成(到)

  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三、一词多义

  1、责:

  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

  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3、益:

  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4、逼:

  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②与村东大佛阁逼近(副词,极)

  5、故:

  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6、然:

  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③成然之(动词,认为是对的)

  7、售:

  ①久不售(动词,考取)

  ②亦无售者(动词,买)

  8、岁:

  ①后岁余(名词,年)

  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四、词类活用

  1、岁: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2、才:试使斗而才(名作动,有才能)

  3、笼: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名作状,用笼子)

  4、辄倾:辄倾数家之产(使动用法,使倾尽,用尽)

  5、然:成然之(形容词意动,认为是对的)

  6、笼: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

  7、日: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名作状,每天)

  8、高: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形容词使动,使高,抬高)

  9、力:力叮不释(名作状,用力)

  10、疏:细疏其能(名作动,陈述)

  11、奇:益奇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奇)

  12、裘马:裘马扬扬(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马)

  13、劣:成以其小,劣之(形容词意动,认为不好)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游侠儿: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2、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六、句式

  1、此物故非西产(判断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下役(被动句)

  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

  4、掭以尖草(介词结构后置)

  5、问者爇香于鼎(介词结构后置)

  6、既而得其尸于井(介词结构后置)

  7、令以责之(于)里正(省略句)

  8、(其妻)折藏之,归以(之)示成(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译:(这画)岂不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吗?

  2、成以其小,劣之。

  译:成名因为它太小,认为不好。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译:(成名)一出门,所穿的皮衣和驾车的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啊。

  4、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译:只有这个成家的人,因为胥吏侵耗而贫穷,又因献上蟋蟀而富有,他穿皮衣,骑骏马,意气扬扬。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扩展3)

——离骚文言知识点归纳

离骚文言知识点归纳1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余虽好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译: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这也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也不后悔。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译: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译: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译: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佩带。

  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译: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拓展阅读:作者简介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字原。而《离騷》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和原二字的引申义。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赞助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他热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如尧、舜、禹、汤、后稷、文王以及齐桓、晋文和楚之三后等,热烈颂扬古代的贤臣如伊尹、傅说、吕望、周公、宁戚、箕子、介子、比干、伯夷、叔齐、伍胥及楚之子文等。他还用对比的方法讲一些非圣之君如桀、纣、羿、寒浞、浇等。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这些都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騷》),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对国君的最高要求。所谓贤臣,则以伊、傅、吕、宁为楷模,而不以贵胄为对象。这就是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的意思,屈原在讲到贤臣时,往往用忠贞、忠诚、忠信这些辞语。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爱国的思想支配下,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騷》)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现。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騷》《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騷》);“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騷》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大体说来,《离騷》《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騷》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騷》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扩展4)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3篇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1

  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光的反射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面镜成像

  6.*面镜成像特点:

  (1)*面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面镜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8.*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探究*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面镜?

  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能够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

  (2)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

  玻璃板未与水*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

  挪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光的折射

  10.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色散

  12.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透镜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两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2)物近像远像变大。

  (3)实像都是倒立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

  (1)等高共轴调节:

  等高:将蜡烛、凸透镜、光瓶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水*高度。

  共轴: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处。

  (2)焦距确定:*行光源照射得到最小最亮光斑为止。

  1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15.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2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单位:MΩ、kΩ、Ω。

  (3)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②使用方法: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③作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3

  我们所学习的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置的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自转,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通常所描述的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物而言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的条件:两个物体向同一方向,以同样的快慢前进。

  关于机械运动的基础知识点其实就是它的相关定义内容,这是需要大家掌握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

  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上面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眼睛和眼镜内容的知识学习哦,供大家参考。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上面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面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哦,好好学习吧。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扩展5)

——中考历史知识归纳3篇

中考历史知识归纳1

  “蒸汽时代”的到来

  1、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由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2、重要发明成果:①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② 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的蒸气机投入使用,这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③ 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④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除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船“克莱蒙号”。

  3、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血腥的资本积累

  1、罪恶的“三角贸易”:(1)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2)线路:从欧洲出发到非洲,俘获黑人运往美洲出卖,然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3)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4)影响: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给黑奴带来了悲惨的命运;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以后,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3、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4、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2、“三角贸易”是指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到非洲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贩卖,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以此获取暴利。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女英雄叫章西女王。

  2、在南美的*运动中,领导者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者”。

  3、19世纪以前,最早在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的国家是葡萄牙。

中考历史知识归纳2

  1.郡县制与分封制

  【错因】对两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郡县制代表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代表的是贵族政治。

  【正确理解】郡县制起源于先秦时期,郡和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而且最初的县的规模可能要大于郡,秦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灭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而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代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和先秦的分封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但王国问题成为西汉初年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稳定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的一些王朝偶有在个别地区推行分封制。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错因】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指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

  【正确理解】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内涵。

  3.太*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错因】不能客观评价这两次农民运动。

  【正确理解】这两场运动是*近代史中比较典型的农民运动,从阶级斗争史观的角度看,这两场运动地位较高,但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二者具有很强的阶级局限性,对当时*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究其根源在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斗争目标、方式以及指导思想具有典型的小农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太*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学习西方、促进*近代化的纲领、方案;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扶清灭洋”既带有一定的国主义色彩,也带有明显的盲目排外的思想。

  4.辛亥革命

  【错因】对辛亥革命最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认识不到位。

  【正确理解】从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来看,它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应该说是取得了胜利。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它并没有改变*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5.*领导下的根据地

  【错因】对各时期的根据地的名称记忆不准。

  【正确理解】“革*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区”是指人民*战争时期**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6.*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错因】对二者的关系把握不准确。

  【正确理解】

  (1)“*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而“马歇尔计划”比较隐蔽,它着眼于经济,担负着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美国企图通过帮助西欧振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营,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美国企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2)二者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主义”,是“*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当然,“马歇尔计划”在客观上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7.苏联解体

  【错因】认为苏联解体代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正确理解】苏联解体是各种矛盾和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从历史上看,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的结果;从现实来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模式的社会主义正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8.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错因】认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

  【正确理解】苏联经济的衰退和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标志;第三世界实力的增强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只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扩展6)

——初一政治知识要点归纳3篇

初一政治知识要点归纳1

  我们长大了(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应对方法)

  1、进入青春期后会发生哪些身体(生理)变化?课本第4页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主要变化表现在三方面①性机能发育成熟②身体外形急剧变化③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2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这些生理变化?5页,两方面

  答:(1)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出现明显的生理变化是必然正常的(2)针对自己的不适应,应自觉接受学校的专门教育,主动请求家长、老师指导,掌握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减少心理恐慌,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这些变化。

  3、怎样消除对外貌的烦恼,树立自信?7页

  答:(1)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生理特征是自己不能决定和控制的,能够做到的就是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形象(2)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可代替的,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3)注意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4、 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具青春魅力?8页

  答:(1)注意自己的仪表,体现外在美(2)更要提高文化修养,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培育美的心灵

  5、青春期有哪些矛盾心理?

  答:三种①渴望独立与显示依赖的矛盾②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③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6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矛盾(为什么要调控好心理矛盾)10页

  答:①这些心理矛盾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②但它有时会使我们产生孤独、郁闷、焦虑等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

  7、怎样调控好心理矛盾,弹奏好协奏曲?(怎样消除心理烦恼)11--13

  答:1、敞开心灵,多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2、德规范和法律要求,运用多种方法,控制心理冲动(同时了解四种控制方法)

  3、参加多种活动,培养高雅情趣,丰富自我,消除烦恼(同时了解各种活动的作用)

初一政治知识要点归纳2

  让快乐围绕在我身边

  1、 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最基本的四种情绪?26页

  答: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复杂多变的。最常见的有四类,喜怒哀惧

  2、情绪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27,28页(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情境不同两个因素)

  答:(1)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分别熟悉27、28页小字材料,与知识点对应】

  3、情绪对人会产生什么影响?(情绪不同 结果不同)

  答:(1)积极情绪有利于水*的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情绪消极时则相反

  (2)积极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反之会产生不良影响。

  4、我们该如何驾驭情绪?怎样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答:首先,消极情绪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及时调控。①理智调控法②注意力转移法③幽默化解法④自我暗示法【复习全段,区分四种方法】其次,消极情绪压抑在心里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要进行合理宣泄,还必须要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①哭泣②倾诉③运动④书写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扩展7)

——文言文中文言词语解释归纳 (菁选2篇)

文言文中文言词语解释归纳1

  一、与官职有关的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察:推荐、荐举

  引、进:推荐;进用、任用

  拜: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封:赐给官衔或爵位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起家:出来做官

  拔:提拔、选拔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升:升官,官职得到提拔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陟:提升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转、调、移、徙:调动官职

  改:改任官职

  补:补充缺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

  第三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流放或降职

  (左)迁:贬谪,放逐

  夺:削职(权)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放、逐:放逐、流放

  废、黜(绌):废黜、放逐

  第四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行、摄、署、权:兼任,暂任、代理官职

  第五类:其它。

  1、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主管的意思。例如

  知:主持、掌管。如“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主:掌管。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当:掌管,“人君当神器之重”。

  典:主管。如“专典机密”,“司马氏世典周史”。

  牧:治理、统治。“牧民”

  掌:掌管、执掌。

  制:掌管。

  2、和官员有关的词语

  廪锡:俸禄

  出仕:做官

  解褐、释褐: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致仕、休致:退休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下车:官员初到任

  冗官、冗员:泛指闲散的官吏或人员

  丁忧、丁艰:官员遭父母之丧

  沐、休沐、出沐、归沐、休暇:官吏例行休假

  检举:推荐、荐举

  用事:执掌权力、主持政事

  当国:当权

  布政:施政

  视事:治事、任职

  听事:(1)处理政务(2)厅堂,又叫“厅事”

  处分:处理,处置

  部勒:部署

  经理:(1)常理 (2)治理(3)处理、料理

  表地位:贵、贱、尊、卑、细微、寒微、闾左、白衣、寒(士)、庶、官绅、豪、豪右、右姓、豪姓、著姓、望族、高门、郡望、冠冕、冠盖、冠带、冠缨、士

  二、和性格、品行有关的词语。

  仪表:表率

  至性:性情淳朴

  行状:品行和事迹

  冲虚:淡泊虚静

  谦冲:谦虚

  慨然:(1)感慨叹息的样子(2)情绪激昂的样子

  从容:言行举动适度得体

  使气:意气用事

  长者:性情谨厚之人

  器度、器局:才能和气度

  重器:泛指珍宝 “多与之重器”

  大器:(1)重器、宝物 (2)贤才

  学行:学问和品行

  任侠:行侠仗义、见义勇为

  轻侠:为人轻生重义,急人之难(的人)

  任气:任性使气

  任率:任性率真、不做作

  敦睦:敦厚和睦

  清慎:清廉谨慎

  清素:清廉

  谨厚:谨慎忠厚

  忠节:忠义守节

  才略:才干与谋略

  敏慧:聪明睿智

  胆气:胆量勇气

  节俭:有节操、清廉

  乐易:和蔼*易

  温如:温和

  雅量:宽宏的度量

  雅望:美好的名声;庄重的仪容

  雅言:正确的言论;高雅(高妙)的言论

  “察纳雅言”

  蚩妄:愚昧无知

  翦翦:心胸狭隘

  无行:无善行(无德行),行为不正

  俨然:(1)庄重的样子(2)形容很像(3)整齐的样子,如“房舍俨然”

  谠言:正直的言论。谠:正直。

  宽仁:宽厚仁爱

  敦孝:忠厚孝顺

  耿介:光明正大、正直、孤高

  梗(鲠)、骨鲠、鲠切:正直、刚强

  峭: 严厉

  刻: 苛刻

  德:道德、品行。(也可解释为“感激”)行:品行

  节:气节、节操、贞节

  操:操守、品德、品行

  清:清高、清廉

  廉:正直、廉洁

  笃:坚定;忠厚、厚道

  淫:邪恶、好色

  靡:浪费、奢侈

  贪:贪财、贪求、贪恋

  墨:贪 污

  矜:庄重;夸耀;怜悯。

  骄:骄横放纵或待人傲慢

  讷:说话迟钝、谨慎寡言

  佞:有口才、能言善辩;奸伪

  谲:欺诈、诡诈

  三、和皇帝有关的词语。

  崩、殂:帝王死(诸侯、大夫死叫“薨”)大行:皇帝刚死(也可解释为“普遍推行”)

  遗弓:皇帝死

  山陵崩:帝王去世

  践祚(阼):皇帝即位

  神器:帝位、国家

  受禅: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

  顾命:皇帝临终遗命

  逊位:让位

  蒙尘:蒙受尘垢,指王公流亡*

  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幸:皇帝到某处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鸾、鸾舆:皇帝的车

  车驾:天子的代称

  东宫:太子所居之宫

  上:君王、帝王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朝、觐、入觐、觐见、朝觐:朝见、拜见天子

  阙:代指宫殿或朝廷

  诣阙、赴阙:到朝廷、到京城

  畿、京畿:国都周围地区

  四、和时间、地点有关的词语。

  旦暮、旦夕:经常;时间短、很快、马上

  旋踵:转足之间,形容迅速

  诘:第二天

  诘晨、诘旦、诘朝:第二天早上

  迟旦、迟明:黎明

  迟日:日子久(或:春日)

  迟暮:暮年

  寻、既而、俄而、已而、顷之、未几、少焉、须臾:不久、过了一会儿

  遽:迅速、立刻;突然

  无何、无日、旋:很快、随即

  向、曩:从前。

  先是:先前、在这之前

  竟日:整天、终日

  比、比来:近来、最近

  比年:连年;近年

  逾年:一年多;第二年

  期年:满一年

  翌年、明年:第二年

  朔:农历每月初一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期年:满一年

  居、*居:*时

  黄昏、人定、漏断、鸡鸣、*明(*旦)

  五、和律法、礼仪、制度有关的词语。

  行成:(1)议和,求和。如“公乃使鲍叔

  行成:(2)德行养成

  髡kūn:(1)剪去头发 (2)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髡钳:刑罚名

  表刑罚的:辟(刑罚,惩办)、大辟(死刑)、髡(剃去头发)、笞(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部)、磔zhé(分裂肢体的酷刑)、刖、族、杖、流、赭衣(囚徒穿的衣服)、械(戴枷锁、镣铐之类的刑具)

  墨刑:用刀刺刻人面额,染以黑色

  锒铛、缧绁:代指牢狱、犯罪、被捕

  坐:(1)因……而获罪,判罪、定罪;(2) 因为

  坐法:犯法判罪

  文法:法令条文

  三尺(法):法律

  侦:暗中察看、探察

  按:(1)追究、查办 (2)审查,审理。

  论:判罪、定罪

  狱:案件“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断狱:判决案子

  听断:判决,判断

  诬服:无辜而服罪

  购:重赏征求、重金收买、悬赏捉拿

  收:拘押、关押、逮捕

  构、构陷:设计陷害

  构会:(1)结合串通 (2)设计陷害

  物色:搜寻

  款引:从实承认罪过。

  检事:核查事实

  楚毒:(1)酷刑 (2)痛苦

  发`tì:(1)揭发、揭露 如:“发`奸隐”(2)解说疑难

  规检:法度

  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失

  告讦:告发他人的隐私

  袭:世袭

  庶(出):妾所生子女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

  太牢、少牢:三牲齐全、三牲少牛

  总角、垂髫:儿童时期

  冠、弱冠:男子二十岁、成年礼

  笄jī、及笄:女子十五岁、成年礼

  九宾:古代宾礼中最隆重的礼仪

  稽首:跪拜礼

  揖:拱手礼

  南面:称帝、帝位

  北面:称臣

  职方:古代掌管天下地图和四方贡赋的官职。

  xcuī dié:丧服(大功服、小功服)

  行服:守孝,服丧

  服阙:又叫“服除、除服”,守孝期满,除去丧服

  孤:幼年丧父

  怙:依仗,代指父亲

  失怙:失去父亲(有时也指失去母亲,又叫失恃)

  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

  哀毁:居丧期间,因伤痛过度而伤害身体

  寝疾:卧病在床

  大渐:病危

  宿直:夜间值班

  待制:(1)等待诏令 (2)官名

  修贡:献上贡品

  贡献:(1)进贡 (2)贡品

  礼命:根据礼制和王命确定官员升迁的文书

  对策:汉代试士,将问题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为对策

  坟籍:又称坟典,指古代典籍

  典训:典章制度

  六、其它(主要是古今异义词)

  1、词义转移的古今异义词:

  稍稍:渐渐地、慢慢地

  更衣:上厕所

  殷勤:关切、问候

  结束:整装

  口舌:说话、语言

  丈人:老人、长辈

  逢迎:迎接

  初一:刚一开始

  2、两个单音节词变为一个双音节词的古今异义词:

  于是:在/这(时、地、情况下……);对于/这;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以往:从这里/开始,向/那里

  从而:跟随/着;接着/就

  因而:趁/此

  以为:把……/当作或看作,把……/作为或制成

  不过:不/超过

  即使:于是(就)/叫(令)

  虽然:虽然(即使)/这样

  行为:品行(可以)/作为

  至于:(达)到/(时间、地点、程度等)

  3、其它重要词语

  a、多音节词语

  受业:从师学习,传授学业

  克日:严格限定日期

  谈宴:欢饮畅谈

  假道:借道

  措置:安排、处理

  庶几:(1)差不多 “吾王庶几无疾病乎,何以能田猎也?” (2)希望

  有隙:有矛盾

  告诉:申诉,诉说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丁口:人口

  逊位:让位

  不虞:意料不到(的事)

  陵夷:衰落

  相与:一起

  私曲:私人的情面和交情

  行年:经历过的年岁

  恶知:哪里知道,怎么知道

  谁何:呵斥、责问

  交通:(1) 勾结(2)互相通联

  间道:从小路

  学者:求学的.人

  抗礼:以*等礼节相待

  故事:旧例

  大抵:大概,大致。

  大率:大致,大都。

  奸利:用奸诈的手段获取利益

  绝伦:无以伦比

  略地:(1)巡视边境(2)侵占敌人土地

  宿卫:(1)在宫廷中值宿警卫(2)皇帝的警卫人员

  攘臂:捋袖露臂,常表示振奋或愤怒

  鼓噪:(1)击鼓呐喊(2)喧闹、呐喊

  相率:一个接一个

  辟易:因受惊吓而后退

  悬车:(1)停车 (2)指辞官居家(3)黄昏前的一段时间

  受业:从师学习;传授学业

  论难:辩论

  报:(1)答复、回信 (2)特制皇帝对臣子所奏之事的答复

  不报:没有答复

  报罢:(1)吏民所奏之事不予采纳(2)科举落第

  报可:(1)吏民所奏之事予以采纳(2)科举得中

  束修():(1)十条干肉,代指礼物(2)教师的酬金(3)借指入学

  b、单音节词语

  款:归顺,归附。

  权:暂且,“权且”。

  谕:告谕、告示;明白、理解;表明

  次:停泊(靠);驻扎

  课:督促;赋税

  阳:假装。“阳狂”:同佯狂,装疯

  旌:表扬

  简:选拔“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枭:斩首示众。

  原:推究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本:推究“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徇:示众 “擒贼,斩以徇”

  比:等到: “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近来:“比得软脚病”

  衔:怀恨。“衔桧之”

  怀着:“乃能衔哀致诚”

  婴:环绕 “而刘素婴疾病”

  率:全都 “率赂秦也”

  存:问候 “而公子亲数存之”

  短:诋毁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倾襄王”

  延:延请。“延赵使者蔺相如”

  省:减免。“省赋税”

  折:驳斥,指责。多用于“面折”“廷折” “宪厉色折之曰”

  竟:最终。

  弑:子杀父,臣杀君。

  用:财用,因为(用心一也)。

  恨:遗憾“是以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多:称赞 “反古者不可非,而爬裾卟蛔愣唷

  夺:改变,使……改变“舅夺母志”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害:嫉妒 “心害其能”

  具:准备 “远具时羞之奠”

  尤:怨恨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幸:希望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使:如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熟:仔细“愿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务:致力于

  矜:(1)自夸 “不矜名节”(2)怜悯 “愿陛下矜悯愚诚”(3)庄重

  即:(1)假如“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患,国胡以相恤”(2)即使 “即捕得三两头”

  假:(1)宽恕 “愿大王少假借之”(2)假如“假令仆伏法受诛”

  谤:(1)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能谤讥于市朝”(2)毁谤“忠而被谤”

  或:(1) 有的(2)有时(3)或许,也许

  克:(1) 战胜 “攻无不克”(2)能够 “克终者盖寡”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矣”(3)克制

  遽:(1) 迅速(2)突然

  课:(1) 督促(2)考核(3)赋税(4)征税

  逆:(1)抗击 “将兵与备并力逆操”(2)叛乱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3)违背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敝:(1) 破旧(2)困乏(3)损伤 “困已敝之民”

  狱:(1) 案件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监狱

  按:(1)追究 “按诛五人”(2)查看 “召有司按图”(3)考察,审查,审理。

  执:(1)捉拿、抓住。“或执杀之”(2)坚持。“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喻:(1)开导、晓谕;(2)明白、知道;(3)表达、说明

  刚遣长子迟喻贼

  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

  盍:何不

  c、文言词语分类

  表告别:辞、别、谢、诀

  表暗中、暗暗地:阴、间、密、暗、私、微

  表揭发:劾、讦、揭

  表嫉恨、怀恨、嫌憎:恶、衔、怨、疾、诅、贬、忿恚、怨怼(毒)、怨恚

  表赞扬或尊重:敬、重、尊、恭、多、嘉、称、誉、与、许、叹

  表宽容的:容、贷、恕、宽、宥

  表拜访的:

  造、过、访、谒(见)、顾

  表告别、离开:辞、别、谢、诀

  表到(往)某地:如、过、诣、往、之、适、赴

  表说话的:

  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告晓,告示)、喻(晓喻,开导;表明)、晓、辩(纠正;辩论)、问、谢、折(反驳)、诘、诉(诉说,告诉;控告,告状;诽谤,进谗言)、咨(谘)

  表诬陷、中伤的:中、诬、谗、毁、诋、谮、诼、

  表劝说:说、劝、规、讽、谏

  表责备的:过、诟、责、咎、诛(谴责,责问)、讥、谤、诮(也可指讥笑、责备)、让、诘、谴、尤、折(斥责,指责)、刺(指责)、辟(驳斥)

  表违背:忤、逆、倍(背)、乖

  表社会状态:治、乱、兴、盛、衰、扰、

  攘、翕然(安定的样子或一致的样子)、帖

  然(安定的样子)、陵夷(衰落)

  与农业生产、粮食有关:粟、黍、禾、谷、稻、菽(大豆,豆类)、稼穑、耕耘、稔(庄稼成熟)、熟、刈、籴、粜、廪、禀(通“廪”)、荒、歉、芜秽

  表粮食丰收:丰、饶、赡、足、给

  表食物:馔、肴、膳、羞(馐)、蔬、果

  表饥饿:饥、饿、馁、馑

  表某类人:辈、等、侪、曹、徒、属、伦、族

  七、固定结构

  奈何、若何、如何:(1)怎么办 (2)怎么,为什么:“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奈……何、如……何:对(拿)……怎么办(样) :“虞兮虞兮奈若何”、“如太行、王屋何?”

  何以:拿什么、凭什么、因为什么

  何(以)……为:(还)……干什么、为什么(还)要……

  何其:多么

  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

  且……且……:一边……一边。“且斗且行”

  ……之谓也:说的就是……“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无乃……乎:恐怕……吧;难道不……吗?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孰与、与……孰:与……相比,哪一个(谁)更……

  孰若:与其……哪如……

  得无……乎(耶):该不会……吧,莫非…吗?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庶几:差不多,或许;希望,但愿

  非独:不仅仅,不只是

  而已: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何况

  所谓:所说的

  所在:到处;所在之处,处所

  且夫:况且、再说

  且如:就像

  若夫:要说那、像那、至于

  以是、是以、是故:因此

  何……之有:有什么……(的)呢?

  不亦…乎:不是……吗?

  其…乎:难道……吗

  有…者:有(个)……的人。“邑有成名者”

  有以:“有什么办法来……”或“有用来……的办法”

  无以:“没有什么办法来…”或“没有用来……的办法”

文言文中文言词语解释归纳2

  一、与官职有关的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察:推荐、荐举

  引、进:推荐;进用、任用

  拜: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封:赐给官衔或爵位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起家:出来做官

  拔:提拔、选拔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升:升官,官职得到提拔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陟:提升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转、调、移、徙:调动官职

  改:改任官职

  补:补充缺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

  第三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流放或降职

  (左)迁:贬谪,放逐

  夺:削职(权)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放、逐:放逐、流放

  废、黜(绌):废黜、放逐

  第四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行、摄、署、权:兼任,暂任、代理官职

  第五类:其它。

  1、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主管的意思。例如

  知:主持、掌管。如“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主:掌管。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当:掌管,“人君当神器之重”。

  典:主管。如“专典机密”,“司马氏世典周史”。

  牧:治理、统治。“牧民”

  掌:掌管、执掌。

  制:掌管。

  2、和官员有关的词语

  廪锡:俸禄

  出仕:做官

  解褐、释褐: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致仕、休致:退休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下车:官员初到任

  冗官、冗员:泛指闲散的官吏或人员

  丁忧、丁艰:官员遭父母之丧

  沐、休沐、出沐、归沐、休暇:官吏例行休假

  检举:推荐、荐举

  用事:执掌权力、主持政事

  当国:当权

  布政:施政

  视事:治事、任职

  听事:(1)处理政务(2)厅堂,又叫“厅事”

  处分:处理,处置

  部勒:部署

  经理:(1)常理 (2)治理(3)处理、料理

  表地位:贵、贱、尊、卑、细微、寒微、闾左、白衣、寒(士)、庶、官绅、豪、豪右、右姓、豪姓、著姓、望族、高门、郡望、冠冕、冠盖、冠带、冠缨、士

  二、和性格、品行有关的词语。

  仪表:表率

  至性:性情淳朴

  行状:品行和事迹

  冲虚:淡泊虚静

  谦冲:谦虚

  慨然:(1)感慨叹息的样子(2)情绪激昂的样子

  从容:言行举动适度得体

  使气:意气用事

  长者:性情谨厚之人

  器度、器局:才能和气度

  重器:泛指珍宝 “多与之重器”

  大器:(1)重器、宝物 (2)贤才

  学行:学问和品行

  任侠:行侠仗义、见义勇为

  轻侠:为人轻生重义,急人之难(的人)

  任气:任性使气

  任率:任性率真、不做作

  敦睦:敦厚和睦

  清慎:清廉谨慎

  清素:清廉

  谨厚:谨慎忠厚

  忠节:忠义守节

  才略:才干与谋略

  敏慧:聪明睿智

  胆气:胆量勇气

  节俭:有节操、清廉

  乐易:和蔼*易

  温如:温和

  雅量:宽宏的度量

  雅望:美好的名声;庄重的仪容

  雅言:正确的言论;高雅(高妙)的言论

  “察纳雅言”

  蚩妄:愚昧无知

  翦翦:心胸狭隘

  无行:无善行(无德行),行为不正

  俨然:(1)庄重的样子(2)形容很像(3)整齐的样子,如“房舍俨然”

  谠言:正直的言论。谠:正直。

  宽仁:宽厚仁爱

  敦孝:忠厚孝顺

  耿介:光明正大、正直、孤高

  梗(鲠)、骨鲠、鲠切:正直、刚强

  峭: 严厉

  刻: 苛刻

  德:道德、品行。(也可解释为“感激”)行:品行

  节:气节、节操、贞节

  操:操守、品德、品行

  清:清高、清廉

  廉:正直、廉洁

  笃:坚定;忠厚、厚道

  淫:邪恶、好色

  靡:浪费、奢侈

  贪:贪财、贪求、贪恋

  墨:贪 污

  矜:庄重;夸耀;怜悯。

  骄:骄横放纵或待人傲慢

  讷:说话迟钝、谨慎寡言

  佞:有口才、能言善辩;奸伪

  谲:欺诈、诡诈

  三、和皇帝有关的词语。

  崩、殂:帝王死(诸侯、大夫死叫“薨”)大行:皇帝刚死(也可解释为“普遍推行”)

  遗弓:皇帝死

  山陵崩:帝王去世

  践祚(阼):皇帝即位

  神器:帝位、国家

  受禅: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

  顾命:皇帝临终遗命

  逊位:让位

  蒙尘:蒙受尘垢,指王公流亡*

  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幸:皇帝到某处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鸾、鸾舆:皇帝的车

  车驾:天子的代称

  东宫:太子所居之宫

  上:君王、帝王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朝、觐、入觐、觐见、朝觐:朝见、拜见天子

  阙:代指宫殿或朝廷

  诣阙、赴阙:到朝廷、到京城

  畿、京畿:国都周围地区

  四、和时间、地点有关的词语。

  旦暮、旦夕:经常;时间短、很快、马上

  旋踵:转足之间,形容迅速

  诘:第二天

  诘晨、诘旦、诘朝:第二天早上

  迟旦、迟明:黎明

  迟日:日子久(或:春日)

  迟暮:暮年

  寻、既而、俄而、已而、顷之、未几、少焉、须臾:不久、过了一会儿

  遽:迅速、立刻;突然

  无何、无日、旋:很快、随即

  向、曩:从前。

  先是:先前、在这之前

  竟日:整天、终日

  比、比来:近来、最近

  比年:连年;近年

  逾年:一年多;第二年

  期年:满一年

  翌年、明年:第二年

  朔:农历每月初一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期年:满一年

  居、*居:*时

  黄昏、人定、漏断、鸡鸣、*明(*旦)

  五、和律法、礼仪、制度有关的词语。

  行成:(1)议和,求和。如“公乃使鲍叔

  行成:(2)德行养成

  髡kūn:(1)剪去头发 (2)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髡钳:刑罚名

  表刑罚的:辟(刑罚,惩办)、大辟(死刑)、髡(剃去头发)、笞(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部)、磔zhé(分裂肢体的酷刑)、刖、族、杖、流、赭衣(囚徒穿的衣服)、械(戴枷锁、镣铐之类的刑具)

  墨刑:用刀刺刻人面额,染以黑色

  锒铛、缧绁:代指牢狱、犯罪、被捕

  坐:(1)因……而获罪,判罪、定罪;(2) 因为

  坐法:犯法判罪

  文法:法令条文

  三尺(法):法律

  侦:暗中察看、探察

  按:(1)追究、查办 (2)审查,审理。

  论:判罪、定罪

  狱:案件“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断狱:判决案子

  听断:判决,判断

  诬服:无辜而服罪

  购:重赏征求、重金收买、悬赏捉拿

  收:拘押、关押、逮捕

  构、构陷:设计陷害

  构会:(1)结合串通 (2)设计陷害

  物色:搜寻

  款引:从实承认罪过。

  检事:核查事实

  楚毒:(1)酷刑 (2)痛苦

  发`tì:(1)揭发、揭露 如:“发`奸隐”(2)解说疑难

  规检:法度

  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失

  告讦:告发他人的隐私

  袭:世袭

  庶(出):妾所生子女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

  太牢、少牢:三牲齐全、三牲少牛

  总角、垂髫:儿童时期

  冠、弱冠:男子二十岁、成年礼

  笄jī、及笄:女子十五岁、成年礼

  九宾:古代宾礼中最隆重的礼仪

  稽首:跪拜礼

  揖:拱手礼

  南面:称帝、帝位

  北面:称臣

  职方:古代掌管天下地图和四方贡赋的官职。

  xcuī dié:丧服(大功服、小功服)

  行服:守孝,服丧

  服阙:又叫“服除、除服”,守孝期满,除去丧服

  孤:幼年丧父

  怙:依仗,代指父亲

  失怙:失去父亲(有时也指失去母亲,又叫失恃)

  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

  哀毁:居丧期间,因伤痛过度而伤害身体

  寝疾:卧病在床

  大渐:病危

  宿直:夜间值班

  待制:(1)等待诏令 (2)官名

  修贡:献上贡品

  贡献:(1)进贡 (2)贡品

  礼命:根据礼制和王命确定官员升迁的文书

  对策:汉代试士,将问题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为对策

  坟籍:又称坟典,指古代典籍

  典训:典章制度

  六、其它(主要是古今异义词)

  1、词义转移的古今异义词:

  稍稍:渐渐地、慢慢地

  更衣:上厕所

  殷勤:关切、问候

  结束:整装

  口舌:说话、语言

  丈人:老人、长辈

  逢迎:迎接

  初一:刚一开始

  2、两个单音节词变为一个双音节词的古今异义词:

  于是:在/这(时、地、情况下……);对于/这;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以往:从这里/开始,向/那里

  从而:跟随/着;接着/就

  因而:趁/此

  以为:把……/当作或看作,把……/作为或制成

  不过:不/超过

  即使:于是(就)/叫(令)

  虽然:虽然(即使)/这样

  行为:品行(可以)/作为

  至于:(达)到/(时间、地点、程度等)

  3、其它重要词语

  a、多音节词语

  受业:从师学习,传授学业

  克日:严格限定日期

  谈宴:欢饮畅谈

  假道:借道

  措置:安排、处理

  庶几:(1)差不多 “吾王庶几无疾病乎,何以能田猎也?” (2)希望

  有隙:有矛盾

  告诉:申诉,诉说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丁口:人口

  逊位:让位

  不虞:意料不到(的"事)

  陵夷:衰落

  相与:一起

  私曲:私人的情面和交情

  行年:经历过的年岁

  恶知:哪里知道,怎么知道

  谁何:呵斥、责问

  交通:(1) 勾结(2)互相通联

  间道:从小路

  学者:求学的人

  抗礼:以*等礼节相待

  故事:旧例

  大抵:大概,大致。

  大率:大致,大都。

  奸利:用奸诈的手段获取利益

  绝伦:无以伦比

  略地:(1)巡视边境(2)侵占敌人土地

  宿卫:(1)在宫廷中值宿警卫(2)皇帝的警卫人员

  攘臂:捋袖露臂,常表示振奋或愤怒

  鼓噪:(1)击鼓呐喊(2)喧闹、呐喊

  相率:一个接一个

  辟易:因受惊吓而后退

  悬车:(1)停车 (2)指辞官居家(3)黄昏前的一段时间

  受业:从师学习;传授学业

  论难:辩论

  报:(1)答复、回信 (2)特制皇帝对臣子所奏之事的答复

  不报:没有答复

  报罢:(1)吏民所奏之事不予采纳(2)科举落第

  报可:(1)吏民所奏之事予以采纳(2)科举得中

  束修():(1)十条干肉,代指礼物(2)教师的酬金(3)借指入学

  b、单音节词语

  款:归顺,归附。

  权:暂且,“权且”。

  谕:告谕、告示;明白、理解;表明

  次:停泊(靠);驻扎

  课:督促;赋税

  阳:假装。“阳狂”:同佯狂,装疯

  旌:表扬

  简:选拔“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枭:斩首示众。

  原:推究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本:推究“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徇:示众 “擒贼,斩以徇”

  比:等到: “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近来:“比得软脚病”

  衔:怀恨。“衔桧之”

  怀着:“乃能衔哀致诚”

  婴:环绕 “而刘素婴疾病”

  率:全都 “率赂秦也”

  存:问候 “而公子亲数存之”

  短:诋毁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倾襄王”

  延:延请。“延赵使者蔺相如”

  省:减免。“省赋税”

  折:驳斥,指责。多用于“面折”“廷折” “宪厉色折之曰”

  竟:最终。

  弑:子杀父,臣杀君。

  用:财用,因为(用心一也)。

  恨:遗憾“是以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多:称赞 “反古者不可非,而爬裾卟蛔愣唷

  夺:改变,使……改变“舅夺母志”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害:嫉妒 “心害其能”

  具:准备 “远具时羞之奠”

  尤:怨恨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幸:希望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使:如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熟:仔细“愿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务:致力于

  矜:(1)自夸 “不矜名节”(2)怜悯 “愿陛下矜悯愚诚”(3)庄重

  即:(1)假如“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患,国胡以相恤”(2)即使 “即捕得三两头”

  假:(1)宽恕 “愿大王少假借之”(2)假如“假令仆伏法受诛”

  谤:(1)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能谤讥于市朝”(2)毁谤“忠而被谤”

  或:(1) 有的(2)有时(3)或许,也许

  克:(1) 战胜 “攻无不克”(2)能够 “克终者盖寡”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矣”(3)克制

  遽:(1) 迅速(2)突然

  课:(1) 督促(2)考核(3)赋税(4)征税

  逆:(1)抗击 “将兵与备并力逆操”(2)叛乱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3)违背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敝:(1) 破旧(2)困乏(3)损伤 “困已敝之民”

  狱:(1) 案件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监狱

  按:(1)追究 “按诛五人”(2)查看 “召有司按图”(3)考察,审查,审理。

  执:(1)捉拿、抓住。“或执杀之”(2)坚持。“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喻:(1)开导、晓谕;(2)明白、知道;(3)表达、说明

  刚遣长子迟喻贼

  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

  盍:何不

  c、文言词语分类

  表告别:辞、别、谢、诀

  表暗中、暗暗地:阴、间、密、暗、私、微

  表揭发:劾、讦、揭

  表嫉恨、怀恨、嫌憎:恶、衔、怨、疾、诅、贬、忿恚、怨怼(毒)、怨恚

  表赞扬或尊重:敬、重、尊、恭、多、嘉、称、誉、与、许、叹

  表宽容的:容、贷、恕、宽、宥

  表拜访的:

  造、过、访、谒(见)、顾

  表告别、离开:辞、别、谢、诀

  表到(往)某地:如、过、诣、往、之、适、赴

  表说话的:

  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告晓,告示)、喻(晓喻,开导;表明)、晓、辩(纠正;辩论)、问、谢、折(反驳)、诘、诉(诉说,告诉;控告,告状;诽谤,进谗言)、咨(谘)

  表诬陷、中伤的:中、诬、谗、毁、诋、谮、诼、

  表劝说:说、劝、规、讽、谏

  表责备的:过、诟、责、咎、诛(谴责,责问)、讥、谤、诮(也可指讥笑、责备)、让、诘、谴、尤、折(斥责,指责)、刺(指责)、辟(驳斥)

  表违背:忤、逆、倍(背)、乖

  表社会状态:治、乱、兴、盛、衰、扰、

  攘、翕然(安定的样子或一致的样子)、帖

  然(安定的样子)、陵夷(衰落)

  与农业生产、粮食有关:粟、黍、禾、谷、稻、菽(大豆,豆类)、稼穑、耕耘、稔(庄稼成熟)、熟、刈、籴、粜、廪、禀(通“廪”)、荒、歉、芜秽

  表粮食丰收:丰、饶、赡、足、给

  表食物:馔、肴、膳、羞(馐)、蔬、果

  表饥饿:饥、饿、馁、馑

  表某类人:辈、等、侪、曹、徒、属、伦、族

  七、固定结构

  奈何、若何、如何:(1)怎么办 (2)怎么,为什么:“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奈……何、如……何:对(拿)……怎么办(样) :“虞兮虞兮奈若何”、“如太行、王屋何?”

  何以:拿什么、凭什么、因为什么

  何(以)……为:(还)……干什么、为什么(还)要……

  何其:多么

  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

  且……且……:一边……一边。“且斗且行”

  ……之谓也:说的就是……“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无乃……乎:恐怕……吧;难道不……吗?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孰与、与……孰:与……相比,哪一个(谁)更……

  孰若:与其……哪如……

  得无……乎(耶):该不会……吧,莫非…吗?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庶几:差不多,或许;希望,但愿

  非独:不仅仅,不只是

  而已: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何况

  所谓:所说的

  所在:到处;所在之处,处所

  且夫:况且、再说

  且如:就像

  若夫:要说那、像那、至于

  以是、是以、是故:因此

  何……之有:有什么……(的)呢?

  不亦…乎:不是……吗?

  其…乎:难道……吗

  有…者:有(个)……的人。“邑有成名者”

  有以:“有什么办法来……”或“有用来……的办法”

  无以:“没有什么办法来…”或“没有用来……的办法”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扩展8)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2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顺流而东。(东进)

  5、卧而梦。(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7、外与天际。(交会)

  (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4、自远而至。(远处)

  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

  (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穷回溪。(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以……为异。)

  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4、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7、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8、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9、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10、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11、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1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13、于是饮酒乐甚。 古义:在这个(时候)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1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15、颓然就醉。 古义: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 今义:精神萎靡不振

  16、游于是乎始。 古义:从此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扩展9)

——爱莲说文言知识

爱莲说文言知识1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推荐访问:太尉 文言 逸事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3篇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1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热门文章

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

《2022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党的领导是共青团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中国早期青年团的建立,还是中国共青团的正式成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建团百周年策划【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20

2022年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300字10篇

2022年普通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精选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公司内部电脑系统都是统一英文系统,就要求自己以职场……[详细]2022年党员思想汇报例文两篇【完整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工作以及生活中,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详细]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2022年度享受读书快乐作文800字议论文优秀(完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享受读书的快乐作文800字议论文优秀》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书,是无声的老师;书,是我们最真诚的玩伴;书,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书,让我们从无知的幼童,变成了如今的莘莘学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的800字议论文优秀

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本合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www fwwang cn]。时光飞逝,如梭之日,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小学教师期

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本(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文【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这里小编

2022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

《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美词,像是袭袭的寒风慢慢轻掠大地,刺刺的,一缕****的阳光下有一小缕的橘红色静静的生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期而遇600字初中记叙文,一起来看看吧!不期而遇作文600字篇一苏轼有语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正是

2022年度有关安全学习心得合集(2022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有关安全学习心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1尊敬的

《********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安全,在学校里,在校外,安全这个词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吧,让将安全铭记心中,时进刻刻都做到安全,让父母不再操心,让长辈不再担心,让安全从我做起,从身边

2022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合集(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培训能让员工不断的提高,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经过员工培训,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不妨来写一篇员工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员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

2022年度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美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的美精选三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雨过天晴,花坛边上,几只蜗牛缓缓的爬行着,留下一道彩虹般的痕迹,那柔软的外面,是坚硬的外壳,那也是一道的美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素材别样的美精

2022年度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本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园清明节主题总结,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2022幼儿园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