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2周年党课【3篇】
建国,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iàn guó,指建立国家,或指建设和发展国家。如:《礼记·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郑玄注:“建国,封诸侯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国72周年党课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建国72周年党课3篇
【篇1】建国72周年党课
建国60周年作文:建国六十周年
建国60周年作文:建国六十周年
不知不觉中,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在磨难中接受了洗礼。
中国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清朝时期便有许多国家想吞掉中国,以扩大自己的领土,称霸世界。1949年日本又发动了战争,使我们中国再次陷入僵局,但也涌现出无数的抗日英雄。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后,共产党与国民党又要争夺国家的领导权,开始了内战。那时的中国,充斥着无数的战争与血腥,有多少的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那时我们国家经济很落后,但是中国人是不会屈服的,伟大的领袖带领着全国人民在短短三年时间就恢复了经济。弹指六十年间,我们的祖国就成为了大国,就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这个新时代里,祖国在进步,我们也在进步。
还记得2008年的奥运会吗?是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召开的,并且中国的金牌数超过了稳居第一的美国,这说明我们的祖国益渐强盛,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新时代的我们更要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让祖国的发展越来越好!
【篇2】建国72周年党课
建国70周年作文:纪念中国建国70周年
建国70周年作文:纪念中国建国70周年
70年的艰难发展历程,70年的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无不让当代少年引以为傲。
中国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我记得小时候,街道两侧没有林立的高楼,街道上也没有各式各样的私家车。而现在,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想起来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而已。“东亚病夫”的屈辱已被雪洗,现在是属于卧龙腾飞的晨光。
70年里,从天安们城楼的开国大典到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从如火如荼的大跃进到腾空而起的太空卫星,从饱经风霜的文革阴影到拨乱反正的改革之春,从加入经济交流的世贸组织到承办世界瞩目的奥运会,梦想与现实交替成为中国发展历程最生动的画卷。
一代代的中国人,在时光的倒影下携手穿过建国初的百废待兴,穿过了三年的自然灾害,穿过文革十年动乱的阴影,穿过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而我们这些当代的中国少年也必将承接先辈的衣锰,继续一路前行。
70年的岁月中,我们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加入了世贸组织,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中国百年耻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也必须重回祖国的怀抱。东方睡狮觉醒的吼声已经响彻世界的每个角落,中国人,生而尊严。
在冷战时代,为了保家卫国,在艰苦的条件下,邓稼先等人成功研制了原子弹。面对中国粮食威助论,袁隆平以杂交水稻有力还击。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党正确的带领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渡过汶川地。建国70年,是中国及全体中国人成长的70年。
曾经的过失与光辉灿烂均成为过眼云烟,时间可以淡化历史,却能使我们忘记过去,我们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一定能以史为鉴,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纪念祖国建国70周年,最重大的意义莫过于提醒当代青年要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而不懈追求,我们也一定会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正如周总理所说的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要投稿
【篇3】建国72周年党课
建国70周年心得感悟 身边的故事
走过辉煌璀璨的70周年
光阴似箭,褪却了最初的天真面庞,沉淀下了沉稳与持重;
日月如梭,抽离了冷冬的漫天飞雪,独剩下了和煦与盎然;
历史似河,积淀了以往的寂寞悲凉,遗留下了崛起与昌盛。
历经岁月的长河,我们吹响新时代的号角;注定神圣的十月,我们将迎来祖国母亲70岁的生日,隐约记得高中课本上的知识: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
这一瞬,思绪如浪花般翻滚,回到过去,那些弥远的回忆一下子生动了,我亦认真地倾听着过去的声音。
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国内上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彻底结束,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国际上发展了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民族解放的斗争。对于国人而言,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转折。
1978年——书本上的记忆
那一年,仍未出生的我从书本上的知识和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了解到:这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一年,在缝纫机前,祖母吃力而又细心地缝补着旧鞋底和满是补丁的单衣,祖父则在锅炉前烧着水、做着大锅饭;这一年,身边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激情澎湃,满富革命热情,再痛苦也觉甜蜜;这一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年,一大批积极上进的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一年,外祖父带着妈妈游览长城,体味“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 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生活亦有滋有味。
1997年——原野上的呼唤
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无数人为此流下了激动得的眼泪。而这一年,懵懂无知的姐姐不理解国人的狂喜,只在自己的一方天地即田野中无忧无虑地嬉戏打闹。我们的老家在一个小乡村上,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暮时分,家家户户房屋上的炊烟袅袅,仿佛在告知着我们该回家了。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有的只是你在那头喊,我在这边应。出门步行、交流靠喊,是那个时代最真的写照。金红色,那一抹耀眼的金红色,渐渐从那一条隔绝天与海的细线中出现,这时祖父母扛着锄头回来了,并未发现姐姐站在肉汤锅前细细嗅着的身影,于是便大喊:“囡囡,回来吃饭了!”姐姐们便相视一笑,依依不舍地向周围散去,嘴里哼唱着“英雄的祖国屹立在东方,像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那是祖父母教的,大家都会唱。对于我们而言,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最爱的家人就在对面,是一生之幸事。
2001年——母亲的电话机
21世纪初出生的我,曾经听妈妈提起,那一年在新世纪的广场上放飞了一群白鸽。之后,我随着父母离开了曾经生活过的乡村,在县城里安定下来。刚学会走路的我就是个好奇宝宝,蹑手蹑脚的我一点点推开了书房的门,探出一个小脑袋左顾右盼,听着父母诉说着鸡毛蒜皮的事,好像无暇顾及我,随后妈妈便拿起电话机,娴熟地按下那一串熟知的数字,“喂,妈妈,最近身体还好吗,每次做饭我都习惯摆放好四人份的餐桌,这样看上去就不寂寞了,可是我想你们呀,但我不能哭……”几十分钟的电话打完,母亲仿佛意气风发,彷徨的心顿时寻到了栖息的避风港。对于母亲而言,电话机是外祖父母对于母亲最持久的动力,是祖父母的真切关怀,又好似在孤寂中给人以安慰的悠扬婉转的乐曲,亦是“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的最真诚的亲情。
2008 年——公共电话的慰藉
8岁的我,我从公共电话中知道了:那一年,西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的事件,震惊全国; 那一年,我们戮力同心,对抗南方冰雪灾害,为当地的人送去温暖;那一年,5•12汶川地震那一幕幕如同梦魇般的过往,牵动着全国人的心,举国人都在为汶川祈福;那一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的举办,所有人为之欢欣。那时的我们,根本没有电话、没有小灵通,有的只是学校通向食堂的路上的几个公用电话亭。每天最盼望着的事就是下课铃一响,冒着吃不上饭的风险,我会立马奔向那几个公用电话亭和父母打电话,聊聊过往一周学校的趣闻乐事、国家大事、难以启齿的心事,失落的心由此便可以得到慰藉。若是这个公共电话坏掉了,我就会抬头看看换一个电话,难以想象的是,排队打电话的同学已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哀嚎一声,不情愿地又冲向食堂,融入打饭的部队,吃完再战。对于我来说,公共电话是一份对家人的思念与挂牵,是一份不愿割舍的眷恋。
2013 年——智能机的普及
2013 年,是党的十八大的开局之年。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开放,但不是盲目改变,盲目跟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彰显大国自信和中国精神。我们的父母,大多是60、70后,他们始终冲在改革开放的最前端。出国、留学、创业,是他们撑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半边天。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或许父母还靠着翻盖手机满足于每天一个电话的沟通、一条短信的回复,而我们早已开始使用微信视频聊天。
那一年,拥有强硬态度的我给母亲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将那个早已破旧不堪的翻盖手机丢进抽屉的角落,母亲遗憾的瞥了两眼,于是开始认真的听我讲解如何使用。我帮助母亲下载 QQ、微信等通讯软件,教她使用土豆、爱奇艺等视频放映软件。但母亲使用起来依然有点些不灵活,略微不耐烦的我起身去倒了一杯茶,转身看到母亲拿个小本在记下我刚刚说的使用方法,恍惚间似乎看到了以前倚在房门上给我端牛奶的母亲的影子,“牛奶暖心”,就是这一句简单的话语令我鼻子一酸,感慨万千。我长大了,母亲亦老了。回想起曾经网上看到的网友为母亲制作的彩图使用说明,我也照葫芦画瓢做了一份交给母亲。半小时后,接收母亲发来的视频通话,点开,看到母亲的笑容,好像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对于我而言,智能机的普及就是拉近了与家人的距离,为我与家人的交流提供了便捷。
2019 年——祖国70华诞
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辉煌璀璨的70周年。忆往昔峥嵘岁月,感叹于中国七十年间的风云变幻;恰同学翩翩少年,我有幸见证了将近二十余年的生活大变迁。
我们作为风华正茂的一代,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作为祖国母亲的骄子,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让我们聆听来自过去的声音,耳畔仿佛响起那句话——新中国成立了!
下一篇:弘扬铁人精神党课讲稿【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