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8篇
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8篇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西南交通大学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报书 基层党组织名称项目名称 (四选一)项目负责人项目前期工作: 项目联系人 项目开展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西南交通大学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报书
基层党组织名称项目名称
(四选一)项目负责人项目前期工作:
项目联系人
项目开展计划安排及预期目标:
党委组织部意见
年月日
附件
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遴选推荐名单
公办高校(一)党建示范高校推荐名单省属高校(1所)福州大学党委(二)党建标杆院系推荐名单1.部属高校(指标单列,各1个)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2.省属高校(共3个)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党委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党委
(三)党建样板支部推荐名单
1.部属高校(指标单列,各2个)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党支部、信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教工党支部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化工教工党支部、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教工党支部
2.省属高校(共20个)
福州大学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党支部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科教工党支部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教工党支部集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教研室党支部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技术党支部泉州师范学院应用科技(航海)学院学生第八党支部闽江学院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第二教工党支部莆田学院管理学院第四党支部
武夷学院教务与规划评建党支部福建警察学院治安系教工党支部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金融系教工党支部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文峰小学顶岗实习学生党支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第二党支部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教工党支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教工党支部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验预防学院教工党支部黎明职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
民办高校(指标单列)
(一)党建示范高校推荐名单(1所)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党委(二)党建标杆院系推荐名单(1个)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党总支(三)党建样板支部推荐名单(5个)福州理工学院工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阳光学院商学院第二教工党支部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艺术设计系学生第一党支部厦门华厦学院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教工党支部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工学院机械党支部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篇二: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六预期研究成果10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201406201410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现状与问题调研报告论文201411201503建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路径分析论文最终成果名称完成时间成果形式预计字数参加人建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201406论文6000七经费预算提示注明项目经费来源合计省委高校工委单位匹配自筹其它提示注明经费用途序号经费开支科目金额元序号经费开支科目金额元资料费1500咨询费500调研差旅费1000印刷费1000其他500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购置和使用费500管理费合计5000年度预算2014八推荐人意见11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中国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申请书范例
登记号
项目编号
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研究方向
学生党建
项目名称建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
YY
所在学校(党委盖章)YYYY大学
项目起止时间填表日期
YYYY年YY月—YYYY年YY月YYYY年YY月YY日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制2014年5月
项目承诺书
申请者承诺: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年月日
2
填表说明
一、本表请用打印填写。不需填写封面上方“项目编号”框里内容。二、项目类别:指所申报的是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自筹项目。三、研究方向:指本项目研究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含党风廉政建设)、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学生党建、高校党校建设和民办高校党建。四、预期成果形式,包括专著(译著)、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工具书(教材)及计算机软件等。五、正式申报时不必装订“填表说明”。一律用A4纸正反面(双面)打印,并左侧装订,一式3份。相关佐证材料另附并单独装订。六、项目计划下达30日内,项目申请人对项目资助额度低于申请预算未提出疑义的,视为默认能够按计划完成研究内容。七、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学校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3
一、课题负责人情况
课题名称建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主题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
姓名
YY
性别
Y
民族
Y
出生年月
YY
行政职务
职称
YY研究专长
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学位
担任导师
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E-mail:
通讯地址
YYYYYYYYYYYYYYYYYYY邮政编码
二、课题组成人员情况与分工(包括负责人)
性年专业技姓名
别龄术职务
从事专业
思想政
工作单位
辽宁科
课题分工
组织材
本人签名
4
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39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26助教
思想政治教育
27助教
思想政治教育
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料撰写论
文组织材
料撰写论
文材料整
理撰写论
文调研报
告撰写论
文调研报
告撰写论
文
第一推荐人姓
名第二推荐人姓
专业职务
专业职务
5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名
预C.
期论
成文
果
A.研究报告B.专著;C.论文
字数(单
(集);D.工具书(教材);E.
20
位千字)
电脑软件
预
计
申请经费
0.5万元
完
2015年6
成月10日
时
间
三、课题负责人已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其他课题(包括国家省市及学校各级各类)
课题名称
批准单位
课题类别批准时间
完成时间
四、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已有与本项目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采纳)发表或出版(采纳)
单位
时间
6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
研究浅谈高职学生就业状况及就业对
策“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教
育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价
值观教育
李焱李焱李焱李景鸿
论文论文论文论文
科学与财富才智
课程教育研究中国校外教育
2012.82012.22013.42013.2
五、课题设计论证
7
1.本课题研究的现状述评、重大意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及研究目标。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4000字以内。(注: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只填写成果形式、成果数量、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独著或合著等信息,不能填写成果名称、作者姓名及单位、发表时间等直接或间接透露申请人背景资料的信息。所填信息要与表三中的相应内容相符。前期相关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字数不超过500字)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异常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一、本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及研究目标(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述评
国内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保障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高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缺乏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第二,发展学生党员的组织培养管理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多样化;第
8
三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认为高校党委要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必须做好发展前、发展中、发展后每个阶段的工作,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二是从当前学生党员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确保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大学生党员自身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党性观念淡薄,理想信念模糊;第二,入党前后反差大,价值取向扭曲,社会道德意识缺乏;第三,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习缺少主动性,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第四,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只是为了谋求一个好工作,党员头衔是自己更好发展的阶梯和筹码。研究认为要认真考察入党动机、严格遵循党员发展的全过程、增强培养教育的实效性和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等来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三是从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保障体系长效机制构建、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学者指出,需要从党员教育和培养的内容、形式、管理、队伍等方面入手。第一,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形式,不断丰富教育学习载体;第二,创新高校党校教育教学内容,突出有用和管用;第三,创新高校党校教育管理,突出虚功实做;第四,调整充实党员教育的队伍提高教育水平。
9
从总体上来看,现有的研究还处于一个较浅层次,普遍缺乏系统、具体的分析,原因多数找的是宏观的社会层面的因素。(二)本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
1.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措施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输送大批合格知识分子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主渠道。高校是知识青年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大学生党员是未来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力量,其成长成才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在高校的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严格做好质量的把关,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与质量水平,保证党员队伍的整体建设质量,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党员队伍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发展。
2.党应对社会复杂形势挑战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10
的必然要求保障党员质量,是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和
必然要求,发展优秀的大学生入党,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党能否赢得未来的重大问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种多元化也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按质按量从青年大学生中汲取新鲜血液,改善自身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增强执政能力,应对复杂局面。
3.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高校的主要功能在于为社会培养人才,与时俱进地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加入党组织愿望迫切,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把握如此大规模的大学生申请入党,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的
11
问题。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党员发展质量机制,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及规模,做好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研究的系统性有待加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
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将大学生质量保障机制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突出其系统性。
二是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现有研究对于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往往研究的深度不够,解决的措施也比较单一,我们需要不断深化研究,探索出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
三是研究的时效性有待加强。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具有新的特点,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的方式、方法也要不断创新。根据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出现的新特点,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不同的内容;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四)本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当前高等
12
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保障机制,从而增强我党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提高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1.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探究本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借鉴;3.探索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新模式,全面系统的把握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研究思路1.广泛查阅文献,搜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并对获取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目前这方面工作的普遍做法及存在问题。2.组织学生开展对目前学生入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并分析原因。3.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各地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做法、经验及启示4.在上述基础上,思考、索探索高校学生党员质量
13
保障机制新模式(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阅读大量的相关材料、研究有关文献
资料,了解与该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与著作,掌握该研究方向的研究情况。
调查研究法。该研究釆取问卷调査等调研方法进行调研,了解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现状问题。
定量分析法。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所调查的学生党员发展现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概括出相关总体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理清关系,把握本质,预测其发展趋势,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定性分析法。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全面剖析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措施,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系统分析法。用系统分析法研究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就是要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视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从现状分析、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对髙校学生党员的发展作。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本课题的重点是探索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新
14
模式,全面系统的把握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难点是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新模式的建设,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程程序。目前,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有许多人为因素影响工作的公正性,如何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各高校都在加强发展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程序的研究,但有很多制度还处于实验、摸索阶段,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去完善。
本课题创新处主要包括:一是深入研究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课题立足于在校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把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的机制具体化,改变了部分存在打印象分、感情分的现象,这样所提出的针对措施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提出了建立保障机制的体系化对策,体现研究结论的创新。以往研究大多数是就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内容比较单一,而且各措施之间缺少有机衔接,本课题在充分研究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体系化对策。
三、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一)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构成合理,其中,副教授1名,讲师2名,助教2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责任心,较容易和学生接触。课题组成员完成辽宁省高校工会项
15
目一项,完成学校项目一项。近两年发表学生教育管理相关论文四篇。
(二)主要参考文献[1]范军,王振成等.大学生党员培养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江海华.加强髙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10.[3]郑永廷.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0).[4]李战军.大学生党建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5]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建立和完善党员发展长效机制把优秀大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
16
17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作者
18
要阶
大学生党
段性成果
2014.06-2014.10
员发展质量保障现
状与问题
建构大学
生党员发
2014.11-2015.03展质量保
障机制路
径分析
调研报告、论文
李景鸿、冯雪
论文
程凤琴、李焱、范士凤
最终成果名称
完成时间成果形式预计字数
参加人
建构大学生党员
最(发展质量保障机2014.06论文
不
终超过
制研究
成三
项
果)
6000
程凤琴、李焱、范士凤、李景鸿、冯
雪
七、经费预算
【提示】注明项目经费来源
合计
省委高校工委
单位匹配
自筹
其它
【提示】注明经费用途
19
序经费开支金额序号科目(元)号
经费开支科目
1资料费15005咨询费
调研差旅
2
10006印刷费
费
小型会议3
费
7其他
计算机及
其辅助设
4
5008管理费
备购置和
使用费
金额(元)
5001000
500
合计
年度预201
20153000
5000元
2000
算4年
年元
元
是否同意调整项目资是
助金额
A.是B.否
是否同意项目变更为是
自筹经费项目
A.是B.否
八、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
20
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姓名
职称
单位
电话
推荐意见
姓名推荐意见
职称
单位
推荐人签名:年月日
电话
十、学校学术委员会意见
推荐人签名:年月日
21
对申报项目的意义、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人员等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
学术委员会公章年月日
十一、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内容提示:申请评审书填写内容是否属实;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项目研究;能否提供项目完成所需时间、条件;是否同意承担本项目管理和信誉保证。
学校公章年月日
22
十二、专家评审组评审意见
评审同意立项理由
评审未通过的原因
1、选题不当,不符合课题指南范围,缺乏科学意义和社会应用前景。2、立项缺乏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3、论证不充分,创新点不清,学术特色不突出。4、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素质不宜承担。5、研究基础差。6、不具备完成项目所需其他条件。7、经比较有更合适的项目负责人。8、其他原因(说明)。
评审专家签名:年月日
十二、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审批意见
23
公章年月日
24
篇三: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第二批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一.成绩清单(一)组织发展情况艺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现名学生党员,负责学生第一党支部工作的教师共有2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人。在2019年6月30日转出学生党员人。(二)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为了提高广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对党理论知识的理解,本支部创新活动方式,突出思想性、教育性,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党日活动。例如学习郑德荣活动,学习新党章活动,学习十九大中全会精神活动等。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本支部全体党员齐心协力,积极进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使各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让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进了解,发挥党员在培养、联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了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和号召力,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支部创建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了学生党员“五个不发展”制度,即:(1)没经过12年培养考察的不发展;(程序保证)(2)入党动机不纯、觉悟不高、信念不坚定的不发展;(立场保证)(3)不懂和不了解党的基本知识的不发展;(认识上保证)(4)没有政审和政审不清的不发展(政治保证);(5)不主动汇报思想、不参加支部学习活动的不发展,学习成绩不在班级前%、
违纪违法的不发展(先锋模范保证)具体操作:入党申请书至少经过12年之后才作为培养对象;积极分子测评入党动机一栏考察通过率必须%,总体通过率%;党课没有通过坚决不发展;看政审有无问题;三个月无思想汇报的;(四)注重党员发展质量在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实行“三公一评议”措施,即公推、公评、公
示和党员评议,使发展党员及管理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我们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党员评议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监管和教育力度,建立了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党员进行谈话的制度,约束了党员行为。
(五)注重组织生活质量将组织生活的内容丰富化。在这里大家可以谈时事,可以谈心得体会,组织生活不再只是发展党员和转正党员时的例会,而是教育学生党员的课堂,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讲堂。打造学生党员“e先锋”精品工程,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党员修养,将关注的触觉伸向了网络、心理健康,注重培养一支先进的学生党员群体。这一先锋工程活动我们将持续开展下去。二、问题清单(一)党员发展在学习成绩制度下遇到了困难,如推优工作,小组成立问题,党员发展考察的方式;
(二)党内处分问题缺乏现实指导依据;(三)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学习有待加强,停留在枯燥的说教上。(四)党员发展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五)党员与本班级学生干部缺乏有效沟通,在班上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以上为艺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的2019年度现阶段工作总结。三、任务清单(一)加强惩防体系构建,建设廉洁型支部1、进一步推进惩防体系构建。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二是深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大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扩大党员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深化“三公”经费管理公开,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相关规定。三是加强日常廉洁从政教育和明查暗访,加大对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2、进一步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一是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充分利用廉政党课、专题报告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强化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二是着力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开展廉政提醒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廉政风险教育,推进机关警示教育常态化。三是深化机关廉洁文化建设,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务干部履职尽责能力1、选好配强党务干部,确保层层工作抓落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员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按照校党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工作顺利完成。2、加强党务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务干部的党建业务能力。党务干部是
“管党员的党员”,“打铁先得自身硬”,党务干部要有良好的素质和形象,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指导水平。
3、树立抓党建促发展的意识,推动各项中心工作任务的落实完成。支部负责人,党务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党建工作要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来开展。
篇四: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西北大学新时代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党委组织部2019年6月
一、基本信息
负责人联系人
姓名姓名
职务/职称职务/职称
办公电话办公电话/手机
联系地址
创建类型
项目建设起止年月
□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二、工作基础
包括:本单位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组织机构、队伍建设情况,出台的重要政策、重大安排、重点举措,取得的进展成效、工作经验、标志性成果等。可附页。
三、建设计划
包括:建设周期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工作计划和举措、经费预算[其中标杆院(系)3万元,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各1万元]等。思路、目标、计划和举措要科学合理、重点明确。可附页。
四、预期成果
包括:分别列出各阶段的预期工作成效、预期创建成果和预期推广成绩,各阶段具体成果至少列明2项。可附页。
五、工作保障
包括:配套政策、资源投入、软硬件设施、经费支持、条件保障等。可附页。
六、所属单位党委(直属党支部)意见
应明确说明是否经过所属单位党委(直属党支部)研究,是否同意申报。
负责人(签章):
七、学校党委组织部意见
(加盖公章)年月日
负责人(签章):
(加盖公章)年月日
篇五: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申报书编写提纲(高校、科研院所类)
附件1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申报书编制参考提纲(高校、科研院所类)一、基础条件总结本单位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现有工作基础、取得的成效,全面分析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具备的优势条件。
二、总体思路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结合本单位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提出建设双创示范基地的总体思路、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基本原则等。
三、主要任务1.完善创业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深化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建立创业理论研究平台,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实现创业创新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加大吸引海外高水平创业创新人才力度。
2.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面落实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等改革措施,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大股权激励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开放各类创业创新资源和基础设施,构建开放式创业创新体系。
3.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构建创业创新教育和实训体系。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兼职创业导师制度。4.建立健全双创支撑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创业投资、创业孵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成果转移相结合。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技术交流、通用技术合作研发等平台。四、政策举措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省已出台的政策措施,提出本示范基地在创业创新生态培育、双创支撑平台搭建、双创文化建设、创业创新资源共享、双创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拟探索创新、先行先试
的具体举措。五、重点工程围绕示范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等,提出推进示范
基地建设的重点工程。六、保障措施围绕组织领导、管理机构、协调推进、监督考核、资金保障
等方面,提出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七、相关附件包括示范基地指标设置、重点项目清单等相关附件。
篇六: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附件2: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
请
书
项目名称:“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经管类人才培养为例
主持人:主持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
合作单位:
二○○七年九月制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项目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这是省委从我省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关键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的实际出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浙江人民在创新创业伟大实践中锻造形成的浙江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再创发展辉煌的必然选择。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就是要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自强不息、创新创业与党和政府与时俱进支持人民创新创业良性互动的浙江经验,大力弘扬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努力创造继续走在前列的更加辉煌的发展新篇章。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就是“引领"作用的主要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通过传播知识、传播科技、传播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创造知识、创造科技,以自己的基础和敏感,努力站在科技前沿,不断向社会输送新知识、新成果,同时培养出能引领经济社会前行的“双创型”人才。
既能创新、又能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们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追求,它包括劳动、学习、创造等的需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深刻变化着,高校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迫切希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我发展成为大学生主要需要。
1
现状分析:
1.对创新和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创新和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创新和创业教育尚未变成高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行动。原因是管、教、学三方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一些管理者认为,现在学校扩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就不错了;一部分教师还未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觉得现在生源质量下降,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质量都难以保证,还谈什么创新创业?大多数学生则在应付着各种考试,能否创新那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既然管、教、学三方的积极性都不高,创新创业教育自然难以开展.
2.“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多年来,创新和创业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在不断的出台,但人才培养模式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一是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而只是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二是形式重于实质,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3.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强有力的目标导向。尽管社会普遍关注创新创业教育,但由于缺乏目标导向,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一是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真正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范围,在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待遇上还没有和创新创业教育挂钩.至于学生方面,传统单一价值评判模式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依然在教学领域保持着轨道惯性,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瓶颈”,阻碍着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4.创新和创业教育缺乏合格的师资。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高校的师资在知识更新和学历层次上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新教师队伍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没有经历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没有直接参与过产品的研发和改进,因而他们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没有多少心得体会,自然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2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革内容及目标
创新是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创业基于创新,创业推进创新,培养融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双创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在优化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双创型”人才的目标导向,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基于“双创型”人才的特征,实践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双创型”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和考核方式也将随之改革。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这就需要一支具有“双创型”特征的教师队伍与之相配套,“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还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来保障。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创业的一体化教育创新与创业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或服务的发现、发明和设计的过程。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新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新注重价值发现,创业注重价值实现。创业与创新有着必然的联系,创新是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创业活动的最核心要素和最本质的特征,是创业的灵魂和关键,也是创业可持续性的保障。但是创新并不必然导致创业活动,创业也并不等于创新。创新活动存在多样性,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适合于创业活动,也并不是所有适合创业的创新都会转化为创业活动,创业需要高潜质的创新。创业活动也存在多样性,包括创新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复制型创业。任何不基于创新基础的“创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所以,创业基于创新,创业推进创新.大学应努力培养融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双创型”人才。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一个辨证统一体,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注重的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一种普及性教育。除个别有针对性的环节外,创新教育基本上没有自成体系的、独立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而是存在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个环节、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堂之中,体现为创新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等.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形成初步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基本技能的教育活动,注重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创业教育具有自成体系的、较为独立的教学体系,有独立的课程和训练环节,需要由学校为学生单独组织相关教学。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会从事创业活动,所以,创业教育往往实行普及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施.但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取向是基本一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互通性,教学功能和作用
3
也基本相同.同时,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都作用于同一培养对象,是以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构建培养对象更为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更重要的是,创新与创业之间存在内在必然联系,使得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也具有内在联系的必然性。所以,“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应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
(二)优化培养目标,明确“双创型”人才的目标导向目标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的起点.通过确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实施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思想意识、学习规范和学习动因,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学会选择与规划,引导学生个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双创型”人才的目标特征基于二个方面:一是“双创型”人才的一般特征。“双创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知识根基和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再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具有典型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思维方式,善于判断和把握机会;具有高超的创新能力,实践、实施和拓展能力;具有优秀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二是专业人才的行业特征。以经管类人才为例,经济管理是人们在各类各种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及技术等各种要素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和有效调配,以达到经济活动的有效运行和有效产出,既涉及管人、管事,又涉及管财、管物。所以,经管类“双创型”人才需要在“懂经营、善管理”的基础上具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的能力,并能捕捉机会实现创新成果的潜在价值.(三)优化培养模式,建立“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及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和方式。“双创型”人才需要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知识根基,需要有一种能根据个性爱好激发学习兴趣、近距离或零距离接触社会生活的多元培养方式。一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需要,以及学生个性差异而产生的对教育需求的不同,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由学校培养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理论教学、模拟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国内经济社会形势教育与国际背景教育相给的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校、社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多元作用。二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尊重学生的选择、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制、分流培养、分级教学、分层教学,扩大学生自主选专业、自主选教师、自主选课程的空间。三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首选是要加强通识教育,奠定厚实的基础;其次是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再次是增设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提高人文底
4
蕴和科学素养;四是引进发达国家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五是追踪学科发展前沿,紧跟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六是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或体系,有针对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七是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四)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培养“双创型”人才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以教育理念的创新,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术的全面创新。教学方式必须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一是强调教学内容的超前性、新颖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实现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加大科研促教学的力度,把更多的科研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运用于教学实践.二是强调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训练。知识是十分复杂的,难于直接由他人传递,在很大程度上,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构筑的,其构筑过程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学习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知识又具有社会性,是内含在团队或共同体中的,更多地使用合作与对话的方式更有助于教学的提高.所以,要摒弃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仅适应知识传承的课程教学方法,积极推行问题式教学法、探讨式教学法,使教师主导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场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强化现代经济学规范的培训,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知识是与其形成的情境脉络紧密联系的,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真实世界的情境,强调将知识置于其发生和应用的真实世界的情境之中.所以,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程实践。首先是要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实际存在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其次是要广泛运用模拟教学法,运用模拟器或模拟情境使学生在接近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以培养学生资讯获得、动作技能和决策等能力;三是普及推广“实战"教学法,在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使学生在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真实的角色,开展业务工作,以达到真实的学习目的,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调查、课程实习、课程实践等。(五)强化实践教育,建立融校内模拟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个教学环节.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以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采用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要渠道。所以,强化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重要环节。
5
一是立足能力培养系统性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继承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创新,通过对原有实践环节的整合,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确立以课程实践、调查实习、论文设计和课外实践四个环节为重点,以公共实践、学科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四个逐层递进的阶梯为层次的,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有二个基本特征:一是开展系统性实践教学,二是实践教学纳入整体培养方案,并占较大的学习份额。
二是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实验教学大纲,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内容,确保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得到充分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训练;不断扩大学生的自主实验,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向,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实验设计,自主确定实验内容、方法、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以增强学生进行创造性实验的能力.
三是加强以毕业设计(论文)为核心内容的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并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严格选题申报与审查制度,明确要求选题紧密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生产实际、社会工作等,同时提高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更新率,保证题目的先进性、新颖性.
四是引社会进学校,加强校内模拟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校内设立一体化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训教学平台和校内学生创新创业实习的模拟实践基地,如税务大厅、模拟银行、模拟股市、ERP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开展模拟实践教学活动。在加大投入,不断改进和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硬件条件的同时,应注重充分发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尝试,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应创造和模拟工作现场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实习中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加强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训练。
五是推学生出校门,加强与社会工作、生产、科研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开拓校企合作新模式,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扮演一个真实的角色,开展真实的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实习、就业、创业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建立与企业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逐步扩大合作的力度和深度,为学生创造更多与社会实际工作、生产、科研进行结合的机会。
(六)强化第二课堂,建立“双创型”人才培养第二通道“第二课堂"以其教学组织的灵活性、管理的开放性、资源整合的广泛性、资源配置的自主性等方面凸显它的优势,是“双创”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第二课堂”较少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更注重的是实践和运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团队的组成及能力的培训过程跨学科、跨专业,知识交叉、渗透互补,具有综合性;运作过程中,有分工、有协作,取长补短,能力互补,凸现团队精神;与社会接轨较为紧密,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化程度;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思维空
6
间,能够创设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环境育人”的功能,达到“第一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效果.这种教育目的和效果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
一是开展“双创论坛”活动以激发“双创"意识和“双创”冲动。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报告"、“创新创业论坛”、“企业家课堂"和“成功校友创业成功报告会”等活动,用专家、教授、企业家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及成功的创业历程,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浓厚学校学术氛围,学校应建立学生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鼓励教师吸收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讲座、学术讨论机会。有重点地扶持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建设,充分利用院系的学科优势发展学术性社团,积极鼓励学生办好学术性学生刊物。
三是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努力推动大学生科技竞赛,创造更加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空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积极参与设计创新竞赛活动,使学生更多、更早地参与到科研、生产等工作实际中去,增加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机会。同时,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载体,结合学生的社团活动积极开展创业竞赛、模拟创业实践,集中展示学生的创业成果,科学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
四是通过学生的“班团组织”、“社团组织”、“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训练”、“创业研讨"和“创业模拟"等活动,锤炼创业者的心理品质。
五是积极开展校内“创业实践”活动以培养创业实践能力.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开辟用于学生创新、创业的开放性实验室或创新实验室,围绕学生创业内容和项目,充分挖掘和开辟校内创业市场,市场化运作社团活动和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大学生勤工助学等活动,作为大学生校内创业的实践载体。
(七)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双创型”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双创型"人才培养是以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为突破口,以培养“双创”精神和“双创”
能力为重点和目标的一个过程。质量考核是确保教学活动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当只有考核目的、内容、方式、方法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的相一致时,才能对“双创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否则,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墨守陈规,无法适应社会需要,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质量考核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作用的,人才培养需要依赖科学的考核制度,而人才的培养反过来又能促进科学的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是树立科学考核观,端正对考核目的的认识。考核观实际上是教育观的反映。考核应着重
7
强调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不仅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考核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等。考核的目的是促进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要强化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二是改革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确立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因素为主体的考试内容与评价标准。以偏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转变为针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考核内容要尽量具有挑战性、竞争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激情,能激励学生不遗余力地去探讨、钻研;在评价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指标。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考试题型,减少客观标准试题的比例,加大综合、分析等主观试题的分量,突出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核,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求新求异。采用开放式、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开卷考核、分散考核、过程考核等为主要形式的考核方式。
三是改进学生综合测评考核办法,将“双创”精神和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为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作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导向,运用科学、公平、合理、全面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实量化和综合测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许多高校建立了学生量化综合测评考核办法。为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型学习,强化培养具有“双创”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中起到正确而有效的“指挥棒”作用,学生量化综合测评考核体系应补充和完善“双创”因素,在德育记实测评中应补充“双创”意识和精神的测评,智育记实测评应补充“双创”能力的测评。
(八)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双创型”师资队伍
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关键是需要有一支具有“双创型"特征的教师队伍。“双创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能吸收最新教育科学信息,创造性地发现和提出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有独到见解并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规律和新方法,能实践运用教育科研成果,善于把教学工作与科研课题的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一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提升存量师资队伍素质,并使部分教师成功转型。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逐步形成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三高一低”群体优势,完善教师进修、访学、公派出国等相关制度,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学、进修,奠定坚实的知识根基和完备的知识结构,并追踪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建立具有创新精
8
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多渠道、多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聘请创业教育专家开设创业师资短训班,传授创业理论、知识、技能及创业教育方法;鼓励教师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或挂职锻炼,特别是一些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对一些模拟仿真系统的实践教师,应鼓励其与企业、证券公司、社会中介等联手,从实际工作中提取研发适合教学要求的模拟仿真系统。对有条件的教师,允许其进行社会兼职或创业实践。
二是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逐步实现师资队伍的多元化。采取特殊政策引进国内知名的高层次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建设方面的领军式高级人才,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努力形成一支符合学校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的学术团队,提升学校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有实践经验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快速提升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逐步建立新进教师的实践制度,要求新引进的教师具备数年的社会实践经历,并作为应用型师资的必备条件。加强与企业家的合作,充分吸收、利用社会创业资源,特别是经管类学校,更可以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职业经理、投资专家、管理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或不定期地到学校进行演讲、开办讲座,使“双创型”师资队伍多元化。
(九)建立保障机制,完善“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体系“双创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校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和部门,要充分发挥“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功能,以创新和勇于付诸行动的精神,建立健全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对“双创”教育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意见,将“双创"教育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三是设立“双创”专项基金,对学生的“双创”活动进行专项资助。
9
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是创新创业的辩证关系。要开展创新与创业的一体化教育,首先要理清楚创新创业的关系.创新与创业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有着必然的联系。创新注重价值发现,创业注重价值实现,创新是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创新并不必然导致创业活动,创业也并不等于创新。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对创新和创业的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有助于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具体安排。
二是合理确定“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目标不仅是具体的,而且是可操作的。就理工类人才“双创型”培养目标较为明确,但作为经管类“双创型”人才的目标比较难确定,一是创什么新,二是创什么业。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对大学生的创新特点和创业特点进行系统性研究,有助于确定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具体方向.
三是研究分析“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较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仍有一些值得今天继承,但对“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缺乏有效支撑.改进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拼盘式改进,二是颠覆式调整。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分析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这一研究有助于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进行转型.
四是研究确立学生自我发展机制.“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既要靠外在机制,也靠内在机制,即学生自我发展机制,这是一种基干由学生动机水平而产生的“双创”需求形成的自我学习机制。本课题将在学生自我发展机制的建立上也作一些研究.
五是“双创”教育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具体落实.即设计出具体的“双创"教育培养方案,涉及到从教学计划、教学环节、课程体系到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的全过程,要求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是“双创”教育能否成功推进的关键.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确立“双创"教育的具体落实措施,便于“双创"教育的顺利实施.
六是建立“双创型”师资队伍.高校师资队伍一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相对较为薄弱,这源于现有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但这一特征是可以改变的。本课题将对“双创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10
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实施方案及实施方法:
1.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源进行调查,从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规格、质量要求和评价标准.
2.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从学生的角度研究一种可接受的、也是期望的培养模式,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愿望设计出自己的发展方向。
3.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即任课教师、指导教师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教师对传统培养模式的总结和对新模式的建议.
4.对兄弟院校(特别是财经类院校)进行考察学习、调研,充分吸取兄弟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
5.对我校多年来实施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成效进行总结分析。6.基于现有文献,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论研究,运用系统论、方法论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教学考核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7.召开“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专题研讨会。8.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试点,对试点成效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
具体实施计划:
1.2008年1月——2008年3月: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课题前期规划,完成课题总体框架设计。
2.2008年4月-—2008年7月:到省内外有关兄弟院校(主要是财经类院校)进行考察学习、调研.
3.2008年7月-—2008年8月:设计问卷调查表,完成对用人单位、学生和任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并完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4.2008年9月,召开人才培养模式专题研讨会.5.2008年10月—-2009年4月,完成课题报告初稿,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浙江财经学院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6.2009年5月——2009年8月,课题组讨论修改课题主报告,呈给有关专家听取意见。7.2009年9月——2009年12月,通过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反馈,再次修改课题报告,最终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11
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研究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这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和浙江省“两创”战略的实施从客观上提出了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要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引领"的主要表现就是创新创业;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高校之间竞争的加剧,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也成为高校竞争力大小的主要指标,所以,高校都希望自己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从大学生自我发展看,为了立足于社会,并且事业有成,也提出了对创新和创业能力要求,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新型人才。总之,无论从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还是从微观层面的学校和学生,都提出了“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本课题源于对人才培养实践的长期思考。自提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起,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整体推进和局部突破方式的改革,“平台+模块”、“444”实践教学体系、第二课堂教育、创业教育、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及奖励学分、学生科研和本科生综合导师制等从不同的视角开展“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每一项政策制度的出台都经过较为成熟的研究,每一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和实施又引发新一轮的思考,在这一些思考中,形成了“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课题负责人长期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一线工作.一是长期从事财政学、中国税制、税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自学校2001年实施综合导师制以来已承担了四届本科生的综合导师工作,2007年还承担了班级导师工作。二是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自1993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后,先后承担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对学校教学管理冶状况、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能较正确把握教育形势和政策。三是主持设计了我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设计了实践教学体系、创业教育体系、ERP实验教育体系和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主持了《浙江财经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经管类专业毕业实践教学的规范与实效研究》、《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研究》、《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研究》、《财经类院校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研究》等多个校级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我校新学分制工作方案设计与研究》、《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均为教学管理一线人员,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五位课题组成员(项目主持单位二位、项目合作单位三位)中,有三位是现任教务处副处长,一位是现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
12
一位是曾任教务处副处长,均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并具有较强的教学改革研究能力,长期以来不断开展创新研究,曾主持或参与多项相关课题研究,发表过多篇相关论文,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已积累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绝大部分为专业教师,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学一线人员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既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丰富的人才培养感性认识。研究资料、时间和科研手段有充分的保障,能按时高质量的完成课题研究。
13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成果形式:实施和受益范围:
本课题首先是基于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一般研究,其研究成果具有普遍性,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各种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课题的研究还会结合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这一结合可能会使研究成果更适合于浙江高校的“双创型"人才的培养。
本课题的研究会以经管类人才培养为例.所以,对经管类“双创”人才的培养更有指导意义。同时,经管类人才属于大文科范畴,其特征与其文科类专业人才具有共同之处,所以,本课题研究成果对文科类“双创型”人才培养同样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还会结合浙江财经学院的人才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既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取得的成就,也会结合当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还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趋势,所以,课题研究成果对浙江财经学院“双创型”人才培养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建立融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2.建立融学校培养与学生自我发展机制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3.对经管类“双创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和角色定位进行界定,进一步明确经管类“双创型"人才的创新点和创业点。4.建立融校内模拟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双创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5.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4
15
16
七、教育厅专家组评审意见
八、教育厅审批意见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盖章)主管部门领导签字:
年月日
17
篇七: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西南交
JUNE2021
通大学
基层党
建工作
创新项
目申报
整理人尼克知识改变命运
西南交通大学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申报书
基层党组织名称项目名称
(四选一)
项目负责人
项目前期工作:
项目联系人
项目开展计划安排及预期目标:
党委组织部意见
年月日
2019年江苏省“双创计划”申报书(科技副总)
人才姓名:派出单位:任职地区:××市××县(市、区)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企业联系人:××;手机:××申报日期:2019年××月××日
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人才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现从事专业
学位
职称执业资格
照片
身份证号
移动电话
博士毕业学校
博士毕业时间
工作单位(高校院所)
现担任行政职务
所在院系
所在学科
所在学科情况
□博士点□硕士点□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省级以上重点专业
是否海外留学回国人员
□是□否
三方协议起止时间
在企业兼任的具体职务
企业给予的服务报酬合计
元
主要学习经历(从大学起)
起止时间
学校名称
所学专业
证书名称
取得学历(学位)和执业资格情况发证机关
发证时间
名称
本人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情况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号
本人权益
本人工作经历及有关业绩(300字以内)
本人所在学科团队(或研究团队)及实力情况(300字以内)
企业名称注册时间
二、企业基本情况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
万元
职工总数
科研人数
营业执照号是否上市
□是□否
纳税人识别码上市公司代码
社保代码上市地点
企业性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其他
企业资质情况
□国家或省级认定的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入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农业科技型企业、软件企业、动漫企业等□国家或省级认定的企业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所属领域□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现代农业□
文化产业□其他
□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高新技术特色产企业所处载体业基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留学人员创
业园□科技创业园□其他(上述载体均需为市级以上)
是否获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助
是否为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双创计划”人才创(领)办
近三年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情况
□是□否
获资助年份
“千人□是□否计划”
人才姓名
项目名称及编号
获资助金额
万元
“万人计划”人才姓名
“双创计划”人才姓名
立项批准部门
企业产品获奖情况
产品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企业效益情况与
科技投入情况
年度销售收入实现税收研发投入
2017年万元万元万元
2018年万元万元万元
三、企业对科技副总提供的保障条件
服务报酬合计
元
月均
元
(300字以内)
四、企业、人才、人才派出单位之间的关联情况
申报企业是否为申报人创(领)办
□是□否创(领)办时间
申报企业是否为申报人派出单位创(领)办
□是□否创(领)办时间
申报人是否在申报企业中占有股份
□是□否实际占有比例
申报人派出单位是否在申报企业中占有股份
□是□否实际占有比例
五、已签订的“四技合同”情况
申报2019年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项目的人才姓名
已签订的合同类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合作双方名称
高校院所名称:江苏企业名称:
合同起止时间
合同额
万元
已到账额
万元
是否在技联在线网站“校企联盟备案系统”完成备案登记
□是□否
是否在“江苏省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系统”完成合同认定登记
□是□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手机号码
项目参加人员(不含项目负责人,总人数不超过5人,企业参加人员不少于2人)
姓名
工作单位
所学专业
现从事专业
职称或职务
项目主要内容和
主要完成指标
(300字左右)
备注
申报2019年科技副总项目的人才与企业已签订“四技合同”的请填写此表(未签订“四技合同”的不需要填写此表)。本表填写的内容仅供省人才办、省科技厅了解掌握人才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情况,并不作为优先认定2019年科技副总的依据。
六、申报及推荐意见
人才本人签名
申报企业意见
(盖章)2019年月日
县(市、区)科技局推荐意见
(盖章)2019年月日
县(市、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意见
(盖章)2019年月日
设区市科技局推荐意见
(盖章)2019年月日
设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意见
(盖章)2019年月日
东南大学优秀党建实践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项目主题:项目开展起止时间:党支部名称:党支部书记姓名: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
中共东南大学委员会组织部制表
填表时间
年月日
项目名称
党支部名称及党员数
(联合申报的全部填写)
本支部参加项目实施的党员数,占全体党员比例
参加本项目的其他人员类型及人数本项目的主要环节内容及实施时间和地点
一、项目的指导思想(意义与现状分析):
二、项目实施方法和过程:
三、项目取得的成效:
四、项目经验与启示,以及后续工作计划:
五、院系级党组织审核意见以及给予该项目的支持:
书记(签名):
日六、专家组评审意见:
党组织(盖章)年月
组长(签名):年月日
七、学校审批意见:
织部(盖章)
党委组年月日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篇八: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附件4
□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学校名称: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7月
一、基本信息
负责人
姓名
联系人
姓名
职务/职称职务/职称
办公电话办公电话/手机
联系地址
建设单位
(学校/院系/支部)
创建类型
□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项目建设起止年月
2020.1—2021.12
二、工作基础
[包括:本单位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组织机构、专职队伍情况,出台的重要政策、重大安排、重点举措,取得的进展成效、工作经验、标志性成果等。可附页。]
—1—
—2—
三、建设计划
[包括:两年建设周期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各年度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工作举措,经费预算(示范校按每年50万元,标杆院系按每年10万元,分别列出年度预算和两年总预算)等。思路、目标、计划和举措要科学合理、重点明确。可附页。]
—3—
四、预期成果
[包括:分别列出各年度的预期工作成效、预期创建成果和预期推广成绩,每年度具体成果至少列明2项。可附页。]
—4—
五、工作保障
[包括:配套政策、资源投入、软硬件设施、经费支持、条件保障等。可附页。]
—5—
六、学校党委意见
[应明确说明是否经过学校党委研究,是否同意申报。]
负责人(签章):(加盖公章)
年月日
七、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意见
[应明确说明是否同意申报。]
负责人(签章):(加盖公章)
年月日
有关支撑材料另附
—6—
—6—
推荐访问: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申报书 新时代 党建 申报
上一篇: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10篇
下一篇:巡察三年汇报材料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