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建引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精选范文3篇)
引领:汉语词汇引领: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引领:2019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建引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建引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3篇
第一篇: 党建引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一、突出问题
1、轻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当前中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压力下,各个学校都理所当然的将升学率作为自己日常教学的唯一目标,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各门考试学科上。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做法导致许多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方面存在偏差,严重者导致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2、教师疏于本职违规补课。教师的本职工作就应该是在课堂上进行传道受业解惑,全身心对学生负责。然而近年来校外违规有偿补课新闻层出不穷,部分教师在课上故意不讲重点,逼着学生不得不报自己的辅导班,不仅侵犯了学生的权益,而且扰乱正常教育秩序,违背教学的初衷。
3、高等教育教学宽松缺乏实践。中国学生在经历高中魔鬼阶段上了大学后纷纷放飞自我,很难把心思放学习上。普通高校日常教学也管理宽松,仅将完成课堂教学作为自己的责任,讲授内容泛泛而谈、华而不实,不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提升自我的能力,学生自然也无心去听,导致最后出现“毕业即失业”现象。
二、建议措施
1、将德育工作放在日常教学重要位置。学校要明确德育的核心地位,不仅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还要重视德育在各个教育环节上的渗透。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定期给在校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生价值观等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同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多措并举惩治违规补课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防范补课行为的发生,并对顶风违纪的教师严肃查处并向社会公布;教师要尊重自己教学育人的本职工作,把自己当全部精力放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贪不义之财,不做有损学生利益的事;媒体公众也要加强外部监督,积极举报违规补课行为。
3、提升高等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水平。高校要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综合多方面测评教学能力,保证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学校要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真实需要,设置课程要紧贴专业能力建设,同时也要开设职业规划课、社会实践课等实用课程,提升学生日后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第二篇: 党建引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2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学会运用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领悟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我们应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重点: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教学方法:讲解法和列举法
教学过程
一、矛盾特殊性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叫做根据。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这是区分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依据。
(3)事物矛盾双方也各有特点。了解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不同方面的特点,才能在总体上,在其相互联结中去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去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理论依据——矛盾特殊性原理。
第二,重要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三,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活的灵魂。
3.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前提——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才能进一步对矛盾作具体分析。
(2)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研究这些特点,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重要条件——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课堂思考1:为什么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就能把事物区别开来呢?
这是因为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
课堂思考2:区分什么是敌我矛盾,什么是人民内部矛盾?
现阶段,我国仍有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存在。
敌我矛盾——是指广大人民同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根本利益的对立。
人民内部矛盾——是指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由于利益多样性、差异性而产生的矛盾。
可见,这两种矛盾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我们只有坚持具体总是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课堂思考3:应如何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习题有不同的解法;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阶段也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等等。总之,在学习中要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学习习惯。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关系
(1)区别
第一,含义不同(略)
第二,范畴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辩证法的范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属唯物论要求。
第三,哲学依据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物质决定意识以及规律客观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2)联系——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
第一,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而客观实际总是在变化发展的,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是事物运动中的规律。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就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弄清规律在事物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结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就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三、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1.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的基本知识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事物的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则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因此,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或"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注意: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与少、大与小、整体和局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的基本方法
(1)学会科学的认识方法。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遵循从特殊——普遍——特殊的认识秩序。
(2)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的工作方法。
(3)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由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本质特征,所以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原有的基础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等,因而社会主义一般规律及其本质和特征的实现形式、途径也必定是各不相同的,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都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热点点拨:1、适时调整西部大开发政策
[热点材料] 2003年6月10日举行的新一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既要保持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又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分析点拨]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是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调整和完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2.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
[热点材料]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分析点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本质和特征,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中国有自己的具体国情,这是矛盾的特殊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针对练习
1.医生让一个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松子,并且喊道“我要吃水果”这一病
人的错误在于(D)
A.公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中医讲求辩证施治,对症下药,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称为“同病异治”;有时又对不同的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据此回答2—3题。
2.“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A)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联系
3.异病同治是有条件的,而某些江湖“神医”声称可以用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背了(B)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则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对立统一原则
据《人民日报》报道,甘肃省在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时,特别强调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据此回答4-5题。
4.“扬长避短”意味着 (A)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应正确对待矛盾
B.矛盾双方可以无条件转化
C.长短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D.对立与统一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5.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体现了的原则是(B)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具有特殊性
6.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这体现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是 (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主观要与客观相符合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根据下列要求,完成7—8题。
7.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基本结论说明 (C)
A.物质与意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8.上述“基本结论”的辩证法理论根据是(D)
A.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9.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在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运用有关哲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正是基于这一哲理的。
②物质决定意识,它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在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的要求,正是基于这一哲理的。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报务业结合起来”,正是基于这一哲理的。
10、材料1:2003年8月3日晚,以中国象形印章为主体基调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枚“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十分巧妙地将中国特色、北京特色和奥林匹克元素结合在一起,将历史遗产与现代北京和中国的形象及其对世界、未来与奥林匹克的庄严承诺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全世界感受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魅力。
材料2: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始创国际企划公司就全力准备创作奥运会会徽,公司成立的创作班子实地考察了澳大利亚悉尼、西班牙巴塞罗那、日本东京韩国汉城等运会举办城市和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等地,实地“触摸”奥运会会徽的创作思路和理念,并从中国灿烂文化中吸取营养,最终选择了“中国印”作为表达设计理念的创作载体,创作出了北京奥运会会微。
问:(1)“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十分巧妙地将中国特色、北京特色和奥林匹克元素结合在一起,让全世界感受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魅力。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运用该原理分析材料二中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创作过程。
答案:(1)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遵循特殊——普遍——特殊的认识秩序 。公司的创作班子通过实地考察,对大量的具体事实进行归纳、分析与综合,提炼出了奥运会会徽的创作思路和理念,这是一个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 ;然后把这一理念和中国的文化相结合,最终选择了“中国印”作为北京奥运会会徽,这是一个从普遍到特殊的过程。
11.材料:北京2004年5月11日电 :中共中央5月10日至11日在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上强调,要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重点在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狠下工夫。要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感,认真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
问: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答案:① “要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体现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正确的意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也体现了发展中的创新观点。②“重点在——”这体现了重点论,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③“不断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体现要尊重客观规律,同时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④“要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感,认真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从唯物论的角度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从辩证法的角度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第三篇: 党建引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浅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砖
庙
镇
九
年
一
贯
制
学
校
杜 成 国
浅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砖庙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杜成国
【摘要】农村学校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管理和实践,就子洲县砖庙镇农村教育行政管理上一些常见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主要受到资金、生源、师资、决策、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创办农村的优质教育体系,以办学校联盟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手段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学校管理,问题,对策
子洲县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砖庙镇离县城35公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如何提高砖庙镇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提高我县的综合竞争实力。作为行政领导机关对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的管理,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管理就是一个必须加强的工作。这些年由于各种原因,现有九年制学校一所,村小学一所,教学点一个,学校比较少。可是农村教育为什么不能跟上城区教育呢?我个人认为重点在于解决教育管理的权责结合、人财事相对统一和提高教育资源的统筹等配置效率上来。
一、现阶段农村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1、领导班级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领导班级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现在,我们以全面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农村领导班级的管理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决定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实施的成败,如果缺少一支素质较高并且热爱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班级和教师队伍,那么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农村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就只能是一句口号了。
现阶段我镇农村教师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年龄偏大的中师和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人员,这批人基本上是本乡镇的人员,教龄一般在20到35年之间,已经在教学上形成一定的模式,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的角色转变很难实现,并且不接受新知识,所以基本是在过着一种等离岗的日子,这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第二类就是教龄在4到14年之间的教师,这批人基本达到大专或本科学历(非师范专业类比较多),虽然他们在教育教学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理念较快,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城乡条件差距大,在农村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差,情绪不高,这就促使一部分教师在为自己的调动和进城在努力,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从农村流失,这批教师是最容易在农村流失的骨干教师,他们的流失使得农村的教育发展滞后;第三类教师就是刚才学校毕业分配的年轻的大专生,他们的教龄在1到3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大部分已不符合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有的一切其实都要从头学起,而在农村他们很难找到好的指导老师,要求他们独立去摸索,这也限制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2、学校决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领导班子管理、教学理念陈旧,外出学习机遇少,新的、好的知识、管理方法引进较少,发挥不了促进作用,还凭经验管理学校。校长和校委会成员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学校领导班子要吸收年青教师开拓创新,新的管理决策,推动学校发展。
3、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问题
随着农民工外出务工以及教师的流失,我们农村的优秀学生也随之流失,留下的大部分学生家境贫寒,条件十分不好,家长、孩子能力、智商较弱,像我校六年级杜茸茸“3+3”等于几都不会。在我镇,每一年都有一批教师进城,农村学校因此每年损失一批培养多年的优秀教师,家长也想进城、随之把孩子带进城里,希望孩子在城里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限制着农村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生源的不能保障就很难谈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保障农村学校的生源,这是一个函待解决是问题。
4、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我们县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城区学校有着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并且有着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每一个学校都有好几个市级、县级学科带头人,为其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我们的农村学校,硬件软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队伍外出学习机遇 ,很难接受到新的知识,年轻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待加强,现在,我县的城乡教育的差距还很大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同发展,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是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5、农村学校的经费问题
农村学校的经费主要靠从财政渠道获得,农村学校学生少,生源不稳定,按学生人数拨款,学校缺乏经费,就很难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了,缺乏经费学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校的发展就是口号而已。
二、常见问题解决的对策
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领导班子
(1)教师的培养。农村学校要发展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很重要,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我们农村学校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呢?需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鼓励教师参加函授和自学考试,积极主动提高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进行学历进修;第二,进行城乡结对开展教研活动,这样农村的教师能在许多优秀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习,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很好的作用,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组织好校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组织较近的学校进行校际专题的研讨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水平,不断得汲取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第三,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和举办的论文、优质课、案例、教学故事、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竞赛活动,在不断磨练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做好教师理论学习工作,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教学论文,以此次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第四,开展好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教研组培训工作,校本培训在于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和理论水平,而教研组的培训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和好的引领作用,学校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经验,给予年轻教师充分的学习和发展空间;第五,搞激励机制,提高热情、激情;第六,突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提高农村教师新录用的学历要求和心理素质要求,严把教师入口关,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做到考试和面试相结合,确保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第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育人水平,增强教师岗位的竞争性,提高教师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2)校长的培养。第一,在校长的选拔和任用上要打破校域、乡域的限制,要立足县域或更大的时空范围选拔和配备,每年通过后备干部选拔活动,选拔部分年轻教师准备进入校长队伍,并且对新上任的校长实行培训制度和结对学习制度,让我们的年轻校长能在经验丰富,管理方法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优秀校长指导下对学校进行管理;第二,明确校长的权利和责任,让我们的校长在明确自己的权力并使用时,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校长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我们的学校;第三,校长考核制度的实施,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对我们校长的年度考核工作,通过“德、勤、绩、能”等几个方面的考核,评价我们校长一学年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况,并结合学校的年度考核和教师评议等多种手段对校长进行综合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对不胜任校长工作的人员实行调离岗位,切实对校长队伍进行管理。
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1)资金的投入和收费。要实现教育公平性,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让我们乡下的孩子能享受优质教育,感受教育的公平。作为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对于我们砖庙镇这样一个偏远的山区重要作用,教育搞好了,全民素质提高了,砖庙经济也就搞活了,所以教育资金的合理支配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第一、通过近几年的改革,教师工资发放从原来的有乡镇转移支付到现在由县统一安排支付,对教师的工资做到全额、及时发放,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第二、是从2005年开始,从破旧校舍改造、两免一补、教师的素质提升、学生营养餐等方面进行了统一部署;第三,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师资的投入。
(2)教育资源的配置。要达到教育公平,教育资源的配置的合理就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教育的公平呢?第一、是农村学校硬件的建设上,做为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资金上的倾斜。为了让我们农村的孩子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农村学校要做好以下的硬件建设电脑室、图书阅览室、实验教室、音乐教室、美术书法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生运动场”的建设,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创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第二、是农村学校的软件建设上,学校领导班子要积极开展好相关的建设活动,充分发掘存在的潜能和资源,一所优质的学校不仅仅是硬件好就可以的,软件的建设工作更加重要,它包括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等诸多方面,只要农村学校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了,实现优质教育和公平教育的目标就实现了。
3、区域化建设
(1)区域化建设。主要提倡的是教师的流动,优秀教师集中在城区,对我们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有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忽略了农村。那么,可以学习教育发展迅速的先进地区的做法,实行教师流动制度,让我们教师的足迹踏遍县内每一所学校,教师2年或3年进行一次流动,没有城乡之分,每个学校的教师按批进行流动,每次教师流动的人员占全体教师人数的20%左右,那样即能保证本学校的教育教学稳步发展,又能为其他学校提供所需求的人才,实行全员流动,可以避免乡下教师为了进城而只顾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而忽略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不良现象,也可以让我们的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当中,通过区域化流动,我们的教师水平得到稳步发展,农村学校的发展也必将迅速有力,还能消除因教师进城,学生择校等引发的一系列不良的情况发生,教育的区域化建设可以弥补城乡的教育差距,提高乡镇学校的质量,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公平教育。
教育是民族发展的根本,如何抓好教育工作,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从子洲县砖庙镇的教育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农村学校管理谈了几点看法。相信我县还有很多和我镇的教育现状相似的地区,通过我们的努力,解决教育的城乡差距,实现优质教育和公平教育。这样,农村教育会出现新的局面。
下一篇:高校后勤党建品牌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