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乡村方案【3篇】
乡村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或乡村聚落),乡村一般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较适合人群居住,民风淳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平安乡村方案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平安乡村方案3篇
平安乡村方案篇1
**镇镇平安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平安**”创建工作,确保我镇平安创建活动达到“平安乡镇”的标准,根据省、市、县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深化“平安**”建设主题,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农机、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为我镇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2017年“平安**”创建活动的工作目标:实现全镇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防控增强、发展环境优化、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得到加强“六大奋斗目标”。
1、社会政治稳定。矛盾纠纷的查处率达95%以上,防邪工作实现“三零”目标,不稳定信息预警率达100%,不发生在全县、全市、全省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2、社会秩序良好。全镇90%以上的基层单位不发生刑事案件,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组织犯罪、毒品犯罪得到有效遏制,治安案件得到及时的查处,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及时得到整治,不发生在全县、全市、全省、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恶性案件。
3、防控能力增强。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各种措施,“两抢一盗”等侵犯性案件明显下降,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4、发展环境优化。平安**创建宣传工作广泛深入,群众知晓率达90%以上,见义勇为保护和奖励机制健全,见义勇为能得到及时表彰,各类犯罪现象得到及时有力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
5、人民群众满意。通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经民调测评统计,公众对社会满意度达95%以上。
6、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校园比例达100%以上。
三、具体措施
1、健全机制,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以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为依托,其它单位(站所)协同参与的调解机制,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调处,防止激化”的原则,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村(场)要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要求,坚持矛盾纠纷日排查、周通报、月分析工作制度,严格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镇村干部在遇到纠纷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必须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能够解决的就地解决,力求矛盾纠纷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化解。对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化解制度,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把调处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镇综治办负责协调整合辖区内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力量,定期召开会议,加强督办和检查,形成“党政主导,综治牵头,单位联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纠纷调处回访制度,即对突出的案例或可能反复的纠纷,包村领导干部要同村干部一起上门回访,进一步消除双方怨气,沟通思想。建立每月信访接待日制度,即镇综治办、司法所及包村办点干部在各村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深入了解群众思想状况,从而实现源头预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2、综合施策,集中处理信访积案。以“两访”治理为重点,对近年来产生的信访积案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实行台账管理,挂牌销号。各村、各单位要以“三无”(无到市赴省进京非正常访、无越级集体访、无信访积案)村、单位创建活动为抓手,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因案施策化解信访积案,要注重从政策层面研究解决带有倾向性、普遍性和合理性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要主动引导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对按法律程序已经处理终结的缠访闹访人员,要做好稳控化解和引导说服工作。对长期缠访闹访和“三跨三分离”的信访问题,采取解决问题、困难救助、三级终结、引导司法诉讼、思想教育疏导转化等多种措施集中进行化解,力争终结一批,息诉一批,最大限度的减少信访积案存量。
3、整合资源,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各村(场)、各单位要坚持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关键来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配齐配强人员,落实保障待遇。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要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要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出台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凡是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重大决策,都要组织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努力提高镇村依法行政和服务群众的水平,防止因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侵害群众利益引发群体性事件。由综治办牵头负责,抓好以综治办、矛盾纠纷调解室、信访接待室建设的规范运行;由财政所牵头负责,抓好便民服务中心规范运行,整合各项职能,实现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由农技站牵头负责,抓好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规范运行。要结合“四化”示范村建设,推行农村社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各村由包村领导牵头负责,具体抓好以便民中心服务站为主的民情流水线工程建设规范运行,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使其真正成为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和创建平安的坚强核心。同时各村要加强村治保会、调委会建设,配齐人员,落实待遇,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4、加大投入,健全完善防控体系。镇综治办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各村(场)、各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可能在办公区域、交通要道架设视频监控设施,切实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和防范,要挖掘和整合各方面的治安力量,减少防范空隙,压缩违法犯罪的空间;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由镇综治办协调,派出所、司法所指导,以镇治安联防大队成员为骨干,在敏感节点、重要时段、重点地段和治安问题突出的区域开展治安巡逻。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在看家护院中的作用,加强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积极探索创新激励方式,推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各村要将人防物防技防并举、自防专防群防结合,确保消除治安死角,提升动态化条件下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5、突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从去年检查的情况看,群众反映较多的还是“两抢一盗”和寻衅滋事、聚众赌博等问题。派出所要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增强打击整治实效,要紧紧扭住针对镇村的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打架斗殴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民增收的各种违法犯罪,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适时组织区域性统一行动和专项行动,努力达到“整治一地、稳定一方”的效果。对盗窃、赌博等突出问题,继续因地制宜开展专项治理,努力做到不蔓延、不反复、不回潮。镇综治办、派出所要紧密配合,大力深化反邪教斗争,加强反邪教警示教育和基层无邪教创建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识邪防邪意识,最大限度挤压邪教组织活动空间,铲除邪教滋生土壤。
6、强化服务,着力保障民本民生。要牢固树立富民与安民共进的理念,自觉把群众的平安需求作为努力方向,要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深层次矛盾,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治本之策。各村各单位要突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的摸排登记和服务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情况清、底子明。特别要针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不良行为青少年、涉邪教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大力实施矫正、回归、关爱、转化、康复“五大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要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和安置帮教制度,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要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帮扶、矫治、管理,使他们遵纪守法,与社会和睦相处。各村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户、执行到人,努力减少因政策宣传和执行不到位引发的信访问题。镇民政办要加强对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服务,提高对低收入家庭因突发性生活困难和支出型贫困的救助力度。做好五保供养管理服务工作,切实改善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条件。全面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按季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落实贫困家庭重度残疾儿童集中救治抚养工作,切实改善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平安乡村方案篇2
**镇镇平安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平安**”创建工作,确保我镇平安创建活动达到“平安乡镇”的标准,根据省、市、县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深化“平安**”建设主题,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农机、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为我镇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2017年“平安**”创建活动的工作目标:实现全镇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防控增强、发展环境优化、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得到加强“六大奋斗目标”。
1、社会政治稳定。矛盾纠纷的查处率达95%以上,防邪工作实现“三零”目标,不稳定信息预警率达100%,不发生在全县、全市、全省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2、社会秩序良好。全镇90%以上的基层单位不发生刑事案件,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组织犯罪、毒品犯罪得到有效遏制,治安案件得到及时的查处,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及时得到整治,不发生在全县、全市、全省、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恶性案件。
3、防控能力增强。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各种措施,“两抢一盗”等侵犯性案件明显下降,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4、发展环境优化。平安**创建宣传工作广泛深入,群众知晓率达90%以上,见义勇为保护和奖励机制健全,见义勇为能得到及时表彰,各类犯罪现象得到及时有力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
5、人民群众满意。通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经民调测评统计,公众对社会满意度达95%以上。
6、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校园比例达100%以上。
三、具体措施
1、健全机制,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以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为依托,其它单位(站所)协同参与的调解机制,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调处,防止激化”的原则,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村(场)要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要求,坚持矛盾纠纷日排查、周通报、月分析工作制度,严格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镇村干部在遇到纠纷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必须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能够解决的就地解决,力求矛盾纠纷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化解。对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化解制度,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把调处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镇综治办负责协调整合辖区内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力量,定期召开会议,加强督办和检查,形成“党政主导,综治牵头,单位联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纠纷调处回访制度,即对突出的案例或可能反复的纠纷,包村领导干部要同村干部一起上门回访,进一步消除双方怨气,沟通思想。建立每月信访接待日制度,即镇综治办、司法所及包村办点干部在各村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深入了解群众思想状况,从而实现源头预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2、综合施策,集中处理信访积案。以“两访”治理为重点,对近年来产生的信访积案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实行台账管理,挂牌销号。各村、各单位要以“三无”(无到市赴省进京非正常访、无越级集体访、无信访积案)村、单位创建活动为抓手,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因案施策化解信访积案,要注重从政策层面研究解决带有倾向性、普遍性和合理性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要主动引导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对按法律程序已经处理终结的缠访闹访人员,要做好稳控化解和引导说服工作。对长期缠访闹访和“三跨三分离”的信访问题,采取解决问题、困难救助、三级终结、引导司法诉讼、思想教育疏导转化等多种措施集中进行化解,力争终结一批,息诉一批,最大限度的减少信访积案存量。
3、整合资源,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各村(场)、各单位要坚持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关键来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配齐配强人员,落实保障待遇。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要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要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出台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凡是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重大决策,都要组织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努力提高镇村依法行政和服务群众的水平,防止因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侵害群众利益引发群体性事件。由综治办牵头负责,抓好以综治办、矛盾纠纷调解室、信访接待室建设的规范运行;由财政所牵头负责,抓好便民服务中心规范运行,整合各项职能,实现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由农技站牵头负责,抓好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规范运行。要结合“四化”示范村建设,推行农村社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各村由包村领导牵头负责,具体抓好以便民中心服务站为主的民情流水线工程建设规范运行,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使其真正成为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和创建平安的坚强核心。同时各村要加强村治保会、调委会建设,配齐人员,落实待遇,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4、加大投入,健全完善防控体系。镇综治办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各村(场)、各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可能在办公区域、交通要道架设视频监控设施,切实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和防范,要挖掘和整合各方面的治安力量,减少防范空隙,压缩违法犯罪的空间;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由镇综治办协调,派出所、司法所指导,以镇治安联防大队成员为骨干,在敏感节点、重要时段、重点地段和治安问题突出的区域开展治安巡逻。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在看家护院中的作用,加强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积极探索创新激励方式,推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各村要将人防物防技防并举、自防专防群防结合,确保消除治安死角,提升动态化条件下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5、突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从去年检查的情况看,群众反映较多的还是“两抢一盗”和寻衅滋事、聚众赌博等问题。派出所要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增强打击整治实效,要紧紧扭住针对镇村的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打架斗殴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民增收的各种违法犯罪,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适时组织区域性统一行动和专项行动,努力达到“整治一地、稳定一方”的效果。对盗窃、赌博等突出问题,继续因地制宜开展专项治理,努力做到不蔓延、不反复、不回潮。镇综治办、派出所要紧密配合,大力深化反邪教斗争,加强反邪教警示教育和基层无邪教创建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识邪防邪意识,最大限度挤压邪教组织活动空间,铲除邪教滋生土壤。
6、强化服务,着力保障民本民生。要牢固树立富民与安民共进的理念,自觉把群众的平安需求作为努力方向,要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深层次矛盾,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治本之策。各村各单位要突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的摸排登记和服务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情况清、底子明。特别要针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不良行为青少年、涉邪教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大力实施矫正、回归、关爱、转化、康复“五大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要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和安置帮教制度,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要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帮扶、矫治、管理,使他们遵纪守法,与社会和睦相处。各村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户、执行到人,努力减少因政策宣传和执行不到位引发的信访问题。镇民政办要加强对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服务,提高对低收入家庭因突发性生活困难和支出型贫困的救助力度。做好五保供养管理服务工作,切实改善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条件。全面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按季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落实贫困家庭重度残疾儿童集中救治抚养工作,切实改善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四、工作要求
1、抓氛围,舆论宣传落实到位。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广播、各类法制宣传日的有利时机,通过广播、散发宣传材料、展示宣传图板、粘贴宣传标语等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平安建设大宣传、大发动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团体充分认识到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和任务措施,提高他们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平安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以“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校园”等创建为抓手,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形成平安法治联创联建、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2、抓领导,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为加强平安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镇镇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程先尧同志任组长,镇长卞士合、副书记张善友任副组长,其他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政法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协调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事务,并作好各种信息情况反馈工作。各村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坚决杜绝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现象。
3、抓督导,工作措施落实到位。镇综治办要通过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调查走访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对平安创建工作的检查督促和分类指导。要对各村、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做到每月一督查,每季一通报。对工作力度大、措施落实好、效果明显的村、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创建活动不重视、工作不得力、措施不到位的村、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落实整改。
4、抓示范,工作成效落实到位。各村、各单位在开展创建活动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要求,又要创新活动载体,突出本村、本单位的工作特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丰富创建活动的内涵,增强创建的实效。要注重抓好示范工作,对工作中的典型和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及时上报,并抓好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经验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5、抓奖惩,工作目标落实到位。为确保创建活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年终进行考评,并将考核考评结果与工资报酬挂钩兑现奖罚。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达到“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创建标准的予以命名并表彰奖励;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村(单位)予以黄牌警告;对因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案件,年度群众安全感测评满意程度下降幅度较大的村(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其村(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平安乡村方案篇3
西安乡村旅游调查
作者:张燕
来源:《新西部》2017年第06期
乡村旅游把环境、生态、民族、文化等诸多要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种深度体验旅游。西安发展乡村旅游,拓宽了旅游资源,使得以西安为核心、以咸阳、宝鸡、汉中、延安等城市为次核心的郊县一大批村庄、果园、菜园、林场都可以成为旅游胜地,使陕西旅游业在继城市旅游、风景名胜旅游之后又拓展出了第三大板块。
2016年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乡村旅游从过去的小旅游、中旅游进入到了大旅游时代,乡村旅游人次达13.6亿,平均全国每人一次,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西安乡村旅游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由最初的自发式、农家乐、低层次发展的初级阶段,进入到有规划、大投入、规模化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向品牌化、品质化、差异化的升级阶段迈进。
西安共有九个区四个县,其中涉及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有六个区四个县,发展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五个市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西安就有四个,西安周边农村大多数乡镇都有乡村旅游项目,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已经超过了2.4亿元,成为这些乡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带动了西安经济的发展, 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西安乡村旅游在经济下滑态势中逆势增长,每年保持在20%-30%的增长率,吸引了各区县经济纷纷转产于乡村旅游产业,在这一过程中,无序发展等诸多问题开始显现,需要各方引起足够重视,并通过创造性的举措和方案进行改善和提升。
西安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自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以来,西安乡村旅游的类型逐步丰富,开发模式得到提升,农业旅游特征逐渐得到显现。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区:
一是景区边缘地区型,它主要是依托西安一些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附属产品,是西安最早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区,如临潼、华阴市乡村旅游等。
上一篇:大学毕业典礼策划方案(全文完整)
下一篇:运动会备赛方案范文(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