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策划方案 >

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8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

  

  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根据《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

  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试

  行)的通知》、《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集

  团)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疗集团)为核心,以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加快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便群众就医、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

  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水平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由以

  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主导,统筹规划。按照《医共体(医疗集团)建

  设规划》的要求,规范有序组建医共体(医疗集团)。

  (二)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协调各方面力量,逐步破

  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

  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

  协作机制。

  (三)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医共体(医疗集团)以总

  医院为龙头,通过人员、技术、服务、信息、管理等要素为

  纽带,把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整合起来,为县域内居民

  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四)便民利民,群众受益。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

  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县域内

  医疗服务质量的同质化管理,做深做细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把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工作目标

  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

  力明显提升,医保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

  成。力争到XXXX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

  量比例提高到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上级医疗机构

  向基层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达到10%,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医疗卫生一体化、规范化、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工作任务

  (一)组织架构及管理体制

  .组建两个医疗集团。

  组建XX医院医疗集团,将王沟镇卫生院的人、财、物,全权委托给XX医院管理,组建XX医院医疗集团,XX医院加

  挂“XX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牌子,XX卫生院加挂“XX医院

  医疗集团分院”牌子;将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2-

  财、物全权委托给XX中医医院管理,组建XX中医医院医疗

  集团,XX中医医院加挂“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牌子,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分

  院”牌子。

  原有人员编制人事关系、原资产及债权债务关系维持不

  变。医疗集团按照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的章程开展工

  作。

  .完善外部治理体系。

  成立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委)

  由县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组织、编制、经

  发、人社、财政、审计、卫健、医保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

  员,统筹医共体(医疗集团)的建设规划、投入保障、人事

  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县卫健委,办公室主任由县卫健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要负责执

  行医管委的决策、协调部门工作、处理日常事务。

  .构建内部管理体制。

  (1)加强建设。建立医疗集团委,隶属于县卫健委委,医疗集团实行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在医疗集团委领

  导下,全面负责医疗集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2)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是医疗集团决策机构,负责

  制定发展规划、协作关系、服务模式、运行质量、利益共享

  机制和重大人事、财务、绩效考核工作,理事长1名,由医

  -3-

  管委任命产生,原则上由总医院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理事长

  2-3名、理事若干名,由理事长提名并报医管委批准,由理

  事会选举产生后聘任,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备案。

  (3)设立监事会。人员3-5名,监事会是医疗集团监督

  机构,负责监督集团运行情况、财务情况、理事及管理层人

  员履职情况等,定期向理事会通报违反相关章程行为及行为人,向县医管委报告集团总体运行情况。成员由县有关部门

  负责同志及医疗集团职工代表组成,监事会长由理事会推举

  并履行相关程序后产生。

  (4)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医疗集团内各级医疗机构独立

  法人地位不变,但实现统的法人代表,由总医院法定代表人

  兼任分院的法定代表人。分院负责人由县医管委会同总医院

  研究确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相应手续,由各医疗集团

  聘任。

  (5)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在总医院设立医疗集团委办公

  室、管理办公室,并分别成立6个管理中心,即人力资源管

  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指导

  中心、卫生信息管理中心、后勤保障服务中心。总医院健全

  完善统的医疗集团内部管理体系,落实县、镇(街道)、村(社

  区)三级卫生管理一体化。

  (二)完善运行模式

  -4-

  .实行“六个统”

  (1)统人事管理。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统调配优质

  医疗资源下沉和基层人员培训培养计划;根据医疗集团业务

  发展需要,研究分析并向医管委提出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人力

  资源统筹调配使用的意见,建立健全人员聘用管理、岗位管

  理、职称管理、执业药师管理、护理人员管理等制度,实行

  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按岗定酬,同工同酬。

  (2)统财务管理。设立财务管理中心,实行“统领导、独立核算、集中管理”模式,保持财政投入渠道、补助政策

  不变。对总医院和分院的财务收支、预算决算、会计核算、成本管理、价格管理、资产管理等统管理。

  (3)统医疗服务。设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实施统

  的临床和业务管理技术规范,做到规章制度统、技术规范统、业务指导统、工作考核统。集团内医疗机构共同遵守统的诊

  疗和操作规范。原则上总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级

  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前,必须有在分院累计工作1年以上的经历。

  (4)统公共卫生管理。设立公共卫生指导中心,负责对

  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管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管理和指

  导。把做深、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

  抓,组织合适的人员参与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在首诊式签约、重点人群签约、个性化签约上多做文章,努

  -5-

  力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提高签约服务的质量、水平和吸引

  -6-

  力。

  (5)统卫生信息化管理。设立卫生信息管理中心,总医

  院积极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实现集团内部行政办公、基本

  医疗、公共卫生等互联互通,以务实应用的原则,以居民电

  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两大数据建设为基础,以区域健康信

  息平台为枢纽,全面实现健康信息共建共享。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临床检验(病理)、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基层检验、上级诊断”,检验检查互联互通。

  (6)统后勤保障服务。设立后勤保障中心,负责集团范

  围内集中消毒供应、后勤物资、药品、耗材、设备的集中保

  障供应,努力降低药品、耗材虚高定价,建立动态灵敏的短

  缺药品反应机制,确保临床用药及时有效供应。

  .完善双向转诊。科学划分集团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

  定位,制定项目范围、服务清单和管理办法。建立向上转诊

  “绿色通道”,上级医院为医疗集团内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

  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一站式”服务;在医疗集团内

  部搭建统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总医院提供不低于30%的专

  家号源由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优先预约使用。畅通向下转诊

  “便捷通道”,总医院要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

  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

  续治疗和康复;实行管床医生责任“包干制”,充分运用定

  期联合查房、信息化实时查询等手段,为患者就医康复提供

  -7-

  连续性服务。

  .促进专科共建。在总院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

  室“孵化中心”,重点围绕康复、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儿科、消化、口腔、眼科等领域,指导基层开展特色科室建

  设。到2022年基层分院和下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达到省定规范化建设标准,创建省级基层特色科室的数量和

  质量明显提升。

  .加强业务协作。总院定期安排学科带头人或主治医师

  以上职称的专家深入基层,进行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

  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手术指导,开展科研和项目协作、学术讲座,建立长期性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同时面向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开展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信

  息化优势,在总院建设远程中心,对分院及成员单位开展远

  程医疗、远程培训、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实行医疗集

  团内信息直联互通、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的连续记

  录和共享,推进预约诊疗、协同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

  等协同高效开展。

  .强化公卫职责。推进县、镇(街道)、村(社区)公

  共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进一步规范疫苗

  和预防接种工作管理,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提

  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高签

  约、履约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职责分工

  .医疗集团总医院:负责与医共体(医疗集团)内的成

  -8-

  员单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制定双向转

  诊、重点专科对口扶持、人员带教与培训、远程会诊等工作

  细则。承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疗,开展各专科具有较高

  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承担对所有下一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

  导,负责组织医共体(医疗集团)日常工作例会、工作信息

  和数据的收集汇总。

  .医疗集团分院:承担辖区内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

  慢性病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治疗,完成医共体(医疗集团)理事会规定的其他工作。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启动阶段(2022年4月)

  组建医共体(医疗集团)理事会、监事会,明确各自职

  责功能。制定完善医共体(医疗集团)章程,召开医共体(医

  疗集团)成立大会,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动员,充

  分调动医务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2年5月-12月)

  2022年5月开始,两个医疗集团试点实行开展工作,根

  据运作情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将XX卫生院、XX卫生

  院、XX卫生院等X家机构纳入XX医院医疗集团;将XX卫生

  院、XX卫生院等X家机构纳入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全面

  实施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模式。

  六、保障措施

  -9-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将

  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强基层

  的有力举措,增强政治责任感,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作配

  合,积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加强督促指导,认真研

  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维护好医共体(医疗

  集团)组建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推动医共体(医疗集团)健

  康发展。

  (二)完善政策保障。加强制度保障,深化药品供应保

  障、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等协同改,创新人事、编

  制、职称、薪酬等管理方式。要持续加大对医共体(医疗集

  团)的投入力度,对于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

  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政策性亏

  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等要给予资金支持。

  (三)健全考核评估。由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委员

  会制定医共体(医疗集团)绩效考核办法和评价细则,对医

  共体(医疗集团)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考核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医保资金使用、居民健

  康改善等。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投入、人事任免、医院

  等级评审、评优评先以及人员薪酬分配挂钩。

  (四)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

  务人员的政策培训和对社会的舆论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共

  -10-

  识,引导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群众正确认识医共体(医疗

  集团)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试点,探索突破医药卫生体制

  改中的瓶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为卫生健康

  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实施方案

  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区域

  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健全和完善分工协作机制,方便群众就医和减轻患者医疗费

  用负担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根据《关

  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

  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健康XX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促进县镇村一体

  管理,进一步密切医共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机制、高效运行

  管理机制,重构和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医疗卫

  生服务上下贯通,医疗和预防有效融合,整体提高县域医疗

  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

  -11-

  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

  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

  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新机制和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

  诊疗长效机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四确保三提升”目

  标,即:确保政府指令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确保镇卫生院

  资产保值增值、确保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确保

  镇卫生院职工收入逐年提高;县域内就诊(住院)率逐年提

  升、镇卫生院诊疗服务人次数逐年提升、患者满意度逐年提

  升。到2022年,实现县域内就诊(住院)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提高到45%左右,基本实现“大病

  不出县、小病不出镇”。

  三、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

  导下,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

  求,兼顾既往形成的合作关系,统筹安排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二)〃三医〃联动,创新机制。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

  变,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逐步理顺财政投入、医保支付、药品供应保障、人事管理等,-12-

  进一步落实牵头医院人事、经营及财务自主权,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

  (三)分级诊疗,便民惠民。针对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利用县级医院优质资源优势,通过技术帮扶、远程会诊、人才培养等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

  基层服务能力。通过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内医疗资源集约

  化管理、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和医防融合发展,构建有序就

  医、分级收治的新格局,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群众医疗

  负担。

  四、主要内容

  以医疗集团形式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从管理体

  制、运行机制、政策保障等方面,有序推进医疗集团的规范

  化组建、高效率运行。

  (-)组建医疗集团

  以XX人民医院和XX中医院为牵头单位分别组建医疗集

  团。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辖XX、XX、XX、XX和XX等X个镇卫

  生院及其辖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中医院医疗集团辖XX、XX和XX等X个镇卫生院及其辖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

  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人、财、物全部交给医

  疗集团牵头单位统一管理。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加入医疗集团。

  (-)完善工作机制

  -13-

  根据“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建立和完善利益

  共享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服务贯通机制,从资金打包、清

  单管理、服务群众三个方面,加强医疗集团建设,促进医疗

  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共同提升。

  .密切利益共享机制。打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和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建立紧密型利益纽带。

  (1)医保基金打包。将基本医保基金按医疗集团人头

  总额预付,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当年筹资总额扣除增量基金

  风险金(与上一年相比筹资增量10%)和大病保险基金进行

  预算,将不少于95%的部分作为医疗集团按人头总额预算基

  金,交由医疗集团包干使用,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结

  余资金由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合理分配、自主使用,分配份额

  根据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

  (2)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打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按医疗集团人头总额预算,及时足额拨付给医疗集团统筹使

  用。通过合理使用经费,做实健康管理和服务,以保障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达到强化疾病防控工作的目的,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不患重病”,实

  现医防融合,节约医保基金。

  .密切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办医责任、内部运营管

  理、外部治理综合监管三个清单,实行清单制管理,厘清责

  任边界,明晰运行关系。

  -14-

  (1)建立政府办医责任清单。按照政府办医的领导责任

  和保障责任,建立办医清单。清单明确政府对公立医疗卫生

  机构规划、发展、建设、补助、债务化解等内容。

  (2)建立医疗集团内部运行管理清单。充分发挥牵头医

  院“龙头”作用,健全医疗集团内部管理体系。镇卫生院实

  行“事业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在投入渠道、资产属

  性和职工身份三个不变前提下,实现医疗集团内部人、财、物等资源三要素统一调配,医疗医保医药等业务统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运维。各成员单位建立严格转诊病种目录,并

  按照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强化分工协作,分级收

  治,建立防病就医新秩序。

  (3)建立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按照政府对医疗机构

  的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行风建设,建立综合监管清单,厘清监管内容、监管要素、监管流程等,完善外部治理体系。

  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密切服务贯通机制。围绕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问题,在

  专家资源下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药品供应保障、医

  保补偿、双向转诊、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等六个方面实现上下

  贯通,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专家资源上下贯通。促进县、镇医务人员双向顺畅

  流动,实现农村居民在镇卫生院可以享受到县级医疗专家服

  务。制定并落实医疗集团医疗服务收入结算与分配办法,下

  -15-

  沉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合理切块用于牵

  头医院下沉医务人员的补助、奖励;或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

  增量部分的3%-5%用于牵头医院下沉医务人员的补助、奖励。

  (2)医疗技术上下贯通。统一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和安

  全管理,推进服务同质化,保障农村居民在镇卫生院能看得

  好病,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I、H类手术等问题。

  (3)药品保障上下贯通。牵头医院全面建立“中心药

  房”,医疗集团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统一药品采购供应、药

  款支付和药事服务,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有效供应和合理

  使用。

  (4)补偿政策上下贯通。完善医保补偿政策,按照分

  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要求,合理确定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起付

  线标准和补偿比例,支持分级诊疗,保障农村居民在镇卫生

  院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保补偿标准。

  (5)双向转诊上下贯通。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将

  需要转诊的疾病患者,及时上转县级医院,安排专人跟踪负

  责。县级医院将疾病康复期患者下转至镇、村医疗卫生机构

  进行康复治疗。

  (6)公卫服务上下贯通。县疾控和妇幼保健等公共卫

  生机构,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强对医疗集团公共卫生工作

  的指导和监督检查,促进医防融合,让农村居民在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妇幼保健、慢病管理、计划免疫

  等服务。

  -16-

  五、实施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2022年6月份)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职责分工,结合实际,制定医疗

  集团建设相关配套文件,主要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

  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包干管理办法》《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经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包干管理办

  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党的建设工作方案》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总体建设发展规划》《紧

  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政府投入和债务化解实施方案》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组建及运行工作方案》

  等。

  (-)启动建设阶段(2022年7月份)

  召开医疗集团建设启动会,统一思想、宣传动员、部署

  推进;召开医疗集团成立大会,宣布组建方案和人事任命,启动建设工作;县卫健委成立专门清产核资小组,及时核算

  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资产,及时办理人、财、物移交工作;医疗集团牵头医院成立“三办十三中心”

  (即党建办、办公室、绩效考核办公室、人力资源发展中心、财务核算中心、审计中心、医保结算管理中心、医疗服务质

  量控制中心、健康促进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17-

  远程医疗服务中心、中心药房、信息管理中心、消毒供应中

  心和后勤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三办十三中心”工作职责

  和规章制度,人员配备到位,做好运行前一切准备工作。

  (三)运行阶段(自2022年8月份)

  依法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手续,实现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医疗业务管理、药械业务管理、医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八个统一”;实现专家资源、医

  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卫服务“六个

  上下贯通”。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绩效考

  核方案》,对医疗集团实行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

  六、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

  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县委宣传部部长、常务副县长和人

  大、政府、政协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县纪委监委、县政府

  办、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人社

  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卫健委、县医保局、县市监局、县审计局和县数据资源局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组下设

  办公室,县卫健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加强

  对医疗集团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部门密切配合。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按照“两

  包”和“三单”要求,大力支持医疗集团建设。县卫健委负

  责牵头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组建和运行工

  -18-

  作方案》,加强对医疗集团建设的指导。县委组织部牵头并

  会同县卫健委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党的建

  设工作方案》。县医保局牵头并会同财政、卫健等部门制定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

  团)包干管理办法》,将医保资金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及

  时足额预拨到位。县财政局牵头并会同县卫健委制定《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包干管理

  办法》,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牵头并会

  同县卫健委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政府投入

  和债务化解实施方案》。县发改委牵头并会同县卫健委积极

  对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县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能

  力建设;牵头并会同县卫健委、人社局制定《紧密型县域医

  共体(医疗集团)总体建设发展规划》;牵头并会同县卫健

  委、县医保局完善医药价格政策,落实分级诊疗差别化定价

  措施,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县人社局牵头并会

  同县委编办、县卫健委等部门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

  疗集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

  在卫生健康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选址、土地指标安排上

  予以支持。县数据资源局会同县卫健委指导和监督医疗集团

  牵头医院做好“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县市监局负责做

  好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与管理工作。县审计局牵头并会

  同医保、卫健等部门做好医保资金的审计与监督工作。县委

  -19-

  宣传部要加强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宣传,积极营造有

  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医疗集团建设的社会氛围。

  (三)压实工作责任。县政府将医疗集团建设工作纳入

  各相关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建立台账,对账销号。县

  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集团规划建设、投入保障、考

  核监管工作,将医疗集团建设成效纳入对医疗集团牵头医院

  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医院经费核拨、院长任免及其

  年薪挂钩。县纪委监委加强对医疗集团建设过程中各相关部

  门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确保医疗集

  团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

  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完善

  城乡健康保健服务体系,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医改成果,根据

  有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卫健为发展思想,坚持主导、创新机制、分工协作、提升能力、群众受益的基本原则,以“大病不出县”为目标,

  -20-

  统筹推动县域综合医改,以建立县级中心医院为龙头的紧

  密、整合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政策支持,完善

  运行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将优秀人才、适宜技术、优质服

  务下沉到基层,引导群众到基层首诊。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不断完善医共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

  建立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

  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构

  建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县域医疗卫

  生服务综合能力,合理规范就医秩序,实现发展方式以治病

  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主导,统筹规划。落实规划、指导、协调、监管、宣传等职能,以《“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指导,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就近就便、方便群众原则,统筹规划医共体建设。

  (二)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坚持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切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医疗医

  保、医药联动改,创新机制,逐步破除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结合医

  保支付方式等改的推进,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

  -21-

  作机制。

  (三)资源下沉,提升能力。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

  等手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医疗联合

  体内统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

  效。以往各医疗机构之间所形成的有关医疗技术合作、协作

  关系不在医共体建设管理规范框架内。

  (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坚持以健康为中心,逐步

  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

  康“守门人”能力,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促进医共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疾病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增强群众获得感。

  三、总体目标

  2022年,基本搭建医共体制度框架,拓展深化分级诊疗

  模式,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共体建设,办医疗卫生机构全

  部参与医共体,鼓励、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医共体。探索

  对纵向合作的医共体等分工协作模式,推进按病种付费,探

  索对医共体打包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改,引导医共体内部初

  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转诊机制。

  到2022年,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

  的政策体系。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

  -22-

  机制,使医共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区域

  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

  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

  模式。

  四、医共体的工作模式

  医共体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

  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机制。结合实际

  情况,医共体主要包括两种模式:

  (一)紧密型医共体。紧密型医共体为一体化、唯一法

  人代表的医院集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精

  简人员、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组建方式为:市中心医院对市第三医院(委托承担万福

  镇10个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万福镇卫生院(承担万福

  镇原罗屯乡7个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梁屯中心卫生院共

  3家医疗机构实施医共体管理,3家医疗机构所辖的村卫生

  室实施一体化管理。

  (二)松散型医共体。松散型医共体为跨行政隶属关系

  跨资产所属关系,层级清晰,布局合理,各医疗卫生机构资

  源共享、协同发展服务模式。

  组建方式为:XXX卫生院共27家医疗机构实施松散型医

  共体管理,27家卫生院对所辖的村卫生室实施一体化管理。

  五、运营及管理

  -23-

  医共体内部要进行资源优化整合。紧密型医共体内部要

  成立医疗集团,实行人、财、物统管理,设立理事会、监事

  会,建立统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将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

  分离,并发挥作用,实施医共体内部上下联动,一体化管理

  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松散型医共体暂按医联体模式管理。在运行过程中可探

  索松散型医共体的管理模式,到2022年底,松散型医共体

  逐步过度到紧密型医共体,实现财务收入、人事薪酬、人才

  培养、设备配备、医保支付和运营管理等县乡村一体化管理

  体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体系。

  六、主要任务

  医共体内部的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分级诊疗相关要求以

  及医共体协议约定内容,履行医共体职责,开展相应的诊疗

  活动。市卫生健康局负责对市医共体日常的管理与运营进行

  考核。

  (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构建医共体,建立共同发展新机制,转变基层医疗

  机构服务理念,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及特色专科建设;结合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培训,城市

  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教学查房和远程医疗等方式,提

  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诊治水平。重点细化医共

  体框架内医疗机构间预约诊疗、双向转诊、优先住院、就诊

  绿色通道和减免挂号、诊查费等医疗服务优惠政策,引导辖

  区居民在医共体框架内,自愿选定1个乡镇卫生院、1个市

  -24-

  (县级)医院,作为日常看病就医的首诊和转诊医疗机构。

  (二)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市中心医院为牵头医院,负责完善分级诊疗操作流程,落实医共体内转诊患者各项医疗服务优惠政策,畅通结算渠

  道。

  医共体内的各医疗机构负责本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

  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同

  时,下级医疗机构负责接受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急性病恢复

  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并为康复期

  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接续性医疗服务。

  (三)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医共体要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有效衔接,形成有效

  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防与治的有机融合。坚持预防为主防

  治结合,满足群众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需要。

  医共体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按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要求,确定专门部门,配备相应人

  员,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当地

  群众就医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疾病预

  防控制工作。

  (四)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

  建立医共体内规范转诊机制,重点畅通下转通道。鼓励

  医共体内各级医院建立联合病房,鼓励牵头医院开展日间手

  -25-

  术,将手术后、急性病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

  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接受继续治疗和康复等连续性医疗服

  务,上级医院派驻医生通过会诊和查房等方式积极发挥作

  用。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

  利化的疾病诊疗一康复一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五)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在医共体内加快推

  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

  疾人等重点人群,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

  过签约服务,鼓励和引导居民在医共体内到基层首诊,上级

  医院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

  探索对部分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处

  方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转诊可以根据双向患者就医需求,通

  过延伸处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强基层和上级医院用药衔

  接,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取药。

  (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医共体牵头医院负责医共体内医疗质量的管理,制定各

  专业、各科室、各部门质量控制标准,并开展医共体内质量

  -26-

  控制管理,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同质化管理。

  医共体内上级医院要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

  员培养,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基层

  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七)加强医共体内专家管理

  医共体内统筹薪酬分配,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鼓

  励医共体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

  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

  求,派出医务人员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

  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

  享和下沉基层。

  (A)统资源管理

  统信息平台。加强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对医共

  体的支撑作用,统筹推进医共体相关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

  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

  信息共享,实现医共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医共体可以共

  享区域内居民健康信息数据,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方便患者看病就医,提高医学

  科研技术水平。发挥远程医疗作用,促进医疗资源贴近城乡

  基层,探索实行远程医疗收费和支付政策,促进远程医疗服

  务可持续发展。

  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

  -27-

  一体化服务。在医共体内实现健康档案、病历等互联互通。

  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推进医共体内医疗机构间检

  查检验结果互认。探索建立医共体内统的药品采购、管理平

  台,形成医共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

  可探索医共体内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六、工作步骤

  (一)确定方案阶段(2022年5月)

  通过双向选择和相对方式,组织各医疗机构协商确定医

  共体组成,制定医共体建设工作方案,医共体签订协议之后,在5个工作日内报市卫生健康局备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22年6月)

  组建的医共体要完成制定医共体章程,需明确双方职

  责、开展业务内容、双向转诊流程、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到基

  层出诊安排、提供优惠政策和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等基本内容

  和医共体特色工作等,并报市卫生健康局。

  医共体根据工作任务,逐步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

  探索医共体工作的最佳路径,优化服务流程,有效解决运行

  中的困难和问题,使更多的居民享受到顺畅的医共体保障和

  服务。

  (三)巩固总结阶段(2022年12月末)

  总结医共体建设工作经验,巩固已经签约的医共体运行

  机制。继续研究解决医共体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优

  化医共体运行和服务流程。

  -28-

  七、工作要求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医改成员单位和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医共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增进健康福祉的有力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完善

  配套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部门职责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医疗卫生行业监管,推动落实医药卫

  生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以监督、指导、考核为主要方式的行

  业管理;财政部门要落实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建立财政补助

  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医保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医保

  经济杠杆作用,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医保实施方案、合理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市

  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间报销水平差距,增强在基层看病就医

  的吸引力,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诊;编制和人社部门要在编

  制核定、薪酬制度改和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发改和

  民政部门也要结合本单位业务工作对医共体医院给予支持;

  牵头医院要加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

  的投入,做到上下互联互通。鼓励医共体通过技术支援、人

  才培养等方式,吸引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并发挥作用,持续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三)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29-

  完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

  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

  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

  与医共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

  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根据医共体绩效考

  核结果,对医共体内上级医院下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

  的医生给予工作补助,所需资金按现行经费渠道解决。

  建立与医共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医疗集团内部要

  制定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药品、医疗管理、药占比、日门诊住院率和平均住院日等一体化管理考核标准,并定期

  进行考核。强化考核和制度约束,建立医共体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医共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医疗资源下沉情况等。

  不单纯考核业务量,要将上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与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情况以及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

  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上级医院履行

  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引导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

  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晋级、晋升等挂钩。

  在对医共体考核中发现违背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的医

  共体成员,卫生健康部门可要求其整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

  位的,可终止其成员身份。市卫生健康局将根据考核结果每

  -30-

  2年对医共体协议机构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和提高医共体运

  行的效率和工作质量,使之成为开展分级诊疗的重要依托和

  平台。

  (四)加强督查评估

  市卫生健康局要通过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指导各医疗机构有序推进医共体建设,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建立医共体效果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方

  法,综合评估质量、安全、效率、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因素,要坚持问题导向,防止和破解大医院垄断资源、“跑马圈地”

  “虹吸”基层资源、挤压社会办医空间等问题。

  (五)强化宣传培训

  市卫生健康局要开展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进一步统思想、形成共识。要充分发挥公共媒体

  作用,加强对分级诊疗和医共体建设的宣传,提高社会认可

  度和支持度,引导群众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逐步形成有序

  就医格局。同时,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发挥典型带动作

  用,将医共体做大做强。

  -31-

篇二: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

  

  县域内医共体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实现县乡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帮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实现医共体内三级联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根据《关于印发XX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共同体。建立县域内分级分工、组团式运行的医疗服务格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切实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可及、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医共体内业务管理

  (一)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组织领导

  在县医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医共体监事会,组织机构有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编办、卫计委,分别在项目支持、财政支出、医保政策、人员流动、职称评审、业务指导等方面全力支持医共体工作。医共体监事会办公室设在县卫计委,督导医共体工作健康顺利发

  展。由县医院牵头与县域内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建XX县医院医共体理事会,依托县医院技术、人才、设备优势,以管理、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共同发展。

  (二)提升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推行基层首诊制

  1、县医院定期派医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医共体XX镇卫生院或医共体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或医共体单位服务能力。在聘任中级职称或申报高级职称资格时优先。

  2、县医院牵头组建若干个专家服务团队,根据整体安排和乡镇卫生院需求,定期开展专家坐诊、会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继续教育、适宜技术指导等服务,规范和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

  3、鼓励县医院派出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在乡镇卫生院中担任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医疗技术负责人,重点对分级诊疗工作予以把关和指导,提高基层管理水平。

  (三)执行县域医共体双向转诊制度及服务流程,实现分级诊疗

  1、组织医共体内相关医务人员学习《南阳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管理规范(试行)》(宛卫〔2016〕268号)和《XX县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管理规范》文件精神,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双向转诊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医共体内相关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上转及下转标准、转诊程序,并严格遵照执行。县医院承担常见多发病和一般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开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专业性医疗技术和常规诊疗技术。乡镇卫生

  院承担辖区内常见多发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医疗业务,负责接收县医院下转病人的后续治疗。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服务的同质化和整体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3、医共体内各单位要明确双向转诊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绿色渠道,确保预约转诊优先转诊、住院。

  4、医共体内各单位定期沟通协调,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转出方、转入方及被转者三方满意。

  (四)推行区域资源共享,实施标准化临床路径

  1、全面建设乡镇卫生院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EMR(电子病历)等,并与县医院的检验、影像、病理等诊断中心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技术共享,为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业务提供技术支撑。在统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在医共体内医学影像检查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

  2、大力推广执行标准化临床路径,严格执行诊疗和操作规范,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单病种的规范化治疗。

  (五)建立基于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服务

  县域内基于县级信息平台,依托县医院在医共体内建立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逐步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开展集中读片、出具诊断报告、远程会诊、医学咨询等业

  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共享性,提高优质医疗服务效率。对于共同投入的人力技术和设备,收益共享。

  三、建立医共体内人员派出流动机制

  (一)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内部可有序流动,经医共体理事会同意,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完善与医共体相适应的职称晋升办法,拓展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二)建立县医院专家派驻和指导计划制度,并纳入绩效考核。

  (三)乡镇卫生院有计划、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到县医院进修和培训。建立进修生培训手册,高年资中级以上职称作为带教老师,制定带教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

  (四)定期召开医共体内磋商会议,就人员流动机制不断改善,满足双方需要,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升。

  通过医共体内人员的派出、流动机制,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控制县外转诊率,减少住院病人外流,减轻患者负担。

  四、监测辖区内病人外流管理

  (一)

  双向转诊办公室根据医保信息系统对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病人外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每月通报上月各成员单位辖区内外流就诊人员比例,把患者转诊率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县医共体办公室以医保信息系统平台数据为准,定期对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报,把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等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依据,对辖区内病

  人外流情况严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确保辖区内病人外流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三)建立外转病人登记、审核机制,定期分析讨论外转原因,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

  五、优化医共体运行绩效考核

  (一)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多种方式,加大对开展县域医共体工作目的、意义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县域医共体工作顺利运行。

  (二)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探索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超支原则不补,结余全部留用机制。总额预算交由县域医共体包干,负责承担辖区居民当年门诊和住院服务、必要的转诊以及医保补偿方案规定的费用报销,县外住院病人(含大病保险享受者)报销从总预算中支付,结余资金由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合理分配、自主支配。

  (三)明确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保基金年度结余资金分配比例,根据“医共体单位的重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制定年度结余资金分配方案。

  (四)根据实际运行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县财政每年对医共体建设单位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卫计委具体负责各项工作落实,做好指导、督促、考核、评价等工作,各医共体成员单位要成立相应

  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全力抓好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县卫计委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工作督促与指导,支持医共体运行和信息化建设。医共体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明确联络科室和人员,确保病人有序就诊和转诊。

  (三)加强考核,严格奖惩。要切实加大医共体工作督查力度,督促医共体成员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根据“医共体单位的重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医保资金支付、年度目标综合考评卫生项目及财政资金支持等挂钩,严格实行奖惩兑现,充分调动医共体单位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篇三: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逐步规范“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健康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度整合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有效融合公共卫生资源,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进一步密切医共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高效运行管理机制。

  二、工作目标

  改现行医疗管理体制,按照对群众健康负责的原则,深度整合县域医疗服务资源,有效融合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机制和高效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县域医共体向紧密型过渡和发展,进一步规范就医秩序,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重构与分级诊疗制度相适应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行政、人事、财务、设备、药品、医疗、信息等管理长效机制;深化薪酬制度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切实提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质量进一步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整体提高。县域内就诊率逐步提高到90%左右,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主导。加强委、组织领导,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求,正确处理好与市场、医院的关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规划、投入、管理职责,加大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力度,落实医保、医疗、医药综合管理。突出管办分开、政事分开,落实公立医院运行自主权。

  (二)坚持机制创新。坚持办医主体不变,积极推动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逐步理顺财政投入、医保支付、药品供应保障、人事管理等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牵头医院人事、经营及财务自主权,实行责、权、利相统的管理机制。

  (三)坚持分级诊疗。以健康为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加快推进医防融合,构建有序就医、分级收治的新格局,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负担。

  四、主要任务

  (一)调整组织架构,优化卫生资源布局

  1.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XX县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和“XX县中医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县医院紧密型医共体由县医院牵头,与XX县妇幼保健院及XX镇、XX镇、XX示范园等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及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定点村卫生室组成。县中医医院紧密型医共体由县中医医院牵头,与XX县第三医院、XX乡、XX乡等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及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定点村卫生室组成。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下沉至县域医共体,县内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自愿选择加入医共体。

  2.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管理模式。成立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理事会,作为县域医共体最高决策机构,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人选由县委、县提名,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制定理事会章程,并成立监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医共体院长负责制,医共体管理团队由医共体院长、副院长(多名)、总会计师组成,其中,医共体院长由理事长提名,经理事会按组织程序考察通过后,由理事长聘任,任期三年;总会计师由理事会派驻,并对理事会负责;医共体副院长及下属单位的院长、副院长、中心主任由院长提名,经理事会按程序考察通过,由组织部门按组织程序任命后,由医共体院长聘任,任期三年。县域医共体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制定医共体及下属单位管理团队聘任和考核制度。

  3.规范县域医共体内设部门设置。医共体下设人力资源发

  展、财务核算、审计、医疗保险结算、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信息管理、后勤服务7个管理中心和健康促进、医学影像、医学检验、远程医疗服务、中心药房、消毒供应6个资源中心以及医共体办公室、绩效考核办公室。统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其中医学影像中心、远程医疗服务中心设置在县医院医共体,全县共享。(牵头部门:县卫健委;配合部门:县委编办、人社局、财政局;完成时限:XXXX年7月底前)

  (二)密切三项机制,构建“两包三单六贯通”

  1.密切利益共享机制。打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建立紧密型利益纽带。

  (1)医保基金打包。医保管理部门将基本医保基金按医共体人头总额预付,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当年筹资总额扣除增量基金风险金(与上一年相比筹资增量10%)进行预算,将不少于95%的部分作为医共体按人头总额预算基金,交由医共体包干使用,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因合肥市医保政策调整超出医保基金总额部分由市医保局承担,因健康脱贫、自然祸患

  、应急处理等其他原因合理超出部分由县财政承担,不合理部分由医共体全额自负,结余部分全部由医共体留用,用于医共体自身建设和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县域医共体内因患者交叉就诊、双向转诊等原因产生的医保费用,由医共体间协商解决。

  (2)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打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医共体辖区年度常住人口筹资标准总额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医共

  体,交由医共体统筹用于医防融合工作。强化疾病防控,服务,考核结算,量质并重,医防融合,做实健康管理,促使医保基金支出减少。

  2.密切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办医责任、内部运营管理、外部治理综合管理三个清单,实行清单制管理,厘清责任边界,明晰运行关系。

  (1)建立办医责任清单。按照办医的领导责任和保障责任,建立办医清单。清单明确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发展、建设、补助、债务化解等内容。

  (2)建立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清单。充分发挥牵头医院“龙头”作用,健全医共体内部管理体系。乡镇卫生院实行“事业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在投入渠道、资产属性和职工身份三个不变前提下,实现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三统”:人财物等资源三要素统调配、医疗医保医药等业务统管理、信息系统统运维。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建立严格转诊病种目录,促进能力提升与分级诊疗。医共体内部按照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强化分工协作,分级收治,统运营管理,建立防病就医新秩序。

  (3)建立外部治理综合管理清单。按照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行风建设,建立综合管理清单,厘清管理内容、管理要素、管理流程等,完善外部治理体系。谁审批、谁管理,谁主管、谁管理,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3.密切服务贯通机制。围绕乡镇居民看病就医问题,在专家

  资源下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药品供应保障、医保补偿、双向转诊、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六个方面实现上下贯通,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专家资源上下贯通。促进县乡医务人员双向流动顺畅,县管乡用,实现乡镇居民在乡镇卫生院可以享受到县级医疗专家服务。

  (2)医疗技术上下贯通。统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推进服务同质化,保障乡镇居民在乡镇卫生院能看得好病,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I、Ⅱ类手术等问题。(牵头部门:县卫健委;完成时限:XXXX年8月底前)

  (3)药品保障上下贯通。牵头医院全面建立医共体中心药房,医共体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统药品采购供应、药款支付和药事服务,保障乡镇卫生院药品有效供应和合理使用。

  (4)补偿政策上下贯通。完善医保补偿政策,按照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要求,合理确定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起付线标准和补偿比例,支持分级诊疗,保障乡镇居民在乡镇卫生院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保补偿标准。

  (5)双向转诊上下贯通。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将需要转诊的疾病患者,及时上转县级医院,安排专人跟踪负责。疾病康复期,顺畅下转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康复治疗。

  (6)公卫服务上下贯通。融合疾控和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资源,实现医防融合,让乡镇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享

  受到优质的妇幼保健、慢病管理、计划免疫等公共卫生服务。

  (三)实行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提高医共体运行效率

  1.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落实医共体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自主权。推进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制定医共体岗位设置、薪酬体系绩效考核等制度。实行医共体院长、总会计师年薪制。实行医共体工资总额核定制度,建立以工作量和质量、满意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重点向临床一线、技术骨干人员倾斜,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

  2.加强医共体精细化管理。逐步实行医共体总会计师制度,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实行全面预算和全成本核算,推进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优化医疗收入和医保结余资金医共体成员分配方案。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和控制,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全面开展惠民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化执业环境,尊重医务人员劳动,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3.加强综合考核管理。实行医共体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以及医共体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建立医共体对下属单位的内部绩效考核办法,突出功能定位、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社会满意度等考核指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公示考核结果,与管理团队的绩效、任免和奖惩挂钩,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挂钩。推进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强化社会监督。

  (四)积极发展智慧医疗服务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推动医疗服务流程再造,让群众少跑路、少排队、少等待。加快建设公众健康服务平台,落实智慧医疗支付系统、基层移动健康管理和互联网签约服务等项目,提供预约挂号、自助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查询、体检报告和健康档案查询、健康管理等网络综合应用。加快实现县、乡、村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保障措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医共体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一)压实责任。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综合医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积极争取及省、市政策支持,协调解决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各项配套政策,统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县卫生健康、财政、医保、编办、发改、人社、市场管理等有关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确保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实效。

  (二)部门压单履职。县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按照“两包”

  和“三单”要求,大力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医保部门要将医保资金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每季度前10个工作日内及时足额预拨到位,合理确定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标准,体现分级诊疗的改要求。县财政部门要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由医共体统筹用于医防融合工作。县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统筹指导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县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县编制、人社等部门负责落实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事项等。县宣传部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深化改、有利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社会氛围。

  (三)工作压茬推进。建立督导、考核和问责机制,分解落实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理事会统筹协调,定期调度,跟踪督责,确保我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务期必成,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XX市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推进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市、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形成整体效益,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注重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和连续性健康管理。以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为重点,坚持医疗、医保、医药统筹联动,通过探索下放卫健部门管理职能,建立医共体内人员、经费等新的管理模式,增强市域医共体综合管理协调能力,真正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打造“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发展”共同体,形成区域内更加紧密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医共体建设,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整合,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首诊不断扩大,双向转诊衔接顺畅,急慢分治高水平实现,为“健康XX”建设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通过医共体建设,促进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分级诊疗制度更加科学合理,真正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让群众享受到分级、连续、节约、高效的健康服务。

  (三)通过医共体建设,实现医疗对公共卫生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公共卫生项目实施质量不断提高;防治结合更加紧密,医防深度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服务质

  量明显改善;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模式逐步推开;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通过医共体建设,充分发挥核心医院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市、镇、村三级联动更加顺畅,分级诊疗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公益性质,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主导,将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将公益性贯穿于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全过程,将提高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改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试点先行、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提高效率,上下联动、合作共赢。

  (二)坚持三级联动,突出共同发展。建立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事业统筹发展、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三级联动、以市带镇、以镇促村的医疗卫生发展格局。

  (三)坚持纵向整合,突出优化结构。统筹优化诊疗资源配置,注重发挥核心医院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坚持责权统,突出资源共享。实行市、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制定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核心医院权力和责任清单,及时协调解决医共体实施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核心医院对成员单位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卫生室等实行全面管理和运营,享有管理权和人事任免建议权。

  (五)坚持两个确保,突出共建共享。确保医共体单位独立法人地位、事业单位性质、功能定位、制度、财政投入不变;确保医共体单位的职工身份不变,把医共体建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医院命运共同体。

  四、主要措施

  (一)明确医共体建设布局规划

  XX年以市医院为核心医院,与XX卫生院、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成市医院医共体试点。2021年覆盖全市所有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健全医共体治理体系

  建立医共体外部治理体系,由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承担医共体建设与管理的职能,医共体建设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委,办公室主任由市卫健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市卫健委分管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执行管委会决策、协调部门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完善医共体内部协调机制,核心医院设置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成员单位之间上下联动、双向转诊、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协调工作,做好工作信息、数据收集和汇总等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提交医共体建设办公室研究解决。

  (三)探索“1+1+2医共体”模式

  市医院作为核心医院,帮助大仪中心卫生院XX年创成二级医院。构建以大仪中心卫生院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刘集、陈集

  镇卫生院共同参与的二级紧密型医联体。大仪中心卫生院的普外科、儿科、妇产科、影像科、麻醉科等科室开展的相关业务与刘集、陈集镇卫生院共享,相关的患者可直接转至大仪中心卫生院。本着资源人才向中心集聚的原则,刘集、陈集镇卫生院的外科、妇产科、麻醉科等科室医师可横向多点注册到大仪中心卫生院,开展相应的医疗服务。

  (四)推行医共体医保总额付费管理

  全面推行总额控制下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医保基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核心医院和成员单位年度医保总额指标,重点强化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扶持。年度总额指标确定后,包干给核心医院统考核结算,完善临床路径管理,探索实行同一病种同一定价。

  (五)加强基层药品供应保障

  强化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确保全面配备并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在医共体内探索建立统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实现核心医院和成员单位间药品统目录、统采购、统配送、统结算,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严格执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购销“两票制”,认真落实短缺药品“每月零报告”制度,着力保障临床用药需求。

  (六)坚持医共体“八统”管理

  1.统机构管理。充分发挥核心医院的管理优势,实现与成员单位统的医疗护理管理制度、服务行为规范和诊疗规范。医共

  体成员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原机构性质保持不变,所承担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不变。

  2.统财务管理。医共体成员单位保持市财政投入渠道、补助政策不变,执行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保持财务独立建账、单独核算,实行“统领导、独立核算、集中管理”模式。成员单位原有债权债务归属性质不变。设备采购、工程维修等实行年初上报项目预算计划,由市卫健委根据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及当年预算资金情况审批后实施。核心医院与成员单位原有的物价收费政策、医保报销等政策保持不变。核心医院强化对成员单位的成本核算。完善医疗服务收费制度,建立医疗收费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提高收费透明度。

  3.统人事管理。一是推行“县管乡用”,按照“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原则,从医共体成员单位调剂一定数量的编制,统由核心医院招聘及引进人员。医共体内部实行人员双派送,各成员单位编制数和在编人员保持相对稳定。二是核心医院可下派业务院长和护士长到基层挂职;基层医务人员到核心医院进修、轮训实行制度化安排。为避免削弱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核心医院不得将基层医务人员抽调到核心医院工作。核心医院统筹人力资源,结合基层需求合理安排下基层人员,并报市卫健委备案。根据成员单位发展短板,组成医疗、院感、护理等技术帮扶团队,每个成员单位至少配置一个不少于4人的医疗团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督查指导工作。通过

  设立专科专病门诊、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等方式,积极推动成员单位特色科室建设。三是赋予核心医院对成员单位的干部提名权,核心医院派出人员担任成员单位院级领导人数,不占成员单位干部职数,不纳入委管干部序列。成员单位组织负责人任免按现行体制办理。四是医共体内医技人员可横向多点注册,核心医院派出的专家按“双百双驻”相关规定予以补助。

  4.统业务管理。核心医院帮助成员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安全等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成员单位医疗质量控制,保持规章制度相同、技术规范相同、培训要求相同,定期开展监督评价和绩效考核等工作。核心医院医务、护理、院感、药事等职能科室对成员单位对应科室实行业务垂直管理。由核心医院组织相关专家团队对成员单位开展质量控制管理督查指导,定期开展考核,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5.统资源管理。核心医院应对相应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共享,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能。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机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消毒供应、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后勤服务等统。

  6.统绩效考核。制定医共体绩效考核方案,将医共体内医疗机构职责和任务落实情况、基层人才结构改善和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双向转诊落实情况、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情况

  等作为绩效考核主要内容。考核结果与核心医院的专项补助、院长年薪等挂钩。核心医院建立医共体运行考核机制,将成员单位履行功能定位职责、分工协作、能力提升、遵守章程等情况作为考核指标,并对医疗业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保指标执行情况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别与财政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医保基金挂钩。

  7.统药品耗材配送。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机制,实行以医共体为单位的药品耗材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集中竞价、联合采购、统配送机制,医共体内部药品耗材实行统目录、统带量采购、统价格、统配送、统监管,核心医院负责监管成员单位药品、医药耗材采购情况,允许药品在医共体内相互流通,保障药品的供应配送和质量安全。

  8.统信息化管理。加快推进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信息化建设,依托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共体之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上推”和电子病历核心内容“下传”。支持医共体内部的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慢病管理、资金结算等协同应用与服务。核心医院通过信息平台加强对成员单位的监控。积极推行“互联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模式。建立统的城乡居民健康数据库,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以远程医学会诊系统为手段,建立检验、影像、远程会诊、病理检测和消毒供应“五个共享中心”,实行医共体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减少重复检验、检查,减轻

  患者就医负担。建立网上智能教育,提供临床诊疗业务和操作规范培训。

  (七)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探索推出便民惠民就医措施,引导居民在基层首诊。核心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对上转病人优先安排接诊、检查和住院,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患者下转到成员单位,并指导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工作。建立转诊档案,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和尽量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的原则,制定合理、方便、畅通的双向转诊具体实施细则。

  五、组织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XX年7月)。召开工作动员会议,解读政策,统思想,让所有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并支持医共体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二)制定方案阶段(XX年8月)。拟定核心医院的权力与责任清单,制定医共体章程、工作方案、考核细则,签订相关协议,进行工作对接。

  (三)实施运行阶段(XX年9月)。市卫健委与核心医院进行相关工作衔接,落实核心医院对成员单位的管理,医共体试点正式运行。

  六、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开展医共体建设是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市卫健委要牵头制定完善相关规范标准和配套政策,加强业务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有序开展。核心医院要结合实际,明确任务分工,建立和完善医共体工作制度和日常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医共体有效运行。

  (二)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市财政、人社、编办、医保等部门,对医共体建设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医共体建设顺利开展。核心医院与成员单位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医共体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考核评估,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医共体考核制度,将资源整合、财务管理、公共卫生职责履行、基层就诊率、区域就诊率、年人均就医次数、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和费用控制、双向转诊比例、运行绩效、技术质量、医务人员廉洁从医和社会满意度等核心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每年底市卫健委牵头组织对成员单位开展绩效考核。

  (四)加强舆论宣传,确保建设效果。积极组织政策培训,统思想认识,加大对医共体建设工作目的、意义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医共体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建设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县医疗体制改,根据《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和省《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试行)的通知》、《XX市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集团)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疗集团)为核心,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便群众就医、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水平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主导,统筹规划。按照《XX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规划》的要求,规范有序组建医共体(医疗集团)。

  (二)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协调各方面力量,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

  (三)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医共体(医疗集团)以总医院为龙头,通过人员、技术、服务、信息、管理等要素为纽带,把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整合起来,为县域内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四)便民利民,群众受益。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县域内医疗服务

  质量的同质化管理,做深做细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工作目标

  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到XXXX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提高到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上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达到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全县医疗卫生一体化、规范化、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工作任务

  (一)组织架构及管理体制

  1.组建两个医疗集团。

  组建XX医院医疗集团,将王沟镇卫生院的人、财、物,全权委托给XX医院管理,组建XX医院医疗集团,XX医院加挂“XX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牌子,XX卫生院加挂“XX医院医疗集团分院”牌子;将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财、物全权委托给XX中医医院管理,组建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XX中医医院加挂“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牌子,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分院”牌子。

  原有人员编制人事关系、原资产及债权债务关系维持不变。

  医疗集团按照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的章程开展工作。

  2.完善外部治理体系。

  成立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委)由县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组织、编制、经发、人社、财政、审计、卫健、医保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统筹医共体(医疗集团)的建设规划、投入保障、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县卫健委,办公室主任由县卫健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要负责执行医管委的决策、协调部门工作、处理日常事务。

  3.构建内部管理体制。

  (1)加强建设。建立医疗集团委,隶属于县卫健委委,医疗集团实行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在医疗集团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医疗集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2)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是医疗集团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协作关系、服务模式、运行质量、利益共享机制和重大人事、财务、绩效考核工作,理事长1名,由医管委任命产生,原则上由总医院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理事长2-3名、理事若干名,由理事长提名并报医管委批准,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后聘任,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备案。

  (3)设立监事会。人员3-5名,监事会是医疗集团监督机构,负责监督集团运行情况、财务情况、理事及管理层人员履职情况等,定期向理事会通报违反相关章程行为及行为人,向县

  医管委报告集团总体运行情况。成员由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医疗集团职工代表组成,监事会长由理事会推举并履行相关程序后产生。

  (4)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医疗集团内各级医疗机构独立法人地位不变,但实现统的法人代表,由总医院法定代表人兼任分院的法定代表人。分院负责人由县医管委会同总医院研究确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相应手续,由各医疗集团聘任。

  (5)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在总医院设立医疗集团委办公室、管理办公室,并分别成立6个管理中心,即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指导中心、卫生信息管理中心、后勤保障服务中心。总医院健全完善统的医疗集团内部管理体系,落实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卫生管理一体化。

  (二)完善运行模式

  1.实行“六个统”

  (1)统人事管理。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统调配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基层人员培训培养计划;根据医疗集团业务发展需要,研究分析并向医管委提出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人力资源统筹调配使用的意见,建立健全人员聘用管理、岗位管理、职称管理、执业药师管理、护理人员管理等制度,实行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按岗定酬,同工同酬。

  (2)统财务管理。

  设立财务管理中心,实行“统领导、独

  立核算、集中管理”模式,保持财政投入渠道、补助政策不变。对总医院和分院的财务收支、预算决算、会计核算、成本管理、价格管理、资产管理等统管理。

  (3)统医疗服务。设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实施统的临床和业务管理技术规范,做到规章制度统、技术规范统、业务指导统、工作考核统。集团内医疗机构共同遵守统的诊疗和操作规范。原则上总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前,必须有在分院累计工作1年以上的经历。

  (4)统公共卫生管理。设立公共卫生指导中心,负责对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管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管理和指导。把做深、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组织合适的人员参与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在首诊式签约、重点人群签约、个性化签约上多做文章,努力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提高签约服务的质量、水平和吸引力。

  (5)统卫生信息化管理。设立卫生信息管理中心,总医院积极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实现集团内部行政办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互联互通,以务实应用的原则,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两大数据建设为基础,以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为枢纽,全面实现健康信息共建共享。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临床检验(病理)、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基层检验、上级诊断”,检验检查互联互通。

  (6)统后勤保障服务。设立后勤保障中心,负责集团范围

  内集中消毒供应、后勤物资、药品、耗材、设备的集中保障供应,努力降低药品、耗材虚高定价,建立动态灵敏的短缺药品反应机制,确保临床用药及时有效供应。

  2.完善双向转诊。科学划分集团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制定项目范围、服务清单和管理办法。建立向上转诊“绿色通道”,上级医院为医疗集团内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一站式”服务;在医疗集团内部搭建统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总医院提供不低于30%的专家号源由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优先预约使用。畅通向下转诊“便捷通道”,总医院要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实行管床医生责任“包干制”,充分运用定期联合查房、信息化实时查询等手段,为患者就医康复提供连续性服务。

  3.促进专科共建。在总院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孵化中心”,重点围绕康复、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儿科、消化、口腔、眼科等领域,指导基层开展特色科室建设。到2021年基层分院和下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省定规范化建设标准,创建省级基层特色科室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4.加强业务协作。总院定期安排学科带头人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深入基层,进行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手术指导,开展科研和项目协作、学术讲座,建立长期性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同时面向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定期开展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在总院建设远程中心,对分院及成员单位开展远程医疗、远程培训、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实行医疗集团内信息直联互通、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共享,推进预约诊疗、协同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等协同高效开展。

  5.强化公卫职责。推进县、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进一步规范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管理,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高签约、履约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职责分工

  1.医疗集团总医院:负责与医共体(医疗集团)内的成员单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制定双向转诊、重点专科对口扶持、人员带教与培训、远程会诊等工作细则。承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疗,开展各专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承担对所有下一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负责组织医共体(医疗集团)日常工作例会、工作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汇总。

  2.医疗集团分院:承担辖区内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治疗,完成医共体(医疗集团)理事会规定的其他工作。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启动阶段(XXXX年4月)

  组建医共体(医疗集团)理事会、监事会,明确各自职责功能。制定完善医共体(医疗集团)章程,召开医共体(医疗集团)成立大会,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全面推进阶段(XXXX年5月-12月)

  XXXX年5月开始,两个医疗集团试点实行开展工作,根据运作情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将XX卫生院、XX卫生院、XX卫生院等X家机构纳入XX医院医疗集团;将XX卫生院、XX卫生院等X家机构纳入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全面实施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模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将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强基层的有力举措,增强政治责任感,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作配合,积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加强督促指导,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维护好医共体(医疗集团)组建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推动医共体(医疗集团)健康发展。

  (二)完善政策保障。加强制度保障,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等协同改,创新人事、编制、职称、薪酬等管理方式。要持续加大对医共体(医疗集团)的投入力度,对于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等要给予资金支持。

  (三)健全考核评估。由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制定医共体(医疗集团)绩效考核办法和评价细则,对医共体(医疗集团)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医保资金使用、居民健康改善等。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投入、人事任免、医院等级评审、评优评先以及人员薪酬分配挂钩。

  (四)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和对社会的舆论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引导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群众正确认识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试点,探索突破医药卫生体制改中的瓶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为我县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篇四: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

  

  XX县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为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推进医共体建设为抓手,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注重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和连续性健康管理。以推进分级诊疗为重点,坚持“三医”联动,建立医共体新型管理模式,真正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努力打造“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发展”共同体。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明确定位。坚持政府主导,根据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结构与布局,有序推进医共体建设;坚持基层医疗机构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医共体内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原则上保持不变。

  (二)权责明确,分工协作。医共体牵头医院重点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向上转诊服务,统筹管理医共体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并按要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资源下沉,提升能力。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资源共享,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改革完

  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镇一体、镇村一体管理,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绩效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工作目标

  通过医共体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合理控制,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2021年至少建成1个紧密型医共体和1个片区小型医共体,县域内医疗资源进一步实现整合共享,医共体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分步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基层首诊率达到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

  四、组织模式

  (一)组建方式

  根据县域内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统筹规划医共体建设,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的原则,建设县域医共体,实行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乡镇(中心)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镇一体化管理,并与镇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服务县域内城乡居民。在保证乡镇(中心)卫生院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探索由医共体牵头公立医院领办基层医院,真正实现深度一体融合。

  (二)组织规程

  1.三统一机制。统一机构设置。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县

  医共体管委会和医共体管理中心;医共体成员单位原有机构名称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法人主体地位不变。统一人员招聘使用。核定基层医疗机构编制,由医共体统一招聘基层医务人员,在医共体内统筹使用。统一资源调配。建设医共体资源配置中心;牵头医院优先安排基层上转病人的门诊、住院和检查;医共体实行药品、耗材、器械统一采购;支持医共体之间建立专科优势互补、相互转诊、交叉收治机制,方便患者就医。

  2.三统筹机制。统筹财务管理。保持财务独立建账、单独核算,实行“统一领导、独立核算、集中管理”模式。成员单位原有债权债务归属性质不变。统筹医保支付。探索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交由医共体包干,负责承担辖区居民当年门诊和住院、按规定支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外住院以及大病保险等规定的费用报销。统筹信息共享。实现诊疗信息在县域内互联互通,启动“互联网+医疗支付”和便民自助服务和就医流程重塑建设。

  3.三强化机制。强化分级诊疗。依托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促进分级诊疗工作;完善并下发双向转诊疾病目录、医保外转疾病目录等,着力推进医疗机构建立急慢分治、合理有序的就医新秩序。强化签约服务。专科医生、全科医生组团跨医院对慢病病人提供服务,推进“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启动慢病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组

  建慢病专科加全科的医共体指导团队,开展督导,建立公共卫生服务激励考核机制。

  五、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主要任务

  2021年建立县人民医院医共体(1+N模式:县人民医院和XX镇中心卫生院、XX镇卫生院)、建立县妇幼保健院医共体(专科联盟或专科医联体:妇产科联盟和儿科联盟),同步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片区小型医共体(1+1模式:XX镇中心卫生院和XX镇卫生院),待条件成熟时全面覆盖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

  (二)试点工作

  1.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管理圈”(片区医共体)试点。选择XX镇和XX镇试点。根据XX镇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服务辐射范围,将其周边的一般乡镇卫生院划归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代管,充分发挥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服务辐射和技术带动作用,形成以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为核心的片区小型医共体,打破行政区划,更好地整合医疗资源。(责任单位:县卫健委、相关镇人民政府)

  2.医共体绩效分配新机制试点。改革县域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的绩效分配旧机制,探索建立分级诊疗专项奖励资金,对基层成员单位人员进行专项绩效考核分配;将绩效奖励与科室和个人的业务收入完全脱钩,把辖区服务人口健康指标、分级诊疗指标、医疗服务数量、质量、技术难度、医疗能力提升、医疗费用控制、成本消耗下降、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等作为医疗机构内部绩效考核的重点指标,逐步形成分级诊疗的内在动力。(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及牵头医院、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3.医共体医防融合机制试点。针对目前基层医疗和预防工作尚未深度融合情况,依托“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动员县、镇两级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围绕居民健康分工协作,强化慢性病防治,并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县域医共体考核体系,逐步构建医防融合机制。(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及牵头医院、县财政局)

  4.继续推进县域医共体人员驻点帮扶试点。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常年派驻1名以上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以及护理、医技、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和设备扶持、品牌输出、科研项目合作,做好疑难危重病人会诊工作;牵头单位派出人员到受援单位工作,无需办理多点执业手续,享受专项补助。(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及牵头医院)

  (三)完善医保基金预算包干机制

  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医保基金对医共体实行“总额包干、过程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探索推进医保基金交由医共体包干,逐步推进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付

  费方式改革,鼓励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方式。(责任单位:县医保局、县卫健委)

  (四)落实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

  县级医院主要负责100+N”病种以及重症患者收治,对基层提供技术帮扶,对县外实行集中转诊。基层医院主要负责“50+N”种常见病住院、急诊转诊、接收下转患者康复,并继续做好公共卫生、管理村卫生室等工作。村卫生室主要负责门诊、签约服务、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工作。(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及牵头医院、县医保局)

  (五)有序实施双向转诊机制

  医共体内推行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规范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基层医院确需转诊的患者,由县级医院为其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査、优先住院等服务。患者在县级医院已完成基本诊治且病情平稳后转回基层医院。(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及牵头医院、县医保局)

  (六)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共体牵头医院应组织本院医师与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师和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开展“1+1+1”组团签约,共同开展家庭医生“三师共管”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纳入免费签约服务范围。(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及牵头医院、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七)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医共体牵头医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按照统一规范的病种路径,对照医院能够收治的病种目录,扩大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目;定期开展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自查,确保病种数、病例数、入径率、出径率达到规定标准。镇村医疗机构门诊推广使用“标准处方集”、住院服务推广实施临床路径,建立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提升基础医疗质量。(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及牵头医院)

  (八)建设医共体信息平台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医共体的支撑作用,结合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统筹推进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推动医共体成员单位依托信息平台建立远程医疗合作机制,开展远程视频会诊、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等,探索实行远程医疗收费和支付政策,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及牵头医院、县财政局、县医保局)

  六、组织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12月)。召开专题会议,层层动员,统一认识,营造氛围。

  (二)工作对接阶段(2021年1—3月)。制定医共体章程,拟定工作清单和考核方案等

  (三)实施运行阶段(2021年4月)。医共体管理中心与

  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工作衔接,落实管理模式。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应实施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建立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挂钩机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经费补助政策,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产权归属保持不变,继续按原渠道拨付财政补助经费。

  (三)开展宣传培训。相关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政策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岀发点做好政策解读,确保医共体建设有力有序有效。

  (四)发挥协同作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县财政、人社、编办、医保等部门,对医共体建设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促进医共体建设顺利开展;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医共体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五)健全考核机制。县政府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县医共体管委会定期组织开展医共体建设运行情况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篇五: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

  

  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根据《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

  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试

  行)的通知》、《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集

  团)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疗集团)为核心,以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加快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便群众就医、降低医疗本钱、提升医

  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水平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由以

  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二、基本原那么

  (一)主导,统筹规划。按照《医共体(医疗集团)建

  设规划》的要求,规范有序组建医共体(医疗集团)。

  (二)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协调各方面力量,逐步破

  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

  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

  协作机制。

  (三)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医共体(医疗集团)以总

  医院为龙头,通过人员、技术、服务、信息、管理等要素为

  等级评审、评优评先以及人员薪酬分配挂钩。

  (四)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

  务人员的政策培训和对社会的舆论宣传,营造气氛,形成共

  识,引导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群众正确认识医共体(医疗

  集团)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试点,探索突破医药卫生体制

  改中的瓶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为卫生健康

  高质量开展贡献力量。

  医共体(医疔集团)建设实施方案

  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区域

  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健全和完善分工协作机制,方便群众就医和减轻患者医疗费

  用负担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根据《关

  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

  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健康XX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促进县镇村一体

  管理,进一步密切医共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机制、高效运行-10-管理机制,重构和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医疗卫

  生服务上下贯通,医疗和预防有效融合,整体提高县域医疗

  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实现开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

  以健康为中心

  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

  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

  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新机制和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

  诊疗长效机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四确保三提升”目

  标,即:确保政府指令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确保镇卫生院

  资产保值增值、确保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确保

  镇卫生院职工收入逐年提高;县域内就诊(住院)率逐年提

  升、镇卫生院诊疗服务人次数逐年提升、患者满意度逐年提

  升。到2022年,实现县域内就诊(住院)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提高到45%左右,基本实现“大病

  不出县、小病不出镇”。

  三、基本原那么

  (-)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

  导下,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开展等要

  求,兼顾既往形成的合作关系,统筹安排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11-(二)〃三医〃联动,创新机制。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

  变,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逐步理顺财政投入、医保支付、药品供应保障、人事管理等,进一步落

  实牵头医院人事、经营及财务自主权,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

  (三)分级诊疗,便民惠民。针对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利用县级医院优质资源优势,通过技术帮扶、远程会诊、人才培养等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

  基层服务能力。通过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内医疗资源集约

  化管理、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和医防融合开展,构建有序就

  医、分级收治的新格局,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群众医疗

  负担。

  四、主要内容

  以医疗集团形式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从管理体

  制、运行机制、政策保障等方面,有序推进医疗集团的规范

  化组建、高效率运行。

  (-)组建医疗集团

  以XX人民医院和XX中医院为牵头单位分别组建医疗集

  团。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辖XX、XX、XX、XX和XX等X个镇卫

  生院及其辖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中医院医疗集团辖XX、XX和XX等X个镇卫生院及其辖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

  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人、财、物全部交给医-12-疗集团牵头单位统一管理。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加入医疗集团。

  (-)完善工作机制

  根据“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建立和完善利益

  共

  享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服务贯通机制,从资金打包、清

  单管理、服务群众三个方面,加强医疗集团建设,促进医疗

  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共同提升。

  .密切利益共享机制。打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和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建立紧密型利益纽带。

  (1)医保基金打包。将基本医保基金按医疗集团人头

  总额预付,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当年筹资总额扣除增量基金

  风险金(与上一年相比筹资增量10%)和大病保险基金进行

  预算,将不少于95%的局部作为医疗集团按人头总额预算基

  金,交由医疗集团包干使用,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结

  余资金由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合理分配、自主使用,分配份额

  根据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

  (2)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打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按医疗集团人头总额预算,及时足额拨付给医疗集团统筹使

  用。通过合理使用经费,做实健康管理和服务,以保障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到达强化疾病防控工作的目的,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不患重病”,实

  现医防融合,节约医保基金。

  -13-2.密切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办医责任、内部运营管

  理、外部治理综合监管三个清单,实行清单制管理,厘清责

  任边界,明晰运行关系。

  (1)建立政府办医责任清单。按照政府办医的领导责任

  和

  保障责任,建立办医清单。清单明确政府对公立医疗卫生

  机构规划、开展、建设、补助、债务化解等内容。

  (2)建立医疗集团内部运行管理清单。充分发挥牵头医

  院“龙头”作用,健全医疗集团内部管理体系。镇卫生院实

  行“事业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在投入渠道、资产属

  性和职工身份三个不变前提下,实现医疗集团内部人、财、物等资源三要素统一调配,医疗医保医药等业务统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运维。各成员单位建立严格转诊病种目录,并

  按照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强化分工协作,分级收

  治,建立防病就医新秩序。

  (3)建立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按照政府对医疗机构

  的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行风建设,建立综合监管清单,厘清监管内容、监管要素、监管流程等,完善外部治理体系。

  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密切服务贯通机制。围绕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问题,在

  专家资源下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药品供应保障、医

  保补偿、双向转诊、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等六个方面实现上下

  贯通,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4-(1)专家资源上下贯通。促进县、镇医务人员双向顺畅

  流动,实现农村居民在镇卫生院可以享受到县级医疗专家服

  务。制定并落实医疗集团医疗服务收入结算与分配方法,下

  沉医务

  人员开展诊疗服务收入(扣除本钱)合理切块用于牵

  头医院下沉医务人员的补助、奖励;或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

  增量局部的3%-5%用于牵头医院下沉医务人员的补助、奖励。

  (2)医疗技术上下贯通。统一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和安

  全管理,推进服务同质化,保障农村居民在镇卫生院能看得

  好病,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I、II类手术等问题。

  (3)药品保障上下贯通。牵头医院全面建立“中心药

  房”,医疗集团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统一药品采购供应、药

  款支付和药事服务,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有效供应和合理

  使用。

  (4)补偿政策上下贯通。完善医保补偿政策,按照分

  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要求,合理确定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起付

  线标准和补偿比例,支持分级诊疗,保障农村居民在镇卫生

  院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保补偿标准。

  (5)双向转诊上下贯通。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将

  需要转诊的疾病患者,及时上转县级医院,安排专人跟踪负

  责。县级医院将疾病康复期患者下转至镇、村医疗卫生机构

  进行康复治疗。

  (6)公卫服务上下贯通。县疾控和妇幼保健等公共卫-15-生机构,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强对医疗集团公共卫生工作

  的指导和监督检查,促进医防融合,让农村居民在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妇幼保健、慢病管理、计划免疫

  等服务。

  五、实施步骤(-)前期准备阶段(2022年6月份)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职责分工,结合实际,制定医疗

  集团建设相关配套文件,主要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

  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包干管理方法》《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经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包干管理办

  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党的建设工作方案》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总体建设开展规划》《紧

  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政府投入和债务化解实施方案》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组建及运行工作方案》

  等。

  (-)启动建设阶段(2022年7月份)

  召开医疗集团建设启动会,统一思想、宣传发动、部署

  推进;召开医疗集团成立大会,宣布组建方案和人事任命,启动建设工作;县卫健委成立专门清产核资小组,及时核算

  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资产,及时办理人、财、物移交工作;医疗集团牵头医院成立“三办十三中心”-16-(即党建办、办公室、绩效考核办公室、人力资源开展中心、财务核算中心、审计中心、医保结算管理中心、医疗服务质

  量控制中心、健康促进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远程医疗服务中心、中心药房、信息管理中心、消毒供应中

  心和后勤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三办十三中心”工作职责

  和规章制度,人员配备到位,做好运行前一切准备工作。

  (三)运行阶段(自2022年8月份)

  依法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手续,实现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医疗业务管理、药械业务管理、医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八个统一”;实现专家资源、医

  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卫服务“六个

  上下贯通”。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绩效考

  核方案》,对医疗集团实行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

  六、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

  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县委宣传部部长、常务副县长和人

  大、政府、政协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县纪委监委、县政府

  办、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人社

  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卫健委、县医保局、县市监局、县审计局和县数据资源局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组下设

  办公室,县卫健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加强

  对医疗集团建设工作的领导。

  -17-(二)部门密切配合。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按照“两

  包”和“三单”要求,大力支持医疗集团建设。县卫健委负

  责牵头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组建和运行工

  作方案》,加强对医疗集团建设的指导。县委组织部牵头并

  会同县卫健委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党的建

  设工作方案》。

  县医保局牵头并会同财政、卫健等部门制定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

  团)包干管理方法》,将医保资金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及

  时足额预拨到位。县财政局牵头并会同县卫健委制定《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包干管理

  方法》,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牵头并会

  同县卫健委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政府投入

  和债务化解实施方案》。县发改委牵头并会同县卫健委积极

  对上争取工程和资金,支持县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能

  力建设;牵头并会同县卫健委、人社局制定《紧密型县域医

  共体(医疗集团)总体建设开展规划》;牵头并会同县卫健

  委、县医保局完善医药价格政策,落实分级诊疗差异化定价

  措施,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县人社局牵头并会

  同县委编办、县卫健委等部门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

  疗集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

  在卫生健康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选址、土地指标安排上

  予以支持。县数据资源局会同县卫健委指导和监督医疗集团-18-牵头医院做好“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县市监局负责做

  好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与管理工作。县审计局牵头并会

  同医保、卫健等部门做好医保资金的审计与监督工作。县委

  宣传部要加强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宣传,积极营造有

  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医疗集团建设的社会气氛。

  (三)压实工作责任。县政府将医疗集团建设工作纳入

  各

  相关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建立台账,对账销号。县

  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集团规划建设、投入保障、考

  核监管工作,将医疗集团建设成效纳入对医疗集团牵头医院

  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医院经费核拨、院长任免及其

  年薪挂钩。县纪委监委加强对医疗集团建设过程中各相关部

  门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确保医疗集

  团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

  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完善

  城乡健康保健服务体系,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医改成果,根据

  有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19-纽带,把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整合起来,为县域内居民

  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四)便民利民,群众受益。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

  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县域内

  医疗服务质量的同质化管理,做深做细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把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工作目标

  通过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

  力明显提升,医保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

  成。力争到XXXX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

  量比例提高到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上级医疗机构

  向基层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到达10%,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工程不断增加,医疗卫生一体化、规范化、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工作任务(一)组织架构及管理体制

  .组建两个医疗集团。

  组建XX医院医疗集团,将王沟镇卫生院的人、财、物,全权委托给XX医院管理,组建XX医院医疗集团,XX医院加

  挂“XX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牌子,XX卫生院加挂“XX医院

  医疗集团分院”牌子;将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2-坚持卫健为开展思想,坚持主导、创新机制、分工协作、提升能力、群众受益的基本原那么,以“大病不出县”为目标,统筹推动县域综合医改,以建立县级中心医院为龙头的紧

  密、整合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政策支持,完善

  运行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将优秀人才、适宜技术、优质服

  务下沉到基层,引导群众到基层首诊。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不断完善医共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

  建立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

  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

  作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构

  建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县域医疗卫

  生服务综合能力,合理规范就医秩序,实现开展方式以治病

  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那么

  (一)主导,统筹规划。落实规划、指导、协调、监管、宣传等职能,以《“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指导,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开展、就近就便、方便群众原那么,统筹规划医共体建设。

  (二)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坚持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切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医疗医

  保、医药联动改,创新机制,逐步破除财政投入、医保支付、-20-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结合医

  保支付方式等改的推进,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

  作机制。

  (三)资源下沉,提升能力。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

  等手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医疗联合

  体内统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

  效。以往各医疗机构之间所形成的有关医疗技术合作、协作

  关系不在医共体建设管理规范框架内。

  (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坚持以健康为中心,逐步

  实

  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

  康“守门人”能力,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促进医共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疾病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增强群众获得感。

  三、总体目标

  2022年,基本搭建医共体制度框架,拓展深化分级诊疗

  模式,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共体建设,办医疗卫生机构全

  部参与医共体,鼓励、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医共体。探索

  对纵向合作的医共体等分工协作模式,推进按病种付费,探

  索对医共体打包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改,引导医共体内部初

  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转诊机制。

  到2022年,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21-的政策体系。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

  机制,使医共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区域

  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

  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

  模式。

  四、医共体的工作模式

  医共体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

  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机制。结合实际

  情况,医共体主要包括两种模式:

  (一)紧密型医共体。紧密型医共体为一体化、唯一法

  人代表的医院集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防止重复建设、精

  简人员、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本钱。

  组建方式为:市中心医院对市第三医院(委托承当万福

  镇10个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万福镇卫生院(承当万福

  镇原罗屯乡7个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梁屯中心卫生院共

  3家医疗机构实施医共体管理,3家医疗机构所辖的村卫生

  室实施一体化管理。

  (二)松散型医共体。松散型医共体为跨行政隶属关系

  跨资产所属关系,层级清晰,布局合理,各医疗卫生机构资

  源共享、协同开展服务模式。

  组建方式为:XXX卫生院共27家医疗机构实施松散型医-22-共体管理,27家卫生院对所辖的村卫生室实施一体化管理。

  五、运营及管理

  医共体内部要进行资源优化整合。紧密型医共体内部要

  成立医疗集团,实行人、财、物统管理,设立理事会、监事

  会,建立统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将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

  别离,并发挥作用,实施医共体内部上下联动,一体化管理

  机制,降低运营本钱,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松散型医共体暂按医联体模式管理。在运行过程中可探

  索松散型医共体的管理模式,到2022年底,松散型医共体

  逐步过

  度到紧密型医共体,实现财务收入、人事薪酬、人才

  培养、设备配备、医保支付和运营管理等县乡村一体化管理

  体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体系。

  六、主要任务

  医共体内部的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分级诊疗相关要求以

  及医共体协议约定内容,履行医共体职责,开展相应的诊疗

  活动。市卫生健康局负责对市医共体日常的管理与运营进行

  考核。

  (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构建医共体,建立共同开展新机制,转变基层医疗

  机构服务理念,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其开展新技术、新工程

  及特色专科建设;结合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培训,城市

  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教学查房和远程医疗等方式,提-23-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诊治水平。重点细化医共

  体框架内医疗机构间预约诊疗、双向转诊、优先住院、就诊

  绿色通道和减免挂号、诊查费等医疗服务优惠政策,引导辖

  区居民在医共体框架内,自愿选定1个乡镇卫生院、1个市

  (县级)医院,作为日常看病就医的首诊和转诊医疗机构。

  (二)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市中心医院为牵头医院,负责完善分级诊疗操作流程,落实医共体内转诊患者各项医疗服务优惠政策,畅通结算渠

  道。

  医共体内的各医疗机构负责本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

  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同

  时,下

  级医疗机构负责接受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急性病恢复

  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并为康复期

  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接续性医疗服务。

  (三)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医共体要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有效衔接,形成有效

  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防与治的有机融合。坚持预防为主防

  治结合,满足群众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需要。

  医共体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按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要求,确定专门部门,配备相应人

  员,承当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当地

  群众就医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疾病预-24-防控制工作。

  (四)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

  建立医共体内规范转诊机制,重点畅通下转通道。鼓励

  医共体内各级医院建立联合病房,鼓励牵头医院开展日间手

  术,将手术后、急性病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

  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接受继续治疗和康复等连续性医疗服

  务,上级医院派驻医生通过会诊和查房等方式积极发挥作

  用。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

  利化的疾病诊疗一康复一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五)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在医共体内加快推

  进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

  疾人等重点人群,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

  过签约服务,鼓励和引导居民在医共体内到基层首诊,上级

  医院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

  探索对局部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处

  方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转诊可以根据双向患者就医需求,通

  过延伸处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强基层和上级医院用药衔

  接,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取药。

  (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医共体牵头医院负责医共体内医疗质量的管理,制定各

  专业、各科室、各部门质量控制标准,并开展医共体内质量-25-控制管理,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同质化管理。

  医共体内上级医院要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

  员培养,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基层

  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七)加强医共体内专家管理

  医共体内统筹薪酬分配,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鼓

  励医共体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

  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

  求,派出医务人员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

  学查房、科研和工程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

  享和下沉基层。

  (A)统资源管理

  统信息平台。加强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对医共

  体的支撑作用,统筹推进医共体相关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

  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

  信息共享,实现医共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医共体可以共

  享区域内居民健康信息数据,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方便患者看病就医,提高医学

  科研技术水平。发挥远程医疗作用,促进医疗资源贴近城乡

  基层,探索实行远程医疗收费和支付政策,促进远程医疗服

  务可持续开展。

  可探索医共体内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消-26-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

  一体化服务。在医共体内实现健康档案、病历等互联互通。

  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推进医共体内医疗机构间检

  查检验结果互认。探索建立医共体内统的药品采购、管理平

  台,形成医共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

  六、工作步骤(一)确定方案阶段(2022年5月)

  通过双向选择和相对方式,组织各医疗机构协商确定医

  共体组成,制定医共体建设工作方案,医共体签订协议之后,在5个工作日内报市卫生健康局备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22年6月)

  组建的医共体要完成制定医共体章程,需明确双方职

  责、开展业务内容、双向转诊流程、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到基

  层出诊安排、提供优惠政策和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等基本内容

  和医共体

  特色工作等,并报市卫生健康局。

  医共体根据工作任务,逐步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

  探索医共体工作的最正确路径,优化服务流程,有效解决运行

  中的困难和问题,使更多的居民享受到顺畅的医共体保障和

  服务。

  (三)巩固总结阶段(2022年12月末)

  总结医共体建设工作经验,巩固已经签约的医共体运行

  机制。继续研究解决医共体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优-27-化医共体运行和服务流程。

  七、工作要求与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医改成员单位和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医共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增进健康福祉的有力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完善

  配套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部门职责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医疗卫生行业监管,推动落实医药卫

  生事业开展规划,实施以监督、指导、考核为主要方式的行

  业管理;财政部门要落实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建立财政补助

  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医保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医保

  经济杠杆作用,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医保实施方案、合理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市

  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间报销水平差距,增强在基层看病就医

  的吸引力,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诊;编制和人社部门要在编

  制核定、薪酬制度

  改和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发改和

  民政部门也要结合本单位业务工作对医共体医院给予支持;

  牵头医院要加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

  的投入,做到上下互联互通。鼓励医共体通过技术支援、人

  才培养等方式,吸引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并发挥作用,持续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28-(三)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完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

  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本钱

  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

  与医共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

  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根据医共体绩效考

  核结果,对医共体内上级医院下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

  的医生给予工作补助,所需资金按现行经费渠道解决。

  建立与医共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医疗集团内部要

  制定医疗质量、医疗平安、医疗药品、医疗管理、药占比、日门诊住院率和平均住院日等一体化管理考核标准,并定期

  进行考核。强化考核和制度约束,建立医共体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医共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医疗资源下沉情况等。

  不单纯考核业务量,要将上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与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情况以及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

  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上级医院履行

  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引导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

  极参与。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

  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晋级、晋升等挂钩。

  在对医共体考核中发现违背目标要求和基本原那么的医

  共体成员,卫生健康部门可要求其整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29-财、物全权委托给XX中医医院管理,组建XX中医医院医疗

  集团,XX中医医院加挂“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牌子,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分

  院”牌子。

  原有人员编制人事关系、原资产及债权债务关系维持不

  变。医疗集团按照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的章程开展工

  作。

  .完善外部治理体系。

  成立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委)

  由县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组织、编制、经

  发、人社、财政、审计、卫健、医保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

  员,统筹医共体(医疗集团)的建设规划、投入保障、人事

  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县卫健委,办公室主任由县卫健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要负责执

  行医管委的决策、协调部门工作、处理日常事务。

  .构建内部管理体制。

  (1)加强建设。建立医疗集团委,隶属于县卫健委委,医疗集团实行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在医疗集团委领

  导下,全面负责医疗集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2)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是医疗集团决策机构,负责

  制

  定开展规划、协作关系、服务模式、运行质量、利益共享

  机制和重大人事、财务、绩效考核工作,理事长1名,由医-3-位的,可终止其成员身份。市卫生健康局将根据考核结果每

  2年对医共体协议机构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和提高医共体运

  行的效率和工作质量,使之成为开展分级诊疗的重要依托和

  平台。

  (四)加强督查评估

  市卫生健康局要通过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指导各医疗机构有序推进医共体建设,保障医疗质量平安。建立医共体效果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方

  法,综合评估质量、平安、效率、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因素,要坚持问题导向,防止和破解大医院垄断资源、“跑马圈地”“虹吸”基层资源、挤压社会办医空间等问题。

  (五)强化宣传培训

  市卫生健康局要开展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进一步统思想、形成共识。要充分发挥公共媒体

  作用,加强对分级诊疗和医共体建设的宣传,提高社会认可

  度和支持度,引导群众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逐步形成有序

  就医格局。同时,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发挥典型带动作

  用,将医共体做大做强。

  -30-管委任命产生,原那么上由总医院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理事长

  2-3名、理事假设干名,由理事长提名并报医管委批准,由理

  事会选举产生后聘任,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备案。

  (3)设立监事会。人员3-5名,监事会是医疗集团监督

  机构,负责监督集团运行情况、财务情况、理事及管理层人

  员履职情况等,定期向理事会通报违反相关章程行为及行为人,向县医管委报告集团总体运行情况。成员由县有关部门

  负责同志及医疗集团职工代表组成,监事会长由理事会推举

  并履行相关程序后产生。

  (4)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医疗集团内各级医疗机构独立

  法人地位不变,但实现统的法人代表,由总医院法定代表人

  兼任分院的法定代表人。分院负责人由县医管委会同总医院

  研究确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相应手续,由各医疗集团

  聘任。

  (5)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在总医院设立医疗集团委办公

  室、管理办公室,并分别成立6个管理中心,即人力资源管

  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指导

  中心、卫生信息管理中心、后勤保障服务中心。总医院健全

  完善统的医疗集团内部管理体系,落实县、镇(街道)、村(社

  区)三级卫生管理一体化。

  (二)完善运行模式1.实行“六个统”

  -4-(1)统人事管理。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统调配优质

  医疗资源下沉和基层人员培训培养计划;根据医疗集团业务

  开展需要,研究分析并向医管委提出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人力

  资源统

  筹调配使用的意见,建立健全人员聘用管理、岗位管

  理、职称管理、执业药师管理、护理人员管理等制度,实行

  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按岗定酬,同工同酬。

  (2)统财务管理。设立财务管理中心,实行“统领导、独立核算、集中管理”模式,保持财政投入渠道、补助政策

  不变。对总医院和分院的财务收支、预算决算、会计核算、本钱管理、价格管理、资产管理等统管理。

  (3)统医疗服务。设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实施统

  的临床和业务管理技术规范,做到规章制度统、技术规范统、业务指导统、工作考核统。集团内医疗机构共同遵守统的诊

  疗和操作规范。原那么上总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级

  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前,必须有在分院累计工作1年以上的经历。

  (4)统公共卫生管理。设立公共卫生指导中心,负责对

  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管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管理和指

  导。把做深、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

  抓,组织合适的人员参与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在首诊式签约、重点人群签约、个性化签约上多做文章,努

  力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提高签约服务的质量、水平和吸引-5-力。

  (5)统卫生信息化管理。设立卫生信息管理中心,总医

  院积极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实现集团内部行政办公、基本

  医疗、公共卫生等互联互通,以务实应用的原那么,以居民电

  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两大数据建设为基础,以区域健康信

  息平台为

  枢纽,全面实现健康信息共建共享。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临床检验(病理)、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基层检验、上级诊断”,检验检查互联互通。

  (6)统后勤保障服务。设立后勤保障中心,负责集团范

  围内集中消毒供应、后勤物资、药品、耗材、设备的集中保

  障供应,努力降低药品、耗材虚高定价,建立动态灵敏的短

  缺药品反响机制,确保临床用药及时有效供应。

  .完善双向转诊。科学划分集团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

  定位,制定工程范围、服务清单和管理方法。建立向上转诊

  “绿色通道”,上级医院为医疗集团内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

  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一站式”服务;在医疗集团内

  部搭建统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总医院提供不低于30%的专

  家号源由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优先预约使用。畅通向下转诊

  “便捷通道”,总医院要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

  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

  续治疗和康复;实行管床医生责任“包干制”,充分运用定

  期联合查房、信息化实时查询等手段,为患者就医康复提供

  连续性服务。

  .促进专科共建。在总院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

  室“孵化中心”,重点围绕康复、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儿科、消化、口腔、眼科等领域,指导基层开展特色科室建

  设。到2022年基层分院和下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到达省定规范化建设标准,创立省级基层特色科室的数量和

  质量明显提升。

  .加强业务协作。总院定期安排学科带头人或主治医师

  以

  上职称的专家深入基层,进行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

  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手术指导,开展科研和工程协作、学术讲座,建立长期性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同时面向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开展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信

  息化优势,在总院建设远程中心,对分院及成员单位开展远

  程医疗、远程培训、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实行医疗集

  团内信息直联互通、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的连续记

  录和共享,推进预约诊疗、协同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

  等协同高效开展。

  .强化公卫职责。推进县、镇(街道)、村(社区)公

  共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实施力度,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进一步规范疫苗

  和预防接种工作管理,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提

  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高签-7-约、履约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职责分工

  .医疗集团总医院:负责与医共体(医疗集团)内的成

  员单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制定双向转

  诊、重点专科对口扶持、人员带教与培训、远程会诊等工作

  细那么。承当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疗,开展各专科具有较高

  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承当对所有下一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

  导,负责组织医共体(医疗集团)日常工作例会、工作信息

  和数据的收集汇总。

  .医疗集团分院:承当辖区内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

  慢性病管理,开展局部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治疗,完成医共体(医疗集团)理事会规定的其他工作。

  五、实施步骤(一)准备启动阶段(2022年4月)

  组建医共体(医疗集团)理事会、监事会,明确各自职

  责功能。制定完善医共体(医疗集团)章程,召开医共体(医

  疗集团)成立大会,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发动,充

  分调动医务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2年5月-12月)

  2022年5月开始,两个医疗集团试点实行开展工作,根

  据运作情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将XX卫生院、XX卫生

  院、XX卫生院等X家机构纳入XX医院医疗集团;将XX卫生-8-院、XX卫生院等X家机构纳入XX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全面

  实施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模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将

  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强基层

  的有力举措,增强政治责任感,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作配

  合,积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加强催促指导,认真研

  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维护好医共体(医疗

  集团)组建过程中的平安稳定,推动医共体(医疗集团)健

  康开展。

  (二)完善政策保障。加强制度保障,深化药品供应保

  障、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等协同改,创新人事、编

  制、职称、薪酬等管理方式。要持续加大对医共体(医疗集

  团)的投入力度,对于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

  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开展、人才培养、政策性亏

  损、承当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等要给予资金支持。

  (三)健全考核评估。由医共体(医疗集团)管理委员

  会制定医共体(医疗集团)绩效考核方法和评价细那么,对医

  共体(医疗集团)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考核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医保资金使用、居民健

  康改善等。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投入、人事任免、医院-9-

篇六: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一、依据与目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为有效预防、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制订我单位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方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处置小组。负责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救治、事件上报及配合处理等工作。

  三、报告内容及要求

  (一)报告时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逐级汇报至处置小组,由组长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应当在2小时之内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单位名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供餐单位信息、先期处置情况(含病患人员救治情况)、事故报告单位、报告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四、处置内容

  (一)先期处置:

  1.积极救治病人,留存病人生物样本及相关样本。

  2.保护现场:保留剩余食品、可疑食物、保存病人的呕吐物和便样等样品。

  3.了解和统计发病情况。

  (二)现场处置

  1.配合调查:要求供餐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到达现场;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督、调查部门开展事件原因调查;如实提供相关调查信息。

  2.媒体沟通:发布信息、媒体应对、舆论引导等。

  3.落实相关监管措施:按监督部门的意见和决定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随时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三)后期处置

  1.应急供餐:解决停止供餐时的临时用餐,做好临时供餐的检查和保障食品安全措施的落实。

  明确应急情况下应急供餐单位,要有书面合同或协议等,选择的应急供餐单位应有承担与应急供餐人数相适应的能力。

  2.应急供水:妥善解决停止供水后的临时供水问题。

  3.经验总结:开展事故调查、分析、总结,加强培训,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五、应急培训:将应急培训纳入本单位的整体工作中,磨合运行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为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提升各层级工作人员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扎实推动工作开展,根据省、市卫健委项目培训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包括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促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技能,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人员参训率要达到95%以上,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人员。

  三、培训时间

  培训频次一年不少于2次,结合工作实际需要自行确定培训时间。组织参加市里统一培训。

  四、培训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熟练掌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的建立方法、建档内容、建档流程、建档要求以及居民健康档案的核查使用。掌握居民健康档案的健档率、动态使作率以及各类表单的填写要求。

  (二)健康教育管理服务规范。了解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传之间的关系,了解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掌握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内容以及具体要求。熟悉常用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服务流程。掌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的组织、实施以及效果评价。

  (三)预防接种管理服务规范。了解免疫规划基本概念。掌握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管理、冷链管理,熟悉儿童免疫规划各类疫苗的免疫程序,疫苗的接种部位、接种剂量以及疫苗的禁忌症等。掌握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四)0—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掌握儿童健康管理的方法与服务内容。熟悉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要求。掌握建立《母子健康手册》方法与要求。掌握儿童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以及常见健康问题的健康指导。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掌握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对象、内容及工作流程。掌握建立《母子健康手册》方法与要求,产后访视技能。熟悉各期孕产妇健康状况评估方法、内容。掌握高危孕产妇筛查,高危孕产妇的重点管理内容。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健康管理内容,老年人一年一次健康体检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七)高血压、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掌握高血压糖尿病专案管理内容、流程以及具体工作要求。掌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维持治疗方法。熟悉高血压、糖尿病的筛查工作及随访工作要求。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掌握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的概念;掌握管理内容、流程及相关要求。熟悉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健康档案的建立,随访工作方法、技巧。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掌握服务内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掌握服务流程和服务要求。

  (十)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掌握食品安全信息报告、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的内容及程序要求。

  (十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掌握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掌握服务流程和服务要求;掌握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掌握服务流程和服务要求。

  (十二)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掌握服务内容筛查及推介转诊、第一次入户随访、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和结案评估。掌握服务流程和服务要求。

  五、培训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科学制定本级培训方案,细化培训任务,明确培训时间,详实安排培训内容,加强培训保障,确保按时开展培训。

  (二)要认真遴选师资,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工作。全程跟踪培训效果,实施严格监督与考核,根据考核对参训人员进行排名,务求培训取得实效。

  (三)半年、全年绩效考核时,区卫生健康局将抽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2类中的6项,对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一、服务范围

  辖区内常住人口(含流动人口,辖区内住6个月以下的提供基卫8种项目服务)均可免费享受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

  二、方案依据

  (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二)《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通知》

  (三)《2022年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指标体系》

  (四)《2013年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

  (五)《区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六)国家卫生计生委2022年第1期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培训要求(另见培训材料)

  三、具体目标

  2022年,要大力倡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我区居民健康和人均期望寿命为目标。各卫生院要进一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体目标为:

  1、健康档案:确保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70%以上,档案抽查合格率不低于90%。真实率100%。居民档案使用率达50%以上,重点人群档案使用率90%以上。

  2、健康教育:每年提供印刷资料不少于12种,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正常应诊时间播放影音资料,全年不少于6种。卫生院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个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每1个月最少更新1次内容;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2个月至少更新1次。每年至少开展9次健康咨询活动。卫生院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全年参加健康教育人数不少于辖区人口的5%。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街道达80%以上,乡镇达到70%以上。健康教育档案真实率100%,装订合格率90%以上。专兼职人员每年接受健康教

  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

  3、预防接种: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达到95%以上,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4、儿童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为辖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满月体检1次;婴幼儿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3-6岁儿童每年体检1次。新生儿访视率95%以上,3岁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

  5、孕产妇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为辖区孕产妇在孕13周前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早孕建册率达95%以上,产前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产后访视率达到85%以上。

  6、老年人健康管理: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5%,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达70%以上。

  7、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社区(各镇)达到40%以上,高血压规范管理率60%以上、体检率达100%,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40%以上。开展分类干预,每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随访服务,免费测血压一次,一年至少4次。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社区达到30%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60%以上、体检率达100%,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35%以上。每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随访服务,免费测血糖一次,一年至少4次。

  8、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3‰,其中,管理

  率90%以上,规范化管理率50%。

  9、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95%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100%。

  10、卫生监督协管:卫生监督协管报告率达到95%以上。

  11、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中医诊室,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有关记录、资料。重点突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四、经费管理

  2022年按照市卫生局和财政局要求,我区常住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为50元(其中中央财政人均7元、市财政人均10元)。各卫生院要认真执行《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2年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经费给付标准指导意见》(溧卫字〔2022〕2号)及省市相关文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主要用于相关人员支出及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必须的耗材等公用经费支出。不得将补助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等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无关的其他支出,确保用于村卫生室的资金不少于4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任何有关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检举,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及时处理。经费拨付方式,按季度考核拨付制,即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综合核拨补助经费。

  五、督导培训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考核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督导考核机制,建立镇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指导团队,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篇七: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

  

  XX县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XX县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健全完善分工协作机制,更好地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根据《XX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X政办〔20XX〕X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坚持公益、创新机制,资源下沉、提升能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的原则,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均衡下沉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为根本目的,建设和发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简称“县域医共体”),逐步改造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建立合理就医秩序,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新机制,实现县级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新格局。20XX年,我县将开展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通过试行,整体完善医共体服务体系,使我县医共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建成。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强化政府宏观管理和规划引导,根据我县县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求,兼顾既往形成的合作关系,统筹安排医疗机构组建医共体,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

  (二)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逐步破除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鼓励医共体内成员单位在保持行政隶属关系和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建立统筹人员调配、薪酬分配等新机制,调动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利用县级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医共体内统一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县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社会效益。

  (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创新医共体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康“守门人”功能,重点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群众负担。

  四、组建和管理

  (一)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简称县总医院)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由县医管委牵头,整合县域内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组建XX县总医院,将县妇幼保健院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职能划归县总医院,建立人、财、物高度集中统一,县、乡、村一体化的县总医院内部运行新机制。

  乡镇卫生院(含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并入县总医院,保留原乡镇卫生院的名称,加挂XX县总医院某某分院牌子。

  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保持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暂时不变、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和任务不变、财政投入供给机制不变。各乡镇卫生院和公办村卫生所全部纳入总医院一体化管理,形成“责权统一、分工协作”的县域内医共体。

  (二)县医共体管理体系

  县医管委负责县域内医共体统筹规划、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估

  /等工作,协调解决医共体建设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

  1.统一人力资源管理。一是统筹资源,用活人才。按照“关系不变、双向流动、县管乡用、能进能出、上下互动”的原则,落实县总医院用人自主权,探索建立医共体内人员统筹使用管理。积极推进编制备案制管理,在保证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编制数的基础上,实行定编不定岗,医共体内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二是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与医共体相适应的职称晋升办法,实行科学评价,拓展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鼓励县总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县总医院进修学习,提高基层医疗业务水XX管理水平。

  2.统一医疗业务管理。一是建立六个中心。在县总医院内部建立县域消毒供应、心电诊断、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验、远程会诊等六大中心,整合区域医疗设备资源,提高县总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做大做强县总医院,为落实和推进分级诊疗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实现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利用县总医院优质医疗设备资源,实行县乡医疗机构相互对接,县乡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节约医疗成本,方便群众就医。三是健全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医共体内双向转诊机制,县总医院成立双向转诊服务科,制定合理、方便、畅通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具体

  /规范和实施细则,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实现整个诊疗过程的可追踪、可调控、可监管。

  3.统一财务绩效管理。一是推行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财务统一集中核算。组建县域医共体财务核算中心,人员由各医疗机构会计人员组成,负责管理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的会计核算,以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二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为促进医共体内部业务工作有序开展,合理利用县总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各自优势,通过内部协商建立利益协作共同体,建立员工绩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医共体内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共体内部要建立考核机制,应将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时效、群众满意度等关键指标纳入绩效分配考核。对于医共体内部开展交流学习、技术指导、专家坐诊、双向转诊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按照相关标准给予适当补贴。

  4.统一药械采购管理。组建县域医共体药械采购中心,将乡镇卫生院的设备和药品耗材采购工作及采购管理人员交由县总医院统一管理,建立医共体内统一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实行医共体内设备、药品、耗材等联合采购和统一配送,形成医共体内处方流动、药品耗材共享与配送机制。

  5.统一信息建设管理。建立信息平台,将县、乡、村三级全民健康信息统一管理,推进医共体成员单位院务管理、诊疗信息、电子病历和医疗服务等信息互联互通,医共体各成员单位间可以

  /共享县域内居民健康信息数据,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五、配套政策

  (一)促进人力资源均衡下沉。完善与医共体相适应的职称晋升办法,县总医院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诊疗服务视同晋升前下乡,其服务时间2年内累积满半年以上,可视同下基层连续服务满半年。探索建立医共体内弹性工作制和协议薪酬制,县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服务(含远程医疗服务)获得适当报酬(具体由双方协商确定),不纳入医院绩效工资总额管理。在医共体内执业,医务人员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

  (二)健全医共体财务管理制度。允许医共体根据实际情况收取管理费用,并纳入医院预算管理,主要用于医共体日常管理支出、下派人员补助等。医院要把管理费用、人员流动差旅及补助费用、人员绩效、教学活动费用等医共体运行支出项目纳入年度支出预算。

  (三)建立医共体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对医共体的考核和制度约束,将医共体成员履行医共体章程、功能定位、分工协作、技术辐射带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能力提升等情况以及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纳入医共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资

  /金、院长年薪、绩效工资总额挂钩,作为人事任免、晋升、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

  (四)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按医保部门统一部署要求,做好医保政策调节,推行按病种收付费改革,合理拉开不同等级医院的医保支付水平,简化医共体内医保转诊、报销手续,取消医共体内转诊医保二次起付线。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对医共体采取打包支付,建立“统一预算、总额预付、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机制,结余留用的医保资金纳入医疗服务性收入,形成医共体内部统一的利益导向,促进医疗资源下沉。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3-6月)。调研起草并出台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章程,搭好基本架构,明确对接单位和职责分工。为医共体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二)实施阶段(20XX年7-12月)。医共体建设启动并正式运行,落实对接机制,完善制度建设,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医共体有序有效运作。

  (三)推进阶段(20XX年至20XX年)。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医共体运行机制,分级诊疗制度全面落实。

  七、组织保障

  (一)坚持党对医院的领导。医院党组织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总医院实行党委领

  /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三重一大”问题均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分工抓好组织实施,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要把党建工作写入医院章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管理和人才工作,抓好医院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医务人员弘扬和践行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明确职责。成立县域医共体理事会,理事会由县领导、相关部门代表组成;设理事长一名(由县长担任),设第一副理事长一名(由分管副县长担任),设副理事长一名(由县卫计局局长担任),同时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理事若干名,理事会办公室设在县总医院。县域医共体的章程由县医管委组织编制,委托理事会对医共体进行管理。县

  医管委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卫计部门要设立医疗质量、妇幼保健和疾病控制三大中心,履行对医共体建设组织实施和行业监管,制定相关技术文件,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县医管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支持医共体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督查。医改办等有关部门要通过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建立医共体效果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方法,/增强各方参与医共体建设的积极性。

  (四)强化培训。要积极开展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充分发挥公共媒体作用,加强医共体建设的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引导群众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逐步形成有序就医格局和医共体建设的良好氛围。

  /9

篇八: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

  

  县域医共体平台整体建设方案V2随着我国医疗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县域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针对省内县域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医无法互通等问题,建立县域医共体是目前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为了更好地展示“县域医共体平台整体建设方案V2”,本文分步骤进行具体分析和解释。

  一、建立县域医共体组织。

  建立县域医共体组织是此方案的第一步。县域医共体组织旨在将医院、社区医疗机构、诊所等所有的基层医疗机构有机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密的合作网络。县域医共体组织的成立可以促进各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优化医疗服务的协调、整合和提升。同时,县域医共体组织还可以为各个机构提供医疗管理技术、专家咨询、人才培训等支持和帮助。

  二、建立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

  建立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是此方案的第二步。信息平台将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允许来自不同机构的医疗专业人员向其他机构提供诊断、治疗方案等服务。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各种医疗记录的电子化,包括病历、处方、检查结果等,并将其统一归档,促进简化流程和提高医疗质量。

  三、建立县域医共体医保卡体系。

  建立县域医共体医保卡体系是此方案的第三步。该体系允许县域医共体中的患者在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中使用医保卡支付医疗费用。通过此系统,患者可以方便地在任何医疗机构就诊,不必从诊所之间跳槽,再次证明信息化时代在就医体验方面的优势。

  四、建立县域医共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县域医共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是此方案的第四步。健康档案作为患者的生命健康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共享信息,保护隐私,并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通过共享健康档案信息,医疗专业人员可以推广疾病防治知识,推广健康教育和治疗新技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总之,“县域医共体平台整体建设方案V2”旨在为县域医院打造一个强大的服务平台,提供医疗信息化、医保卡体系和各种健康档案管理等有助于受众的服务。这是一个相当有前瞻性且有科技感的方案,有信心为卫生健康产业在省内乃至全国提供参照与借鉴。

推荐访问: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 县域 方案 建设

相关推荐

2024年度深化城乡融合“十百千万”工程工作总结(全文) 在办公室干部座谈会上讲话稿 在全县招商引资大会上致辞(完整) 经验交流:“五个坚持”创新加强党建设(全文完整) 2024年度经验交流:打造品牌集群,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精选推荐】 2024年在“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上经验发言材料 202X年区法学会建设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X市经信工作总结和2024年思路(范文推荐) 2024年2024年全国“两会”测试100题(全文完整) 2024年度全文学习2024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金融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意见 2024年度深化城乡融合“十百千万”工程工作总结(全文) 在办公室干部座谈会上讲话稿 在全县招商引资大会上致辞(完整) 经验交流:“五个坚持”创新加强党建设(全文完整) 2024年度经验交流:打造品牌集群,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精选推荐】 2024年在“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上经验发言材料 202X年区法学会建设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X市经信工作总结和2024年思路(范文推荐) 2024年2024年全国“两会”测试100题(全文完整) 2024年度全文学习2024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2024年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完整)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完整文档) 关于小学跳绳比赛方案设计【六篇】 2022年度最新幼儿文明活动方案设计(全文) 方案策划合集2020(全文) 企业员工培训方案策划,新员工培训方案及流程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重要考点: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 关于住房城乡建设厅督查报告【三篇】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四篇】 建设银行入党申请书(通用2篇)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财务状况表 建设局消防工作总结报告合集

热门文章

公司外出活动策划方案四篇

出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chūhuó,意思是单位时间内干出的活儿,出自《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学校文艺晚会策划活动方案(全文)

晚会活动往往更让人容易氛围,因此策划活动方案过程中应注重晚会活动这一特性。而策划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构思、设计、制作策划方案的过程。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文艺晚会策划活动方案校园文艺晚会活动方案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晚会策划活动方案1【活动名称】20__年西安工程大

乡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3篇

乡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3篇乡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2022年中小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方案

更好地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

2022年度关于党史教育专题读书班方案

党史教育专题读书班方案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结合,严格纪律要求。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党史教育专题读书班方案,欢迎大家参考。关于党史教育专题读书班方案根据全县党史主题教育工作安排部署,现将X镇党史主题教育集中研学读书班相关工作安排如下:一、举办读书班时间xx月xx日至xx日举

社交活动策划方案范文(精选6篇)

社会交往,简称“社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个体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从不

2024年度市“城市大脑”平台建设方案

为高效贯通汇聚政务数据资源,科学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提速提效,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根据《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数字政务提升行动”既定方向,现就市“城市大脑”平台建设提出

展馆策划方案模板【五篇】

模板,是指作图或设计方案的固定格式,有时也指DNA复制或转录时,用来产生互补链的核苷酸序列。模板是将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活动策划方案(精选文档)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活动策划方案【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1921年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青团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从此她成为引领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通过纪念****建团周年的,让同学们回顾历史,坚定信念,学习团之精神,拥护团、团结团。下面是系哦啊变为大家带来

2022知识竞赛活动策划方案详细模板合集【优秀范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知识竞赛活动策划方案详细模板》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对于,一般是为了让大众更加积极的学习、掌握某类知识,悬起社会的学习热潮,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而组织的。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

建团百年活动策划方案参考素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建团百年活动策划方案参考素材【精选】》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纪念弘扬五四精神,继承光荣传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建团百年策划方案参考素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202

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