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14篇

| 来源:网友投稿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14篇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发展方位,着眼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关键期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总部署,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对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对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产业是经济之本,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当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更加深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努力让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效率提高的重要驱动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要实现 2021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就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沿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核心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过去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变为“跟跑、并跑、领跑”并行,且“并跑”特征日趋明显,个别领域开始显现“领跑”态势。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时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方向,补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体制机制、创新氛围方面的短板,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 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塑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以提升区域协同性发展为目标,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经过多年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框架已经稳固搭建起来,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改革的进一步破冰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把“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这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更加均衡、更加充分、更加可持续发展。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谋求更大发展。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我们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我们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推进经贸大市场、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为抓手,走向国际开放合作最前沿,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影响显著增强。但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客观上需要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培育和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同时以高质量营商环境“稳外资”,因势利导加快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来判断,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尽早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2

  从衣食住行到健康医疗,从社会交往到文化娱乐等方面,我们感受到了十三五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鼓,实现十三五计划圆满结束的使命在肩上,胜利在望,但没有全功,接力计划篇十四五,新的发展很重要。立足于十四五的新风口,党员干部不仅要追求风口,还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风口。因为我们是乘风破浪的党员干部,所以必须和周围的人一起飞

  成为雁,模范立中国基准。教者,效果,上为,效果。回顾2020年的到来之路,从疫情对策到防洪救灾,在战斗中,鲜红的党旗总是插在斗争的最前线。中国经济第三季度的增长率加快到4.9%,表现出强烈的韧性,是因为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人具有避难、不逃避责任的时代精神。黄大年立下振兴中华,是我们一代的责任奋斗目标,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许多技术空白的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国以35年的坚定,使10万多山区大众摆脱世代贫困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摆脱贫困,自己指挥,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人民至上我没有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世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生动诠释了头的要义,在风口中立起了催人奋的风向标,使危险滩、夺取口、成为新的希望,成为人民的梦想。

  带着智勇,扎根基层破茧成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作为新时代党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佳时期,面临着罕见的成功创业的人生邂逅,面临着天将降级为斯人的时代使命。党员干部只有成为追光者守护者,敢于做梦,敢于试行错误,才能使乡村更加新鲜。从1980年代中国青年奋斗和奋斗的电影《中国伙伴》到《一点到家》,从《出去》到《回来》,乡村振兴需要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成为大众心中的主心骨守护神。黄文秀以扶贫事业为心中长征,她用脚步测量了土地,用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真正让大众感到温暖,看到变化,获得了经济效益,把脚印留在了人民大众的心中。只有扎根于地,才能理解人民的朴素语言,凝聚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引领更多人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登山者。

  回答期末考试,联系升学考试。谋大事先看大势,开新局先知变局。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的专家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他指出,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努力实现更优质、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立足历史新节点,加快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在颤音、速手、淘宝等云平台销售商品,在线扶贫、在线招商、在线合同等工作新方式,农村环境建设、公共卫生事业改革、强化交通立法等网民好声音……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为整体建设,完善国家管理体系的行动指南,增进人民福利的风向标为中心

  党员干部磨练兵来阻挡、用水掩盖的硬功夫,不仅要站在风口上,还要创造一阵风,以成功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成功一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努力使自己成为风口,甘当入将,写下人生中最美丽的华章。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3

  近日,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听了一次以农业改革发展现状与重点任务为主题的形势与政策报告会,了解了很多关于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总结了一下当下我国农业改革所要进行的重点任务。

  第一、了解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全国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过去主要是资源约束变为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一体化经营步伐加快,混合经济趋势显现,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金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增强,农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产量,走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产业和产品的新阶段转变,农民收入的增加,已由主要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向根据市场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

  第二、了解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中国,农民是农业技巧的直接应用者和受益者,对农业技巧的利用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农业劳动的人大多还是农民,中国农民素质较低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是一个制约我国农村全面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还是相当缺乏,难以满足现在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产业化水平欠佳,与现代农业相比,支撑中国生态农业的科技基础相对单薄,科技动力不足,很多还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科技基础单薄是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瓶颈因素,加大技巧研发力度是有效推动中国生态农业的有效道路,;农产品质量也不高,难以保障现代农业发展。

  最后,关于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的内容,我总结了一下当下我国农业改革的重点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完善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二是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核心是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三是健全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核心是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健全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生产区的利益补偿制度;四是加强农村的金融保险支持,核心是创新农业的抵押担保体系,引导规范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完善农业的保险制度;五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系机制,核心是推进城乡之间平等交流,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六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节地节水,治理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这方面进行机制创新;七是积极推进农业对外开放,核心是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农业也要走出去。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4

  今天,学校老师给我们上了堂《形势与政策》课后,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认识了什么是《形势与政策》,弄清楚了他们关系,我想这形势就是我们面临无形的推人前进的压迫感吧!而政策就是我们的按照客观事实制订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吧!它们的关系就是互补互促进的关系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草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草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

  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沦,对于掌握形势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势是变化的,但在一个时期内,形势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如当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国内改革开放的总趋势等,在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期都是相对稳定的,把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可以构成基本形势的框架。

  热点问题是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有时形势(尤其是国际形势)受偶然性囚素影明而发生突然性的较大变化,由这种变化引发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热点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业然也遵循形势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和总的变化规律,但由于时问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例如神舟六号飞天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如旱灾害,森林退化,空气污染,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统一规划,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发展就要了解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处在深度复杂的变化之中,总来说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又是WTO的成员国,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大学生要抓住机会。但是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在的孩子还没有上学念书,有的人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还不过百元,还没有摆脱贫困,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努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要不断努力创新,实现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大学生绝对过剩,数据统计说明,美国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为2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原因有二:其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新提供的比较理想的岗位的增速,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例如有个高校辅导员岗位竟然有1000多个大学生去竞争。第二,一些大学生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的怪圈子。所以要从根本改变大学生选择性失业问题,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符合国际形势趋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5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相较于“十二五”期间大幅度上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根据国际组织预测,我国是今年疫情冲击下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同期居民收入水平也大幅度提高,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较于“十二五”收官之年上升近40%。过去5年,我国数字经济动能大幅释放,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高达36.2%,相较于“十二五”末提升8.7个百分点。经过5年的努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趋完善,先进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

  过去5年,区域协同发展开创新局,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为引领的区域合作进展良好。全面开放新格局更上一层楼,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开放平台和上海自由贸易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开放前沿,深入探索对外经贸发展新模式,逐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过去5年创造的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沿着高质量之路阔步前进。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以下方面真抓实干、高效落实。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我国正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满足人民需求、提升发展质量的时代主线。“十四五”期间,我国应继续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促进高技术、高效率和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高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继续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推动全国一体化市场建设,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竞争力,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不能片面追求产出总量和增长速度,应更加注重提升绿色产出含量和增长的质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生产模式迫在眉睫。应采取综合举措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低质低效的僵尸企业,严格管控高污排放,改善能源结构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正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十四五”期间,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将持续冲击国际分工体系,扰乱全球价值链产业链。我国应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等,充分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通过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定向跟踪我国在关键领域存在的技术短板和产能缺位,综

  合施策缓解关键零部件供给短缺,有效保障国内国际产业链稳定,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充分发挥我国一体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协调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以畅通经济循环。同时,通过建设全方位、高水平、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体系,把我国建设成为吸引国际优质资源的大型引力场,吸引优质外资、高端人才,为企业创新赋能,为产业升级助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

  坚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期,我国人口红利将逐渐丧失,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劳动力优势正在被墨西哥、越南和印度等经济体超越,经济发展亟须由要素驱动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前正孕育待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显著改变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格局。“十四五”期间,我们应聚焦新科技革命,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夯实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底盘,以技术突破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扩大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能力,通过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红利。要注意合理借鉴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集中优势资源尽快攻克妨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卡脖子”技术,提高创新成果的产出转化效率。通过发展创新链引领产业链升级,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6

  前不久举办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无论是十四五的发展目标还是二十三五年的远景目标,都贯穿了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如何将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统一到十九届五中全会,需要加强政绩评价。近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坚定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坚定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评价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了《关于改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评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激发干部创业活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业绩评价,高质量的业绩评价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通知》,提出改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要求,是组织工作集中在中心,大局集中力量的重要表现,明确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方向。

  绩效评价是指挥棒,也是明确的方向。推进高质量发展,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自觉将思想意识转移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自觉在工作和重大决策中重视高质量发展。《通知》强调,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审查工作条例》,推进能力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生存的正确指导,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用政绩评价,领导干部推进高质量发展业绩实践两项维护。从重视GDP增长速度到推进经济社会速度和质量并重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制定表现率,在制度层面进行配置,在评价方向上积极关注高质量发展,确实发挥工作的一半作用。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按照《通知》要求,切实加强责任意识,加强工作统一联系,不断提高业绩评价质量和水平,使许多干部记住初心使命,掌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积极作为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7

  20xx年,一场关于“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讨论在辽沈大地上迅速展开。这场大讨论必将为涅槃重生、化茧成蝶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插上一双思想腾飞的翅膀。作为辽沈大地的儿女,我殷切期待着东北振兴的早日实现,更渴望为东北振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要坚定信念抓学习。人生如屋,信念如柱。一个人如果有了强大的信念,即使年近暮年,仍会精神焕发、依然故我,否则,即便正当壮年,也将毫无大志、死气沉沉。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把严“三观”的“总阀门”,铸就坚守信念的钢筋铁骨和铜墙铁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坚如磐石,在利益诱惑面前守住初心。这种信念的坚定要体现在潜心学习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真正“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学促行、知行合一、相得益彰。这种信念的坚定要体现在认真贯彻“1+8”系列文件上,马上办、钉钉子、不含糊,用实际行动做“两个维护”、“四个自觉”的表率。这种信念的坚定要体现在“东北必将振兴”的强大信心上,坚信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准发力,有辽沈大地辽河儿女的勠力同心,东北振兴将拭目以待。

  要立足岗位强素质。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当今时代,知识成倍增长、科技日新月异,要想在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时代浪潮中一马当先、立于潮头,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成为不可或缺的行家。反之,如果能力素质不过硬,再好的想法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终究无法付诸实践。因此,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实际岗位锻炼,在理论中提升思维、在实践中获得灼见,成为独当一面的干将、业务工作的翘楚,才能在东北振兴发展的大潮中有所作为。就拿我们从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人员来说,要把公共机构节能的条款法规、节约能源资源的有效路径、“四新”前沿技术的应用、国家级省级节约示范创建的标准、国际国内垃圾处理的先进技术、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等掌握清楚、全局于胸,做出的方案方能细致全面,提出的建议才能切实可行、制定的措施才能因地适宜,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效益。

  要敢于担当自加压。使命在肩,责任如山。“温比亚”台风过境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黄群同志用生命保护了国家重点实验平台的安全,在他的笔记本上留下了“只有奋斗的一生才能称之为幸福的一生”铮铮誓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师林鸣“十年磨一剑”,带领自主攻关团队创造世界工程史上的中国奇迹;沈飞原董事长罗阳坚持30年如一日工作,仅用5年时间就研制出超过过去50年总和的新型战斗机;深耕党报评论29年,为党报评论活了一辈子的“沈轩言”……他们用生命镌刻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比热爱。青春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当此,东北振兴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年的我们必须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和“滴水穿石”的韧劲,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和“事多必错”思想,敢啃“硬骨头”、勇于“挑大梁”,迎难而上、自我加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实现东北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熔铸人生理想。

  老一辈革命家指出,“共产党员的革命气概,应该是充分估计困难,而且在最困难的时刻,还是挺起腰杆前进。”这是对担当做出的最好诠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当东北振兴的接力棒历史的落在我们手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必须立刻行动起来,以新担当展现新气象,以新举措实现新作为,才能让初心和使命焕发出耀目的光芒。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8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能深刻理解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任重道远,当对应以“更高素质,更有干劲,更加清正、更有远见,更为谨慎”的五“更”要求做好准备,力促五“更”发展。

  发展要更高质量,我们当更高素质。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到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再到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多次提到一个概念——“新发展”。可见,当前政策优化不断提速,想要紧跟党中央不断更新的决策部署,基层干部一定要不断学懂弄通党中央的最新理论,提升综合素质,方能保障中央指示精神落实到位。同时更要不断更新为民服务的本领,“新发展”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发展”下,为民服务绝对不是老的“三板斧”,而应是与时俱进的,要让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新发展部署,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发展要更有效率,我们当更有干劲。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让“新发展”保质提速,离不开每位干部的干劲十足。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相应“新发展”效率要求也水涨船高。要想在“新发展”中提高干劲与效率,基层干部一是要牢记初心使命,点燃工作激情,把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二是根据发展大规划,做好自身小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知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改进规划。要掌握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在新发展下的新局面,才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三是全身投入百舸争流的工作氛围,只有切身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集体之中,将国家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上,方能在新征程中迸发无穷的力量。

  发展要更加公平,我们当更加清正。总书记指出,新发展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要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见,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开了,意味着产生的利益会更多,如何避免发展中产生利益勾结,保证干部清正无疑为一良方。百代兴盛依清正,就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新发展”要做到公平,要真正将好处落在群众上,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划出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落实廉政教育,让公平公正成为干部的自觉行为。

  发展要更可持续,我们当更有远见。总书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再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更可持续的发展将是“十四五”的重要任务。其一是靠保护环境,二是着力创新,两者大部分都不是短期能出巨大收益的工程,尤其是基础科研,前期资金投入大,收效延迟高。但是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曾经中国目光短视,输掉了海洋。今天中国不能在诸如环保、航空、量子等未来潜在价值巨大的领域再输一次。这就更需要干部具备耐心与远见。尤其是基层视野的局限性会导致干部难以像中央一样高瞻远瞩,会对一些政策产生不解。诸如“蓝天保卫战”“研发投入保障”等,很多项目短期是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且不会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但却是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每一小步,这更需要基层干部向远看,重落实。

  发展要更为安全,我们当更为谨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因为当前且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低迷,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进入动荡变革期。这是从国家角度,保证国家的发展安全。而对于我们基层干部来说,则需更为谨慎地做好每一份工作。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开展例如“直播带货”等特色措施,鼓励国货,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另外,国内大循环不代表封闭,国家会借助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的东风,更多参与世界经济。基层干部就需配合引导本土企业创造更多能够走向世界的产品,同时,要谨慎防范国外意识形态的渗透,引导群众紧密围绕在党的周围向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进。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9

  8月24日,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能深刻理解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任重道远,当对应以“更高素质,更有干劲,更加清正、更有远见,更为谨慎”的五“更”要求做好准备,力促五“更”发展。

  发展要更高质量,我们当更高素质。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到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再到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总书记讲话中多次提到一个概念——“新发展”。可见,当前政策优化不断提速,想要紧跟党中央不断更新的决策部署,基层干部一定要不断学懂弄通党中央的最新理论,提升综合素质,方能保障中央指示精神落实到位。同时更要不断更新为民服务的本领,“新发展”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发展”下,为民服务绝对不是老的“三板斧”,而应是与时俱进的`,要让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新发展部署,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发展要更有效率,我们当更有干劲。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让“新发展”保质提速,离不开每位干部的干劲十足。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相应“新发展”效率要求也水涨船高。要想在“新发展”中提高干劲与效率,基层干部一是要牢记初心使命,点燃工作激情,把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二是根据发展大规划,做好自身小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知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改进规划。要掌握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在新发展下的新局面,才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三是全身投入百舸争流的工作氛围,只有切身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集体之中,将国家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上,方能在新征程中迸发无穷的力量。

  发展要更加公平,我们当更加清正。总书记指出,新发展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要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见,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开了,意味着产生的利益会更多,如何避免发展中产生利益勾结,保证干部清正无疑为一良方。百代兴盛依清正,就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新发展”要做到公平,要真正将好处落在群众上,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划出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落实廉政教育,让公平公正成为干部的自觉行为。

  发展要更可持续,我们当更有远见。总书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再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更可持续的发展将是“十四五”的重要任务。其一是靠保护环境,二是着力创新,两者大部分都不是短期能出巨大收益的工程,尤其是基础科研,前期资金投入大,收效延迟高。但是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曾经中国目光短视,输掉了海洋。今天中国不能在诸如环保、航空、量子等未来潜在价值巨大的领域再输一次。这就更需要干部具备耐心与远见。尤其是基层视野的局限性会导致干部难以像中央一样高瞻远瞩,会对一些政策产生不解。诸如“蓝天保卫战”“研发投入保障”等,很多项目短期是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且不会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但却是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每一小步,这更需要基层干部向远看,重落实。

  发展要更为安全,我们当更为谨慎。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因为当前且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低迷,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进入动荡变革期。这是从国家角度,保证国家的发展安全。而对于我们基层干部来说,则需更为谨慎地做好每一份工作。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开展例如“直播带货”等特色措施,鼓励国货,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另外,国内大循环不代表封闭,国家会借助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的东风,更多参与世界经济。基层干部就需配合引导本土企业创造更多能够走向世界的产品,同时,要谨慎防范国外意识形态的渗透,引导群众紧密围绕在党的周围向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进。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10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发展方位,着眼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关键期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总部署,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对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对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产业是经济之本,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

  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当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更加深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努力让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效率提高的重要驱动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要实现 2021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就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

  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沿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核心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过去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变为“跟跑、并跑、领跑”并行,且“并跑”特征日趋明显,个别领域开始显现“领跑”态势。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时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方向,补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体制机制、创新氛围方面的短板,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塑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以提升区域协同性发展为目

  标,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经过多年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框架已经稳固搭建起来,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改革的进一步破冰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把“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这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更加均衡、更加充分、更加可持续发展。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谋求更大发展。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我们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

  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我们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推进经贸大市场、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为抓手,走向国际开放合作最前沿,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影响显著增强。但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客观上需要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培育和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同时以高质量营商环境“稳外资”,因势利导加快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来判断,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尽早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11

  前不久举办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无论是十四五的发展目标还是二十三五年的远景目标,都贯穿了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如何将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统一到十九届五中全会,需要加强政绩评价。近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坚定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坚定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评价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了《关于改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评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激发干部创业活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业绩评价,高质量的业绩评价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通知》,提出改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要求,是组织工作集中在中心,大局集中力量的重要表现,明确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方向。

  绩效评价是指挥棒,也是明确的方向。推进高质量发展,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自觉将思想意识转移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自觉在工作和重大决策中重视高质量发展。《通知》强调,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审查工作条例》,推进能力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生存的正确指导,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用政绩评价,领导干部推进高质量发展业绩实践两项维护。从重视GDP增长速度到推进经济社会速度和质量并重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制定表现率,在制度层面进行配置,在评价方向上积极关注高质量发展,确实发挥工作的一半作用。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按照《通知》要求,切实加强责任意识,加强工作统一联系,不断提高业绩评价质量和水平,使许多干部记住初心使命,掌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积极作为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1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是危机并存、危机中的有机、危机转机,勇于开放风船,善于转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

  逆水行舟用力支撑,一支松力退千寻。今年是摆脱贫困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和汛情等逆风逆水的严峻挑战,扶贫干部要勇敢地打开顶风船,建立信念的罗盘,建立警告的桅杆,扬起干事的云帆,打破贫困的风浪。

  怀着信念的指南针,紧紧抓住了摆脱贫困的目标。风雨和恶劣天气容易迷失方向,扶贫干部要有信念的指南针,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让步,不退缩,坚持摆脱贫困的目标,标准不下降,力量不减。首先要讲党性,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与时俱进,为民谋利益的思想,自觉服从安排,扎实推进基层工作。其次,要充分发扬攻防不怕困难,攻防不怕坚,攻防不怕坚强的负责精神,坚定自信前进,努力,坚定脱贫效果。最后,坚持目标,一口气,乘势而上,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保护乡村阵地,保持攻势,加强攻势责任,按计划完成消除贫困的目标任务。

  建立警告的桅杆,完善长期机制。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意而制。只有站在桅杆上,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的风暴。扶贫干部应建立牢固警告的桅杆,洞察外部环境的变化,警惕扶贫风险,不断探索创新,总结经验,完善扶贫长期机制,巩固民生保障基础。不断总结经验做法,虚心向先进地区学习,成为求学者,学习实时合作、动态管理等典型做法,寻求先进做法与自己的实际合作点,做好经验转换工作,切实完成规定动作。不断探索创新,紧扣时代变化和群众需求,勇于成为探索者,不断出台特色政策,及时校准发展方向,探索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独特道路,完成自由动作。

  扬起干事的风帆,帮助乡村振兴。只有积极调整风帆,才能控制风暴,把危机变成机会,扶贫干部扬起干事的风帆,着眼于发展大局,凝聚发展力量,把困难的危险变成攻势。着眼于发展大局,正确描绘美丽的蓝图,重视审查检查,更要着眼于克服眼前困难的长期发展,消除安全危险,做好消除贫困和乡村振兴的联系。凝聚发展力量,实践大众路线,通过举办扶贫技能大会,选择扶贫致富典型等方式,树立自我完善的榜样,不断鼓励贫困大众创造劳动成果,走向美好生活。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13

  8月24日,XXX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能深刻理解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任重道远,当对应以“更高素质,更有干劲,更加清正、更有远见,更为谨慎”的五“更”要求做好准备,力促五“更”发展。

  发展要更高质量,我们当更高素质。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到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再到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XXX总书记讲话中多次提到一个概念——“新发展”。可见,当前政策优化不断提速,想要紧跟党中央不断更新的决策部署,基层干部一定要不断学懂弄通党中央的最新理论,提升综合素质,方能保障中央指示精神落实到位。同时更要不断更新为民服务的本领,“新发展”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发展”下,为民服务绝对不是老的“三板斧”,而应是与时俱进的,要让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新发展部署,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发展要更有效率,我们当更有干劲。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让“新发展”保质提速,离不开每位干部的干劲十足。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相应“新发展”效率要求也水涨船高。要想在“新发展”中提高干劲与效率,基层干部一是要牢记初心使命,点燃工作激情,把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二是根据发展大规划,做好自身小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知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改进规划。要掌握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在新发展下的新局面,才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三是全身投入百舸争流的工作氛围,只有切身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集体之中,将国家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上,方能在新征程中迸发无穷的力量。

  发展要更加公平,我们当更加清正。XXX总书记指出,新发展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要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见,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开了,意味着产生的利益会更多,如何避免发展中产生利益勾结,保证干部清正无疑为一良方。百代兴盛依清正,就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新发展”要做到公平,要真正将好处落在群众上,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划出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落实廉政教育,让公平公正成为干部的自觉行为。

  发展要更可持续,我们当更有远见。XXX总书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再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更可持续的发展将是“十四五”的重要任务。其一是靠保护环境,二是着力创新,两者大部分都不是短期能出巨大收益的工程,尤其是基础科研,前期资金投入大,收效延迟高。但是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曾经中国目光短视,输掉了海洋。今天中国不能在诸如环保、航空、量子等未来潜在价值巨大的领域再输一次。这就更需要干部具备耐心与远见。尤其是基层视野的局限性会导致干部难以像中央一样高瞻远瞩,会对一些政策产生不解。诸如“蓝天保卫战”“研发投入保障”等,很多项目短期是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且不会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但却是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每一小步,这更需要基层干部向远看,重落实。

  发展要更为安全,我们当更为谨慎。XXX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因为当前且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低迷,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进入动荡变革期。这是从国家角度,保证国家的发展安全。而对于我们基层干部来说,则需更为谨慎地做好每一份工作。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开展例如“直播带货”等特色措施,鼓励国货,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另外,国内大循环不代表封闭,国家会借助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的东风,更多参与世界经济。基层干部就需配合引导本土企业创造更多能够走向世界的产品,同时,要谨慎防范国外意识形态的渗透,引导群众紧密围绕在党的周围向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进。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1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发展方位,着眼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关键期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总部署,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对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对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产业是经济之本,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

  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当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更加深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努力让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效率提高的重要驱动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要实现2021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就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

  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沿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核心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过去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变为“跟跑、并跑、领跑”并行,且“并跑”特征日趋明显,个别领域开始显现“领跑”态势。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时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方向,补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体制机制、创新氛围方面的短板,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塑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以提升区域协同性发展为目标,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经过多年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框架已经稳固搭建起来,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改革的进一步破冰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把“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这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更加均衡、更加充分、更加可持续发展。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谋求更大发展。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我们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我们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推进经贸大市场、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为抓手,走向国际开放合作最前沿,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影响显著增强。但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客观上需要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培育和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同时以高质量营商环境“稳外资”,因势利导加快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来判断,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尽早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访问:高质量 心得体会 发展

热门文章

2022年度车间入职1周工作培训心得7篇

《车间入职1周工作培训心得7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入职能让员工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的能力和信心。入职培训心得对经历过入职培训的人具有许多的影响,你知道它的写法?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车间入职1周培训心得”,下面小编收集

2022年度校园安全党员个人心得体会范本6篇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校园安全党员个人心得体会范文6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每个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的教育力度。你在安全教育中有写过校园安全心得?它会给你带来许多帮助。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校园安全

邮政营销培训个人心得3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邮政营销培训个人心得3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销售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应才适用,促进绩效提升。营销培训对每一个销售人员具有重要的作用,快来写营销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营销培训心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

2022年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培训心得合集(全文完整)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教师师德师风心得培训心得》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队伍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的顺利实施。在师德师风培训中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你知道师德培训心得的写法?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教师师德心得培训心得”

2022年增强********意识筑牢********防线心得体会最新合集

《2022增强********意识筑牢********防线心得体会最新》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充分发挥基层阵地作用,以设置********法律咨询台、****宣传展板、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民共筑安全屏障的浓厚氛围。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

2022年度做完劳动后心得体会范本7篇(精选文档)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做完劳动后的心得体会范文7篇》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对接触、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写一篇劳动心得能让自己在劳动实践过后的总结中得到许多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做完劳动后的心得体会”,下面小编收

2022年防洪防汛安全培训个人心得体会合集【完整版】

《防洪防汛安全培训个人心得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我们必须要树立高度的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安全心得对经历过安全培训的人具有许多的影响,你知道它的写法?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防洪防汛安全培训心得体会”,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

2022年建筑培训员工个人心得体会7篇(2022年)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建筑培训员工个人心得体会7篇》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每一个都应该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积极开展。写一篇员工培训心得能让自己在员工培训过后的总结中得到许多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建筑培训员工心得体会”,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2022年爬山活动心得10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爬山活动心得10篇》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的过程就像人的生活一样,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要有勇气去挑战,只有毅力强的人,才能到达终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爬山活动心得,欢迎大家来阅读。爬山活动心得1今天晚上,我

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心得体会实用范本三篇(全文完整)

《2022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心得体会精选实用范文三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2022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心得体会精选实用范文三篇各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保障制度执行到位的最后一公里,应稳扎稳打、实打实锤,视疫情为考场,在疫战中淬炼党建引领力,全面提升基层

2022年经典实训报告主题心得范本300字10篇

《经典的实训报告主题心得范文300字10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学习即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的实训报告主题心得30

2022实训报告心得范本大全10篇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实训报告心得范文大全10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学习即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训大全,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实训报告心得大全1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