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思想汇报 >

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17篇

| 来源:网友投稿

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17篇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中学(zhōngxu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  第一(dìyī)编语文课程论(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chūxi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17篇,供大家参考。

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17篇

篇一: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中学(zhōngxu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

  第一(dìyī)编语文课程论(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chūxiàn)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其是字体加重部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xìngzhì)与功能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jīběn)特点)P3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3、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很少考)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二、语文课程的地位(很少考)第二章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第一节语文教程的理念(P22)一、构建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

  1

  A、语文能力(阅读、写作(xiězuò)、口语交际)重应用性;B、语文教育中语言(yǔyán)和言语;C、语文(yǔwén)运用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的审美(shěnměi)性(P25)培养健全高尚(gāoshàng)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3、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P28)二、构建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很少考)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2、语文课程的国际性;3、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相融会;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重点章节)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一)意义:“语文教材”名词解释P36(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P38)(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都要记清楚)(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2

  (五个方面的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这些(zhèxiē)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三)语文课程目标(mùbiāo)的特性P43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多元性实践性(各个点的基本(jīběn)内容都要掌握)(四)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与文字(wénzì)表达(很少涉及)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zīyuán)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1、语文课程资源名词解释P482、分类(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二、语文课程的利用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谐性原则)2、语文素养概念P52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语文教师概念(二)社区资源

  3

  (三)家庭(jiātíng)资源(四)自然资源(zìránzīyuán)(五)网络资源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cèlüè)和途径(一)策略(cèlü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shèqū)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二)途径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名词解释P61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一)基本方式

  4

  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gàiniàn)需要理解。(二)语文课程测试(cèshì)的方法和题型出试卷(shìjuàn)的基本程序P69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píngjià)一、语文课程评价(píngjià)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评价名词解释P70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1、发展性评价名词解释P732、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七点要求,其中第2、3点的详细内容需要注重把握)3、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几大。方法需要了解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是灵活运用)第五章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这一章很少考),但需注意P80,语文教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段落。第二编语文课程论这一编基本不会有考点出现,都是统计性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第三编语文教学论第一章语文教学论与语文学习论第一节语文教学论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的行为方式有:呈现、对话、辅导等。辅助的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二、语文教学论的任务P132

  5

  三、语文(yǔwén)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五大方法了解一下即可)

  第二节语文(yǔwén)学习论一、语文(yǔwén)学习的性质语文(yǔwén)学习名词解释P137二、语文学习(xuéxí)的类型接受学习名词解释P138发现学习名词解释三、语文学习的内容四、语文学习的过程P139(其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着重理解)五、语文学习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章语文教学原则(重点章节)语文教学的原则名词解释P141第一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必须坚持以言语训练为中心、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二、贯彻原则的途径P143第二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

  6

  二、贯彻(guànchè)原则的途径1、语言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jiāoxué)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2、为教学(jiāoxué)营造真实的语境第三节阅读、写作与口语(kǒuyǔ)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gòngtóng)组成语文能力。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第四节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则P151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依据第三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理念与阅读教学理念一、阅读理念(理解)二、阅读教学理念1、对话互助理念2、自主性学习理念(重点)P158最后两段重点3、培养阅读能力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P160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一、体验和感悟的性质与意义

篇二: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word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

  第一编语文课程论〔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其是字体加重局部〕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P3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3、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很少考〕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规X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二、语文课程的地位〔很少考〕第二章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第一节语文教程的理念〔P22〕一、构建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

  1/11

  word

  A、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应用性;B、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C、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P25〕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开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3、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P28〕二、构建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很少考〕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2、语文课程的国际性;3、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相融会;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重点章节〕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一〕意义:“语文教材〞名词解释P36〔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P38〕〔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都要记清楚〕〔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

  2/11

  word

  开展创新。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与〕〔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P43根底性综合性全面性多元性实践性〔各个点的根本内容都要掌握〕〔四〕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与文字表达〔很少涉与〕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X围1、语文课程资源名词解释P482、分类〔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二、语文课程的利用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如此〔优先性原如此、适应性原如此、和谐性原如此〕2、语文素养概念P52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语文教师概念〔二〕社区资源〔三〕家庭资源

  3/11

  word

  〔四〕自然资源〔五〕网络资源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一〕策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开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开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二〕途径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名词解释P61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一〕根本方式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需要理解。

  4/11

  word

  〔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法和题型出试卷的根本程序P69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评价名词解释P70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1、开展性评价名词解释P732、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七点要求,其中第2、3点的详细内容需要注重把握〕3、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几大。方法需要了解根本内涵,这局部主要是灵活运用〕第五章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这一章很少考〕,但需注意P80,语文教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段落。第二编语文课程论这一编根本不会有考点出现,都是统计性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第三编语文教学论第一章语文教学论与语文学习论第一节语文教学论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的行为方式有:呈现、对话、辅导等。辅助的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二、语文教学论的任务P132三、语文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五大方法了解一下即可〕

  5/11

  word

  第二节语文学习论一、语文学习的性质语文学习名词解释P137二、语文学习的类型承受学习名词解释P138发现学习名词解释三、语文学习的内容四、语文学习的过程P139〔其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着重理解〕五、语文学习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章语文教学原如此〔重点章节〕语文教学的原如此名词解释P141第一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如此必须坚持以言语训练为中心、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如此。一、确定原如此的依据〔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二、贯彻原如此的途径P143第二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如此一、确定原如此的依据二、贯彻原如此的途径

  6/11

  word

  1、语言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2、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第三节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如此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组成语文能力。一、确定原如此的依据二、贯彻原如此的途径第四节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如此P151一、确定原如此的依据二、贯彻原如此的依据第三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理念与阅读教学理念一、阅读理念〔理解〕二、阅读教学理念1、对话互助理念2、自主性学习理念〔重点〕P158最后两段重点3、培养阅读能力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P160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一、体验和感悟的性质与意义重视体验和感悟生成与开展的必要性:四点。二、体验和感悟的目标

篇三: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c找出意图明确中心从而思考为什么这样写d分析表达方法掌握语言艺术并指导运用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教育a情景体验b人物情感c词句深意d情境教学e研究性教学二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p196三议论文很少考第六节古诗文阅读教学第七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第八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六七八这三个章节理解即可考试很少涉及第四章作文教学很少考第五章口语交际教学很少考第六章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318重点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与目标贯彻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的注意点三点p319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点p321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了解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p324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成性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第七章现代语文教学媒体p332第一节现代语文教学媒体概述一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含义与特点1现代语文教学媒体名词解释p3322特点二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分类与作用七大作用p338三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选用原则与要求理解为主其中第一点现代与传统兼用原则中如何能做到两者兼用需要着重掌握p339第二节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名词解释p344第四编语文教师论这一编几乎不会有专门考点但要讲内容理解透彻到位学着灵活运用到作答过程中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第一编语文课程论(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其是字体加重部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3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3、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很少考)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二、语文课程的地位(很少考)第二章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

  第一节语文教程的理念(P22)一、构建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A、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应用性;B、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C、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P25)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3、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P28)二、构建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很少考)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2、语文课程的国际性;3、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相融会;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重点章节)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一)意义:“语文教材”名词解释P36(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P38)(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都要记清楚)(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发展创新。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P43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多元性实践性(各个点的基本内容都要掌握)(四)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与文字表达(很少涉及)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1、语文课程资源名词解释P482、分类(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二、语文课程的利用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谐性原则)

  2、语文素养概念P52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语文教师概念(二)社区资源(三)家庭资源(四)自然资源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五)网络资源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一)策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二)途径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与评价

  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名词解释P61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一)基本方式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需要理解。(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法和题型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出试卷的基本程序P69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评价名词解释P70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1、发展性评价名词解释P732、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七点要求,其中第2、3点的详细内容需要注重把握)3、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几大。方法需要了解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是灵活运用)第五章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这一章很少考),但需注意P80,语文教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段落。第二编语文课程论这一编基本不会有考点出现,都是统计性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第三编语文教学论

  第一章语文教学论与语文学习论第一节语文教学论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的行为方式有:呈现、对话、辅导等。辅助的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二、语文教学论的任务P132三、语文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五大方法了解一下即可)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第二节语文学习论一、语文学习的性质语文学习名词解释P137二、语文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名词解释P138发现学习名词解释三、语文学习的内容四、语文学习的过程P139(其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着重理解)五、语文学习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章语文教学原则(重点章节)语文教学的原则名词解释P141第一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必须坚持以言语训练为中心、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

  一、确定原则的依据(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二、贯彻原则的途径P143第二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1、语言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2、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第三节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组成语文能力。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第四节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则P151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依据第三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理念与阅读教学理念一、阅读理念(理解)二、阅读教学理念

  1、对话互助理念2、自主性学习理念(重点)P158最后两段重点3、培养阅读能力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P160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一、体验和感悟的性质与意义重视体验和感悟生成与发展的必要性:四点。二、体验和感悟的目标体验,是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这部分注重理解,灵活运用)三、方法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四、生成体验和感悟的原则第三节阅读教学的层次与角度一、问题意识与提问意识(一)培养问题意识语文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意识,能够提出问题,进而寻求问题的答案,才会增长智慧,科学才能进步,社会才会发展。(二)讲求问题策略二、阅读教学的层次P169直觉的阅读;理解的阅读;评价的阅读;创造性阅读。名词解释要理解。

  三、阅读教学的角度P170多角度,多层次。理解一下这部分内容。第四节阅读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语文教学模式名词解释P175二、我国的阅读教学模式(理解并掌握其教学阶段,程序以及优缺点)(一)三段六步教式重点P177(二)四部教段(三)三步教段(四)读、议、练、讲模式(五)读、划、批、写模式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第五节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这章节内容,特别是“教学策略”部分需要再理解熟记后,灵活运用。主要运用于在案例分析题中)一、记叙文阅读教学(一)文体特点(二)中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心理特点(三)记叙文的教学策略P1901、引导学生根据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学习A抓住要素: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了解叙述对象(六要素的着笔有强有弱,其中人物、事件不可或缺)B找出线索:探明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掌握作者是怎

  么写的,从而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C找出意图,明确中心,从而思考为什么这样写D分析表达方法,掌握语言艺术,并指导运用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教育A情景体验B人物情感C词句深意D情境教学E研究性教学二、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P196)三、议论文很少考第六节古诗文阅读教学第七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第八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六七八这三个章节,理解即可,考试很少涉及)第四章作文教学很少考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第五章口语交际教学很少考第六章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318(重点)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与目标贯彻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的注意点三点P319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点P321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了解)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P324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成性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第七章现代语文教学媒体P332第一节现代语文教学媒体概述一、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含义与特点1、现代语文教学媒体名词解释P3322、特点二、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分类与作用七大作用P338三、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选用原则与要求(理解为主,其中,第一点“现代与传统兼用原则中如何能做到两者兼用,需要着重掌握)P339第二节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名词解释P344第四编语文教师论这一编几乎不会有专门考点,但要讲内容理解透彻到位,学着灵活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运用到作答过程中。

篇四: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这是当然之理语文课是教育的一部分怎么能不顾到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因此应当由学历深能力强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孩子的人来教小学担当这个为孩子们一辈子打下坚实基础的工作

  《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

  《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卫灿金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以下分几个专题,分别转录《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中所选的叶圣陶、张志公、朱绍禹、于漪、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论述,所注页码均为原著页码。一、卫灿金教授的有关论述:1、关于语文的思维特征:“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却缺乏一种全面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多从语言的工具性方面看问题,忽视了它的思维特征和思维教育的功能以及人文教育的功能。”(自序,第3页)2、怀特海论思维训练:“凡是不重视有训练的智慧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着重号是原有的,引者注)。(转录于自序,第6页)3、卫灿金对语文思维教育的三点认识:“第一,要从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来认识语文学科的思维教育问题。”(第6页)“第二,要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坚持语言素质、思维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第8页)“第三,思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教师自身思维教育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第16页)4、关于语文学科在思维训练中的作用:“一个人的思维素质,主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学校各科教学的思维培养发展起来的。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思维素质的培养上负有更重要的责任。这一是因为思维的主要凭借是语言,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总是具体表现为语言水平上的思维素质,而语文学科正是这样一门教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如何进而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去思维、去创造、去表达、去交际的学科。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就是通过这种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训练得到发展的。可以这样说,在各门学科中,既教学生学习语言、又教学生学习思维,在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训练中既发展学生的语言、又发展学生的思维的学科就是语文学科。二是因为思维素质本身又具体包括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及平时所养成的思维习惯,语文学科思维教育这一综合性的特点又是其他学科不可相比的。”(自序,第7页)二、叶圣陶先生的有关论述:叶圣陶论思维教育有关文献1、叶圣陶论自主学习:“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决不专作讲解工作,从跑进教室始,直到下课铃响,只是念一句讲一句。我想,就是国文课,也得让学生自己试读试讲,求知文章的意义,揣摩文章的法则;因为他们一辈子要读书看报,必须单枪匹马,无所依傍才行,国文教师决不能一辈子伴着他们,给他们讲解书报。”(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卷,1941年发表,第87页。)2、叶圣陶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人不能虚空无凭地想,必须凭着语言来想。文字的依据既是语言,语言和思想又是二而一的东西,所以文字该和语言思想一贯训练: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写,分不开来。”(《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42年发表,第383页)“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46年发表,第399页)“我惯

  常说这么一句话,语言是思想的定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1953年发表,第637页)3、叶圣陶论思路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57年发表,第692页)4、叶圣陶论语言与思维:“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教育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发展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这是智育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学里,必须有完备的语言课程,进行严格的语言训练,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叶圣陶《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语文学习》,1958年第8期)5、叶圣陶论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现在大家都很注意语文课中的基本训练。基本训练确然要加强。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各门功课都和思维的训练有关,特别是语文课是着重训练思维的。”(《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61年发表,第177页。)6、叶圣陶论自主学习:“于此我欲进一言,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62年发表,第720页。)“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第721页)7、叶圣陶论自主学习:“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64年发表,第733页。)“‘讲’字我不甚赞同,而以为须令学生自求得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65年发表,第739页)8、叶圣陶论教学的提问:“教学的时候,似可多提问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待他们真答不出,然后明白告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73年发表,第740页。)9、叶圣陶论教师的引导:“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叶圣陶教育文集》2卷,1977年,第477页。)“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78年发表,第203页。)10、叶圣陶论教师学习语言:“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极关重要。思维要锻炼得经常有条有理,一步一步地想丝毫不乱,而且没有不相干的东西搀杂在里边,说出来的语言才是正确的有效的语言。试想想,如果无论什么级别、类别的学校里的教师全都经过锻炼,随时随地说的语言总是正确有效的,学生受到的感染将有多么深,受到的实益将有多么大。”(《叶圣陶教育文集》2卷,1983年发表,第551页。)11、叶圣陶最后论思维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这是当然之理,语文课是教育的

  一部分,怎么能不顾到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因此,应当由学历深,能力强,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孩子的人来教小学,担当这个为孩子们一辈子打下坚实基础的工作。”(叶至善等编:《叶圣陶散文乙集》,三联书店1984年版,1984年发表,第734页)12、(2004/10/22于临汾)三、张志公先生的有关论述:

  张志公语文思想有关文献

  说明:张志公著、孟宪范编:《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王本华:《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1、张志公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于如何培养、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无视它甚至压制它。”(《语文教学论集》,第148页,1963年发表。)2、张志公论语言与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承担者。我们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就是在训练思维;反过来看,不重视语言训练,实际上也就影响了思维训练。”(《语文教学论集》,第66页,1978年发表。)3、张志公论教师的引导:“高明的老师从来不把现成的东西灌给学生,而是设法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认识活动。他们的讲解总是既有所启发而又留有余地。”(《语文教学论集》,第99页,1979年发表。)“老师讲得少了,学生反而对这门课更加重视了,感到更有所得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第198页,1979年发表。)4、张志公论语文学科的现代化:“什么是语文学科的现代化呢?首先是语文学科的要求要现代化。要考虑现代文化科学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工作,对于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有的可能是古今中外共同的;有的可能是过去就有而现在格外突出了;有的可能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的要求。编选教材和进行教学,都必须从这些要求出发设计方案,决定内容,采取措施。古今中外共同一致的那些要求大家都会注意到,而后两种要求往往被忽视。研究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要着重考虑这两种要求。”(《张志公自选集》,第244页,1981年发表。)5、张志公论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就是阐述一些事理,举一些事例,引起对方的联想、想象、思考,这就是启发。所谓启发式,是教学用的一个术语,指的就是采取这种启发的办法进行教学,来代替完完全全由教师来讲,学生完完全全的被动的来听的这种方式。”(《张志公自选集》,第343页,1982年发表。)6、张志公论教师的讲:“满堂灌显然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说法。可是我们万万不能从这里得出来教师不能讲,教师一讲,或者教师讲的多一些,就是满堂灌了,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师就是要讲,得会讲,得善于讲,得讲得好,讲不等于灌。”“讲可以是灌,也可以不是灌。”“不是灌的讲法,就是启发性的讲法。”“教师不讲是不行的,教师不能当哑巴,教师的本领,相当大的一部分就用在讲上,教师就是要讲的。”“只要讲的能够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那就不能叫灌。”(《张志公自选集》,第343页,1982年发表。)

  7、张志公论文学教育:“我很重视文学教育。”“更重要的是文学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点时常被忽略。”“文学最足以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张志公自选集》,第297页,1994年。)8、张志公论智力:“什么是智力?智力的主要内容是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以及突破性。一个人能够迅速、准确地接受外界的刺激、信息,并经过分析、选择、判断,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这个人的思维能力就比较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比较聪明。”(《张志公自选集》,第316页。)“能动地让已经储存积累的知识相互作用,产生新的见解,新的成果,这才是智力。”(第317页)9、张志公论智力与知识:“知识丰富,对于发展已有智力,开发潜在智力,起着极大的作用。智力不是凭空发展起来或开发出来的,它需要凭借一定的基础,其中知识就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谈到开发智力,绝不可忽视知识教学。同时,智力水平提高了,对原储备起来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加以运用,实现知识迁移,甚至有所突破,从已知到未知,获得更多的知识。可见,开发智力和基础知识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明确,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是开发智力的必要基础。绝不能抛弃正常的教学,另外设计一套特殊的办法来开发智力。”(《张志公自选集》,第319页。)10、(2004/10/24于临汾)四、朱绍禹先生的有关论述朱绍禹教育思想有关文献说明:《中学语文教育概说》,朱绍禹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中学语文教学法》,朱绍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语文教育序文集》,朱绍禹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学语文教材概观》,朱绍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语文教育文存》,朱绍禹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朱绍禹文存》,朱绍禹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朱绍禹论阅读与智力的关系:“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首先取决于阅读训练,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它在发展智力方面之作用,并不低于数学课的计算训练。古今中外,恐怕很少有阅读能力低而智力高的人。这是因为智力的发展核心是思维,而思维又和语言密不可分,阅读正是思维和语言的双重训练,任何谋求智力发展的意向和计划都是离不开阅读的。”(《语文教育文存》,第197页,1983年发表。)2、朱绍禹论语文教学的本质:“迄今为止,我们把语文教学看得有些简单了,而实际上,比我们所认识到的要复杂得多。它之所以复杂,就因它不仅是语言训练,尤其是思维训练。”(《语文教育文存》,第209页,1984年发表。)3、朱绍禹论语文教学的“法宝”:“其实,语文教师手里掌握着一个最好的法宝,只是大家还不把它当作宝,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个‘法宝’,就是思维训练。”“过去的文道之争,读写之争,讲练之争,争得很激烈,但这都没有争到节骨眼上。没有语言与思维争,正表明了语文教育观的不健全。不仅把语文科看作语言教育科,而且把它看成是思维训练科,才是正确的语文教育观。”“现在应该好好研究,充分发挥思维训练的作用,语文教学要适应三个面向,最基本的问题是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智力。这是当今世界性的课题,学校的读、写教学也应进入新的时期。标志是:由记忆进入思

  维,由一般思维进入求异思维、横断思维、创造思维。”(《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法宝’》,《上海教育》1985年第9期。)4、朱绍禹论当今的语文教材:“如果以现代社会进程的需求来观察,它的缺陷虽说较少却较突出。举其荦荦大者,大概可以指出它的某种‘封闭性’和‘划一性’,而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个性的不足,自然不会不和它的缺陷有着直接关系。如果这样的认识没有大错的话,那么我觉得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教材的选编方面和思考练习的构思方面。”“在思考练习的构思方面,封闭性和划一性似尤为明显。”“当然,理解性思考是必要的,没有这一进程,就说不上是在阅读。但只有再进入评价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阶段,学生才可能从读者的地位(某种被动地位)上升到评论者和创造者的地位(主动地位)。”(《语文教育文存》,第88页,1986年发表。)5、朱绍禹论中国语文教育的演变:“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字型教育。及至本世纪初,则出现了第一次重大转变,即从文字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而近十多年来,又出现了第二次重大转变,即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这是一次意义更重大的历史性转变。”(《语文思维培养学·序》,1994年发表。)6、朱绍禹论语文训练的中心:“语文训练当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朱绍禹文存》,第563页,1997年发表。)“重视思维训练,强调智能训练,应是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采取的观点和态度。”(第564页)“在注重语言教学的同时,把语文教学也引向思维教学之路,这可能已是一种潮流,至少在先觉者的认识上是这样,许许多多教师的实践也是这样。事实上,时至今日,任何富有成效的语文教学,都必定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步,都必定要抛弃语言训练的单一性而驶向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的轨道。”(第564页)7、朱绍禹论语文学科的本质观:“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同对语文科是工具性学科和思想性学科等的认识一样,这样的认识也是语文科的一种本质观。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视,是众多国家的现状,也是世界性的趋势。”“语文科的目标有三:知识、能力、思想。思想目标虽属重要,但它不是设科的基本出发点,而知识和能力目标的主要内容,则是语言知识和逻辑知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在知识能力二者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无疑占有决定性地位。”“在语文科中,语言和思维往往二位一体,密不可分。”“当然,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极大的理论问题,在脑科学还未得到更高的发展之前,认清这一点是困难的。不过语文科中的问题,主要是语言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问题,其着眼点在语言和思维的实际方面,而不是理论方面。”(《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6页。)8、朱绍禹论自主探究:“指导学生自己去揣摩,经过思考,去锻炼把握主题思想的能力,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十分重要。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得出结论,以至养成学生依赖的心理和习惯的教学方法,是把有价值的过程变成没有价值的了。依赖的心理和习惯,来源于不当的教学方法,理应由教师去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法》,第91页。)9、朱绍禹论作文教学:“可以说,作文教学在听说读写四种教学活动中,是能够最有将地发展学生语言力和思考力的教学活动。”(《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48页。)“纵观作文教学的历史,过去一向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得益不多,教师付出的劳动却很不少。”“实际教学效果表明,与其都由教师代劳,不如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的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再思考、

  再加工,他们的印象深,理解透,收获大。因此,应该以指导学生批改为主,教师批改为辅。凡是学生能改的,教师不改,指导学生改;学生不能改,教师可以又改又批,仍然启发他们思考。”(《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95页)10、朱绍禹论学生讨论:“在读文课中,引导学生参加讨论,不仅是发展思考力的极有益的方法,也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实际上,学生在讨论方面可能受到的训练,远比单纯听讲和机械练习有价值得多。”“当然,也不要过于热衷于这种方法,如果常常占用较多时间,就会影响讲授和练习。”(《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26页。)11、朱绍禹论自主学习:“从方法论来说,重要的不仅在于把有效的方法加以分类,而且在于强调指出这些方法的精神实质。这个实质就是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之积极思维,发挥创造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批判过去和现在都起支配作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提倡富于启发性的讲授、提问、讨论、研究、观察、练习和视听等教学方法,由教师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疑难,完成课题。这也就是把以死记硬背和过量练习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观转变为以指导学生自觉自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观。”(《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54页。)12、朱绍禹论提问:“记忆性提问是必要的,它能促使学生记忆基础知识和基本事实。„„但提问主要应该是思考性提问,它能促进学生自己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考,它可引导学生自己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间的联系,进而做出比较和评价。可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提问,学生经过思考回答问题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心理活动。”(《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64页。)13、朱绍禹论优秀教师的特点:“其先进思想一般表现为,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使学生处于主体的中心的地位,着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进行发展独立思考、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最少保守性和封闭性,而多进取性和开放性。”(《语文教育序文集》,第2页。)14、朱禹禹论有成效的语文学习:“富有成效的语文教学,必定是不独致力于言语能力的提高,还应从言语活动中发展人脑的思维功能。”(《语文教育序文休》,第27页。)15、朱绍禹论语文学科:“我们总是说语文科是工具学科,其实所谓工具科目不过是个比喻的说法,并没直接回答语文科到底是什么。倒是说它是语言和思维学科,那才是确切、恰当不过的。”(《》)16、朱绍禹论语文教材:“许多时候,学生只是自己阅读语文教材,就足以获得语言的和精神的营养。”(《中学语文教材概观》,第11页。)“语文教科书的现代化,不单意味着获得有关现实生活的知识、经验和感受,还要使学生学习到观察方法、思考方法和感受方法。”(第25页)“我国语文教材发展史,其历史轨迹大致可以表述为:从古代的文字型教育到现代的文字——语言型教育,再从文字——语言型教育到现当代的语言——思维型教育。未来的语文教材的类型,需要我们沿着这条轨迹去寻求。”(第40页)“依据语文教材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未来的语文教材应该是更具有现代性的语言——思维教材。这种教材的语言能力结构和思维能力结构应该更富效益;这种教材应使学生能更恰当更有力地运用语言,和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思考。在未来,在教学目标中,思维能力目标即使不比语言能力目标更显著,至少也要摆在同等地位。”(第41页)17、(2004/10/24于临汾)

  四、于漪先生的有关论述:于漪语文教育思想有关文献说明:《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追求综合效应》,于漪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于漪著,《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1、于漪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人们在进行思考时,要借助语言,没有语言,思想无法表述,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因而,在进行能力训练时,须坚持语言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2页。)“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第194页)2、于漪论启发式教学:“要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把课上活。要善于点拨,点在问题的关键所在,点在学生的心扉上,洞开学生的心窍。要善于开动学生思维的机器,让他们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心想,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有一种误解是:教师一提问,学生举手如林,答得滔滔不绝,就是启发式。其实不然,课文有深浅,问题有难易,如果都像按电钮一样,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学习的实际。”(《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72页。)3、于漪论课堂效率:“一堂课教学效率高不高要看学生在课内是否活跃,当然这不是形式主义的,按电钮式的活跃,而是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的真正的活跃。做到这一点,在于教师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68页。)4、于漪论课堂上的思考探究:“‘学而不思则罔。’设计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促进他们开动脑筋,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75页。)“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第195页)“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第195页)5、于漪论探究:“思维从发现问题开始,但要不断深入进行,却有赖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逐步展开。教师激疑、生,要注意设置辨疑、析疑的条件与气氛,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比较,分析,判断,推理。”“教师千万不能因赶进度而丧失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再说,教师不是所有的方面都超过学生,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常常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火花。这种火花是思维进入最佳状态的结晶,教师敏捷地抓住这些火花,把它在全班学生心中点燃,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效果会大大加强,可以说是拨亮一盏灯,照得通屋明。”(《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97页。)6、于漪论学习中的建构:“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知识小仓库里的知识,使其运转,发挥作用。学生的基础不是零,他们有知识库存,即使是程度差的学生也是如此。温故而知新,启发他们运用旧知识,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98页。)

  7、于漪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主导作用绝不是包办代替,把学生抱着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门扉,使他们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进入求知的佳境;在于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心想,能否主动地提出疑难问题,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又能否独立分析,并能否提出创造性的见解。”(《于漪语文论集》,?)8、于漪论听说训练:“一个学生练口,其他学生认真听着,讲者积极思维,力求把要介绍的内容说得清楚明白;听者同样积极思维,对讲的内容作出反映。这对发展学生智力,训练学生思维很有好处。”(《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357页。)9、于漪论作文中的讲评:“讲评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极好时机,凭借学生自己的材料培养他们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学生有贴肉之感,效果有时比学范文还强。一篇好作文在其他学生身上可产生连锁反映。”(《于漪语文论集》,第502页。)“一堂讲评课选择几个学生未思之处逐层深入地进行点拨,不仅使课的容量充实,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准确度、灵敏度都进行了有益的训练。”(第521页)10、于漪论教与学:“‘教’不是统治‘学’、代替‘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为学生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的火花吹氧鼓劲。”(《追求综合效应》,第71页。)11、于漪论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读、写、听、说只是语文能力的外部形式,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进行思维的能力。”(《探索语文思维培育学》,《光明日报》1995年2月23日。)12、于漪论教育的最大可悲:“我教了一辈子学,深切感到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可悲的是把学生变成操练机器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一架操练的”五、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论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有关文献

  说明:《帕夫雷什中学》,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1999年重印本)。《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蔡汀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给教师的建议》,第10页。)“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第10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50页)2、苏霍姆林斯基论思考:“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

  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给教师的建议》,第24页。)3、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课:“多年的经验表明,有必要给学生上一种专门的‘思维课’。”“所谓思维课,这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给教师的建议》,第99页。)4、苏霍姆林斯基论词的教学:“如果词不是作为创作的手段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缺乏领会力。”(《给教师的建议》第142页)5、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素养:“阅读和面对书籍思考,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需要。这一点对于培养思维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维素养,也就不可能有对学习的渴求和不断掌握新知识的愿望。”(《给教师的建议》第167页)6、苏霍姆林斯基论思想自主:“我坚定地认为,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有着非常严重的缺点:没有足够的智力的训练,也就是说,没有进行足够的专门的工作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3年,得到一条信念:必须把儿童的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作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创造自己的思想。”(《给教师的建议》)7、苏霍姆林斯基的三个支柱:“现在的学校的整个教学和智育的体系,需要从根本上加以科学的改善。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三根支柱上。”(《给教师的建议》第179页)8、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与智力:“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本句要加上着重号)”(《给教师的建议》第202页)“还有一种危险:在大脑两半球皮层里发生的过程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期没有学会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或整个句子,他以后就再也学不会这一点了。”(第202页)“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第436页)9、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与疑问:“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牢记着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是从学生已知的东西讲起,善于从已知的东西中在学生面前揭示出能够引起他们的疑问的那个方面,而疑问的鲜明的情感色彩则会产生一种惊奇感,引起学生探索奥秘的愿望。这种愿望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是思维的情感——意志的源泉。”(《给教师的建议》,第438页)10、苏霍姆林斯基论智力发展与教学技巧:“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并独立地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给教师的建议》第438页)11、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与自然:“为什么儿童的思想如此贫乏呢?我仔细地倾听和思考着儿童的言语,有一个信念逐渐地在我心中形成:这就是我们,教师们,没有教给儿童思考,我们从儿童入学最初几天起,就在他的眼前把

  通往周围自然界的迷人世界的大门关上了,于是,儿童再也听不到小溪的潺潺的流水声,听不到春天融雪的滴水声,听不到云雀的歌唱声了,他只能在背诵关于这些美好事物的那些干枯乏味的、毫无色彩的句子。„„不,不应当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我们忘记了知识的最重要的泉源——周围世界、自然界,我们强迫儿童死记硬背,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迟钝了。”“我开始把这种到自然界去上的课称为‘到活的思维的源泉那儿去旅行’。这种课逐渐地在目的上、儿童脑力劳动的形式上越来越丰富了。这首先是一种思维课。”“词——这是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它是任何别的东西不可取代的。自然界——这是思维取之不竭的泉源,是发展智力的学校。”(《给教师的建议》第453页)12、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521页)13、苏霍姆林斯基论智力生活背景:“消灭负担过重现象不能靠机械地缩减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而要靠学生智力生活的内容和性质,要靠丰富那个衬托学习活动的智力生活背景。”(《帕夫雷什中学》第294页)14、苏霍姆林斯基论死记硬背:“做到使学生不通过专门的背诵就牢牢记住规则(定义、结论)——这是教学技艺的一个很宝贵的特征。我们根本不允许在低年级死记规则,同样也不允许用询问规则表述法的方式检查知识。”“有时还让学生把他没有理解的那种表述法从脑子里抛弃掉,忘掉,一切都重新开始——深入思考实例和现象的本质。”(《帕夫雷什中学》第308页)15、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的学习:“作为劳动的学习的实质就在于,人愿意动脑筋,有一种想进行思考,想完成其中有许多困难的智力任务的愿望和志向。如果人的精神生活中充满着对自己的力量的乐观的信心和自尊感,这正是一个人能享有的东西——脑力劳动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101页)16、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人的智育,只有当教师把自觉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看做是发展认识力、创造力和思维(灵活的、生动的、好钻研的、探求的、永远不以已知的为满足的思维)的手段时,它才得实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119页)“我们认为,使脑力劳动带有研究性质具有重大的意义。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研究、对比,竭力在改造自然界的道路上迈出哪怕是很小的一步。”(第121页)“只有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儿童才能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劳动,而自己则是一名劳动者。”(第616页)17、苏霍姆林斯基论观察与思考:“让儿童在观察的同时思考,又在思考的同时观察——这是使儿童表现其天才的极为重要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128页)18、苏霍姆林斯基论语言与思维:“青年人的积极思维是与语言的发展分不开的。学生到这一年龄时,不仅意识到明确无误的语言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而且努力做到彻底、深刻地分析思维目标,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思想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473页)19、苏霍姆林斯基论创造能力:“学生的学习首先是一种智力劳动。由于这种智力劳动,学生才能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获得知识和实践技巧。如果在智力教育中不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智力放在首位,那么实质上也就停顿了

  个人和集体的智力活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642页)“要把一个儿童能说出自己的(自己的三个字要加着重号)词汇的那一瞬间,当做教育活动中的最重大的创造性的发现。就在这一瞬间,这个儿童又向自己智力发展的阶梯登上了一级。”(第663页)20、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的重要性:“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吧。要善于在读书时思考,在思考时读书。做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和孜孜不倦的求知者吧。思维是最复杂的劳动。学校里给予你知识,是为了使你学会去猎取新知识。要活在有思维的世界中,要理解思想。凡是不愿思想的人,归根结底会丧失理解。”(《苏霍姆林斯基选集》2卷第336页)“根据思考的需要,青少年应当加倍地去阅读,要大于教科书向他所提出的阅读要求,这就是我多年的教育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第336页)“对于感情,形象地说,是需要丰富的食粮的,这种食粮就只能是思维和思想。没有思维、思考、思想,感情会变为微不足道的东西。”(第445页)21、苏霍姆林斯基论问题与思考:“思索、思考,只有当它的目的十分明确,也就是说,思考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时候,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第69页)22、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思考:“要想使学生成为一个善于思维的人,就要求您带着思维去接近他们,用您童心未泯的好奇心,强烈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作为思想者的自豪感去感染他们。”(《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第739页)“学生要做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会贯通。真正的学校应是积极思维的王国。”“好奇、探索和求知的火种就在每个少年的心中,只待教师用思维之火去点燃。思维之本,就是教师点燃的好学之火。能够担当向儿童展示思维之美妙绚丽角色者,惟有教师。”(第829页)

篇五: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

  ThedocumentwaspreparedonJanuary2,2021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朱绍禹版第一编语文课程论(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其是字体加重部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3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3、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很少考)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二、语文课程的地位(很少考)第二章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第一节语文教程的理念(P22)一、构建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

  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A、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应用性;B、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C、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P25)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3、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P28)二、构建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很少考)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2、语文课程的国际性;3、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相融会;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重点章节)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一)意义:“语文教材”名词解释P36(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P38)(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都要记清楚)

  (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P43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多元性实践性(各个点的基本内容都要掌握)(四)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与文字表达(很少涉及)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1、语文课程资源名词解释P482、分类(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二、语文课程的利用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谐性原则)2、语文素养概念P52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语文教师概念

  (二)社区资源(三)家庭资源(四)自然资源(五)网络资源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一)策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二)途径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名词解释P61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

  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一)基本方式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需要理解。(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法和题型出试卷的基本程序P69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评价名词解释P70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1、发展性评价名词解释P732、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七点要求,其中第2、3点的详细内容需要注重把握)3、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几大。方法需要了解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是灵活运用)第五章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这一章很少考),但需注意P80,语文教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段落。第二编语文课程论这一编基本不会有考点出现,都是统计性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第三编语文教学论第一章语文教学论与语文学习论第一节语文教学论

  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的行为方式有:呈现、对话、辅导等。辅助的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二、语文教学论的任务P132三、语文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五大方法了解一下即可)第二节语文学习论一、语文学习的性质语文学习名词解释P137二、语文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名词解释P138发现学习名词解释三、语文学习的内容四、语文学习的过程P139(其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着重理解)五、语文学习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章语文教学原则(重点章节)语文教学的原则名词解释P141第一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必须坚持以言语训练为中心、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

  二、贯彻原则的途径P143第二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1、语言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2、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第三节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组成语文能力。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第四节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则P151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依据第三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理念与阅读教学理念一、阅读理念(理解)二、阅读教学理念1、对话互助理念2、自主性学习理念(重点)P158最后两段重点3、培养阅读能力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P160

  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一、体验和感悟的性质与意义重视体验和感悟生成与发展的必要性:四点。二、体验和感悟的目标体验,是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这部分注重理解,灵活运用)三、方法四、生成体验和感悟的原则第三节阅读教学的层次与角度一、问题意识与提问意识(一)培养问题意识语文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意识,能够提出问题,进而寻求问题的答案,才会增长智慧,科学才能进步,社会才会发展。(二)讲求问题策略二、阅读教学的层次P169直觉的阅读;理解的阅读;评价的阅读;创造性阅读。名词解释要理解。三、阅读教学的角度P170多角度,多层次。理解一下这部分内容。第四节阅读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语文教学模式名词解释P175二、我国的阅读教学模式(理解并掌握其教学阶段,程序以及优缺点)(一)三段六步教式重点P177(二)四部教段(三)三步教段(四)读、议、练、讲模式(五)读、划、批、写模式第五节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这章节内容,特别是“教学策略”部分需要再理解熟记后,灵活运用。主要运用于在案例分析题中)一、记叙文阅读教学(一)文体特点(二)中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心理特点(三)记叙文的教学策略P1901、引导学生根据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学习A抓住要素: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了解叙述对象(六要素的着笔有强有弱,其中人物、事件不可或缺)B找出线索:探明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掌握作者是怎么写的,从而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C找出意图,明确中心,从而思考为什么这样写D分析表达方法,掌握语言艺术,并指导运用

  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教育A情景体验B人物情感C词句深意D情境教学E研究性教学二、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P196)三、议论文很少考第六节古诗文阅读教学第七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第八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六七八这三个章节,理解即可,考试很少涉及)第四章作文教学很少考第五章口语交际教学很少考第六章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318(重点)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与目标贯彻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的注意点三点P319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点P321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了解)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P324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成性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第七章现代语文教学媒体P332第一节现代语文教学媒体概述一、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含义与特点1、现代语文教学媒体名词解释P332

  2、特点二、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分类与作用七大作用P338三、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选用原则与要求(理解为主,其中,第一点“现代与传统兼用原则中如何能做到两者兼用,需要着重掌握)P339第二节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名词解释P344第四编语文教师论这一编几乎不会有专门考点,但要讲内容理解透彻到位,学着灵活运用到作答过程中。

篇六: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

  第二章语文教材理论

  语文教材是对语文课程开发的产品,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凭借.语文教材理论是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本章将对语文教材的内涵、功能、构成要素、结构类型和现行语文教材版本等作具体探讨.

  第一节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

  一、语文教材的内涵语文教材,即供语文教学使用的材料.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说过:"国文科是语言文字的学科,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外,并无固定的内容的.只要是白纸上写有黑字的东西,当作文字来阅读玩味的时候,什么都是国文科的材料.〞广义的语文教材包括:语文教科书〔课本或教本〕;围绕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语文教学指导〔参考〕书、实验指导书、补充读物和练习册;用于语文教学的投影仪、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以与卡片、挂图、图表和其他直观教具等.狭义的语文教材专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朱绍禹认为,语文教科书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的、编排好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简化了的系统反映语文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语文教材的概念,可做如下解释:"语文教材是承载与语文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媒体系统.〞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二、语文教材的功能语文教材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的方面而言,有下列四项功能:〔一〕凭借功能.众所周知,语言是工具,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载道的社会交际工具,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就要对他们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一般都是典X的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载道的结果.学生要了解、掌握运用语言的法则和规律,就必须认真阅读、品味这些作品,研究它们是怎样表情、达意和载道的.因此,语文教学要加强基础,传递文化,培养能力,养成习惯,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等都离不开语文教材这一凭借物.特别是语文学科既不像历史、生物那样属于反映型的学科,也不像数学一类抽象型学科,而是属于侧重于技能、技巧培养的应用型学科,

  1/8

  .

  只有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才能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所以,凭借教材学,凭教材练,对语文学科尤为重要.语文教材的凭借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二〕示X功能.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运用随处可见,语文知识到处可学,语文能力随时可练.语文教学挑选典型规X的作品作为教材的主体,意在通过定向的规X的语文训练,使学生集中地、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材必须具有示X功能.除了课文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示X功能以外,语文教材还必须具有包括训练的难易深浅在内的示X功能.我们知道,语文能力是有层次的.而中学语文教学培养的语文能力则着重于基础的、规X的能力,这种能力应是语文能力向高层次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更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基础能力.这样,中学语文学科要培养的语文能力便成为学生个体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础.为确保这种全面的基础性,语文教材必须是基本的、规X的.即便是高水平的名家名篇,在语文教学中也只取其基本,作"一瓢饮〞.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打好基础,以利于将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语文教材的示X功能,还表现在选文不能过难或过易,教学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训练不能过繁或过简,作业不能过深或过浅……总之,语文教材应该是表达思想的X例、运用语言的X例、语文训练的X例.

  〔三〕教育功能.语文是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既无法也不应回避"情〞、"意〞、"道〞的内容.同时,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规律全在于交际,因此他们必须具有明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和端正的品德.语文教学中情、意、道决非是外加的,加强思想情感、道德意志和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教学具有教育性,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主要凭借语文教材加以实现的.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道德意志教育和精神陶冶的内容.入选教材的典X文章,有的蕴涵着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支柱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具有反对剥削、反抗压迫,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的表达无私忘我献身于人民的高尚情操;有的则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等.教学中,我们只要紧扣这些教学内容,根据语文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细水长流地教,"润物细无声〞,语文教材地教育功能是不难发挥的.

  〔四〕发展功能.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表明,教学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

  2/8

  .

  的实质在于,教学是发展的因素,发展是教学的因素;但教学并非发展,发展也不等于教学.当教学的内容和物质手段具备一定条件时,教学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于它自身直接结果的东西,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一种物化.好的语文教材为学生语言的发展选择和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的语言不断地从贫乏走向丰富,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呆板走向生动.语文教材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它对学生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以与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所起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作为运用语言的活生生的典X例子,不仅是作家智力活动的结晶,也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一把把钥匙.语文教学要凭借语文教材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但听要集中注意力、灵敏吸收,要记忆、联想;说要快速地组织语言,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句式;读要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写要立意、构思、选材、组织,这一切都是紧X的智力活动.离开了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就成立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节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部,一般都包括着四个相互联系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前后连贯形成四个系统,即X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助读系统.这四个系统的编组,形成一套教科书的基本结构.

篇七: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导读:一、语文教学有序与无序的现象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科学有序的,它体现在学科目标是

  标准的,学科内容是规范的,知识的分类是严谨的,语、修、逻、文,字、词、句、段、篇,既突出重点,又覆盖全面。课文选取的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课文体系既体现了综合性、实用性,也体现了序列性,纵向注意训练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横向注意知识点互相渗透、相辅相承。

  语文教学的有序性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总体上说,无论教师教学还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向无限;学生思维过程也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就教学方法看,各种程式化的教学法应运而生,语文能力训练亦呈层次化,包括听、说、读;写,观察、联想、想象,综合、概括、比较等等。

  语文教学有序性还体现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上。课前预习,课堂安排,课后复习,学期计划,每月部署,都可以统筹安排,量化管理。近年来实行的标准化考试,精确的双向细目表,十分讲究的效度、信度,无疑都是语文考评科学化的体现。

  语文教学也是无序的,无序性表现在教材上,现行语文课本都是“文章选集”,虽然总体看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也是遵循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但它毕竟是由一篇篇并不连贯的文章组成的,和其它学科相比(比如数学),语文前后课文之间并不存在严密的科学序列。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数学课前面一章没学懂,后面一章就无法听;前面的公式定理不会,后面的习题就做不出来。而语文课却并非如此,《雨中登泰山》没讲,并不妨碍你学《荷塘月色》,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语文课的一个特点,所以说语文课缺乏这种一环紧扣一环的约束力。

  语文教学的无序性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随机性。语文课的主观性、审美性、多义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随机性。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的主观色彩特别浓,同一个问题往往可以有多种答案,对一篇课文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写作更是如此,在保证合乎基本规范、原则的前提下,反对干篇一律,主张各抒己见,主张创新。而学生虽然同在一个年级、班级,语文程度各不相同,而且他们的个人趣味、欣赏要求、审美习惯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因此高明的语文老师,他们的课堂教学总是不平衡的,不可能是绝对有序的,因为他们总是以学生为主体,总是干方百计地激活学生,学生活了,偶然性、随机性的情况就会不断发生,甚至异峰突起,高潮迭出。一堂语文优质课的轨迹,就是一条波浪线,一条心电图式的曲线。任何“一刀切”的教学设计,不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追求课堂教学的绝对平衡有序,只能是把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约化”,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慢慢变成机器,思维在教师的指挥棒下钝化。

  语文教学的无序性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自由性,这是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与随机性所决定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自由度比较大的创造性活动,为了达到某种教学要求,教学的途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传授式、启发式、点拨法、发现法等等。我们并不只依靠某一种途径和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我们更没有必要不顾主观、客观条件去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比任何学科都更依赖教师的个体素质。朱绍禹先生对此有过非常精辟的分析:“语文教学是个人技巧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是通过个人的观察和实践才能得到。而这种实践又多半无法按一定的法则来进行。而要由实践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个性来决定。它牵涉到许多变项,既使人们了解这些变项的性质,却不能给它定量定序。”(朱绍禹:《语文教育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l

  991年版,第9页)他这番简明的分析说出了其中的原因所在。二、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我认为科学是语文教学的学科基础性质,艺术是语文教学的教法主导。和其它学科一样,语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的语文教学思想,系统的语文知识,总体上循序渐进的教学进程,序列化的智力培养、智能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这些不变量,奠定了语文教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基础。和其它学科不一样,语文教学强烈的主观性、鲜明的审美性、课堂教学的相对不平衡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等诸多的不变量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存在一劳永逸、机械不变的教学模式,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是以艺术为主导的。美国斯坦弗大学教授、教育艺术论的一位重要人物埃斯纳在其1985年出版的《教育想象》一书中认为:“教育是艺术,第一是由于教学可以运用自己的技巧和能力,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使师生双方都能感受到一种美;第二是因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像画家、作曲家、演员和舞蹈家一样,是根据行为过程展开的性质来作出评价和判断的;第三是因为教学不需要受事先安排好的行动程序的束缚,教师必须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来应付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料和始料不及的事件;第四是由于教学的成绩常常是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转引自王长纯《当代西方教育艺术论初探》,载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第4期)埃斯纳的观点是认为教育不仅从方法技巧上,而且从教育的特点、内容诸方面看都应视为艺术,这一看法对我们认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不无启迪。

  科学与艺术二者不可偏废,华东师范大学谭惟翰教授曾借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评论梅兰芳表演艺术的一句话,说出了语文教学中科学与艺术和谐统一的关系,这就是“有规律的自由行动”。人们常说语文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一个“法”就是“有规律”,可以理解为教学的一般原则,也就是教学规律;第二个“法”字是某种特殊的方法,“教无定法”就是“自由行动”。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的特点就是根据普遍性来处理特殊性;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就是用教学的特殊性去体现教学的普遍性。语文教学能够做到有规律地自由行动,就是“得法”,是语文教学艺术已趋炉火纯青的标志。画家石涛曾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至法也”。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静止的、僵化的有序结构,不是处于封闭状态之中,不是不同外界发生关系的孤立结构。语文教学是一种无序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与有序相统一的结构,是一种活的运动着的有序结构,它的秩序性与外界有密切关系,是依靠同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来维持和发展的。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向学生输送各种信息包括从理论界、现实社会吸取信息,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的过程,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信息交流,使语文教学界呈现出一种有条不紊、有计划、有步骤的“有序”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活力、运动发展、波澜起伏的“有序”状态。它不断地由无序转变为有序,同时又不断地打破有序,从而出现新的无序,进而追求新的有序,每一个过程都是一个进步,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上升,它永远没有绝对静止的有序,但它也永远不停地追求有序。

  (二)原因之一:它属于人文科学语文教学是个综合性的交*学科,它隶属于人文科学,其内

  容又几乎涉及人文科学的各个方面,它既是科学,就应该“科学化”,就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它又是“人学”,应该“人文化”,同时必须遵循“活”的艺术的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是语文这门学科应该致力的目标。

  近年来,科学主义思潮对语文教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语文界一些专家、老师追求有序,追求语文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内容的体系化、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程序的系列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教学评估的标准化和教学管理的机械自动化,试图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他们设想经过努力,最终达到解决语文教学的规定性和精确性这两个难题,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他们注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重传授系统知识,开发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却不注重学生的兴趣、价值,轻视情感经验的积累,轻视情绪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固定程序、操作规则及方法,把教学过程视为纯粹的认识过程、理性过程、逻辑思维过程。也就是重视科学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

  但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语文界一些专家、老师高扬人本主义的大旗,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价值”实现,重视非智力因素,着重于研究如何摆脱对学生的束缚,使他们获得自由、获得解放,然而却忽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知识的传授、正规技能的培养;重视开发潜能,重视人际关系、情感交流、情意发展,而忽视程序、环节、操作方法,忽视技能掌握,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看成是纯粹非理性的、情感体验的、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过程。总之,重视人的因素,而忽视科学的因素,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即培养人的功能),轻视教育的外在价值(即社会功能)。

  受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思潮影响的语文教学界的这两种矛盾状况,就其观念而言,我们可以借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概念来说,前者实际上有意或无意推祟一种工具理性,后者实际上则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信奉一种价值理性。前者重视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技术观点,后者过于看重价值实现。二者均含片面性,不尽正确。

  推而广之,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现代都是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全人类其实都面临协调功利和理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的问题。当今的中国教育界亦是如此,由于特殊的历史处境,经过一个阶段的隔离和沉睡,一朝醒来,发现人家已经比我们走得快,走得远了。经济落后、技术落后,刺激着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敏感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下,留给他们冷静思考的余地相当有限,甚而失去了理性的从容与智慧的远见,而越来越热衷于各种各样能立竿见影地“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模式,试图以此来解决一个实际上根本无法一下子解决的历史性问题。“功利”和“效用”成了最高的价值标准,放弃了属于终极价值的东西,而拣起了属于工具价值的东西。

  这样一来又反过来了刺激了另外一些深受传统的人文思想影响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针对工具理性的泛滥,痛感价值理性的失落,极力贬抑唯“利”是图、唯“用”是举,试图还理想于教育,还人文于教学,关心永恒的价值。

  追根溯源,我们知道他们分别受“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两种教育思想的影响,前者把教育与社会视为一体,试图通过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操作去达到把人融于社会的目的;后者把教育与社会分离,它以保证教育人文化的宗旨达到使人从社会中摆脱出来,以人的完善达到社会完善之目的,二者指导下的教育改革都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割裂开来,它们都在一个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功能、价值,也都在另一个方面忽视或拒斥了教育的功能、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其教育改革的成功可能性相对要小。它们的经验教训在于:除认知和学术能力的发展外,应更多地注意所有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情感发展、人格发展、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教育发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的客观规律在昭示人们,现代教育必须适应现代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因为现代教育有别于以往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它跃出了教育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藩篱,与现代生产的发展形成密切的依存关系。但是,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政治的需要,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自身的发展完善也同样是其重要内容和标志。人的现代化与科技、经济的现代化都是现代社会并行不悖的目标。人自身的发展完善、人的现代化,绝不是仅用科学知识就能实现和就能度量得了的。单纯功利主义、经济主义的教育观只能有损于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反转过来影响它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改革既不能忽视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忽视使年轻一代形成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意识。

  教育价值的多元性,要求教育改革必须把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以及人的精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与社会一体,科技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一体,国际教育思潮显示了这一趋势,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学会生存》为题告诫人们,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乃至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它是以社会经济需求来规范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个人教育的选择。到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思想从学会生存走向学会关心,它要求把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放在与人的需要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方面上,注意到受教育者的需要,引导受教育者去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全球生态危机。一句话,从人自身的角度发散开去考虑教育改革。这个转变的意义是重大的,它表明,忽视人的发展的需要,或忽视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都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能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总体选择。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已经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趋势,美国著名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技术决定论是危险的,我们周围的高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需要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这是象征我们需要平衡,这是象征我们需要平衡物质与精神现实的原则。

  上面我们从社会背景的角度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当今时代要求下必然的选择。

  (三)原因之二:它和认知风格有关从认知的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界两种矛盾状况和专家们、教

  师们的认知风格有较密切的关系。理论告诉我们,理性型的人喜欢根据已知的事实行事,愿意采用标准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直觉型的人对灵感的依赖更甚于对经验的依赖,并且喜欢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思维型的人是通过逻辑性地分析来做出判断,并且不易显露过激的情感;情感型的人倾向于把判断建立在主观的价值观念之上,并且对于别人的情感特别敏感;判断型的人喜欢有计划、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并且喜欢通过提供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感知型的人对资料的选取比对问题的解决更感兴趣,因为他们不满于固定的模式而尊重对刺激作自主性反应。教师认知风格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他们在同时受到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冲击下的不同抉择,树立不同的目标,接受不同的影响,采取不同的策略,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影响了他们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正因为人们在做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出决策时偏爱不同的价值系统,所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可以被看作是教师认知倾向的直接结果。有人作过实验,在思维和判断测量中获得高分的教师,倾向于由教师来计划和控制的教学方式,而在直觉、情感、感知测量中获得高分的教师,更乐于采取灵活、主动的教学风格。

  语文教学中有序与无序的两种矛盾状况都是片面的,但都含有其合理的因素,把它们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又注重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代表了有关教学的一种最完美的解释,同样也代表了有关在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强调学生的自我尊严以及激发一种内在的学习热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技能和认知技能的教学能力的一种完美的解释。鲁迅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鲁迅总是被看作一个彻底的反传统的形象,然而面对活生生的人,鲁迅便自然地表现出东方伦理亲情的人伦意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何如不丈夫”两句话,是他个性最完整而简洁的概述。鲁迅的教学风格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的统一:一方面是对旧的教育方式的清算,呼唤以全新的科学的教育取而代之;一方面又反对将教育沦为技术性工具,而主张把教育对象作为活生生的人看待,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当然,我们说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就语文教学的整体而言,而且认为综合统一不是机械地拼合,而是各种因素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有机地结合。各种被综合的因素或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成分,在整体中决不是等量齐观、干篇一律的,而必然是多样的,因为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外部条件各不相同,内部的目的、课程、教材、方法和形式各有特点,教师和学生又都是各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每一堂课便有自己的特点,而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课就会有干差万别。一方面,每一教学活动都是活生生的丰满的整体,另一方面组成教学体系的又是极其多样的个体,在一般教学实践中,在语文课堂里,有的可能理性成分强些,有的可能情感色彩浓些;有的可能操作性强些,有的可能思辩性深些;有的可能逻辑性强些,有的可能形象性鲜明些;有的可能侧重分析性,有的可能更重视整体;有的可能更多体现出科学性的特点,有的可能更多地体现审美性的特点;有的可能更多地体现技术性特点。由此看来,我们切不可机械绝对地看问题。

  三、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处理好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一)应该注意的倾向

  有人这样说,中国文化存在着一个“秩序情结”,热衷于对“序”的追求。由于社会对成绩实效的高期望,以及高考升学诸方面的压力,现阶段语文教学界普遍存在着对“序”的追求,表现为:热衷于创立种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诸如“三阶段教学法”、“五步骤教学法”、“六步骤导读法”等等;在语文教学管理上执着于创设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事无巨细,一切都在严密的计划安排之中;在经验学习上,出现了一种“明星”效应,热衷于围绕“明星”搞一种较大规模的临摹行为。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第一种情况至少有两个长处,它为语文教学界渲染了一种比较浓的研究气氛,迄今为止,从未有过像现阶段这样有如此众多的人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它为真正科学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问题也是很明显的,这一类的教学研究虽然热闹,但不精彩,限于时间、地域、人事诸方面条件,还不能从根本上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教学的主动脉搏。

  第二种情况其序列化的管理系统虽然完整,其所带来的学生语文成绩虽然耀眼,令人为之眩目一时。但冷静思考一阵,就会发现他们把序列化管理走向了极端。教学活动是十分复杂的,既是明确的,又是模糊的;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有些可以量化,有些不可以量化,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人,不是物,不是机器,语文教学管理同样也是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他们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这一点,撇开一方,以一方替代双方,走向极端,以他们所找到的“序”覆盖了语文教学整个过程。在这样一张密而无缝的大网里,学生只能一切按计划行动,教师这样安排,不是把他的教育对象作为十二三岁或十四五岁的学生来看待,而是作为机器来对待。绝对地整齐划一,绝对地步调一致,是一种刻板的“序”,机械的“序”。

  我们固然要分数,要成绩,但我们不能只取分数提高这一功利价值,我们要综合辩证地考察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取学生全面发展、人格健康这一价值。

  第三种情况,近些年来,语文教学界涌现了不少明星,这无疑使语文的星空更加灿烂。由于人们对明星的崇拜,特别是许多老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出于一种真诚的学习愿望,(面对语文越来越难教的实际问题,很多教师深感力不从心,很想取点“真经”,”摆脱困境。)于是各种各样的研讨会、讲习班为老师们学习经验提供了机会,这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使许多人明白还有别样一种教法,给许多老师以新的有益的启示,点燃了许多老师的教研之火。

  同时,我们也失望地看到,其中有些人,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领导出于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热衷于围绕“明星”搞一种较大规模的临摹行为,试图收取立竿见影的大面积丰收,这恰好违背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规律。须知照葫芦画瓢,拿着人家的模子套——教育中的这种“临摹”行为是忽视主客观条件的形而上学的做法,其后果既淹没了教师的个性,又消弱了学习先进经验的效果。

  吕叔湘先生说得好,“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是生气勃勃的。你叫他换一种教学法,他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取其所长,舍其所短,同样取得成功。总而言之,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吕叔湘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的书面发言,转引自《语文教学论坛》1991年第6期)。

  总之,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应根据教学所处的内部外部条件随机应变,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是自变量,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是因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变化而变化,教师应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如何把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正确把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成

  功地进行语文教学呢?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科学的方向。树立科学的教学

  目标,拟制科学的教学计划,传授科学的知识体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掌握科学的教学节奏,选择科学的训练手段。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整体把握上,建立在对人格健康、社会需要的全面掌握上。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语文不能无目的无计划、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清晰蓝图,既认识学生的现有情况,更规划他们成长的前景,把握准教学的出发点,向着教育计划语文教学大纲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辛勤耕耘。”(转引自《语文教学通讯》1991年第12期第17页。)于漪老师在她的教学中很好地把握住科学的方向,说她科学就在于她把教学与育人、眼前与长远有机地结合起来,她做到了胸有学生、脑有大纲、腹有“经纶”、心有“灵犀”。由此我们体会到要使语文教学不偏离科学的轨道,教师应该做到:对职业对学生怀有一腔深情的挚爱;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要有一番深刻的理解;对语文教材、相关知识要做一番深入的钻研;从而形成深厚的教学功底,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够灵活运用、得心应手。

  把学生当人看,科学地把握教学方向,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就能处处体现真的魅力,体现科学的力量。第二,在语文课上,努力创设美的情境。语文课需要合乎逻

  辑的思考,更需要生动形象的感染。在语文课上,教师用各种手段,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美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激动、愉快的情绪。美的情境色彩绚烂,情深意浓,充满诗情画意,能使学生如坐春风、如饮甘泉。

  李吉林老师对情境教学作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她说:“情境教学有重要作用它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情境缩短了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它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参与认识的主动性;它以旷远的意境,激发学生拓展课文的想象力;它以蕴含的理念,诱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力。”(李吉林:《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载《人民举育》l

  991年第5期。)这方面她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供我们学习借鉴。于漪老师也很善于用她那充满感情的艺术化的语言创设美

  的情境,她上课就如演员进入角色,声情并茂,“润物细无声”,有人说她,教《春》时是个诗人,教《最后一课》时是个朗诵家,教《海燕》时是个画家,教《挥手之间》时是个摄影家,教《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是个政治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这就是美的魅力。

  第三,在现代时空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是语文教学科学性的一个体现。比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思维训练、知识训练,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它其实是一种个别化教学,人机对话,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因人施教;其次这种方法系统、全面,如利用电脑进行古汉语教学,它可以把所有实词、虚词进行筛选,找出真正常用而较难掌握的词语,它可以覆盖各种语法现象,每个语法现象可以覆盖到每一篇课文。今后电脑还可以模拟人工智能,搞人机论辩,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科技手段能帮助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利用电视播放课本剧录相,利用卡拉OK电视音响设备进行诗歌教学,学生朗诵诗作,配以电视屏幕的画面渲染、音乐烘托,能把大家带入如痴如醉的诗歌意境中。

  总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有两个重要功能,其一是把课堂放大,即把课堂里的一些重要问题相对集中,更加突出地展示出来,它能在单位时间里,在局部问题上加大学习容量,更快、更有针对性、更方便、更有效地达到训练目的。其二是把社会缩小,就是把教学所需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借助某些手段缩小在课堂里。

  第四,在模式林立的教海中,保持不羁的个性色彩。新时期的中语界百花争艳,各创新说,模式林立,教法纷呈。任何一种模式,任何一种教派,只要它是成功的,就必然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一定的教育思想、一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因而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巴班斯基既反对由于赶时髦而迷恋于某些教学方式,也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完全排斥某种教学方法或方式。面对色彩斑斓的世界,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以我为主,不盲目照搬,不盲目屈从,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品质。学习他人经验不是引来滔滔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洪水,淹没自己的一切,然后另起炉灶;而是引来涓涓清泉,浇灌自己的园地。安徽省特级教师蔡澄清说:“事实证明,我的点拨法正是挣脱模式重压而悄然独立于原野的一株小草。为什么动不动就偏拟一种具有呆板意味的模式呢?还是追求真实的艺术境界吧!”(参见《语文学习》1992年第l期第8页)我以为这最后一句当是我们语文教师奋斗的目标。

  总而言之,以科学为基点,但不能走向极端,不能机械;以艺术为主导,但不能过分随便,不能散漫。有序而不是一潭死水;无序而不是一团乱麻。于无序之中见有序,于有序之中显自由。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篇八: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

  第一编语文课程论(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其是字体加重部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3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3、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很少考)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

  二、语文课程的地位(很少考)第二章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第一节语文教程的理念(P22)一、构建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A、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应用性;B、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C、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P25)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3、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P28)二、构建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很少考)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2、语文课程的国际性;

  3、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相融会;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重点章节)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一)意义:“语文教材”名词解释P36(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P38)(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都要记清楚)(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P43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

  多元性实践性(各个点的基本内容都要掌握)(四)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与文字表达(很少涉及)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1、语文课程资源名词解释P482、分类(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二、语文课程的利用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谐性原则)2、语文素养概念P52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语文教师概念(二)社区资源

  (三)家庭资源(四)自然资源(五)网络资源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一)策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二)途径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

  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名词解释P61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一)基本方式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需要理解。(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法和题型出试卷的基本程序P69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评价名词解释P70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1、发展性评价名词解释P732、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七点要求,其中第2、3点的详细内容需要注重把握)3、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几大。方法需要了解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是灵活运用)

  第五章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这一章很少考),但需注意P80,语文教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段落。第二编语文课程论这一编基本不会有考点出现,都是统计性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第三编语文教学论第一章语文教学论与语文学习论第一节语文教学论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的行为方式有:呈现、对话、辅导等。辅助的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二、语文教学论的任务P132三、语文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五大方法了解一下即可)第二节语文学习论一、语文学习的性质语文学习名词解释P137二、语文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名词解释P138

  发现学习名词解释三、语文学习的内容四、语文学习的过程P139(其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着重理解)五、语文学习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章语文教学原则(重点章节)语文教学的原则名词解释P141第一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必须坚持以言语训练为中心、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二、贯彻原则的途径P143第二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1、语言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

  2、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第三节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组成语文能力。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第四节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则P151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依据第三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理念与阅读教学理念一、阅读理念(理解)二、阅读教学理念1、对话互助理念2、自主性学习理念(重点)P158最后两段重点3、培养阅读能力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P160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

  一、体验和感悟的性质与意义重视体验和感悟生成与发展的必要性:四点。二、体验和感悟的目标体验,是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这部分注重理解,灵活运用)三、方法四、生成体验和感悟的原则第三节阅读教学的层次与角度一、问题意识与提问意识(一)培养问题意识语文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意识,能够提出问题,进而寻求问题的答案,才会增长智慧,科学才能进步,社会才会发展。(二)讲求问题策略二、阅读教学的层次P169直觉的阅读;理解的阅读;评价的阅读;创造性阅读。名词解释要理解。三、阅读教学的角度P170多角度,多层次。理解一下这部分内容。

  第四节阅读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语文教学模式名词解释P175二、我国的阅读教学模式(理解并掌握其教学阶段,程序以及优缺点)(一)三段六步教式重点P177(二)四部教段(三)三步教段(四)读、议、练、讲模式(五)读、划、批、写模式第五节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这章节内容,特别是“教学策略”部分需要再理解熟记后,灵活运用。主要运用于在案例分析题中)一、记叙文阅读教学(一)文体特点(二)中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心理特点(三)记叙文的教学策略P190

  1、引导学生根据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学习A抓住要素: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了解叙述对象(六要素的着笔有强有弱,其中人物、事件不可或缺)B找出线索:探明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掌握作者是怎么写的,从而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C找出意图,明确中心,从而思考为什么这样写D分析表达方法,掌握语言艺术,并指导运用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教育A情景体验B人物情感C词句深意D情境教学E研究性教学二、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P196)三、议论文很少考第六节古诗文阅读教学第七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第八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六七八这三个章节,理解即可,考试很少涉及)第四章作文教学很少考第五章口语交际教学很少考第六章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318(重点)

  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与目标贯彻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的注意点三点P319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点P321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了解)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P324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成性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第七章现代语文教学媒体P332第一节现代语文教学媒体概述一、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含义与特点1、现代语文教学媒体名词解释P3322、特点二、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分类与作用七大作用P338三、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选用原则与要求(理解为主,其中,第一点“现代与传统兼用原则中如何能做到两者兼用,需要着重掌握)P339

  第二节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名词解释P344第四编语文教师论这一编几乎不会有专门考点,但要讲内容理解透彻到位,学着灵活运用到作答过程中。

篇九: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Lt

  D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编语文课程论

  朱绍禹版

  〔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

  其是字体加重局部〕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

  P3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3、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很少考〕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

  一、语文课程的功能

  “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标准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

  二、语文课程的地位〔很少考〕

  第二章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第一节语文教程的理念〔P22〕一、构建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

  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

  2

  A、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应用性;B、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C、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P25〕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开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3、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P28〕二、构建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很少考〕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2、语文课程的国际性;3、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相融会;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重点章节〕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一〕意义:“语文教材〞名词解释P36〔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P38〕〔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都要记清楚〕〔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

  3

  开展创新。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P43根底性综合性全面性多元性实践性〔各个点的根本内容都要掌握〕〔四〕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与文字表达〔很少涉及〕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1、语文课程资源名词解释P482、分类〔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二、语文课程的利用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那么〔优先性原那么、适应性原那么、和谐性原那么〕2、语文素养概念P52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语文教师概念〔二〕社区资源〔三〕家庭资源

  4

  〔四〕自然资源〔五〕网络资源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一〕策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开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开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二〕途径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名词解释P61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一〕根本方式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需要理解。

  5

  〔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法和题型出试卷的根本程序P69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评价名词解释P70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1、开展性评价名词解释P732、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七点要求,其中第2、3点的详细内容需要注重把握〕3、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几大。方法需要了解根本内涵,这局部主要是灵活运用〕第五章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这一章很少考〕,但需注意P80,语文教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段落。第二编语文课程论这一编根本不会有考点出现,都是统计性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第三编语文教学论第一章语文教学论与语文学习论第一节语文教学论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的行为方式有:呈现、对话、辅导等。辅助的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二、语文教学论的任务P132三、语文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五大方法了解一下即可〕

  6

  第二节语文学习论一、语文学习的性质语文学习名词解释P137二、语文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名词解释P138发现学习名词解释三、语文学习的内容四、语文学习的过程P139〔其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着重理解〕五、语文学习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章语文教学原那么〔重点章节〕语文教学的原那么名词解释P141第一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那么必须坚持以言语训练为中心、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那么。一、确定原那么的依据〔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二、贯彻原那么的途径P143第二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那么一、确定原那么的依据二、贯彻原那么的途径

  7

  1、语言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2、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第三节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那么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组成语文能力。一、确定原那么的依据二、贯彻原那么的途径第四节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那么P151一、确定原那么的依据二、贯彻原那么的依据第三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理念与阅读教学理念一、阅读理念〔理解〕二、阅读教学理念1、对话互助理念2、自主性学习理念〔重点〕P158最后两段重点3、培养阅读能力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P160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一、体验和感悟的性质与意义重视体验和感悟生成与开展的必要性:四点。二、体验和感悟的目标

篇十: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基本理论部分拟讨论以下问题:

  一、语文课程的理念。1、课程。2、语文课程。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4、语文素养。二、语文课程的性质。1、工具性。2、人文性。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语文课程的目标:1、总目标。2、阶段目标。3、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四、阅读教学的新理念。1、对话理论。2、个性化阅读。3、体验性阅读。4、探究性阅读。5、多层次多

  角度阅读。五、语文课程资源。1、课程资源。2、语文教材。六、语文教育简史。1、古代的语文教育。2、近代的语文教育。3、当代的语文教育。七、语文课程评价。1、课程评价。2、语文考试。八、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1、以学生发展为本。2、引导者。3、交流者。4、合作者。一、语文课程的理念:1、关于语文课程“课程”的渊源:中国:始见于唐宋间,意思是“所分担工作的程序、学习范围、领域、时限、进程。”

  西方:拉丁语词根意指“跑道”,根据这一渊源,最常见的意思是,教材学习的进程。九种关于课程的定义(国外)(1)在学校建立一系列具有潜力的经验,目的是训练儿童和青年以群体方式思考和行动。这类经验被称为课程。(史密斯等,1957)(2)学习者在学校的指导下所学得的全部经验。(福谢伊,1969)(3)学校传授给学生的、意在使他们取得毕业、获得证书或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格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材的总计划。(古德,1959)(4)我们坚持课程是一种对教师、学生、学科和环境等教材组成部分的范围的方法论的探究。(韦斯特伯里和斯泰默,1971)(5)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一种指导生活的事业,是构成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生气勃勃的活动流。(鲁格,1947)(6)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塔巴,1962)(7)通过有组织地重建知识和经验而得到系统阐述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结果,在学校的帮助下,推动学习者个人的社会能力不断地、有目的地向前发展。(胆纳等,1975)(8)课程必须基本上由5种大范围的学科组成:掌握母语,系统地学习语法、文学和写作;数学;科学;历史;外国语。(贝斯特,1955)(9)课程被看作是有关人类经验——而不是结论的可能思维模式的不断扩大的范畴。但这种可以从中得出结论的模式,在那些结论和所谓真理的背景中是站得住脚和有依据的。(贝尔思,1965)课程定义的确定有两种主要的角度:目的和手段的角度;存在性和个人性的角度。课程目的通常被定义为预期学习结果,课程也可定义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课程按存在性来定义时,它指的是课本和教材以及它们的内容,当课程以个人的方式定义时,就需要了解学生的经验水平和具体地研究课程对于学生的意义。现代中国对课程下的定义一般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是从学生个人性

  的角度下定义的。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程理念有关。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课程目标:知识技能取向课程内容:繁难偏旧,注重书本知识课程结构:严重的分科主义倾向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选拔取向课程管理:中央集权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总的价值追求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教育民主: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国际理解: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多样文化的教育价值观回归生活:培养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新课程目标要能体现时代要求,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确立新的知识观,走出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确立新的学生观,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全面转型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学方式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对教材编写提出新要求。教材编写的主要趋势:确定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由狭义的知识观转变为广义的知识观,教材编写从讲读中心向言语中心转变。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面向未来,增强课程的现代意识,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关注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淡化语文知识,反对机械训练,突出言语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综合性学习。2、关于语文对语文的理解:1、语言、文字;2、语言、文学;3、语言、文章;4、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叶圣陶先生的理解,习

  惯上都用他的说法,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叫书面语言,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彼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一套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言语:指个人运用语言的行为及作品。两者的区别:语言是社会性的,言语是个人性的语言是潜在的,言语是显在的语言是空间性的言语是时间性的。两着的统一:言语是语言的历史前提,语言是言语的逻辑前提言语推动了语言的发展,语言推动了言语的发展语言潜存于言语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方式语文是由语言和言语构成的;语文的本质,就在语言与言语的矛盾统一的辨证关系中。“语文生活”语文是人创造的,人创造的语文作为精神世界规定了人的生存方式。人接受和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他接受和继承历史的过程。语言是历史进入个人精神世界的唯一通道。语文是人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朱绍禹先生:只要理解语文定名的愿意,不同时期的语文可以赋予多种含义。新课标解读:说文是指文字,不可能是指一个个分散的字,它必然少不了文章;说它是指文章,写文章则离不开文字;说它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这书面语当然离不开文字和文章;这几种不同的说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法,所指的内容还是差不多。有分歧的可能是文该不该包含文学的问题。“文字说”“文章说”“书面语说”,语和文应该包含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各种作品,文学作品自然应该包含在内。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指明它的文化属性,其用意在于提示,它不属于自然现象,不能简单地把自然科学的定理、规则和方法搬用到语文教育中来。自然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的,文化之物则不可避免会含有人的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的成分。3、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权威界定)关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2)语文教育的基本意义是学会母语,掌握母语,运用母语。(3)如果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推出“语文学科就是工具性学科”,又容易忽略语

篇十一: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P>  第二章语文教材理论

  语文教材是对语文课程开发的产品,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凭借。语文教材理论是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本章将对语文教材的内涵、功能、构成要素、结构类型和现行语文教材版本等作具体探讨。

  第一节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

  一、语文教材的内涵语文教材,即供语文教学使用的材料。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说过:“国文科是语言文字的学科,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外,并无固定的内容的。只要是白纸上写有黑字的东西,当作文字来阅读玩味的时候,什么都是国文科的材料。”广义的语文教材包括:语文教科书〔课本或教本〕;围绕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语文教学指导〔参考〕书、实验指导书、补充读物和练习册;用于语文教学的投影仪、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以及卡片、挂图、图表和其他直观教具等。狭义的语文教材专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朱绍禹认为,语文教科书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的、编排好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简化了的系统反映语文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语文教材的概念,可做如下解释:“语文教材是承载与语文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媒体系统。”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二、语文教材的功能语文教材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的方面而言,有以下四项功能:〔一〕凭借功能。众所周知,语言是工具,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载道的社会交际工具,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就要对他们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一般都是典范的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载道的结果。学生要了解、掌握运用语言的法则和规律,就必须认真阅读、品味这些作品,研究它们是怎样表情、达意和载道的。因此,语文教学要加强基础,传递文化,培养能力,养成习惯,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等都离不开语文教材这一凭借物。特别是语文学科既不像历史、生物那

  样属于反映型的学科,也不像数学一类抽象型学科,而是属于侧重于技能、技巧培养的应用型学科,只有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才能到达自己的教育目标。所以,凭借教材学,凭教材练,对语文学科尤为重要。语文教材的凭借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二〕示范功能。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运用随处可见,语文知识到处可学,语文能力随时可练。语文教学挑选典型标准的作品作为教材的主体,意在通过定向的标准的语文训练,使学生集中地、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材必须具有示范功能。除了课文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示范功能以外,语文教材还必须具有包括训练的难易深浅在内的示范功能。我们知道,语文能力是有层次的。而中学语文教学培养的语文能力则着重于基础的、标准的能力,这种能力应是语文能力向高层次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更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基础能力。这样,中学语文学科要培养的语文能力便成为学生个体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础。为确保这种全面的基础性,语文教材必须是基本的、标准的。即便是高水平的名家名篇,在语文教学中也只取其基本,作“一瓢饮”。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打好基础,以利于将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语文教材的示范功能,还表现在选文不能过难或过易,教学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训练不能过繁或过简,作业不能过深或过浅……总之,语文教材应该是表达思想的范例、运用语言的范例、语文训练的范例。

  〔三〕教育功能。语文是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既无法也不应回避“情”、“意”、“道”的内容。同时,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规律全在于交际,因此他们必须具有明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和端正的品德。语文教学中情、意、道决非是外加的,加强思想情感、道德意志和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教学具有教育性,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主要凭借语文教材加以实现的。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道德意志教育和精神陶冶的内容。入选教材的典范文章,有的蕴涵着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支柱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具有反对剥削、反抗压迫,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的表达无私忘我献身于人民的高尚情操;有的则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等。教学中,我们只要紧扣这些教学内容,根据语文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细水长流地教,“润物细无声”,语文教材地教育功能是不难发挥的。

  〔四〕发展功能。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说明,教学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的实质在于,教学是发展的因素,发展是教学的因素;但教学并非发展,发展也不等于教学。当教学的内容和物质手段具备一定条件时,教学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于它自身直接结果的东西,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一种物化。好的语文教材为学生语言的发展选择和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的语言不断地从贫乏走向丰富,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呆板走向生动。语文教材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它对学生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以及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所起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作为运用语言的活生生的典范例子,不仅是作家智力活动的结晶,也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一把把钥匙。语文教学要凭借语文教材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但听要集中注意力、灵敏吸收,要记忆、联想;说要快速地组织语言,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句式;读要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写要立意、构思、选材、组织,这一切都是紧张的智力活动。离开了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就成立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节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部,一般都包括着四个相互联系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前后连贯形成四个系统,即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助读系统。这四个系统的编组,形成一套教科书的基本结构。

  一、范文系统范文,是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主体部分。在阅读教科书中,范文也就是课文;在写作教科书或语文基础知识教科书牛,范文也叫做例文,是用来揭示写作规律或印证某种知识的范例。把范文作为教科书的主体内容,并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这是语文教科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科书的一个鲜明特点。其他学科的教科书,大都以知识系统为主体,并辅之以作业系统,只有语文学科,除了知识系统、作业系统以外,还必须有范文系统,以此作为消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思想、扩展视野、涵育情

篇十二: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P>  .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

  第一编语文课程论(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其是字体加重部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3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3、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很少考)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二、语文课程的地位(很少考)第二章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第一节语文教程的理念(P22)一、构建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

  '.

  .

  A、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应用性;B、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C、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P25)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3、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P28)二、构建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很少考)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2、语文课程的国际性;3、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相融会;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重点章节)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一)意义:“语文教材”名词解释P36(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P38)(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都要记清楚)(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

  '.

  .

  发展创新。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P43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多元性实践性(各个点的基本内容都要掌握)(四)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与文字表达(很少涉及)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1、语文课程资源名词解释P482、分类(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二、语文课程的利用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谐性原则)2、语文素养概念P52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语文教师概念(二)社区资源(三)家庭资源(四)自然资源

  '.

  .

  (五)网络资源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一)策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二)途径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名词解释P61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一)基本方式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需要理解。(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法和题型

  '.

  .

  出试卷的基本程序P69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评价名词解释P70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1、发展性评价名词解释P732、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七点要求,其中第2、3点的详细内容需要注重把握)3、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几大。方法需要了解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是灵活运用)第五章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这一章很少考),但需注意P80,语文教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段落。第二编语文课程论这一编基本不会有考点出现,都是统计性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第三编语文教学论第一章语文教学论与语文学习论第一节语文教学论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的行为方式有:呈现、对话、辅导等。辅助的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二、语文教学论的任务P132三、语文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五大方法了解一下即可)

  '.

  .

  第二节语文学习论一、语文学习的性质语文学习名词解释P137二、语文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名词解释P138发现学习名词解释三、语文学习的内容四、语文学习的过程P139(其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着重理解)五、语文学习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章语文教学原则(重点章节)语文教学的原则名词解释P141第一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必须坚持以言语训练为中心、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二、贯彻原则的途径P143第二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1、语言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

  '.

  .

  2、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第三节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组成语文能力。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第四节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则P151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依据第三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理念与阅读教学理念一、阅读理念(理解)二、阅读教学理念1、对话互助理念2、自主性学习理念(重点)P158最后两段重点3、培养阅读能力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P160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一、体验和感悟的性质与意义重视体验和感悟生成与发展的必要性:四点。二、体验和感悟的目标体验,是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这部分注重理解,灵活运用)三、方法

篇十三: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P>  分析表达方法掌握语言艺术并指导运用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教育词句深意d情境教学e研究性教学二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p196三议论文很少考第六节古诗文阅读教学第七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第八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六七八这三个章节理解即可考试很少涉及第四章作文教学很少考第五章口语交际教学很少考第六章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318重点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与目标贯彻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的注意点三点p319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点p321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了解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p324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成性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10第七章现代语文教学媒体p332第一节现代语文教学媒体概述一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含义与特点1现代语文教学媒体名词解释p3322特点二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分类与作用七大作用p338三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选用原则与要求理解为主其中第一点现代与传统兼用原则中如何能做到两者兼用需要着重掌握p339第二节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名词解释p344第四编语文教师论这一编几乎不会有专门考点但要讲内容理解透彻到位学着灵活运用到作答过程中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

  ThedocumentwaspreparedonJanuary2,2021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朱绍禹版第一编语文课程论(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其是字体加重部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3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3、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很少考)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二、语文课程的地位(很少考)第二章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第一节语文教程的理念(P22)一、构建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

  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A、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应用性;B、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C、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P25)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3、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P28)二、构建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很少考)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2、语文课程的国际性;3、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相融会;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重点章节)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一)意义:“语文教材”名词解释P36(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P38)(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都要记清楚)

  (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P43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多元性实践性(各个点的基本内容都要掌握)(四)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与文字表达(很少涉及)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1、语文课程资源名词解释P482、分类(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二、语文课程的利用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谐性原则)2、语文素养概念P52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语文教师概念

  (二)社区资源(三)家庭资源(四)自然资源(五)网络资源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一)策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二)途径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名词解释P61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

  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一)基本方式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需要理解。(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法和题型出试卷的基本程序P69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评价名词解释P70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1、发展性评价名词解释P732、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七点要求,其中第2、3点的详细内容需要注重把握)3、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几大。方法需要了解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是灵活运用)第五章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这一章很少考),但需注意P80,语文教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段落。第二编语文课程论这一编基本不会有考点出现,都是统计性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第三编语文教学论第一章语文教学论与语文学习论第一节语文教学论

  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的行为方式有:呈现、对话、辅导等。辅助的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二、语文教学论的任务P132三、语文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五大方法了解一下即可)第二节语文学习论一、语文学习的性质语文学习名词解释P137二、语文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名词解释P138发现学习名词解释三、语文学习的内容四、语文学习的过程P139(其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着重理解)五、语文学习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章语文教学原则(重点章节)语文教学的原则名词解释P141第一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必须坚持以言语训练为中心、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

  二、贯彻原则的途径P143第二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1、语言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2、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第三节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组成语文能力。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第四节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则P151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依据第三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理念与阅读教学理念一、阅读理念(理解)二、阅读教学理念1、对话互助理念2、自主性学习理念(重点)P158最后两段重点3、培养阅读能力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P160

  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一、体验和感悟的性质与意义重视体验和感悟生成与发展的必要性:四点。二、体验和感悟的目标体验,是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这部分注重理解,灵活运用)三、方法四、生成体验和感悟的原则第三节阅读教学的层次与角度一、问题意识与提问意识(一)培养问题意识语文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意识,能够提出问题,进而寻求问题的答案,才会增长智慧,科学才能进步,社会才会发展。(二)讲求问题策略二、阅读教学的层次P169直觉的阅读;理解的阅读;评价的阅读;创造性阅读。名词解释要理解。三、阅读教学的角度P170多角度,多层次。理解一下这部分内容。第四节阅读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语文教学模式名词解释P175二、我国的阅读教学模式(理解并掌握其教学阶段,程序以及优缺点)(一)三段六步教式重点P177(二)四部教段(三)三步教段(四)读、议、练、讲模式(五)读、划、批、写模式第五节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这章节内容,特别是“教学策略”部分需要再理解熟记后,灵活运用。主要运用于在案例分析题中)一、记叙文阅读教学(一)文体特点(二)中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心理特点(三)记叙文的教学策略P1901、引导学生根据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学习A抓住要素: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了解叙述对象(六要素的着笔有强有弱,其中人物、事件不可或缺)B找出线索:探明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掌握作者是怎么写的,从而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C找出意图,明确中心,从而思考为什么这样写D分析表达方法,掌握语言艺术,并指导运用

  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教育A情景体验B人物情感C词句深意D情境教学E研究性教学二、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P196)三、议论文很少考第六节古诗文阅读教学第七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第八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六七八这三个章节,理解即可,考试很少涉及)第四章作文教学很少考第五章口语交际教学很少考第六章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318(重点)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与目标贯彻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的注意点三点P319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点P321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了解)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P324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成性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第七章现代语文教学媒体P332第一节现代语文教学媒体概述一、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含义与特点1、现代语文教学媒体名词解释P332

  2、特点二、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分类与作用七大作用P338三、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选用原则与要求(理解为主,其中,第一点“现代与传统兼用原则中如何能做到两者兼用,需要着重掌握)P339第二节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名词解释P344第四编语文教师论这一编几乎不会有专门考点,但要讲内容理解透彻到位,学着灵活运用到作答过程中。

篇十四: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P>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

  第一编语文课程论(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其是字体加重部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3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3、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很少考)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二、语文课程的地位(很少考)第二章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第一节语文教程的理念(P22)一、构建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A、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应用性;

  B、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C、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P25)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3、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P28)二、构建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很少考)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2、语文课程的国际性;3、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相融会;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重点章节)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一)意义:“语文教材”名词解释P36(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P38)(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都要记清楚)(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P43

  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多元性实践性(各个点的基本内容都要掌握)(四)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与文字表达(很少涉及)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1、语文课程资源名词解释P482、分类(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二、语文课程的利用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谐性原则)2、语文素养概念P52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语文教师概念(二)社区资源(三)家庭资源(四)自然资源(五)网络资源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一)策略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二)途径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名词解释P61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一)基本方式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需要理解。(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法和题型出试卷的基本程序P69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评价名词解释P70

  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1、发展性评价名词解释P732、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七点要求,其中第2、3点的详细内容需要注重把握)3、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几大。方法需要了解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是灵活运用)第五章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这一章很少考),但需注意P80,语文教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段落。第二编语文课程论这一编基本不会有考点出现,都是统计性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第三编语文教学论第一章语文教学论与语文学习论第一节语文教学论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的行为方式有:呈现、对话、辅导等。辅助的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二、语文教学论的任务P132三、语文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五大方法了解一下即可)

  第二节语文学习论一、语文学习的性质语文学习名词解释P137二、语文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名词解释P138

  发现学习名词解释三、语文学习的内容四、语文学习的过程P139(其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着重理解)五、语文学习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章语文教学原则(重点章节)语文教学的原则名词解释P141第一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必须坚持以言语训练为中心、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二、贯彻原则的途径P143第二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1、语言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2、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第三节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组成语文能力。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第四节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则P151

  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依据第三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理念与阅读教学理念一、阅读理念(理解)二、阅读教学理念1、对话互助理念2、自主性学习理念(重点)P158最后两段重点3、培养阅读能力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P160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一、体验和感悟的性质与意义重视体验和感悟生成与发展的必要性:四点。二、体验和感悟的目标体验,是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这部分注重理解,灵活运用)三、方法四、生成体验和感悟的原则第三节阅读教学的层次与角度一、问题意识与提问意识(一)培养问题意识语文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意识,能够提出问题,进而寻求问题的答案,才会增长智慧,科学才能进步,社会才会发展。

  (二)讲求问题策略二、阅读教学的层次P169直觉的阅读;理解的阅读;评价的阅读;创造性阅读。名词解释要理解。三、阅读教学的角度P170多角度,多层次。理解一下这部分内容。第四节阅读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语文教学模式名词解释P175二、我国的阅读教学模式(理解并掌握其教学阶段,程序以及优缺点)(一)三段六步教式重点P177(二)四部教段(三)三步教段(四)读、议、练、讲模式(五)读、划、批、写模式第五节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这章节内容,特别是“教学策略”部分需要再理解熟记后,灵活运用。主要运用于在案例分析题中)一、记叙文阅读教学(一)文体特点(二)中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心理特点(三)记叙文的教学策略P1901、引导学生根据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学习

  A抓住要素: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了解叙述对象(六要素的着笔有强有弱,其中人物、事件不可或缺)B找出线索:探明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掌握作者是怎么写的,从而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C找出意图,明确中心,从而思考为什么这样写D分析表达方法,掌握语言艺术,并指导运用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教育A情景体验B人物情感C词句深意D情境教学E研究性教学二、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P196)三、议论文很少考第六节古诗文阅读教学第七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第八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六七八这三个章节,理解即可,考试很少涉及)第四章作文教学很少考第五章口语交际教学很少考第六章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318(重点)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与目标贯彻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的注意点三点P319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点P321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了解)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P324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成性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第七章现代语文教学媒体P332第一节现代语文教学媒体概述一、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含义与特点1、现代语文教学媒体名词解释P3322、特点二、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分类与作用七大作用P338三、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选用原则与要求(理解为主,其中,第一点“现代与传统兼用原则中如何能做到两者兼用,需要着重掌握)P339第二节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名词解释P344第四编语文教师论这一编几乎不会有专门考点,但要讲内容理解透彻到位,学着灵活运用到作答过程中。

篇十五: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P>  朱绍禹学术理念探析

  朱绍禹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之后的又一闻名语文教育家,是我国高师语文教育学科领域的杰出代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战线的一面鲜艳旗帜。朱先生年届八旬,历任我国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从教五十五年来,不但以其教学实践培养了大量人才,更以其学术成果为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进展作出了杰出奉献。

  诚然,我们在仰慕朱先生教学与科研的庞大成就时,不难看到他关于教育事业的执着,他的科学研究的水平。朱先生在学科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高大的里程碑。然而,在朱先生辉煌成果的宝库中,我们更应当挖掘和学习他与众不同的学术理念。他那强烈的制造意识、辩证的哲学思维、开放的学术观点、严谨的结构思路、练达的语言风格、谦和的治学态度,正是当代科学研究所崇尚的风格,皆可成为当代学人研究学术的榜样。

  一、强烈的制造意识在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朱先生十分重视破除陈旧观念,努力开拓创新。他明确指出:“我们是在前人积存的基础上前进的,是在同现时的相邻学科的相互依靠中进展的,是在同自身的陈旧观念和外人偏见的斗争中迈步的。今后自然也就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同相邻学科专门是新兴学科的相互依靠中,以及更完全地破除陈旧观念中开拓、进展。”同时强调:“我们以后要紧应该做的,当是一方面连续提高研究水平,使这一学科成为内容充实而深刻的科学;一方面当是扩大研究领域,使之成为内容宽敞而齐备的科学网络。”[1]那个地点,朱先生专门注重“扩大研究领域”,形成内容宽敞而齐备的“科学网络”,强调的是“连续提高”,“开拓、进展”,使我们的学科成为“内容充实而深刻的科学”。是的,每当看到朱先生的新著,迎面而来的总有一股新意。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中学语文教育概说》,就不同于此前流行的语文教学法专著和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以其书名新、观念新、视野新、思路新、结构新、内容新、材料新等特点,被誉为新时期我国语文课程与

  教学论的奠基之作、一座创新的里程碑,赢得了如潮好评。此后,朱先生不管是语文教育学新著依旧外国语文教育研究论集,不管是语文教育辞典依旧语文教材研究论著,不管是语文科研指导书依旧语文学科研究动向的编著,都有着浓厚的创新的意味。就以他的语文教育序文集而言,其中收录了他为93部语文教育论著所写的序言。林林总总的序言,尽管都属于语文教育,但均是针对各书不同的特点来写,挖掘精深,切中要害,因而篇篇出新,字字生动。读着丰富多彩、充满创意的清新序文,你一定会看起来进入一个语文教育的百花园!

  因此,朱先生强烈的制造意识更表达于他对语文教育规律的剖析和揭示。他的学科基础观、学科结构观和学科进展观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展。朱先生的这种理念,源于他的学科革新观。他说:“凡是优秀的教师,是必定具有符合社会进展趋势和时代前进步伐的先进思想的。他们是现实和以后的挑战者。因此,这丝毫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历史。相反的,他们几乎都兼有正确的传统思想和时代革新思想,几乎差不多上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和具有制造精神的改革家。自然,他们也同时都勇于摆脱陈旧的习俗观念,努力追求富有创新意识的新见解,并以之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其先进思想一样表现为,适应教育的进展趋势,……进行进展独立摸索、培养制造型人才的教育。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最少保守性和封闭性,而多进取性和开放性。他们的语文教育观是进展观,因而他们能够怀着强烈的创新意识,有效地进行进展性教育。”[2]朱先生是如此认识的,他自己更是如此做的。他认为,要进展,就得改革;要进展,就得创新。朱先生这种强烈而卓特的改革精神和一以贯之的创新意识,正是他建立丰碑的原动。能够说,朱先生在学科建设上的一切奉献,差不多上革新实践和制造性思维的结果。从他的所有成果中,我们都能够发觉与众不同的创见。他的成果以及形成这些成果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正是我们学科建设的宝贵财宝,它将永载我国语文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史册![3]

篇十六: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P>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

  第一编语文课程论(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其是字体加重部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3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3、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很少考)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二、语文课程的地位(很少考)第二章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第一节语文教程的理念(P22)一、构建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A、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应用性;

  B、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C、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P25)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3、应用性和审美性并重。(P28)二、构建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很少考)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2、语文课程的国际性;3、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相融会;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重点章节)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一)意义:“语文教材”名词解释P36(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P38)(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都要记清楚)(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P43

  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多元性实践性(各个点的基本内容都要掌握)(四)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与文字表达(很少涉及)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1、语文课程资源名词解释P482、分类(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二、语文课程的利用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谐性原则)2、语文素养概念P52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语文教师概念(二)社区资源(三)家庭资源(四)自然资源(五)网络资源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一)策略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二)途径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名词解释P61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一)基本方式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需要理解。(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法和题型出试卷的基本程序P69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课程评价名词解释P70

  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1、发展性评价名词解释P732、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七点要求,其中第2、3点的详细内容需要注重把握)3、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几大。方法需要了解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是灵活运用)第五章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这一章很少考),但需注意P80,语文教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段落。第二编语文课程论这一编基本不会有考点出现,都是统计性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第三编语文教学论第一章语文教学论与语文学习论第一节语文教学论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的行为方式有:呈现、对话、辅导等。辅助的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二、语文教学论的任务P132三、语文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五大方法了解一下即可)

  第二节语文学习论一、语文学习的性质语文学习名词解释P137二、语文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名词解释P138

  发现学习名词解释三、语文学习的内容四、语文学习的过程P139(其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着重理解)五、语文学习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章语文教学原则(重点章节)语文教学的原则名词解释P141第一节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必须坚持以言语训练为中心、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二、贯彻原则的途径P143第二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1、语言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2、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第三节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组成语文能力。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途径第四节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原则P151

  一、确定原则的依据二、贯彻原则的依据第三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理念与阅读教学理念一、阅读理念(理解)二、阅读教学理念1、对话互助理念2、自主性学习理念(重点)P158最后两段重点3、培养阅读能力理念(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P160第二节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一、体验和感悟的性质与意义重视体验和感悟生成与发展的必要性:四点。二、体验和感悟的目标体验,是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这部分注重理解,灵活运用)三、方法四、生成体验和感悟的原则第三节阅读教学的层次与角度一、问题意识与提问意识(一)培养问题意识语文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意识,能够提出问题,进而寻求问题的答案,才会增长智慧,科学才能进步,社会才会发展。

  (二)讲求问题策略二、阅读教学的层次P169直觉的阅读;理解的阅读;评价的阅读;创造性阅读。名词解释要理解。三、阅读教学的角度P170多角度,多层次。理解一下这部分内容。第四节阅读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语文教学模式名词解释P175二、我国的阅读教学模式(理解并掌握其教学阶段,程序以及优缺点)(一)三段六步教式重点P177(二)四部教段(三)三步教段(四)读、议、练、讲模式(五)读、划、批、写模式第五节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这章节内容,特别是“教学策略”部分需要再理解熟记后,灵活运用。主要运用于在案例分析题中)一、记叙文阅读教学(一)文体特点(二)中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心理特点(三)记叙文的教学策略P1901、引导学生根据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学习

  A抓住要素: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了解叙述对象(六要素的着笔有强有弱,其中人物、事件不可或缺)B找出线索:探明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掌握作者是怎么写的,从而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C找出意图,明确中心,从而思考为什么这样写D分析表达方法,掌握语言艺术,并指导运用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教育A情景体验B人物情感C词句深意D情境教学E研究性教学二、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P196)三、议论文很少考第六节古诗文阅读教学第七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第八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六七八这三个章节,理解即可,考试很少涉及)第四章作文教学很少考第五章口语交际教学很少考第六章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P318(重点)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与目标贯彻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的注意点三点P319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点P321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了解)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P324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成性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第七章现代语文教学媒体P332第一节现代语文教学媒体概述一、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含义与特点1、现代语文教学媒体名词解释P3322、特点二、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分类与作用七大作用P338三、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选用原则与要求(理解为主,其中,第一点“现代与传统兼用原则中如何能做到两者兼用,需要着重掌握)P339第二节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名词解释P344第四编语文教师论这一编几乎不会有专门考点,但要讲内容理解透彻到位,学着灵活运用到作答过程中。

篇十七: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P>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作者:周群芳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3年第04期

  朱绍禹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之后的又一位著名语文教育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从教五十余年来,朱绍禹先生在语文教育研究方面可谓功勋卓著、影响深远。为了拓宽语文教育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思路,使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有一个新的发展,他从语文教育的目标入手,重新确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他以发展的眼光建构了语文学科理论体系(著作有《中学语文教育概说》《语文教育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并通过举办讲习班,使这些理论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发表大量的论著,率先开展了对语文教材理论的研究,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全国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朱绍禹先生为推进语文教学的规范化与科学化,通过长期的研究,创立了完整的语文教学模式理论;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推进教育改革,朱绍禹先生从各个方面对有关语文学习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使他的语文学习思想作为一个子系统成为其语文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朱绍禹先生在长期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著名理论——语文思维观,明确了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他还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纳入到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辩证语文教育观,等等。事实上,朱绍禹先生的理论研究几乎已深入到语文教育的所有领域,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有他自己独到而精辟的见解。朱绍禹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是我国语文教育研究领域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深入探讨朱绍禹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推动我国语文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经过多方筹备,“朱绍禹从教55周年暨第二届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于去年年底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督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原中央教科所所长闫立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代理事长张定远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界、出版界、期刊界的一百六十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

  全国各地众多单位和个人对研讨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在开幕式上,朱绍禹先生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自己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从教生涯,表达了他对语文教育事业的衷心热爱和执著追求以及在语文教育这片热土上继续耕耘的强烈愿望。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从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等多个角度广泛、深入地探讨了朱绍禹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以及怎样科学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等现实问题,并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总结以上探索的基础上,代表们一致认为:朱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已经成为贯穿于语文教育方方面面的一个完整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并正在对中国当代的语文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朱绍禹先生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将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成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理论依据,为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在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推荐访问: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教育 思想 朱绍禹

相关推荐

2024年度深化城乡融合“十百千万”工程工作总结(全文) 在办公室干部座谈会上讲话稿 在全县招商引资大会上致辞(完整) 经验交流:“五个坚持”创新加强党建设(全文完整) 2024年度经验交流:打造品牌集群,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精选推荐】 2024年在“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上经验发言材料 202X年区法学会建设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X市经信工作总结和2024年思路(范文推荐) 2024年2024年全国“两会”测试100题(全文完整) 2024年度全文学习2024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语文教育教研小论文(整理三篇) 高中语文教育评价现状研究 2022年入党积极分子10月思想汇报五篇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10篇(完整) 9月份入党思想汇报范本 2022年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模板10篇(完整) 2022年公务员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10篇(范文推荐) 2024年度深化城乡融合“十百千万”工程工作总结(全文) 在办公室干部座谈会上讲话稿 在全县招商引资大会上致辞(完整) 经验交流:“五个坚持”创新加强党建设(全文完整) 2024年度经验交流:打造品牌集群,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精选推荐】 2024年在“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上经验发言材料 202X年区法学会建设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X市经信工作总结和2024年思路(范文推荐) 2024年2024年全国“两会”测试100题(全文完整) 2024年度全文学习2024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热门文章

2022年11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8篇

2022年11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8篇2022年11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篇1敬爱的党组织:20x

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五次思想汇报4篇

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五次思想汇报4篇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五次思想汇报篇13月5日上午9时,备受社

思想汇报2022预备党员4篇1500字12篇

思想汇报2022预备党员4篇1500字12篇思想汇报2022预备党员4篇1500字篇1敬爱的党组

预备党员培训班学习思想汇报(参考)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预备党员培训班学习思想汇报(参考)》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下面是小编为整理的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参考),供大家参考。预备党员培训班学习思想汇报(参考)敬爱的党组织:伴随着预备党员培训班的每

2022年1一4季度预备党员思想汇报7篇

2022年1一4季度预备党员思想汇报7篇2022年1一4季度预备党员思想汇报篇1敬爱的党组织: 

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思想汇报11篇

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思想汇报11篇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思想汇报篇1汪洋主席所作的全国

2024入党积极分子2024年一季度思想汇报,(2)【完整版】

时光匆匆,自党支部接纳我为入党积极分子以来,已过去三个月有余。在此期间,我始终秉持党员标准,严于律己,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深入研读了2024年1月召开的二十届*央纪W三次全会上,主席总*记关于党的

2022年士官党员个人思想汇报范本6篇

《士官党员个人思想汇报范文6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士官党员个人汇报范文6篇为了促进下一步上台阶,我一定加强的****,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发扬能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10篇(完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10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努力做好本职,在生活中严格要求,以实际行动向组织靠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入党积极分子的汇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一)

入党思想汇报2500字10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入党思想汇报2500字10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是一个光荣而又严肃的事情,通过各项理论知识,提高的****水平,使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入党思想汇报2500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入党思想汇报2500字1敬爱的党

入党思想汇报五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19入党思想汇报五篇》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作为一名积极分子,要清楚的入党动机,知道入党的性质是什么,入党的价值又是什么,并且定时汇报自身情况。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到关于入党汇报的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有所帮助。思想汇

五篇6月入党思想汇报【完整版】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精选五篇2019年6月入党思想汇报》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作为一名党员,要严格要求,接受党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添砖加瓦,无论何时何地,应该系祖国命运、党的命运,把个人的力量奉献给党!下面小编给大家精选了有关汇报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