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教学伦理思想刍议
【摘要】我国古代教学思想丰富而博大,源远而流长,其中内涵的教学伦理思想也充分彰显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伦理智慧,如何很好的总结、继承、发扬这些教学伦理思想是我们教育教学研究者应承担的时代责任,也是我们建设和发展现代教学伦理的基石。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对我国古代教学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阐述。
【关 键 词】我国古代;教育伦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1-0005-02
我国古代对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对教学的思考和规定。我国古代教学从一定意义上看,是一种道德教学或伦理教学,整个教学体现出的主要特征是道德性、伦理性。以伦理的维度和视角对古代教学进行脉络的剪辑,对教学伦理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反思,是当前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教学目标伦理
我国古代自春秋战国始,思想家、教育家逐渐开始思考教育教学伦理问题。在教学流派上存在着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的主张。孔子认为,教学应该培养“君子”、“圣人”、“士”、“善人”等,即孔子的教学目标是具有层次性的。[1]但是,从孔子论述教学目标的着重点看,“君子”是其主张的核心观点。《论语》中论及君子之处就有107处,孔子论及的“君子”主要特征是“德才兼备”。孔子在政治上持改良主义路线,他认为改良需要贤才才能实行,贤才是士经过接受教育而成为有才有德之人,即“君子”。他认为“君子”对己要能“修己”,对人要能“安人”,以致“安百姓”。[2]换言之,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既要有高尚的道德,又要有经世致用、治国安邦之才。由此,孔子的首要教学目标具有强烈的政治伦理性,同时,在一定意义上突出了人的和谐发展观念。另一位儒家大师孟子的教学目的即是“明人伦”,其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道德伦理性。孟子说过:“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3]接着,孟子又指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五伦”,在此基础上,孟子创设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由此孟子建立了我国长期的社会伦理,而其教育教学思想就是基于此而形成的。《学记》在教学目标方面提出了“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主张,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人形成良好的德行和智慧,以此维护和推动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政教合一的伦理观念。《大学》作为古代儒家“高等教育”的纲领,受到宋代理学家的大力推崇,把它作为“初学入德之门也”。[4]《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对大学教学目标的纲领性规定,即发扬光大自身潜在的“善端”,推己及人,提高民众之善,进而各司其职。对于这一教学目标伦理,张汝伦教授认为“明明德,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亲民,就是师生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说,这一纲领隐含着人自我完善的伦理诉求。后来,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教学目标无不强调了培养德治之才、经世致用之才的伦理思想。
二、教学内容伦理
在教学内容方面,孔子认为要培养德才兼备、能文能武的君子,需教之以“六艺”。“六艺”是孔子自己根据典籍编纂而成的教学教材,主要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各自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如“《诗》教使人温和,性情柔顺,为人敦厚朴实。”《书》教人知历史,《礼》教人知伦理规范等等,这里孔子强调了人事和文事。孔子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不仅仅限于伦理规范和道德知识,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科学技术、自然知识方面的内容,以及反映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反抗和控诉的材料。例如,《尚书》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诗经》中有地震的记录,还有大量关于动植物形态、习性、栽培和饲养方法的记录。可见,孔子并不排斥自然知识。[5]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孔子在教学内容方面所持的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伦理观。
孟子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性伦理。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对其理想中的“大丈夫”做了规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提倡“性善论”,强调人生来就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品质,从而论证了“仁义礼智”为教学内容的道德先验性。在《孟子·告子上》中,他谈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6]他认为,人的心理潜在道德意识,教学就是把人的这些“良知”和“良能”“扩充”出来,形成德性伦理。
汉代的贾谊基本继承了儒家的教学观,在教学内容上主张以礼治为核心。他强调:“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7]他认为,礼作为社会的制度,可以防患于未然,从而实现国家的安定,这充分体现了其政治伦理的主张。汉代的另一大儒董仲舒主张用“六艺”来实现培养德性的教学目标。他认为,“六艺”在对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迥异的,正是在具有不同效用的教材作用下,促进人德性伦理的发展。
朱熹可谓是儒家教育教学伦理的集大成者,在教学内容方面,他强调以“道”为核心。朱子主张将学校按年龄、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划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并在内容、方法上各有侧重,所谓“小学者,当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朱子虽然主张不同年龄阶段,教育内容层次不同,但“存天理,灭人欲”的宗旨不变,所谓“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己。”[8]朱子以格物致知作为教学论的核心,要求每个人运用理性体察和把握封建的伦理纲常,从而穷尽万物之理,达成“明人伦”的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道德伦理性和政治伦理性。
三、教学对象伦理
孔子作为政治改良主义者,在官吏的选拔上突出强调“举贤”。“举贤”就是要求国家在人才的选用上,不但要采取贵族世袭制,还要吸纳平民中的“学优”者。由此,孔子提出了他的教育方针原则——“有教无类”。孔子在人性论上持天赋平等的观点,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人不分种类,在天赋上都是相差无几的,人人皆有成才和成德的可能性,这也是孔子“有教无类”教学思想的立论基础。“有教无类”从小处说就是不分“贵贱”和“庶鄙”,不分贵族和平民,都可以入学;从大处着眼,即是无论国界和华夷,只要是有心向学,都可以就学。孔子这一朴素的天赋平等人性观,使其学生来自社会的多阶级或阶层,多国家,多民族。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多人,他们来自鲁、齐、卫、晋、宋、秦、楚等国。弟子大多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贵族,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9]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实践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满足了平民接受教育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了社会人员的素质,孔子的这一思想和行动体现了其强烈的伦理情怀。这一教学伦理思想,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为推动中国几千年全民学习的渴望,奠定了思想和伦理基础。
总之,我们进行的教学伦理建设是理性教学伦理,因为“我们相信,超越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理性伦理思考对职业道德和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都是绝对必要的。”[10]
注释:
[1]王毓珣.试论孔子教学目标的层次性[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7.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3.
[3]孟子·滕文公上.
[4]朱熹.大学章句.引二程语.
[5]陈学恂,张瑞璠.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3.
[6]孟子·告子上.
[7]陈学恂,张瑞璠.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5.
[8]胡斌武.课堂教学伦理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
[10]肯尼思 A·斯特赖克,乔纳斯 F·索尔蒂斯,洪成文,张娜,黄欣译.教学伦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