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年历教案反思【4篇】
年历主要有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种。 阳历以地球公转周期为依据:阴历以月相变化为依据;阴阳历结合两者特点。世界上最通用的是阳历,我国使用的一般是阴阳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认识年历教案反思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认识年历教案反思4篇
第1篇: 认识年历教案反思
南江乡优质课评比教案
课题:《认识路线》
执教:陈 莉
2008年6月13日
设计理念:
现代数学教学理念提出以知识应用为中心,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其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价值观。提倡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体会起点、终点和方向的含义,了解认识路线需要知道三个条件。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平面示意图中的方向和路线。
3、发展学习有关方向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从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了解认识路线必须知道起点、终点、方向这三个因素。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平面图中的方向和路线。
教具准备:
课件、插图、练习卡。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并应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同学们,我们能说一说自己上学要经过哪些地方吗?
2、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学的路线你们熟悉吗?
生:太熟悉了
师:如果我们今天要到贵阳黔灵公园去看猴子,路线又应当怎么走呢?
生甲:不知道。 生乙:知道、、、、、、
师:我们要出门,就得学会看地图和路线,可是,这几个小朋友今天第一次上学,他们迷路了,我们能伸出援助之手吗?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上学去(课件出示路线)
1、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能知道些什么?
2、你能说出这几位同学上学的行走路线吗?(小组讨论)
3、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卡的填写。
4、看着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放学路线)
活动二:旅游去(课件出示路线图)
1、观察路线图。
2、指名回答。我们从学校到公园,起点是学校,、终点是公园该坐2路车。如果坐16路车,能到达公园吗?
3、小结:
三、生活实践(课件出示)
请各自说说自己放学回家的路线,说说你的好朋友回家的路线。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了解认识路线必须知道起点、终点、方向这三个因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平面图中的方向和路线。)
五、课后作业
画一幅上学的路线图。
六、板书
南江乡优质课评比说课
课题:认识路线
本班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没有得以很好的养成和发展。学生学习积极性较欠缺。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苏教版第4册第五单元“方向与路线”。主要通过辨认简单路线图为教学题材,使学生能在学习基础上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根据课程要求,结合我班实际,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初步应用所学知识,辨认简单的路线图。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情感目标:将教学密切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认识路线必须知道起点、终点、方向这三个因素。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平面图中的方向和路线。
为了更好达到教学三维目标,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认为应该从下着手。
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启学生思路,拓展学生思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成功的喜悦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劳动的成果。
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时将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师生间的单向交流,而是生生,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本课教学流程设计
一、情境创设
应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在师生的对话中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流程
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出示一张路线图,让学生观察后能说出每位小朋友的上学路线,在里设计一个提问题,是让学生知道,不但会说上学路线,还能说出放学路线。接着出示另一张路线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出要从学校到公园,通过路线图如何坐车,在这里教师对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进行简单的讲解,譬如出发的起点、终点、坐几路车、坐几站等。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进行自学,这时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当遇到较难的问题时,教师可适当引导,但主要还是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小组内的交流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三、生活实践
生活实践是整个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我在设计练习题目时,接合学生实际,让他们说出自己回家的路线,这样更有利于牢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课堂总结
教学结束时,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这不是搞形式,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概括能力。
南江乡优质课评比教学反思
课题:认识路线
本着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学生熟悉的上学路线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感觉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接着出示去公园路线图,让学生找到自己该坐几路车,怎样行驶才能到达目的地,并给出充足的时间去叙述自己所观察讨论的结果,师生根据叙述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给与恰当的评价。在完成课后练习时,多数学生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自己回家的路线,取得了较好地教学效果。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学会、学懂。
“认识路线”这节课教后,我想,总是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怕教学时间不够,在教学时,没有让足够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这是本节课上最最担心的问题。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除了要认真按课标要求,要转变教学观念外,还要根据课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热情等,灵活使用教材、驾驭教材,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学会、学懂。
第2篇: 认识年历教案反思
托班认识颜色教案反思
【篇一:小班美术教案 认识颜色】
小班美术教案 认识颜色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感受色彩的美;
2.巩固涂色的方法,使幼儿能运用恰当的颜色涂染;
3.培养幼儿涂色的兴趣,使幼儿养成作业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颜色标志牌(红、黄、蓝、绿)若干,未涂色的小花图片若干,油画棒若干。
2.请大班的小朋友准备花姐姐的情境表演。
3.活动背景图《春天》
4.教师头饰、花姐姐头饰、裙子各一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头饰扮色彩妈妈,邀请幼儿做颜色宝宝,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妈妈和宝宝的角色使幼儿感到亲切,以游戏的方法导人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
二、基本部分
1.复习认识四种颜色。
(1)请幼儿带上颜色标志牌,相互观察,并说一说自己是x色宝宝。
(颜色标牌帮助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幼儿在相互观察和讲述中分享经验,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则可从旁观察幼儿对颜色的认知情况。)
(2)玩游戏《妈妈宝宝抱一抱》,巩固对四种颜色的认识。玩法:教师唱“x色宝宝你在哪里?”戴相应颜色标志牌的幼儿边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妈妈抱一抱,边走向教师和教师互相抱一抱。
(和妈妈一起游戏总是非常愉快的,抱一抱的动作既满足了小班幼儿的心理需要,又帮助其明确每种颜色的名称。)
(3)请幼儿找一找背景图中什么东西和自己的颜色是一样的。
(背景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引导幼儿的思维由单一的颜色扩展到五彩的大自然当中,并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4)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黄、蓝、绿)色的,感知色彩的美。
(从观察颜色、找相同的颜色到讲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颜色,逐步深入,加深幼儿对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认识。在讨论中幼儿的思维得到扩展,在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的同时,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涂色活动。巩固涂色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美。
(1)花姐姐以忧愁的样子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花姐姐的裙子上贴有许多未涂色的小花。)
(2)引导幼儿用涂色的方法帮助花姐姐给小花穿上漂亮的衣服。幼儿自选一朵小花做涂色练习,教师提示幼儿涂色时应注意的事项:选用恰当的颜色涂染;涂色要均匀、涂满、干净;涂色时,左右或上下摆涂。
(3)放轻音乐,幼儿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小客人花姐姐的出现将活动自然地引入第二环节;请小朋友帮忙这一情节,在激发幼儿同情心的同时也有助于使幼儿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装扮花姐姐的裙子,引导幼儿欣赏五颜六色的花。师幼共同评价,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色彩的美,体验创造的快乐。
(对花姐姐的裙子前后不同的比较,使幼儿直接感受色彩的美。而变漂亮的花姐姐对小朋友的感谢,在让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增强了其自信心、提高其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
1.花姐姐和小朋友共同表演(小花)。
2.幼儿和花姐姐一同外出游戏。
活动结束:(在欢乐的歌声中愉快地结束此次活动。)
【篇二:《认识红色、黄色和蓝色》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托小班幼儿对颜色很感兴趣,而因为年龄问题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黄色、蓝色。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3、让孩子感受色彩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认识红色、黄色、蓝色
难点:能把认识的红色、黄色、蓝色迁移到生活的物品中。
活动准备
米老鼠手偶、卡纸做的衣服、帽子和裙子、红黄蓝三色做的圆形卡片与幼儿人数一样多、红黄蓝颜料、有盖子的塑料瓶、音乐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用手偶“米老鼠妹妹”找衣服,引出主题。
教师:米老鼠妹妹要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她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找找她的衣服。
请幼儿分别帮米老鼠妹妹找到帽子、衣服和裙子。(红色的帽子、黄色的衣服、蓝色的裙子)
提示:帽子要像太阳一样的颜色、衣服要像香蕉一样的颜色、裙子要像大海一样的颜色。
基本部分:
分别引出红色、黄色和蓝色,并让宝宝一起认识。
(告诉孩子这是三原色,很多颜色就是由这三种颜色变化来的。)
3、找找教室里、身上穿的哪些还有红色、黄色和蓝色。
4、请幼儿和老师一起找颜色宝宝。(准备好的小圆片)
教师:我们一起来找颜色宝宝好吗?谁先找到我们一起表扬他。
5、玩瓶子宝宝变颜色。
(1)、教师:今天米老鼠妹妹很高兴,因为你们帮她找到了衣服。她觉得小朋友们很能干想再请小朋帮她做一瓶果汁水,我们一起给她变一瓶果汁水吧。(教师变魔术给孩子看,并表演颜色的变化,告诉孩子回家也可以变哟)
(2)、把水分组送到篮子里。
结束部分:
请孩子跟着老师学米老鼠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
1、本节课孩子的参与性很高,孩子们很感兴趣,ppt的内容让孩子们兴致很高,加上玩魔术瓶更有意思,孩子们都能轻松的认识红、黄、 蓝三原色了。多数幼儿能把学到的颜色迁移到物体的身上。
2、幼儿的观察力得到了培养、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色彩有了初步的审美感。
3、如果让我在上这节课,我会在让更多的孩子参与活动,并选上更美的音乐,并让孩子完整地观看三原色的变化,刺激幼儿进一步的学习。
【篇三:认识黄色教学反思】
幼儿园数学《认识黄色》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色彩美。小班的幼儿对色彩已经有了初浅的认识和了解,为了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有关色彩的知识,初步学会欣赏色彩美,选择这一活动主题。
刚入学的托班孩子对色彩没有正确的概念,首先让孩子学认颜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在已经认识了红色的前提下继续学习认识黄色。
教学活动反思:
红色是颜色中最好认识的,托班的学生瞬时记忆比长时记忆要好,首先复习红色,是对学过的知识的一个检查,在学习新颜色时有一个很好的对比和区分。
红色和黄色是生活中最常见最常用的颜色,通过用生活中的水果导出颜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学习水果的名称。
在这次活动的过程中,我所选择题材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并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着重幼儿的直接体验,注重他们的观察、感受、探索。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通过看、听、摸、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观察、比较、体会事物的变化。用实物香蕉和梨来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示范图帮助学生涂色时正确的看图填色,游戏和积木的活动丰富了课堂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游戏的好坏也决定着学生的掌握程度。
色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托班学生因为自身的生理原因,不能够正确地区分颜色,对于从红色和黄色中选出黄色的蜡笔,首先是巩固红色的认识,也是对新认识的黄色的一个考核。
从谈话、讨论中引申出我们红黄在生活中有的好处,从根本上使幼儿正确认识物体的颜色。但由于幼儿们知识面及生理特点的原因,部分幼儿在认识红、黄各种颜色时有点模糊,但却表现很积极。
第3篇: 认识年历教案反思
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 闽侯实验小学执教老师:陈春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88-89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的学习,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从学生生活实际来看,学生对小数并非一无所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多的购物经历,学生最熟悉的小数就是商品价格。但是,学生在此积累的关于小数的认识还属于“街头数学”,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建立在“街头数学”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生从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的理性认识,即让学生获得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学习特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北京奥运会及福建人何雯娜的一些信息,唤起学生对已有小数表象的回忆,从而形成原始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出小数。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爱乡的情怀。 2、联系经验,学习读写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试读小数,自己进行分析、判断。由于在四年级还要具体认识小数,所以在这里只是对小数的读法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该如何读小数。 3、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由于学生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所以通过课件展示商品价格,放手让学生试着填写价格表,再说说自己收集的商品价格表示多少,最后引导学生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元”,右边第一位表示“角”,右边第二位表示“分”。让学生产生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的感受。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也是放手通过“做一做”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感知。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1分米、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因此,在教学用“米”作单位的一位小数时采取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而在教学用“米”作单位的两位小数时采取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一步一步引导,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左边表示“米”,右边第一位表示“分米”,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学生就会很快明白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实际含义,以及初步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4、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通过课件展示奥运会开幕式上姚明与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起出场的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再通过猜一猜、写一写、说一说,以及紧接着的介绍自己的身高、猜老师的身高,既是巩固小数读法与意义,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数感,形式活泼,吸引学生。 同时,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通过课件适时地展示小数的发展历史,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5、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小数的形式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既关注了学生情感的需求,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知识的快乐,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求知欲。 预设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2、在合作与探究过程中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 2、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 教学难点: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有关奥运会中的数据 北京奥运会我国荣获51枚金牌。福建小将何雯娜,以总分37.80为中国夺得奥运历史上首枚蹦床金牌,实现了历史突破。何雯娜,20岁,身高1.61米,体重49.5千克。在比赛中她空翻高度惊人,最高蹦达8.65米。她的成功,使全体福建人为之欢呼雀跃。 2、引出课题 二、联系经验学习读写 (一)读一读 尝试读——分析比较——总结提升 (二)写一写 介绍书写——收集典型作业——展示——评讲 (三)说一说 1、出示商品与价格,说说这些商品的价格是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2、介绍课前收集的商品价格。 3、小结 小数点的左边是表示多少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表示几角,第二位是表示几分。 (四)忆一忆 超市中的商品价格都是用小数表示,请你们回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突出重点理解意义 (一)、教学用“米”作单位的一位小数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这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小数表示写成0.1米。 1分米、十分之一米、0.1米表示的长度相等吗?所以这句话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板:1分米=1/10米=0.1米) 0.1米有1米那样长吗?所以小数点左边写0,小数点右边的1是表示1米还是1分米? (二)、教学用“米”作单位的两位小数 (三)、自主理解以“元”作单位的一位、二位小数的含义。 (四)、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像0.1、0.2、0.5、0.8、0.9这样的小数,因为小数部分只有一位,我们把他们叫做一位小数。其实一位小数表示的都是什么样的分数呢? 像0.010.060.10这样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位,我们把他们叫做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的都是百分之几。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理解“何雯娜身高1.61米”、“空翻最高达到8.65米”中两个小数表示的意思。 2、改写姚明身高和抗震小英雄林浩的身高。 3、介绍自己的身高。 4、用小数猜老师的身高。 5、介绍小数发展的历史。 五、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把这节课的最佳表现定为1分,你能得到多少分呢?请用一个小数来表示。 教后反思: 数学新课程的实施,积极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要达成这一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努力走进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 首先,我个人认为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本节课在教学中,本人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奥运会及超市中的商品,介绍自己收集的商品价格,介绍自己的身高等,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承载着小数,现实中孕育着小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理念。 2、借知识经验促正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与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本节课通过鼓励学生读小数和启发探究式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本次课堂中发挥了积极的正迁移作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同时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比如,小数的读法,学生似曾相识,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中产生的两种正误读法,唤醒生活经验,并借整数读法形成知识经验的正迁移,明确小数的正确读法。再比如,运用1米的直尺这一学生熟悉的实物,根据米和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板书和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过“观察-猜想-尝试-初步认识-运用-总结-深化理解”这一系统过程,顺利完成了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并通过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将理论认识升华为实践的能力。 3、还学生课堂的主动权。 本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进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难点知识,本人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完成,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仅把学习的时间、空间留给了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馈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同时,整节课没有教师的说教,只有师生间的探讨和学生间的交流、讨论;没有教师的尖刻批评,只有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生动简练,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的错误,机智地加以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新知,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了数学素养。 其次,整个教学中本人感到在“巧用生成资源”方面,本人做得还不够,比如,在巩固练习环节,当出示何雯娜蹦床最高过到8.65米,让学生说说“8.65米是表示多少时,一个学生说成865米,此时本人只是简单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如果课堂中巧妙地说:“看,对面的那座山才八百多米高,何雯娜能蹦那样高吗?那她岂不是成了孙悟空?其实8.65米只比我们的两层楼高一些,那8.65米应该表示多少呢?”通过如此引导,想必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创设合理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4篇: 认识年历教案反思
认识水果小班教案反思
【篇一:认识水果小班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水果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既熟悉又喜欢,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大纲》要求,本次活动设计都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学设计贴近生活,儿童化,通过编儿歌、游戏等教学方法,增强孩子对水果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观察梨子、苹果、香蕉等水果。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3、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重点难点
1、引导孩子认识水果名称、吃法等。
2、培养学生在大胆积极发言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实物。
2、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的图片,每个孩子一份(没有颜色的)。
3、准备一些水果挂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小客人,她们都藏在玉老师的这个盒子里,孩子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可我们一个一个把他们猜出来好吗?(请个别孩子伸手到盒子里触摸水果,猜猜是什么,或者是摸到是什么样的,其他孩子猜。)
二、认识水果
激发孩子大胆发言 发展孩子语言能力
请一个孩子上来摸盒子里的水果,师生对话,强调其他孩子注意听(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表面光滑吗?你猜是什么?)把他拿出来。认识这种水果,从颜色、生长环境、吃法方面让生认识,强调水果的营养价值。如摸出的是苹果,可以这样对话:师:什么水果红红的,引导生说: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孩子我们可以这样通过水果的颜色给他们编儿歌。)
(此环节可以请孩子上来触摸,师生对话猜,全体认识,可以师触摸,说特征,其他孩子猜。猜出来认识,编儿歌。在学生认识水果的基础上,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三、拓展延伸
1、整理练习儿歌。(什么水果 的, 红红的。)
2、游戏。发水果挂饰。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 什么水果红红的? 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 苹果苹果红红的。
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3、鼓励孩子把其他认识的水果也把它编进儿歌。
四、鼓励幼儿把自己编的儿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并把没有涂上颜色的水果图涂上颜色。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贴近生活,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孩子有说的机会,有想象的空间会)
2、教学设计儿童化,游戏贯穿课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在第二环节花的时间较多,因此在涂色的环节没有在课堂上完成。
【篇二:认识水果小班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培养孩子学会认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并且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节认识水果的教学课。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的习惯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各种水果
2、并且能说出水果的特征
活动准备
冰糖橙、苹果、梨、桔子若干;水果刀一把,盘子一只。
活动过程
、出示各种水果,让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2、观察水果,说出它们的外部特征。
3、游戏:摸水果,增强孩子对各种水果的外部特征的感知。
4、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
切开各种水果,让孩子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
5、品尝水果。
(1)将切好的各种水果分别让孩子品尝,并说说其味道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将孩子眼睛蒙住后, 让他们来品尝水果,然后请他们说一说吃的是什么水果。
6、活动结束:告诉幼儿多吃水果有利身体健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孩子来说,在课堂中出现一些新鲜的事物会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选用对了本课,并运用了观察、触摸、品尝、介绍的方法来了解水果,这些环节的设计能够更好的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兴趣非常的高!同时向他们渗透一些蔬菜和水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育他们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篇三:认识水果小班教案反思】
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w.5y k j.c om《认识水果》
本次活动以图片引出水果,引起幼儿的兴趣,再来巩固认识水果的颜色,接着学习创编儿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们开始较有兴趣,后来就只是机械地学念儿歌,但没有真正掌握儿歌结构,到后来就觉得枯燥乏味,没有达到预计效果。学习儿歌的目的是唤醒关于水果的经验,从中感受水果的特征。孩子们只是在有口无心地念儿歌,似乎难以掌握问答式儿歌的结构。
在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积极,我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拿苹果的幼儿没有按照我要求的那样说:“苹果苹果红红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幼儿还未掌握这一句。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是非常重要的。
整个教学活动结束后,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我的引导不够。
通过这次教学过程及课后各位老师的点评中,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深深地感觉到我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首先,在教研活动中,积极参与,研究问题要层层递进,不断深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其次,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最后就是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及业务学习,不断地研究和反思。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幼教事业的需要!
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w.5y k j.c om相关幼儿教育资料:
下一篇: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