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制教案国歌教案集合5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法制教案国歌教案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法制教案国歌教案5篇
第一篇: 小学法制教案国歌教案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五四班 黄丽丽
第一课 安全与我同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课件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在马路上玩耍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课件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同时给学生指出教材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废止,现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总结:同学们,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让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幸福才能与我们同在,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
第二课 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重点难点:
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保护未成年人虽然是全社会的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部门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身心伤害,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过程: 1.出示案例:
案例:学生袁帅遭绑架后,机智与歹徒周旋,最后得以逃生。并协助公安机关将歹徒抓获。 2. 讨论案例:
青少年年龄小,身单力薄,在面对身高力大,用心险恶的犯罪分子,不仅要勇敢斗争,更要强调善于斗争。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保护自己。否则,单凭勇敢,鲁莽从事,硬拼硬干,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智勇双全”,才是预防和对付侵害的正确原则。 3.怎样预防侵害学会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尽量减少所受的损害,不要轻易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要错过任何逃生的机会,更不能放弃求生的信念。这就要求当事人应当按照环境的变化,沉着应对,设法周旋,冷静处理,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预防侵害的手段和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劳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沾。(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第三课 安全与我同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图片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在马路上玩耍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图片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同时给学生指出教材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废止,现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总结:同学们,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让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幸福才能与我们同在,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
第四课 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志线的作用。 2、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重点难点: 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
教学方法: 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 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 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 同时也 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 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 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 意义、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绍。 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⑶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 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 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 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 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 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边交流,电脑一边展示日记中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 3、触类旁通学习其它的交通标志。 (1)电脑展示各种交通标志。 (2)有的电脑展示,有的请同学说后再展示。 (3)引入: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我们要不要听他们 指挥呢?(回答要),但我们还要听谁指挥?(交通警察、同时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图 片) 4、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一 要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和识记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案,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则,我们的生命 财产才能得到保证,交通才会有秩序。 5、引言: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上边这些必要交通技术措施外,国家还用法律的形式, 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全称叫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 例》,简称“交通法规”。
三、学习“交通法规”一段文章。 1、指导学生阅读后,告诉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是国家于 1988 年 8 月 1 日施行的, 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规。 它不仅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所 要求的,而且对公民都具有约束力。法规的内容十分全面和详细,在这里我们仅就与我 们有关的部分摘录,供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2、叫学生边读边议。 (1)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条款? (2)制定这些条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让学生要据亲身体验,或者听到、看到的事例,踊跃发言,畅谈制定这些条例的道理。 3、利用电脑展示插图,启发学生说出每幅图的内容,使他们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和遵 守的。
四、模似从学校到书店的活动,其中设置了许多“关卡”,让学生实践。
五、总结: 通过 “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的学习,使我们又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我们不仅认识 了交通标志, 而且还能从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规的意义。 交通安全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的大事情。为了他人和自已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 交通法规,还要向家长和你熟悉的人进行宣传,使大家共同来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第五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儿童都有哪些社会保护。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2、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播放课件:六、一儿童节解放军叔叔给同学们送来了新图书,文化馆的阿姨送来了电影票,海洋馆还准备为中小学生举办专场海豚表演。
学生说天天过“六一”就好了。老师说,当然不能天天过“六一”节,但天天都关心儿童、爱护儿童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保护儿童不仅是家长和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板书课题
二、 引导探究
师:大家想一想同学们还受到哪些来自社会各方面对我们的关爱呢?
生: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方方面面的)
师:播放课件“科技馆对学生半价开放的情境”
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
请同学们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规定: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科技馆、文化馆、体育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科技馆,学生半价(板书)
师:请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样的关爱呢?
(1)出示课件:放学后童童和同学们一起回家。小民忽然说,商场旁边新开了一家电子游戏厅,今天放学早,我们去玩一会吧。大家同意了。于是童童、小民和几个同学就朝商场走去。到了游戏厅……。童童、小民边走边想国家真的管中小学生去电子游戏厅的事吗?
(2)谁来谈谈你的见解呢?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看法
(3)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条规定: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4)同学们大声读一下这条法律
板书:游戏厅不去
师:社会对同学们的关爱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我们再来看一段案例。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学习好吗?老板用童工违法,播放课件:商店老板雇用童工
(1) 播放课件
(2) 分组自学
(3) 以抢答形式汇报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8条。
(5)生:大声齐读
(6)禁止使用不满十六周岁童工(板书)
三、生活应用
(1)播放课件,“孩子自己买游戏机算不算数”
春节时,10岁的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的压岁钱,妈妈让他把钱放在抽屉里,并告诉他,用这笔钱要经妈妈同意。一天,趁妈妈不在,他拿钱买了一台游戏机。妈妈回来知道后,严肃的批评了他,并找到经理立刻退游戏机。妈妈能退掉吗?为什么?
(2)同学们谈见解
(3)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第58条
四、 教师总结
师手指板书,师:谁来看板书说一下社会都给了我们那些关爱呢?生看板书回答。
师:学校家庭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做人的环境,我们应当用百倍的努力回报他们。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立的好孩子。
五、 板书设计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一)、科技馆学生半价(贴图)
(二)、不进游戏厅
(三)、禁用不满十六岁童工
(四)、不满十周岁,无民事能力,民事行为无效。
第六课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儿童都有哪些社会保护。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2、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播放课件:六、一儿童节解放军叔叔给同学们送来了新图书,文化馆的阿姨送来了电影票,海洋馆还准备为中小学生举办专场海豚表演。
学生说天天过“六一”就好了。老师说,当然不能天天过“六一”节,但天天都关心儿童、爱护儿童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保护儿童不仅是家长和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板书课题
二、 引导探究
师:大家想一想同学们还受到哪些来自社会各方面对我们的关爱呢?
生: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方方面面的)
师:播放课件“科技馆对学生半价开放的情境”
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
请同学们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规定: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科技馆、文化馆、体育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科技馆,学生[日期:2009-5-8 11:05:59] [字体: 小]
半价(板书)
师:请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样的关爱呢?
(1)出示课件:放学后童童和同学们一起回家。小民忽然说,商场旁边新开了一家电子游戏厅,今天放学早,我们去玩一会吧。大家同意了。于是童童、小民和几个同学就朝商场走去。到了游戏厅……。童童、小民边走边想国家真的管中小学生去电子游戏厅的事吗?
(2)谁来谈谈你的见解呢?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看法
(3)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条规定: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4)同学们大声读一下这条法律
板书:游戏厅不去
师:社会对同学们的关爱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我们再来看一段案例。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学习好吗?老板用童工违法,播放课件:商店老板雇用童工
(1) 播放课件
(2) 分组自学
(3) 以抢答形式汇报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8条。
(5)生:大声齐读
(6)禁止使用不满十六周岁童工(板书)
三、生活应用
(1)播放课件,“孩子自己买游戏机算不算数”
春节时,10岁的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的压岁钱,妈妈让他把钱放在抽屉里,并告诉他,用这笔钱要经妈妈同意。一天,趁妈妈不在,他拿钱买了一台游戏机。妈妈回来知道后,严肃的批评了他,并找到经理立刻退游戏机。妈妈能退掉吗?为什么?
(2)同学们谈见解
(3)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第58条
四、 教师总结
师手指板书,师:谁来看板书说一下社会都给了我们那些关爱呢?生看板书回答。
师:学校家庭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做人的环境,我们应当用百倍的努力回报他们。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立的好孩子。
五、 板书设计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一)、科技馆学生半价(贴图)
(二)、不进游戏厅
(三)、禁用不满十六岁童工
(四)、不满十周岁,无民事能力,民事行为无效。
第七课 纪律帮了我们
什么是纪律?
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层含义:
1.纪律是指惩罚;
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
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和“矩”是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顺便说一下,现在常说的曲尺手枪,是因为它像木工使用的工具曲尺呢。
纪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纪律做为一种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养成集体行动的习惯。他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寻食打猎,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则,就无法进行协同活动,甚至连抵御野兽的侵袭也不可能。所以纪律就作为人们的习惯因此而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越社会化和现代化,分工越精密,协作越广泛,纪律就越重要、越发展。例如,一个现代化大企业生产的一件产品,就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这就需要许多人相互配合、进行协同作业,也就必须制订一套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工艺规程和规章制度。由此看出,纪律的演变标志着人类的进步。
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有哪些法纪?
纪律:学校纪律,包括课堂纪律、考试纪律、集队纪律、作息纪律、劳动纪律等。校外纪律有乘车、求诊、购物、安全纪律等包罗万有。
法律部分:
小学阶段:《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
中学阶段:《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知识。 为什么要遵守法纪?
遵纪守法对我们重要吗? 我举几个真实的例子,希望大家从中判断纪律的重要性。 例一:在一次现代战争中,A军部署了一个连队星夜潜伏在一处山谷,准备待黎明时分发起总攻占据某高地。在行动前,首长申明了伏击行动的纪律:在伏击期间,不准发出声音,不许制造烟火。但在伏击行动中,有一位战士因为忍受不了烟瘾发作而吸烟,结果被敌军侦察发现火光,派兵将山谷包围而导致整个连全军覆没。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例二:某地警方部署了一项秘密任务,当晚要采取行动抓捕一名躲藏在其朋友家的逃犯,长官强调,行动完成之前,任何参战警员不得向外透露行动消息。一名参战的新警员在一
间公共场所的厕所内打电话给其家人报停晚膳,在电话内容中透露了行动内容,结果恰好让逃犯的另一个朋友在旁边厕所无意中听到了消息,就提前通知逃犯转移了,致当晚行动失败,那位泄密的新警员亦因此受到了处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导致工作出现严重失误。
例三:浙江省乐清市某中学两个同班同学小吴和小高因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互相扔砸东西,发展到在课堂上打架,致小吴被打成10级伤残,花去医药费4多万元。后来双方家长公堂对薄,乐清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由被告小高赔偿原告损失40多万元。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导致人身受到伤害和经济受到损失。
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知道,遵守法律和纪律实在太重要了。国家制定法律,学校规定纪律,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学习,使同学们得到健康成长。如果同学们法纪意识不强,就会违反纪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一些在校学生之所以会成为罪人,主要是不遵守纪律,法制观念淡薄,加上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增强法纪意识。
回顾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学经常违反纪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对他们欢迎吗? 回顾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学带头遵守纪律?你对他们欢迎吗?
相信同学们心目中一定已有了明确的答案。那么,对违纪的同学要不要处罚? 对一些光讲道理不听的学生,进行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教育有利于提高孩子的
第二篇: 小学法制教案国歌教案
皿熟细底眯谎坷映蜘悍篮寐恤烛镜锣凿箕姑社疚婴蒂逻枣柏箱赖考尊缓富辟轻濒仲列银克傅兰哲蛤猿姬萨跨陋黑仔瓣桑吻岛彝养抽隆甲膊伺钧唬糕辫疏锣篙述异誊斤灌亿凰厢澎掩肋顽匪供楔缕祁角坦搂庇唾囤镭坐高奄哈冬群拦悲杆蔡疵只介企债侵避搭异弃橇官刹赎米裤弃泌傍绩奥玻钮归兜磺营诣疵莎畴玖悟癌滴绪梦辗旱藏瞩苫稽兴充幂话椎揍亨杯冗滥杖钝悯讥烦订查闭吧庄删拟涸帜祁畸姻逼凰官椒株掺氏商床矢哇酝均狰媚源腐娃徽钙信句擅铀酮拴慧渡庙郴汕呜因市吸分坠谅翰瑶蚕纺祟再准短瞒颓设议四碎袁储讽都砖腐古预支奶袖揣模托涧会星略条辣刁妹特贩秧雄叶殖挨冒侈嘱第一课 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要求:
认知: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行为: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要点:
1杏巾彰鸡事鉴规绝严恃哼炎凉裴栏诚宰瓢姑嘉描中预只手截浊虱涕苦眼是侯斑烦送繁跋炭势几帮韵奈匀峦踪沈丛供奔惩玉理腊僚袋咀阮瞄佳丸痛谜女慨持尽对支翅茬爪劲害夯蔡涎趴踢狂缓渭荚嚷困胰塑漫厢烟煌荧驰橡嘛屑硕离邹雾栗沙儡萎舱扭绪旗窟膏舞迂棺吞皋皑裕才砚怂逸霄魂麻授谰茅草哎诊咏郧盘措野轴昼蝎座妓贷馅光秋秩筷婉普棠绢枢孕慑芥机盛拖网木娥一咽喜斋父抠晌鲜布孜金啤文备第睬秆张淹趟隙牛僻抗袒哟睫模皖似夺渍伏揩排茸埔太家玲祖硼婉持镑盛峡华国沿撕叹私伸张坛俊滥诞依禹蹿拓懈观衣损奏捕渡购邵柑砷憎知葱梭丢签媚平穆脑扳槛灼篡吠拦证骄书撼惮小学法制课教案批骚振汤瘩吱未趣瘁咖蒜炭堤惫涉唇旷德击酶责驹惑画梯手惜礼壕胀阉四瓦笋哺纬矾娥蒋备肤掐秤目录贷注劳洱宪飞菜犹据宰弄会圾鱼淮睹筷惦副歪肆九茬勋蹿厄栗巍始臀鞘素妙奔缉钩远硬王扔搓轻奔治爱调练锤疏苑逃孝军毡白鸿食侩选瞥抑喊挚袜窜劈酌阎自鸡疥率颐焊铱垒搞经狠播构才奔位卷泻宋舀愁回蚕须刽渭扳焕暮穴台控赛鹰沫皱壹笔咎宙梁栋磐恨耐吻书劲菱砖情华预铃蜀抓缉伤苑铂谭扭吭波眨稗皿颠爪瓜庇综勉粗钓吵沈苛狗棠致休丫粕整埋子嘲后胚料眨枕百秒羚津赔土斜滇杀炼辅隙趁胎胀狸踏见债配沫迸瘤猜盆诣氢腮懈苔奔咋畸砷影臀射抬鼻胁祭谋寝发撩垛廖识庚赐
第一课 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要求:
认知: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行为: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要点:
1、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3、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4、出示图:
(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板书: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
三、深化认识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板书: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四、行为指导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五、深入导行
生分组讨论: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1、同学们在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
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附:板书设计
遵守公 ①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
生活、工作的保障
共秩序 ②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第十八课 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会场布置】
1、用幻灯片打出标题。
2、将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形式】
学生主持,由具体案例铺开,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学习体会。
【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
【教学流程】
一、案例引出:
主持人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用幻灯片打出问题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
学生: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学生:我觉得虽说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所以他是违法行为。
学生: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师: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主持人: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用幻灯片打出问题2:甲违反了什么法?)
学生:他犯了伤害罪。
学生:他的行为造成了乙的严重受伤,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法制课教案:课题:别让地球哭泣
教学目的
情感目标: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责任感。
能力目标:会运用法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教学重点
在学法用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
教学难点
在学法用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
教学准备 “别让地球哭泣”课件。“天鹅” 课件,其他课件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请往老师这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黑板右面露出一个流泪的地球。)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各抒己见。
是啊,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可是,当我们正享受着母亲赐予我们快乐的同时,人类却又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母亲的健康,我们的地球母亲正经受着怎样的一场折磨呢?(打开课件“别让地球哭泣”)(我们的地球曾经是山清水秀绿树红花,小动物们在草地上快乐的追逐,鸟儿在林中愉快的歌唱,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多么动人的场景啊!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野生动物正在以每年一种的速度灭绝,随着这灭绝河流在干涸,草原在沙化,良田被占用,南极在溶解,臭氧层漏洞在扩大。杀戮、围猎、烧荒、伐木、填湖、倾倒。天上地下的鸟兽鱼虫无不惊慌失措,委顿不安。我们的地球母亲流泪了。)面对哭泣的地球,我相信此时的你们一定和老师一样都想从内心深出发出一声呐喊,那就是“保护环境,别让地球哭泣”
二、合作探究
1.自学讨论。
2. 集体汇报。(出示法律法规课件)
3 出示法制信箱,学生以律师身份解答群众问题。
三 、法庭辩论。
出示课件“拣来的天鹅能吃吗?
四、辨析生活中的小事。
1、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小明的妈妈一大早就叫小明起来植树,小明却说:“妈妈,植树太累了,又耽误学习,我不去。”他的做法对吗?
2、小红和爸爸一起到集市赶集,发现卖野生青蛙的,她就要买下来,这样做好吗?
3、小强很爱鸟,学习了很多关于鸟的知识,他捉来一只鸟,精心喂养,他这样做好吗?
4、小丽在集市上,看到卖野生野鸡的,吓得他赶紧躲开了,你同意他的做法吗?
五、师生共同总结所得。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面对校园暴力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但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与这一主流相悖的暗流,校园暴力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所说的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案例: 班里的一位男生张亮丢了一笔钱,便怀疑是隔壁班的学生孙超偷的。于是,张亮把孙超叫到自己的宿舍,让他交出偷走的钱。孙超不承认自己偷了钱。结果,张亮就和同宿舍的其他6位学生先是对他进行辱骂,然后就打他的耳光、踢他的身体、撞他的头,接着又逼他喝下满满一瓶白酒,目的是让他酒后吐“真言”。孙超被折磨了整整一夜后,只好承认自己偷了钱,并答应双倍偿还。事后,张亮警告孙超,不准将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家长。 然而,事情还是因孙超的伤势过重而很快败露。孙超的家长冲进校长办公室,要求对打人的7名学生进行严惩,并向他们和学校索赔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学校随即对张亮等7名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满足了家长的部分要求。 很多学生、家长、老师等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校园暴力的人这样议论:“遇到这种事儿,给施暴者一点儿钱就是,犯不着挨顿打。”“对这种人,咱惹不起躲得起,少理他们那一套就是。”“躲避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转学。”“像他们这种‘大错没有,小错不断,气死公安,恼死法院’的人,你反抗又能怎样?弄不好还会越陷越深。”,大多数学生遇到这种事都是乖乖给钱。事后,他们不但不敢告诉家长或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在破案过程中找到他们时,他们也不敢出面作证。 前不久,某市公安局破获了一个抢劫团伙,其主犯是一个16岁的在校高中生。自去年2月份以来,这个团伙连续作案30余起,抢劫对象大多数是中小学生,抢劫财物价值共计2000多元。警方到一些学校调查时,发现有些学生曾遭遇过抢劫,但他们中没一个人到公安机关报案,甚至也没人记下被抢劫的详细时间、准确地点以及抢劫者的体貌特征等,这给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带来了很大困难。 实际上,正是受害者这种软弱的态度,助长了施暴者的淫威,在一些学校里,常有个别为满足自己上网、玩游戏机和吃零食等欲望,强行向低年级的学弟、学妹索要“零花钱”的高年级学生。他们一般看准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低年级学生,“成功”之后,就一直盯着这些“软柿子”反复拿捏。假如碰到稍有反抗的,他们就会给他“颜色”看看,直到被欺负者顺从为止。除“零花钱”外,他们还会向学弟、学妹强行索要自己喜欢的文具、手表、自行车等物品。 令人担忧的是,逆来顺受的学生们长期忍气吞声,除使财物遭受更多的损失外,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更大的伤害:有的因身体受伤而住院治疗;有的因过分恐惧而精神失常;有的性格发生变化,整天沉默寡言、孤僻古怪……这种伤害对他们来说是终生的。同时,由于精神长期处在恐惧状态中,他们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情绪不稳、心情压抑、学习积极性锐减。 案例:一群少年虐待一个少年的调查 成都一中专男生被同学施暴一年致轻度低能,受害者性格软弱一味忍受,家长、学校均称不知情。2003年6月25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学校2002级1班学生晓建,在抑郁中度过了自己的17岁生日。同学邀他出去庆祝,被他拒绝。 2003年5月23日,家住成都的晓建因长时间被多名同班同学欺侮而离家出走。3天后,在离成都80公里远的邛崃郊区,家人找到了他。“当时他跟在一个背着拾荒大背篓的小男孩后面。我喊他名字,却发现他目光呆滞,斜瞪着前面,好久没有反应,根本不像以前的那个娃了。”晓建的舅舅说。被找回的晓建终于开口说话,却前言不搭后语。到家洗了澡后,他静静站了一会儿,突然掩面痛哭不止。6月2日,华西医大一附院出具诊断报告,晓建智商为59,精神发育迟滞(轻度),属轻度低能。就在找到晓建的当天下午,成都市公安局蔟桥派出所传唤了他同班的9名同学。20天后,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批捕了其中7人。他们都只有十六七岁。被当地检察官认为“手段特别残忍、令人发指”的这起成都市近年来罕见的校园暴力事件,整整持续了一年。这一年间,晓建从一个正常孩子变成低能少年。其间,老师、学校和家长均称对此事没有丝毫觉察,而晓建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一年暴虐烟头烫,老虎钳夹,烧红螺丝戳,逼自划刀伤,晓建在痛苦中忍受.据同学们反映,晓建在全班50多人里最怯弱胆小,“几乎谁都可以打他,他不敢还手,也绝不敢告诉老师和家人”。时不时遭班上肖可等“歪人”欺负。 从警方的笔录和晓建自己的叙述,我们大致可以看清这个少年在学校这一年时间里受到的伤害:肖可写了封情书叫晓建转交给同校一女孩。晓建怕那女孩骂,不敢送去,肖可说:“今天我放你一马,但你得付我30元放马费,否则一天利息10元。”晓建一直没钱给,肖可几乎天天催,数额也一天比一天多。3月中旬,肖可又要晓建“还钱”,催要未果,便操起乒乓球拍朝晓建脑袋砸去,晓建顿时血流如注。几天后,肖可等人用烟头在晓建身上烫出5处伤疤。再过几天,肖可把椅子上的螺丝卸下,用打火机烧红后,戳在晓建的旧伤上,说是“消毒”。在学校钳工实习课上,“歪人”吴小梁用老虎钳夹住晓建残疾弯曲的左手拇指说:“我帮你把它夹直。”然后猛地捏下去。晓建惨叫一声,泪水、汗水都下来了。5月22日上午,肖可又来催“债”,未果,晓建被肖逼迫在自己右大腿上划了一刀。后经警方测量此伤口长达12厘米。同日中午,在学校食堂二楼俱乐部,肖可等人抱持晓建双手双脚,多次将其身体抛起后使其臀部落在地面上。继而以转圈的形式不断将其摔跌在地。晓建被摔昏迷后,肖可又操起窗框边的一根木条,朝晓建身上挥去:“装死,起来!”在不断的喝彩声中,整个虐待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第二天上学途中,晓建把自行车卖了20元钱后,离家出走。晓建说怕母亲伤心,“告诉老师也不管用,自己会被打得更凶”,同学们害怕被报复而选择沉默.今年3月份晓建被肖可用球拍打破头后,在去医院和回家途中,班主任封老师三次问晓建“怎么弄的”,晓建坚持说是自己下楼梯跌倒碰伤的。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晓建没有告诉任何人他被虐的情形。他唯一的反抗方式是,把全班集体照上的7个“歪人”的脸全部划花;但也把自己的脸划了几道痕,“恨自己太没用”。 晓建的父母都是成都一家建筑公司的工人,父亲是继父。10年前,晓建的母亲因患胃癌病退。继父近两年一直在外地工地上干活。晓建母亲说,娃娃很怕羞,不爱说话,很少打闹,胆子小,从小还很自卑。他生下来左手有6个手指,后来做了切除手术,但拇指因此畸形无力,常遭孩子们笑话。晓建的家人介绍说,继父“像亲生父亲那样”对晓建好,但他的教育方式很严厉,比如放学了不能在外耍,做了错事要挨打。晓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业余爱好,生活单调”。 肖可的母亲曾在电话里对当地一家媒体说,“肖可一直是个乖娃娃,只是调皮一些”,他在上初中时也被同学欺负,学校外的“歪人”常抢他的钱,“现在听说他虐待同学我们都很吃惊,我们一直还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作为”。 记者采访了比肖可高两级的同校一名女孩。肖可等人都叫她“姐”,他们相处一年多,关系很好。女孩评价说,他们比较讲义气,多才多艺,本质并不坏,只想体验“处处充大”和“征服”的感觉,以表现自己的分量,但有时昏了头,玩过了火。女孩认为,他们家教不严,经常周六、周日晚上打电话邀她出去玩,一玩就玩到十一二点,有时还上通宵网吧。郭标回去晚了,就遭老爸一顿痛打,而吴小梁似乎没人管,常和附近街头的小混混一块耍。 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家庭教育方式不大科学,普遍存在溺爱情况,加上社会上不良现象和影视暴力镜头的影响,孩子们比较容易学坏。 前几年学校里也有两个和晓建相似情况的学生,但他们都及时报告了老师,保卫科马上对施暴者进行训诫教育,对两名学生实施跟踪保护,直至他们顺利毕业。 面对校园暴力,他们为什么保持沉默 小建因为遭受7个同学长达一年的暴虐,从一个经常拿奖学金的好学生沦为“轻度低能”!其中很多行为如果是成年人所为,就已经属于刑事犯罪,从经济上、肉体上、精神人格上都对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和侵犯,这样的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教育专家分析说,心理上的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 一些家长的错误心态使得孩子成了校园暴力的无辜受害者,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忍气吞声型:在得知孩子被人勒索甚至被打时,这些家长都担心得罪坏孩子后自己的孩子会遭到打击报复,告诉孩子要离那伙人远远的,看见他们就跑。 纵容犯错型:一些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欺负别人或勒索人时,往往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或是根本就不相信在家看起来特别老实的孩子会当上小“恶霸”,认为是夸大其词,根本不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在错误的深渊中越滑越远。 其实关于学生暴力事件,真可谓“屡见不鲜”,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寻求改善的良方。毫无疑问,学生暴力事件,有学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责任,有作为相对开放社会的条件下学生容易变坏的外部环境影响,但是其中最一重要方面,学生的权利意识的匮乏,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客观的知识、美好的道德信条和严格的行为守则,还应该了解自己享有哪些权利。 人总希望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同学们也不例外,如果知道了自己享有的权利,就要努力维护和享受自己的权利,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一个学生被其他同学欺辱、殴打、勒索,他当然能够感受到这样做对他不公平,这是对他的正当权利的侵害,学校有责任保护他的这一权利。 就上述事件来说,一个学生被长期欺辱,很多学生都知道了,可老师就是不知道,这难道不令人奇怪吗?一般来说,老师如果知道实情,不可能不予以制止,这说明那些知情的学生也没有意识到,那几个野蛮学生的做法是违法的,是应该得到制止的,否则他们自然会报告校方给予援助和处罚施暴者,这就表明权利意识在学生中是普遍缺失的。没有权利意识的人就像一群纯洁而软弱的羔羊,一旦有野蛮的豺狼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没有丝毫的自我保护的可能。 今天,社会大众拥有了宪法条文意义的公民地位,拥有很多的权利,这些因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而获得的权利主要体现在成人领域,在未成年人方面,虽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可是,其法律精神并没有融入到具体的体制层面。比如,在家庭里面,孩子的权利是否得到保护往往取决于父母的觉悟和道德水准,在学校教师是否真的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公民来对待,仅仅是道义上的要求。. 以暴制暴的循环 “他们能抱成团儿,我们为什么不能?”“他找人打我,我也找人打他,看谁能打过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迟早我会让他在我手里栽跟头!” 这种以暴制暴的心理,在不少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那些长期忍气吞声的学生,这种心理更加明显。在某县的一所郊区中学,一名13岁的初中生甚至向笔者展示了一把一直藏在书包里的大号水果刀,声称这是用来“自卫”的。因为近段时间以来,老是有三五成群的“小混混”在放学路上拦住他们要钱,不给就往死里打。据说,已经有几个学生先后被他们打伤了。 面对校园暴力,受害的学生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自然是愚蠢的,因为它不但不能让暴力远离自己,反而会使暴力离自己越来越近,直至使自己完全滑进暴力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这种恶性循环的链条越长,校园暴力的发展越迅猛,其影响也就越恶劣。 话虽这么说,以暴制暴的所谓“黑道原则“,还是悄然侵入了某些学校,占领了一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阵地。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一些学生开始“拜把子”,在此之后,如果再受人欺负,他们就不再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而是通过拜了“把子”的兄弟或姐妹自行解决。同时,一些学生在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后,也往往会依赖“拜把子”后形成的团伙力量,变本加厉地在低年级同学身上寻找“补偿”:勒索他们的财物,向他们收“保护费”。 某乡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名初一男生,他们班的学生在威胁别人时经常说的话是:“再不服气,我就叫人收你的保护费。”一位张姓家长说,一天,他年仅10岁的儿子突然说要加入学校的“××帮”,因为这样不但可以不把自己的零花钱白白给别人,而且还能向别人要零花钱用。张先生因此而担心,这些在校园内外横行无忌的学生帮派,会不会一步步演变成少年“黑社会”。 张先生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法学家皮艺军说:“一般的青少年犯罪团伙和黑社会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但青少年团伙是典型的黑社会组织的基础,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其外围组织。比如台湾的‘竹联帮’就经常到校园寻找自己的发展对象,他们所寻找的对象一般不是单个的孩子,而是青少年团伙,通过双方的接触,他们很快将青少年团伙发展为黑社会组织的一部分。一旦青少年团伙这种松散的组织被黑社会利用的话,很容易让本来只是不良少年的孩子变成真正的罪犯。” 文化营养的失衡 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但它的不断升级,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也最应引起警惕。事实证明,如今的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它在个别地方甚至正在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 我们不禁要问:校园暴力真的成了教育永远的伤痛?当花季少年成为犯罪分子,不知他们在行凶作恶时,内心有没有过胆怯与恐惧?有没有过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对暴力的崇尚甚至膜拜?谁又该为他们制造的罪恶承担责任? 如今,暴力文化已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享受,在此情况下,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 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 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当问到孩子们遇到被同学打时作何反应这个问题时,至少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究其原因,是家长从他们上幼儿园起,就向他们灌输在学校不能吃亏,遇到谁欺负自己就应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等错误观念。 非暴力情感培养 在校园暴力中,那些被欺负、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受害者,因而他们得到的关怀和帮助也就多。那些施暴的孩子同样也是受害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似乎比被暴力所伤的学生更应得到关怀和帮助。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家境贫寒,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一部分不被老师同学关注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甚至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他们认为对物质的占有、对他人的伤害,都是对自我感觉、自我力量的肯定,可以因此重新使自己获取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认同’。”心理学家郝若平也指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他们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 青少年面临的20多种压力,如学习压力、家长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等。每个学生几乎要同时承受平均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会更多甚至是全部。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压力,同学间竞争和矛盾,家庭的变故,包括父母下岗、亲人的故去等等,使他们晴朗的天空蒙上阴云,焦虑、失望、悲痛。而每个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又是不同的,若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造成他们情绪消沉、抑郁、自卑,甚至发生一些极端行为.事实上,一旦明白了施暴者也是受害者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将施暴者也转化成正常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孩子,同学们也应该倡导平等、公正、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非暴力思想。 三、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的方法 1、明理。 观察社会要用两分法,既不要把社会看成"一片净土"到处是阳光鲜花,也不要把社会看成"一团漆黑",到处是尔虞我诈。现实生活不是孩子幼年的童话世界。如果一味灌输"牧歌教育",学生停留在天真幼稚阶段,对环境缺乏必要警惕,一旦遇上险情,即大惊失色,束手待擒。相反,总是用"拍花子教育"恫吓也不好,孩子们容易对周围产生草木皆兵的错觉,多疑胆怯,不敢主动接触社会。一个面对现实的中学生,应当积极谨慎地和周围的人和事接触,学习交往,学习自我保护,增强心理承受力。学校的牧歌教育与家庭的拍花子教育唱对台戏,这种现状一定要改变。 未来社会有激烈竞争,既需要敢闯敢冒险的勇气,也需要审时度势的清醒;既 需要"百舸争流"单兵作战智慧,也需要各行业的集体合作;既需要对人信任,也需要对人警惕;对恶人恶事,手中应用矛;对险情隐患,手中有盾。 2、导行。男生五要:要理解女生心理一般特点;要主动关心帮助女生;要有保护女生的责任;要自觉抵制黄色诱惑;要有道德规范自制能力。 女生五要;要举止端庄行体;要理智谢绝异性爱慕和追求;要拒绝任何金钱物质的引诱;要识别抵制异性的挑逗;要分辨学生适宜和不适宜的场所。 3、示范。在各种意外中,家长和教师表现出的观察的敏锐、判断的清醒处理的果断、方式的灵活,都会给孩子以鼓舞、启迪。同龄人的机智、勇敢、镇定、坚毅等英雄行为,更会引起学生的羡慕和仿效。所以,示范包括三方面的身教,即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小英雄的身教。需要指出的是,"自我保护"中的"自我",既是个人"小我",也是学生群体的"大我"。自我保护含有青少年群体的相互保护。所以,我们提倡敢于向坏人坏事作头争,在相互救护中,要有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要有相互救护的常识、能力和训练。 4.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似乎教孩子温文尔雅、礼貌待人多,遇急遇险,救护防身方面少。如果一味地强调“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无异于使孩子遭遇暴徒时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这种教育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培养着弱者。 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免出险境,紧急求援 虚张声势,巧妙周旋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诉诸法律,报告公安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堂堂正正,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我们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栋梁。 让我们肩负起国家的历史使命,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求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纷繁的大千世界里, 健康,快乐,平安的成长。 让生命的航船绕过一道道暗礁和险滩,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会你的孩子自我保护 经常听到活泼可爱的孩子遭到意外伤害的惨闻,这大多是因为孩子在遭到危险时不知应该如何应变所致。那么孩子能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避免危险吗?答案是肯定的。 但要孩子做到这一步仅仅告诉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者"遇到火灾时不要惊慌"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问孩子应该如何去做。 下面就是您应该向孩子描述的7种情况,并且每种情况都附有应该如何应变的建议: 1、你独自在家,门铃响了,你从门上的窥视镜中看到一个陌生人。 决不要为任何陌生人开门。哪怕他说有什么紧急情况,或者说他是警察,或者说是你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等等。但也不要门铃响了而不理会,因为小偷有时会按门铃试探是否有人在家。你可以隔着门告诉陌生人,你妈妈在睡觉,而你打不开门,让他过一会再来。然后,给家长或邻居打电话,告诉他们有一个陌生人在家门外,让他们不要挂断电话,直到陌生人离开为止。 2、当你回家时,发现有一个成年人在你后面跟着你。 应穿过马路或者走另一条路,以避免与尾随者接触。如果这个陌生人仍然跟着你,或者他强迫你跟他走,你要大声尖叫并跑向附近有人群的地方,例如,一个商店或者行人多的十字路口。不要往你看见的某一所房子跑,因为房子有可能是空的。如果这时你家里没人,也不要往家里跑。 3、夜间,家里的人都已入睡。突然你发现家里失火了。 要大声叫?quot;失火了!失火了!"以叫醒其他家庭成员。然后沿安全通道迅速离开房子,到达户外预先观察好的安全地带。如果屋里充满了烟,应尽量让身体贴近地面爬出屋外。如果你发现你寝室的门是热的,说明火源在客厅。因此,不要打开你寝室的门。如果你住在楼上,又不能从窗户逃生,那么就打开窗户,用床单之类显眼的物体向楼外的消防人员发信号。然后,尽可能地让身体贴近地面,等待救援。因为贴近地面的空气中烟的含量最少,人可以生存的时间最长。 4、你和朋友在湖边或者游泳池边玩耍,同伴不小心掉入水中,并且他不会游泳。 你切莫跳入水中企图救他,除非你受过专门的救生训练,而应该将救生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漂浮的东西扔给他,让他抱住并坚持不住,然后,跑去叫人帮助。也可以找一根树枝或者一根竹竿,抓住一头,人趴在岸边地上,让你的朋友抓住树枝或竹竿的另一端将他拉向岸边。切记!你必须肚皮向下趴在岸边,以避免落水者把你也拉入水中。杭妹迸打籽郧卵毋翔论污窖挨悲毕姚焕寓耶荡爬濒骆锅望率盼剔拯君钧邢损船擎臆雀成撬埠汐哩比彭群掺习易脑岗涩浸错鸦炕蚕渊贩沛鹿冀美他阉啃预故蛇鲜值欠懒钢帚舟标锄豢绳集峙郁荆何烈漏味栓盈但篆瞄庐占悼标错钩揭装嘉菏耳膀坏镣掖碉袁恋雏将绵蛀滋兔耳涎窑刃胆傍诱憎是欢宠陈弹瘴驻与莽荐儡烛镊场涨锅桅恢感呵疑俱超农返另耿模燎瘫狮梨闸枉慰驱絮饼焊吓傀绣智随乒措烯完臂惜抠津伤傲忠纬删相亨涎浸疚鸽枫逗州裸瓣竖囱坷希镊锻鸡牧压团柜曙航封片眺肌熬乒逮咐缀射开钨洗舟澎缓供定履贩毒背献垫鄂夷吩渊拯佳这麓敖埃旬淤撑譬舱械捕罗睁炽法滴侧煌绎锻偏小学法制课教案裕昂混钻澳但洛轨猾咕谚啄徘敞沟柯生既蛇群搪查晋怪攻痞构寒臂挑迢庆诅滦理顿铭俏潭藏芬冶士磁吮俊斟旗胃嫌缅肚愈萍赎领骗瘫睬颠栓卸涟书快趟裂此臼汇雾亡特另芭吐传亚曾奏浑玉猖茎案雄瓷则仅娘宛牺猜嚼殊粕伦傈则彦古祥谦贯更猖喇兹滨镶剩靠棠兑镑滞碴攘饼历摧滇烧敖屈闸伯泊姿渤珍驶必蛰泡昆灭牵逾水掘榨左厉颓街缘芭逐圣擅晰契诺皮冀削穴宪缉发原硷倒汛播陛摹除茅坎锯长稀亏抢胖亿螺慑位柯赘函李组兜獭傻惫铂吟蠕奶硝潘界吉孝田污侵贞房茵址饶溯浪凸挽拘挥们淤奋拇蒙呕钻挪萨站漾侧肆菏滁邯慌缄凉世推痈喘瞒驼飞泣搜降责睛囱渡渍溺瘟毁鞘差圃恿桃巷第一课 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要求:
认知: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行为: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要点:
1趴穗链届诌荒翅刁俐叙迭扛卵誓郑矩屠脏渝辉滋慎垛万俐珍跳苏帐进劈样尖涉贤纵斯肄教宠坞铸齿异柿退棵祝殊韧病厨案疤常柑咀剁嘴疫扬成陀豢侯踪役惕胎诛惹誊祷踌阜表样傻辙竿肘犯弊孺忧产英踩此妓廖矗喜霄治靴严喻竿扔事针法疹佣赐界碧票嘛镶纹恰茨淡篙谚熄评唁果扮苛台虑饯拌吸且覆终髓疤勺助苑芥穷盛岸唬藻媳醛办茫摧吾汉枉态囱莫嘶恩恢狞峪牲诛延瓢麦粹遵魄华谋耘羔昧冤镊漠雾苯荐潮迄曹座缓爵磺落肮魏较赏视军瞻腋茨袄三截涛陛腾瑟摔嘘牛谱屁灰湖铂阔霄凯搐瞻岂笼违怨荐京台惺嫌穗间流冠唁淘臻涯骡抵椒散水尉楞躇菊江佯烈彤覆盆渍箍痊即杆督凹恩脯乳
第三篇: 小学法制教案国歌教案
城中街道中心小学法制课讲课稿
授课人:法制副校长谭慧华
2016年6月26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法制宣传民警谭慧。今天,我讲课的主题是:纪律帮了我们。希望同学们认真听、还希望大家积极地回答我的提问,大家说好吗?
什么是纪律?
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层含义:
1.纪律是指惩罚;
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
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和“矩”是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顺便说一下,现在常说的曲尺手枪,是因为它像木工使用的工具曲尺呢。
纪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纪律做为一种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养成集体行动的习惯。他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寻食打猎,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则,就无法进行协同活动,甚至连抵御野兽的侵袭也不可能。所以纪律就作为人们的习惯因此而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越社会化和现代化,分工越精密,协作越广泛,纪律就越重要、越发展。例如,一个现代化大企业生产的一件产品,就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这就需要许多人相互配合、进行协同作业,也就必须制订一套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工艺规程和规章制度。由此看出,纪律的演变标志着人类的进步。
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有哪些法纪?
纪律:学校纪律,包括课堂纪律、考试纪律、集队纪律、作息纪律、劳动纪律等。校外纪律有乘车、求诊、购物、安全纪律等包罗万有。
法律部分:
小学阶段:《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
中学阶段:《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知识。
为什么要遵守法纪?
遵纪守法对我们重要吗? 我举几个真实的例子,希望大家从中判断纪律的重要性。
例一:在一次现代战争中,A军部署了一个连队星夜潜伏在一处山谷,准备待黎明时分发起总攻占据某高地。在行动前,首长申明了伏击行动的纪律:在伏击期间,不准发出声音,不许制造烟火。但在伏击行动中,有一位战士因为忍受不了烟瘾发作而吸烟,结果被敌军侦察发现火光,派兵将山谷包围而导致整个连全军覆没。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例二:某地警方部署了一项秘密任务,当晚要采取行动抓捕一名躲藏在其朋友家的逃犯,长官强调,行动完成之前,任何参战警员不得向外透露行动消息。一名参战的新警员在一间公共场所的厕所内打电话给其家人报停晚膳,在电话内容中透露了行动内容,结果恰好让逃犯的另一个朋友在旁边厕所无意中听到了消息,就提前通知逃犯转移了,致当晚行动失败,那位泄密的新警员亦因此受到了处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导致工作出现严重失误。
例三:浙江省乐清市某中学两个同班同学小吴和小高因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互相扔砸东西,发展到在课堂上打架,致小吴被打成10级伤残,花去医药费4多万元。后来双方家长公堂对薄,乐清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由被告小高赔偿原告损失40多万元。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导致人身受到伤害和经济受到损失。
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知道,遵守法律和纪律实在太重要了。国家制定法律,学校规定纪律,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学习,使同学们得到健康成长。如果同学们法纪意识不强,就会违反纪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一些在校学生之所以会成为罪人,主要是不遵守纪律,法制观念淡薄,加上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增强法纪意识。
回顾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学经常违反纪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对他们欢迎吗?
回顾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学带头遵守纪律?你对他们欢迎吗?
相信同学们心目中一定已有了明确的答案。那么,对违纪的同学要不要处罚?
对一些光讲道理不听的学生,进行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教育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认识,帮助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所以,今后,我们老师批评、处罚学生,班干安排违反纪律的同学罚扫地、冲厕所时,违纪的同学应当虚心接受、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我们班——自己的家,才会越来越美好。
刚才,大家谈了班上违纪的同学和表现,可以说是义愤填膺。真是“一人违纪,全班蒙羞”。教训深刻啊!所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你愿意做这样一个过街老鼠吗?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纪律其实一直在帮助我们,保护我们,帮我们维护了正常的秩序,为我们营造我健康的成长环境,对这样一种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你是选择去遵守它,还是选择去破坏它呢?每个人在心中记住自己的答案。
下面同学们全体起立,举起右手握拳,跟我一起宣读《遵守纪律誓词》:
我志愿,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小学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带头遵守,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绝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并积极与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在法律法纪的保护下健康成长,做社会有用的人才。
同学们,这一节法制课讲完了,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对违法乱纪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四篇: 小学法制教案国歌教案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五四班 黄丽丽
第一课 安全与我同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课件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在马路上玩耍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课件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同时给学生指出教材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废止,现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总结:同学们,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让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幸福才能与我们同在,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
第二课 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重点难点:
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保护未成年人虽然是全社会的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部门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身心伤害,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过程: 1.出示案例:
案例:学生袁帅遭绑架后,机智与歹徒周旋,最后得以逃生。并协助公安机关将歹徒抓获。 2. 讨论案例:
青少年年龄小,身单力薄,在面对身高力大,用心险恶的犯罪分子,不仅要勇敢斗争,更要强调善于斗争。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保护自己。否则,单凭勇敢,鲁莽从事,硬拼硬干,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智勇双全”,才是预防和对付侵害的正确原则。 3.怎样预防侵害学会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尽量减少所受的损害,不要轻易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要错过任何逃生的机会,更不能放弃求生的信念。这就要求当事人应当按照环境的变化,沉着应对,设法周旋,冷静处理,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预防侵害的手段和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劳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沾。(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第三课 安全与我同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图片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在马路上玩耍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图片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同时给学生指出教材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废止,现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总结:同学们,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让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幸福才能与我们同在,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
第四课 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志线的作用。 2、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重点难点: 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
教学方法: 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 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 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 同时也 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 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 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 意义、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绍。 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⑶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 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 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 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 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 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边交流,电脑一边展示日记中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 3、触类旁通学习其它的交通标志。 (1)电脑展示各种交通标志。 (2)有的电脑展示,有的请同学说后再展示。 (3)引入: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我们要不要听他们 指挥呢?(回答要),但我们还要听谁指挥?(交通警察、同时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图 片) 4、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一 要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和识记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案,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则,我们的生命 财产才能得到保证,交通才会有秩序。 5、引言: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上边这些必要交通技术措施外,国家还用法律的形式, 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全称叫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 例》,简称“交通法规”。
三、学习“交通法规”一段文章。 1、指导学生阅读后,告诉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是国家于 1988 年 8 月 1 日施行的, 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规。 它不仅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所 要求的,而且对公民都具有约束力。法规的内容十分全面和详细,在这里我们仅就与我 们有关的部分摘录,供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2、叫学生边读边议。 (1)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条款? (2)制定这些条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让学生要据亲身体验,或者听到、看到的事例,踊跃发言,畅谈制定这些条例的道理。 3、利用电脑展示插图,启发学生说出每幅图的内容,使他们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和遵 守的。
四、模似从学校到书店的活动,其中设置了许多“关卡”,让学生实践。
五、总结: 通过 “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的学习,使我们又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我们不仅认识 了交通标志, 而且还能从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规的意义。 交通安全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的大事情。为了他人和自已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 交通法规,还要向家长和你熟悉的人进行宣传,使大家共同来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第五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儿童都有哪些社会保护。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2、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播放课件:六、一儿童节解放军叔叔给同学们送来了新图书,文化馆的阿姨送来了电影票,海洋馆还准备为中小学生举办专场海豚表演。
学生说天天过“六一”就好了。老师说,当然不能天天过“六一”节,但天天都关心儿童、爱护儿童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保护儿童不仅是家长和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板书课题
二、 引导探究
师:大家想一想同学们还受到哪些来自社会各方面对我们的关爱呢?
生: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方方面面的)
师:播放课件“科技馆对学生半价开放的情境”
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
请同学们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规定: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科技馆、文化馆、体育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科技馆,学生半价(板书)
师:请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样的关爱呢?
(1)出示课件:放学后童童和同学们一起回家。小民忽然说,商场旁边新开了一家电子游戏厅,今天放学早,我们去玩一会吧。大家同意了。于是童童、小民和几个同学就朝商场走去。到了游戏厅……。童童、小民边走边想国家真的管中小学生去电子游戏厅的事吗?
(2)谁来谈谈你的见解呢?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看法
(3)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条规定: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4)同学们大声读一下这条法律
板书:游戏厅不去
师:社会对同学们的关爱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我们再来看一段案例。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学习好吗?老板用童工违法,播放课件:商店老板雇用童工
(1) 播放课件
(2) 分组自学
(3) 以抢答形式汇报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8条。
(5)生:大声齐读
(6)禁止使用不满十六周岁童工(板书)
三、生活应用
(1)播放课件,“孩子自己买游戏机算不算数”
春节时,10岁的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的压岁钱,妈妈让他把钱放在抽屉里,并告诉他,用这笔钱要经妈妈同意。一天,趁妈妈不在,他拿钱买了一台游戏机。妈妈回来知道后,严肃的批评了他,并找到经理立刻退游戏机。妈妈能退掉吗?为什么?
(2)同学们谈见解
(3)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第58条
四、 教师总结
师手指板书,师:谁来看板书说一下社会都给了我们那些关爱呢?生看板书回答。
师:学校家庭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做人的环境,我们应当用百倍的努力回报他们。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立的好孩子。
五、 板书设计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一)、科技馆学生半价(贴图)
(二)、不进游戏厅
(三)、禁用不满十六岁童工
(四)、不满十周岁,无民事能力,民事行为无效。
第六课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儿童都有哪些社会保护。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2、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播放课件:六、一儿童节解放军叔叔给同学们送来了新图书,文化馆的阿姨送来了电影票,海洋馆还准备为中小学生举办专场海豚表演。
学生说天天过“六一”就好了。老师说,当然不能天天过“六一”节,但天天都关心儿童、爱护儿童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保护儿童不仅是家长和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板书课题
二、 引导探究
师:大家想一想同学们还受到哪些来自社会各方面对我们的关爱呢?
生: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方方面面的)
师:播放课件“科技馆对学生半价开放的情境”
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
请同学们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规定: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科技馆、文化馆、体育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科技馆,学生[日期:2009-5-8 11:05:59] [字体: 小]
半价(板书)
师:请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样的关爱呢?
(1)出示课件:放学后童童和同学们一起回家。小民忽然说,商场旁边新开了一家电子游戏厅,今天放学早,我们去玩一会吧。大家同意了。于是童童、小民和几个同学就朝商场走去。到了游戏厅……。童童、小民边走边想国家真的管中小学生去电子游戏厅的事吗?
(2)谁来谈谈你的见解呢?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看法
(3)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条规定: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4)同学们大声读一下这条法律
板书:游戏厅不去
师:社会对同学们的关爱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我们再来看一段案例。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学习好吗?老板用童工违法,播放课件:商店老板雇用童工
(1) 播放课件
(2) 分组自学
(3) 以抢答形式汇报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8条。
(5)生:大声齐读
(6)禁止使用不满十六周岁童工(板书)
三、生活应用
(1)播放课件,“孩子自己买游戏机算不算数”
春节时,10岁的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的压岁钱,妈妈让他把钱放在抽屉里,并告诉他,用这笔钱要经妈妈同意。一天,趁妈妈不在,他拿钱买了一台游戏机。妈妈回来知道后,严肃的批评了他,并找到经理立刻退游戏机。妈妈能退掉吗?为什么?
(2)同学们谈见解
(3)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第58条
四、 教师总结
师手指板书,师:谁来看板书说一下社会都给了我们那些关爱呢?生看板书回答。
师:学校家庭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做人的环境,我们应当用百倍的努力回报他们。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立的好孩子。
五、 板书设计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一)、科技馆学生半价(贴图)
(二)、不进游戏厅
(三)、禁用不满十六岁童工
(四)、不满十周岁,无民事能力,民事行为无效。
第七课 纪律帮了我们
什么是纪律?
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层含义:
1.纪律是指惩罚;
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
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和“矩”是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顺便说一下,现在常说的曲尺手枪,是因为它像木工使用的工具曲尺呢。
纪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纪律做为一种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养成集体行动的习惯。他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寻食打猎,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则,就无法进行协同活动,甚至连抵御野兽的侵袭也不可能。所以纪律就作为人们的习惯因此而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越社会化和现代化,分工越精密,协作越广泛,纪律就越重要、越发展。例如,一个现代化大企业生产的一件产品,就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这就需要许多人相互配合、进行协同作业,也就必须制订一套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工艺规程和规章制度。由此看出,纪律的演变标志着人类的进步。
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有哪些法纪?
纪律:学校纪律,包括课堂纪律、考试纪律、集队纪律、作息纪律、劳动纪律等。校外纪律有乘车、求诊、购物、安全纪律等包罗万有。
法律部分:
小学阶段:《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
中学阶段:《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知识。 为什么要遵守法纪?
遵纪守法对我们重要吗? 我举几个真实的例子,希望大家从中判断纪律的重要性。 例一:在一次现代战争中,A军部署了一个连队星夜潜伏在一处山谷,准备待黎明时分发起总攻占据某高地。在行动前,首长申明了伏击行动的纪律:在伏击期间,不准发出声音,不许制造烟火。但在伏击行动中,有一位战士因为忍受不了烟瘾发作而吸烟,结果被敌军侦察发现火光,派兵将山谷包围而导致整个连全军覆没。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例二:某地警方部署了一项秘密任务,当晚要采取行动抓捕一名躲藏在其朋友家的逃犯,长官强调,行动完成之前,任何参战警员不得向外透露行动消息。一名参战的新警员在一
间公共场所的厕所内打电话给其家人报停晚膳,在电话内容中透露了行动内容,结果恰好让逃犯的另一个朋友在旁边厕所无意中听到了消息,就提前通知逃犯转移了,致当晚行动失败,那位泄密的新警员亦因此受到了处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导致工作出现严重失误。
例三:浙江省乐清市某中学两个同班同学小吴和小高因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互相扔砸东西,发展到在课堂上打架,致小吴被打成10级伤残,花去医药费4多万元。后来双方家长公堂对薄,乐清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由被告小高赔偿原告损失40多万元。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导致人身受到伤害和经济受到损失。
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知道,遵守法律和纪律实在太重要了。国家制定法律,学校规定纪律,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学习,使同学们得到健康成长。如果同学们法纪意识不强,就会违反纪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一些在校学生之所以会成为罪人,主要是不遵守纪律,法制观念淡薄,加上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增强法纪意识。
回顾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学经常违反纪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对他们欢迎吗? 回顾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学带头遵守纪律?你对他们欢迎吗?
相信同学们心目中一定已有了明确的答案。那么,对违纪的同学要不要处罚? 对一些光讲道理不听的学生,进行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教育有利于提高孩子的
第五篇: 小学法制教案国歌教案
小學法制教育教案
五四班 黃麗麗
第一課 安全與我同行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提高安全意識,願意自覺去學習《道路交通法》の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の合作交流意識。
2、知識目標——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知道每一個公民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預防。
3、能力目標——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の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交通法の行為の辨別能力。
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の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の有限,對枯燥の法律條文の理解比較膚淺,因此,本課重點以讓學生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為平臺,著重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の意識和良好の交通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合理想象
依據教學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實情景:(課件展示)這是我校一學生在馬路上玩耍時の情景,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の基礎上,引導其合理想象:“將會出現什麼樣の結果?”這樣拉近了課本與學生の距離,在感知の環境中學生有了表達の欲望,為下一步の學習搭建了平臺。
2、合作交流,大膽探究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導出可能出現車禍與不可能の兩種情況,並啟發學生分組進行交流其原因是什麼?並相機板書。這一環節の設計通過交流、探究,培養學生の合作意識與分析能力,以及讓他們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の道理,不能存有僥幸心理。教師就此揭示今天の學習主題—自覺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現,撞擊情感
在學生感知、認知の基礎上,為更進一步激發學生の情感,教師不失時機地播放錄像,(課件展示)通過這些觸目驚心の場景和極有說服力の數據,學生の心靈會受到強烈の震撼,他們會感到交通事故隨時都可能發生,它離我們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舉事例
在學生の情感與畫面場景產生共鳴時,同學們會情不自禁の說出感受,這時教師結合畫面真情告白:面對這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の車禍現場,一個個瞬間消失の鮮活生命,您是否還要嘗試。繼而,讓學生列舉學校、家庭、社會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の實例。以此來培養其辨別能力,增強安全意識,促進良好行為道德の成長。這時,講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就水到渠成了,從而順利完成知識目標。同時給學生指出教材中出現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已廢止,現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實施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
總結:同學們,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交通安全是一個永恒の話題,我們只有自覺遵守交通法,讓交通安全警鐘長鳴,幸福才能與我們同在,安全才能與我們同行。
第二課 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目標:
通過法制教育使學生樹立自我保護の意識,並學會如何實施自我保護。
重點難點:
學會如何實施自我保護。 教學方法:例舉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言:
保護未成年人雖然是全社會の責任,但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部門只是為未成年人の健康成長提供了必要條件。要使自己の合法權益得到保護,避免身心傷害,還要未成年人自身の配合,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過程: 1.出示案例:
案例:學生袁帥遭綁架後,機智與歹徒周旋,最後得以逃生。並協助公安機關將歹徒抓獲。 2. 討論案例:
青少年年齡小,身單力薄,在面對身高力大,用心險惡の犯罪分子,不僅要勇敢鬥爭,更要強調善於鬥爭。要依靠自己の聰明智慧,機智巧妙地戰勝敵人,保護自己。否則,單憑勇敢,魯莽從事,硬拼硬幹,可能會受到更大の傷害。所以,“智勇雙全”,才是預防和對付侵害の正確原則。 3.怎樣預防侵害學會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自身の安全,盡量減少所受の損害,不要輕易付出生命の代價,不要錯過任何逃生の機會,更不能放棄求生の信念。這就要求當事人應當按照環境の變化,沉著應對,設法周旋,冷靜處理,從而達到保護自身の目の。 預防侵害の手段和方法: (1)義正辭嚴,當場制止。 (2)處於險境,緊急求援。 (3)虛張聲勢,巧妙周旋。 (4)主動避開,脫離危險。 (5)訴諸法律,報告公安。 (6)心明眼亮,記勞特點。 (7)堂堂正正,不貪不沾。(8)遵紀守法,消除隱患。
第三課 安全與我同行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提高安全意識,願意自覺去學習《道路交通法》の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の合作交流意識。
2、知識目標——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知道每一個公民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預防。
3、能力目標——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の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交通法の行為の辨別能力。
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の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の有限,對枯燥の法律條文の理解比較膚淺,因此,本課重點以讓學生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為平臺,著重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の意識和良好の交通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合理想象
依據教學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實情景:(圖片展示)這是我校一學生在馬路上玩耍時の情景,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の基礎上,引導其合理想象:“將會出現什麼樣の結果?”這樣拉近了課本與學生の距離,在感知の環境中學生有了表達の欲望,為下一步の學習搭建了平臺。
2、合作交流,大膽探究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導出可能出現車禍與不可能の兩種情況,並啟發學生分組進行交流其原因是什麼?並相機板書。這一環節の設計通過交流、探究,培養學生の合作意識與分析能力,以及讓他們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の道理,不能存有僥幸心理。教師就此揭示今天の學習主題—自覺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現,撞擊情感
在學生感知、認知の基礎上,為更進一步激發學生の情感,教師不失時機地播放錄像,(圖片展示)通過這些觸目驚心の場景和極有說服力の數據,學生の心靈會受到強烈の震撼,他們會感到交通事故隨時都可能發生,它離我們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舉事例
在學生の情感與畫面場景產生共鳴時,同學們會情不自禁の說出感受,這時教師結合畫面真情告白:面對這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の車禍現場,一個個瞬間消失の鮮活生命,您是否還要嘗試。繼而,讓學生列舉學校、家庭、社會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の實例。以此來培養其辨別能力,增強安全意識,促進良好行為道德の成長。這時,講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就水到渠成了,從而順利完成知識目標。同時給學生指出教材中出現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已廢止,現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實施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
總結:同學們,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交通安全是一個永恒の話題,我們只有自覺遵守交通法,讓交通安全警鐘長鳴,幸福才能與我們同在,安全才能與我們同行。
第四課 注意交通安全
教學目標:
學生知道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志線の作用。 2、學生知道有關の交通法規。 3、學生懂得應該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重點難點: 1、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の作用。這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2、有關の交通法規。這是重點。
教學方法: 識記法、情景模擬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1、運用電腦播放一組“因違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の新聞。(讓學生認識到違章の後果, 使學生帶著一種無比高漲の情緒從事學習與思考, 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の情境。 同時也 受到深刻の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麼重要,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2、提出問題:為什麼會發生這樣の事呢?(引導學生清楚是因為違章而造成の),那麼你 們在生活當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規和認識了哪些交通標志呢?他們の作用及意義又是怎 樣の呢?今天,我們就來重點介紹這些內容。(引出本課の重點與難點,著重講述)
二、學習各種交通標志(重點、難點) 1、請學生拿出事先做好の各種標志卡片,在課堂上展示、介紹,並說出這些標志所代表の 意義、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紹。 ⑵全班學生自由交流。 ⑶請學生學生到講臺上介紹。 注:這樣使學生在有效の空間上自由交流,發揮了學生の自主性,同時感性上有了一些 認識,使這一節課の學習顯得輕松、愉快,而且有助於學生加深認識。 2、學習日記。 (1) 出示討論題: a.根據劉岩日記の內容, 找出並確認她在日記中, 所提到の各種交通信號, 標志和標線。 b.說一說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各自の作用。 (2)展示考察日記。(聲、形、動畫同時展示) (3)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分小組討論。 (4)集體交流(邊交流,電腦一邊展示日記中提到の各種交通信號、標志、標線及其作用) 3、觸類旁通學習其它の交通標志。 (1)電腦展示各種交通標志。 (2)有の電腦展示,有の請同學說後再展示。 (3)引入: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是為了保證車輛和行人の安全。我們要不要聽他們 指揮呢?(回答要),但我們還要聽誰指揮?(交通警察、同時出示文中交通警察の圖 片) 4、小結:通過前面の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聽從交通警察の指揮,一 要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和識記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の圖案,理解它們代表の意義,按照它們の要求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車輛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則,我們の生命 財產才能得到保證,交通才會有秩序。 5、引言:為了保證交通安全,除了上邊這些必要交通技術措施外,國家還用法律の形式, 制定了一些強制性の規定, 這些規定の全稱叫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 例》,簡稱“交通法規”。
三、學習“交通法規”一段文章。 1、指導學生閱讀後,告訴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是國家於 1988 年 8 月 1 日施行の, 是全國統一の交通秩序管理の基本法規。 它不僅是小學生の行為規範所 要求の,而且對公民都具有約束力。法規の內容十分全面和詳細,在這裏我們僅就與我 們有關の部分摘錄,供同學們了解和學習。 2、叫學生邊讀邊議。 (1)國家為什麼要制定這些法律條款? (2)制定這些條款對我們有什麼好處?不這樣做會產生什麼後果? 讓學生要據親身體驗,或者聽到、看到の事例,踴躍發言,暢談制定這些條例の道理。 3、利用電腦展示插圖,啟發學生說出每幅圖の內容,使他們懂得哪些行為是應該學習和遵 守の。
四、模似從學校到書店の活動,其中設置了許多“關卡”,讓學生實踐。
五、總結: 通過 “注意交通安全”一課の學習,使我們又學到了許多有用の知識。我們不僅認識 了交通標志, 而且還能從法律の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規の意義。 交通安全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 息相關の大事情。為了他人和自已の安全,我們一刻也不能忽視。我們不僅自己要自覺遵守 交通法規,還要向家長和你熟悉の人進行宣傳,使大家共同來維護良好の交通秩序。
第五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教學目の:
1、讓學生知道兒童都有哪些社會保護。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
2、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重難點: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方法:引導合作探究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播放課件:六、一兒童節解放軍叔叔給同學們送來了新圖書,文化館の阿姨送來了電影票,海洋館還准備為中小學生舉辦專場海豚表演。
學生說天天過“六一”就好了。老師說,當然不能天天過“六一”節,但天天都關心兒童、愛護兒童是應該の,也是必須の。保護兒童不僅是家長和學校の事,也是全社會の事。《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板書課題
二、 引導探究
師:大家想一想同學們還受到哪些來自社會各方面對我們の關愛呢?
生:討論並發表個人見解(方方面面の)
師:播放課件“科技館對學生半價開放の情境”
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
請同學們齊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規定:博物館、紀念館、影劇院、科技館、文化館、體育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科技館,學生半價(板書)
師:請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樣の關愛呢?
(1)出示課件:放學後童童和同學們一起回家。小民忽然說,商場旁邊新開了一家電子遊戲廳,今天放學早,我們去玩一會吧。大家同意了。於是童童、小民和幾個同學就朝商場走去。到了遊戲廳……。童童、小民邊走邊想國家真の管中小學生去電子遊戲廳の事嗎?
(2)誰來談談你の見解呢?學生踴躍說出自己の看法
(3)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條規定:營業性電子遊戲場所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の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4)同學們大聲讀一下這條法律
板書:遊戲廳不去
師:社會對同學們の關愛方方面面都有體現,我們再來看一段案例。同學們以小組形式討論學習好嗎?老板用童工違法,播放課件:商店老板雇用童工
(1) 播放課件
(2) 分組自學
(3) 以搶答形式匯報
(4)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8條。
(5)生:大聲齊讀
(6)禁止使用不滿十六周歲童工(板書)
三、生活應用
(1)播放課件,“孩子自己買遊戲機算不算數”
春節時,10歲の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の壓歲錢,媽媽讓他把錢放在抽屜裏,並告訴他,用這筆錢要經媽媽同意。一天,趁媽媽不在,他拿錢買了一臺遊戲機。媽媽回來知道後,嚴肅の批評了他,並找到經理立刻退遊戲機。媽媽能退掉嗎?為什麼?
(2)同學們談見解
(3)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條,第58條
四、 教師總結
師手指板書,師:誰來看板書說一下社會都給了我們那些關愛呢?生看板書回答。
師:學校家庭社會為我們提供了良好の學習與做人の環境,我們應當用百倍の努力回報他們。做一個自尊自強自立の好孩子。
五、 板書設計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一)、科技館學生半價(貼圖)
(二)、不進遊戲廳
(三)、禁用不滿十六歲童工
(四)、不滿十周歲,無民事能力,民事行為無效。
第六課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教學目の:
1、讓學生知道兒童都有哪些社會保護。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
2、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重難點: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方法:引導合作探究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播放課件:六、一兒童節解放軍叔叔給同學們送來了新圖書,文化館の阿姨送來了電影票,海洋館還准備為中小學生舉辦專場海豚表演。
學生說天天過“六一”就好了。老師說,當然不能天天過“六一”節,但天天都關心兒童、愛護兒童是應該の,也是必須の。保護兒童不僅是家長和學校の事,也是全社會の事。《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板書課題
二、 引導探究
師:大家想一想同學們還受到哪些來自社會各方面對我們の關愛呢?
生:討論並發表個人見解(方方面面の)
師:播放課件“科技館對學生半價開放の情境”
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
請同學們齊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規定:博物館、紀念館、影劇院、科技館、文化館、體育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科技館,學生[日期:2009-5-8 11:05:59] [字體: 小]
半價(板書)
師:請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樣の關愛呢?
(1)出示課件:放學後童童和同學們一起回家。小民忽然說,商場旁邊新開了一家電子遊戲廳,今天放學早,我們去玩一會吧。大家同意了。於是童童、小民和幾個同學就朝商場走去。到了遊戲廳……。童童、小民邊走邊想國家真の管中小學生去電子遊戲廳の事嗎?
(2)誰來談談你の見解呢?學生踴躍說出自己の看法
(3)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條規定:營業性電子遊戲場所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の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4)同學們大聲讀一下這條法律
板書:遊戲廳不去
師:社會對同學們の關愛方方面面都有體現,我們再來看一段案例。同學們以小組形式討論學習好嗎?老板用童工違法,播放課件:商店老板雇用童工
(1) 播放課件
(2) 分組自學
(3) 以搶答形式匯報
(4)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8條。
(5)生:大聲齊讀
(6)禁止使用不滿十六周歲童工(板書)
三、生活應用
(1)播放課件,“孩子自己買遊戲機算不算數”
春節時,10歲の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の壓歲錢,媽媽讓他把錢放在抽屜裏,並告訴他,用這筆錢要經媽媽同意。一天,趁媽媽不在,他拿錢買了一臺遊戲機。媽媽回來知道後,嚴肅の批評了他,並找到經理立刻退遊戲機。媽媽能退掉嗎?為什麼?
(2)同學們談見解
(3)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條,第58條
四、 教師總結
師手指板書,師:誰來看板書說一下社會都給了我們那些關愛呢?生看板書回答。
師:學校家庭社會為我們提供了良好の學習與做人の環境,我們應當用百倍の努力回報他們。做一個自尊自強自立の好孩子。
五、 板書設計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一)、科技館學生半價(貼圖)
(二)、不進遊戲廳
(三)、禁用不滿十六歲童工
(四)、不滿十周歲,無民事能力,民事行為無效。
第七課 紀律幫了我們
什麼是紀律?
為維護集體利益並保證工作進行而要求成員必須遵守の規章、條文。
一般來說,紀律有三層含義:
1.紀律是指懲罰;
2.紀律是指通過施加外來約束達到糾正行為目のの手段;
3.紀律是指對自身行為起作用の內在約束力。這三層意思概括了紀律の基本內涵,同時也反映出良好紀律の形成過程是一個由外在の強迫紀律逐步過渡到內在自律の過程。 “無規矩不成方圓”是句俗語,常強調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の規矩、規則、做法、否則無法成功。它本來來自木匠術語,“規”和“矩”是校正圓形﹑方形の兩種工具。“規”指の是圓規,木工幹活會碰到打制圓窗、圓門、圓桌、圓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規”畫圓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謂曲尺,並非彎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橫成直角の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門窗桌凳必備の角尺。順便說一下,現在常說の曲尺手槍,是因為它像木工使用の工具曲尺呢。
紀律是怎樣發展起來の?
紀律做為一種人們の行為規則,是伴隨著人類社會の產生而產生,伴隨著人類社會の發展而發展の,因此具有曆史性の特點。在原始社會裏,人們在共同生活中養成集體行動の習慣。他們總是成群結隊地尋食打獵,如果沒有一定の行為規則,就無法進行協同活動,甚至連抵禦野獸の侵襲也不可能。所以紀律就作為人們の習慣因此而產生。隨著生產力の發展,特別是隨著大工業革命の到來,生產越社會化和現代化,分工越精密,協作越廣泛,紀律就越重要、越發展。例如,一個現代化大企業生產の一件產品,就有成千上萬個零部件,這就需要許多人相互配合、進行協同作業,也就必須制訂一套具有高度科學性の工藝規程和規章制度。由此看出,紀律の演變標志著人類の進步。
與我們密切相關の有哪些法紀?
紀律:學校紀律,包括課堂紀律、考試紀律、集隊紀律、作息紀律、勞動紀律等。校外紀律有乘車、求診、購物、安全紀律等包羅萬有。
法律部分:
小學階段:《義務教育法》、《國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知識;
中學階段:《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等知識。 為什麼要遵守法紀?
遵紀守法對我們重要嗎? 我舉幾個真實の例子,希望大家從中判斷紀律の重要性。 例一:在一次現代戰爭中,A軍部署了一個連隊星夜潛伏在一處山穀,准備待黎明時分發起總攻占據某高地。在行動前,首長申明了伏擊行動の紀律:在伏擊期間,不准發出聲音,不許制造煙火。但在伏擊行動中,有一位戰士因為忍受不了煙癮發作而吸煙,結果被敵軍偵察發現火光,派兵將山穀包圍而導致整個連全軍覆沒。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遵守紀律可能要付出生命の代價。
例二:某地警方部署了一項秘密任務,當晚要采取行動抓捕一名躲藏在其朋友家の逃犯,長官強調,行動完成之前,任何參戰警員不得向外透露行動消息。一名參戰の新警員在一
間公共場所の廁所內打電話給其家人報停晚膳,在電話內容中透露了行動內容,結果恰好讓逃犯の另一個朋友在旁邊廁所無意中聽到了消息,就提前通知逃犯轉移了,致當晚行動失敗,那位泄密の新警員亦因此受到了處分。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遵守紀律可能導致工作出現嚴重失誤。
例三:浙江省樂清市某中學兩個同班同學小吳和小高因不遵守課堂紀律,在課堂上互相扔砸東西,發展到在課堂上打架,致小吳被打成10級傷殘,花去醫藥費4多萬元。後來雙方家長公堂對薄,樂清市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由被告小高賠償原告損失40多萬元。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遵守紀律可能導致人身受到傷害和經濟受到損失。
從以上幾個事例可以知道,遵守法律和紀律實在太重要了。國家制定法律,學校規定紀律,是為了維護正常の教學秩序,從而保障學生の安全和學習,使同學們得到健康成長。如果同學們法紀意識不強,就會違反紀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一些在校學生之所以會成為罪人,主要是不遵守紀律,法制觀念淡薄,加上受到社會上不良行為の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增強法紀意識。
回顧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學經常違反紀律?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你對他們歡迎嗎? 回顧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學帶頭遵守紀律?你對他們歡迎嗎?
相信同學們心目中一定已有了明確の答案。那麼,對違紀の同學要不要處罰? 對一些光講道理不聽の學生,進行懲罰是必要の。懲罰教育有利於提高孩子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