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7篇

| 来源:网友投稿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7篇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7篇

篇一: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1.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2.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解释结果。情感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体会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1、图示填分数,问: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三表示?总结:不管是把一个图形(物体),还是多个图形(物体),或是多组图形(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只要把他平均分为四份,取其中的三份都可以用四分之三表示。(多请几个人说一说)问:四分之三还可以表示什么?你能举例说一说吗?出示概念,齐读概念,回扣整体一词。2、问: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是,画出这个图形。

  展示ppt上的,问有没有和淘气一样的,说一说你的想法有没有和笑笑一样的,说一说你的想法,如果没有,你能猜一猜笑笑的想法吗?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画法,问:他们画出的图形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对?总结:形状虽然不同,但都是由8个或4组组成的。1、翻开书P63,仔细看这三幅图,和同桌一起讨论图中的问题。总结:对同一个分数来说,整体的数量不同,对应部分的数量也不同。4、小结:今天我们对分数进行了再认识,你学到了什么?a、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强调整体。b、知道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我们能够推出这个整体是由4组组成的,虽然形状不相同。C、整体的数量不同,它的二分之一表示的数量就不同。5、巩固练习。

篇二: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时间

  教材

  学段目标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学生分析

  公开课教案

  学科数学

  上课肖婷教师

  五年级上

  分数的再认识

  公开课

  册

  课题(一)

  课型

  第五单元

  第一课

  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整体。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的意义,了解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单位。2、会找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指出分数。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课件、水彩笔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很丰富,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挑战自己,对于新知识总喜欢自己探索,并且喜欢寻找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再作一些适当的指导,已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设计理念

  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请大家猜谜语,一个数分上下两部分,中间一条线。这

  个数是分数。

  2.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课件显示图形,学生说分数。

  教

  4.对于整体1的理解。

  学

  5.根据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交流。

  过

  “整体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几个物体。

  程:

  二、探求新知

  活动一:3/4可以表示什么?画一画,说一说

  1.学生先自己画。

  2.组内交流。

  3.选代表说

  4.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

  活动二:一个图形1/4的图形是▆▆,请画出原图形

  5.学生先自己画。

  6.组内交流。

  7.选代表说

  8.总结:1/4表示的意义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

  的一份”,所以整体1是四份同样的。

  活动三:拿出铅笔的1/2.

  1、拿出事先准备的铅笔袋,取出所有铅笔的1/2.

  2、学生自己拿出自己所有铅笔的1/2.

  3、交流所得。

  4、全班汇报交流反馈。

  5、提出疑问:为什么都是拿的1/2,可是拿出铅笔的数量却不

  同?

  6、学生回答,总结: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数量也不相同。

  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同时,以活动的形式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增加学习乐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体会分数具体所表示的意义

  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分数。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是不同的。

  三、巩固练习数学书上64页练一练的第2、3题1、让学生先完成。2、全班订正交流。

  再次体会分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师:今天你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在总结过程中获得知识。

  唐僧让三个徒弟去摘水果,摘回来后让他们拿出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借助有趣的情景,再所有水果的1/2,孙悟空和沙悟净都拿出了4个水次让学生了解到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创果,只有猪八戒拿出了3个水果。唐僧认为是猪也是不同的。新八戒偷吃了,猪八戒很冤枉,你能为他洗刷冤屈练吗?习

  分数的再认识(一)

  板书简单、明了

  板

  3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3份。

  书

  4

  设

  计

  课

  整个过程教师不能硬性规定,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

  后

  反而且,还改变了“问→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发

  思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点拨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

  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做到了不仅关注

  实现知识技能领域目标,更加关注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

篇三: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1分数的再认识(一)

  课时目标导航

  分数的意义。(教材第63页)

  1.结合具体事例,在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分数的意义的过程。2.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真正含义,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准确理解分数的意义。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一、情景引入1、猜谜语情景引入:一分为二们的学习兴趣。

  百里挑一

  七上八下等引入今天的学习来提高孩子

  2、用生活中分饼的情景来引导孩子们的好奇心。再用分数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并试着说出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分数的意义。我们以前学过“一半”可以用12表示,那么34表示什么呢?举例说一说。(出示教材第63页问题1)明确: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34表示;画出4个三角形,其中的

  3个可以用34表示;有12根骨头,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其中的3份也就是把其中的

  9根围起来,也可以用34表示。(课件PPT展示教材第63页问题1情境图)

  ②上面几个例子分别是把一张纸、4个三角形、12根骨头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

  其中的3份都可以用34表示。

  [归纳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数学上我们称它

  为单位“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画图形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PPT出示教材第63页问题2:一个图形的14是

  ,画出这个图形。

  要求:学生讨论后画出图形指名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图形,对于画得正确的,教师给予

  充分肯定,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画。

  明确:同学们画出的图形形状各不相同,但都是8个组成的,把这8个看成一

  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3.拿铅笔理解分数的意义。图形的形状不同,可以表示相同的分数。那么相同的分数,表示数量是不是一定相同呢?

  教师两只手拿着不同样多的铅笔,请两位同学拿出其中的12,看谁拿的又快又对。学生动手拿一拿,并说一说。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3题。第1题:(答案不唯一)①把1张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这张纸的13。

  ②画三个圆形,其中1个圆形占整体的13。

  第2题:(1)第3根圆棒画√(2)第2个图形画√第3题:268(圈一圈略)四、课堂小结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有哪些?

  分数的再认识(一)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1.注重结合实际展开教学。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拿铅笔、画一画等活动,在各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下构建分数的意义。3.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全体学生始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4.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清晰地说出心中所想,使听者更加明白。

  分数的由来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像73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

篇四: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通过举例,逆推,比较等方法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同学们本学期通过学习又认识了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很多新朋友,结识新朋友,莫忘老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老朋友,(板书:2),认识吗?(唤起学生

  5对分数的回忆)三年级时,我们对它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呢?看来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还有很多想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的再认识(一))

  老师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帮助同学们对分数进行再认识,你们的预习完成了吗?下面我们就合作探究。看一下学习要求。课件出示:

  学习要求:1.组内交流,完善学案,将学习成果展示在

  黑板上。2.选择合适的方式与全班同学交流。

  要求清楚了吗?开始活动吧。二、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前置性作业中的三个大问题,并用红笔完善自己的学案,然后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准备汇报。教师巡视,留心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三、交流分享师:各组同学都准备好了,开始我们今天的交流分享。哪个小组想就第一个问题和同学们交流?课件出示:

  问题一

  3表示什么,请举例说明。(在卡纸上画出来)4要求:清楚美观

  我认为分数的意义是:

  各组将自己组研究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借助同学们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画的图画

  1

  讲解.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刚才第一小组在举例子的基础上概括了分数的意义。

  第2小组还能对各种例子进行分类,使我们加深了对整体的认识。(课件出示分数的意

  义,整体二字变成红色)老师这也有一幅图,同学们看看能不能用3来表示呢?(课件4

  出示:12个同样的正方形,分散任选9个涂上阴影)。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在我们的会场上,这个小组有5名同学,每名同学占这个小

  组的几分之几呢?全班平均分成了5个小组,这两个小组占几分之几呢?大家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吗?谢谢这组同学的交流。刚才我们重点研究了用分数表

  示整体的一部分,那给我们分数表示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推知整体呢?让我们来继续研究第二,三题。哪个小组想和同学们交流第二个问题?

  屏幕出示:

  问题二

  一个图形的1是4

  要求:清楚规范我发现:

  ,画出这个图形。(在卡纸上画出来)

  各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一致认为这个图形的1是2个方格,就是说一份是2个方格,4

  整体是4份,也就是8个方格。同学们画的图形虽然形状不同,但都是由8个方格组成的。

  老师看到同学们画的图,也特别想参与其中,这是老师画的图,(课件演示一个阶梯形图案)可以吗?大家看看像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踏着知识的阶梯,攀登科学的高峰。

  谢谢这一组的同学,第三个问题哪个小组想和大家交流?屏幕出示:

  淘气,笑笑和奇思玩分笔游戏,他们各自拿出自己所有铅笔的1,2

  结果淘气拿出了1支,笑笑拿出了2支,奇思拿出了4支。他们拿出

  的铅笔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多呢?我发现:

  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他们都拿出铅笔的1,但他们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2

  拿出的铅笔数也不同。推想出他们的总数后,发现总数越多,它的1就越多,总数越少,2

  它的1就越少。2老师有个问题,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对于同一个分数,它在表示具体数量是,它的

  多少是确定的吗?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谢谢第五小组的

  2

  交流。师: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探究交流,大家对分数有了哪些再认识呢?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对分数进行再认识的呢?师:看到数,想到形,这种方法数学上叫数形结合。(板书:数形结合。)我们从逆向的角度从部分推出整体,这是逆推的方法。(板书:逆推方法)。师:看来同学们不但对分数的认识更深了,而且还掌握了很多学习的方法。下面就

  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四、拓展提升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答题的游戏,闯过3关的同学将成为我们今天的数学小明

  星。来看第一关。屏幕出示:

  1.和小组同伴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一张报纸的1版面用于广告宣传。4

  (2)我们班有1的男生喜欢打篮球。4

  (3)人的脚长大约是身高的1。7

  (4)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2。

  3

  哪个小组来闯第一关。小组选出代表汇报。看来分数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我们今天来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来看第二关。屏幕出示:

  1.选一选

  2.辨一辨

  小明的身高是他爸爸的3,小军的身高也是他爸爸的3,那么小明和小

  5

  5

  军的身高相等。()

  3.做一做

  警察叔叔在案发现场提取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大约26cm,聪明的小

  朋友们能帮警察叔叔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

  3

  学生组内交流,汇报,说思路。师:看来学好分数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接下来看第三关。屏幕出示:

  为帮助灾区人民,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1,妙想捐献了零花钱的3,妙想捐

  5

  5

  献的钱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还有妙想还可能比奇思少或者和奇思相等。刚才同学们为了说的更清楚运用了什么方法?三关都闯过的同学都有谁?你们就是今天的数学小明星。不知不觉我们这节课已经

  过去了9,聪明的同学们算算我们这节课还剩多少时间?10

  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看来同学们这节课都有很多收获,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说了,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收获写在学案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源于数,量源于量,而分源于分。”有关分数还有很多知识等待我们去研究,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二)。

  4

篇五: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2、结合具体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材分析】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对分数有过一个基本的学习,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够简单的读、写分数,能用分数简单的表示一些简单的事物,并且能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的再认识(一)这一节,主要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实际的例子,深刻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让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能够为本单元的后续知识垫定基础,同时为下学期学习分数相关的应用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教材中主要通过“画图形”以及“拿铅笔”两个具体的例子,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整体”与“部分”的概念,体会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深化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回顾三年级对分数的基本认识,让学生简单列举一些分数,并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表示这一分数。

  2、让学生讲一下以上例子中分子、分母以及整个分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篇六: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63—64页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

  示多少的相对性。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

  义。【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单位“1”的概念的扩展。【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大屏幕出示数字1师:同学们,这是几?1可以表示什么?生:一个苹果,一个学生……师:不要小瞧1,这个1很神奇,生活中好多事物都可以用1来表示。

  大屏幕出示1个正方形,1个三角形,1个圆形,1把尺子,1根绳子,1捆绳子,1个西瓜,一个苹果……4个苹果师:4个苹果现在肯定不能用1表示,但是放在一个盘子里,这回可以说一盘苹果,又一个一。大屏幕继续出示:一箱苹果,一车苹果,一堆苹果。师:这个1神奇吧,由1个长方形开始到一堆苹果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把这个1给起给名字,叫整体“1”(板书)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单位“1”,这个1为什么要给加一个双引号?(表示和我们以前学的1有些不同)除了老师说的,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2.谈一谈生活中的整体“1”二、分数的意义(一)出示课题。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再认识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二)分数意义的理解1、大屏幕出示下面请你用分数来表示下面各图形的涂色部分。

  师:4分之3表示什么意思?把谁看做一个整体?生:把一张正方形的纸看做一个整体……

  把四个三角形看做一个整体……把一些骨头看做一个整体……

  生:上面的图形各不相同,但都可以用4分之3来表示。

  大屏幕出示刚才三幅图同时出现

  师: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不管是一个图形,还是几个图形,还是几组图形,我们都可以把它看

  做一个整体,把谁平均分,谁就是整体“1”。

  2、说一说4分之3还可以表示什么。

  板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期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

  数表示。

  3.想一想、说一说

  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

  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生:六分之一、十二分之一……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

  表示呢?

  (整体“1”不同,表示同一个人的分数也不同)

  (三)画一画大屏幕出示一个图形的1是

  4

  (1)生点子图上自主画图

  ,画出这个图形。

  (2)展示交流师:你为什么这么画?生:一个图形的1是

  4

  表示把整体“1”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是两个小正方形,说

  明这个图形是由4份

  组成的。

  大屏幕出示这个图形的画法

  师:生:这些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行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形状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由8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大家的画

  法都是正确的。

  (四)游戏

  大屏幕出示请拿出盒子里所有笔的12

  分6组,每组拿出各组盒子里铅笔总数的12

  师:你准备怎么拿?

  11.小组汇报所分铅笔总数的2拿出的支数及拿法。

  板书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

  总支数

  1

  2

  8支

  具体数量拿出支数

  4

  6支

  3

  8支

  4

  16支

  8

  24支

  12

  10支

  5

  1师?这一列数字表示(总数)这一列数字表示拿出的2。请同学

  们观察一下,你能有什么发现?老师有疑问,你知道我的疑问是什

  么吗?师:为什么拿出的都是各组袋子里的1,拿出的支数为什么2

  不一样多?

  师: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拿出支数一样多,不一样多是谁来决定

  的?为什么有的拿的少有的拿的多?总数多,拿出它的12

  总数少,拿出的1就少。2

  如果铅笔的总支数发生变化100支?2支?

  就多,

  生:铅笔总数发生变化,拿出的支数也发生变化

  师:再想想刚才拿铅笔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拿出的支数都

  是总数的1)(都是把铅笔的总数看成了一个整体)2

  2.小结:拿铅笔的方法相同,都是把铅笔总数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成2份,拿出了其中的1份。

  师:通过刚才拿铅笔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大屏幕出示:小结:同一个分数,整体“1”不同,所对应的具体数

  量也不同。

  三、巩固练习

  1.选一选,在方框里画对勾。(课本P64第2题)

  2.圈一圈,填一天,再说一说。(课本P64第3题)

  四、拓展

  1.一杯果汁,亮亮喝了这杯果汁的1,妈妈喝了剩下的1,他们谁

  2

  2

  喝的多?

  线段图帮助理解

  2.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所对应的分数是(

  )

  3.

  为帮助灾区人民,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

  15

  ,妙想捐献了

  零花钱的3,妙想捐的钱一定比奇思多吗?请说明理由。

  5

  生:想知道谁捐得多关键要知道总数,也就是1和3对应的

  5

  5

  总数是多少。

  师:谁捐的多跟钱的总数有关系,跟几份没有关系,什么情况下跟捐

  出的几份有关系呢?

  生:在总钱数一样多的情况下跟几份数有关系。

  四、谈收获

  本节课我们学了分数的再认识,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

  总支数

  1

  2

  8支

  6支

  8支

  16支

  24支

  具体数量拿出支数

  434812

篇七: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2、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重点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活动导入现在大家猜个谜语:母子两边分……(学生回答:分数)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再认识)2、复习导入,出示图形:

  提出复习要求:仔细观察这3个图形,说出这3个图中阴影部分是什么分数,它们各表示什么?

  (1)图1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2分之1来表示。

  (2)图2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三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3分之1来表示。

  (3)图3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4分之1来表示。

  (通过让学生说分数,认分数,说分数含义的过程,了解学生以有知识的起点。)

  3、他们的回答都非常准确,说明他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老师想看看今天大家的学习效果,有信心吗?

  二、活动引入新课学习

  1、老师这儿有三份圆片,你们能从每一份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

  提出观察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能提出问题吗?

  (在这里要强调各自是把谁平均分了,学生分别拿出的是6片、4片和3片。)

  (学生可能的回答)(1)都是1/2,怎么拿出的片数不一样?(2)为什么三个同学拿的数目不同?2、小组合作活动提出活动要求: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圆片的1/2,拿出的片数却不一样多呢?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为什么会是不一样的,然后小组交流一下。(1)学生借助学具独立操作(2)小组交流(3)学生代表汇报师总结:同学们都认为每份的总片数不一样,所以三个同学拿出圆片的片数不同。那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验证:现在请刚才的3位同学把所有的圆片拿出来,告诉同学们你们各自的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1/2又是多少?这时要乘热打铁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整体“一”。并举例说明,比如,一堆煤,一把铅笔,一个苹果等,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单位1或整体1。(通过组织学生交流,在比较中初步体会“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体会整体不一样多,所以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强调平均分,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3、总结归纳

  (1)原来分数还有一个奇妙的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2)学生总结:(能表达出以下内容就可以)一份圆片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份圆片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1/2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可以是一些物体,可以是一个计数单位,学生没学过把多个物体看作“1”这部分应有所强调,这里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来理解单位一或整体一。这里要让学生明确分数不像以前学的数那样很多情况下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两个数间的关系就可以,不一定要概括出什么语言

  四、理解应用

  1、为了表扬同学们对刚才所学知识的态度和效果,老师给班级读书角买了2本书。出示挂图:

  师:淘气和笑笑都看了这本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学生汇报:因为的书厚薄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整体“1”不同,分数表示的量也不同。)

  2、阅读教材34页的“画一画”画出每个图形的4分之1,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做?(学生总结)提问:为什么4个方格可以用4分之1表示,1个方格也可以用4分之1表示呢?(学生可能的回答)生A:把4个方格平均分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生B:我把1个方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只不过这个一份小一些。五、巩固练习1、指导阅读:书上第35页第1题,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独立完成,指名回答。(简单复习分数的意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说出1~2个图形所表示的“整体”与“部分”的意义。)

  2、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教材第35页第2题。(老师巡视检查)

  3、出示教材第36页第5题,在交流中请学生说说理由。(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估计与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数感。如果学生遇到理解困难,可以借助事先准备的图形和小棒在组内演示解决,最后由学生代表汇报演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4、拓展延伸小组合作完成36页第6题

  思考:今天你学会了什么?(通过练习,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总结汇报: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分数即表示一种关系又表示具体数量,分数只有带上单位才是一个具体的数(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事物的乐趣)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

  12片1/26片8片1/24片6片1/23片结合线段,数形结合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分数。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并能准确地找出单位“1”。教具、学具学生学具小棒等。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引入1、谈话引入,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分数的知识。2、创设情境二、学习新知1、提出问题,都拿了自己所有笔的1/2,怎么不一样多呢是否拿错了?为什么?2、课本中活动“说一说”3、另一本书的1/3,看的一样多吗?学生打开笔盒,分别拿出所有笔的1/2,互相比一比。(用学具小棒也可以)同桌说一说。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亮也看了自己书的1/3让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4、笑笑吃了月饼的1/4,老师吃了蛋糕的1/4,怎么不一样大?

  5、画一画一个图形的1/4是多少。5、汇报所画图形,说一说是否正确。三、巩固练习学生想一想这两个1/4有什么不一样吗?用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剪一剪。学生动手画一画。一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1、课本P321、2、3题2、阅读“你知道吗?”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3

  1、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你喜欢的分数?2、这些分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说说各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3、你还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假分数和整数互化、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过程,掌握它们互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教师出示几道口算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出示几道口算题,明确分数的意义,为下面整数化假分数作铺垫.1.口算.0.45÷15;1.53-0.7;0.4×0.8;4.8×0.02;0.3÷1.52.口答.(1)各表示什么意义?(2)2个是几分之几?5个是几分之几?12个是几分之几?二、整数化假分数

  1.提出“把1、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交流结果.

  教师提出问题,先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明确解答的过程.

  师:把1、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学生思考,自主尝试,然后教师在标有1、2、3、4、5的直线上表示出来.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1里面有3个,是,2里面有(2×3)个,是。……2.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结论.师:整数怎样化成假分数?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师:以指定的分母作分母,分母与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3.练一练熟练掌握转化方法。(1)把2、4、7分别化成分母是3、2、3的假分数;(2)把3、4、5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师引导学生:整数(0除外)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0除外)的假分数。三、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1.出示例题教师出示例题,师生一起解决.指导学生写出假分数和带分数,再让学生观察,讨论直线上同一个点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对应的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学习.问题:把下面直线上的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出来.(展示图片:例题二)师生一起解决.师:直线上同一个点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是怎样的?2.假分数化带分数

  1.师:怎样把化成带分数?(教师用课件“分数的再认识(二)”演示)2.练习:把、、化成带分数。方法: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3.带分数化假分数师:怎样把、、化成假分数?(教师用课件“分数的再认识(二)”演示)方法:用带分数的分母乘以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所得的积再加上分子即得假分数的分子,假分数的分母与带分数的分母相同。4.试一试列出式子,让学生解答.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问题: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生:=15÷7=2……1=24÷8=3

  ……四、练一练让学生自行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然后自己完成,再全班交流.第3题,是试一试的变式练习.指导学生弄懂题目要求,再自己涂色.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5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是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含义。教学设计通过创设八戒分3张饼的故事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明白知识清晰、明确知识产生的由来,并会用这部分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

  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数学模型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叙述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定义、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对于带分数的概念教师可以采用介绍的方法,与真分数、假分数分开处理,有利于学生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

  经过课前的调查,学生对真、假分数有所了解,但对知识的生成、联系及延伸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把学生看作是“零”起点,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完全置之不理,而是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的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提出猜想。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拓展,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2)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所得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五、教具准备:两盒数量不同的铅笔,电脑课件、彩色笔等。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电脑动画演示:一天八戒化缘时只化到3张饼,这一下可把老猪给难住了,急得他直挠头不知如何解决,“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样分?每人得多少张饼呢?”八戒想请我们大家帮忙。(点评:用学生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做故事情境,既吸引了学生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又调动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在老师创设的这一情境中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究,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索中去发现。)

  (二)探究新知师:试着说说你的想法?师:你是怎样得到的呢?(学生自由地发言)1、实践操作一师:请先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代替饼,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方法来说明你是怎样得到的,然后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每人拿出3个圆片,通过剪、拼、画等实际操作。操作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操作思考的过程?组1: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张饼每人分得1/4,然后再分2次,这样每个人共得3/4张饼。组2:先把3张饼叠在一起分,每人可分到3个1/4的饼,合起来就是3/4张饼。

  师:既然可以从这样的两方面来得到3/4,那么哪个小组刚才没有想到这样的两方面的,请动手再尝试一下刚才介绍的方法。

  (学生再次动手实践操作)

  (评析:由个体到小组再到全班,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的活动中。)

  师(小结):像1/4,3/4…这样的分数叫真分数。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试着再举出几个真分数的例子,并从不同的角度说说它代表什么意义。

  (评析:及时的总结一是为让学生学会将数学活动中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进行适时的梳理,明晰探究出的学习方法和数学知识,二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实践操作二

  师:(电脑动画演示)这一天八戒可高兴了,你们为八戒解决了难题,同时他也掌握了分饼的方法。到了下午,八戒看着手中化缘到的9张饼,他哼着歌往回走,走着走者,他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八戒想了想,用刚才同学们教他的方法,一会儿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猜出八戒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吗?你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通过剪、拼、画等方法来验证一下,同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和验证的结果。

  (学生汇报,方法同上。)师:看9/4,你发现这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分数吗?同桌同学一个举例,一个听,然后互换,同时在举例中你们还能发现什么?师: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还有的同学说,这样的例子举不完。那么,谁知道像5/4、5/3、9/4…这样的分数的名称吗?师:(手指着黑板上的分数)像这样的分数就叫假分数,但同学们注意了吗?像这样的分数4/4、5/5、3/3、5/1、也叫假分数。师: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假分数?师:那么像12/3、23/5这样的分数,谁还知道它的名字?(个别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说一些不同的名称,在学生充分说的前提下,教师引出带分数。)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带分数、真分数、假分数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请同桌同学一个试着举出假分数的例子,另一名同学判断他举的对不对,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说说所举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以7为分母,在练习本上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同桌可以互相检查一下,写得对不对?

  【评析:由操作一做铺垫,学生完全能自己学会操作二的内容,学生在操作二中,不仅可以用操作一的方法解决操作二中的问题,同时在操作活动中,明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特点,会根据特点进行判断、举例、互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尝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

  (三)拓展练习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38页第1题,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

  (学生独立做,然后进行交流)

  八、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九、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关键问题是要给学生多大的探究空间?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作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具有较大探究问题的空间,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等,学生们结合直观图的观察,逐步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可以在一个单位“1”中表示,并且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不能只在一个单位“1”中表示,而且大于1,分子和分母同样大时,分数等于1。为最终概括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作铺垫。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6

  根据分数拿出相应的数量。1、12根小棒,请拿出12根小棒的思考:这里的分子1表示的是什么?(是1支还是1份)2、12根小棒,请拿出12根小棒的。(同学相互说分数并拿出数量。)

  教学难点:

  (一)拿一拿1、出示两盒铅笔(两盒中所装铅笔数不同),问:谁能拿出盒中铅笔的?

  2、你准备怎么拿?发现什么问题?都是,为什么拿的支数不一样?

  3、每一个同学都拿出你所有铅笔的,比一比,说一说发现。3、从刚才拿铅笔的活动中你明白了什么?4、归纳提升: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二)想一想1、把6支、9支、12支铅笔分别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支数可以怎样表示?(1/3或者2支、3支、4支)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认识整体“1”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这个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教材先安排了“拿铅笔”活动,使学生体

  会同样是“1/2”,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然后,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说一说”的活动,联系“一本书的1/3”等实际情境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画一画”是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了解起点。

  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计划学时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五上第三单元教案1。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能力。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突

  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学难点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同学们认识分数吗?你对分数都有哪些认识?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个分数?

  谁能给老师讲讲,二分之一表示什么?

  1/2和1/3哪个大?

  出示大小不同的图形,现在你觉得哪个分数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分数的奥秘还挺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探索分数的奥秘。谈认识。

  指名说。

  自由说。

  观察,思考,回答。

  回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巩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感知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数量也不同,从实际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再认识分数的探索欲望。活动二1、这里有三盒笔,你能从每一盒笔中分别拿出1/2吗?

  指导拿笔。

  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拿得对吗?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1/2,拿出的水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却不一样。2、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出示图片)都是一本书的1/3,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3、通过刚才拿水笔的游戏、观察讨论看书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指名3人上前拿笔,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指名说。再请三名同学判断三位同学拿的都是对的。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比较。讨论,指名汇报。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活动三1、画一画:一个图形的1/4是“口”,请你画出这个图形。

  2、用分数表示各图中涂色部分。

  巡视指导,引导说清思考过程。

  3、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对应的分数。

  4、分别画出各图形的1/2。

  5、捐零花钱。独立完成,展示不同答案,教案《五上第三单元教案1》。

  独立填后,交流。

  按要求涂色。

  画后交流:为什么大小不一样?

  组内交流,说清理由。利用层层深入的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对分数进行充分的再认识,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数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指名总结。归纳知识要点和心得体会,突出学习重点,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拿出它的1/2部分

  6枝3枝

  8枝4枝

  8枝4枝

  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课题分饼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等能力。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及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出示教材情境图,并配上故事。

  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猪八戒想请大家帮忙解决“分饼”这个问题,大家愿意帮这个忙吗?观察,倾听。

  充分利用课本的情境图,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既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又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活动

  二1、请同学们拿出3张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代替3张饼,帮八戒分一分。

  讲清要求,巡视指导。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操作思考的过程?

  显示教材的分法。

  哪个小组刚才没有想到有这样的两种方法的,请动手再尝试一下刚才介绍的方法。

  2、下午化缘的时候,猪八戒更卖力了,到了傍晚时分,猪八戒已化缘到9张饼,他高兴地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张饼呢?”八戒想了想,用刚才你们教他的方法,不一会儿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猪八戒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的分法让大家分享一下。

  2张又张,用分数怎么表示呢?先写整数2,再写分数,分数紧挨着整数,分数线要对齐整数中间,合起来就是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现在请同学们先齐读两遍,然后再写一写,看谁写得又快又美观。

  3、我们帮猪八戒解决了两个分饼的问题,得到了这些分数,观察一下分数的各部分,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与1相比,哪个大?把你的发现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4、小结:谁来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假分数和带分数?以小组为单位。分法先在小组里说一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分一分。

  汇报时上台演示,边做边说观察,记忆,理解。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手中的圆片,通过剪、拼、画等方法来验证一下,同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和验证的结果。倾听,记忆。读,写。讨论,了解特点。随便说。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剪一剪、分一分,在活动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用

  不同方法的演示,认识分数的产生过程,并为下一个实践操作活动作好铺垫。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交流、举例,结合情境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特点,使学生印象更深刻。活动三1、找朋友

  出示几个分数。2、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各图中的阴影部分。3、以7为分母,写分数。4、看图,填假分数和带分数。判断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在书上完成,交流。独立写,汇报。完成在书上,同桌交流,再汇报。练习结合情境,既注重基础,又促进学生的发展,生动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指名总结。归纳知识要点和心得体会,突出学习重点,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板书设计分饼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假分数≥1带分数:由整数部分和真分数部分合起来的分数带分数>1

  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二、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学新课。现场组织活动: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枝。师: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准备怎么拿呢?生1:我准备把全部的铅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生2:我准备把全部的铅笔除以2,也就是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1/2。学生活动,一位学生拿出3枝笔,另一个学生拿出4枝笔。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你能提出问题吗?生:他们拿出的枝数不一样多,一个是3枝,一个是4枝,这是为什么呢?师: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生:我们认识两盒铅笔的总枝数不一样多。生:有可能数错了。师:现在大家的意见都认为是总枝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吗?学生都表示同意。

  师:告诉大家总枝数是多少,1/2是多少枝。生1:全部是8枝,1/2是4枝。生2:全部的铅笔是6枝,1/2是3枝。师:真的是不一样多,一盒铅笔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总枝数不一样多),所以1/2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就不一样。师: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二、练一练1、看数学书说一说,小林和小明一样多吗?笑笑和小红一样多吗?说说理由。2、画一画,说说画法对吗?为什么?还有别的画法吗?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1、2、3,然后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2、第4题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想法,必要时可以举例说明。

  3、第5、6题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四、思考题。放学后独立完成,课后讲评。五、课堂作业

  三、体会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挑战性。教学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突出分数意义的建

  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学情: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分数的再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次,五年级的学生求知的和能力,好奇心

  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动手操作,理解知识需要具体的事物作支持。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学中,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复习导入。

  导入:同学们,听指令做动作,知道吗?准备好了没有?女生起立,男生坐正,全班起立,所有同学坐正。下面听问题回答,

  准备好了没有?全班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谁能像老师这样来提问?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复习分数,从而来导入新课,这样加深我们对分数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拿一拿。

  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笔的1/2,让同学之间看看,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拿的。然后老师问:为什么都是拿了所带笔的1/2却支数不一样呢?同桌说一说。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设计意图:通过拿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对分数有更深的了解。

  活动二:涂一涂。

  老师将准备好的两根纸条请两名同学比赛涂它们的1/3,看谁涂得快?为什么快?猜猜看?接着露出两根纸条的1/3,将其它的部分藏起来,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想说什么?师小结:看

  来都是纸条的1/3,但是两根纸条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它们的1/3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本书的1/3不同,我把教材进行了小小的处理,改成了涂一涂,猜一猜,说一说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1/3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三、运用新知,巩固拓展。

  活动三:猜一猜。

  师:我拿出了我全部书的1/2,猜一猜我一共有多少本书?把你的想法在纸上画一画,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老师巡视,指名把不同的画法画在黑板上。然后师问: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指名针对黑板上的图谈谈自己的想法。师:我拿出了我全部书的1/3,猜一猜我一共有多少本书?我拿出了我全部书的1/4呢?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并快速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这时的活动难度加大了,是让学生知道了部分,让学生猜整体是多少,在画一画,猜一猜,说一说中进一步理解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四、练习反馈,发展能力。

  1.画一画。

  给出一个图形1/4小正方形,让学生画,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既可。教师巡视,指名把不同的画法画在黑板上,然后再看书中小明、小林和小伟的画法,看来这样的图形的画法有很多种。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涂一涂。(练一练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

  3、辩一辩

  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4,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利用层层深入的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对分数进行充分的再认识,通过1题的练习,在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时,进行逆向思维练习,提高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意识,又有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第2题通过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再一次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第3题是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数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同一数量所对应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分数也不同;分数不同,

  整体不同,所对应的数量无法比较。在练习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知识延伸,激发爱国。

  你知道吗?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埃及在3700多年前的“莱茵德纸草书”中就有关于分数的记载。我国使用分数的时间也很早,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里,就有许多有关分数及其应用的记载。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阅读中了解分数的来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注重了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畅谈收获,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对分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学以致用。

  七、作业布置,课外学习。

  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有层次的习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

  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

  四、在练习中进一步体验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7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教材首先安排了“拿铅笔”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然后,教材又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联系“一本书的1/3”等实际情景展开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画一画”是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方框,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这样的学习

  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很丰富,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挑战自己,对于新知识总喜欢自己探索,并且喜欢寻找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再作一些适当的指导,已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分数相对性是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感

  受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对应部分的太小或具体数量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对学生来说,不需要出现“分数相对性”这样的专门术语,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就可以了。例如,教材安排了“拿铅笔”等多个情景活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联系这样的实际情景,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的交流。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2.能准确地找出单位“1”,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复习引入: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同时,以活动的形式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增加学习乐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小棒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三、说一说: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四、画一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练一练: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六、课堂小结:整理所学,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8

  两盒铅笔(两盒中所装铅笔数不同)、12根小棒、实物投影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9

  1、基础练习:看图写分数:表示用分数:2、拓展练习:(1)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2)、选一选①由一段木料的估计这段木料有多长。②由一段图形的估计这个图形。(3)、填一填:

  通过学生填数、观察,使学生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推荐访问: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再认 教案 分数

相关推荐

2024年度深化城乡融合“十百千万”工程工作总结(全文) 在办公室干部座谈会上讲话稿 在全县招商引资大会上致辞(完整) 经验交流:“五个坚持”创新加强党建设(全文完整) 2024年度经验交流:打造品牌集群,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精选推荐】 2024年在“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上经验发言材料 202X年区法学会建设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X市经信工作总结和2024年思路(范文推荐) 2024年2024年全国“两会”测试100题(全文完整) 2024年度全文学习2024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分数的再认识教案北师大(通用5篇) 音乐学的学科再认识 金色花教案【2篇】 故乡教案一等奖范文六篇 会计电算化教案五篇 小学法制教案国歌教案集合5篇 关于三年级50米快速跑教案【三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一等奖【五篇】 分数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年度深化城乡融合“十百千万”工程工作总结(全文) 在办公室干部座谈会上讲话稿 在全县招商引资大会上致辞(完整) 经验交流:“五个坚持”创新加强党建设(全文完整) 2024年度经验交流:打造品牌集群,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精选推荐】 2024年在“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上经验发言材料 202X年区法学会建设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X市经信工作总结和2024年思路(范文推荐) 2024年2024年全国“两会”测试100题(全文完整) 2024年度全文学习2024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考研国家线公布(附分数表3篇

热门文章

认知三角形教案(通用4篇)

三角形(triangle)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在

关于小学庆国庆主题班会教案【四篇】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

中班认识年历教案五篇

年历主要有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种。阳历以地球公转周期为依据:阴历以月相变化为依据;阴阳历结合两者特点

最新手捧空花盆孩子教案反思(优质1合集)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手捧空花盆

爱国爱党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2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中小学生资助政策教案范文(精选4篇)

资助,汉语词汇。拼音:zīzhù释义:是指提供资金帮助他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小学生资助政策教

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选择。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第1

小班谁哭了心理健康教案3篇

小班谁哭了心理健康教案3篇小班谁哭了心理健康教案篇1【活动设计】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变得勇敢了,

关于少先队建队日活动教案【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四年级古诗雪梅的教案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关于安全教案小班100篇(精选范文5篇)

小班,读音为xiǎobān,是一个汉语词语,泛指人数相对较少的班级;小戏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

关于网络安全班会教案(精选范文5篇)

班会: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组织活动之一班会:日本2020年山田裕贵主演的电视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