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2023年田忌赛马教案7篇(范文推荐)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田忌赛马教案7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田忌赛马教案7篇(范文推荐)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7篇《田忌赛马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数学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分析

《对策问题》属于数学广角的教学范畴,数学广角是以数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传递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目的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就是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运用对策论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战国时期发生的《田忌赛马》中运用的对策论体现了我国古人丰富的运筹思想,对策论的方法也是运筹思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至今在体育比赛中还经常用到。比如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就要根据不同对手来排兵布阵,这里就用到了对策论的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储备相当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掌握了一些思想方法和探究策略,拥有了一定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态度。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学习积极性高。他们前面学习的运筹思想和优化意识,是自主探究本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让学生不断体验作为策略的价值才是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

1、通过玩游戏和听故事等活动,探究获胜的对策,体验策略的重要性。

2、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寻最优的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感悟运用对策获胜的运筹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究对策。

师:你们平时都玩哪些游戏?

1.玩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先选牌者先出牌,采用三局两胜制。

第一次PK

教师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10、7、4和1、2、3,男、女生选牌。

师:你选择哪一组比大小?

(提示学生这里的1、2看作数字。)

师:选择1、2、3的同学总会输,实力太悬殊了!男生要求换牌!

(2)第二次PK

课件出示10、7、4和9、6、3两组牌,学生选牌,先选牌者先出牌,后出牌者怎么赢?

推送动画,两人一组进行游戏,并记录结果。

师:男生有多少应对的方法?请你写出来。

选手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获胜方

女生1074

男生1

男生2

男生3

男生4

男生5

男生6

……

师:你是怎么赢的?(引导学生说出用小牌对对方的最大的牌,剩下的两张牌要比对方的大。)试试!

从方案中你发现了什么?

男生赢的那次有什么高明之处?

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高明之处的?

出示PPT。(策略)

(3)想一想:如果允许男生换一张牌,男生还会赢吗?你想换哪张?

(师动画演示。)

A.换3。换大肯定赢,如果换小呢?

3换成2或者1,还会赢吗?学生试。

用3对哪张牌?

B.换9。9换成8、7,结果换8还是赢,换成7就输了。

C.换6。6换成5、4,结果换5还是赢,换成4就输了。

师:想一想,如果要确保男生在比赛中获胜,男生的3张牌最小可以是什么?(1、8、5)(也就是说要确保有两张牌大过对方的牌。)

师:要想男生赢过女生,要具备什么条件?

①要用最小的牌应对对方最大的牌,使对方最大的牌发挥最小的作用。

②要有两张牌大过对方的牌。

③必须后出牌。(在和老师玩牌后出示)

(4)和老师玩牌。

老师谦让,学生先出,学生输。小结“必须后出牌”。

(5)第三次PK。10、7、4对10、7、4

师:怎样出牌会赢?

实力相当,智者为王!

何为智者?

听听我国古代智者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验证对策。

1.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课件播放)师:你知道孙膑用了什么对策让田忌转败为胜的吗?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师:是不是田忌一定要用孙膑这种策略才能赢齐威王呢?想验证一下吗?师:表格验证,介绍填表方法

(1)学生填表,探讨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2)汇报交流,验证田忌赛马最优策略的唯一性。师:填完表格,你发现齐威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又赢了几次,田忌只有怎样才能赢?

(3)小结:田忌要想获胜要有什么条件?①要让齐威王先出。②用齐上――田下,齐中――田上,齐下――田中这样的策略才能赢。

后来,人们把这种通过调换顺序,以弱取胜的策略称为“田忌赛马”。

3、想一想,你能用成语或者谚语来说说“玩牌游戏”和田忌赛马”的共同点吗?

小材大用后发制人扬长避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巩固练习

1.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场拍球比赛,我们班和四(2)班对阵:比赛规则是每班选派3名选手,三局两胜。

请看参加比赛队员的双方资料:

对方1分钟拍球个数:1号20个2号40个3号60个

我方1分钟拍球个数:1号10个2号30个3号50个

师:你们觉得我们班在比赛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利用怎样的策略获胜的可能性大?(必须知道每位选手的大致成绩,这样才能合理的利用对策获取胜利)

课件出示资料,师:请同学们帮助我排兵布阵,如何才能战胜四(2)班?

2、摘星星游戏。

(四)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揭示课题:策略

面对一次机会,一场竞技,我们光水平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己知彼,凡是讲究策略,才会取得胜利。有些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可以用一些数学策略来解决的,关键是要有善于运用策略的意识。希望“策略”意识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学反思

课后,孩子们看到我总还是念念不忘“玩牌游戏”。现在回顾起来,我想自己最成功的地方,主要在抓住了孩子们“好玩”又“好胜”的心理。课的开始,我就与孩子们做了用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通过三次PK,和学生互动游戏,孩子们的情绪迅速被“点燃”,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并总结出取胜的策略方法。在第二次PK时,我给孩子们一张表格,孩子们很快就投入了探究的过程。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在讨论,因为他们都想自己一个人做出成绩来。大概,5分钟过去了,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但是孩子们还意犹未尽,认为还没有找全。其实我发现很多的孩子都已经找出了方法。这个时候我通过教学软件展示他们的成果,来了一个“方法大展示”。孩子们畅所欲言,就这样,原本抽象的概念——“策略”,孩子们竟然自己理解得那么清晰。后面,我不失时机的把“最优策略”搬出来,孩子们很快的得以领悟。

接下来又利用多媒体讲述了田忌赛马的故事,我看到有的孩子就蠢蠢欲动,甚至,有人似乎在嘀咕着取胜的方法。而我不是很想这么快就把取胜的方法说出来。于是,我来了个激将,“我今天就看看,哪一个聪明的孩子能把所有田忌取胜的方法找出来。”再如通过说一说,田忌这种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对策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的巩固练习联系学生实际,运动会的拍球比赛和摘星星,让学生通过这节课所学解决问题,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里享受着成功,体会着游戏的策略,感受着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遗憾的是我还是“小气”地限制了孩子们游戏的时间,如果再多一些时间就会有更多的孩子亲自体会到最优策略,那样知识会更扎实地印在孩子脑海中,且更多的孩子能够在当堂课上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上完课,我想到了数学学者张奠宙讲的这样一句话:“数学思想方法是自然而平和的,我们不能把活生生的数学思考变成一堆符号让学生去死记,以至让美丽的数学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要真正发挥“数学广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需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抓住孩子的心,让孩子们在享受成功,享受数学的快乐。

《田忌赛马》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懂得怎样理清课文的条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从两次比赛中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三、教法:

质疑讨论

四、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讨论表演

五、教具:

头饰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质疑。

1、一个小小的游戏,一次精彩的比赛,往往都会给人深深的启迪。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去看看齐国贵族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赛马,看看从这次比赛中,我们又能受到怎样的启迪?

2、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田忌为什么赛马?跟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交流。

3、你现在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田忌第一次为什么会输?而第二次又为什么会赢?)

(三)理清课文条理,学习二次赛马的经过。

1、过渡:大家想要了解的问题也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去看看他们是如何比赛的?

2、首先请同学们找出两次赛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小节?

3、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二次赛马的部分,按课文内容边说边用你们准备的小马摆一摆,说说比赛的经过,并联系上下文思考两个问题。

4、学生自读,边说边演示。

5、交流。

(1)第一次赛马。

a.请一生上台摆演并解说第一次比赛的经过。

b.教师板书(上--上,中--中,下--下,0:3败,齐威王赢了)。

c.齐威王为什么会赢?

出示卡片:理解并朗读这句话。

d.田忌输了,他的心情怎样?

e.小结:短短的四句话,既交待了如何比赛,又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还写出了当时人物的表现。

(2)第二次赛马。

a.请学生上台摆(两名),并请一名学生解说。教师板书。

b.师: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找答案。

C.学生自读后回答。出示

(1)分析理解这句话。

(2)快不了多少是怎么知道的?(孙膑观察到的)板书:观察

(3)除了观察到马,还观察到了什么?(他不仅观察到了马,而且观察到了人,齐威王的个性不但不可能高换出场顺序,也不可能想到别的对策。)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孙膑想出这个办法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一是他仔细观察发现齐威王的虽然强,但快不了多少!二是认真思考了能够取胜的科学方法。另稳步,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观察了齐威王的为人个性,所以(出示)

师:方法看似简单,田忌却想不到,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足智多谋)

(3)理解三句话的联系。

我们刚才了解了田忌与齐二次赛马的经过,并知道了胜负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用一组关联词来说说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3-12小节。

师:佩服孙膑吗?同时老师还十分佩服这篇文章的作者,他用精炼的文笔描写了两次比赛的过程,又精彩的对话再现了孙膑献计时田、齐、孙三个人不同的神态、心理、看3--12小节,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既适合于表演,又适合于朗读,你们想怎么学?

1、朗读表演都应该把握人物的心态,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第一次比赛后,三个人各是什么样的神态?用文中的词概括。

出示:(田忌:垂头丧气;齐威王:得意洋洋;孙膑:胸有成竹。)

2、请大家在把握好人物习态的基础上,练习朗读或表演,可以自由组合。

3、学生上台读或演,学生评价。

4、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你们从得意洋洋的齐威王身上是否找到了齐威王失败的原因。

(五)总结。

1、同学们,演出是需要努力的,不仅要熟悉剧本,更要用心去体验,大家今天就练到这里,回去后大家可以把它排练面课本剧,在班队课上表演。

从两千年前的这次比赛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如果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有所警觉,是否还会出现其它的比赛结果呢?请同学们回去试着摆一摆,画一画。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纸马。

课型:阅读探究课。

第一课时安排: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经过。

2、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部分学生有更多启发)

3、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能积累一些词语。

第二课时安排: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本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3、“动脑筋”故事交流会。

[课前激趣]玩纸牌

出示两组牌,红心10、8 、4,草花9、7、3。上来的同学当然挑红心。同学先出结果老师总以2比1获胜。由此得出在战争中,在比赛中,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关键看弱的一方能否掌握主动权。

一、引入、揭示目标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生字“忌”上面是自己的“己”。

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2、揭示学习目标(出示,指名读):

①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②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③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积累一些词语。

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1、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两次,每次三场)

2、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一(1—2)二(13—17)

(二)自学这两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孔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1、出示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接着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最后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

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指名读。读一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②一生上台讲说第一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讲说第二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三、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齐读这一句。板书:调换顺序

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板书:孙膑献计

4、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5、学生推算。教师巡视,找出一两张推算结果多的纸。

6、(展示台)展示学生推算结果最多的代表作品。

★ 小结: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__________。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来,想一想。

(出示)

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善于观察)

②“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善于思考)

③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知己知彼)

4、小结:

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

五、总结、积累

1、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板书),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出示学习目标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⑤遇到困难,不灰心⑥骄兵必败……)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3、(出示学习目标3)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案: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孙膑:神机妙算、智勇双全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田忌:有勇无谋、屡败屡战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齐威王: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你想对孙膑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田忌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齐威王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大家学会的词语可真不少。老师准备了一张词语卡片,大家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词语卡片:

神机妙算、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智勇双全

有勇无谋、垂头丧气、屡败屡战、胜不骄、败不馁、

得意洋洋、目瞪口呆、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课外作业:(课件出示)

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会。

(预案: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你有哪些故事,回去收集资料。)

《田忌赛马》教案 篇三

教材:

《田忌赛马》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进行赛马。第一次比赛,是同等级的马比,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输了。后来孙膑为田忌出主意,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结果赢了齐王。这个故事反映了孙膑的聪明才智,语言文字生动、简洁。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既会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又能借以进行思维训练,同时也是一篇语言文字学习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

1、读熟课文,弄清两次赛马的情况。

2、进行思维训练,领悟孙膑的聪明才智,并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有所表达。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表情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培养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4、掌握课后生字。

重点难点:

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理解孙膑的聪明才智:在赛马场上,孙膑不仅能仔细观察比赛双方马的情况,而且观察到了齐王骄傲的神态,经过思考,马上想出对策,帮助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引导学生品析课文的重点词句上,通过精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到这个关键之处:孙膑观察到齐王被第一次胜利冲昏了头脑,推测出第二次比赛,齐王对田忌采用的计策不会做出反应,所以孙膑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本地区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读懂两次赛马的情况并不存在很大困难。但是本地区的学生的口头语为广州话,广州话和普通话的差别较大,因此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稍差些,所以教学过程 中教师必须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多读,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领悟到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模式:

运用“自读、自悟、自主表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 中,以学生的自主读书、合作演示、共同探讨为主要活动,尝试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读书、演示、讨论过程中有所感悟,创设促使学生自主表达的氛围,如通过表情朗读、表演来表现齐王的得意洋洋和孙膑的聪明智慧,用关联词来对全文进行总结。

教学准备:

制作交互性比较强的赛马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堂的总体结构:

语文阅读课堂结构有许多,如:平推式——课文的结构就是教学的结构。重点突破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突破。倒推式——根据课文叙述的结果来推原因,从而构建课堂结构。这些课堂结构大多按课文的思路来构建的。

本节课尝试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构建课堂结构,即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恰当的引导,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向学生征求意见:你们向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构成课堂结构,或者演示赛马的课件,或者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还可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当然,教师在关键处应该巧妙的引导。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

指导书写课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人们似乎对书写要求降低了,所以语文课的书写指导(特别是高年级)比较少见。但是,指导学生把字写好,是培养学生认真、有耐心、对学习负责的一个好做法,不能忽视。

总体把握课文

自主选择读书的方法,自主选择交流的对象,读后有所表达(你知道了什么?)

因为教师几乎没有提什么读书的要求,所以学生能充分地自由地读书,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几乎是没有禁锢,利于学生充分地感知,自由地思考,大胆地探索。

询问学生:你们想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是再读书?提问讨论?演示课件,看看怎样赛马?还是找几个同学来当齐王、田忌、孙膑演一演?

根据多数学生意见,灵活处理。

预测:

展示课件,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如让学生当其中的一个角色,为其中的一个人物喊加油,读书读清楚如何赛,结果如何,什么原因。

表演课文:要加强朗读人物对话的指导,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入情入境,真正有所感悟。

提问讨论:估计学生会提到“‘胸有成竹’等其他的新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讨论,不要满足于知道答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如何做?放任自流是不行的。本节课设计了多种可能,也大致设计了引导的方向。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可能,教师要灵活引导,但不能强导。在注意教学的原则性同时,注意教学的灵活性。

精读课文,深入领会

研究:为什么第二次比赛齐威王不跟着变换出场的顺序?

(展示课件)

这里是说“研究”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提问学生答。这是因为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加上前面学生自主选择了学习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所以,这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有可能学生会提出。如果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能提出这个问题的程度,那么,教师可先展示课件,假设齐王也跟着调换出场的顺序,会怎样?让学生看课件时有所疑。

指导感情朗读,读中领会,读中解疑。

“读中来,读中了”,“自读、自悟、自主表达”的教学模式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读”,在读中抠“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来理解,引导学生最终理解孙膑不仅观察马,而且揣摩齐威王,这才是他“胸有成竹”的保障,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

总结:

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完成对课文的整体回归。

拓展性阅读:

读《孙膑和庞涓斗智》。推荐学生读这个故事,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004-03-09]

《田忌赛马》教案 篇四

《田 忌 赛 马》教 案

一、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懂得怎样理清课文的条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二、 重点难点:从两次比赛中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三、 教法:质疑讨论

四、 学法:自读自悟  合作讨论  表演

五、 教具:头饰等

六、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质疑。

1、一个小小的游戏,一次精彩的比赛,往往都会给人深深的启迪。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去看看齐国贵族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赛马,看看从这次比赛中,我们又能受到怎样的启迪?

2、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田忌为什么赛马?跟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交流。

3、你现在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田忌第一次为什么会输?而第二次又为什么会赢?)

(三)理清课文条理,学习二次赛马的经过。

1、过渡:大家想要了解的问题也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去看看他们是如何比赛的?

2、首先请同学们找出两次赛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小节?

3、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二次赛马的部分,按课文内容边说边用你们准备的小马摆一摆,说说比赛的经过,并联系上下文思考两个问题。

4、学生自读,边说边演示。

5、交流。

(1)第一次赛马。

a.请一生上台摆演并解说第一次比赛的经过。

b.教师板书(上--上,中--中,下--下,0:3败,齐威王赢了)。

c.齐威王为什么会赢?

出示卡片:理解并朗读这句话。

d.田忌输了,他的心情怎样?

e.小结:短短的四句话,既交待了如何比赛,又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还写出了当时人物的表现。

(2)第二次赛马。

a.请学生上台摆(两名),并请一名学生解说。教师板书。

b.师: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找答案。

C.学生自读后回答。出示

(1) 分析理解这句话。

(2) 快不了多少是怎么知道的?(孙膑观察到的)板书:观察

(3) 除了观察到马,还观察到了什么?(他不仅观察到了马,而且观察到了人,齐威王的个性不但不可能高换出场顺序,也不可能想到别的对策。)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孙膑想出这个办法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一是他仔细观察发现齐威王的虽然强,但快不了多少!二是认真思考了能够取胜的科学方法。另稳步,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观察了齐威王的为人个性,所以(出示)

师:方法看似简单,田忌却想不到,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足智多谋)

(3)理解三句话的联系。

我们刚才了解了田忌与齐二次赛马的经过,并知道了胜负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用一组关联词来说说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3-12小节。

师:佩服孙膑吗?同时老师还十分佩服这篇文章的作者,他用精炼的文笔描写了两次比赛的过程,又精彩的对话再现了孙膑献计时田、齐、孙三个人不同的神态、心理、看3--12小节,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既适合于表演,又适合于朗读,你们想怎么学?

1、朗读表演都应该把握人物的心态,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第一次比赛后,三个人各是什么样的神态?用文中的词概括。

出示:(田忌:垂头丧气;齐威王:得意洋洋;孙膑:胸有成竹。)

2、请大家在把握好人物习态的基础上,练习朗读或表演,可以自由组合。

3、学生上台读或演,学生评价。

4、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你们从得意洋洋的齐威王身上是否找到了齐威王失败的原因。

(五)总结。

1、 同学们,演出是需要努力的,不仅要熟悉剧本,更要用心去体验,大家今天就练到这里,回去后大家可以把它排练面课本剧,在班队课上表演。

从两千年前的这次比赛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如果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有所警觉,是否还会出现其它的比赛结果呢?请同学们回去试着摆一摆,画一画。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纸马。

课 型 :阅读探究课。

第一课时安排: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经过。

2、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部分学生有更多启发)

3、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能积累一些词语。

第二课时安排: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本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3、“动脑筋”故事交流会。

[课前激趣]玩纸牌

出示两组牌,红心10、8 、4,草花9、7、3。上来的同学当然挑红心。同学先出结果老师总以2比1获胜。由此得出"在战争中,在比赛中,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关键看弱的一方能否掌握主动权。

一、引入、揭示目标

★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生字“忌”上面是自己的“己”。

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2、揭示学习目标(出示,指名读):

①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②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③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积累一些词语。

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1、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两次,每次三场)

2、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 一(1—2) 二(13—17)

(二)自学这两部分

★ 这两部分内容,孔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1、出示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接着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最后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

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指名读。读一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②一生上台讲说第一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讲说第二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 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三、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齐读这一句。 板书:调换顺序

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 板书:孙膑献计

4、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5、学生推算。教师巡视,找出一两张推算结果多的纸。

6、(展示台)展示学生推算结果最多的代表作品。

★ 小结: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__________。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来,想一想。

(出示)

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善于观察)

②“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善于思考)

③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 (知己知彼)

4、小结:

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 ①善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

五、总结、积累

1、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板书),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出示学习目标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 ⑤遇到困难,不灰心 ⑥骄兵必败 ……)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3、(出示学习目标3)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案: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孙膑:神机妙算、智勇双全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田忌:有勇无谋、屡败屡战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齐威王: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你想对孙膑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田忌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齐威王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节课大家学会的词语可真不少。老师准备了一张词语卡片,大家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词语卡片:

神机妙算、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智勇双全

有勇无谋、垂头丧气、屡败屡战、胜不骄、败不馁、

得意洋洋、目瞪口呆、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课外作业 :(课件出示)

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会。

(预案: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你有哪些故事,回去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

15、田忌赛马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田忌赛马教案 篇五

一:课题田忌赛马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认真观察的分析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双方的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赛马是我国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喜爱的一种活动。齐国大将田忌十分喜欢赛马,课文讲的就是赛马中的一个故事。

2、学习新课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给课文分段

3、讲读第一段

(1)我们看一下比赛情况,齐读第一段,思考:从这一段中,可以知道那些情况?

(2)指名回答:比赛的结果?比赛失败的原因?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换一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3)第一次田忌失败了,他有那些表现?(扫兴、垂头丧气)

(4)想象以下,齐威王有那些表现?

4、讲读第二段田忌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发生了什么事?

(1)朗读课文

(2)孙膑给田忌出注意时,,田忌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田忌有什么弱点?

(3)孙膑的表情、心理是怎样的?(胸有成竹)他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

(4)读课文,体会孙膑的品质?(观察认真,善于动脑)

(5)体会齐威王的性格品质?

(6)分角色朗读课文

(7)分组表演

(8)练习

5、讲读第三段田忌要同齐威王再比一次,齐威王同意了,我们来看以下比赛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

(2)田忌是如何取胜的?找同学演示一下

(3)田忌胜利了,齐威王有那些表现?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4)田忌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6、齐读最后一段

只……就……说明什么?(没费多少力气,就使结果完全改变)

7、朗读课文,完成练习

五、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齐威王: 上 中 下 (第一次)

田 忌: 上 中 下 失败

齐威王: 上 中 下 (第二次)

田 忌: 下 上 中 赢

六、作业:完成思考练习完成练笔

《田忌赛马》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根据课题推想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关键所在。

教学意图:通过学习,培养自主发问的能力,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教学课例描述: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有一句话同学们知不知道:“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只学不问,哪来学问。”在学习中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了不起的学生。你们是了不起的学生吗?

生:是(凭借学具,演示赛马)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田忌为什么第一场输了,而第二场会赢?

师:要知道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田忌和齐威王是怎样赛马的。请同学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赛马过程的?

生:(自由读)课文的第2、14、15、16自然段是讲赛马过程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四个自然段,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拿出扑克牌,演示赛马的过程

生:(兴趣极高)

师:(巡视)说说你们小组为什么选择这6张扑克牌?

生:(拿着8、5、3、7、4、2六张牌上来摆放,边摆边说)

8   5 3      8 5 3

7 4 2 (第一场)  2 7 4 (第二场)

齐威王赢田忌赢

(明白关键所在)

师:那么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生:(小组交流)关键在于调换出场马的顺序。

师:(出示扑克牌)

齐威王 9   8   7

田忌  6   5   4

生:老师,你摆错了,这样田忌第二场赢不了。我来摆。

师:好呀!(请生上来)

生:(摆来摆去就是不行)

师生:得出结论,不论田忌怎么调换顺序,都赢不了齐威王。

师:就调换出场马的顺序行不行?

生:不行。

生: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师:我是齐威王,你们是-(田忌)

田忌,你们先出什么马?

生:我们先出下等马。

师:那我也出下等马,谁赢?

生:你赢。

师:但课文中的齐威王有那么谨慎吗?

生:没有,那课文中的齐威王是怎样的呢?

生:朗读齐王与田忌的对话。

师:要是孙膑不在场呢?

生:朗读田忌与孙膑的对话。

师:(指着板书)这些条件能缺吗?

生:不能缺。

师:缺一不可。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说得流畅)。

师:孙膑可真了不起。老师发现你们也了不起,学会了边学边提出问题,还学会了像孙膑一样,细心观察,认真分析。

[反思]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我们在课改中叫得最响亮的声音。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还学生以真正的主体地位呢?

1、教师“目中有人”,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的物质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课堂中,只有在“我——你”平等对话、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使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产生灵动的思维,体验美好的情感,享受审美的乐趣。纵观本堂课,教师不是居高临下、占有知识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帮助者、激励者、促进者,这从教师的课堂语言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而学生则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多方的对话、交流与沟通之中。

2、教师“胸中有本”,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的关键所在。

“胸中有本”的“本”即指教师在深入钻研、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立足于学生实际、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的教本。它应该是充满时代气息的“鲜活之本”,而不是陈旧过时、毫无生机的“僵死之本”。而这“本”的根最主要就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也就是“你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学会提问”上,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因为世界上的一切创新事物都源于人脑中的起始问题。一个人只有学会了提问,才能真正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创造。本文本身就是一个智慧故事,其主人公孙膑正是一个很会动脑、很会思考、很会做事的智慧人物,让学生在感受孙膑智慧形象的同时学会提问,应该是一个富有新意、极有价值的“胸中之本”。从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情况来看,他们的确学得有滋有味,非常主动。如果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过去的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做事要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合理分配力量的道理上,那么学生势必会学得十分被动,一堂课学完,留在学生头脑中的无非是几个标签式的空洞的词语。可见,教师胸中有无“鲜活之本”,将直接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地位能否得到真正的落实,决定着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否。

3、教师“手中有法”,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课堂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将自己精心构建出来的教本,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效地转化为适宜于学生学习的学本,要带领学生顺畅地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平等的对话,最终使学生跳出文本,超越文本。在教学中为了克服陷入为提问而提问的错误趋向,我经过再三思考、推敲,终于找到了这种在思路上抓重点词,在语言上问人、问事、问理的提问方法。从本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看,他们已经能够灵活有效地运用师生共同总结出来的方法对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提问。尤其是从课末时学生提出的一些很有质量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具有一种明晰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他们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可见,教师只要做到“教法学法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真正地得到保证,落到实处。

《田忌赛马》教案 篇七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田忌赛马》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整篇文章赛马过程情节生动,文字浅显易懂。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通过游戏引入课文,这样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接着,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两次赛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田忌是怎样调换马的顺序呢?而后,我请一位同学读描写第一次赛马的段落,其他同学思考:从第一次赛马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为了便于两次赛马的比较,我就请同学读描写第二次赛马情形的段落,同桌边读边议。让同学在小组里交流讨论,突破难点,分析赛马胜负的原因。为了使学生便与比较,同时还请他们上台操作课件,此时的课堂,在师生的多向互动中,学生心情释然,畅所欲言,坦诚相见,这样寓教与乐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按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胜利、取胜原因。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孙膑献的是什么计呢?田忌能转败为胜是什么原因?大部分同学认为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为了防止学生津津乐道于田忌赢了,我顺着他们的发言,继续追问,田忌能转败为胜,这是什么原因?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转败为胜?大家深究了吗?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这样可以唤起探索问题的兴趣,激发思维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界朗读的兴趣。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分角色读,也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等等,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立即同学在小组里主动要求扮演田忌、孙膑、齐威王,无论是在分角色朗读,还是在表演中,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让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最后我设计了拓展题,齐王想赢该怎样办?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再一次热闹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作为教师,只在一旁引导学生认识到:竞赛中策略高低往往是胜败的关键。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田忌赛马》讲的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大将田忌在赛马时以智战胜了齐威王的故事。三人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简单,但读来很有情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

这篇课文的思维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弄清楚田忌、齐威王和孙膑三人的思路,其中孙膑思维推理是难点,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这些方法。

首先,以“赛”为切入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善于全面的看问题,能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问题的本性。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就要培养他们较全面的思考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问题。所以,课堂上,我没有按顺序逐段学习课文,而是紧筘题眼“赛”, 从整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结果却不一样?通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不仅知道两次赛马谁胜谁负,而且明白了第二次赛马田忌胜利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从而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全篇,理清课文条理,就这样,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多方面思考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课文,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其次,抓住重点词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课后问题,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从而培养思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我让学生思考“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调换马的顺序来赢的比赛,而田忌却想不到?”通过读读课文,找找相关词语来思考,学生通过朗读、思考、再联系课文就能明白孙膑想出这样的方法是仔细观察、周密分析、认真推断的结果。

最后,我让学生看板书来说说有什么要对课文中的人说的,学生贯通全文的思考,必然是见仁见智、有话可说,学生对课文蕴涵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肯定有感悟,而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拓展,做到了学有所得。

语文教学是一个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并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发展思维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名称: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学年:2008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这一最基础的学科的整合教学,在当前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日益现代化,对人的素质的高标准,高要求下,显得极其重要。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中学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新的师生关系定位,课堂与课外之间的新型关系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人以课外文言《田忌赛马》为例,就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田忌赛马》课件简介

1、关于《田忌赛马》课件的说明:

①制作平台: flash

②制作目的: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趣味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自学能力,课件即适用学生自学、实验需要,又适用教师的教学需要,使学生学起来自如,教师教起来方便。

③课件主要内容介绍:学习目标、思考题、拓展练习、演示两次赛马过程、质疑栏

④运作形式:该课中是基于网页平台制作的,只要是上过网的懂一般技巧的教师和学生,都能轻松自如地操作该课件。

2、关于网络环境下《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说明:

①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齐威王与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及结果原因所在,使他们认识到做事情要勤于思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在失败中要勇于反败为胜的精神。

②主要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协作学习法、讲授法等。

③教学手段:通过网络进行教学

二、对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价值的反思。

1、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通过制作的课件把过去、传统、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进入到《田忌赛马》的首页,看到齐威王与田忌赛马场景图及伴随着古典的琵琶音乐,使学生具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做赛马的实验,亲眼看到两次赛马的不同结果,那逼真的跑马和马啼声让学生感到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它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仓白无力的,而利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最坚实最有效的方法。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课件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文字、图像中去,深入其中,倾其真情进入情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继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电子举手,教师可以通过屏幕监控对电子举手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交流。同时,网络教学也可以让学生之间尽心相互交流讨论,如《田忌赛马》课件里的“质疑栏”就是为此而设的,这样可以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形成人机、生生、师生之间的立体化交互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正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实验、难题、质疑等让学生自由组合,分小组形式进行解决,如围饶“学习了《田忌赛马》你懂得了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大胆去想,并用word合作写一份学后感,充分体现了小组协作的学习方法,这样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4、让语文课成为真实的语文课。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要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最重要的意义。

上面内容就是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田忌赛马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推荐访问:赛马 教案 田忌赛马教案7篇 数学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热门文章

认知三角形教案(通用4篇)

三角形(triangle)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在

关于小学庆国庆主题班会教案【四篇】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

中班认识年历教案五篇

年历主要有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种。阳历以地球公转周期为依据:阴历以月相变化为依据;阴阳历结合两者特点

最新手捧空花盆孩子教案反思(优质1合集)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手捧空花盆

爱国爱党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2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中小学生资助政策教案范文(精选4篇)

资助,汉语词汇。拼音:zīzhù释义:是指提供资金帮助他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小学生资助政策教

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选择。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第1

小班谁哭了心理健康教案3篇

小班谁哭了心理健康教案3篇小班谁哭了心理健康教案篇1【活动设计】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变得勇敢了,

关于少先队建队日活动教案【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四年级古诗雪梅的教案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关于安全教案小班100篇(精选范文5篇)

小班,读音为xiǎobān,是一个汉语词语,泛指人数相对较少的班级;小戏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

关于网络安全班会教案(精选范文5篇)

班会: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组织活动之一班会:日本2020年山田裕贵主演的电视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