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范文(精选5篇)

| 来源:网友投稿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5篇

第1篇: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 彭芳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2、 掌握得数是0的加、减计算。

3、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三、教学重难点
0的意义和书写
四、教具

教学课件

五、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吗?(桃子)一天,猴妈妈给小猴子灵灵准备了2个桃子做早餐。灵灵可高兴了!同学们看!

提问:(1)开始灵灵一共有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在图下出示相应的数字)
(2)接着他高高兴兴地吃了一个,还剩几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在图下出示相应的数字)
(3)出示空盘子,盘子里还有桃子吗?问用什么来表示?(教师在图下出示数字0)
(4)揭示课题:什么也没有用“0”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一些知识。

(5)猜数游戏

(6)老师这有一朵花我把它送给表现好的***,现在老师手里还剩几朵花?

你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身边可以用0表示的事情吗?学生互说,指名汇报。
2、认识0
(1)“0”的位置
拿出尺子,看看上面有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尺子上的数字“0”写在那儿?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起点)那么0和1比,谁大?(1>0,0

第2篇: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法的初步认识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加法的初步认识》 。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       教材结构与内容简介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加法含义并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

二、       学情分析

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三、 教学过程

1、新课伊始出示课件一片草原并伴有鸟叫声,这时我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肯定会说有草原和鸟叫声,由这一环节把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接着我会说再看看有什么?出现4只小鸟,接着我会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帮助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肯定会说:有4只小鸟,我是看到的。然后多媒体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我又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是难点,很少有学生会说:“一共有几只小鸟”,这里需要引导。计算出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应该说“4和1组成5”,这样说的学生很少,他们都会说4个又加一个等于5.这种原始教育,学生掌握的非常深,对于新知识接受的比较慢,这是我利用的第一个课件。

2、在做“做一做”第一题时,我没有让学生打开书去做,由于一年级学生翻书比较困难,在书上写起来也比较慢。为了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把小猫图做成了ppt课件,通过演示让学生列出第一个算式3+2.接着又利用ppt课件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列出2+3.这是第2个和第3个课件。接着出现下一个课件ppt上写有3+2 2+3 提问: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这又是一个难点,很少有学生会说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3、通过前四个课件的演示,同学们对加法的初步认识也有了了解。利用第5个课件显示出3个苹果和1个苹果,让学生在田字格本上写出3+1,然后再出现1个和3个苹果课件让学生在田字格本上列出1+3

4、贴苹果游戏,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每组里有11人,利用不同彩色的苹果,通过摆学具写算式。评价方式;老师当“小法官”

5、 巩固发展,在练习中提高

打开课本27页做3、4题,教师巡视检查。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那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法的初步认识 说课稿二

教材分析

“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组成或分解)后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初步认识加法,知识虽然简单,却对以后的学习计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打手势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复习4和5的组成(出示课件)
3、按顺序填数。
    (      )(     ) 3  (      ) 5
[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复习5以内的数,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电脑出示主题图
师:通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小朋友和2名小朋友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起。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1:有一名小朋友,又来了两名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
生2:有一只红纸鹤,又来了两只蓝纸鹤,一共有3只纸鹤。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师:1名小朋友和2名小朋友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合起来的意思)。一共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3只纸鹤就可以变成这样一个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只纸鹤?

[设计意图: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1名小朋友和2名小朋友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加法算式。
师:(1)1名小朋友和1只红纸鹤都用数字1来表示,2名小朋友和2只蓝纸鹤都用数字2来表示。同时板书“1”“2”。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表示什么?板书“合起来”。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板书“3”。
(2)1+2=3表示什么?(1+2=3表示把1和2合起来是3。)
(3)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是3。用加法计算。
(4)师:这幅图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⑴原来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⑵原来有2只蓝纸鹤,又来了1只红纸鹤,一共有几只纸鹤?
( 5 )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初步感知加法含义的基础上,引出“+”号和“=”号,会读加法计算,知道加法算式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意思,同时渗透了一图两式的思想。]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教师拍1下,学生比老师多拍1下。然后要求学生说三句话、列出算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让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观察画面,体会加法含义。
     课件出示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列出加法算式,说出意义。

小结:
       今天学习的加法,就是把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5、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⑴师:请你先摆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
        ①要求学生说一句话。
        ②怎样列式?表示的意义?
      ⑵师:请你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①学生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②汇报交流。
               4+1、    1+4、   3+2、  2+3、 
[设计意图:通过用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三、巩固练习
         1、处理练习三的第1题和第3题。
              ⑴看图说图意。
              ⑵ 列式计算  。
              ⑶ 加法的含义。
         2、看算式说意义。
               2+1=             3+2=           1+3=
          3、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从中掌握了:认识“+”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等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生动活泼、轻松的情境和游戏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设计上,本着突出教科书编写的原则: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过程性、科学性、开放性。着重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把握课程目标;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和师生交往的过程;有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呈现儿童的数学;“玩”中学数学;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由于在幼儿园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和是5的加法,学生都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而且速度比较快。只有个别学生需要借助实物,如圆片。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明白加法的具体含义。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法 说课稿

各位老师、领导,上午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加法。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加法含义并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

二、学情分析

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三、教材分析

《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校园中艺术节的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两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是加法含义的讲授,书第23页两幅插图。加法的引入,计算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在本单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用正确的方法计算1—5的加法。因此这段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两幅插图的作用:图一主要是用来引入加法含义、算式的读法与写法和算式中数字的含义。即教学生加法的含义。图二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主要是学生的学。学着描述图意并列出算式。

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加法含义,书第23页做一做。对刚刚学过的加法含义进行实践体验,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加法含义,从而巩固加法含义。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说出加法算式。

第三个层次是加法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书第24页插图。在清楚加法含义的基础上发散学生思维。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突出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方法可以多样化也要最优化,即引导学生发现利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为今后的加法学习及减法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 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3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突出重点。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择优来突破难点。

六、教学程序及学生预设

(一)创设情景

学校艺术节,美术小组的同学们要制作折纸作品进行展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制作的怎么样了。

(二)感知加法的含义

本环节有三个任务要完成:一是加法含义的教授,二是加法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三是加法算式中数字代表的意义。

1.加法含义

以图中的资源为例,请学生观察图,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重点说出一只纸鹤和两只纸鹤合在一起是几只纸鹤?引出对加法含义的教学。两部分合在一起,我们用加法来计算。突出“合在一起”,运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含义。

预设:学生观察图会有两种观察角度,一是从纸鹤的角度(一只粉鹤和两只蓝鹤),二是从孩子的角度(一个小男孩又来了两个小朋友)。

意图:鼓励学生对主题图的发现,引导学生对加法算式中数字意义的理解。

2.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是在讲授加法含义时作为板书。介绍“+”,把“合在一起”转化为简洁的数学语言,即加法算式读法。

3.加法算式中数字的含义

体会加法含义的同时,提问算式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预设:如果学生观察主题图时出现了多角度观察,就分别说说数字的含义;如果学生没有多角度观察,可以在说清一种数字含义后,适当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然后再说说数字含义。

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数字的意义,即观察角度不同或主题图不同,尽管算式一样,但算式中数字代表的含义却大不相同。

4.加法含义的巩固

艺术节上,还有杂技团的小丑来给表现出色的孩子发气球作为奖励,我们看看小丑叔叔给我们带来多少气球?

自己用学具代替气球边摆边说一说,并列出算式。请同学汇报。

意图:通过动手摆,更生动的体会加法就是两部分合在一起。也为接下来的动手操作做以铺垫。

(三)学生活动,巩固加法含义

动手摆圆片,边摆边说加法含义。教师出题摆,说给同桌听。然后同桌互相摆——同桌合作。

意图: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动手、动脑的机会。为学生创设自主地、积极参与的活动方式。

(四)算法多样化

仍然利用小丑图及算式,追问算法。同桌合作汇报算法。教师指导算法择优。

意图:通过学生交流多种算法,发展不同程度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清楚计算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通过择优算法,帮助学生快捷、准确的计算5以内加法。

(五)看图计算,初步应用

(1)观察画面——一群小猫。

先指名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提出要求:小猫一共有多少只,该怎样列算式?

图一与图二要分别来看,重点说清图意,对应好算式中的数字。

(2)看书边摆边说

小结:引导观察两组算式的特点,渗透加法交换律,强化算式中数字的含义。

(六)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如,我有2枝铅笔,又买来1枝,一共有3枝铅笔;(2+1=3)

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5只小鸟;(3+2=5)

……

意图:拓展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既可以巩固加法含义,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加法

4+1=53+2=51+3=4

组成2+3=53+1=4点数顺序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5以内的加法 说课稿

各位老师、领导,上午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加法 。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加法含义并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

二、学情分析

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三、教材分析

《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校园中艺术节的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两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是加法含义的讲授,书第23页两幅插图。加法的引入,计算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在本单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用正确的方法计算1—5的加法。因此这段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两幅插图的作用:图一主要是用来引入加法含义、算式的读法与写法和算式中数字的含义。即教学生加法的含义。图二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主要是学生的学。学着描述图意并列出算式。

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加法含义,书第23页做一做。对刚刚学过的加法含义进行实践体验,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加法含义,从而巩固加法含义。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说出加法算式。

第三个层次是加法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书第24页插图。在清楚加法含义的基础上发散学生思维。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突出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方法可以多样化也要最优化,即引导学生发现利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为今后的加法学习及减法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 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3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通过 动手实践操作来 突出重点。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通过 算法多样化的择优来突破难点。

六、教学程序及学生预设

  (一)创设情景

     学校艺术节,美术小组的同学们要制作折纸作品进行展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制作的怎么样了。

  (二)感知加法的含义

本环节有三个任务要完成:一是加法含义的教授,二是加法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三是加法算式中数字代表的意义。

1.加法含义

    以图中的资源为例,请学生观察图,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重点说出一只纸鹤和两只纸鹤合在一起是几只纸鹤?引出对加法含义的教学。两部分合在一起,我们用加法来计算。突出“合在一起”,运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含义。

预设:学生观察图会有两种观察角度,一是从纸鹤的角度(一只粉鹤和两只蓝鹤),二是从孩子的角度(一个小男孩又来了两个小朋友)。

意图:鼓励学生对主题图的发现,引导学生对加法算式中数字意义的理解。

     2.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是在讲授加法含义时作为板书。介绍“+”,把“合在一起”转化为简洁的数学语言,即加法算式读法。

3.加法算式中数字的含义

体会加法含义的同时,提问算式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预设:如果学生观察主题图时出现了多角度观察,就分别说说数字的含义;如果学生没有多角度观察,可以在说清一种数字含义后,适当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然后再说说数字含义。

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数字的意义,即观察角度不同或主题图不同,尽管算式一样,但算式中数字代表的含义却大不相同。

     4.加法含义的巩固

     艺术节上,还有杂技团的小丑来给表现出色的孩子发气球作为奖励,我们看看小丑叔叔给我们带来多少气球?

自己用学具代替气球边摆边说一说,并列出算式。请同学汇报。

意图:通过动手摆,更生动的体会加法就是两部分合在一起。也为接下来的动手操作做以铺垫。

   (三)学生活动,巩固加法含义

动手摆圆片,边摆边说加法含义。教师出题摆,说给同桌听。然后同桌互相摆——同桌合作。

意图: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动手、动脑的机会。为学生创设自主地、积极参与的活动方式。

   (四)算法多样化

仍然利用小丑图及算式,追问算法。同桌合作汇报算法。教师指导算法择优。

意图:通过学生交流多种算法,发展不同程度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清楚计算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通过择优算法,帮助学生快捷、准确的计算5以内加法。

   (五)看图计算,初步应用

(1)观察画面——一群小猫。

先指名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提出要求:小猫一共有多少只,该怎样列算式?

图一与图二要分别来看,重点说清图意,对应好算式中的数字。

(2) 看书边摆边说

小结:引导观察两组算式的特点,渗透加法交换律,强化算式中数字的含义。

   (六)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如,我有2枝铅笔,又买来1枝,一共有3枝铅笔;(2+1=3)

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5只小鸟;(3+2=5)

……

意图:拓展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既可以巩固加法含义,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加   法

                         4+1=5      3+2=5  1+3=4

                      组成          2+3=5  3+1=4 点数                  顺序

第3篇: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4的组成和加减法教案

【篇一:《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

《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具、学具准备:4的组成卡片,小汽车图(1)、(2),熊猫图(1)、(2)。学生准备4个梨和4个三角形的卡片,硬纸板做的虚线圈。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答:二、新课1.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1)出示汽车图(1)只出示3辆汽车,稍停一会儿,再出示1辆汽车。边出示边问:这里有几辆小汽车?又开来几辆?一共有多少辆?(同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让同学仔细观察图,然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边指图边问;要算几加几?学生回答后板书:3+1。边指算式边问:3+1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带领学生读算式:3+1=4。边指算式边问:3+1=4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中上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提问:刚才我们看着图知道3+1=4,如果没有图,怎样想3+l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3和1组成4。(2)分步出示汽车图(2)。边出示边提问,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让同学仔细观察图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提问: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求一共有几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l+3。指着汽车图(2)问:1+3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指着算式问;1+3=4表示什么意思?谁能回答?指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请一个同学读算式,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1+3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卡片出示一下。说明可以想1和3组成4。然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的□里。(3)引导学生结合黑板上的两幅图观察相对应的两个算式的异同点。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然后指着黑板上的两个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并提问:对,这两个算式只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得数是一样的,都是4。那么看到3+1=4,还会想到什么呢?(4)学生操作。摆梨卡片,先摆2个梨,再摆2个梨。教师提问:你们先摆了几个梨?又摆了几个梨?一共是几个梨?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的方框里。然后指一名学生说说2+2=4的含义。之后继续提问:如果不摆梨卡片,可以怎样想?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说明可以想2和2组成4。然后让学生把3个加法算式读一遍。2.教学4减几。(1)分步出示熊猫图(1)。指4只熊猫的集合图,问:这里有几只熊猫?再用虚线圈上1只熊猫,提问:用虚线圈上一只熊猫,表示什么意思?请一个同学说说图意。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指图问:跑掉的1只熊猫,是从几只里面跑掉的?几减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1。边指图边问:4-1等于几叩学生回答后板书:=3。带领学生读算式:4-l=3。指着算式提问:4-1=3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4-1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1和几组成4?1和3组成4,4减1就得3。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出得数。(2)分步出示熊猫图(2)。(先出示有4只熊猫的集合图,再用虚线圈上3只熊猫。)请一个同学说图意。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指图问:这3只熊猫是从几只里面跑掉的?要算几减几?板书:4-3。边指图边问:4减3等于几?板书:=1。学生读算式:4-3=1。然后指一名学生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可以怎样想得数?先让学生试说,教师再出示卡片说明:3和几组成4?3和1组成4,4减3就得l。教学完4-3=l,让学生在教科书上的□填上得数。(3)比较两幅熊猫图和对应的两个算式。教师指着熊猫图(l)提问:这幅图是从4只熊猫里面去掉几只熊猫?剩下几只?它的算式是什么?接着指着熊猫图(2)问:这幅是从4只里面去掉几只?剩下几只?它的算式又是什么?从这两幅图中可以看出从4只里面去掉1只,剩下3只;去掉3只,剩下1只。也就是4-l=3,4-3=1。(4)学生操作。让学生摆三角形卡片,先摆4个三角形,再用虚线圈上2个(或用手捂住2个)。提问:从4个三角形里面去掉2个三角形,还剩几个三角形?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出示算式4-2=□,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中的方框里。提问:如果不摆三角形卡片,可以怎样想?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卡片,再加以说明。让学生把3个减法算式读一遍。3.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几个算式?有几道加法算式?它们的得数都是几?(学生说,教师把3个算式中的4描红)。有几道减法算式?都是从几里面减去几?(边问边把3个算式中的4描红)。课间活动。三、巩固练习(1)看卡片(第17页的做一做)指名说得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填得数。学生填完后,还可以让他们把每一组中的上面两个算式加以比较。(2)举卡片。教师出示式题卡片,让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篇二:4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二)能正确计算4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4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难点:4减几的减法及看图列减法算式.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汽车图、熊猫图、苹果图片.

(二)学具:三角形的图片4张、1~4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2.看图列式计算.

订正板演时,老师提问:(指梨图)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求学生说出: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再指五星图)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要求学生说出:这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

3.口算:

2+1=

1+2= 3-2= 2-1= 1+1= 3-1= (二)学习新课

1.教学4的加法.

(1)出示苹果图.

提问:左边盘子里有几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完整话回答问题)

老师把两盘苹果的位置调换一下,启发学生说左边有几个苹果?右边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2)出示小汽车图(一).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①原来有几辆汽车?又开来几辆?

②求一共有多少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加法计算)

③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说:你们说得很好,因为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谁会列式?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3+1=4.

谁能说说算式中的3,1,4各表示什么?(3表示原来有3辆汽车,1表示又开来1辆,4表示一共有4辆汽车)

师说:你们说得很好,如果我们不看汽车图,应该怎样想3加1等于几?

两人一组讨论一下:指名发言

师说:你们想的办法真好!计算3+1时,就想3和 1组成屯(同时指 )3+1就等于4.

(3)出示小汽车图(二).

引导学生看图后,启发学生根据图意编一道题,再请大家算一算.

指名说: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一共有几辆?

师说:你的题编得很好.谁会算?

指名说:一共有4辆.

师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怎么列?

板书:1+3=4.

师问:算式中每个数各表示什么?

全班齐读:3+1=4 1+3=4

师问:这两道题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各组代表发言.

小结 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都是求一共有几辆汽车、两个加数都是3和1,得数都是4;不同的地方:两个加数的位置不一样,一道是3+1,一道是1+3.

师问:刚才我们算出了3加1等于4,你们能很快算出1加3等于几吗?

师说:我们计算3加1时,想3和1组成4,3加1就等于4.同样,1和3组成4,1加3也等于4.还可以想,3加1等于4,1加3也等于4.

(4)摆一摆:

全班拿出梨的小图片:左边摆2个,右边摆2个.

提问:

①要求一共有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

②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让学生做合并的手势,齐答:一共有4个梨.怎样列式?板书:2+2=4. ③我们不看图,计算2加2时,怎么想?

齐读三道加法算式.

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得数是4的加法运算.

2.教学4减几.

(1)出示熊猫图(一).

师问:谁能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有4只熊猫,走了1只,还剩几只?

提问:

①你怎么知道走了1只?(用虚线圈上1只,表示走了1只)

②走了1只熊猫,是从几只熊猫里走掉的?(强调从4只里走掉的)

③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为什么用减法?(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

⑤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4-1=3.

指名说:算式中的4,1,3各表示什么?

师问:我们不看图,怎样想4减1等于几?

引导学生看 板书,启发学生说出可以想4可以分成1和3,4减1就等于3.

(2)出示熊猫图(二).

看图列式计算:先自己看图、思考、然后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4-3=1.

提问:

①你是怎么想的?

②你怎么知道走了3只?

③这3只是从几只里面走掉的?

④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篇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14-16页,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中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家庭院落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愿望。

4、对数的概念理解能够掌握初步的体验和理解的经验。

教学重点:

重点是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难点是1-5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14-15页的“农家小院“图。

1、创设动画情境。

教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动态展示:湛蓝的天空一轮红日,院落4朵向日葵;一位老奶奶再给4只可爱的小鸡和两只鹅喂食院落里还有1只小狗,3盆花、5个南瓜,房顶上还有3只燕子。

2、数画面中的人和物。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或多少只)。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数画面上人和物的数量时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数。

3、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人和物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说出图中的人或物。当学生说“1个太阳、1只小狗“时,即将“1个太阳、1只小狗“图移放在主题下面(如教材所示),并告诉学生,一个太阳、一头只小狗都用数字卡片“1“来表示。并在小狗图下面贴上“ 1 “。同时让每个学生找出数字卡片“1“,摆放在桌子上。并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位老奶奶;等。2、3、4、5的教学过程和1的教学过程相同。

4、1-5的各数的形状的认识。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闪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对着自己摆的1-5这5张数字卡片,每个人发挥想像,同桌的或在小组里说一说,1-5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学生说的也许是我们教师不曾想到的物体,对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不能随意扼杀,应积极鼓励。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的形状的记忆。

设计意图: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进一步体会数的

基本含义。

5、根据1--5各数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教师:“请你拿出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形状,指名上台演示。

(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 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6、做第16页上的“做一做”。

二、教学数序。

1、逐步感知1—5的数序。

用计数器拨一拨。从1个珠子到5个珠子。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三、教学数的写法。

2、教学3、4、5的写法。方法同上,注意3的两个半圆开口的方向是向左。 教师检查学生书写笔顺,及时辅导较差的孩子。

四、课堂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1、2习题。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加深对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2、3、4、5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比较数的大小17页,练习三中的第3、6、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1—4各数比较大小,初步认识“〉”“”、“=”符号。

2、结合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使学生获得对数感的经验,对以后统计的题目的理解做准备。

4、、对数的概念理解能够掌握初步的体验和理解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了解比较大小的各种符号,学会运用各种符号。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教育,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

二、探究新知: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各数的认数、写数、还有许多新知识,这节课我们我们继续学习新的知识,看谁听的认真,学得好。

1、出示主题图。

师: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草地上有三只小猴子,它们从商店买来了许多水果。小朋友你们看它们吃的可香了,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它们吃的是什么水果吗?它们是怎样分的这些水果吗?

2、教师分别出示小猴子、梨、桃和香蕉图。

教师先出示三只小猴子图,提问:这是几只小猴子?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小猴子的下面写3。教师在小猴子的旁边再出示四个梨,并指着四个梨提问:这是几个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在梨的下面写4。然后教师依次出示3个桃子、2个香蕉,分别写出3和2。

设计意图:从图片中的物品数量比较多少引出数字并比较大小。

3、比较数的大小。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这三只小猴子是怎样分这些水果的吗?请你们帮助它们分一分好吗?(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师;在这些水果中哪种水果和小猴子的个数同样多?哪种水果比小猴子的个数少?哪种水果比小猴子的个数多?

(1)师:教师出示:比较3和3的多少。

师:3和3比较谁多?(一样多)

师:3和3一样多我们就在3和3的中间写等于号。

师:板书:3=3。教师领读:3等于3、中间的符号叫做等于号。

(2)师:教师出示:比较3和2的多少。

师:3和2比较谁多?谁少?(3多、2少)

师:教师肯定3比2多。

师:3比2多,平时我们就说3大于2,3大于2怎样写又好看又清楚呢?在3和2的中间画一个符号,开口朝着3,教师边讲边板书:“3〉2”,并带领学生读两遍“3大于2”。

(3)教师出示:比较3和4的多少。

师:出示3和4。提问:3和4比谁多?谁少?(3少、4多)

师:也就是3比4少,那么我们就在3和4的中间也可以写一个符号,这个

符号叫做小于号,尖的一边对着较小的3,边说边在3和4的中间写一个小于号“”,指34这个式子表示3比4少,读作:“3小于4”。领读两边。

(4)动手操作:教师带领学生举起右手,张开食指和中指来表示大于号,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对小数。”(加强反复练习)

设计意图:充分感知数的概念,理解数字比较大小的方式。

4、小结:

比较数的大小或多少,都要记住:1、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相同就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等于号。2、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大的在前面、数字小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大于号。3、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小的在前面、数字大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小于号。(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1题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独立写出数字。提问:海豚是多少?球是多少?(海豚是2只,球是3个)。3和2谁比谁多?应该在3和2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出示:3〉2,应该怎样读?表示什么意思?

玉米有几只?棕熊几只?(棕熊是4只、玉米有5个)。4和5比谁少?应该在4和5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出示:45,应该怎样读?表示什么意思?

2、第2题:教师说明题意,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完成的,集体订正。

3、练习三4题:小组合作,互相数一数每种小动物各是多少?小鸟是多少只?小鹿是多少只?小象是多少只?小熊比小鹿多还是少?应该填什么符号?小鹿和小象比谁多、谁少?应该填什么符号?学生都填完后指名读一读是怎样填的,集体订正。

四、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3=3 3〉2 34

第三课时 第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四中的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1——5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区分几个、第几个,知道每个数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2、结合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知道在公共场合要自觉排队。

3、根据学习第几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排队是要按顺序的,从中可以用第几数数可以很快的数出来的经验。

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知道1—5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教学难点:

学生对数的前后排列容易混淆,加强数的前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

师:假期要结束了,明明要返回老家读一年级,为了不耽误爸爸和妈妈的工作,他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于是他来到车站买票。

出示买票的课件。

观察画面,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都排第几? 一共有几个人,明明排第几个?

通过排队买票的情境,你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们还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教师出示主题图(到售票处买票情景图)。

师: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公共汽车站)他们在干什么?(在排队买票)。

师:谁排在第一?(一位阿姨)谁排在第二?(一位老师)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第三)解放军叔叔排在第几?(排在第四)大哥哥排在第几?(排在第五)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

师:每当我们外出时,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上汽车之前要先排队买票,时时处处要体现自己是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少年。

【设计意图: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充分利用教材可以教育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2、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文具盒中取出四样学具,把它们排在自己的桌面上。 师:看看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谁排在第二的后面?排在第四的是谁?(学生取出的的学具不同,排列的顺序不同,答案也不相同,但学具的数量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动手操作,让具体的操作感知和体验第几是相对的。使知识得以纵身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的多样拼摆。】

二、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

第4篇: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且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会认整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课时)

(2)解决问题…………………………………………………………………………(1课时)

(3)认识钟表…………………………………………………………………………(1课时)

(4)位置和图形………………………………………………………………………(1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复习的能力。学生主动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系统,准确把握本学期所学知识。

专题一 数与代数

第1课时 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复习内容

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法和减法。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

2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完成教材第107页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之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写法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法。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让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学生做教材第105页第1题,第106页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20各数的组成)。

6.教师小结。

第5篇: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六课时: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难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 出示数字,读数。

  3 按顺序填数: ( )3 ( )5。

  二、探究新知

  1 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用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2 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教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 用数字几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 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

  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2+1=3。

  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

  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2)做一做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

  2 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第23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3 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4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四、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推荐访问:减法 教案 和加

热门文章

认知三角形教案(通用4篇)

三角形(triangle)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在

关于小学庆国庆主题班会教案【四篇】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

中班认识年历教案五篇

年历主要有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种。阳历以地球公转周期为依据:阴历以月相变化为依据;阴阳历结合两者特点

最新手捧空花盆孩子教案反思(优质1合集)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手捧空花盆

爱国爱党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2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中小学生资助政策教案范文(精选4篇)

资助,汉语词汇。拼音:zīzhù释义:是指提供资金帮助他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小学生资助政策教

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选择。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第1

小班谁哭了心理健康教案3篇

小班谁哭了心理健康教案3篇小班谁哭了心理健康教案篇1【活动设计】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变得勇敢了,

关于少先队建队日活动教案【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四年级古诗雪梅的教案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关于安全教案小班100篇(精选范文5篇)

小班,读音为xiǎobān,是一个汉语词语,泛指人数相对较少的班级;小戏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

关于网络安全班会教案(精选范文5篇)

班会: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组织活动之一班会:日本2020年山田裕贵主演的电视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