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观后感(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之声》观后感(完整),供大家参考。
《音乐之声》观后感
《音乐之声》观后感 这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却主题轻松欢快的影片,近半个世纪来长盛不衰。女主角玛莉娅性格活泼率真,走出修道院后投身于世俗生活,没有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敢于大胆追求真爱,以童心以及爱心去照料七个早已经失去母亲的孩子,突显了生活的纯真。
故事中角色人际之间的宽容与亲情的交融与和谐,冯·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惧纳粹爪牙高度施压的凛然正气,宁可流亡也不愿意做亡国奴的爱国情怀,无一不昭显出来人性之中向善的意愿。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乐之乡萨尔茨堡的艺术氛围,尤其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妙曼歌曲,跨越了近半个世纪,仍旧传唱不衰,让人充分体验到艺术、自然以及人性之美。
在原配妻子死后,冯·特里普上校怕音乐勾起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而徒增伤悲,因此禁止家中再出现音乐。并且对七个孩子像训练士兵一样进行的是军事化管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冯·特里普上校家庭中的父母模式是权利主义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想法和概念,他们毫不犹豫地制定规矩和条例,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他们强调控制和顺从。”当然这种父母模式很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
爱的给予和良好的沟通是健康的家庭的两个重要特点,而在上校的家庭中,这两大特点都有很大程度上的缺失了。冯·特里普上校只是对孩子们进行着控制,却并没有给孩子适当且应该的关心和爱。例如,他的大女儿,已经十六岁了,她有了自己喜欢的人,也快要变得成熟了,但冯·特里普上校却一点都没有注意到女儿的这种变化;他的大儿子已经成长为一个真真正正的“男人”了,他想要独立自主,而不是继续受到上校的控制,显然冯·特里普上校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还有冯·特里普上校对所有的孩子都是同一标准,完全没有考虑到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而且上校根本就没有试图去了解他的孩子们,不去跟他们进行沟通,不了解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只是一味的去控制他们。孩子们很渴望得到来之父亲的关爱和沟通,但作为父亲的冯·特里普上校并没有满足他们。可以说,这七个孩子们在情感上是缺失的。
而玛莉娅充分地理解和关爱这七个孩子们,给予他们爱和情感的支持,跟他们沟通,仔细了解他们每一个人,这样自然而然的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和认可。在玛莉娅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两种关键因素:音乐和游戏。
音乐是感情的一种宣泄方式。高兴的时候,可以借助音乐来抒发高兴的情绪;伤心时,也可以借助音乐来发泄心中的愤懑。
游戏可以提高社会化的程度,激发了创造力。它提供了一个学习互动技巧、体能以及智能的环境。尽量温柔地对待孩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游戏之于孩子,就是学习的全部。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用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生活的意义,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
玛莉娅一直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当孩子们捉弄、刁难她的时候,玛莉娅没有怨恨、训斥,更没有惩罚他们,反而表示非常理解,还向上校夸奖孩子。启示了教师,要在生活、工作中,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鼓励和宽容,鼓励孩子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宽容孩子们在生活中所犯的一些小错误,即时做出正确的引导。
在玛莉娅与七个孩子们的交往当中,采用直观教具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她带领孩子们直观看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顺着孩子的发展规律去教孩子,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要活得像孩子,要孩子学到东西必先是孩子愿意去学,然后才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去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来进行比喻,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引导孩子形成认识。在人成长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只有遵循这种客观的规律,才能健康的成长。
音乐之声观后感
下一篇:《安家》剧情观后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