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篇)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汇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7篇)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汇编(7篇)目 录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汇编
(7篇)
目 录
1.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思路2
2.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5
3.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22
4.经发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35
5.区科学技术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思路51
6.区气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58
7.乡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64
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思路
2023年度,XX县新居民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强化法治意识,坚持法治理念、法治思维与法治原则,积极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学法普法等各项工作。现将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县新居民服务中心党组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全中心重要议事议程,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坚决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职责制度,加强中心党组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督促其他班子成员和科室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扎实推动全面法治建设深入开展。结合新居民服务工作实际,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全年组织召开中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2次。
二、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自学、主题党日、学习强国等,认真学习***总书记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把***法治思想作为干部培训、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XX县公安局新区派出所设立新居民矛盾纠纷调解示范点。与县公安局、乡镇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通过信息共享、合理引导、宣传教育、法律维权等措施,组织新居民维权团成员进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法律讲座、以案释法等系列活动,提升新居民法律意识,有效遏制了少数新居民的违法违纪行为。
三、拧紧责任链条,提升依法履职能力。落实普法宣传工作责任制。强化普法主体责任,将新居民法律维权系统并入“浙里新市民”应用,提高一站式服务效率,为新居民提供更加畅通、便捷、高效的法律维权通道,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周、做好新居民普法工作。组织新居民“乡音”调解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提升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水平;
组织新居民党员集中学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动;
组织新居民志愿者开展义务夜巡护航全国两会;
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进村居活动,为老人撑起“养老防诈”保护伞;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开展安全法律知识宣传,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工作,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消防防控、职工法律知识讲座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法规范经营。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回顾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部分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够;
法律法规学习模式较为单一,学法普法的内容不够丰富,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用性需要进一步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水平还不够高,宣传覆盖面还存在局限性。
五、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二是提升法治意识。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固定主题党日等载体,积极安排法律讲座课程,提升全中心人员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三是强化法治思维。进一步完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学法普法以及日常管理等相关制度,广泛开展普法工作,增强行业从业者的权利意识、规则意识。
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XX街道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20D和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紧扣区委“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发展主线,围绕“和美五里·创新里滩”方向定位和“一带两轴三街区”规划布局,深入推进落实市委、区委部署的各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举旗帜、促发展,D建引领推动社区建设
主题教育掀起热潮。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制定街道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和处级领导班子理论学习方案,完善党工委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充分用好“四联”工作机制,落实落细“三进三问”行动方案,以工作实绩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丰富学习形式,开展专家导学、交流互学、党课领学、调研促学,立足市委区委重点关切和街道规划布局开展联组学习和专题研讨。打造“里滩新讲堂”学习品牌,首批课单分为新思想、新前沿、新技术三大板块共12节课,通过专家学者、行业大咖、“滨江D建·创新里滩”产业集群D建联盟成员单位交流分享。发挥街道基层理论宣讲团作用,通过课堂讲学、上门送学、云端联学的方式,推动7046名党员“及时学、跟进学、随时学”。坚持分层分类,针对“三新”党员,推出“奋斗者讲堂”等学习平台;
针对年老党员,累计推出60期有声书、20D“声”入人心等云端学习品牌;
针对青年党员,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丰富各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治理体系不断深化。持续深化拓展街道“5+5”D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街道层面,制定街道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全面系统推进;
召开2023年社区代表会议,建立城建中心向社区代表会议进行年度述职、工作测评制度。将街道红色物业联盟充实完善为D建引领物业治理联席会议。街区层面,深化街区综合网格建设,拓展和完善街区D建(共治)联盟,下设工作站,整合D建、服务、管理等各类资源和力量入格入站,在每个街区成立红色物业联盟,理顺运行机制,打破部门界限,如创意家园街区开展“小橘巷”城市家具认领行动,发动街区商铺、企事业单位、居民区第二梯队等力量助力街区建设维护。居民区层面,召开深化D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研讨会暨居民区D建质量测评报告新书发布会,发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XX街道居民区D建质量测评报告》,切实提升居民区D建质量水平;
深化零距离家园体制机制建设,激发各类主体参与活力,如龙华居民区开展“恒丰车位共享空间”项目,为居民解决停车难问题。微网格层面,在春江小区探索微网格治理机制,建立由民意调查员、金牌调解员、应急处置员等组成的微网格工作队伍,建立社区点单、微网格长派单、网格员接单、居民评单“四单”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XX街道微网格建设导引》;
深入挖掘网格治理故事,推出20期“格里厢故事”系列报道。楼组层面,实现楼组内党的组织和工作100%全覆盖,推进“零距离楼组”暨“美丽楼道”建设;
用好线上“和睦群”、线下“吾里家”协商议事双平台,如瑞南居民区推出“网聚楼情”特色D建品牌项目,实施“聚爱心”、“聚活力”等楼组自治项目。
“创新里滩”打响品牌。按照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提出的“围绕科创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建设等中心大局,探索产业集群D建”的要求,围绕黄浦“打造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服务区和特色功能区”战略目标,依托中央科创区规划和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举办的地缘优势,发挥XX的创新创造历史和首发首创基因,联合科创集团成立“滨江D建·创新里滩”产业集群D建联盟,发布“挹创申江”、“智造江南”两大系列项目,营造“建一个组织、带一个集群、兴一个产业”的同频共振效应。举办创新人才主题活动,发布“创新里滩人才服务十条”,举办桥见设计节,积极承接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溢出效应,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治理链深度融合。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实处级领导带队走访重点企业和营商人员常态化走访企业工作机制,走访企业1518家次,做到重点企业全覆盖;
收集企业诉求76件、已解决74件。创新招商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全国招商、影响力招商等方式全力招大引强,今年以来新设18家、促转化12家、防流失2家。举办“创新里滩·宜商五里”知识产权护航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开展7场楼宇巡回服务日活动,成立全市第一家以街道为公共服务网点的商标品牌指导站,全面提升营商服务能级。落实营商专员24小时“企业管家”服务,为辖区内企业排忧解难,比如为值得买上海分公司协调拍摄广告场地等。认真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确保“经济体检”数据不错不漏。
二、贴民情、解民忧,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
走访联系全域覆盖。按照黄浦区关于开展“初心连万家 服务零距离”居民区全覆盖走访联系工作和“三进三问”行动的工作要求,常态化滚动式开展街道“百千万”遍访问需行动,对辖区内1400余家企业、商铺和2.9万余户常住居民家庭开展全面走访联系。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问题解决机制,编制形成问题、资源、议题、项目“四张清单”共计473项,实现问题解决率突破90%。开展“三亮三心”比学赶超行动,挖掘一批暖心民情日记、称心民生项目、贴心基层党组织,提升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能力。
服务阵地全面优化。布局一个街道层面的综合性枢纽型主阵地,加快中山南一路727号项目立项,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营商服务中心等服务功能。打造3个符合街区发展的特色型阵地,建成8号桥五期建成“里滩·智造家”党群服务站,推进创意家园街区党群服务站改造升级,完善阵地布局和服务功能。打造若干个触手可及的全年龄服务阵地,建成“格里厢”家门口服务春江站、铁二零距离家园阵地和4处“零距离儿童友好”活动空间建设,推进滨江市民驿站建设和滨江沿线“零距离·儿童活动空间”改建,打造“益+公益”文明实践特色阵地,满足全年龄段群体家门口的服务需求。
“一老一小”品牌升级。引入养老服务联合体第二批10家成员单位,升级“七心七助”原居颐养计划,承担全区老字号长者助餐联盟试点工作,联动大富贵、丰裕、老人和、沧浪亭等老字号餐饮企业,与永和大王、新乐面馆等知名连锁餐饮合作,推出多种长者“食”惠。在全区率先推出跨品牌、跨门店使用的“智慧养老·养联卡”,分批次累计发放19000张。举行“一卡在手,畅享五里”XX智慧养老推介会及智慧养老服务集市,顾卞裘莉敬老院建成全市首批智慧养老院。推出“家床”服务五大功能服务包,在全市“家床”服务推进速度最快、建床数量最多的基础上,实现自费保有量、自费转化率全市第一。发布《XX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行动指引》,推出“吾苗成长·吾苗档案”困境未成年人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推出“强国有我·吾@说”思政讲堂等“一校一品”特色项目。街道儿童服务中心入选2023-2024年度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
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深入挖掘历史文脉,推进《XX五百年》专题调研。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线下活动460余场,开设社区学校线下课程18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夜间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中心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快打造线上“云享”平台,让更多的群众在指尖参与文化活动、享有文化获得感。积极传播非遗灯彩文化,参与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创意集市。大力开展“社区书院”创建工作,成功申报居委会17家、综合服务场所2家。社区图书馆获评“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五里秀场”品牌栏目获评2023上海市优秀群文拟资助项目。
社会保障扎实有效。扎实开展帮困救助,截至9月底,累计向各类生活困难家庭发放社会救助生活补助金约2737.6万元,受益4.04万人次。依托就创工作站,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创业沙龙、创业实践体验活动等多渠道、多样化就业创业活动,推荐就业成功人数71人,帮助35周岁以下长期失业人员成功就业73人。成立“五里戎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强化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点运作。深化红十字“四区联动”发展模式,成立“师专附小红十字宣讲队”,开展多样化救护普及专场培训活动。
三、优环境、重宜居,持之以恒提升城区品质
社区品质焕新提升。推进“一街一路”建设,局门路(斜土路-瞿溪路)480米“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基本完工。完成拆违点位11处面积6658.6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进D建引领综合治理示范小区创建行动,完成春江小区二期“美丽家园”建设,实施道路改造、门头改造、绿化提升、架空线落地等项目,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完成落水管改造、路面修复、无障碍坡道改造、充电柜建设等26个民生实事工程,惠及12个居民区4913户居民。全力实施加梯“破百”行动,累计开工100台,今年签约53台、在建18台、完工18台,在XX路打造“七彩加梯路”,鼎达公寓、恭房小区、正达小区、桥一小区实现“全覆盖规模化加装”,街道加梯总数和“全覆盖规模化加装”小区数均位列全区第一。
城区管理精细高效。升级改造街道“可回收物”中转站,建成5个示范性垃圾厢房,开展“小包垃圾落地”专项整治,垃圾分类实效提升。开展文明街巷综合治理,整治跨门经营、无证设摊、“三乱”6495起。强化小型工程备案和安全监管,受理小型工程备案156件,均实现闭环管理、全程监控。建立重点点位视频巡查预案,发现处置各类网格案件56837件,网格案件结案率和及时结案率明显提升。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实效,“世博用地建筑垃圾工单”入选市优秀案例。完成“一网统管”和“最小管理单元”信息化项目(一期)建设和验收,城运通、商铺通、智慧春江轻量化应用上线运行,在春江小区探索“你点我办”线上流转机制,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文明创建全力以赴。建强创建班底,街道层面设立5大专项行动工作组及四大周边专项工作组,及时分析研判创建难点堵点、推进落实解决。凝聚创城合力,组织机关干部、居委社工、志愿者、市区两级文明单位、属地企事业单位等参与,迎检期间日上岗人数超1100人次。每周四开展“清洁家园日”行动,累计出动8281人次,清除楼道堆物135车171.4吨,整改占道堆物、跨门营业416家。强化宣传引导,统筹资源形成5大类89项“文明五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菜单,营造创全惠民利民浓厚宣传氛围。
四、强特色、善治理,共商共建提升治理效能
“三会”制度深化发展。召开深化发展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制度推进会,发布深化发展“三会”制度十大举措。完成“三会弄”“三会源”更新改造工程,讲好“三会”制度缘起故事和发展脉络。完成“云三会”在19个居民区全覆盖试点应用,开展约80场线上会议、3000余人次参与,运用“云三会”实现名盛苑小区14栋楼24台电梯更换,刷新了黄浦区近年来单个住宅小区整体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体量规模的记录。强化示范引领,成立热点、导师团、观察团、领衔员“三团一员”队伍,开展年度“三会”制度优秀案例和先锋人物评选活动。
“五社联动”持续发力。举行“五社联动·五创治理”——XX街道第二届社会治理创新创意大赛,评选出十大创新创意项目。完成“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试点项目第一年度终期评估、形成阶段性成果,2个案例入选国家项目办公室“五社联动”典型性服务案例汇编。持续打造“和美五里·和睦家园”社区睦邻文化品牌,培育发展“五之缘”志愿服务团队。优化社区基金管理运作模式,通过“大手牵小手”实现社会慈善资源的互联整合,开展公益项目10个。
多元力量广泛参与。推行《住户守则》等新型自治规约,现有各类规约33个,其中楼组、小区公约28个、共建单位错峰停车规约等专项工作规约5个。推进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启动组建2家、换届25家,完成组建1家、换届10家,正在推进中16家。以8号桥园区新联会为平台,组织新阶层人士参与党群服务站建设。汇聚“银发力量”,成立“浦江红”离退休干部里滩赋能团。促进儿童参与,儿童议事会开展活动10次、参与80人次,推进小橘巷五“童”更新计划,选拔辖区学校优秀学生代表组建“创新里滩”小小讲解员。
五、守底线、保安全,多措并举打造韧性社区
平安建设稳步推进。聚焦地下空间、消防设施、燃气安全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完成龙华东路522号D09地块区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单位的整治。开展群租、楼道堆物综合整治,整治群租房205户,开展楼道堆物集中整治1416栋次。完成20扇世博铁门和门禁系统维修,为53户旧式里弄和不放心区域老年家庭安装灭弧装置,完成594户独居老人等群体燃气报警器安装。开展店招店牌安全抽查和隐患排查,完成人才大厦的外墙排险修缮工程。落实防汛防台工作措施,逐月开展隐患滚动排查整改,确保安全度汛。严格履行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建成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站。建立街道反诈中心,组建959名反诈志愿者和139名反诈联络员队伍,不断提升居民风险防范意识。
社区保持和谐稳定。全力做好节点稳控工作,建立“一人一台账”,确保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进博会等重要节点社会面稳定。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加强重点人员管控,针对矛盾突出、心态失衡家庭开展风险评估,有效预防暴力犯罪。完善矛盾纠纷分析排摸制度、突出矛盾专报预警等制度,妥善处置世博文博地块规划邻避矛盾等问题和矛盾,有效降低社会风险。提高纠纷化解能力,推进“三所联动”,调解委员会受理的各类纠纷调解成功率100%,“110”非警务警情调处率、回访率和反馈率均达到100%。
法治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法治保障云三会,数智融合零距离”课题研究,召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基层法治建设力协工作坊第五期暨XX街道全面推进基层各方面工作法治研讨会,在全市率先推出综合行政执法审核工作指南,形成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工作指引、综合行政执法各阶段法律文书、综合行政执法职责清单“三张清单”。建立1+N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完成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居委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举办第三届“黄浦教育·法理杯”高中生法治辩论赛,实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
六、强基础、增能力,持之以恒强化自身建设
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加强机关、参公及事业单位编制规范化管理,做好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情况调研、干部专业化建设调研。深化社工“四个一批”工程,结合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等日常工作,以人员岗位适配性为首要原则,实现综合评估、动态调整、及时补充的人员全过程管理。开展“社区培力营”,聚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居务办)主任以及优秀的社区工作后备骨干力量的综合能力培养,开展系列培训共计20余次、累计参训1000余人次。完善考核激励,制定居民区考核方案,将考核重心从“部门考核”向“群众评价”转变。紫荆居民委员会荣获上海市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风建设久久为功。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建设,健全党工委述职述廉制度,完善廉政廉政风险防控排查风险点48个,制定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66条。抓好巡视整改,通过梳理一批、制定一批、修订一批,建立健全街道各项制度。深化自查自纠,针对帮困救助经费、发放志愿者服务经费、购买服务项目经费、小型工程项目经费、居委会工作经费、居民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工作经费等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提任干部廉政座谈会,举办廉政警示教育专题讲座,引导教育党员干部筑牢廉洁思想防线。
此外,各项工作协同推进。完善人大“家、站、点”建设,上线运行“五里民e桥”小程序。打造“五里‘会’商”品牌,推进政协委员工作站升级改造。坚持党管武装,完成区征兵办下达的两名兵员征集指标,街道基干民兵参加上级组织的民兵专业训练48人次。加强工会组织覆盖,筹备组建街道红色物业联合工会,瞿西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江文强获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办好2023年小学生爱心暑托班项目,街道青年中心创新实验室荣获2023年度首批市级创新实验室。完成妇女“两病”筛查1002人,开展“传承好家风 共建幸福家”家庭文化节系列活动。顺利完成街道商会换届工作。举办“3.5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成立“红色里滩”志愿服务队。
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XX街道街道将区委、区政府要求,锚定“和美五里·创新里滩”高品质社区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凝心与聚力并重,深化基层D建
深学思想凝心铸魂。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总结主题教育期间建立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常态长效机制。进一步放大“里滩新讲堂”学习品牌效应,发挥街道社区党校“书记加油站”品牌党课和街道“和美五里”理论宣讲团、群众理论宣讲团、青年理论宣讲团等基层理论宣讲团作用,确保学深悟透、落到实处。深入学习贯彻“人民城市”理念,扎实练好党的群众工作基本功,在深化“四百”大走访、深入践行“三进三问”行动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百千万”遍访问需行动,加快“四张清单”问题处置、成果转化。
点燃发展红色引擎。助推创新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入链接、凝聚、统筹好“滨江D建 创新里滩”产业集群D建联盟各成员单位,举办联盟第三次全体会议暨科创产业高峰论坛。推动“产业集群D建联盟”课题成果转化,促进产城融合。探索“10分钟社区生活圈”和24小时人才服务圈的联动打造,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专业金融机构等,助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和资金链。助推文博产业发展,做实做强文博联盟,打通场馆与社区的联动、场馆之间的联动,打造街区D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典型案例。做好奥运会资格赛的延伸志愿服务,营造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
全面提升D建质量。全力推进街道综合性枢纽型主阵地建设,联动共享党群服务、事务受理、营商服务等资源,推动党群服务圈、社区生活圈和营商文化圈融合发展。持续办好社区党校“书记加油站”品牌活动,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开展分层分类培训。进一步完善微网格力量,开展D建引领下的“五微”自治实践活动,打造一批基层治理D建微项目。深入发动在职报到党员担任“第二楼组长”,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成果”楼组亮牌行动,鼓励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在职党员参与治理。依托各级党群服务阵地新业驿站,打造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切实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关爱起来。
二、普惠与优质并重,提升社区温度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为老服务方面,持续完善街道原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七心七助”品牌内涵,打造3.0“七享”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半径。放大家庭照护床自费保有量全市第一优势,聚焦老年群体实际需求,打造个性化梯度养老服务包,实现9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七心七助”服务全覆盖。架设XX养老服务“智库”,拓展养联卡应用场景,链接市场化、商业化服务与产品,扩大优质养老服务的定向补充,不断推进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可及。儿童服务方面,探索数字化赋能未保工作,依托“吾苗成长”数字平台,打造三色动态预警、多维数字画像、资源集中管理三大特色功能。聚焦社区未成年人群体中多发性心理问题,形成识别及处理操作指导手册,提升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关爱服务工作专业化和标准化,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更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1+3+5+X”营商服务体系,组建并用好“招商大使”队伍,建强五员服务队伍,进一步密切和企业的联系,确保精准对接需求、切实纡困解难。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分类开展服务,争取更多优质企业落户黄浦、扎根五里。深化商标品牌指导站和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工作站建设,健全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延伸知识产权援助服务端口。继续办好“楼宇巡回服务日”、“杏福五里”银杏节、楼宇园区运动会等品牌活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宜商五里”。切实做好在地统计工作,提高监测平台的使用效率,构建更高效、高质量的数据管理和服务体系。
深化文化惠民利民。出版《XX五百年》街道地方志,举办街区文化主题展,彰显地域文化特质,重塑街区文脉内涵。深化云上文化中心—云享平台”建设,拓展延伸文化资源云端服务功能,推荐“文旅商”沉浸式体验线路,打造“没有围墙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丰富市民夜生活,继续推动文化中心夜间开放,适时推出演艺大世界夜间排练场地向社会开放。
三、精致与精细并重,提升治理效能
提升建设管理水平。推进2024年“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高标准开展局门路(瞿溪路-中山南一路)、瞿溪路(制造局路-局门路)、制造局路(汝南街-中山南一路)设计和建设,提升街区品质。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强化群租整治,拆违为4处2075平方米。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工作,及时回应群众。稳步推进即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探索加装后续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文明创建,持续开展“清洁家园日”行动。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实效,聚焦薄弱环节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完成“一网统管”二期项目建设,结合“城市码”试点工作,对群租整治、老旧小区考核、垃圾分类等14项工作近5000个工作对象进行关键控制点建设,进行日常全覆盖闭环管理,形成智能化绩效评判体系。
深化小区综合治理。实施XX路科创街区建设、斜土路262弄更新改造、瞿溪路883弄微更新项目等项目,全面提升居住品质。推进天歌大厦小区外墙排险、修缮工作和桥蒙小区部分平改坡屋顶的安全隐患相关排险。深化社区物业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和街区红色物业联盟建设,做好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提标工作,提高辖区物业的服务管理水平。推进高层住宅整治,从物业、业委会、维修基金等不同角度分类制定不同措施方案,形成可推广的工作机制。
激发自治共治活力。举办“三会”制度诞生25周年主题活动,邀请专家团队开展前瞻性研究,推出“三会”文创产品,掀起深化发展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制度新高潮。深化街区综合网格建设,做强街区工作站,推动实现“一网同治”。健全“零距离家园”协同共治机制,推动中二居委示范型居民区暨“零距离家园”实体阵地建设。深化微网格建设,打造2-3个示范型微网格。深化“五社联动”,推进第二届社会治理创新创意大赛十大项目落地,做好社会组织规范化运行指导和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加强社区基金会规范化建设,举行“益聚五里”公益展示。推动1-2个基础较好、意愿较强的业委会形成符合自身实际与特色的《住户守则》。做好统战、工会、青年、妇女儿童等工作,广泛凝聚各类群体、引入优质资源参与基层治理。
四、防范与化解并重,确保安全稳定
筑牢安全之基。层层落实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区级消防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单位的整治,推进高层住宅小区消防设施排查整治和燃气安全整治,聚焦人员密集场所、敏感特殊场所、混合经营场所、燃气使用场所等强化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开展群租整治,以高压态势有效压降辖区群租数量。继续为50户独居老人、不放心区域老年家庭安装灭弧电器保护装置,提升薄弱人群家庭安全防范等级。加强社区应急物资储备,为19个居民区配送消防逃生综合疏散演练指导,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维护和谐稳定。围绕全国“两会”、国庆、进博会等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做好社会面稳定工作,确保和谐稳定。深化“三所联动”工作机制,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强化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机衔接依法,稳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健全反诈体系,探索形成警社共治、宣阻一体的反诈工作机制。推进“零发案小区”创建和“平安示范社区”创建,提高群防群治工作合力,提升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
深化法治建设。用好“法治保障云三会,数智融合零距离”课题成果,打造XX法治品牌。完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打造“1+3+19”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加强行政执法“三张清单”规范指导效果评估,提升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培育社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提升居民法律素养。探索法律顾问和专业人士在知识产权保护、业委会矛盾调处中的作用发挥,形成长效机制和经验做法。优化普法宣传方式,办好高中生法治辩论赛,加大音视频普法内容供给,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
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XX街道坚决贯彻落实乐清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持续深化“1310”,坚定扛起“新型城镇化主阵地”“区域消费中心区”的使命担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作如下汇报:
一、总结2023年工作
(一)经济活力有效激发。一是全面繁荣城市经济。打造826亩“都市花海”特色文旅带,协办首届“醉美乐清·都市花海”旅游节、“幸福生活节”“市民生活节”等活动,扩大“东山市集”“周周摊玩集”等夜光经济阵地影响力,依托蝴蝶广场、江南里等商圈,开展萌宠市集、粉色音浪节、城市热浪露天电影、儿童公益摆摊等20余项旺市场、促消费活动,1-9月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累计增速22.7%,实现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XX亿元、累计增速43.5%、全市贡献率达43%,真正让消费市场活起来、热起来。二是全速提振头盔产业。聚力打造云岭小微园头盔产业转型升级平台,重拳出击整治头盔行业“低小散”现象,完成云岭小微园90.6亩土地控规调整,地块一、地块二进入供地程序,协议引进瑞意德、百利德等头盔头部企业,加快头盔产业集聚发展步伐;
联合市头盔摩配协会、XX产业功能区协会建立安全生产政企联盟,推动安全生产互助管理机制落地生效,以行业自治推动头盔产业有序稳定发展。三是全力优化服务平台。依托XX街道驻企服务中心,精准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共接待企业51家,受理问题284件,当场答复化解率达98%;
依托总部经济园等项目招引平台,注重招大引强、招强引优,实现山东水发等总部经济项目落地,入库建业大厦、创富中心、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等重大项目,引进固定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44%。
(二)城乡能级提档升级。一是提速提效城市有机更新。创新“大兵团”征地拆迁攻坚模式,攻坚清东路商业地块、市人武部等23宗、593亩重点地块征地任务,综合征地工作获全市擂台赛“骏马工作奖”,完成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供地和详勘,迎宾大道控制性工程进场、铁路杭深线黄良处危石整治工程等政策处理,龙兴石矿进入出让程序;
优化城区路网建设,建成投用市域铁路S2线清东路站,竣工慎海南路、晨育路延伸、中梁首府熙岸周边等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完成万东坑联网珠垟段桥梁及道路基础搭建。二是生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村1个、精品村2个,竣工振海危桥,完成棉花糖河机耕路、振海水渠修复等政策处理;
拓宽村集体增收途径,建成投用半沙及后所经合社综合办公楼,竣工后所、牛鼻洞农贸市场;
现代农业稳产保供,创成乐耘谷省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通过水稻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园验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74亩,粮食播种1.2万亩,整治乱占耕地79宗,全力打好耕地保护守卫战、责任战。三是增颜提质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建设“精品化”,滨海城市新区入选第二批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旭阳社区获评首批浙江省现代社区,学府未来社区通过省级验收;
以阵地担当深化文明城市创建,重点聚焦S2线轻轨、甬台温高速、六环路沿线和后所、慎海片区等重点区域,完成整治678处、零星修复145处,累计拆违约25000平方米,文创督查考评A类排名多次第1;
守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压实“河长制”,销号风险河道6条,竣工慎海片5个村污水零直排工程,提速晨怡花园等7个2023年度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确保7座垃圾驿站智能化改造任务圆满完成。
(三)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一是优质资源扩容下沉。聚力打造“未来学校”,全力保障实验小学胜利校区无障碍施工,完成丹霞路小学东山校区二期、晨曦路小学建设二期建设,创成XX街道社区学校,完成省级老年学堂建设项目;
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巩固工作,建成投用XX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旭阳社区卫生服务站常态化运营。二是文体事业欣欣向荣。深入推进现代化体育强街创建,全力保障全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圆满举行,积极组织参加“万步有约”等体育活动,建成温州市级百姓健身房1处、高架桥门球场3处;
依托3处“文艺赋美”点位、“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等文化阵地,开展“雨花斋读书”“第四届阅读节”等1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后所社区、振海村品质文化生活圈指数多次位列全省第一。三是邻里活动多姿多彩。持续推进“共享社·幸福里”阵地建设,打造邻里工坊2处、邻里食堂7处、邻里书房23处,排摸“幸福要事”109件;
围绕“老幼特”群体,依托春泥班、老年电大、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创新邻里学堂、邻里沙龙等“幸福邻里”场景,积极谋划、开展“巾帼绽芳华”趣味运动会、“邻里赛青团”等文体惠民活动100余场,推动“孝行文化”深入村社、学校,弘扬尊礼向善文明新风尚。
(四)平安建设稳扎稳打。一是紧盯重点安全领域。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十大攻坚、重大风险企业“一对一”驻点、护航亚运7村3社夜查巡防等专项行动,销号东山大厦温州市级消防挂牌,重大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100%,新增市级避灾点1处,竣工地质灾害治理2处。二是保障大局和谐稳定。重拳出击信访案件化解,坚持“一案一策一专班”,化解省市重点督办件1件,攻坚信访件38起,以“五方管控”“一人一档”全方位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共梳理重点人员121人,圆满完成亚运稳控任务;
常态化开展“拉网式”矛盾纠纷摸排整治,排查矛盾纠纷1690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满意率、稳控率均达到100%。三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迭代升级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持续发挥“1+3+N”基层网格队伍作用,排查社会治理信息10419件,办结率达89.87%;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法制审核制度,成立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超标完成行政执法街道赋权事项覆盖率任务。
(五)基层D建固本夯基。一是提质D建阵地。聚力打造村社“一村一品牌”,完成“百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创成“旭阳有礼”D建品牌,打造旭阳社区“邻里壹家”、牛鼻洞村“睦邻牛村”等D建精品示范点;
持续推进村部规范化建设,加强村社文化公园建设力度,完成2处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提升,常态化落实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村级文化阵地管理监督,围绕迎亚运、防溺水、“孝行乐清”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寓教于学、寓学于乐将党的20D、***总书记重要指示等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二是拓面战斗堡垒。平稳平静完成33个小区党支部、12个小区业委会换届,全面推动社区“大党委”建设,37个试点小区完成“三审两公开一备案”制度推行;
坚决遏制农村党员“家族化”,加大“四高”人员、“两新”组织党员发展力度,预审通过发展党员17人,新建两新支部2个、发展两新党员9名,谋划打造市级两新D建示范点1处;
设立党员乡情管理专员,加大流动党员关心关爱力度,动态掌握流动党员297人。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将23年作为XX基层党组织大提升之年,完成“届中体检”207人次走访摸排,问诊把脉7村3社125名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一步提高村社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重视干部队伍教育,发动17名现任及后备村社干部参加学历提升班,完成基层党政校轮训8次,达年度任务128%。
(六)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一是落实巡察整改。针对巡察发现的3大类16个方面49个问题,按照巡察整改“六见”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逐条对照问题,明确责任分工,从严压实落实整改责任,做深做实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二是强化执纪问责。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扎实打好“四种形态”组合拳,办结涉纪信访件9件,立案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3起,开除党籍2人、留党察看2人、党内警告3人。三是推进清廉建设。扎实开展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行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青清讲坛、观看警示纪录片等方式为街道干部敲警钟、划红线,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加强基层清廉单元建设,严格对照“小微权力”清单规范村社权力运行,成立小区事务监督委员会6个,积极推动村级采购、监察联络线上审批,实现纪检监察监督与基层治理良性互动。
二、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
(一)总体目标要求。坚持把学习***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党的20D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一体贯通、紧密结合,在全街道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深刻领悟、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上来,切实增强政治自觉、认同自觉、行动自觉、使命自觉。对标看齐明方向、学思践悟找方法、内化转化谋举措、激扬动力促实干,深刻把握“五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持续奋战“1310”的强大动力,确保***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XX街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勇当先锋、争当标兵、争做示范,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乐清篇章中贡献XX力量、展现XX作为、彰显XX风采。
(二)重点任务举措。一是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学。9月28日召开党工委会议,专题组织学习***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每位理论中心组成员围绕主题、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以上率下开展理论学习,深刻把握领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二是坚持全面覆盖,丰富形式生动学。通过党员固定活动日、主题党日活动和农村党组织“5·15”学习会等载体,每个党员干部、机关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心得、谈体会,推动***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落地落实。结合亚运会社会宣传,提质拓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村3社文化礼堂、62个小区“共享社·幸福里”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用好用活LED大屏、宣传橱窗栏、农村广播等载体,做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解读宣讲,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三是坚持学用结合,联系实际深入学。扎实推进“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以学促干助推各项工作落实。采取先进大学的方式,组织学习身边先进典型,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边学边做边改,争做新时代好干部,重点学习先进地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方法和经验,探索共富之路,在全街道掀起学习精神、争当先锋的热潮。结合主题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围绕乐清市委确定的12个方面重点调研内容,街道三套班子持续深入一线开展走访,细致摸排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集思广益研究对策措施,强化成果转化运用,形成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
(三)长远谋划思路。一是对标落实“在以科技创新塑造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重要要求,加速头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头盔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温州理工大学乐清校区建成落地,谋划健全配齐高校园区配套设施,聚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二是对标落实“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的重要要求,积极创新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地广泛征集“好思路”“金点子”,加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谋划,摆脱依赖土地要素的惯性思维,增强集体经济持续“造血”能力;
三是对标落实“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的重要要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助企服务,厚植民营企业发展沃土;
以五星样板为标准推进小区阵地改造提升,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四是对标落实“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的重要要求,依托宪法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党群平台,高标打造D建示范带,守好红色资源,持续激发勇敢立潮头、永远立潮头的奋斗精神;
依托胜利塘抗台纪念碑、五水共治广场等景观,讲好XX治水抗台历史故事,持续弘扬勇敢无畏、抱团发展的拓海精神;
五是对标落实“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严的主基调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在管党治党中进一步树牢勤廉导向。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发展主线,构筑民营经济新高地。一是培育消费增长动力。大力发展夜光经济、首店经济、市集经济、赛事经济,持续擦亮“醉美乐清·都市花海”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市民活动中心、新体中心等夜光经济阵地,探索优化江南里、蝴蝶广场等商圈业态配置路径,推动江南里、蝴蝶广场等植入新业态,进一步聚拢商气、人气,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良性循环。二是提速产业智造升级。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相结合,积极引导传统头盔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技能提升步伐,进一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提速提效老旧工业区块改造和低效工业用地整治,高标打造头盔特色小镇,启动云岭小微园地块一、地块二建设,提速云岭小微园剩余4个地块征收出让,招引落地头盔龙头企业2家以上,为产业培育提供具体空间平台。三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打响“企服之家”助企服务品牌,重视商会建设、支持商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异地商会优势,依托乐商大厦、总部经济园等民营企业集聚平台,进一步整合乐商资源、招引乐商回归、构建乐商网络,加快推进新邦建设、上海亚锐电子等总部经济项目落地,深入开展“青蓝接力”等企业新生力量培育行动,严格规范执行招投标程序,巩固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有效合作的良好局面。
(二)对标宜居宜业,绘就城乡共美新画卷。一是推动城市能级再跨越。深化拆征攻坚“大兵团”模式,完成迎宾大道全线征地,谋划部署东山南商业地块等征地任务,全力保障迎宾大道、奥体酒店、滨海大道一期等市重点项目无障碍施工,谋划推进蛎灰窑、坝头片城市有机更新,以征拆“加速度”助力城市“大起势”;
深耕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景湾花园、南京路等文明城市建设项目,滨海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创成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进一步塑造“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富有温度”的独特气质;
高标打造未来社区,提速胜利社区建设,巩固旭阳、学府未来社区建设成效,依托市域铁路S2线实现“站城一体化”,以“TOD”模式加快清东路站周边通勤圈、商圈、生活圈建设,实现未来社区场景建设创新突破、畅通共享。二是推动乡村振兴再提速。迭代“红五星D建联盟”“村企共建”等共富模式,强化“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林下经济,投入使用后所经合社、牛鼻洞村农贸市场,推动五村社及振海村联建厂房等共富项目常态化运行;
持续开展耕地保护系列专项行动,铁腕整治房前屋后地面硬化复耕、企业厂房违建等问题,加强田长制巡查力度及频次,切实守牢耕地红线。三是推动全域环境再优化。提速和美乡村续建项目,以“最美最脏”为抓手持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努力实现后所、慎海片美丽蝶变,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常态;
坚决打赢垃圾分类攻坚战,严格落实“两撤两定两到位”,纵深推进省市垃圾分类示范创建;
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加快振海、坝头等污水零直排工程建设,巩固后所河、白沙河等河道整治成效,持之以恒做好绿色“水文章”。
(三)着眼群众关切,答好民生实事新考题。一是推动文化惠民增效。整合品质文化生活圈、文艺赋美点位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城市驿站、农家书屋、宪法公园等宣讲平台,持续开展文明村社、文明单位创建,进一步推进家风、家教、家训传承,持续开展“厚养系列”特色活动,进一步扩大“邻里赛事”受众范围、丰富活动形式,让喜闻乐见、多元多彩的文化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二是推进优质服务共享。聚焦教育、医疗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和“双减”工作整治,全力保障实验小学胜利校区、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等学校基础设施无障碍施工,实现低保农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深化现代化体育强街道创建,新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2处,以高水平高质量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三是营造全龄友好氛围。加强“一老一小”配套设施需求精准度,推进城市书房、学校、医院等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新增S2线清东站母婴室1处,加大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力度,落实完善生育支持措施,推动邻里食堂、邻里书房、共富工坊等“幸福邻里”场景提质拓面,给予青年更多创业、创新的机会和动力,也让青年与城市在宽松、活跃的氛围里共同成长。
(四)严守安全防线,开辟平安建设新格局。一是让安全之堤更牢固。紧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紧盯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城市运行、防汛防台等各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完成海上明月等高层小区消防隐患点整治,整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全力保障安澜工程无障碍施工,打造一批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平安示范村社,为乐清争创“十五连创”贡献XX力量。二是让法治氛围更浓厚。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配强配齐法制审核力量,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协作配合持等机制,切实落实依法治街;
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力争创成省级民主法治村(社)、温州市级民主法治村各1个。三是让治理效能更精准。高标按需提升“共享社·幸福里”阵地功能,提档升级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打造XX小区治理“金名片”;
全力攻坚信访积案,深化矛盾纠纷排查“三色警示”“8点有约”领导接访、信访代跑等制度,建立人民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实现矛盾调解中心村社全覆盖,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五)加强党的建设,树立基层D建新标杆。一是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扛起主题教育的政治责任,推动全街道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主题教育激发出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五大学习载体”,深入开展“三学一争”“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探索创新党的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途径办法,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全面开花、亮点纷呈。二是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加快“和美六创”后进村整改步伐,巩固小区党组织和业委会集中换届成效,选好、用好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寓教育管理于流动党员服务之中,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深入推进两新D建特色示范点建设,力争率全市之先在网络安全D建领域建立特色品牌。以村社换届“回头看”、双述双评、“和美六创”考核为抓手,对村社班子队伍进行全面审查,培育村社干部后备梯队,为加强新时代村社“领雁培育”夯基固本。三是巩固清正有为的政治生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响XX“青清讲坛”品牌。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公务用房用车、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综合运用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手段精准监督,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深耕清廉建设最小单元,健全居务监督委员会、监察联络站、村社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推动村居小微权力运行机制长效常态,推动形成“社会尚廉、人人促廉”的良好风气。规范助企服务驿站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健康政治生态、优良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经发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局(招商服务局)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开区发展定位以及市、区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立足自身职能,切实发挥综合牵头作用,研究推进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举措,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1-9月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1-9月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月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月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1-9月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位列全市第二。其中工业投资X亿元,同比增长15.9%;
房地产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4.1%。
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月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26.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用外资和重大项目。1-9月实际使用外资XX万美元,同比下降55.6%。
对外贸易。1-9完成进出口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出口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13.1%,进口完成4.81亿元,同比下降6.5%。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9月完成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位列全市第()。
一般预算收入。1-9月,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增长14%,增速位列全市第五。
房地产销售面积。1-9月完成65.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8%,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二、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一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市级重大项目共计1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XX亿元,年度计划投资XX亿元,已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已增补联能新材料等3个项目入库。项目投资再创新高,全区18个市级重大项目1-9月完成投资XX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35.4%,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区级重大项目全年预排新建项目共计129个,计划总投资XX亿元,已完成投资XX亿元,剩余存量投资XX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XX亿元。“五百工程”中已增补3个项目,城贸控股安尼麦仿生技术亚太区总部、车联天下二期、联能新材料等6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达100.0%(年度目标3个)。传感园一期提升改造项目、海归小镇、国际会议中心已竣工验收,竣工率达75.0%,太湖湾信息园预计四季度竣工(年度目标4个)。科创载体传感园一期提升改造项目11.2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和雪浪小镇未来中心XX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已竣工交付,完成率达148.0%。太湖湾信息园启动区、黄金湾科创园启动区等7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将于年内交付,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年度目标5个,共24.7万平方米)。悦来大厦人才公寓和高凯路青年公寓等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完成6.95万平方米,完成率达115.8%,超时序进度(年度目标6万平方米,其中新建1万平方米、改建5万平方米)。以经开智造园、国家传感园与华庄综合发展区等配套为支撑,推动车联天下二期等8个智能制造项目,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资XX亿元。二是高效实施项目服务。针对南张工业园、高凯路北侧等地块存在的问题,多次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加大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保障土地供给,加快项目落地。制定了《无锡经济开发区关于贯彻落实市2023年“五百工程”建设计划的责任包干挂钩工作方案》,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抓总、一个部门负责到底、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召开无锡金融赋能大会暨中欧可持续发展投资峰会、2023大湾区基金香港合作交流座谈会和海归小镇(无锡·物联网)全球合作发展大会等39场招商活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年度目标8个)。
2.重大战略规划有序实施。有效推进“双碳”工作。全域“双碳”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瑞低碳生态城零碳小学、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中心、双碳示范街区启动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低碳展示中心、“数字孪生”平台、全民“双碳”管理平台年内即将建成,经开区首个“低碳”园区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无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孵化园智慧低碳园区示范项目三季度正式投运,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聚焦“双碳”战略,确保国际会议中心、国际网球中心、国际跆拳道中心等项目年内竣工投运,着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新城。深港协作全面深化,赴粤港澳、新加坡、阿联酋等境内外地区进行招商,举办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等数十场招商活动,小度科技、绿叶诊断、K11购物艺术中心等头部企业签约落地,无锡首批商用智能网联汽车在经开正式投用。无锡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无锡—横琴粤澳协同创新中心相继建成使用,锡港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成立,飞地孵化、本地落户模式初见成效。雪浪小镇未来园区建立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太湖湾信息园落地华南理工大学未来学院联合创新中心,黄金湾科创园与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形成“一园区一院校”融合发展模式。在年初粤港澳经贸交流活动上,科创类项目累计签约金额达XX亿元,基金累计签约金额达XX亿元,项目招引成效显著。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坚定。国科大江苏密码应用技术研究院、东大信安云芯片与系统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相继落户,建成太湖湾ICC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平台,上海技术交易所无锡创新服务中心、国家专利局南京专利代办处无锡工作站正式投用,雪浪算力中心正式运营并获评2022 年智慧江苏重点工程和标志性工程项目,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开启与复旦大学新一轮全面合作,上海大学大学产业研究院成功落地,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并实现市场化运营,南京大学大气前沿技术和高端装备创新研究院正在对接洽谈,加速推进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化、实体化。奥体中心、万象艺术中心等一批功能载体启动建设,海归小镇、国际会议中心竣工投用,引入华师大等优质教育资源,经开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3.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专门制定了《无锡经济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全域功能区建设工作方案》,有力有序推进全域功能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优化空间布局,将经开区全域划分为国家传感网科技城、中瑞低碳生态城、尚贤湖科技金融区、东蠡湖科创先导区4个功能分区,构建“两城两区”融合发展的全域功能区体系,为提升城市品质、提高人才集聚水平、打造经济新高地、实现产城有机融合提供重要支撑。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全域功能区建设,突出“抓紧上量、上项目,出形象”,加快各类重大项目导入。1-9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全市第二,恒驰、运通涂装、万华四期、车联二期、联能等标志性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推动33个骨干企业后劲培育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固投“双过半”。资源统筹整合,专题召开连片产业用地整合推进会,加快拆迁腾退进度,确保腾出两个千亩工业用地,深度挖掘各功能分区现有土地空间资源,加大统筹力度,比如,利用贝奥机械原厂区改造升级,引进投资额超30亿元的联能新材料项目,利用方成彩印拆迁遗留厂房作过渡,引进投资额超10亿元的上海柯诺威总部项目,零增地、高效率上新项目,实现空间形态、产业结构、亩均效益的迭代升级。
4.产业发展动能转换加快。服务业有序发展。积极落实总部政策引领,同庆楼等5家单位成功申报认定为区级总部企业;
积极培育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组织6个项目申报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太湖国际会展集团、经开智能制造产业园等4个项目成功评选;
加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申报力度,2家企业成功申报。积极对上争取。专项债资金共获批X亿元,其中第一批专项债申报已获批10个项目X亿元,第二批专项债已获批2个项目17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上报通过3个项目,贷款需求X亿元。湖南大学智能控制研究院和车联天下申报2023年度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尚贤湖基金PARK获评“江苏省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新尚资本申报省级创业投资示范企业。无锡雪浪数制科技有限公司认定为“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试点培育企业”。开展有效整治。做好国家督导组和省化解办“回头看”督导检查,多次开展中频炉企业检查,完善“一企一册”台账,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开展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摸清“两高”项目情况,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支持企业上市。全面摸排区内优质企业资源,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动态更新“数据库”。针对20余家已入库企业,加大业务指导,联合银行、券商、交易所等专家团队对企业进行一对一定制服务,全面梳理上市问题清单、明确企业上市线路图、倒排上市时间节点,构建分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育服务体系,加快企业上市进程。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积极引导优地科技、好达电子、瑞景城市等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年内成功发行传感园公募REITs项目。
4.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打造营商环境品牌。围绕市场服务、产业服务等七个方面提出多项攻坚举措,编制《无锡经济开发区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根据省委第二轮巡视发现问题清单,组织各部门自查自纠并提出工作计划,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发扬“店小二”精神,持续打造“无难事、悉心办”的营商环境品牌。落实各项政策,发放区级扶持资金X亿元,惠及企业超400家。开展为企服务活动。举办“企业家迎春座谈会”、“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等活动,及时了解企业现状,优化政企沟通交流渠道,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各项政策通过亲清在线进行公示,并通过建立工作群、园区专人负责指导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各类惠企政策奖补范围扩大、认定门槛降低。此外成立“无难事、悉心办”锡企服务平台(惠企通)经开区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升级原有“惠企通”平台,建设“经开区锡企服务旗舰店”;
组建“锡企小助手”团队,明确“首问应答员”“政策辅导员”“服务监督员”等业务骨干人员。提升信用服务水平。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经开区开展2023年度市场主体融资注册工作部署会议,发动各街道、各园区亲自帮扶,助力解决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报送注册信息4109条。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市场主体,在金融信贷上给予倾斜,探索设立了创新性金融产品—经开区科创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业务(简称“经开贷2.0”),经开贷设立以来,已累计帮助中小企业申请政府融资贷款超2亿元。在企业服务方面,积极应用信用承诺制助力企业“拿地即开工”,在“信用承诺制+容缺办理”的前提下,将各事项办理,整合到企业拿地阶段,保证企业在交地当日,即取得相关证书,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间,确保“拿地即开工”,节约办事时间。
5.民生事业不断提升。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有力推动2023年度10大类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前三季度,医疗补助“直通车”政策和公交微循环线路等7个项目已完成;
美丽河湖、管道气居民用户管阀安装等18个项目已实质性开工(华盛苑二期安置房和雪丰路规划中学建设等3个延续性项目正有序推进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收费价格规范有序。全面强化收费管理工作,聚焦教育收费、停车收费、物业收费等方面,持续发挥稳价惠民的作用。截至9月,完成11个停车场库收费备案登记、1个物业收费备案登记,金桥实验学校初中部、小学部收费调整、停车收费整治、物业收费审计等工作,今年以来未发生舆情。
6.不断促进市场动能。提升消费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打响“GO经彩 乐开怀”消费活动品牌,举办国际冰淇淋文化节、无锡青年咖啡生活节等10余场系列促消费活动,累计发放区级消费券XX万元,其中惠民消费券XX万元,新能源汽车补贴XX万,拉动汽车消费X亿元,增量超X亿元。1-9月,完成限上社消XX亿元,同比增长26.1%;限上批发业销售额XX亿元,同比下降4.0%,限上零售业销售额XX亿元,同比增长33.8%。放大各类消费政策效应。出台《无锡经济开发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无锡经济开发区关于进一步完善促进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加大首店首发支持力度,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入驻经开区。出台《经开区关于打造“美食之都、购物天堂”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落霞睦邻中心、震泽睦邻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同庆楼总部、徽派24小时金街、富茂大酒店、京东超级店等新项目建设运营以及K11等标志性项目引进。组织商贸促消费稳基础。大力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引导社区商业扩容提质。推荐太湖国际社区、尚锦社区等5家社区申报2023年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
信成花园社区、和韵社区成功申报2023年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
无锡市信成花园社区、无锡新泽文商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商务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
7.不断扩大外贸市场。加大引育外贸重点平台。深化与无锡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落地(已投入运营),力争完成XX万美元出口新增量。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优化全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布局,截止目前累计引进外贸、跨境电商企业34家,1-9月累计完成出口额X亿美元,形成外贸新增长点。以京东科技数字技术和跨境电商平台搭建能力为基础,以中国画材领军企业、世界第二大油画布供应商无锡凤凰画材艺术品资源和高端画材为业务核心,打造凤凰画材国际文化艺术品跨境电商交易平台。稳住外向型经济基本盘。出台稳外贸政策,鼓励企业参展参会,抢抓订单。组织辖区企业参加长三角跨交会、进博会、日本大阪展、法兰克福办公文具展等境内境外重点展会。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举办2023年经开区外贸业务培训会,协助市局举办海外仓对接会,动员企业参加“创响无锡”第八届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暨2023年跨境电商短训班,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为紫蕴海、橙宝、无锡噪音等企业建设独立站,鼓励凤凰画材、中恒新能源等企业建设及租赁海外仓。围绕“一镇五园”定位及产业招引方向,构建“一园区一行业一电商”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省、市各项文件精神,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企业,指导凤凰画材成功申报2023—2025年度省级国际知名品牌;
华东重机、好达电子、化工装备成功申报2023—2024 年度市级国际知名品牌;
好达电子、万华机械成功申报国家进口贴息项目;
协助华美科技、联能科技等20余家企业申报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中小开),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鼓励服贸企业扩大规模。1-9月,完成服务外包执行总额XX万美元,同比增长178.6%。其中在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完成XX万美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完成XX万美元。指导凤凰画材成功申报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重点项目,可秀科技成功申报2023年省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技术出口、服务进口业务。
8.全力以赴增外资。1-10月份,完成协议注册外资XX万美元,同比增长45.5%。2023年新批协议外资超XX万美元的重大项目4个,分别是无锡小度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康健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无锡数智未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无锡普兆通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10月,实际使用外资XX万美元,同比下降56.8%,完成进度40.3%,单笔实际到资最大的是海铸建设,金额为XX万美元。1-10月,高技术实际使用外资XX万美元,占到位外资总额的17.3%,同比下降29.68%。
9.加强餐饮燃气安全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全区205家餐饮单位,已完成改造204户,太湖街道共93户,已全部签约或调整业态,其中瓶改管45户,瓶改电42户,调整业态6户。华庄街道共112户,已完成改造111户,其中瓶改管62户,瓶改电42户,调整业态7户,未通气1户。加强餐饮企业安全隐患督查检查,与各部门联合并结合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明察暗访。截至目前,据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系统统计,全区431家餐饮单位已完成检查374家,排查率86.77%,共排查隐患数30个,整改完成数27个,整改率90%。
10.工业指标稳中有进。113家规上工业企业1-9月完成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超全市平均1.4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一;
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XX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超全市平均1.9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一。1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8月完成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62.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8%,较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产业能级稳步提升。围绕构建经开“333+5”现代产业集群,发布九大产业集群和五大产业生态圈三年行动计划。1-9月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营收XX亿元,同比增长24.52%,全市排名第一;
1-8月物联网、软件等重点产业规模增幅分别达38%、60.7%,均位列全市第一。联能科技、柯诺威、研微半导体等项目设备陆续进场,目前已启动试生产,1-9月完成工业投资X亿元,同比增长15.8%。智改数转有序推进,成功召开2023年度全区智改数转工作推进会暨企业数字化诊断启动仪式,已培育智能制造标杆项目29个(提前完成市级工信考核目标),其中雪浪数制获批全市首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好达电子获评全区首家市级智能工厂。辅导四棉纺织、胜喜路等19家单位申报省第二批星级上云企业,预计年内可超额完成市级考核要求。专精特新大力培育,零界净化、明鑫数控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全区零突破,超额完成市级考核目标。已辅导万华机械、车联天下、机床股份等42家单位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预计年内可完成市级考核要求。
11.积极推动数字转型工作。编制完成《无锡经济开发区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2023年工作要点》《无锡经济开发区首席数据官管理办法》,预计10月底前上会。今年4月完成市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的调研工作,7月完成市政府数字经济督办工作,9月底前针对督办问题编制完成整改方案。每月定期对上报送“数字无锡”简讯信息,共超80条。加强政务数据有效管理。完成全区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核查工作,优化完善区级政务大数据管理平台功能,着力打造市级级联试点。积极做好公共数据开放工作,征集全区开放数据集达100条,超额完成市级目标。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3月成功组织经开区党政机关首席数据官CDO培训,5月、9月组织参加2023年国际大数据博览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等重要活动会议,聚力提升党政干部队伍数字素养,为全区数字化转型工作培育“数字工匠”。
12.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稳定。农业方面,在渔政管理工作上,推动智慧渔政二期项目建设,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今年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237人次、出动快艇83艘次、巡逻车94车次、劝阻违规垂钓100起,清理收缴违规网具24条,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上,组建专职队伍,常态化开展福寿螺防治工作。今年以来组织人员2000余人次,摸排水域约350亩,捡拾福寿螺约1500公斤。聘请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开展外来入侵水生生物普查工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推动开展2023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600批次,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0余人次,检查农资店20余家次,有效保障我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村方面,以“三资”管理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方面,保障村级经济健康发展。一是深入推进“两清”回头看整治,截至2023年9月累计收回XX万元,收回率80.92%,对于剩余尚未到账的XX万元欠款,建立了挂销号制度,实行专人跟踪,持续更新追缴动态。二是持续推进华庄街道下拨社区集体商铺擅自转租整治,截至目前,15.85万平方米实际经营商铺已基本落实第一阶段整改。通过整改,集体商铺年租金收入较2020年增加XX万元,增幅达36.62%。三是持续推进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化,研究出台《无锡经济开发区规范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资金支出、投资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村级集体资金违规出借和资产出租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13.紧盯科技发展。紧盯关键核心指标,七成指标已达年度目标。根据市科技局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经发局第一时间以任务书的形式下发全年任务清单,做好全年指标分解。同时,通过工作例会、月度通报、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密切跟踪指标完成进度,压紧压实各园区主体责任。截至目前,“研发投入”、创新“三类”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等七项指标已达年度目标,其中,“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完成率全市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完成率全市第一。紧盯创新主体培育,全面落实“梯次培育”。构建了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三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的梯度支持体系,精准支持一批具有潜力和实力的科技型企业。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目前在库企业超500家,培育“雏鹰”、挖掘“瞪羚”、发展“准独角兽”,推动一批高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助力“小幼苗”成长为“潜力股”。紧盯重大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化实体化”。积极推进科创载体建设。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年初,无锡太湖科技中心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上半年,积极推荐京东科技、大公坊雪创中心等4家单位申报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目前全区国家级、省级、市级以上科创载体分别达1家、 5家、12家。积极推进新研机构实建设。今年以来,经开区按照“一园区一产业,一园区一院所”发展模式,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知名龙头企业开展共建合作,形成了2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夯实了我区科技创新基础,激发了产业活力,提振了发展水平,注入了强劲动力。
14.创建优良科技环境。加速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一是通过引导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重大创新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运载装备智能控制创新联合体”等4家获批无锡市创新联合体。二是通过对接高校技术资源,嫁接关键核心技术,加速重点企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好达电子“面向5G的高频大带宽声表面波滤波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获省科技成果转化立项。三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产学研活动,促成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移。举办科技成果对接活动3次,深入企业调研需求50余项,开展线上对接10场次,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2项,技术合同登记额超14亿元。全面优化“创新生态”。不断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出台了《无锡经济开发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政策实施细则及其资金管理办法》、“五类企业培优工程”,草拟了《新研机构十条(征求意见稿)》等扶持政策,创造良好创新环境。针对2022年度创新型企业培育情况,已兑付XX万元。不断加快宣传走访频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先后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太湖杯”参赛动员、“三类企业”入库培育等专题,开展相关政策宣讲6场。借助“访百企专员”、“高企诊断一对一”等系列活动,组织专家针对研发费用归集、知识产权认定、高企申报材料预审核等问题,一对一走访企业58家,整理汇总信息近百条。多元化开展科技金融服务。不断深化科技金融合作,上半年,推荐11家企业入库“锡科贷”名单,累计贷款XX万元。同时,创新开发推广“经开贷”产品,举办“经融引航”、“才赋新城”等科创企业创投活动,积极引导资本向人才集聚,促进人才链和资金链良性互动、深度融合,累计发放“经开贷”贷款XX万元。
区科学技术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按照省“创新深化”和“315”科创体系建设工程的要求,紧扣市科技创新“八大抓手”,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实效。创新深化工作和“315”科创体系建设工程均获半年度省级四星级评定。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科创指标进展
1.1-9月,规上工业研发费用X亿元,增速5%;
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1.54%。技术合同交易额X亿元,完成率160%;
技术合同交易额与GDP之比为4.88%。1-10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X亿元,完成率78.39%,增速9.9%;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1.7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X亿元,增速-26.6%;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5.5%。
2.20222022年度我区科创指数为150.6,进步位次居全省第30,进步位次较上年度提升56位,提升幅度居全市第1。其中核心指标,全社会R&D占GDP比重2.49%,同比提高0.2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166人年,居全市第3位;
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52.83%,居全市第1位;
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18.46家,居全市第3位。
(二)重点工作情况
1.海洋创新平台建设有新进展。一是大孵化集群建设取得成效。全力推进XX海洋生物科技示范孵化基地建设,新增孵化面积1.6万平方米,完成率160%,居全市第3;
7月份正式运营,新增入孵企业13家,完成率65%;
引进专业运营机构1家。二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现突破。引进浙江海洋大学科技创新资源,注册成立XX区海洋开发研究院。三是科技合作持续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大院名校共建技术转移中心2家,谋划建设海洋科创中心。
2.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发力。3家企业申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率150%;
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1家,完成率171%;
创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任务数14家,完成率116.7%;
均超额完成市对区年度考核任务。二是科技金融结合落地落实。持续推进“科创指数贷”助力科技企业融资,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累计为39家科技型企业“无感授信”X亿元,发放科创指数贷XX万元,实现区内科技企业全覆盖。全力释放科技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兑现各项科技政策14项,涉及资金XX万元,惠及企业66家,激发创新活力。三是科技创新活动凸显特色。聚焦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举办首届浙江大学-XX区科技创新高级培训班、首届“智汇XX 创赢未来”XX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项目拟落户3项左右。
3.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赋能转化。发挥科技特派员创新联盟作用,联动省市科技特派员成功开展“羊栖菜多糖提取产业化中试”,助推海洋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基于共同富裕的XX海岛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羊栖菜品质育种、高效养殖及种质资源保存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入围省“尖兵”“领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市“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申报2项。三是《温州市(XX)蓝色海湾海洋生态整治修复技术研究》成果列入2023年度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推广名录。
二、存在问题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水平较低。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较小(纳统22家),产值过亿的仅5家,且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金源等大型企业产值同比降幅较大,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面临压力;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去年基数过大,原有存量项目陆续完成,新增高新技术项目均在建设期,尚未产生足够的投资量,导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量不足。二是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后劲不足。受经济形势影响,我区大部分规上企业营收下降,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如:弘博研发同比下降88%,瓯越交建同比25%);
且中油沥青、中燃擎诚等两家企业营业收入达XX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营收54%),但企业无研发费用归集,导致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难度很大。三是高层次人才招引难度大。我区无区位优势,城市能级低,规模型企业少,高能级创新平台缺乏,难以吸引高精尖人才,外专人才未能完成年度任务。
三、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区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迭代升级“315”科技创新体系为牵引,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善谋会干、善作善成、奋力先行,为我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科技担当。力争研发投入强度达2.5%以上;
创新深化工作和“315”科创体系建设工程省级评定保四争五。
(一)强化科创平台和创新载体“双发力”,加快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一是做强大孵化集群。推进海洋生物科技示范孵化基地建设,力争孵化面积达2万平方,入孵企业达40家,基金投资入孵企业案例数2个以上,跟进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落地实施情况,强化孵化器运营出成效,做大做强孵化基地。二是做优海洋科创平台。全力推进XX海洋开发研究院实体化运作;
积极跟进金风科技“深远海海上风电工程实验中心”建设;
建成海洋科创中心建设并实现运行;
深化科技合作交流,推进现有3家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实体化运作,新引进大院名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1家以上。三是争创省级农业科创载体。谋划推进霓屿海洋食品园区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力争列入创建名单;
培育1家省级农业企业研究院。
(二)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双融合”,加快培育产业创新“新优势”。一是全面夯实企业主体地位。谋划链主企业牵头的“电子电器创新联合体” “海上风电创新联合体”建设,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和“两清零一提升”行动,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累计达到27家),省科技型企业12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企业40家,力争培育达到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标准1家,争创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速10%以上。二是全链打通成果转化通道。紧盯“找不到”“谈不拢”“难落地”等问题,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组织企业家开展高校行和高校专家企业行,加强企业和专家需求对接,深化科技合作交流,实现高校专利从实验室成果落地转化,到产品成熟量产,带动周边链上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链。三是全力推进科研项目攻关。推进科研项目筛选、确认制度和合同制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区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加强企业借助外部创新力量,提高项目精准度和研发成功率。2024年投入财政科研经费XX万元,支持实施区级重大科技计划攻关项目不少于20项,争取省“尖兵领雁”重点研发项目立项攻关不少于2项,力争获年度省科技进步奖1项。四是全力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深化“创新强工”行动,紧盯运达风电股份“全球海上风电总部及总装基地”、鼎森控股“年产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材料基地”、新宙邦“年产10吨电池电解液”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落地,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支撑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进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形成产业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X亿元以上,增速1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0%;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增速15%以上。
(三)强化创新链和人才链“双集聚”,加快催生创新发展“新动能”。一是强化优质人才引育。持续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实现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数、省海外引才计划、海外工程师等高端人才引进新突破。二是引导优质项目落地。积极对接“智汇XX 创赢未来”第一届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重点项目,力争优质项目全部落地。持续举办区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打造独具XX辨识度的品牌赛事,争取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落地。三是聚焦产业人才共育。聚焦科技人才帮帮团、科技轻骑队、科技特派员联盟等人才力量,团队式引进青年领军人才,鼓励青年人才以双重身份开展创新创业,打通人才流动通道。探索引导龙头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构建“产业引学+大师导学+实践研学”的微专业课程体系,为企业培育、输送专业人才。
(四)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双发力”,加快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一是优化科技政策体系。迭代升级新一轮科技政策,以绩效为导向,对现行区级科技政策进行全面梳理优化,推动出台更具统领性、更符合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科技政策。二是深化科技金融结合。用好“科创指数贷”,推出“科技创业贷”,尝试引入科创基金,与区产业基金进行合作,对实验室前期项目和孵化器项目进行投资。重新审视“人才创新贷”“人才创业贷”“科技指数贷”等政策,使政策更精准发力,更接地气。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改革、科技企业首席专家制度改革,全面推动“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突出“重点+精准”,切实提升科技精准服务效能。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宣传。精心办好“蓝色海湾·海洋经济低碳产业院士论坛”“科技活动周”“科技成果推荐会”等活动,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科技创新工作。
区气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XX区气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浙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扎实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深化“五个年”提升行动,以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和支撑XX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扎实推动气象赋能港产城高质量发展全省先行试点工作,为XX奋力谱写“双一流双示范”新篇章贡献气象力量。
一、重点工作推进
(一)踔厉奋发,全力推动XX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率先探索气象赋能港口、港产、港城融合发展,气象业务评估指标排名全省第一,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区域引领性的“气象赋能港产城”XX模式。一是建设“港城村安”。新建65套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网密度从3.5公里缩小至2.3公里。稳步推进X波段相控阵雷达、风廓线雷达和毫米波云雷达组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局地性、突发性、尺度小的强天气系统精准捕捉能力。二是搭建“智慧平台”。建成“XX区港产城智慧气象监测预警平台”,融合气象、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地形地貌、水库河网等XX区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15项,以及我省陆域海域气象地理分区、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的基础数据,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关联信息数字化一张图,灾害性天气实况触发警戒阈值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即时叫应。在今年“杜苏芮”“卡努”台风和多轮强对流天气期间,平台自动报警60余次,完成责任人叫应150人次。三是实施“+气象”行业服务。新建疏港高速气象站10套、连岛跨海大桥监测站6套,共享疏港干道交通监测系统60套,建成“XX区疏港交通气象监测预警平台”,实现道路能见度、大风、地温、道面状况等全天候监测,为全省首个建成区县。建成5套产业区气象站,共享周边监测站信息,搭建“两场一仓气象监测预警平台”,开展“两场一仓”气象服务保障。开发风电气象服务产品,近一年提升风电利用率2%。四是构建“管理体系”。加强防雷重点单位安全管理,开展159家重点单位和181个场所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的防雷安全分级培训,实施专项检查82次、双随机检查87次(跨部门双随机检查30次),完成4家问题单位隐患整改闭环。高效实施气象行政审批服务,完成项目审批和服务事项共计76件,群众满意率100%。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与综合执法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技术支持、案情通报等协作配合机制,依法联合查办违法案件1起。
(二)聚焦主业,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气象服务指标排名全省第一。一是全力做好“五重一突”气象服务保障。推进“智慧叫应”能力体系建设,建立村级和企业“双轨”叫应服务标准、规则和流程,形成预警实况“精准滴灌”服务模式。完成春运、清明中秋等重大节日、重要时期专题气象服务8批次,寒潮、强对流、梅台汛等重大气象灾害应急保障37批次(除大雾),亚运火炬传递、奥运女排资格赛、中国家帆赛、国庆升旗仪式、吉利新车全球发布会、九峰山梅花节、省市重要工作XX现场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15批次。制作发布决策保障材料142期,专题服务材料62期。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6轮。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实施农业“双强”提升行动,发布直通式农用气象信息服务95期,实施花木气象科普活动3批次,完善农业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新增防灾减灾标准村(社区)25个,提标升级10个,联合社会治理中心、应急管理部门开展网格员、基层防汛防台责任人培训1100余人次,为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等提供气象支撑。三是持续打响气象科普品牌影响力。建成“XX区儿童友好气象科普研学阵地”,不断提升“风雨冷暖情,儿童气象梦”科普品牌影响力,今年以来实施专题科普系列活动20余批次,线下受众2600余人次。项目列入XX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第二批试点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暑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十大精品线。
(三)D建引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围绕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强化D建引领。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打造新时代清廉、模范、文明机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开展“书记讲党课、党员上讲台”宣讲和学习9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研讨5次,参与主题团课青年大学习。全市气象部门党的20D知识竞赛获团体第一。二是夯实D建基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做到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一体推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完成调研报告4篇。夯实“智观风雨,相伴冷暖”D建品牌,开展护航亚运、结对村共建、清洁家园、助农助企等志愿服务活动14次。连续5年获评五星级党组织。三是落实人才培养。获全市气象部门行业竞赛团体第一名。参与省市科研项目4个,主导在研1个,发表论文8篇。1人次入选“宁波市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第二层次;
1人次入选市气象部门创新团队等。新选聘优秀专技人员1名,新招录硕士毕业生1名,硕士以上在职在编人员占比43%。
二、问题分析及整改
聚焦影响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问题,结合XX气象工作实际,研究分析短板弱项,提出措施建议。
(一)国家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与提标升级后要求有差距。年内推动《宁波市XX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2023—2035年)》发布实施,推进国家站探测环境提升项目前期工作。
(二)风险普查结果应用不充分。梳理对接气象灾害防御相关普查成果部门合作,开展成果分析应用数字化手段研究,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关联信息一张图数字化融合实时显示。
(三)港城集疏运体系气象服务有待加强。建立疏港高速交通气象站监测站网和疏港交通气象监测预警平台,探索建立气象、高速交警、属地交警、行业协会等工作联动机制。
三、明年工作计划
持续落实国家、省、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继续探索在气象精密监测、灾害天气预警叫应、数字气象赋能临港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提升,在城乡防灾、安全生产、交通保畅、能源保供等领域,气象服务效益更加显著,气象赋能港产城融合发展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持续优化综合观测站网布局,有效提升气象探测能力和气象服务精准化、数智化水平。完成“气象监测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XX区气象立体监测站网与全市立体监测站网实现组网运行。推进气象主题公园(XX国家气象探测基地提升工程)建设,加强一流台站和高品质城市公园建设融合。
(二)提升气象监测服务能力。“港城村安”“疏港交通”“两场一仓”气象智慧服务平台全面投入业务使用,有效提升XX防汛防台、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等气象支撑和保障力度。
(三)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优化极端灾害性天气“吹哨叫应”规则,完善基于气象灾害预警的多部门协同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布机制。
(四)强化重点领域气象保障。加强在安全生产、交通保畅、能源保供等领域气象服务保障,突出数字气象赋能临港产业发展,气象服务效益更加显著。
(五)深化气象安全改革。做优做强联合综合执法,做精做专气象专业执法,强化防雷重点领域管理,持续提升气象监管执法效能。
(六)优化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构建“智能预报+服务”业务,融入城市大脑。将气象元素融入文明实践、文化旅游、假日学校等教育实践精品线,培育形成气象主题文化旅游研学线路。
(七)加强人才基础支撑。加大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推动气象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素质水平提升。
乡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XX乡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图三立四景”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发展拼经济、亚运拼精彩、共富拼典范”工作要求,践行“两山”转化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惟实励新,精彩蝶变,谱写“乐水XX”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年得到央媒关注22次,9月和10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和新闻频道《水送山迎,“流动”的富春山居图》报道均聚焦XX乡,绿水青山面貌进一步展现。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XX余万人次,创收近XX万元。
第一部分:2023年工作总结
一、以D建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一是学思想强党性,主题教育取得实效。通过“金萧讲堂”理论学习特色品牌,组建涵盖18名讲师的“乐水讲师团”,开展专题学习课11场;
开展“红漾壶源 奋发为民”系列活动,落实“十个一”举措,线上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栏目29期,线下组成14组“青蓝结对”帮带指导,扎实推进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二是践初心强使命,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深化乡村两级责任体系、工作体系、能力体系,实行工作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闭环化,以“D建统领、强村富民”群英榜和“红色领航、奉献亚运”大考大赛五大比武为统领,梳理汇总40件民生重点任务,明确60条线争创目标,建立月考核月通报晾晒机制,通过“揭榜挂帅”“晒绩赶考”机制等形式开展比拼。
三是树品牌强路径,乡村发展提速增效。深入实施“一村一品”活动,整合自然资源、特色产业、传统文化等优势资源,探索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共富新路径,先后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共富拼典范”专题研讨会汇报发言,展示XX乡村发展成效。以村播共富助跑团做强“乐水共富”农旅产业D建联建品牌,拓宽红色研学、山货销售、民宿餐饮等产业销售渠道。
二、以示范带动提升农文旅产业新动能
一是XX山礼量质并举。将“XX山里”土特产打造成“XX山礼”品牌,XX三宝“一张纸、一串粽、一碗面”建立产销一体共富工坊。今年6月“源享工坊”将灰汤粽衍生什锦粽、一口粽,从农家自产散产变工坊清洁量产,创新研发一周小吃,带动村民销售预计达XX余万元。推出春夏秋冬四季礼包,入驻富春山居品牌馆、优农公司、各大商超,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二是民宿产业焕发新生。立足XX民宿、餐饮产业年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创收XX万元且逐年增长优势,成立民宿(农家乐)协会,建立“一宿一员”链长制,依托属地吹哨、部门联动机制实现精准服务解难题,探索开展“一宿一码、一席、一套标准,一名推荐官讲好一个XX故事”行动,“源乡美食”、“农耕文化”等主题民宿涌现,让“头回客”转为“回头客”进而“客带客”,民宿集群化、多元化、品牌化已现雏形。
三是乡村旅游态势初显。依托“龙鳞坝”网红效应,凝聚多方合力,持续唱响“春赏花、夏嬉水、秋味道、冬民俗”四季游品牌。完善乡贤回乡创业政策,建立常态联系机制。催生野咖啡、青山影、乡里炊烟等多元业态。同时,契合微度假、乡村游热潮,做透“一村一脉、一韵、一味、一景”等文章,“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场景接续呈现。
三、以生态优先开启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一是美丽乡村“焕然一新”。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加速推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美丽乡村标杆点通过专项验收,新一村省级未来乡村创建成效评价完成市级核查。常态化开展“最清洁”乡村综合比武,通过网格化管理定岗定责定人,区级检查5次获得第一名,垃圾分类区级检查5次获得第一名,3次位列三甲,获最清洁乡村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单位。
二是全域风貌“亮点纷呈”。点亮龙鳞轴心,扮靓环金线和壶源溪沿线两条美丽主线,擦亮“一路两核多点”全域最清洁名片,结合XX地形及乡土风貌,打造入乡口、元书纸、廊桥等亚运重要节点4个、亚运小品20余处,实现引领示范带动,新一村石头花开、新三村数字民宿等点上出彩。统筹美丽城镇、区级民宿示范村创建等工程,提速景村一体化建设,持续开展“流域共治”,成功入选浙江省“五水共治”实践窗口单位。
三是乡村文化“多点开花”。发挥亚运“窗口”效应,“女子板龙碇步桥上闹元宵”实现文旅开门红,举办野樱花观赏节、竹纸开山节、乐水嘉年华、端午民俗文化节等节庆活动,讲好XX故事。全民参与“点”亮亚运,选树“最美XX人”13人;
深化“文明驿站”主阵地,设立亚运城市志愿服务驿站2处,亚运青年V站10个;
组建“8+N”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150多名,助力全乡文明指数提升。
三、以民生为本谱写高品质生活新篇章
一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加强危旧房整治和风貌管控,完成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方案编制,通过省市两级评审,深入实施拯救老房计划,窈口村友于堂获评杭州市乡土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加强交通建设管理和服务保障,以内循环+外循环运行模式,设立XX公交中转站,优化班次,保障群众出行需求,为公交运行降本增效提供示范案例。
二是公共事业蓬勃发展。举办乐水XX教育基金发放仪式,持续推动文教发展;
完成杨家坞村百姓健身房省级基层体育场地建设项目,完成上臧文化圈点位挂牌,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以“小切口”服务民生事业,新一村、窈口村快递驿站正式投入使用,小包裹服务大民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投资227万元,新建7处通讯基站和22处扩容,实现通讯信号弱和盲区有效覆盖。
三是基层治理不断完善。围绕夏季旅游高峰安全体系,体系化梳理水上安全、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生态安全、环境卫生、网络舆情、游客接待等共7大类23项工作内容,确保执行有效。围绕安全生产体系,全量梳理9大类共471处场所底数清单,形成底数清单、风险类型、隐患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四张清单”,全面落实安全防范。制定访源治理工作责任清单,全量汇总梳理各类问题来源,实现矛盾大调解。
第二部分:2024年工作思路
XX乡将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以D建统领、产业升级、人才引育、基层治理“答题”,探索乡村振兴“最优解”,力争交出“高分答卷”。
一、以D建统领“切题”,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一是创新机制建好主轴。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周四夜学”活动,持续深化“红漾壶源 奋发为民”系列活动,通过“调研一件事”工作机制,利用金萧讲堂、台门议事、廊桥夜话、网格议事双线联动等载体,以具体实在的抓手谋求可观可感的变化,健全乡村两级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责任体系和能力体系。二是揭榜挂帅协同破难。注重在主题教育中推动一线破难,从村民关注的访源治理、XX山礼提升、建房体系化管理等小切口、小场景入手,以问题清单、领办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为抓手通过问题溯源倒逼研究解决共性问题、治理难题,着力解决民生“痛点”、疏通服务“堵点”。三是督考结合协同发力。坚持严管与厚爱、激励与约束并重,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四责协同”同向发力,围绕“履职清单化”、“监督数字化”、“考核常态化”的“三化”要求,深化清廉村居建设,不断推动监督关口前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以产业升级“破题”,激发强村富民活力
一是摸清资源要素。明晰空间现状,摸清资产情况,形成资源一本账,结合数字化乡村建设,发布一个招商宣传片、制作一个招商推介手册,以空间和资产的可视化、数字化形式开展云招商,全面推介山林田地、水电站、修缮老房、文化礼堂等闲置资产,动态梳理形成项目一张表。二是迭代特色产业。常态开展竹纸开山、乐水嘉年华主题节庆活动,以节造势,以节聚人,带动民宿、餐饮、研学等产业增长,从“因水而宿”特色打开,到“因宿而宿”品牌培育,实现民宿集群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共富村、共富联合体创建。三是强化精准招引。以未来五年乡村旅游发展为主轴,以“长短结合”的发展模式,即谋划长远高站位储备项目,又立足当下梳理可落地项目,既招强引大又注重小业态提升,大力推进珠坑农文旅综合体、上臧小九寨红色密码、正山堂小罐茶项目论证,打造释庐文化艺术乡建、诗意栖居等多元消费场景。
三、以人才引育“解题”,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想方设法育好原乡人。增强运营创效,培育一批民宿餐饮业主、运营团队、村支书带头人,聚焦品牌传播,开展电商、小红书、抖音等网络直播带货人才培训,聚焦产销对接,发挥村级共富生活委员机制,重塑服务帮扶体系,依托“共富生活委员承揽调度、农户四季生产”的模式,助力农产品“扩圈”。二是真心诚意唤回返乡人。持续走访乡贤,召开乡贤大会,以新阶层人士筹备建立新联会,搭建青年创客乡村创业平台,通过“家在XX”文化品牌,围绕农业实用技术、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主题,推动乡贤、农创客等年轻人精准回归。三是筑巢引凤集聚新乡人,借势高等院校、自媒体博主聚焦XX,做强配套打造红色教育、摄影写生、校地合作、户外运动基地,推动富有个性、特色的乡村文化企业和工作室、个体创业者成长,以“乡村旅游看XX”研讨会抛砖引玉,助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
四、以基层治理“答题”,构筑善治共治效力
一是抓实环境整治。深入践行五水共治、美丽杭州、最清洁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国际旅游体验点培育建设,构建全覆盖治理、网络化管理、全域清洁的乡村环境,联动共创“溪山行绿,同源共富”县域风貌区。二是抓实访源治理。以基层基础大排查、平安巡防、大走访大调研为工作载体,牢树极限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在治理上下功夫,全力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在早、化解在小,确保条线工作高效,属地守土有效。三是抓实基层智治。依托“D建统领·网格智治”,充分调动“1+3+N”资源力量,全面推动统一管理综合执法机制,提升执法效率,促进法治政府、平安富阳建设取得实效。深化“综合查一次”制度,聚焦辖区单位整体环境、问题诉求、安全管理等问题,建立“属地吹哨、部门报道”机制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
上一篇:镇2023年统战工作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