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市国资委工作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市国资委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市国资委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国资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国资国企改革要求,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目标,从完善治理、突出主业、提高效率入手,扎实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健全工作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按照A总书记“两个一以贯之”重要精神,将健全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融合,将党的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融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一是健全国企D建1+N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市属国有企业D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市属国有企业D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15个制度性文件,制定实施了“三会一层”权责清单,完善了企业党委议事规则,着力推动监管企业将党委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的内容和程序写入公司章程,将党的领导有效嵌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健全市场化的决策机制。大力推进董事会和监事会外部职业化、专业化成员占多数的改革。先后出台专职国有产权代表管理办法和专职外部董事、外部监事管理细则。在全省率先探索专职国有产权代表制度,构建了监管企业董事会内3外4,监事会内3外2的管理模式。选派10名专职外部董事、监事和8名兼职外部董事、监事进驻企业,代表出资人履行决策把关、内部管理、防范风险、深化改革等职能,建立了“工作函”“意见函”“提醒函”“纠正函”履职工作机制,实现了监管机构与企业及董事会、监事会的有效对接。同时,调整完善了董事会下设的投资与预算、战略规划、薪酬考核、审计与风险4个专业委员会,在产业集团推行了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试点,进一步推进了企业市场化改革。三是健全企业激励机制。出台《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和《监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指引》,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建设,将员工薪酬与企业经济效益、岗位工作业绩有效结合,实现企业内部绩效考核范围全覆盖。大力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去年10家试点子公司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又对发展集团、产业集团所属部分子公司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批准了产业集团跟投实施方案。四是健全队伍建设机制。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全省率先大规模进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选聘。严格执行“定机构、定职数、定岗位、选干部”流程,所有员工实行双向选择和竞聘上岗,推动建立“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机制,企业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同时,平均每年举办企业转型发展等各类专业化培训班16期,全系统所有骨干全部轮训一遍,为企业转型改革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突出精简高效,国企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按照“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的基本思路,不断推进战略重组和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资本布局,初步构建了市属国有企业小总部、大实体的格局。一是精简企业数量。市本级平台公司经过3轮改革重组,逐步从11户清理整合至2户,各企业内部又将主业同质、业务相近的子公司分别归集至各主业板块,共清理减少子公司108家。二是压降人工成本。严格将企业各层级内设机构控制在8个以内,中层管理人员职数精简了30%以上,中层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降低了20%,初步解决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在全系统人工成本于2020年实现工资总额从年均7%左右的增长变为下降2%。三是推动结构调整。一方面明确企业主业板块,并规定监管企业主业投资比重必须达到80%以上,推动企业聚焦主业、收缩辅业。另一方面指导企业从实际出发,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公司通过混改实现低端运营类产业逐步剥离;
积极支持企业与“双百”企业混改,先后参与**等混改项目,初步实现从资源配置的单一低效转变为多元高效。四是优化资本布局。积极打造上市主体,建工集团作为拟上市主体,积极推进公司重组及股改工作,股改后入围全省拟上市企业名单;
投资集团抓住资本市场股价低迷的窗口机遇期,果断收购并控股**,成为省内首单核准的国企控股民营上市公司案例。大力布局资本市场,推动设立3只政府引导型基金,参与设立和投资16只私募股权基金,基金总规模超400亿元,构建了以产业引导基金为核心、以市场化基金为主力的产业基金群。
(三)加速转变方式,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我市国资国企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加快转变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式,企业的发展动能得到增强。一是加速资源集聚。企业以主营业务为基础,充分利用自身的土地、资金优势,积极引进、投资优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符合发展战略的优势产业。国有资本逐步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保障等领域集聚。二是加速经营模式转变。监管企业逐渐从过去的“土地+信用”模式向“片区发展+产业投资+资本运营”的模式转变,尤其是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的比重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从今年的数据来看,经营性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其中市场化股权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创业投资基金、领航孵化基金不断做大,积极布局投资了**等项目。三是加速管理模式转变。各监管企业以对标一流企业为出发点和切入点,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聚焦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8个重点领域和30项具体任务,分别制定对标实施方案。同时,市国资委对标行业先进,进一步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考核体系,依据主业和功能定位,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四是加速融资模式转变。一方面构建产业基金群,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杠杆作用,加快产业集聚,最终形成资本招商、片区落地和上市退出的运作闭环。另一方面强化经营性项目包装,提高国家政策银行贷款比例,逐步减少直接融资,截止2023底,监管企业累计完成融资200亿元,直接融资**亿元、间接融资**亿元,直接融资占带息负债比重从年初60%下降至48%,债务结构继续优化。
(四)完善监管体系,国资监管效能持续提升。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资系统大监督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一是健全监管制度。围绕推动平台公司转型、战略重组、产业投资、招商引资、片区开发、审批制度改革、监管机制完善、经营业绩考核等,加强了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了企业投资、融资、担保负面清单,出台了外部董事和外派监事管理考核、监管企业投资和担保监督管理、违规经营投资损失责任追究、加强监管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等各类制度文件,清理废止文件30个,基本做到了国资监管有章可循。二是转变监管方式。市国资委积极借鉴“淡马锡”管理模式,将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事项交给企业自主决策、自主经营,逐步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同时强化运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完成监管信息系统开发并上线试运行,8家集团企业已投入使用,目前开通账号2千余个,收集人力成本信息1万多条和近5年企业财务关键数据。三是完善监管机制。坚决推动监管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各企业设立纪检监察室,配备纪检专干,创立特派纪检监察员制度,实现对不设纪委的子公司监督“全覆盖”,实施企业纪委间交叉检查、交叉办案、交叉专项督查,定期组织开展关键风险控制点和重大问题专项稽查,强化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的效能监察。四是优化监管导向。根据企业资产属性和业务特点,一企一策设置业绩考核指标。在对标国务院国资委《企业绩效标准评价值》的同时,增加存量资产盘活、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励机制建立、产业项目建设、资本投资运作、防控化解风险等改革转型类指标,更好引导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引导企业通过处置低效资产、盘活闲置资产、开放股权吸引社会资金等途径改善资产结构,提高经营收益。
(五)加强党的领导,国企D建工作不断提质。从2020年开始,分两个阶段先后实施了“植根铸魂”和“强根固魂”工程,推动了国企D建工作从回归正轨到提质升级的跨越,并在全市党组织书记D建述职评议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一是加强了政治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以开展主题教育为依托,通过组织开展“D建促发展,奉献在岗位”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引导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企业帮扶、社会公益、民生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打造了亮点品牌。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创新活动,建设“五化”党支部36个、创立支部D建品牌10 个、企业D建品牌23个、D建示范点5个,打造践行新思想典型案例现场教学点7个。与市委组织部共同举办6期“国企D建论坛”,促成市属国企党委与5个央企对接,签约建立8个“D建联盟”。开展了“跟着党创业”活动,带动民企协同发展。三是抓实了组织建设。对系统内党组织机构设置、党员关系、党员档案进行了全面排查,摸清了监管企业党组织机构和党员底数;
完成8家市管国企党委、纪委换届、30个党(总)支部换届,在混合制企业和驻外企业建立和完善党组织,成立专职国有产权代表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在监管企业一线员工中发展党员**名,完成**名退休党员移交社会化管理工作,帮扶困难党员**人次。四是压实了工作责任。在全省率先实行经营业绩和D建责任“双考核”“双百分”考核办法。规定业绩考核评为C类及以下的,D建考核不能评为合格及以上;
D建考核评为不合格,业绩考核不能评为C类以上;
D建考核评为优秀档次的,领导班子个人绩效薪酬加10%。D建考核靠前与靠后的企业领导人员,年度薪酬收入差距可以达到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