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农”工作》重要书籍读后心得体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三农”工作》重要书籍读后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论“三农”工作》重要书籍读后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情系“三农”,以百姓心为心,执好“科技之笔”“生态之笔”“产业之笔”,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绘就一幅富春山居的锦绣画卷。
执科技之笔,绘一幅农业强盛图。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基本摆脱了“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迎来了科技兴农的崭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要紧紧围绕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努力在核心技术领域突破一些关键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还要进一步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到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打通农业技术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成果落地生根,让农业真正强起来。
执生态之笔,绘一幅农村美景图。“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日,热播剧《春风又绿江南岸》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用江南县的生动案例告诫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靠民”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千万工程”为浙江乡村带来了万千气象。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切忌盲目跟风、“千村一面”,要因地制宜,注重乡村本土文化,保留本土风貌,打造特色品牌,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让“颜值”与“气质”齐飞,共绘农村美景。
执产业之笔,绘一幅农民富足图。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如今,“农民”二字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一个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茧而出”,例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他们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人富裕。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还需要有居安思危意识,及时认清不足。开对“药方子”才能保证长久的“甜日子”,针对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拿出具体举措。要在乡村产业发展上下真功夫,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
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让广大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奔赴共同富裕。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持用“辛苦指数”换来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论“三农”工作》 重要书籍读后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一书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迅速掀起学习浪潮。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当下正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驻村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根基层一线,争当“三农”工作“老把式”,切实担当起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
做整合资源强农业的“老把式”,绘就产业发展“复兴图”。“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农业发展关乎农村建
设和农民增收,驻村干部要在产业规划和技术更新上发力,在立足村情、契合政策的基础上拓宽农业生产路径,打造农业生产现代化体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深入的调研便是要摸清楚“吃什么山”“喝什么水”。要听取多方意见建议,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农业区位优势、民俗文化特色等条件规划产业发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致富路。驻村干部来自各单位各部门,具备村干部不具备的优势资源,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上下沟通协调,在产业规划、技术帮扶、资金争取上出工出力,并主动将本村发展契入地方全局,以便获取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中国是个五千年来一直都同泥土打交道的民族,驻村干部要积极学习农业知识,主动挽起袖子下农田、干农活,不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绘就符合实际、未来可期的产业发展“复兴图”。
做内外兼治美农村的“老把式”,创建文明宜居“桃花源”。“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村是人们的“乡愁”“故土”,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农村“外在形象”,能让人流连忘返,文明的乡风民俗是农村的“内在气质”,会使人不肯思离,打造宜居乡村须“内外兼备”、久久为功。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位置,将“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的理念落到实处,加强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直面“痛点”“难点”,消除“矛盾”“病灶”,强化农民环保意识,大力推进绿色农业,让群众能享受到实实在
在的“环境红利”,实现环境治理常态化、持久化。要在树立文明乡风上下功夫,从农民日常生活、民俗习惯上入手,通过积极思想引领、先进典型示范等方式绵绵用力、恒久用工,如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营造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打造“形象与气质俱佳”的新时代“桃花源”。
做创新机制富农民的“老把式”,养育生活美满“幸福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核心是农民富裕,农民荷包不鼓起来、精神生活不富起来,乡村振兴就只是空壳。农民富裕需有人“带富”,要注重吸引培育人才和优质企业,发掘服务好致富带头人,激发“头雁效应”,以先富带动后富,形成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可积极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企业+合作社+农民”等机制带动本土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差异化分红、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拓宽增收途径,实现增收致富。农民富裕,富在精神充实,要发掘、保护、传承好优秀的民俗文化,可通过组织农家文艺汇演、农技知识讲堂等活动凝心聚力,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传递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成为生活美满、精神富足的“幸福人”。
《论“三农”工作》重要书籍读后心得体会
近日,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系列重要文稿的《论“三农”工作》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稳抓“三农”工作促乡村振兴,要靠身处“最前沿”的基层干部,锻造过硬本领,永葆实干姿态,站好“第一班岗”,掀起乡风文明“新浪潮”,激活产业富强“活细胞”,打破基层治理“旧局面”,稳抓“三农主义”,绘就乡村振兴的“三幅画卷”。
以文化为“媒”,悟“写意主义”,晕染乡风文 明“水墨画”。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基层干部要当好乡风文明的“宣传员”“建设者”,就要兼顾“新旧”文化,赏析乡间文化“意境”之美。要传播“新思想”,依托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党课宣讲、普及政策知识、组织主题活动,让新思想新理论“入脑入心”。要培育“好风气”,建设红色乡情院落、打造特色村史馆、强化村级阵地建设,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文明公约,倡导树立新风尚。要觉醒传统文化“生命力”,
收集老物件、沟通老乡亲、盘活老地方,整合现有优势资源,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灵魂”、注入现代模式“血液”,“勾”乡愁“引”乡贤,展现乡风文明“形留魂在”的“活态”风貌。
以产业为“柱”,照“写实主义”,临摹向往生活“素描画”。发展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基层干部要当好致富增收的“带头人”“创业家”,就要立足产业发展,领悟赋能经济“实干”之义。要深挖本地特色产业资源,通过前期调研和实地走访“融合”当地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发展路径,积极探索多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园。要探索转型升级方向,应用研发科技、规范化生产经营、壮大产业链、走农旅结合道路,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附加值,拓宽增收渠道,发展绿色、生态的新型农业,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不断“做优做精”现代农业产业。
以创新为“源”,论“突破主义”,勾勒基层治理“油彩画”。搞好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抓手”。基层干部要当好基层社会的“治理人”“统筹兵”,就要探索治理新途径新模式,发挥创新治理“活血”之能。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选优配强基层带头人、开展三农业务培训、打造集体经济“一村一品”,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要提倡村民自治,建立党群理事会、村民自治委员会等“活力源”,鼓励村民对家乡建设建言献策,满足群众需求,提高群众幸福感,基层干部要在鼓励“自治”的同时当好“领头雁”,把握正确发展方向。要“淬炼”精良人才队伍,基层干部要当好人才聚集“吸铁石”,思索创新人才模式机制,坚持“本土育才”和“广聚英才”相结合,挖掘“新力量”,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切实保障人才的各项待遇,提供“乡村舞台”施展才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推荐访问:《论“三农”工作》重要书籍读后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三农 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