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什么意思? 怎么写
【导语】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那么读后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呢?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大海范文网读后感频道!
1.读后感是什么意思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或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2.写好读后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现实针对性、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3.如何教小学生写读后感
一、培养兴趣,形成习惯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机,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是读后感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语文世界丰富多彩,教师要通过精彩的讲解,用生动的语言授课,引导学生发现语文中的美,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通过阅读,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认真阅读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其次,要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对初中生来说,一开始就写一篇完整的读后感会比较困难,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小处着手。让学生在平时读书的过程中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读到哪里,只要有所感所想,就及时记录下来,哪怕只是很短的几句话。写这样的读书笔记,能够使学生在读的时候不忘思考,学与思结合在一起,对文章有更深入的学习,有助于限度地消化和获取知识。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专门组织有关读后感的交流课,在课堂上系统介绍读后感的写法、作用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对读后感有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按照要求写读后感。经常组织讨论会,可以让学生就同一篇文章先进行口头交流,与同学分享读书的感悟和受到的启发等,然后鼓励学生把这些记录下来,形成一篇完整的读后感文章。
另外,经常组织一些小活动。如读后感经验交流会、读后感征文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读后感的兴趣。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短期内完成的,学生都会有惰性,因此教师要做好督促工作。比如布置适量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完成,及时检查学生的进度和完成状况等。形成奖惩制度,经常对学生提出表扬,让他们保持热情和信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写读后感,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适当练习,逐步提高
读后感不是对原文的简单复述,也不能过于脱离原文,任由自己发挥,写的体会要深刻,不能泛泛而谈,否则写读后感就变成了记流水账,毫无意义可言。写作时要有固定的步骤和方法,一般是开头写所读作品的内容简述,然后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简述作品用几句话概括即可,把重点放在“感”上。所感应该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读后感可以采用“悟、析、联、结”四字诀来进行练习。
1.悟――所谓悟就是阅读作品的过程,也是对作品进行思考的过程。这需要学生对作品做深入的分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事,想要表达什么等。比如文章中可能表达了一种哲理,或者写了一个人物的事迹,对于这些你有什么感想,这就是“悟”的过程。通过悟,能够把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彻,限度捕捉文中信息,限度获取知识。并且带着一定的目标去阅读,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悟”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要悟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应该是对文中内容的某一点真的有感悟才去写,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凑字数才去写。其次,一篇作品中可能所要表达的内容很多,涉及很多方面,一篇读后感的篇幅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学生要有选择和分辨能力,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只选择作品中的重点或者自己感受最深、最有话说的部分来写。
2.析――“析”是指分析,不要把关注点只放在作品内容上,要带着思辨的观点去分析文章,找到文章中的论点。根据作品内容的不同,可以就事论事,发表观点。比如写景类文章的读后感就可以用这个方式。也可以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挖掘内在含义。比如对一件社会上发生的影响很大的事情,就要从各方面深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要透彻清楚,多角度考虑,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模棱两可。在分析文章或作品时,除了对内容进行分析,最重要的是能够从文中提炼出论点,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论点和论据,这是一篇读后感的灵魂和意义所在。初学者涉及的论点不要太多,只要能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容易把握的感点表达出来即可。
3.联――学生在阅读作品后,要善于与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相联系,找到作品和实际生活相契合的地方,能够围绕自己提出的论点,用事实和事例进行论证。一篇优秀的读后感绝不是泛泛而谈,流于叙述表面,而是要由文中内容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或者是由文中人物的表现和行为联系到自身,自己受到什么启发,以后要怎么做,确定目标和理想。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注意联系的实际和文中观点的一致性和关联性,不能脱离文章,任由自己发挥,又要别出新意,不拘泥于文章内容,写出自己的东西。对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才能达到。
4.结――“结”是读后感写作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要从大局出发,总结前文,安排布局和思路,注意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联,注意首尾的呼应,注意论点的针对性、价值性以及论点和论据的合理性,注意主旨的升华,等等。要想提高�x后感的写作水平,适当的练习必不可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写作练习,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去写,尽量避免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总之,进行读后感的练习和写作是学好语文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写作练习,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步骤来写,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
4.写好读后感的秘诀
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是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只有读得认真,才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书的时候,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还要弄清楚作品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等等。
找准“感点”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儿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儿,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简要叙述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所以,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明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很多同学都有一个普遍的毛病――叙述不简要,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大家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当然,我们说的“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要“简”更要“明”。
联系实际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家庭状况或者是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自己的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乱联系、“瞎”联系,前后脱节。
结尾点题
结尾要总结全文,升华“感点”。结尾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能放松。
小贴士
1.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的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2.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3.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5.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和秘诀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6.如何巧写读后感
一、理解概念,明确“感点”
(一)明确概念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是读后感。
(二)理解“感点”
感点就是读完了文章后最打动你心的那一点或那一方面,它也一定是自己感受很深、很有新意、很有把握驾驭的那一点。
二、分析例文,探索“思路”
(一)探究写作思路
读例文一《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读<梦想的力量>有感》,理清写作思路,填写结构导图。
1.今天,我读了一篇好文章,名字叫《梦想的力量》,文中年仅6岁的小男孩瑞恩,有爱心、富有同情心的行为让我十分感动。
2.《梦想的力量》中的男孩瑞恩,在听了老师说非洲的孩子生活困苦,成千上万的孩子因喝了不干净的水死去后,下决心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瑞恩放弃玩耍的时间,靠做额外的家务活来赚取打井的钱。经过不懈努力,瑞恩的愿望最终实现了。
3.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瑞恩,有一个很伟大的梦想,希望给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当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打井要2000元钱时,而瑞恩只是说:“那么我来挣吧!”这连大人都很难做到的事,他做到了!他以梦想的力量,以坚定执著的精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感动了许多善良而有爱心的人。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成立了“瑞恩基金会”,已经在非洲挖了70多口井。小瑞恩心中想着的就是那些无辜的,因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的孩子们。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瑞恩的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
4.瑞恩的爱心使我想起了白芳礼老人。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为了圆一个让贫困孩子能继续学业的梦想,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而他自己却将物质生活压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老人和瑞恩同样都拥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梦想,他们既使我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又使我体会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5.《梦想的力量》给我一个启示:从小不仅要有一颗爱心,懂得关心他人,还要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二)分析段意,明确思路
第一部分:点明自己读什么文章或书,并写出自己感受;
第二部分:介绍书或文章的内容;
第三部分:根据原文的内容进行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四部分:把体会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第五部分:结尾要归纳看法,点明主题,总结全篇。
分析其它的“读后感”,成文思路也是大同小异,均有相通之处。
三、提炼布局,建构“思路”
1.思维导图,理解思路
(1)给《读<梦想的力量>有感》画出思路图
(2)给《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画出思维图
2.提炼思路,形成“思路”
读后感“五步曲”:
点――点明篇目��写感受
介――紧扣感点介绍内容
议――围绕感点展开议论
联――联系感点展开联想
结――总结感受升华感点
温馨提示:1.“议”与“联”应详写;2.介绍简洁概括,引用不宜过多,时刻联系原文;3.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读后感》或是《读<×××>有感》作为题目,但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人们经常采用正副标题配合使用的办法,把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或者感受凝炼成正标题,写在第一行,以《读<×××>有感》为副标题,写在第二行,前面可加“――”。
读书可以使人充实,而写下读后感更可以使人精准、明智。当下,对课外阅读,对名著阅读的重视是空前的,教会学生写读后感也是必须的。用这种方式构思读后感,容易上手,便于掌握,学生很快就能成文。当然,读后感的写作并没有固定格式要求,但作为初学者,还是应该按照这样一个基本样式去训练。等到读多了写多了,自然就能做到随心所欲不受约束。
推荐访问:读后感
上一篇:九年级《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下一篇:初二读后感作文精选500字